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杂志学术期刊

合集下载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篇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篇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第一篇科技期刊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

随着科技发展的迅猛,科学研究的结果需要及时交流与传播,科技期刊应运而生。

科技期刊在促进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传播科研成果以及评估科研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科技期刊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科技期刊总体上属于政府主导的集中式管理模式。

当时科技期刊的数量较少、质量也相对较低,国际影响力很小。

改革开放后,科技期刊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家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期刊出版改革也得到了推进。

科技期刊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当前,中国的科技期刊在全球范围内享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力。

一方面,科技期刊数量持续增加,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另一方面,科技期刊的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很多期刊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因子排名中跻身国际前列。

科技期刊在促进科研成果的传播、评估和引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发表论文来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并通过期刊论文的引用情况获得学术声誉和评价。

然而,当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存在一些学术不端行为,如重复发表、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现象,损害了科技期刊的声誉和学术道德。

其次,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虽然有一些国际知名的中国科技期刊,但整体上与国际上的一流期刊还有差距。

此外,科技期刊的编辑队伍和出版流程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并加强期刊的自律管理。

此外,应支持期刊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期刊的国际化水平。

同时,还应注重编辑队伍的培养和提升,改进出版流程,提高期刊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篇中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出版为科技期刊的全文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

数字化发展使得科技期刊的内容更加丰富、传播更加便捷、影响力更广。

中国学术期刊的分类

中国学术期刊的分类
国内统一刊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类号一览表(参考件)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Q 生物科学
B 哲学R 医药、卫生
C 社会科学总论S 农业、林业
D 政治、法律T 工业技术总论
E 军事TB 一般工业技术
F 经济TD 矿业工程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G0 综合性文化刊物TF 冶金工业
G1 世界各国文化事业TG 金属学、金属工艺
G2 各项文化事业TH 机械、仪表工业
G3 科学、科学研究工作TJ 武器工业
G4 教育TK 动力工程
G5 体育TL 原子能技术
H 语言、文字TM 电工技术
I 文学TN 无线电电子学、电讯技术
J 艺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
K 历史、地理TQ 化学工业
N 自然科学总论TS 轻工业、手工业
O 数理科学和化学TU 建筑科学
O1 数学TV 水利工程
O3 力学U 交通运输
O4 物理学V 航空、宇宙飞行
O6 化学X 环境科学
P 有多种方式,一是从级别上分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和市级期刊,二是从行业种类上分,教育类、科技类、哲学类、石油化学类等。
作为大学或中小学老师,在评职时发表的文章必须要求刊发类教育类杂志上,如果发表到工程类、哲学类、军事业、农业类、医药卫生类等,不是教育类的杂志上,一般不予承认。作为医生在评职时的文章必须要求刊发在医药卫生类的杂志上,如果医生的文章刊发在教育类杂志上,也是不予承认的。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入选期刊目录是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评估的结果,是对期刊学
术质量和影响力的认可和确认。

入选期刊目录的期刊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的
政策支持和资助,包括经费支持、培训交流、学术会议组织等。

入选期刊目录的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杂志特色和学术质量:评估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创新特色,包括发表
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文章的质量和影响力等。

2.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评估期刊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
名度,包括的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引用的情况、被国内外机构收录的情况等。

4.出版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评估期刊的出版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期刊的发行量和订阅情况、出版周期和质量、经济状况和财务管
理等。

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已经公布并不断更新,包括了多个学科领域的优秀期刊。

这些期刊在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方面经过
严格的评估和筛选,代表了中国科技期刊的高水平和发展方向。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与中文核心期刊之异同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与中文核心期刊之异同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与中文核心期刊之异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ISTIC) 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简称《报告》)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称《总览》) 分别列出的统计源期刊表和核心期刊表, 是目前国内作者发表论文应用最广的选刊标准, 两者都是经过一定的选刊原则筛选出的高质量的期刊目录, 也是科研院所进行学术成果评价时最常利用的参考工具。

两者既有关联, 又有区别。

《报告》是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ISI) 《期刊引证报告》的模式, 结合中国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 确定了在中国出版(不含港、澳、台) 的科技期刊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 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

