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实证研究
云南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动态效应分析

何 镇 宇
( 南广 播 电视 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 云 云南 昆明 60 2 ) 523
摘 要 :利 用 17 9 8年 _ 20 0 8年 云南 的统计数 据 , 用 向量 自回归模 型进行 实证 研 究 , 结果 运 其
表 明 : 南省城 市化 水平 与产 业结 构之 间存 在 长期 的动 态均衡 关 系; 云 就业 结构 的调 整 对城 市化进 程 的
规 模化 和 城 市 化 。 曾芬 任 从 理 论 上 分 析 了城 市 化 与产业 结构 二者 的互动 关系 , 认为 产业 结构调 整 与城 市 化 的发展并 不是 两条 毫无关 系 的平行 轨迹 , 在产业 结构 的调 整过程 中 , 城市 化 推 进 第 一 产业 的优 化 , 第 二产 业 的提 升 , 以及 对 第 三 产 业 的带 动 作 用 十 分 明 显, 而产业 结构 的合 理 调整 需 要 以城 市 为 载 体 , 以城 市 为依 托 , 并对 城市 化 的发 展 起 着 积极 作 用 。 培 L李 6
21 0 1年 3月
云南电大学报
J u a fYu n n RTv Unvri o r lo n n a iest y
M8"2 1 3 O1 . Vo.1 No 1 1 3, .
第 l 卷第 1 3 期
云南 城 市 化 进 程 与 产业 结 构 演 变 的实证 研 究
基 于 VAR 模 型 的 动 态 效 应 分 析
关键 词 : 南 ; 市化 ;产业 结构 ; 究 云 城 研中图Βιβλιοθήκη 类 号 :20 F9 引 言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 84 2 1 )1— 02— 6 10 4 1(0 10 0 8 0
云南省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及对策研究

( D MU ) 间相对效率 的非 参数分 析方法 。主导产 业 选择 D E A模 型 的核心 思想 是 ,基 于现 代产 业可 持
续 发展 视角 和 “ 帕 累 托 最 优 ” 效 应 的 概 念 上 ,把
应将产 业 的可 持续 发 展 能 力原 则 、区域 比较 优 势 和产 业竞 争 力原 则纳 入 指标 体 系 中加 以补 充和 完
镥
摘要 :近年 来 ,云南省服务业得到 了快速发展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 1 1 . 9 % ,服务 业增加 值 占三次产业的比重在 全 国排 名第 1 1 位 ,服务 业成 为吸 纳就业 的主要 渠道 。但云 南省服 务业产 业 结构发展 不合理 ,传统服务业 占比高,现代服 务业发展 滞后 ,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不明确 。通过
建 立服 务 业 主 导 产 业 选择 的八 个 指 标 体 系 ,运 用 D E A ( 数 据 包络 分 析 ) 模 型 对 云 南省 服 务 业 主 导
产业选择 进行 实证研 究 ,并提 出 了优化云 南省服 务业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
关 键 词 :服 务 业 ;结 构 优 化 ;D E A 模 型 ;主 导 产 业
贸易学院教 师,经济学博士,研 究方向:国际服务 贸易,服务经济。 基金项 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项 目编号 :Y B 2 0 0 9 0 2 6 ;本 文系 “ 云南省资源型产业升级与产业
结构战略性调整” 创新 团队资助。
・ Leabharlann 9 2 ・ 商 业 研 究
2 0 1 3 / o 5
业 内部结 构的演进历 程来看 ,云南省交 通运输 、仓
储 邮 电 业 产 出 比 重 呈 下 降 趋 势 ,由 2 0 0 0年 的
云南省经济(产业)结构研究

云南省经济(产业)结构研究1.云南省概况1.1位置与范围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
云南省简称“滇”或“云”,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和亚洲最早人类。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
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
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
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1.2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1.2.1自然条件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
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
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
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m,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
这种高纬度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
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
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
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m,温度即降低0.6℃左右。
云南省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计量分析

