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与双喜字的历史故事

合集下载

关于王安石做双喜字肉的典故_700字

关于王安石做双喜字肉的典故_700字

关于王安石做双喜字肉的典故_700字
话说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半路上遇见一个富户人家在用对诗的方法选女婿。

许多人围在那里,有看热闹的,有真想给人家当女婿的,但就是没有一个人对上诗来的。

王安石凑上去细一打听,原来,这诗的上联是小姐自己出的,求对下联。

上联写道;”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

王安石心想,这位小姐还有几分文才,不觉已有几分好感。

转念一想我何不试一试。

他略一思索,便吟出”地满红香花连风,凤连花香红满地。

众人齐声称好,小姐闻知,也十分满意。

于是,王安石与小姐约定科考后完婚。

说来十分凑巧,在科考场上考官收毕试卷后,主考官又另外出了一题:”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

求对上联。

王安石心中一喜:这不是现成的吗,出口便道出:”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

主考官闻言大喜,十分赞赏。

不久,王安石回去与小姐完婚,正在举行婚礼时,传来王安石高中状元的消息。

真是喜上加喜,王安石高兴极了,新自下厨烹制菜肴,款待前来贺喜的四亲八邻。

众人无不欢喜,尤其那道”双喜字肉,更是引起大家的兴趣,这道菜不仅味道好,而且在制作上也别出新裁,每块肉上刻着的双喜字就更有意义。

众人越吃越爱吃,边吃边夸新郎精湛的烹任技艺。

后来,人们就常常把它作为喜庆宴席上的一道菜,为的是增添更浓的喜庆气氛。

王安石发明双喜(囍)字

王安石发明双喜(囍)字

王安石发明双喜(囍)字看到红红的大囍字,人们不由想到了自己去年结婚时的热闹场面。

囍摆在眼前,可谓双喜临门,岂不美哉!现在,每逢人们结婚办喜事儿总要把两个大红囍字贴在门前,以示庆贺。

囍俗称“红双喜”,取其喜事成双之意,已经是当今婚庆活动中的必备汉字,通常新人结婚住所的房门、窗户、家具以及经常使用的物品上都会贴上“囍”字。

记得上小学时,手工课老师曾教过,要想剪出一个囍,首先把一张红纸平行对折两次,然后剪出囍字对称轴一侧的部分,展开之后,一个漂亮的“囍”字就完成了。

相传囍字最先是由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独创的。

王安石自幼饱读诗书,眼看就到了弱冠之年,于是毅然进京赶考,欲谋得一官半职,以光宗耀祖,造福苍生。

眼见天色已晚,便到马家镇歇脚,忽见马员外家门口的灯笼上书:“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

”“步”为仄声,很显然是上联,但旁边并无下联,显然还无人对出,王安石沉吟思索片刻,也未能对出,不禁感叹:“真乃妙对也!”第二天科考,王安石行文游刃有余,汪洋恣肆,酣畅淋漓,一蹴而就,他第一个交卷,引起了当时的主考官,北宋前期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注意和赏识,于是便留下他当面再试。

欧阳修指着大堂中的飞虎旗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心中暗喜,回想昨夜灯笼上的那行文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不假思索,当即以“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相对,欧阳修及众位考官们均拍手称赞,连连称奇。

王安石走出考场,欣然起行,踌躇满志,怀着对马员外家门口那副上联的敬意,他不知不觉地又走到了那扇大门前,恰巧与马员外相遇,员外仁厚,邀请王安石进屋喝茶,并请他对灯笼上的对子,王安石信手拈来:“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员外一拍大腿,紧紧攥住王安石的手大呼:“真乃吾之贤婿也!”原来,灯笼上的对子是爱好文学的马小姐为选丈夫而出的,许久无人能对。

王安石喜得佳偶相伴,正行大礼一拜天地之时,官府小吏来报,王安石金榜题名,进士及第,正所谓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古代诗人逸闻趣事之五

古代诗人逸闻趣事之五

古代诗人逸闻趣事之五王安石喜做双喜肉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半路上遇见一富户人家在对诗选婿,难住了许多人。

