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乐与人生

合集下载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全)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全)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全)第一章:音乐的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节奏等。

3. 理解音乐的基本形式,如旋律、和声、节奏、曲式等。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音乐的基本元素3. 音乐的基本形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示范法:播放音乐作品,分析其基本元素和形式。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形式。

3. 分析:播放音乐作品,分析其基本元素和形式。

4. 练习:学生练习分析音乐作品的基本元素和形式。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音乐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分析练习:检查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基本元素和形式的分析能力。

第二章:音乐的历史与文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

2. 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

3. 了解音乐与文化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2. 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3. 音乐与文化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知识点。

2. 欣赏法:播放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分析其特点和风格。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

2. 讲解:讲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

3. 欣赏:播放音乐作品,分析其特点和风格。

4. 讨论:探讨音乐与文化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的掌握。

2. 音乐作品分析:检查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旋律与和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旋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 掌握旋律的分析和创作方法。

3. 了解和声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4. 掌握和声的分析和创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旋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2. 旋律的分析和创作方法3. 和声的概念、特点和作用4. 和声的分析和创作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旋律和和声的概念、特点和知识点。

人音版音乐鉴赏《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鉴赏《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音乐与人生音乐与人生第一课时[基本思路]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

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

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由于师生是第一次见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这些内容又上必要的。

为此第一节我们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课题]: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一课时[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一、通过《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

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教学重点]: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教学难点]: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相互认识1、教师告诉自己姓名2、要求学生每次上课要带书、带笔。

3、进教室后不要高声喧哗。

不能在课桌上写画。

4、鼓励学生多参与。

培养上课习惯和欣赏音乐的习惯。

二、导入谈话导入问: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引起注意和思考三、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一)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1、集体读导言2、语言科代表解释孔子格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师补充。

“兴于诗”,人的修养从学诗歌开始;“立于礼”,自立从学礼仪开始;“成于乐”,完美人生从音乐开始。

4、音乐科代表朗诵散文。

师:追求高质量生活情趣的人,应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

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我们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高中音乐全册说课稿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高中音乐全册说课稿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高中音乐全册说课稿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琵琶曲《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以及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

①《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作曲。

《第六悲怆交响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思想情绪,感受音乐的形式要素,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②初步学习和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①通过欣赏作品和对音乐的理解,学生能够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艺术作用的。

二、说教法说学法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三、说教学过程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腾格尔《天堂》的音频,配合草原风光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从他的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最后我来总结“腾格尔把大草原,他的家乡比喻成天堂,可见他对大草原的热爱,接下来我们再听一个发生在大草原上的故事,这个故事很特别,是用琵琶来讲述的”③完整聆听《草原放牧》之后,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联想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然后介绍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②乐曲表现的是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抗严寒、斗风雪、保护集体财产的内容。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第一单元第一节《音乐与人生》之《梁祝》赏析教学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第一单元第一节《音乐与人生》之《梁祝》赏析教学设计

高一第一单元《音乐与人生》之《梁祝》赏析《高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中强调:我们应该重视学习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

高一年级单元《音乐与人生》一课中,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民间传说为依据,以越剧音乐为素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堪称我国民族音乐的经典;同时它巧妙地吸取了西洋作曲技法,奠定了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交响化的里程碑地位。

一、教学内容a.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片段如:引子、呈示部“草桥结拜、同窗共读”、展开部“逼婚抗婚”、再现部“化蝶”段落。

b.学唱爱情主题《化蝶》。

二、教学目标a.学会用“三听”法来欣赏《梁祝》一曲,并能获得内心情境和情感上的体验。

b.引导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演唱“爱情主题”。

C.初步了解什么是奏鸣曲式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a.呈示部“草桥结拜”、展开部“逼婚抗婚”段落。

b.学唱“爱情主题”。

2、难点:a.比较“爱情主题”与“封建势力主题”之间节奏、速度、情绪上的区别;b.内化“三听”音乐欣赏方法。

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四、本课运用的教学法1.故事情境导入法轻柔的背景音乐下讲述凄美的民间传说,激发学生探究本课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2.音画式教学法通过对课件画面的设计及课堂教学语言的引导,注重音乐的画面感,从而使学生感受音乐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美。

