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脱硫技术应用展望
我国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发展展望

我国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发展展望燕中凯一、我国“十二五”烟气脱硫的政策背景二氧化硫减排是我国“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2011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将二氧化硫作为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控制的约束性指标,要达到减少8%的目标。
2011年12月,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已经公布,为达到减排8%的目标,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10年的2267.8万吨要进一步降低到2015年2086.4万吨。
与此同时,我国的煤炭消费量预计将由2010年的30亿吨增长到2015年的38亿吨左右。
因此,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2011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提出:对电力行业实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继续加强燃煤电厂脱硫,新建燃煤机组应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设施;对钢铁行业实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强化水泥、石化、煤化工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
火电厂是我国二氧化硫的主要排放源,也是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的主战场。
经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已于2011年9月颁布,从2012年开始执行。
其中规定新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的排放限值为100mg/m3(高硫煤地区为200 mg/m3);现有电厂改造执行200mg/Nm3(高硫煤地区执行400);重点地区的燃煤电厂执行50mg/Nm3。
以上排放限值的严厉程度与欧美相当,这也是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基数太大、而环境容量有限的必然选择。
不同燃煤硫含量、不同排放要求时所需要的估算脱硫效率如下表所示。
表1 不同煤种硫含量对应的脱硫效率注:一般煤含硫1%对应烟气二氧化硫浓度为2200~2400mg·m-3。
上表以2400mg·m-3计。
对燃煤硫分在3%以上的高硫煤机组来说,新机组脱硫效率必须达到98%左右,老机组的脱硫效率也必须达到95%以上;对燃煤硫分在1%-3%的中硫煤机组来说,大部分地区新建机组必须选择96%以上脱硫效率的工艺,而老机组可选择95%左右的工艺;对燃煤硫分在0.6%-1%的低硫煤机组来说,新建机组脱硫效率必须达到93%以上;老机组可在90%左右。
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与展望(102)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减少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是治理大气 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分析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为相 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
通过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 健康,同时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促进工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技术推广与应用
政策推动
国际交流与借鉴
政府将加大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推 广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推 动技术的广泛应用。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 先进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企业合作与示范工程
企业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烟气脱硫 脱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设一批示 范工程,为技术的推广提供实践经验。
05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已取得显著成果,多种技术路线得到广泛应用,有效降低 了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含量,减少了大气污染。
国内外研究者针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不断优化技术参数和工艺流 程,提高了脱硫脱硝效率和稳定性。
新型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不断涌现,如活性炭吸附法、电子束处理法等,为烟气治理 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03
国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现状
活性炭吸附法
总结词
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详细描述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吸附烟气中的SO2和 NOx,然后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它们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该方 法具有较高的脱硫脱硝效率,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的烟 气处理。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方法将燃煤、燃油等燃料中所含的二氧化硫等硫化物去除的过程。
由于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常含有硫化物,若大量排放到大气中会影响环境和人体的健康,因此烟气脱硫技术成为了环保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1.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化学方法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气态或颗粒物形式进行去除的方法。
在煤炭火电厂、钢铁厂等工业企业中,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脱硫方法。
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成本较低,易于操作和维护,但同时也存在着脱硫效率较低、副产品难处理等问题。
3. 生物脱硫技术生物脱硫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降解烟气中的硫化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实现脱硫的方法。
相比较于传统的化学方法,生物脱硫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运行成本少、副产品易处理等优点。
但由于生物脱硫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在工业应用中还较少见。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脱硫技术外,还有一些新型的脱硫方法正在不断发展。
比如高温烟气脱硫技术、超临界水氧化脱硫技术等,这些新型脱硫技术在脱硫效率、能源消耗、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二、烟气脱硫技术的展望1.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烟气脱硫技术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人们正在研究和开发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脱硫技术,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大众对清洁空气的需求。