他细一打听,这上联是小姐出的:天连碧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

”求对下联。

王安石略一思索,对出“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

”众人齐声称好。

于是,王安石约定科考后完婚。

巧的是,考场上收毕试卷,主考官又另出一题:“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

”求对上联。

王安石灵机一动,对道:“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

”主考官闻言大喜,十分赞赏。

不久,王安石与小姐举行婚礼,正进行时,传来王安石高中状元的消息。

正是喜上加喜,王安石非常兴奋,亲自下厨房烹饪菜肴,招待贺喜的四亲八邻。

其中的一道“喜喜字肉”的菜别具特色,不但味道好,而且每块肉上都刻着个喜喜字。

众人越吃越爱吃,边吃边夸新郎精湛的烹饪技艺。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在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有一篇叫《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其中写的是王安石教训苏东坡的几个小故事。

故事中有这样的一则: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

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心想:“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与秋霜斗,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了。

这个平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翰林学土,也不管王安石是他的前辈和上级,提起笔来,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心里很不满意。

他为了用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停,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

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

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王安石难苏轼联相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出题三难苏东坡学土,(即苏轼),其第三难,是出句求对,共有三句。

第一句是: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苏东坡学士虽是奇才,一时却寻对不出。

走进王安石(一):因一副对联,实现人生四大喜事

走进王安石(一):因一副对联,实现人生四大喜事

走进王安石(一):因一副对联,实现人生四大喜事今年是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

中国历史上共诞生了1037位宰相,其中,江西占30位。

要论中国古代政治家中,文学素养最高的,当推王安石;文学家中政治影响力最大、最为久远的,也当属王安石。

今天我们来聊聊民间传说中王安石不为人知的一面,一个好玩的历史,有趣的王安石。

王安石系列(一):人生四大喜事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但你知道王安石与人生“四大喜事”的故事吗?知道结婚时张贴的“囍”字竟也出自王安石吗?国宝李渡封坛酒久旱逢甘霖巧遇招亲对联宋代仁宗庆历二年,年仅二十的王安石赴京赶考,这年江南大旱,再不下雨恐怕颗粒无收,上演饿殍遍地的人间惨剧。

王安石带着书童顶着炎炎烈日,刚走进江宁马家镇,突然乌云密布、大雨滂沱,胸怀家国的王安石喜不自禁,替天下苍生庆幸不已。

王安石纪念馆主仆二人赶忙寻避雨之处,恰好躲进一新搭的门楼下,抬头看,只见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再看下联,空空如也。

文人出身的王安石沉吟思索片刻,也未能对出,不禁感叹:“真乃妙对也!”一打听,原来这是马员外的招亲对联,哪个进京赶考路过的才子能对的出下联就把自己女儿嫁给他,招他做女婿。

他乡遇故知遇同乡欧阳修王安石一边琢磨着这个妙句,一边进京参加完会试。

真是无巧不成书,主考官正是王安石的江西老乡,著名的文豪欧阳修。

科考中,王安石行文游刃有余,汪洋恣肆,酣畅淋漓,一蹴而就,引起了欧阳修的注意和赏识,于是便留下他当面再试。

欧阳修指着大堂中的飞虎旗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宋代科举——图来源百度百科王安石心中暗喜,回想昨夜灯笼上的那行文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不假思索,当即以“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相对,欧阳修及众位考官们均拍手称赞,连连称奇。

洞房花烛夜喜得佳偶相伴科考一结束,王安石欣然起行,踌躇满志,想起走马灯对他的机缘,于是带着书童日夜直奔江宁马家镇而来,到了之后,发现那对联依然无人能解。

精选王安石发明“囍”字的传说

精选王安石发明“囍”字的传说

王安石发明“囍”字的传说王安石23岁赴京赶考,路经马家镇舅父家,在镇东看见一家高门楼上,挂一只走马灯笼,上面书写“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一句上联,他不由拍手叫好:“好对子呀好对子!”正想对下联,门里出来了个老家院,一把拉住他说:“你说这对联好对,哪就请稍等片刻,让我去报于马员外知晓。

”上安石第二天就要赶到京都应试,不等老家院出来就走了。

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考得很得意。

主考大人见他才华出众,传他面试,指着庭前飞虎旗出对子:“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要王安石对。

王安石心里一亮,随口答道“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

”主考大人见他才思敏捷,十分满意。

出了考场,王安石就去舅父家里等候发榜。

他一进门,看见马员外的`老家院也在那里,把他拉着就走。

马员外一见王安石,赶忙施礼让座,吩咐家院取过文房四宝,请他写出下联。

王安石挥笔写道:“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马员外见他对得工整,高兴万分,这才说出这是他独生女为选婿所出的上联。