因其受科技部委托, 带有官方色彩, 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 人们习惯称其为“统计源期刊”, 下文所说统计源期刊即指此目录。

《总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子课题——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成果,采用文献计量统计与定量评价, 同时结合专家对定量评价结果的定性评审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其所确定的核心期刊表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应用范围较广泛。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的主要共同点:1理论依据相同。

两者都以加菲尔德引文分布规律与布拉德福分布规律为理论依据, 都是经过严格的文献计量学标准而获得的核心期刊。

2均采用多指标的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核心期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统计源期刊》选择期刊引用计量指标与来源期刊计量指标相结合。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的主要不同点:1编辑出版单位不同。

《统计源期刊》由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完成, 具有官方性质。

《核心期刊》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而成, 属于民间性质。

2学科分类原则不同。

《统计源期刊》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学科分类原则, 同时考虑综合性期刊情况及各学科期刊数量与学科性质差异, 增设了综合类和理工大学、工业综合类、管理学类, 并对农业及医药卫生类作了细分。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ABC类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ABC类期刊

附件一:A类学术期刊(仅摘录与我院相关学术刊物):
备注:A类学术期刊还包括SCI、EI、SSCI和A&HCI国外源期刊(重点鼓励发表)。

附件二:B类学术期刊(仅摘录与我院相关学术刊物)
备注:B类学术期刊还包括未进入A、B类学术刊物目录的SCI、EI国内源期刊和国外学术期刊(鼓励发表)。

C类学术刊物:
自然科学类列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的源期刊;
社会科学类省级以上正式出版的(有国内、国际刊号)学术期刊。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国内主要科技期刊目录及科技论著统计要求