2. 多元化的脱硫技术应用未来,烟气脱硫技术将更加多元化。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排放情况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脱硫技术,如干法脱硫、湿法脱硫、生物脱硫等将共同应用,以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
3. 脱硫技术与其他环保技术结合未来,烟气脱硫技术将与其他环保技术结合,形成更加综合的治理方案。
比如脱硫技术与脱硝技术、除尘技术等结合,共同治理大气污染物排放。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在烟气脱硫领域的应用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现状及展望

三、未来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方 向和应用前景
1、加强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
针对当前烟气脱硫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未来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究开 发。一方面,研发新型高效的烟气脱硫技术,提高脱硫效率和净化程度;另一方 面,加强设备研发和工艺优化,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2、多种脱硫技术联合应用
单一的烟气脱硫技术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不同火电厂的需求。 因此,未来可以探讨多种脱硫技术的联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例如, 可以将石灰石-石膏法与其它烟气脱硫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整 体脱硫效果。
3、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火电厂烟气脱硫中将会得 到更加广泛的应用。通过引入智能传感器、数据分析和优化算法等手段,实现对 烟气脱硫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自动调节,提高脱硫效率和稳定性,降低人工干预成 本。
参考内容
关键词:火电厂,烟气脱硫,现 状,发展,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成为了环保领域的 重要研究方向。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火电厂数量众多,烟气脱硫 工艺的发展对我国环保事业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概述我 国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的现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 实践提供参考。
4、绿色发展理念
未来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理念。在设备选材、工艺设 计、运行管理等方面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努力实现零排放、低能耗、高 效率的绿色脱硫。同时,要注重开展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现循环经济。
结论
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在取得一定成绩的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未来,需 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推动多种脱硫技术联合应用,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 控制,并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推动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事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 果。
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进展与建议

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进展与建议发布时间:2021-09-27T09:32:35.450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16期作者:张宿兴[导读] 从走廊运输到煤塔中,经过漏嘴送入碳化室,后经过高温处理成为焦炭。
身份证号码:41232619860422****摘要:虽然电厂脱硫脱硝技术已趋于成熟化,但因焦炉烟气具备特殊性,不能将电厂脱硫脱硝技术全方位予以应用,焦炉烟气随着煤质改变,其中SO2 及NOx 浓度变化差异较大,且变化范围较广,同时焦炉不断实施换向操作,其中烟气所含成分波动较大。
此外,焦炉自身还存在窜漏现象,加之烟气中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各类污染物,更加剧对环境污染程度。
基于此,采用合适的脱硫脱硝技术尤为重要,为人们健康及生态环境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进展1焦炉烟气概述焦炉烟气脱硫脱硝烟气产生的过程主要是储煤区生产的煤体直接从走廊运输到煤塔中,经过漏嘴送入碳化室,后经过高温处理成为焦炭。
而焦炉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会运输到不同的燃烧室,在燃烧室中与空气混合燃烧,燃烧废气会通过通道处理加工后排出室外。
焦炉的生产方式较为特殊,焦炉所排出的烟雾中含有各种混合物和气体,其中含量较多的就是氮化物和氧化物,因此这些气体需要经过脱硫脱硝处理后才能排出室外。
焦炉烟气内部含有的二氧化碳会在高温燃烧后形成,焦炉内部由于氢气体积较大致使燃烧速度较快,在燃烧过程中氧气与氮气会在高温作用下产生氧化反应形成二氧化氮。
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焦炉内部烟气有以下几种特点。
首先,烟气温度始终保持在 250℃左右。
其次,焦炉烟气成分构造非常复杂,在焦炉排出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成分最高,浓度保持在 300mg/Nm3,焦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会与氨元素产生硫氨酸,加速管道腐蚀。
最后,焦炉烟气温度较高,因此需要焦炉管道处于受热准备中。
焦炉烟气在脱硫脱硝之后需要将烟气温度保持在 100℃左右,在焦炉烟气脱硝过程中需要对脱硝系统进行调试,保证系统在正常状况下进行脱硝 [3]。
烟气脱硫技术应用与展望

h a s g r e a t s o c i l a b e n e f i t s .T h e r e f o r e ,c o n t r o l o f s u f l u r d i o x i d e p o l l u t i o n o n t h e a t mo s p h e i r c e n v i r o n me n t i s o n e o f t h e k e y t o c a r r y o u t
中图分类号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3 J 1 8 — 0 0 4 3 ~ 0 2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s e v e r a l f l u e g a s d e s u l p h u r i z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y i g n c o a l— i f r e d t h e r ma l p o we r p l a n t s a n d i t s c h ra a c t e i r s t i c s , s u mma r i z e d t h e p r o c e s s s e l e c t i o n o f d 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y, g a n d p r o s p e c t e d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f o r e g r o u n d .