已挂出去半年,至今无人能对。

现在对联成对,人也该成双了。

王安石一听,赶忙起身辞谢说:“家有老母在堂,婚姻大事,不敢擅自作主?”马员外笑笑说:“常言道,甥舅如父子,请你舅舅作主就是了!”王安石就去找舅父商量。

他舅父早听说马小姐才貌双全,十分赞成。

马员外趁热打铁,立刻择个吉日良辰替小两口完婚。

喜日那天,拜过天地,进人洞房后,新娘说了:“王郎才高学广,这场科试,定能一举成名,那是‘大登科’,你对出下联,今晚竟成连理。

该算是‘小登科’了。

”王安石听后,哈哈大笑。

洞房里正谈笑,门外边两个报子连夜赶到马府来报喜:“王大人吉星高照,金榜题名。

”王安石喜上加喜,马员外双喜临门,重新摆酒庆贺。

王安石眉飞色舞,挥笔在红纸上写了斗大的“囍”贴在门上。

接着又吟诗一首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萝洞房花触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

从此,人家结婚,都就学着贴囍字,图个吉利,慢慢流传开来,成了一种风俗。

王安石轶事典故

王安石轶事典故

王安石轶事典故王安石轶事典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王安石轶事典故,欢迎大家欣赏。

王安石轶事典故一、喜做双喜肉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半路上遇见一富户人家在对诗选婿,难住了许多人。

他细一打听,这上联是小姐出的: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

”求对下联。

王安石略一思索,对出“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

”众人齐声称好。

于是,王安石约定科考后完婚。

巧的是,考场上收毕试卷,主考官又另出一题:“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

”求对上联。

王安石灵机一动,对道:“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

”主考官闻言大喜,十分赞赏。

不久,王安石与小姐举行婚礼,正进行时,传来王安石高中状元的消息。

正是喜上加喜,王安石非常兴奋,亲自下厨房烹饪菜肴,招待贺喜的四亲八邻。

其中的一道“喜喜字肉”的菜别具特色,不但味道好,而且每块肉上都刻着个喜喜字。

众人越吃越爱吃,边吃边夸新郎精湛的烹饪技艺二、一字未稳王安石住在钟山时,有一位客人从黄州来。

王安石问:“近来苏东坡有什么好作品?”客人回答说:“东坡在临皋亭住宿,从醉梦里醒来,作了千字的《宝相藏记》,不过改动一两个字罢了。

有抄写的稿本,刚才留在船里了。

”王安石立即派走得快的人去拿回来。

当时月亮升起在东方,树影映在地上。

王安石在风檐下读起来,高兴得眉开眼笑,说:“苏东坡真是人里的俊杰啊!但还有一个字不稳妥。

”客人请王安石指出来,愿意听听道理。

王安石说:“‘如人善博,日胜日负’,不如‘如人善博,日胜日贫’啊。

”原来,《宝相藏记》写的是佛教藏经记。

佛教教义认为,一切皆“空”,一切皆“幻”因而主张“一切世间,无取无舍,无憎无爱,无可无不可”。

佛教徒要恪守“十戒”,其中之一就是“不蓄金银财宝”。

所以,一个人善于赌博,赢了钱表面上看是富了,但精神世界更贫了。

“如人善博,日胜日负”,就是这个意思。

但仅从字面看,也可以解释为一日胜,一日负,或有胜有负,这就不符合原意了。

元宵节故事 王安石双喜临门_150字

元宵节故事 王安石双喜临门_150字

元宵节故事王安石双喜临门_150字
王安石20岁时进京赶考,元宵节时路过一地,一大户人家悬灯出题招亲。

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王安石不会答,却记在心中。

到京后谁知主考官所出之联竟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提笔就以招亲联作答,得中进士。

衣锦还乡时发现那联居然仍未有人会答,王安石便又以考题联作答,竟又得了个漂亮媳妇,实是双喜临门。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

开药回来后,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找工地的管理员爷爷以军装作借条借了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

广播员小姐得知情况去采访他,问他为什么来,叫什么,哪个部队的。

他说:我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力尽一份力。

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就接着干活去了。

广播员广播了有位解放军战士在休息日来帮忙的这件事,工人们受到鼓舞,一个个都更卖力的干起来,还与雷锋比赛。

于是这天下午提前了两个小时完成了当天的任务。

他干完活还了车取了军装不留姓名就走了,其实管理员爷爷看到雷锋的军装里夹了一封他替王大力捎的一封信,爷爷当雷锋是王大力,引起了场误会。

双喜字的由来

双喜字的由来

龙源期刊网 双喜字的由来作者:沙继春来源:《华人时刊》2015年第10期双喜字不是字,它是很古老的喜庆符号,传承至今已有九百多年。

天南海北,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大概都能见到。

据说双喜字是北宋神宗皇帝的宰相王安石创造的。

960多年前,王安石年方弱冠进京赶考,路过马家镇。

马家镇上住着赫赫有名的马员外,马员外的女儿才貌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已到谈婚论嫁年龄。

