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

合集下载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绪论一、社会医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二、盖林:法国,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构成一门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

他把社会医学分为四个部分: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及社会治疗学。

三、格罗蒂扬:德国,提出了社会卫生学的一整套理论和概念。

四、社会医学的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五、社会医学的作用:六、社会医学的学科性质: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七、健康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八、心理健康概念: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九、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医学模式与健康观一、医学模式转变的各个阶段: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二、机械论医学模式:提出“人是机器”的观点,把人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而疾病是极其出现故障和失灵,因此需要修补与完善。

三、模式:是指从事物中抽象出某些特征。

构成关于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并运用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成为总结各种学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

四、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时间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五、生物医学模式及其缺点: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缺点:它把人从社会全体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只是生命活动在结构、功能和信息统一基础生命整体,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主体意识。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社会因素)与医学(健康或疾病)的联系与规律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

积极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

医学模式: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现象的总的看法、基本观点和实践原则,亦称医学观。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认为疾病是鬼神作怪,天遣神罚,健康与生命乃神灵赐与,总之归之于某种无所不在的神灵。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把健康、疾病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的朴素、辩证、整体的医学观念,称为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把人体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故障失灵,需修补完善”,人和动物不同在于“多几个弹簧和齿轮”,这就是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认为每种疾病都必然并且可以在器官、细胞或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或化学改变,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或理化的特定原因,都应该能够找到治疗的手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是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亚健康状态:指机体虽然无明确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亚临床疾病:无症状疾病,无临床症状体征,但有临床检测证据。

整体病因论:疾病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生物、心理、社会综合作用结果的复合体。

健康投资: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健康而消费的食品、闲暇时间和卫生服务等资源。

人口流动: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阶层职业上的变动。

社会制度: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制度的总和。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现为亲密,也可以是疏远和敌对。

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重点

1、社会医学的定义:是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订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一门交叉性学科。

2、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订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4、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5、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核心是医学观。

6、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7、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 (1)非特异性和泛影响性(2)恒常性:经常作用(3)积累性:累加作用(4)交互作用8、经济发展与健康之间的辩证关系:人群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双向促进作用(1)经济发展水平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增加卫生投入;提高居民文化素质(2)经济发展水平对健康的负面效应:环境污染;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和心理压力突出;社会负性事件增多;现代社会病的产生;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3)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劳动力水平——增加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消耗——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卫生事业的负担9、文化的类型:(1)智能文化: 包括科学技术、生产生活知识等;(2)规范文化: 包括社会制度、教育、法律、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3)思想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思想意识等。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第一章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笔记社会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研究:(1)社会因素=健康和疾病(2)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3)保护促进健康2.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3.社会医学的性质:医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采用综合的研究方法、社会医学的实践性。

第二章1.医学模式:是以医学为对象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即人们按照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去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与疾病问题。

医学模式的核心科学的医学观,它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结构和发展规律。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概念①整体医学观②身体和精神的结合③多因多果—病因链④个人与社会的联系⑤从预防医学到健康保护(2)产生背景①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②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③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④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3)内容(综合健康医学模式)①生物遗传②环境因素③行为生活方式④卫生服务3.积极健康观: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三维组合。

4.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5.亚临床状态:亦称无症状疾病,疾病过程中不仅有机体受损害,出现紊乱的病理表现,而且还有防御、适应与生理性代偿反应。

第三章1.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和文明程度(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

2.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1)非特异性和泛影响性(2)恒常性与积累性(3)交互作用3.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1)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①改善居民营养②改善居住环境③增加卫生投入(2)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①环境的污染和破坏②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③社会负性事件增多④现代社会病的产生⑤社会流动人口增加⑥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3)健康水平的提高对经济的促进作用①健康状况影响个人劳动市场的表现②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利用③促进教育收益的实施④减少疾病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4.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

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

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
社会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心理和社会系统疾病的医学分支。

其研究内容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

以下是社会医学研究的一些主要内容:
1. 疾病预防:社会医学研究旨在通过改善社会环境和公共卫生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

例如,研究如何减少吸烟、促进健康饮食和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如何加强疫苗接种等公共卫生措施,以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 心理治疗:社会医学研究也涉及心理治疗方面。

这些研究旨在帮助患者处理疾病、生活变化和其他相关因素带来的心理问题。

例如,研究如何使用心理治疗来减轻抑郁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等。

3. 社会问题:社会医学研究还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行为的变化。

例如,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系统的变化,如暴力、犯罪、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环境变化等,以制定应对策略。