(音画结合)3.“三听”音乐欣赏法用耳朵听---音色之美;用眼睛“听”----意境之美;用心灵“听”----情感之美。

(授之以“渔”)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故事情境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呀,老师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个美丽的传说:“四世纪中叶,在我国南方的乡村祝家庄,聪明而多情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

在那里,她与善良、纯朴的青年书生梁出伯同窗三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当两人分别时,祝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吐露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而诚笃的梁山伯却没有领悟。

一年后,梁得知祝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可是祝已被许配给一个豪门子弟。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乐与人生(共18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乐与人生(共18张PPT)
音乐与人生
——与傅聪的对话
导入新课
钢琴是他的终身“情人”; 音乐,是他灵魂的避难所。
音乐与人生
——与傅聪的对话
只要我多活一天,就越发现 音乐的高深。我觉得,60岁以后 才真正懂得音乐!
傅聪简介
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 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 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 最优奖。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轰 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 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这些内容体现了这篇访谈的现实针 对性价值。
傅聪说:“真正的音乐家总是惺惺相惜的”, 请结合文本,分析他所说的“惺惺相惜”是什 么意思?
2.采访的对象身份特殊、见 解独特、深刻。
3.采访者抓住要害,提问层 层深入。
访谈阅读特别注意
1.通读全文,把握话题。 2.将访问者的文字和访谈对象的文字 分开阅读。整体把握访问者提了哪些 问题,访谈对象是如何回答的。 3.精读访问者提出的关键问题和访谈 对象的关键回答。 4.着重关注访问者的提问技巧和访谈 对象的答问技。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 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 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 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 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 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 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 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 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 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 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 意见和建议。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傅聪哪些基本情况?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一课-音乐与人生(共15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一课-音乐与人生(共15张PPT)

速度
音乐进行的快慢 1、固定的速度 2、局部变化的速度
力度
音乐中音量的强Leabharlann 程度。力度的变 化可以使情绪产生对比的效果。
强音记号f ,(反映情绪的高涨、激动) 弱音记号p 。(刻画情绪的平静、低落、松弛等)
和声 包括和弦与和声进行两个方面。
4/4 5 – – – ︱6 – – – ︱5 – – – ︱5 – – –︱
2/4 XX 0 ︱ XX 0 ︱ XX XX ︱XX 0‖ 4/4 0 0 XX 0 ︱ 0 0 XX 0 ‖ 3/4 0 XX ×∣ 0 XX × ∣ 0 XX × ‖
旋律
旋律
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序的横向组织 就形成旋律。
欢迎进行曲
欢送进行曲
运动员进行曲
青春舞曲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 美丽小鸟飞去无影踪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别的那样呦 别的那样呦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别的那样呦 别的那样呦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4/4 3 – – – ︱4 – – – ︱2 – – – ︱3 – – –︱
4/4 1 – – – ︱1 – – – ︱7 – – – ︱1 – – –︱
音乐家舒曼曾说过:音乐就像国际象棋,在它里 面王后(旋律)起最大作用,但是决定胜负的是 国王(和声)。
调式
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关系连接起来,这些 音以一个音(主音)为中心构成一个体系。如中国 的五声调式 (宫、 商、 角、 徵、 羽)、日本的都节 音调 、欧洲的大小调式。 大调式:1 2 3 4 5 6 7 1 小调式:6 7 1 2 3 4 5 6
音乐与人生
人音版 音乐鉴赏 必修 第一单元 第一课