国内主要科技期刊目录及科技论著统计要求

一、国内主要科技期刊目录1、一类期刊2、二类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的代码/期刊名称)B026 APPROX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W015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SERIES BB024 JOURNAL OF PARTIALDIFFERENTIAL EQUA TIONSB010 NORTHEASTERN MATHEMATICALJOURNALM031安徽工业大学学报H00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A009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R024 半导体光电N017 爆破A005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030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T020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M03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N00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H263 北京农学院学报A010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R018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A570 编辑学报N008 兵工学报A003 安徽大学学报K027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H059 安徽农业科学Z549 安全与环境学报R063 半导体技术N012 爆破器材U019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Y0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X014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H025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N101 变压器T098 表面技术R730 兵工自动化V040 玻璃钢/复合材料M005 材料保护Y007 材料工程M00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H009 蚕业科学E600 测绘科学E152 测绘学报Y022 测控技术N056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E113 沉积学报E10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V028 城市规划汇刊Z024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X010 船舶工程R048 磁性材料及器件E144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R051 大电机技术X024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L512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N004 弹道学报V020 低温建筑技术C031 低温与超导E133 地层学杂志E584 地理科学进展E310 地理研究E024 地球化学E115 地球科学进展E656 地球信息科学E549 地球与环境E357 地学前缘E119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E118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E112 地震研究N085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C060 波谱学杂志T051 玻璃与搪瓷M103 材料导报M010 材料开发与应用E543 测绘工程E510 测绘通报L017 测井技术R711 测试技术学报X036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W010 长江科学院院报X002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N024 车用发动机E547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E01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V050 城市规划X043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N060 传感技术学报E146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H038 大豆科学J024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E109 大气科学L004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T500 弹性体R053 低压电器E130 地理科学E305 地理学报E527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E004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E308 地球物理学进展E300 地球学报V031 地下空间E306 地震E150 地震地质E362 地质科技情报E009 地质论评E525 地质与资源E301 第四纪研究R003 电池T508 电镀与精饰R010 电工电能新技术R740 电光与控制D036 电化学N027 电加工与模具R07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R090 电力自动化设备R044 电气传动R058 电气自动化R537 电视技术R019 电源技术R021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R067 电子技术应用R001 电子显微学报R022 电子与信息学报J023 东北大学学报H006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E149 东海海洋E002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X034 都市快轨交通N070 锻压技术C071 发光学报U013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U053 纺织学报G608 放射学实践Y030 飞行器测控学报D022 分析测试学报D026 分析科学学报D062 分析仪器D035 分子科学学报M105 粉末冶金工业N032 风机技术H268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A078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A029 福州大学学报E026 地质力学学报E127 地质通报E151 地质与勘探E132 地质找矿论丛Z015 电镀与环保T598 电镀与涂饰N067 电焊机R088 电机与控制学报R011 电力电子技术R516 电路与系统学报R029 电气应用R712 电声技术R039 电网技术R055 电子测量技术R651 电子产品世界R036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R020 电子元件与材料H262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A030 东北师大学报U014 东华大学学报J028 东南大学学报N082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Z544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U015 纺织科学研究Y006 飞行力学K002 非金属矿D004 分析试验室D015 分子催化V052 粉煤灰综合利用M039 粉末冶金技术H051 福建林学院学报H265 福建农业学报Q006 辐射防护Q005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M505 腐蚀与防护H045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E105 干旱区研究H047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D014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M027 钢铁研究X028 港工技术T001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V021 给水排水E360 工程地质学报V030 工程勘察N590 工程设计学报T003 工程塑料应用N064 工具技术T563 工业催化N110 工业工程与管理P009 工业加热P005 工业炉N037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X026 公路交通科技M502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E601 古地理学报E022 古生物学报W007 管理工程学报W008 管理科学学报R082 光电子技术R031 光通信技术N015 光学技术H228 广东农业科学M003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A001 复旦学报A034 甘肃科学学报M013 钢铁钒钛M019 钢铁研究学报R038 高电压技术T002 高分子通报A080 高技术通讯E358 高校地质学报R037 高压电器E005 高原气象N105 工程爆破N049 工程机械V033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B031 工程数学学报N061 工程图学学报K018 工矿自动化J057 工业工程P008 工业锅炉V010 工业建筑Z013 工业水处理G025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Z032 工业用水与废水D503 功能高分子学报W018 管理科学R017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N031 光学仪器J029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G027 广东药学院学报A535 广西科学A062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F028 广西植物A077 贵州大学学报H275 贵州农业科学M033 桂林工学院学报E591 国土资源遥感T008 过程工程学报J003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U021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T054 海湖盐与化工Y029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E155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E312 海洋湖沼通报E145 海洋科学L586 含能材料N076 焊接Y012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Y014 航空制造技术D602 合成化学T067 合成纤维T018 合成橡胶工业A031 河北大学学报J019 河北工业科技J058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H244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W012 河海大学学报J014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H01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A058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Q001 核技术Q009 核科学与工程A084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A039 湖北大学学报E111 湖泊科学K016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A055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E141 华北地震科学N002 华北工学院学报X015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T021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E103 华南地震J004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A05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A021 华侨大学学报V506 华中建筑V035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H003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T055 化肥工业T006 化工机械T532 化工科技T066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T025 化学工程D018 化学通报D037 化学研究与应用T931 化学与粘合Z005 环境工程Z004 环境科学Z002 环境科学研究Z019 环境污染与防治Z031 环境与健康杂志N042 火工品N007 火炸药学报N069 机床与液压S004 机器人M004 机械工程材料N050 机械科学与技术N047 机械设计N028 机械设计与制造N682 机械制造R025 激光技术R514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R028 激光杂志J042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R586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H243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E007 极地研究S049 计算机仿真S034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S025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S006 计算机科学S016 