摘
要: 利 用云 南省 的统计数据 , 运用 多元 回归模 型进行 实证研 究, 结果表 明 : 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推进城 市化
进程 ; 第二、 三产业在生产总值 中比重的增加对城 市化进程具 有推动作 用; 第三产业发展 对城 市化进程 的作 用更 大。 因
制造业和服务业 , 从而使企业和员工 聚集到城市中 , 以获得 要
素聚集和人 口集中的规模效 益 , 从而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4 1 。 国 内学 者 曾芬 任 ( 2 0 0 2 ) 从理论 上分析 了城 市化与产 业 结构二者的互动关系 , 认为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 的发展 并
不是两条毫无关 系的平行轨迹 。在 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 中,
2 0 1 4 年第 2 期 总第 2 2 0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C0NOMI C RE S EARC H GU I D E
No . 2, 2 0 1 4
S e r i a l No . 2 2 0
云南省城市 化进程与 产 业结构调整的 计量分析
何 镇宇 , 杨 颖
一
市地域形态 的有序变化 ; 另 一方 面 , 产业 结构 的升级变化 离
不开城市 空间扩展 、 城市新 区开发 、 城 市职能体 系变化等城
市化诸多方面的空间支撑和需求拉动 , 产业结构升级变化 与
城市化之 间存在着相 互作用 的内在关联 。李丽萍和 郭宝华 ( 2 O 0 6 ) 研 究认为 , 产业本 身的聚集效应及产业之间特有的关 联效应使第 二 、 三产业 的聚集产生乘 数效应 , 从 而推 动城市 化进程。综合上述 , 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推进城市化 的进
云南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云南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和农业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
然而,云南在经济发展上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云南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云南经济发展的现状可以描述为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优化和开放水平提升。
云南的经济总量逐年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85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8%。
这使得云南成为中国内地地区中一个经济总量较大的省份。
云南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传统的农业和旅游业仍是云南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新兴产业也在快速发展。
随着云南加大对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云南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云南的开放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门户,云南与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云南通过加强跨境合作、提升口岸设施和优化贸易环境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了云南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
然而,云南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等方面。
首先,云南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依然以传统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使得云南的经济发展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容易出现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其次,云南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云南地区地势复杂、山地较多,给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交通、能源、水资源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制约了云南经济的发展。
最后,云南地区的发展不均衡现象明显。
与沿海地区和部分发达省市相比,云南的西部地区和一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人口流失和贫困问题依然突出。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云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推动农民增收。
云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实证研究