4. 康复和治疗:社会医学研究还涉及疾病的康复和治疗。

这些研究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和心理功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例如,研究如何使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社会支持等手段来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

除了以上主要内容外,社会医学研究还涉及其他方面,如社会心理学、社会文化因素、人类发展等。

这些研究旨在深入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并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基础支持。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

一、概述
2. 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身体、心理、社会
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改变社会卫生状况 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 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特殊人群: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有害作业职
工,流动人口
社会病:意外伤害、精神障碍、酗酒、吸毒、 艾滋病
一、概述
3. 相关学科
社区医学 医学社会学 卫生管理学 预防医学 医学心理学
二、医学模式
1.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 阴阳五行的病理学说
3. 机械论医学模式 4. 生物医学模式 5. 现代医学模式
三、社会因素与健康
㈠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 1. 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 ① 促进作用 ② 副作用
四、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㈠ 心理因素与健康
1. 人格与健康 2. 认知因素与健康 3. 心理压力与健康
㈡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1. 吸毒、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 2. 生活节奏等
五、健康管理 六、卫生服务研究 七、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
社会卫生状况及评价 卫生政策制度 全球卫生状况和社会卫生策略 我国卫生状况和社会卫生策略
社会医学
一、概述
1.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
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 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 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措施,保 护盒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 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和社会功能,提高 人群健康水平。
八、医疗保健制度 九、社区卫生服务 十、弱势人群卫生服务 十一、社会病防治
自杀、吸毒、性传播疾病、青少年妊娠、 精 “三级预防” 2. 社区卫生服务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

第一章社会医学: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

社会医学的性质: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知识基础包括医学科学和社会科学。

社会医学研究对象:社会人群研究内容:1.社会卫生状况。

2.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

3.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

3.发现社会卫生问题。

4.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

5.常见病的社会防治。

6.促进人群健康。

7.加强社会医学模式。

第二章医学模式:指在不停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与疾病作斗争和处理医学领域中的各种的思想和方法,是人类对健康和疾病观察与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其核心是医学观。

医学模式的特点:1.医学模式产生的社会性。

2.医学模式存在的普遍性。

3.医学模式作用的广泛性。

4.医学模式发展的动态性。

医学模式的作用:1.推进医学理论的发展。

2.指引医学实践的改进。

3.促进医学教育的革新。

五种医学模式: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古希腊“四体液”、印度“三元素”、中国“阴阳五行”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德国施旺发现动物细胞,魏尔啸提出细胞病理学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

外科手术的三大难题:疼痛、感染、失血。

生物医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仅从生物学角度去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只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在临床上只注重人的生物机能,忽视了人的心理机能及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作用;在科学研究中较多地着眼于躯体的生物活动过程,很少注意行为和心理过程;思维的形式化往往是“不是病,就是健康”。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出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观察、认识、分析并处理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产生的原因:1.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

2.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

3.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4.人们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深化。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考试内容一、名词解释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和个人及人群健康及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医学发展的基本观点、概念框架、思维方式、发展规范的总和,也是人类对健康及疾病观察和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

3、疾病:可看作是整个生物体或其他系统在生长、发育、功能及调整中的失败或失调。

4、亚临床疾病(sub-clinical disease) :又称无症状疾病,认为疾病是改变了条件的生命现象的过程。

疾病过程中不仅有机体受损害,发生紊乱的病理表现,而且还有防御、适应、代偿生理性反应。

5、亚健康状态(sub-health state):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6、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通常可以使用一系列的指标进行测量。

通常使用收入、教育、职业三个指标来测量社会经济地位。

7、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指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藏。

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人体健康、导致消费者死亡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危机消费者或后代的隐患。

8、职业压力(occupational stress):多是指职业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对工作者造成心理、生理、社会的健康状态改变及损害的压力。

9、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社会医学(第二版龚幼龙主审李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教研室编制
2004年12月
《社会医学》课程简介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他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就,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本学科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交叉边缘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卫生服务等众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主要从社会角度研究与人群的生、老、病、死有关的社会医学问题,在生命的准备、生命的保护和提高生命质量三个不同阶段中研究社会因素发挥的综合作用,研究卫生保健和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依据,为保障人群健康制订相应的卫生目标、政策、策略与措施。

社会医学运用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管理学、社会学和医学心理学及医学人口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状况制订综合性卫生策略。