计算机应用研究S507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N102 继电器A045 暨南大学学报V022 建筑机械V045 建筑技术V013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J035 江苏大学学报L036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H199 江苏农业学报H283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A11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X020 交通与计算机X685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A121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N048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K022 金属矿山H266 经济林研究T542 精细石油化工Z553 净水技术R016 绝缘材料J056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F018 菌物学报A645 科技导报A083 科技通报J059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S503 控制工程K525 矿产保护与利用K004 矿产综合利用K014 矿山机械E354 矿物岩石M101 矿冶K010 矿业研究与开发A016 兰州大学学报J008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T010 离子交换与吸附M002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C102 力学进展C104 力学与实践L014 炼油技术与工程C032 量子电子学报K00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A072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U037 林产工业H280 林业科学A042 广西大学学报T004 硅酸盐通报M048 贵金属J044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R002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A040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E578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H028 果树学报X025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J013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J055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A012 海南大学学报E131 海洋工程Z010 海洋环境科学E006 海洋科学进展E311 海洋通报E108 海洋预报L024 焊管N624 焊接技术Y031 航空计算技术Y015 航天控制T057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T505 合成树脂及塑料T065 合成纤维工业J053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J017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K032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H289 河北林果研究A076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A067 河南大学学报A011 河南科学H356 河南农业科学Q007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Q002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C092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R535 红外技术R084 红外与激光工程H203 湖北农业科学A028 湖南大学学报H060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R046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H032 华北农学报X003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A054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H013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J033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A00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Z009 化工环保T101 化工进展T009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T076 化学工业与工程D011 化学试剂D501 化学研究T553 化学与生物工程Z017 环境保护科学D024 环境化学Z025 环境科学与技术Z021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M600 黄金科学技术N005 火力与指挥控制X011 机车电传动R099 机电一体化N040 机械传动N057 机械强度N054 机械设计与研究N053 机械与电子R521 激光与红外E116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A035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H227 吉林农业科学N038 计量技术S050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S035 计算机辅助工程S012 计算机工程S022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S029 计算机应用S014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V051 建筑材料学报V046 建筑机械化V014 建筑结构V005 建筑科学H700 江苏农业科学A101 江西科学H701 江西农业学报X672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L587 节能技术V049 结构工程师M051 金属功能材料N083 金属热处理E599 经济地理T102 精细化工T512 聚氨酯工业M018 勘察科学技术R588 科技进步与对策A537 科学技术与工程E140 空间科学学报K025 矿产与地质E106 矿床地质E504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M045 矿冶工程F005 昆虫分类学报F015 昆虫学报J020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H267 莱阳农学院学报X016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M001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C101 力学季刊C110 量子光学学报H261 辽宁农业科学L03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T017 林产化学与工业H281 林业科学研究N023 流体机械T058 硫酸工业U542 毛纺科技V024 煤气与热力K009 煤田地质与勘探N107 模具技术T077 膜科学与技术U533 木材工业E104 内陆地震J039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A111 内蒙古师大学报M042 耐火材料Y011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M049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Y0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H033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E120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A110 宁夏大学学报T034 农药H279 农业工程学报H278 农业机械学报H237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V032 暖通空调N041 起重运输机械E352 气象E001 气象学报X013 汽车技术Y009 强度与环境X021 桥梁建设U018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E313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T012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E563 热带地理E110 热带气象学报H223 热带作物学报N071 热加工工艺T013 人工晶体学报F041 人类学学报T070 日用化学工业D012 色谱E101 山地学报J022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V012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A057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J040 陕西工学院学报H217 陕西农业科学A056 上海大学学报X038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X00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M021 上海金属H282 上海农业学报N016 深冷技术J027 沈阳工业学院学报H024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H784 生态环境Z028 生态学杂志T933 石化技术与应用L016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L034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L021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L031 石油勘探与开发L030 石油炼制与化工L005 石油物探L008 石油钻采工艺A113 实验技术与管理E548 世界地质A201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A023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W009 数理统计与管理W004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V008 水泥技术A006 四川大学学报Z007 四川环境A03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A037 苏州大学学报T106 塑料T536 塑料科技J011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T527 炭素N043 探测与控制学报V531 陶瓷学报V027 特种结构N065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U017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J054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L029 天然气工业J032 同济大学学报T103 涂料工业H043 土壤H057 土壤通报R057 微电机R004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R098 微纳电子技术E052 微体古生物学报S033 微型电脑应用D023 无机化学学报N044 无损检测R718 无线通信技术A024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M032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X017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工版C053 物理学进展E138 物探与化探U030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V01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L010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E307 西北地震学报Y023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H224 西北林学院学报H288 西北农业学报H270 西南林学院学报H004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A064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M041 稀土B028 系统工程R059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A063 厦门大学学报R089 现代电力T064 橡胶工业P010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V026 新建筑E159 新疆地质H276 新疆农业科学R731 信息记录材料N052 压力容器E053 岩矿测试V574 岩土工程技术A514 扬州大学学报S031 遥测遥控S024 遥感信息M047 冶金能源C503 液晶与显示N074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T104 印染助剂C109 应用光学D016 应用化学R033 应用激光C008 应用力学学报Z018 应用生态学报G089 营养学报L027 油气储运Y018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H748 麦类作物学报T060 煤化工K005 煤炭科学技术D027 煤炭转化N087 模具工业A026 内蒙古大学学报H271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X027 