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语文版语文必修四第4课《诗经四首》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第4课 诗经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第4课 诗经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第4课 诗经两首》同步练习一、语言基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村氓.(ménɡ) 渐.车(jiān) 踟.蹰(chí) 汤.汤(shānɡ) B .涉淇.(qí) 愆.期(qiān) 垝.垣(ɡuǐ) 卜筮.(shì) C .偕.老(xié) 城隅.(yú) 咥.笑(xì) 徂.尔(cù) D .蚩.蚩(chī) 奢靡.(mí) 垝垣.(yuán) 象弭.(mǐ) 答案 C解析 C 项,“徂”应读c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愆期 匪夷所思 断壁残垣 小心翼翼B .陨落 咎由自取 既往不究 雨雪霏霏C .荆棘 毫厘不爽 夙兴夜寐 顺心随意D .奢靡 白首偕老 信誓旦旦 众目骙骙答案 A解析 B 项,究—咎;C 项,随—遂;D 项,骙骙—睽睽。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财物 B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将来 C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翼翼:形容行列整齐动作熟练的样子 D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即:就 答案 B解析 B 项,将:愿,请。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③信誓旦旦,不思.其反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 .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

B .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C .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 .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也不相同。

答案 A解析 ①②言:助词,无实义;③④思:考虑。

5.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B.⎩⎨⎧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C.⎩⎨⎧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答案 B解析 A 项,“以”,①把,②来;B 项,“其”,①②都代“他”;C 项,“至于”,①到达,②就;D 项,“莫”,①没有人,②同“暮”。

高中语文必修四语文版学案:第二单元 第4课 《诗经》四首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语文版学案:第二单元 第4课 《诗经》四首 Word版含答案

第4课《诗经》四首学习重点 1.积累本文重要的基础知识,诵记《诗经》中的名句。

2.学习《诗经》的表现手法,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一、文本名句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二、《诗经》中的名句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5.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文本导学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匪.来贸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犹可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于.嗟鸠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寘.之河之干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胡瞻尔庭有县.貆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脩.我戈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与子同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视.民不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嘉宾式燕.以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①之⎩⎪⎨⎪⎧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桑之.落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士之.耽兮:②将⎩⎨⎧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曾不知老之将.至: ③兵⎩⎪⎨⎪⎧ 王于兴师,脩我甲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左右欲兵.之: 夫兵.,犹火也:④伐⎩⎪⎨⎪⎧坎坎伐.檀兮: 十年春,齐师伐.我: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平伐.其功: ⑤则⎩⎪⎨⎪⎧君子是则.是效: 愿依彭咸之遗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故木受绳则.直: (3)古今异义①氓.之蚩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泣涕.涟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脩我甲兵.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子.偕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有旨.酒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三岁..为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女也不爽.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不素食..兮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与子同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类活用(1)三岁食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士贰.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二三..其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与子同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鼓.瑟吹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以燕乐.嘉宾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特殊句式(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稼不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子同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秋以为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读懂这四首诗了吗?请根据提示补写横线上的内容。

新人教版必修2《第4课 诗经两首》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必修2《第4课 诗经两首》同步练习卷

《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偕:共同B.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爽快C.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违反D.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往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乘.彼垝垣,以望复兴(乘坐)B.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灾祸)C.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财物)D.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没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副词,又)B.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助词,没有实义)D.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介词,把)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代词所指的内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其:指桑树B.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其:指那男子C.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尔:你,这里指那男子家D.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之:指兄弟5.对下列两组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彼.竭我盈,故克之。

A. 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B. 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C. 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D. 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6.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歌.它是一种正统音乐B. 《采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害,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C. 《采薇》中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丰富、复杂.他非常思念家乡,内心痛苦至极.不过他在战斗中毫不懈怠,并对已方的装备大加赞赏,表现出一种自豪感D.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篇章结构经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采薇》全诗即采用这种形式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言志 课时跟踪检测(四)《诗经》四首 语文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言志 课时跟踪检测(四)《诗经》四首 语文版必修4

课时跟踪检测(四)《诗经》四首(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文言基础专练(15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来即我谋.谋:商量(婚事)B.王于兴.师兴:发动C.不稼.不穑稼:耕种D.鼓.瑟吹笙鼓:敲鼓解析:选D D项,鼓:弹奏。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女之耽兮,不可说也B.河水清且涟猗C.脩我矛戟,与子偕作D.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解析:选B A项,“说”通“脱”;C项,“脩”通“修”;D项,“视”通“示”,“恌”通“佻”。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两项是(3分)( )A.夙.兴夜寐B.不素餐.兮C.与子同泽.D.士贰.其行解析:选BC A项,夙,名词作状语,在早上;B项,餐,名词作动词,吃饭;C项,泽,名词作动词,穿衬衣;D项,贰,数词用作动词,有二心,不专一。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氓》中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2)《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日夜操劳,勤苦不已的诗句是“,”。