摘要 : 我 国是一个发展 中国家, 能源消耗主要 以煤炭 为主, 煤炭燃烧会 产生大量 的二氧化硫 污染气体。 加 强对二 氧化硫 污染的治 理, 不仅会带来 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 益 因此 , 控 制二 氧化硫对 大气环境的污染是 我国开展环保工作的重 点之一。 本文结合我 国火 电厂脱硫技 术现状 , 简要介绍 了几种火 电厂燃煤烟 气脱硫技术 的发展 状况及 其各 自的特点 , 并对脱硫技术的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在目前脱硫运行操作中发现,脱硫浆液中氯离子很容易富集,不仅会增加产生石膏的含氯量,影响脱硫石膏品质,还会干扰脱硫塔内的主要反应,造成反应紊乱,脱硫率下降,严重时还会造成设备腐蚀、浆液起泡等问题,使脱硫运行经济性大幅降低。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浆液氯离子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氯离子对脱硫系统的影响分析上。
针对高浓度氯离子对脱硫系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实验室研究,明确了含盐水对脱硫系统的影响。
脱硫系统浆液排出泵的启停与浆液氯离子浓度有关,但由于脱硫浆液的水质复杂,目前尚无氯离子浓度的在线测量仪表,无法实现浆液氯离子浓度的实时监测。
本文对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湿法烟气脱硫;应用现状;发展方向引言伴随当前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煤炭的燃烧和使用量只增不减,燃煤烟气中包含了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等,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其中,二氧化硫气体因含量高危害大,数据显示其已然成为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越来越看重,二氧化硫排放所造成的危害已不容忽视,因此其有效排放的控制和治理越发显得刻不容缓。
针对这种现状,为控制二氧化硫有效排放,国家将二氧化硫明确为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之一。
1水氯循环分析水作为氯离子的一个重要载体,脱硫系统内的氯循环往往伴随着水循环进行,不同电厂脱硫系统水循环大致相同。
根据脱硫系统实际情况,当浆液密度增长到一定量时,浆液排出泵开始运行,把一定量浆液输送到石膏旋流器中,经过石膏旋流器分离,含固量较低的浆液成为顶流,顶流进入回用水箱;旋流器底流进入真空皮带机分离出一定含水量的脱硫石膏,一部分含固量大的滤液返回塔内,其余滤液均进入回用水箱储存,按需与石灰石粉配置为石灰石浆液,回用水箱部分水进入废水旋流器,经分离后底流返回吸收塔,顶流即为脱硫废水。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采用石灰石—石膏法。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 德 93% , 电耗 6400kW ·h (单台) , 年产石膏 40 万 t,
国的L u rg i 公司在原来炼铝尾气处理技术的基础 系统可用率> 99%。 目前我国采用此工艺的电厂
上, 开发了一种新的适用于电厂锅炉的烟气脱硫 主要有: 珞璜电厂二期 2×360MW 、杭州半山电
Abstract T h is p ap er describes the m a in flue ga s desu lp hu riza tion techn iques in coa l fired pow er p lan t, ana lyzes the study and app lica tion situa tion s a t hom e and ab road, com p a res p resen tly severa l m a2 jo r flue ga s desu lp h riza tion techn iques u sed a t hom e and p u ts its developm en t fo reca st fo rw a rd.