内燃机车M655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A013 南昌大学学报A025 南京大学学报T011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N011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H021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A061 南京师大学报R008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A008 南开大学学报W002 泥沙研究E361 气候与环境研究E359 气象科学P001 汽轮机技术A658 青岛大学学报V041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001 清华大学学报A044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T061 燃料与化工T105 热固性树脂P006 热能动力工程N106 人类工效学R086 三峡大学学报A020 山东大学学报H031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A014 山西大学学报U025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A066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Z011 上海环境科学H02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J031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A043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A515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J052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V011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Z014 生态学报C033 声学技术V043 施工技术L015 石油化工L023 石油化工设备L019 石油机械L032 石油矿场机械E126 石油实验地质L006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L025 石油钻探技术C009 实验力学A115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E363 世界地震工程R005 数据采集与处理S032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Z016 水处理技术W013 水科学进展V009 水泥E15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J051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V007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R015 四川水力发电T014 塑料工业T580 塑性工程学报M544 钛工业进展T015 炭素技术E128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H041 特产研究T999 特种橡胶制品A041 天津大学学报U031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A504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L518 天然气地球科学T074 天然气化工E114 天文学进展Q003 同位素H233 土壤肥料H012 土壤学报S005 微处理机R064 微电子学S017 微计算机应用R085 微特电机N018 微细加工技术S010 微型机与应用T072 无机盐工业U029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W014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E107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T547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J006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C090 物理E136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R0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J036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X030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J002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A032 西北大学学报E125 西北地质H01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A022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H385 西部林业科学J045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X032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A060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H061 西南农业学报L002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S003 系统仿真学报B027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B018 系统工程学报E027 现代地质T063 现代化工N100 现代科学仪器X673 现代隧道技术N115 现代仪器N111 现代制造工程M011 现代铸铁A018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T953 消防科学与技术S027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N080 新技术新工艺A087 新疆大学学报H908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L007 新疆石油地质R034 信号处理S002 信息与控制R069 压电与声光N068 压缩机技术A501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157 岩石矿物学杂志E500 盐湖研究J025 燕山大学学报Z543 遥感技术与应用Z006 遥感学报M023 冶金分析M026 冶金自动化N035 液压与气动R080 移动通信B008 应用概率统计T949 应用化工A015 应用科学学报M014 硬质合金L020 油气田地面工程L033 油田化学K013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Y020 宇航材料工艺Y024 宇航学报C108 原子核物理评论C057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H269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B013 运筹学学报C100 噪声与振动控制T569 粘接R081 照明工程学报A002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U028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H277 浙江林业科技H201 浙江农业学报N086 真空A019 郑州大学学报U003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F023 植物学通报H89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U011 制冷学报S023 制造业自动化G129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N103 中国表面工程H939 中国稻米E654 中国地质R511 中国电力V568 中国粉体技术V036 中国给水排水G102 中国公共卫生W021 中国管理科学L026 中国海洋平台X039 中国航海N946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T075 中国胶粘剂A583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A081 中国科学基金Y003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K030 中国矿业H212 中国麻业Y028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H958 中国农学通报L001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R083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H205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X012 中国造船U033 中国造纸学报N063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V019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A512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N055 重型机械N081 铸造技术S501 自动化与仪表A905 自然杂志Z012 自然资源学报N088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H034 作物学报E051 铀矿地质T916 有机硅材料M036 有色金属M020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Y008 宇航计测技术A038 云南大学学报A053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B522 运筹与管理E148 灾害学M043 轧钢H272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A017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J016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H019 浙江林学院学报H216 浙江农业科学A051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G093 针刺研究R032 真空电子技术Y010 振动测试与诊断J012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U004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G884 职业与健康Z551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N046 制造技术与机床C034 质谱学报E351 中国地震V023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M007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X035 中国港湾建设N104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L013 中国海上油气Z030 中国环境监测A0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A10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K015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K036 中国锰业H027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H030 中国农业科学H020 中国水稻科学T022 中国塑料T068 中国陶瓷H350 中国土地科学K035 中国钨业M022 中国稀土学报G119 中国循环杂志E303 中国岩溶U032 中国油脂H204 中国沼气K001 中南大学学报X022 中南公路工程A036 中山大学学报S020 中文信息学报R045 中小型电机J021 重庆大学学报X029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R559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N022 轴承N075 铸造N034 装备环境工程Z022 资源科学N013 自动化仪表L018 钻井液与完井液H202 作物杂志其他:技术经济及科技管理类统计与决策.数理统计与管理.经济科学.财经问题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企业经济.煤炭经济研究.中国电业.集团经济研究.工业技术经济.电力需求侧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科技论坛.中国软科学.科学管理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科技进步与对策.科技管理研究二、科技论著统计要求1、2009年发表期刊论文统计1)本表统计公司员工在本年度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省部级学术期刊、国内大专院校学报以及国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信息,不含国际会议宣讲论文。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联合发布的一项重要报告,旨在全面评估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引文数据库中的表现,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该报告涵盖了期刊的引证分析、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科分布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对于了解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对于科技期刊的引证分析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