2 O l0 年 4 月
成
宁
学
院
学
报
Vo . 0, . 1 3 No 4
AD . r 201 0
J u n l fXin i g Un v r i o r a a nn i e s o
文 章编号 :0 6— 3 2 2 1 )4— 0 8— 2 10 54 (0 0 0 0 3 0
前提的 , 其重要标志就是各产业 的技术层 次不 断提高 和新
年, 全省生 产总值 ( D ) 成 50 . CP完 70 1亿元 , 中第 一、 、 其 二
三产 业 的国 内生 产总值 已分别达 到12 .4 00 9 亿元 、4 10 2 5 .9 亿元 、2 8 0 亿元 , 2 2 .7 全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 1 . 4 . :9 79:3 O 3 .
1 。通过调整投资结构 , 工业 化建设进 程加快 , 第三 产业迅 猛发展 , 云南省产业结构状况发生 了显著变化 , 产业结构 由
“
一
、
二 、 ” 局演变 为“ 、 、 ” 三 格 二 三 一 格局 , 朝着 更加合理 的
方 向发展 。
2 就 业 结 构 的 变化 .
伴随着三次产业结构 的变 化 , 次产业 的就业结 构也 三
亿元 、1.6 228亿元 , 三次产业之比已调整 为 3 . 9 3 . O 3 . 0 1 :5 4 : 4 4, 1 呈二、 一结构 , 三、 全省 三次产业 发展渐趋合理 ; 20 至 08
步, 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 从较低 水平 向较高水 平发 展, 即产业结构 向高技术 化、 高知识化 、 高资本密集化 、 高加 工化和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它 是以新兴产业 比重提高为
云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产业产值 比重下降 ̄2 . 10 %,全国下降到1. 4 4 %。 6
及相互关系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
高, 人们对产品的需求结构会发生变化。 这时 , 整个 社会的产 出结构必然会随着调整 。产 出结构的调
整, 要通过投入要素在各产业部 门间的再配置来实
2年来 ,云南第一产值比重以平均每年08个百分 6 . 9 点的水平下降 , 其下降水平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 。 . 5
分, , 因此 投入要素在产业间的再配置都需要通过
劳动力在产业 间的重新配置来实现 , 这样就引起 了
5. 2 %。2 年来 , 3 6 云南产值 比重以平均每年01个百 . 4 分点的水平上升 ,其上升水平低于全 国0 3 . 个百分 0 点 。由于发展速度也低于全 国水平 , 致使 目前与全 国水平相差近l. 5 个百分点。 1
年 0O 个 百分 点 的水 平 递增 ,全 国 以01个 百 分 点 . 5 . 7
的水平递增 。改革开放后 , 云南第二产业就业结构 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 阶段 为17 年一 l9 98 96
我们进一步对 改革开放后的这2 年进行分析 6
就业结构 的转换 。另外 , 就业结构的变化将引起劳 动者收入结构的变化 , 最终改变先前的社会需求结
构, 并引起消费结构和总量 的改变 , 使消费表现出
质量的提高 , 多元化 、 个性化的消费特点 和趋势, 最
终导致产品结构 、 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而且 , 劳动力 资源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 , 促使劳动生产率高的部 门的产值增加迅速 , 在国民生产总值 中的 比重增加
产业结构反映着一个 国家或地 区产业 间的比
降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 平 17 年云南第一产业 98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工业硅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云政办发[2012]236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工业硅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云政办发[2012]236号](https://img.taocdn.com/s3/m/262b55a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79.png)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工业硅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正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工业硅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云政办发〔2012〕236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保护资源环境,促进节能减排,规范发展秩序,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推进全省工业硅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工业硅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工业硅通常是在电炉中由碳还原二氧化硅而制得。
充足的电力、优质的硅石矿产和丰富的碳质还原剂是发展工业硅产业的基本条件。
工业硅既是多晶硅、有机硅、半导体用硅等高端硅材料生产的基本原料,也是多种合金材料冶金的重要辅料。
“十一五”以来,我省部分州、市依托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预期,快速推进工业硅产业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工业硅生产和原料供应基地。
到2011年底,全省工业硅生产企业已达72户,约占全国工业硅生产企业总数的24%;工业硅电炉变压器总容量已达200万千伏安,约占全国电炉总容量的31%;工业硅产能已达1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能的31%;工业硅实际产量4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2%。
发展工业硅产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部分边远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了部分劳动力就业和增加了财政收入,缓解了区域性丰水期“窝电”压力,已成为矿电结合就地消纳区域水电发展清洁载能产业的示范。
但也存在产能相对过剩、资源能源消耗高、生态环境压力大、产业集中度低、装备水平有待提高、低水平重复投资建设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mprcl td n teId s il tu tr dut n n a rvne nE i a u yo ut a r cu eA jsme tnYu n n P o ic i S h n r S i
W A G La . n H G J n N inj .Z AN u u
d s i t cu e c mp r d w t e eo e o n r s o o sa e s i h n . I ma n y s o s te i — u ta s r l r tr o a e i d v lp d c u t e r c a tla a n C i a t i l h w h n u h i r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学报
J un lo n n tl ryColg o ra f Ku migMeal g l e u e
V 12 N . o. 2 o 6
N v2 0 o. o 6
n mi rw h,a d te p p rp s ieysu iso eg to n u t a t cu ea d te g n rl v lt n o c go t n h a e o iv l tde n h ih fid sr s t i l r tr n e ea ou i u h e o t n f e dn n u t e n Yu n n P o ic .T e t a ec n ld d ta h r sage t a n i— r d o a igid sr si n a rvn e h n i c l b o cu e h t eei ra p i n e l i l t g
( col fEo o i n uiesA miirtn ao a tsU i r t,K n n 5 0 , h a Sho o cnm c adB s s d ns a o ,N tn ie nv sy umi 6 03 C i ) s n ti ili ei g 1 n
A src: t tgwt ipoigeet o eajs et f unn nuta sutr t t c— btat Sa i i m rvn fcs ft d t n n a’ ids l t c e o h eo rn h f h um oY S i r r u e
云南 省 产 业 结构 调 整 实证 研 究
王 连 军 ,张 军
( 云南民族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03 ) 501
摘 要 :首先研 究 了改革 开放 以来云南三次产业 结构 变动 对经济 增长 的推 动作用 ;进 而对其 产业 结构的 高度 化
和产业 内部不平衡增 长的客观规律进行 了实证分析 ,得 出云 南省 产业结构 与发 达 国家和 国 内发 达地 区相 比还 存 在较 大差距 的结论 。主要表现 为:产业结构 不尽 合理 ,第二产业 增长 幅度 缓慢 ;最后 根据 云南产 业发展 实际特 点有针对地给 出相 应的产业发展政 策。 关键词 :三 次产业 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 :F 6 . 0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0 7 0 9- 4 9一(0 6 0 0 4 0 20 )6— 07— 5
Ke o d :treid s a s utrs t c r d s n ; edn d s ; cn m cgo t yw r s he utl t c e ;s t eaj t t laigi ut e oo i rwh n r r u i u r u u me n r y
产业结构反映的是产业 间的技术经济联 系与 联系方式 。这种产业间的联系与联系方式可 以从 两个角度来考察 :从 “ 质” 的角 度动态地揭示产 业间的技术经济联 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 趋势 ,它是一个 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 、资金 、各 种 自然资源在 国民经济各部 门的配置状况及其相 互制约的方式 ,反映着一 国经济 的发展水平、发 达程度与增长潜力 ;从 “ 量” 的角度静态地研究 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 系与联系方式 的技术 经济数量比例关系 ,即产业间的 “ 投人 ”与 “ 产 出”的量的 比例关系 ,从 而形成产业关联理论 。 本文从产业结构角度 出发 ,以改革开放 以来云南 省产业结构变动为例 ,探讨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
d s i t cu e i n a r vn ei i ain ,a dtego h rt f e o d r d s yi c n iea u ta s rl r tr n Yu n n P o ic rt a u sr ol n h rwt aeo c n ayi u t s o s r- s n r d by so n ly esi o tn oei h c n mi e eo me t F n l ,b s d o h e tr f l lw a d pa sa ls mp r trl n t ee o o cd v lp n. ial a y ae n tefau e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