(3)《氓》结尾“,”两句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负心丈夫不再存幻想,对婚姻作了果断了结的刚强性格。

答案:(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2)夙兴夜寐靡有朝矣(3)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二、阅读理解专练(33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11分)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脩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

(选自《诗经·秦风》)5.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一节是全诗的总领。

为了“同仇”这个目标,所以才能“同袍”“同泽”“同裳”。

B.第一、二节表达了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的决心。

反问句的使用,语气强烈,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

C.第三节句式与前两节相同,但表达的情感与前两节不同,主要强调了一同出发这一愿望。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四)+《诗经》四首+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四)+《诗经》四首+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四)《诗经》四首(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文言基础专练(15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来即我谋.谋:商量(婚事)B.王于兴.师兴:发动C.不稼.不穑稼:耕种D.鼓.瑟吹笙鼓:敲鼓解析:选D D项,鼓:弹奏。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女之耽兮,不可说也B.河水清且涟猗C.脩我矛戟,与子偕作D.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解析:选B A项,“说”通“脱”;C项,“脩”通“修”;D项,“视”通“示”,“恌”通“佻”。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两项是(3分)( )A.夙.兴夜寐B.不素餐.兮C.与子同泽.D.士贰.其行解析:选BC A项,夙,名词作状语,在早上;B项,餐,名词作动词,吃饭;C项,泽,名词作动词,穿衬衣;D项,贰,数词用作动词,有二心,不专一。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氓》中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2)《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日夜操劳,勤苦不已的诗句是“,”。

(3)《氓》结尾“,”两句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负心丈夫不再存幻想,对婚姻作了果断了结的刚强性格。

答案:(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2)夙兴夜寐靡有朝矣(3)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二、阅读理解专练(33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11分)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脩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

(选自《诗经·秦风》)5.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一节是全诗的总领。

为了“同仇”这个目标,所以才能“同袍”“同泽”“同裳”。

B.第一、二节表达了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的决心。

反问句的使用,语气强烈,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

C.第三节句式与前两节相同,但表达的情感与前两节不同,主要强调了一同出发这一愿望。

2019-2020学年语文(语文版必修4)检测:4 《诗经》四首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语文版必修4)检测:4 《诗经》四首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4《诗经》四首课后篇巩固提升一、基础巩固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淇.水/欺.骗愆.期/衍.生垝.垣/兵行诡.道B。

罔.极/惘.然隰.水/潟.湖萝卜./尔卜.尔筮C.涟猗./绮.丽县貆./绵亘.帆樯./不稼不穑.D。

呦.呦/山坳.不恌./轻佻.上飨./不素飧.兮解析A项,qí/qī,qiān/yǎn,guǐ;B项,wǎng,xí/xì,bo/bǔ;C项,yī/qǐ,huán/gèn,qiáng/sè;D 项,yōu/ào,tiāo,xiǎng/sūn。

答案C2.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C.王于兴师,脩我矛戟,与子偕作。

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解析A项,“寘"通“置”;B项,“说”通“脱”;C项,“脩"通“修”。

答案D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反映的是我国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多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为《诗》,因其共收录了300篇,故而又称为《诗三百》。

C。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D.由于《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从而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项,《诗经》收录的诗歌有305首,称之为《诗三百》是取其约数。

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4~7题。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语文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高中语文2.4 《诗经四首》配套练习语文版必修4

语文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高中语文2.4 《诗经四首》配套练习语文版必修4

2.4 《诗经》四首(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氓之蚩蚩.(chī)匪我愆.(qiān)期将.(jiāng)子无怒泣涕涟涟.(lián)B.体无咎.(jiù)言以我贿.(huì)迁自我徂.(cú)尔无与士耽.(dān)C.象弭.(ěr) 夙.(sù)兴夜寐咥.(xì)其笑矣笑言晏晏.(yàn)D.其黄而陨.(yǔn) 载.(zài)饥载渴归聘.(chěng) 我行不来.(lái)解析A.“将”读qiāng;C.“弭”读mǐ;D.“聘”读pìn。

答案 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靡室归聘孔棘来既我谋B.环宇无恙苍茫乘彼垝垣C.骄饰惠赐惦念非我愆期D.寒暄眷顾戍守无与士耽解析A.既—即;B.环—寰;C.骄—矫。

答案 D3.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载:装载。

B.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拖延。

C.彼尔维何,维.常之华维:语气词,无实义。

D.言笑晏晏..晏晏:形容欢乐的样子。

解析A.载:又。

答案 A4.对下面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躬:自身。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

C.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将要。

D.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夙:早晨。

解析C.将:希望。

答案 C5.对下面虚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②女之.耽兮,不可说也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④乘彼垝垣,以.望复关A.①②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③④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

B.①②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③④中的“以”用法和意义不同。

C.①②中的“之”用法和意义不同,③④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

D.①②中的“之”用法和意义不同,③④中的“以”用法和意义不同。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