其研究的内容有: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本学科主要的任务是: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3、发展区域卫生规划,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专业用)
贵阳医学院妇幼卫生教研室编
前言
社会医学是医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社会性医学问题和医学的社会学方面的问题。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它要求医学生用新的医学思维观念思考解决医学问题,社会医学正是促进医学生思维转变的重要学科。

通过社会医学理论课教学使医学生初步建立起社会医学观念,了解社会诸多因素对人群健康与疾病的重要作用,了解当代社会卫生状况及医学所面临的重要社会医学问题,了解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学习并掌握社会医学调查、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和评价卫生服务效果的基本方法,学习高危人群保健及主要社会病的防治措施,使之能更有效地应用医学科学技术,进行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从社会、预防和群体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思路,采取社会对策措施,有效推广应用医学科学技术与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

适用范围:可供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妇幼卫生、儿科专业、医学影像及相关专业使用。

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多媒体)为主,结合课堂实习和案例讨论及自学等方式;讲课与讨论学时3∶1。

(预防医学专业:总学时36 周学时2)
(注: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对大纲内容、要求作相应调整)
教材:社会医学(第二版龚幼龙主审李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掌握内容:社会医学的概念、性质、内容和任务;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熟悉内容:社会医学教学的目的;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了解内容:社会医学的萌芽、创立与发展;中国社会医学的发展。

作业题:社会医学是一门什么学科?学习社会医学意义何在?
第二章医学模式
掌握内容:医学模式的概念;现代医学模式产生背景,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熟悉内容:医学模式的演变: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了解内容:医学模式提出者的背景
作业题:作为一名医学生,怎样适应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
掌握内容:社会因素的内涵,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经济因素与健康;文化因素与健康;
熟悉内容:社会生活环境与健康;医疗保健制度与健康
了解内容:
作业题:如何理解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双向关系?
第四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掌握内容:心理现象、应激、心身疾病等概念;心理行为测量及测量原则;个性、情绪、应激、生活事件与健康;
熟悉内容: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了解内容:测量工具及适用对象;
作业题:在现阶段影响您健康的主要行为心理因素有哪些?如何应对?
第五章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
掌握内容: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问卷设计中问卷的主要类型;问卷的一般结构;问卷设计的原则、步骤;问题和答案设计;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熟悉内容:社会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调查研究、试验研究、评价研究、文献研究
了解内容:现场调查方法:现场定性研究、现场定量研究(访谈法、信访法);随机应答技术。

作业题:试模拟一次社会调查,进行课题设计。

第六章生命质量评价
掌握内容:生命质量、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生命质量评价定义;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
熟悉内容: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
了解内容:生命质量评价的量表及适用对象
作业题:怎样理解生命质量评价特点?
第七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掌握内容:健康危险因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定义;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分类;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计算方法及步骤;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

熟悉内容:慢性病自然史的六个阶段;
了解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述。

作业题: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用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原因及意义?
第八章卫生服务研究
掌握内容:卫生服务研究的定义、意义、目的;卫生服务的需要、需求与利用定义、影响因素、应用及三者关系;
熟悉内容:卫生服务资源;卫生服务综合评价
了解内容:卫生服务研究分类、内容、研究方法及我国卫生服务研究的进展;
作业题:如何评价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现状?
第九章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
掌握内容:全球社会卫生状况(21世纪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社会卫生策略(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
熟悉内容:社会卫生状况评价、资料来源、评价指标;卫生政策制定;
了解内容:中国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

作业题:
第十章社区卫生服务
掌握内容: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熟悉内容:社区卫生服务和区域卫生规划。

了解内容:社区卫生服务的产生和发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任务和基本原则及意义;
作业题: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有哪些?
第十一章社会病防治
掌握内容:社会病、社会病理现象、社会病的四个特点及防治措施。

熟悉内容:自杀、吸毒、意外伤害、性传播疾病、青少年妊娠、精神疾病等社会病
了解内容:
作业题:
第十二章慢性病的社会医学防治
掌握内容:慢性病的特征、流行特点及社会危害;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慢性病的筛检(周期性健康检查及异常结果的处理)
熟悉内容:慢性病的社区卫生服务。

了解内容:
作业题:
附:
学时分配:总学时:36
—————————————————————————————————— 教学内容学时——————————————————————————————————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医学模式 2
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 4
第四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4
第五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含实习) 4
第六章生命质量评价(含实习) 4
第七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含实习) 4
第八章卫生服务研究 2
第九章社会卫生状况和卫生策略 2
第十章社区卫生服务 2
第十一章社会病防治 2
第十二章慢性病的社会医学防治 2
讨论、总复习 2
总计3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