马小姐要打破儿女婚事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传统,在大门外贴出一副对联的上联,称哪位公子能对出下联就嫁给他。

王安石看到这幅上联便说:这很容易对啊!随后走开了,匆忙赶路进京赶考。

他在考场上第一个交卷。

主考官看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好,想再考考他,便指着一面飞虎旗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你能对出上联吗?”王安石立刻想起馬小姐那副上联,便立即作答: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

主考官对王安石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对出上联十分佩服。

王安石回家途中又经过马家镇,看到马小姐那幅上联还在挂着,没人能对出下联。

此时守门的老仆人认出他是上次说下联很好对的那名书生,立即向马员外禀报;马员外接见王安石,要他对出下联。

此时王安石又想起主考官给他出的上联,便毫不思索地对出下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马员外十分高兴,马小姐更是激动,心想:这个书生就是我朝思暮想的白马王子呀!正当马员外为女儿举办喜庆婚宴之际,两位骑高头大马的官人来报告:王安石金榜题名,皇帝邀请他进京赴琼林宴。

这真是喜上加喜,双喜临门啊!王安石在大红纸上写了“囍”,让仆人贴在大门外。

村民看到马员外家办喜事门外贴大红纸写的双喜字,后来家家办喜事都模仿起来。

从此这个双喜字从马家镇向外传播开了,传遍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凡有中国人、华人的地方都能见到。

双喜字九百多年长盛不衰,今后还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一个双喜字竟能显示出中国民俗文化如此丰富的内涵,炎黄子孙能不为此感到自豪吗?!(责编冯春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安石与双喜字的历史故事 相传,王安石 年轻时进京城赶考,住在舅父家。

在附近的街上,他看见一户人家的门楼上 挂着一只走马灯,上面写着一条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

”他不 由地失声叫道:“好对,好对!”正想对下联,门里出来个老家人,一把拉住他 哈哈大笑说: “你说这副对联好对, 那请稍候片刻, 我马上去禀报我家马员外。

” 原来,这副对联是马员外的独生女为选婿所出。

悬挂半年,没一人能对,至今仍 在时时留意对联人。

王安石次日就要应试,不等老家人出来径自走了。

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一挥而就。

主考官见他才华出众,传他面试。

他指着 厅前的飞虎旗说:“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

”说完,命王安石答对。

王 安石一听,心里豁然一亮,这不正好对马员外家的“走马灯”吗?于是不加思索 随口念道: “走马灯, 灯马走, 灯熄马停步。

”主考官见他才思敏捷, 对答如流, 十分满意。

考试完毕,王安石刚进舅父家门,早已侯在那里的马家人不容分说;拉着他 就走。

马员外一见王安石忙施礼让座,吩咐仆人取出文房四宝,请他写下联,王 安石挥笔写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

”马员外见他对得工整,非常 高兴, 要招他为婿。

王安石告别马员外, 找舅父商议。

舅父素知马家女知书达理, 才貌双全;极力赞成。

结婚喜日,拜过天地进入洞房后,新娘笑道:“王郎才高学广,这场科试定 能中榜,那是‘大登科’;如今对出下联,结成连理,该算是‘小登科’ 了。

” 王安石正和新娘沉醉在幸福之中,忽然门外人欢马叫,两个报子来报:“王大人 官星高照,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御宴!”顿时鼓乐喧天,鞭炮齐鸣。

王安石 喜上加喜,乐不可支。

马员外也喜出望外,吩咐重新摆酒庆贺。

酒宴上,王安石 眉飞色舞, 欣然挥笔在红纸上写了斗大的“双喜”字贴在门上。

接着又念诗一首: “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络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

” 王安石与双喜字的故事 点评 从此以后,“双喜”字在民间传说开来,成了一种吉祥欢庆标志。

人们凡有 结婚等喜事都要剪贴红双喜,以示吉利。

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个有趣的故事, 这更加说明创造力的重要性啦,小朋友们一定要重视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