怎样培养孩子喝水
【幼儿园必备】 幼儿饮水环节常规培养方法

幼儿饮水环节常规培养方法一.托小班喝水环节常规培养方法1.正确认知,了解水的作用1)通过教学活动等,让幼儿了解认识水,了解喝水对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喜欢喝水。
2)通过一些小实验,让幼儿了解水和饮料的不同,减少幼儿喝饮料的习惯。
2.重点示范,模仿练习。
教师在喝水环节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比如如何接水、如何使用口杯喝水等要领。
在这些难点地方,教师要重点示范动作要领,引导幼儿进行模仿练习,帮助幼儿掌握喝水的方法和要领。
3.家园同步,巩固习惯。
教师要跟家长保持密切练习,及时反馈幼儿喝水情况,在指导家长在家同步引导幼儿正确的喝水。
4.情景设置,故事迁移。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情境表演,故事等教育策略,激发幼儿喝水的兴趣,促使幼儿不断调整自己不适宜的喝水行为。
5.注重游戏形式。
教师应组织和创设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引导幼儿主动的喝水,喜欢喝水,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
二.中大班喝水环节常规培养方法1.集体协商,制定规则。
中大班幼儿有自己的对事情的分辨,教师要尊重幼儿,跟幼儿一起讨论喝水环节的事项,幼儿集体制定的班级喝水规则,更能提高幼儿遵守喝水规则的自觉性和稳定性。
2.了解规律,掌握时间。
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幼儿探究喝水的规律,比如什么时间喝水,喝多少等等让幼儿在探究中了解规律,养成科学饮水的习惯。
3.案例分析,榜样引领。
1)教师可带领幼儿讨论喝水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比如,边喝边聊天、水洒到地上、衣服上等,通过谈话,和幼儿一起进行分析,了解这些行为的危害性,帮助幼儿减少喝水环节中的问题。
2)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榜样,教师在要求幼儿要遵守喝水规则时,自己也要做到,这样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幼儿,身教更能巩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4.操作统计,观察判断。
教师可创设喝水统计的墙饰,比如,一天喝水记录表、科学喝水区等,让幼儿自己进行统计自己的喝水量。
来观察幼儿的喝水量。
教师要对幼儿的喝水行为和喝水记录情况给予关注和指导。
幼儿园我爱喝水教案5篇

幼儿园我爱喝水教案5篇最新幼儿园我爱喝水教案5篇幼儿教育强调从幼儿自身出发,注重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培养主动探索和思考的习惯。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儿园我爱喝水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幼儿园我爱喝水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初步懂得人体需要水分的原理,知道白开水是最好的饮用水。
2、学习科学的喝水方法,培养良好的喝水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引导幼儿发现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浅显的科学常识,培养幼儿科学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科学、热爱生命的情感。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喝水的好处”资料。
2、教具准备:教师收集资料,并精心制作了电脑课件——《想喝水就去喝》(FLASH动画片)及《医生的话》《各种各样的水》《健康喝水歌》(音像幻灯片),供新授知识使用。
3、学具准备:教师设计制作幼儿操作材料——“怎样喝水好”图片及表格,人手一份,供幼儿巩固练习使用。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感知身体里的水。
1、游戏:请你猜一猜。
请小朋友摸一摸自己的身体,你摸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请你猜一猜,我们身体里最多的是什么?(骨头、肌肉、血液、水……)2、揭示谜底:人体里最多的是水。
小朋友们的答案这么多,到底我们身体里最多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听医生怎么说。
3、播放课件《医生的话》:每个人就像一个小水库,身体里的一大半都是水。
皮肤里、骨头里、血液里都有。
如果,我们体内的水不够了,就会觉得口渴,必须喝水,补充水分。
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告诉你,一个人只要有水喝,即使不吃其他食物,至少能活上10天左右。
如果没水喝,那就惨了,连5天也活不了。
(二)问题(一):为什么要喝水?1、过渡性提问:水对我们这么重要,当我们身体缺水时,怎样补水呢?(食物、喝水)2、交流讨论:喝水的好处。
教师提问:喝水除了可以补充水分,你知道喝水还有什么好处吗?幼儿自由发言,和同伴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喝水的好处”资料。
幼儿生活一日常规科学饮水