通过对期刊在国际引文数据库中的引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价期刊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为期刊的评价提供客观依据,还可以为科研人员选择投稿期刊提供参考。

其次,报告中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等指标是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依据。

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被引频次的指标,反映了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被引频次则是衡量期刊文章被引用的次数,是评价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的数据分析可以直观地展现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表现,为期刊的发展和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此外,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还对期刊的学科分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通过对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进行比较和评价,可以为科研人员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提供参考。

同时,学科分布的分析还可以揭示中国科技期刊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特色和优势,为期刊的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是一份对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引文数据库中表现的全面评估报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期刊的引证分析、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和学科分布等多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价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质量,为期刊的发展和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相信随着中国科技期刊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也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0家科技学术期刊

10家科技学术期刊

出版物刊名: 出版广角
页码: 98-99页
主题词: 中国科学院 科技学术期刊 科技期刊 国际学术 中国自然科学 学术交流 检索刊物科研成果 论文形式 学术刊物
摘要: 中国科学《中国科学》,主编周光召,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创刊于1950年。

以论文形式反映中国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

《中国科学》作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所发论文由知名科学家、院士组成编委会审定。

国际学术界最具权威的检索刊物SCI,多年来一直收录《中国科学》的论文。

在全国第一、二届期刊评比中,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技杂志学术期刊
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征稿启事
科学与技术研究杂志,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一、杂志介绍
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应用联合会、阿泰地区主管、北京科技发展工作委员会、阿泰地区共同主办的科技类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65-1078/Z,国际刊号:ISSN2219-2617。

本刊紧紧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总结和宣传经济社会各方面改革、发展的新创造、新经验和新典型;注重对学术领域作前瞻性剖析;突出思想性、权威性和可读性,努力办成一本全国一流的,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科学化、技术化的社会而奋斗目标的学术刊物。

二、内容定位
本刊要把党的政治观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准确生动地体现和贯注到学术领域。

坚持党性原则,突出理论建设,注重实践,着眼群众,努力创新。

杂志必须责无旁贷地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要用深度打造特色,用深度成就价值,用深度扩大影响,用深度确立权威,用深度凝聚力量。

三、读者定位
本刊为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杂志集权威性、理论性与专业性于
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读者遍布全国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

四、栏目介绍
教育科学、科教创新、管理科学、医学科技、法学创新、市政建设、土木工程、石油化工、电子技术、信息科学、生态环境、医疗卫生、经营管理、质量管理、行政管理、公共管理、项目管理、交通规划、公共秩序、品牌建设金融财务、资本运作、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证券市场、期货交易、企业理财、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建筑工程、公路桥梁、采掘矿井、党建思政、法制纵横、社会科学、改革探索、国防建设、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文化艺术、语言文学、音乐体育、文物保护、民风民俗
五、稿件处理:本刊网上审稿,10日内回复是否采用。

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必须来函声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