高中[人音版] 《音乐鉴赏》目录.doc

高中[人音版] 《音乐鉴赏》目录.doc

高中[人音版] 《音乐鉴赏》目录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

高中音乐鉴赏新教材 人音版 第1节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课件

高中音乐鉴赏新教材 人音版  第1节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课件
艺术表现:1、跟随《一杯美酒》音乐,准确击打节奏并发现其特点。 2、视唱《一杯美酒》了解其旋律发展的规律。3、学唱《一杯美酒》 了解其结构并关注演唱要点。4、视唱《轻骑兵序曲》各段的主题。
A
《一杯美酒》分析
歌曲的B部分为短小的变化发展,是前面材料的展 开对比,旋律音区变高,情绪变得高亢。
B
《一杯美酒》分析
A’并不是A的完全再现,而是将A中的后两个乐句作为现在的内容, 并且在尾声中,再次重复了旋律的主题,让歌曲在熟悉的内容中结束。
A’
《一杯美酒》分析
尾声中,再次重复了旋律的主题,使歌曲在熟悉的内容中结束。
2020
学会聆听
第一节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目录
01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02 相 关 音 乐 理 念 03 相 关 作 品 分 析 04 教 学 策 略 建 议
主要教学内容
01
主要教学内容
音乐鉴赏:
1、《一杯美酒》 中国维吾尔族民歌
(艾克拜尔·吾拉木译配)
2、《轻骑兵序曲》奥地利歌剧序曲
(弗朗茨·冯·苏佩曲)
这一主题不仅充分发挥了加洛普舞曲欢快的特点,而且还运用了模仿马蹄 声的描写性表现手法,生动逼真地表现了轻骑兵队伍的行进。
《轻骑兵序曲》分析
乐曲呈示第一部分的第三主题,这一主题由第一主题演变而成, 保持和发展了第一主题轻松活泼的情绪,并形成了欢乐的高潮。
《轻骑兵序曲》分析
乐曲的中间部转为小调,如歌的旋律宁静而忧郁,带有悲歌的色 彩,表现了轻歌剧中亚诺什回忆往事时百感交集的心情。小提琴以抒 情的旋律与其呼应。
《一杯美酒》采用维吾尔族特色的七声音阶写成 ,音乐中旋律大幅跳进与级进音程的结合使用,将 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奔放、活泼开朗的性格展现出来 。也体现出维吾尔族男女青年饱满而热烈的情感以 及对纯洁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音乐与人生
——与傅聪的对话
只要我多活一天,就越发现 音乐的高深。我觉得,60岁以后 才真正懂得音乐!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记得我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念过三年法文;老师教的 方法既有问题,我也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从十六岁 到二十岁在大同改念英文,也没念好,只是比法文成绩好 一些。二十岁出国时,对法文的知识只会比你的现在的俄 文程度差。到了法国,半年之间,请私人教师与房东太太 双管齐下补习法文,教师管读本与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 与发音,整天的改正,不用上课方式,而是随时在谈话中 纠正。半年以后,我在法国的知识分子家庭中过生活,已 经一切无问题。十个月以后开始能听几门不太难的功课。 可见国外学语文,以随时随地应用的关系,比国内的进度 不啻一与五六倍之比。这一点你在莫斯科遇到李德伦时也 听他谈过。我特意跟你提,为的是要你别把俄文学习弄成 “突击式”。一个半月之间念完文法,这是强记,决不能 消化,而且过了一响大半会忘了的。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 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 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反而影响钢琴业务,甚至 使你身心困顿,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这问题希望你 自己细细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与俄文 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 一、讨论艺术; 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三、训练傅聪和傅敏的文笔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傅聪简介
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 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 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 最优奖。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轰 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 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 年,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三 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它是傅雷 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 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 傅敏编辑而成。十二年通信数百封, 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 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 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 一家的命运起伏。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新闻访谈
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些问题去 访问知情者、事件本人或专家,请他们 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 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就叫做访谈。
访谈的对象肯定是人,而访谈的内 容可以是新闻事件或历史事件,也可以 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也可以是 人物专访。
3.采访者抓住要害,提问层 层深入。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访谈阅读特别注意
1.通读全文,把握话题。 2.将访问者的文字和访谈对象的文字 分开阅读。整体把握访问者提了哪些 问题,访谈对象是如何回答的。 3.精读访问者提出的关键问题和访谈 对象的关键回答。 4.着重关注访问者的提问技巧和访谈 对象的答问技。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文本探讨
在本文中,谁才是访问中的主导者? 采访者是访问中的主导者。
多米尼克·夏代尔和傅聪的谈话围绕着“音 乐与人生”这一话题展开访谈,共提了17个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新闻访谈的特点
1.访谈的基本特征是针对性、 专题性、典型性。即访谈主题明 确,围绕一个中心提问,具有针 对性。访谈的人、事、问题具有 典型意义。
2.采访的对象面。 第一方面:傅聪的基本情况。 第二方面:傅聪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 第三方面:傅聪谈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音乐与人生
——与傅聪的对话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导入新课
钢琴是他的终身“情人”; 音乐,是他灵魂的避难所。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1课:音 乐与人 生(共18 张PPT)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 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 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 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 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 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 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 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 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 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 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 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