幼儿生活一日常规科学饮水幼儿生活中的日常规科学饮水幼儿时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科学的饮水习惯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正确的饮水方式能够促进孩子体内废物排出,维持水分平衡,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幼儿生活中的日常规科学饮水方法。
一、每日饮水要求幼儿每日的饮水量需根据年龄、季节、活动强度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1-3岁幼儿每日饮水量应为1000-1300毫升,3-6岁幼儿每日饮水量应在1300-1600毫升左右。
夏季和运动后,幼儿需要额外补充水分。
二、科学饮水的方式1. 经常喝清水或白开水幼儿的主要饮水源应为清水或白开水。
清水或白开水无添加物,能够有效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帮助维持水分平衡。
避免给幼儿喝含糖饮料、果汁等,这些饮料中的糖分过高,不利于健康。
2. 定时饮水,均匀分配为了保证幼儿足够的饮水量,家长需要给幼儿制定定时饮水的计划,均匀分配饮水时间。
可以让幼儿每隔1-2小时喝少量水,避免在饭前或饭后大量饮水,以免影响进食和消化。
3. 饮水姿势要正确幼儿在饮水时最好选择坐姿,保持身体平稳。
尽量避免幼儿行走或运动时饮水,以免发生呛水等意外情况。
家长可以帮助幼儿拿起适合其大小的杯子,训练他们正确握杯、稳定饮水的技能。
4. 注重水质和容器卫生给幼儿准备食用水时,应选择清洁卫生的水源。
若是使用自来水,可将水放置片刻,让水中的氯气挥发掉。
容器也要保持清洁,经常清洗和消毒,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避免使用有色或含有有害物质的杯子。
三、饮水注意事项1. 避免饮水过快幼儿饮水时要避免饮水过快,应该缓慢饮用,避免呛水或影响消化。
家长可以注意提醒幼儿小口小口地喝水,慢慢地将杯中的水喝完。
2. 避免夜间大量饮水为了保证幼儿的睡眠质量,家长在晚上应避免给幼儿大量饮水。
适量的饮水可以,但过多的饮水会让幼儿频繁起夜上厕所,影响睡眠。
3. 饮水温度适宜幼儿饮水的温度应适宜,既不能太热也不宜过冷。
过热的水会烫伤嘴唇和口腔,过冷的水则容易影响消化。
幼儿园托班喝水礼仪教案如何让孩子在喝水中锻炼自己的个人素质

幼儿园托班喝水礼仪教案-如何让孩子在喝水中锻炼自己的个人素质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喝水是一件不可缺少的事情。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需要定时喝水以保持身体健康。
但是,我们是否重视孩子们在喝水中的礼仪?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是有限的,他的品德教育是否健全,关键取决于幼儿园是否给予足够的关注。
因此,如何让孩子在喝水中锻炼自己的个人素质?本文将给出一份幼儿园托班喝水礼仪教案。
一、幼儿园托班喝水礼仪教案1.时间安排:每天的喝水时间应该规律,早晚都要有固定的时间喝水。
在幼儿园中一般两个小时左右就需要喝水一,喝水的时间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2.场所安排:喝水的地方要具备优美、干净、安全的环境。
水源要保持清洁卫生,饮水器要定期清洁和消毒。
3.安全教育:老师在喝水前要嘱咐孩子不要拼命喝水,要适量即可。
不能贪饮过量,防止引起呕吐、腹泻等现象。
4.礼仪教育:老师应该指导孩子们喝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排队喝水:在喝水的时候必须排队,不能插队;(2)顺序喝水:不能争夺喝水机,要按顺序依次喝水;(3)文明饮水:不允许吐痰、嚼口香糖等;(4)环保节约:喝完水后要放回原位,避免浪费。
二、喝水礼仪的重要性1.培养良好的习惯:喝水礼仪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习惯的养成。
不良的习惯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损害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2.健康的身体:孩子的身体是幼儿园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
喝水的礼仪不仅可以保持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们保持身体健康。
3.个性品质的塑造:礼仪教育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各种个性品质,比如文明、整洁、有条理、讲规矩等,还能让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注重卫生、互帮互助等等。
三、如何在喝水中锻炼孩子的个人素质1.在喝水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尝试用中文向老师、同学、自己表述自己需要喝水的理由,如:"老师,我口渴了,可以喝一杯水吗?"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2.在排队等待喝水时,老师可以在高声喊出:“我不抢不插队,我是文明好孩子!”鼓励孩子们自觉排队,在自觉排队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和责任感。
我们爱喝水——怎样培养幼儿主动喝水的好习惯