理烟气量 300000m 3 h, 入口 SO 2 浓度为 0. 18% , 设计脱硫效率为 80% , 脱硫剂为液氨, 副产品为 氨肥。
(6) 荷电干法 (CD S I) [3 ] 该技术是美国阿兰柯环境资源公司于 20 世
运行费用较高, 钙的有效利用率低。
纪 90 年代开发的。CD S I 系统通过在锅炉炉膛出
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主要从事循环流化床烟气 公司的海水脱硫装置, 1998 年投入运行, 该装置
脱硫技术 (CFB FGD ) 的实验研究, 并已经开发出 烟气处理量 1100000m 3 h, 入口烟气温度 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气脱硫技术应用与展望
摘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污染气体。
加强对二氧化硫污染的治理,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因此,控制二氧化硫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是我国开展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
本文结合我国火电厂脱硫技术现状,简要介绍了几种火电厂燃煤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各自的特点,并对脱硫技术的工艺选择进行了总结,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abstract: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mainly dominated by coal, coal combustion will produce large amounts of sulfur dioxide pollution gas. strengthening control of sulfur dioxide pollution, will not only bring huge economic benefits, but also has great social benefits. therefore, control of sulfur dioxide pollution o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is one of the key to carry 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n our country. combining with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in china,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everal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technology in coal-fired thermal power plant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summarized the process selection of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and prospected the development foreground.
关键词:烟气脱硫技术;技术应用;二氧化硫
key words: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technology application;sulfur dioxide
中图分类号:tf7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8-0043-02
0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威胁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
目前,我国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其中大部分来自于火电厂燃煤过程。
因此,发电企业的重点就是发展低成本、高效率的脱硫技术。
近几年以来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各种类型的烟气脱硫技术并且已经投产使用,在烟气脱硫工作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1 我国现有的脱硫技术
1.1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基本原理为烟气首先进入电除尘器除去粉尘,再进入换热器冷却,最后进入吸收塔,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so2与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so3。
洁净烟气在换热器中加热以后排放,caso3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石膏。
此技术具有处理烟气量大、脱硫效率高、脱硫所需原料分布广泛、价格便宜、煤种适应性好且脱硫装置的运行不影响锅炉性能的优点,除此以外脱硫产物(石膏)还能够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具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也存在易堵塞、结垢、硫酸钙腐蚀和机械故障等问题,而且能源消耗较大,需要处理废水,投资运行费用较高。
1.2 喷雾干燥法脱硫技术喷雾干燥法的基本原理是使用石灰浆作为脱硫剂,在吸收塔内石灰浆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生产亚硫酸钙和硫酸钙,然后再利用烟气中的热量汽化雾滴,将干燥后的未被脱硫的粉末带走。
喷雾干燥法不仅能够脱除so2,而且对so3和cl-的脱除率也较高,一般可达到95%。
该方法没有废水产生,无需废水处理设施。
干燥塔内运行温度比饱和温度高,净化后的烟气无需再热设备,其能耗仅为湿法脱硫工艺的一半,在中、小型电厂中应用较多。
喷雾干燥法通常会引入石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脱硫产物的综合利用,运行成本较高。
同时,此方法还存在雾化喷嘴易堵塞磨损、固态物易沉积、浆池、料箱和管道易结垢、除尘设备易引起局部腐蚀的缺陷,导致脱硫剂的利用率较低,通常只有45%-55%。