第4课《柳永词两首》一、基础知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A.参差(cī)寒蝉(chán)骤雨(zhòu)良辰美景(chén)B.繁华(fán)凝噎(yē)钓叟(diào)天堑无涯(qiàn)C.豪奢(shē)堤沙(dī)珠玑(jī)咏赏烟霞(shǎng)D.叠巘(yǎn)凄切(qiē)风帘(lián)兰舟催发(fà)2.以下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霜雪矍铄染柳画桥羌管弄晴B.今宵暮蔼金碧辉煌户盈罗绮C.打扮仿佛十里荷花破涕为笑D.座落针砭山清水秀三秋桂子3.下面是对文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东南形胜形胜: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址B.嬉嬉钓叟莲娃钓叟:钓鱼的老翁C.此去经年经年:通过一年。

D.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多情的人。

4.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最先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辉煌夺目的一颗巨钻。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从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以后的又一种文学文体,大体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5.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利用不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尽管穿行在繁华世界里,可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

修习好了心性,不管世态何等炎凉,他们都会安之假设素.....。

B.最近几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忘却了曾经的理想,冷淡了身肩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诗言志第4课 《诗经》四首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氓.之蚩蚩( ) ②匪我愆.期( ) ③载.笑载言( ) ④乘彼垝垣..( ) ⑤于.嗟鸠兮( ) ⑥无食桑葚.( ) ⑦不可说.也( ) ⑧自我徂.尔( ) ⑨淇水汤.汤( ) ⑩渐车帷裳.( ) ○11夙.兴夜寐( ) ○12隰.则有泮.( ) ○13河之干.兮( ) ○14不稼不穑.( ) ○15县貆..兮( ) ○16三百囷.兮( ) ○17鹌鹑.( ) ○18不素飧.兮( ) ○19脩我矛戟.( ) ○20人之好.我( ) ○21视民不恌.( ) ○22与乐且湛.( ) (2)多音字①氓⎩⎪⎨⎪⎧ 村氓.( )流氓.( ) ②将⎩⎪⎨⎪⎧将.军( )将.帅( )2、辨形组词(1)⎩⎪⎨⎪⎧ 氓( )泯( ) (2)⎩⎪⎨⎪⎧垣( )恒(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氓.之蚩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匪.我愆.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乘彼垝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载.笑载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我贿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无与士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我徂.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渐.车帷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士贰.其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不思其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亦已.焉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不稼.不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不素.餐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王于.兴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与子同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示.我周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德音孔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与乐且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整体感知1、梳理文言知识(1)通假字①匪来贸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犹可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寘之河之干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胡瞻尔庭有县貆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脩我戈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与子同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视民不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嘉宾式燕以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①氓.之蚩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泣涕.涟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脩我甲兵.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子.偕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我有旨.酒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之⎩⎪⎪⎨⎪⎪⎧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桑之.落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士之.耽兮(4)文言句式 ①匪我愆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秋以为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子同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梳理文本结构 二、深层探究3、您如何瞧待《氓》中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您认为“氓”就是个什么样的人?4、《伐檀》一诗中,各节之间句数相同、句式一致、相同位置的句子中绝大多数的词语也相同,只更换了几个关键词语。

例如:“伐檀”“伐辐”“伐轮”,“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囷”,“县貆”“县特”“县鹑”,这样更换有什么作用?5、《无衣》一诗每段都用设问开头,有何作用?“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这三句有何内在联系?6、阅读《鹿鸣》,概括诗歌内容。

7、《鹿鸣》一诗,每章节的开头有什么特点,与诗的主题有什么关系?三、技法迁移重章叠唱[文本回顾]《伐檀》共三章,三章的内容基本一致,结构相同,只就是更换了其中相应的几个字,这样三章重叠,反复咏唱,充分抒发了作者的情感,阐述了歌曲的主题。

换字的艺术作用,还为了改韵,如“伐檀”改作“伐辐”“伐轮”,这样诗的主题集中,音律与谐而又不单调。

本诗在句式上用的杂言,有长有短,生动活泼,更便于作者强烈感情的抒发。

[技法点拨]重章叠唱亦即重章叠句,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在不同段落的同一位置,相同或相近的语句、诗段重复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与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地抒发。

[技法运用]以“我爱读……”为话题,写几段话,体现重章叠唱的效果。

(600字左右)【答案解析】基础梳理1、(1)①ménɡ②qiān③zài④ɡuǐ yuán⑤xū⑥shèn ⑦tuō⑧cú⑨shānɡ⑩chánɡ○11sù○12xípàn ○13ɡān○14sè○15xuán huán○16qūn○17chún○18sūn○19jǐ○20hào ○21tiāo○22dān(2)①ménɡmánɡ②jiānɡjiànɡ2、(1)流氓泯灭(2)墙垣永恒3、(1)民,这里指诗中女子对男子的称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