2018.1我们爱喝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中心幼儿园冯梅芳———怎样培养幼儿主动喝水的好习惯为保证幼儿每天有足够的饮水量,一日活动间隙,你一定会经常提醒孩子们去喝水,可是孩子们并不“领情”,不是趁机“逃之夭夭”,就是浅浅地喝一口滋润一下嗓子……每次喝水环节总是需要你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督促。
你是否感到很无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想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孩子变被动为主动,能自觉、自愿地喝水,形成主动喝水的良好习惯呢?一、让孩子明白,喝水对身体有好处小朋友的思维是非常直观形象的,为了让幼儿知道喝水的原理,我和小朋友一起种植了一盆植物,并做了一个小实验:不给植物浇水,它会怎么样?过了几天,小朋友发现植物枯萎了!通过小实验“为什么它枯萎了?”让幼儿知道———生命离不开水!知道植物停止浇水,便发生枯萎的现象,如果我们不喝水,身体就会生病,从而引出水的重要性,身体需要水份,所以小朋友每天应该多喝水。
同时我又给小朋友讲《小水滴旅行记》的故事,结合形象的图片,让幼儿知道,水进入人体后,经过身体的各个部位,把各个部位的一些细菌病毒全都带走了,最后以小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借助“小水滴”这个卡通形象解释了水的排毒作用,既形象又易于理解。
通过上述种植物实验、讲故事等方法,引导孩子观察并比较及时浇水和不浇水对植物生长情况的影响,发现并明白:植物需要水,动物需要水,我们人也需要水,失去水就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二、让孩子喜欢,觉得喝水是件有趣的事1.儿歌、故事吸引幼儿喝水为改变幼儿不爱喝水、被动喝水的习惯,平时到了喝水时间,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教孩子喝水的方法和每次的喝水量。
“一手拿水杯,一手按开关,别着急,等一等,哗哗哗,嘟嘟嘟,接满小水杯,和它亲亲嘴,变成红红嘴。
”我先讲一个关于“水宝宝”的故事,每天讲一个,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喝水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喝水。
有时为了提醒他们喝水,我便做出很渴的样子说:“呀!今天玩得真高兴,我都出汗了,觉得很渴,你们谁也觉得渴了告诉我,咱们一起去喝水。
幼儿园喝水习惯的培养方法

幼儿园喝水习惯的培养方法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喝水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健康和发展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幼儿园喝水习惯的培养方法。
1. 规定喝水时间和量:幼儿园应制定规定,在合理的时间内安排孩子们喝水。
例如,每天安排孩子们在上午休息时间和下午休息时间喝水;或者每隔1-2小时提醒孩子们喝一次水。
另外,为了控制饮水过多或过少,可以规定每次喝水的量,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合理的控制。
2. 为孩子们提供干净卫生的饮水设备:幼儿园应提供适合年龄的饮水设备,如干净卫生的水杯或瓶子。
这些饮水设备应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水质的纯净度,避免对孩子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3. 引导孩子养成定期喝水的习惯:幼儿对时间观念的理解能力并不强,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制定定期的喝水计划提醒孩子们喝水,可以用计时器或钟表向孩子们解释时间的概念。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游戏或歌曲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帮助孩子们培养定期喝水的习惯。
4. 给予孩子们正面的鼓励和奖励:当孩子们主动喝水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可以表扬孩子们有良好的饮水习惯,并给予一些小礼物或奖励作为激励。
这样可以增加孩子们培养饮水习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倡导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幼儿园和家庭需要共同努力,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幼儿园可以通过定期家长会,向家长们传达喝水习惯和重要性的信息,并提醒家长们在家中帮助孩子们培养饮水习惯。
家长们应该给孩子们提供足够的水源,并给予孩子们良好的榜样,自己也要多喝水。
6. 提供多种形式的饮水:孩子们对于不同形式的饮水可能有不同的偏好,幼儿园应尽量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除了普通的白开水外,可以提供一些有味道的水,如加入柠檬片或薄荷叶等。
还可以将水搭配少量果汁或茶水,以增加孩子们对喝水的兴趣。
7. 定期教育孩子们饮水的重要性: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关于饮水的教育活动,向孩子们普及喝水的好处和重要性。
可以通过绘本、图片和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身体需要水的原理和喝水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中班安全教案《正确喝水》(优秀13篇)

中班安全教案《正确喝水》(优秀13篇)中班《正确喝水》安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正确的饮水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学习掌握正确的饮水方法,避免饮水不当带来的危险。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正确的饮水方法:用杯子喝水,不要用嘴直接接触水龙头。
2.饮水的时间和量:适量饮水,不要喝太多或太少。
3.饮水的注意事项:不要乱喝水,不要喝别人的水。
教学准备:1.环保杯子2.水龙头3.幼儿绘本《正确喝水》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教师出示幼儿绘本《正确喝水》,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是正确喝水。
2.教师与幼儿一起翻阅绘本,观察绘本中的图片,引导幼儿思考正确的饮水方法。
主体活动:1.教师向幼儿展示环保杯子,并向幼儿解释用杯子喝水的好处,引导幼儿用杯子喝水的正确方法。
2.教师带领幼儿前往水龙头旁边,向幼儿展示正确的打开和关闭水龙头的方法,并告诉幼儿不要用嘴直接接触水龙头。
3.教师向幼儿解释饮水的时间和量,告诉幼儿适量饮水的重要性,不要喝太多或太少。
4.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观察不同容量的水杯,并让幼儿判断哪个杯子的水量合适,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能力。
5.教师与幼儿一起制定饮水的注意事项,例如不要乱喝水,不要喝别人的水等。
并与幼儿一起制作饮水的提示卡片,提醒幼儿正确饮水。
总结活动: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重点强调正确的饮水方法和注意事项。
2.教师向幼儿提问,询问他们学到了什么,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
拓展活动:1.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不同的饮水器具,让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饮水器具,了解不同的饮水方式。
2.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饮水宣传海报,向其他班级宣传正确的饮水方法。
《正确喝水》安全教案篇二活动目标:能自觉少喝饮料,多喝开水。
活动准备:桌面教具(可乐、雪碧、果粒橙、白开水);一盆蔫了的小苗;布置展示栏多喝水身体好。
活动过程:1、以谈话形式引入活动内容。
提出问题:口渴了怎么办?你喝过哪些饮料?2、出示饮料和冷开水,讲述故事《比第一》。
3-6指南中关于喝水的要求及内容