1.3 海水烟气脱硫技术天然海水含有大量的碱性可溶性盐,自然碱度通常为1.2~
2.5mol/l,具有天然的酸碱缓冲能力和吸收so2的能力。
基本原理为冷却后的烟气进入吸收塔,与海水在塔板上逆向接触去除so2。
清洁烟气经除雾后排放,吸收了so2的海水进入曝气池进行曝气处理,待水质充分恢复后返回大海。
海水脱硫工艺比较适合于燃烧中低硫煤的沿海电厂,其工艺比较简单,投资及运行费用
较低,不存在废弃物处理问题,且脱硫效率较高。
1.4 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基本原理为将脉冲电源产生的高电压脉冲加在反应器电极上,使其产生强电场,部分烟气分子在强电场作用下发生电离作用产生电子,电子在强电场的加速下获得能量成为高能电子,高能电子可以激活、裂解、电离其他烟气分子,进而产生oh-、o2、h2o等多种活性粒子和自由基。
在反应器里,烟气中的so2、nox被氧化为高阶氧化物so3,与烟气中的h2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h2so4,在有nh3或其他中和物注入情况下,生成(nh4)2so4的气溶胶。
该工艺具有装置简单、运行成本低、有害污染物清除彻底、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不仅可以脱硫脱硝,同时还能够除尘,副产物本身就是很好的化肥。
该技术未能广泛应用最大的问题在于能耗较高。
1.5 湿法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净化技术湿法除尘的基本原理是创造烟气与水接触的机会,在水中加入脱硫剂,那么除尘同时又能脱硫。
湿式除尘机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利用惯性、布朗运动、表面张力和重力作用使尘粒被液滴、液膜截留、粘附;尘粒增湿相互凝聚,蒸汽以尘为凝结核凝结,增强尘料的凝聚性,强化上述除尘作用;热泳力、静电力使尘粒在液面上聚集而除去。
1.6 电子束氨法烟气脱硫脱硝工业化技术脱硫电子束氨法烟气脱硫脱硝的基本原理是经过净化的烟气首先进入冷却塔调节温度
和湿度,然后进入反应器,遇到电子束辐照产生多种活性基团,烟
气中的so2和nox被这些活性基团氧化,形成相应的酸,酸再与氨反应,生成硫酸氨和硝酸氨微粒。
该工艺流程简单,投资不到湿法脱硫工艺的70%,能够高效率脱除烟气中的so2,装置运行操作简便、负荷跟踪能力强;该技术有充分挖掘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潜力,具有投资及运行费用低、运行维护简便、可靠性高、副产物是有用的氨料、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2 脱硫工艺的选择原则
一般根据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选择脱硫工艺:①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对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以及排放量的要求;②根据已经确定的条件选择脱硫工艺,并且考虑在一定范围内燃煤硫分变动的可能性;③选择技术成熟以及设备运行可靠的脱硫工艺,同时具有较多的成功的运行业绩;④应当合理布置脱硫装置,应当尽可能减小老机组增设脱硫装置的占地面积;⑤稳定可靠的吸收剂来源且价格合理;⑥尽量减少运行费用,降低脱硫剂、水以及能源等的消耗;⑦合理处理或利用脱硫副产物以及脱硫工艺产生的废水。
3 烟气脱硫技术展望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so2污染大气。
加强对so2污染的治理,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因此,控制so2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是我国开展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
目前,国内许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通过各种方式积极研究新型
烟气脱硫技术,如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合作、申请国家自然基金等。
新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硫可回收利用、脱硫剂再生容易、损失率低、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
目前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的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而国内负责土建以及安装。
我们必须较快实现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以及设备的国产化以提高对二氧化硫的治理力度。
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工程投资,还能促进我国机电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机电制造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刚,王晓梅,张媛.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应用与展望[j].天津化工,2005,19(1):16-17.
[2]郝海玲,张瑞生,李明举.我国燃煤电厂脱硫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j].电力环境保护,2006,22(3):13-17.
[3]余园元,李荫堂,孟海燕.燃煤发电厂主要脱硫技术性能分析[j].陕西电力,2009,3(12):14:18.
[4]刘立峰,张富新.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新进展[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0(2):22-24.
[5]毛本将,丁伯南.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及工业应用[j].环境保护,2004(9):15-18.
[6]李先春,韩仁志.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鞍钢技术,2004(6):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