喝水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对于身体的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3-6岁儿童喝水的要求及相关内容。
1. 喝水的要求:(1)3-6岁儿童每天喝水的总量为800-1200毫升。
其实,这个数据并不是死板的,因为每个儿童的身体情况都有所不同,所以最好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孩子的饮水量。
(2)在冬季和夏季,因为气候及活动量的不同,所需的水量也会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夏季酷热的天气,3-6岁儿童的饮水量会增加。
2. 喝水的技巧:(1)制定规律的喝水时间。
比如早餐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等,制定好规律的时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2)控制饮水速度。
过快的饮水速度会使孩子容易产生饱胀感,而影响食欲的正常发挥。
(3)避免一次性喝太多水。
一次性喝太多水会导致孩子腹部不适,还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负担。
3. 喝水的方式:(1)饮用纯净水。
不建议孩子饮用含糖饮料,比如果汁、汽水等,以免影响孩子的饮水习惯。
(2)适当给孩子喝些温开水。
冬季气候寒冷时,可以给孩子适当喝些温开水,帮助孩子保持体温。
(3)避免过多食用高盐食物。
高盐食物会使孩子更容易口渴,饮水量也会增加,所以要适当控制孩子食用过多的高盐食物。
4. 喝水的注意事项:(1)注意观察孩子的饮水习惯。
孩子如果出现少喝水、尿量减少、皮肤发黄等异常情况,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排除一些疾病的可能。
(2)给孩子选择适合的饮水器具。
选择体积适中、材质安全的杯子或水壶,给孩子鼓励他喝水。
(3)多注意饮水的环境卫生。
饮水用具要经常清洁、消毒,水也要保持清洁,避免给孩子喝脏水。
3-6岁儿童的喝水要求及内容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合理调整,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水习惯。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家长更好地关心和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喝水是生命的必需,而对于3-6岁的儿童来说,喝水更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个范围的孩子中,他们的身体正在快速发育,饮水的功用更是不可小觑。
接下来我们将会继续讨论3-6岁儿童喝水的要求及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孩子喝水
孩子来入园时,家长们常常说的一句话:“老师,麻烦你让我的孩子多喝点水。
”说句实在话,即使家长不提醒,我们也经常提醒孩子们喝水。
由于家长的提醒,我经常悄悄地观察孩子们喝水的情况:有的孩子只喝一口水润润嗓子;有的孩子喝两三口水;有的孩子能喝半杯水;有的孩子能喝一杯水;还有的孩子接了满满一杯水,却只喝了一两口,纯属于玩水之意。
为了让孩子们喝足量的水,我搅进了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先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喝,外加老师的督促,效果不太理想;然后,我又自编了两个小故事“嗓子里的小虫子被冲跑了”和“我的尿不黄了”,使孩子们真正认识到喝水的重要性,我觉得这个办法挺好,效果不错。
通过故事,使孩子们知道自己该喝多少水,喝水少了会造成身体哪些部位不舒服等生活小常识。
我经常采用故事法来教育幼儿,使幼儿知道喝水的重要性,果然效果不错,也很少听到小朋友的妈妈告诉老师提醒他的孩子多喝水。
可有个妈妈告诉我:天气凉了,她的孩子不能喝凉水。
妈妈告诉孩子,孩子不听,妈妈没办法只好来找老师。
该幼儿是一个很好面子的孩子,她不乐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小秘密。
为了不伤害到该幼儿的心理健康,我又编了一个小故事“虫子和凉水”,让全班小朋友明白喝凉水不有利于身体健康,喝温水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并且让幼儿感知突然的冷热刺激会给身体带来不舒服的感觉,来帮助幼儿漫漫地理解喝水的学问。
孩子喝水的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是孩子喝水的问题却牵动着许多家长们的心。
我们在一日活动中,经常提醒孩子们去喝水,有的孩子能够喝足量的水,而有的孩子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滋润一下嗓子就算喝水了,没能够达到喝水的目的。
培养孩子喝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反思、实践才能够找到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