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神州谣》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说课(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说课第1篇】1.《神州谣》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神州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识字课。

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三字经”歌谣,共8句,写的是祖国的山川河流、台湾是祖国、祖国各族人民感情深厚,共同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奋发。

教学时可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祖国版图和教材中的图画,引导学生用多样和有趣的朗读让学生记住字音,运用平时学过的记字方法记住字形。

2、教学目标:本单元是识字单元,着重培养学生多种识字能力。

依据教材侧重点和独特的语言编排形式;根据新课标要求低年级能使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将三维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会认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3、说教学重难点:识字、能准确读格书写三个生字是本节课的重点,但能正确读好课文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将能正确、流利读课文定位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确立了以学定教的思想,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

通过观察、谈话,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突出在玩中学乐中学,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同时注重教给孩子识字方法,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三、说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背诵《三字经》,为学生感受本课语言形式做好铺垫。

2、激趣导入:(1)出示,学生猜字——州,初步了解“州”的演变过程,相机指导书写。

(2)(出示中国地图)瞧,这是什么?它像什么?对,这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就是我们祖国的地图。

通过预习,你知道中国还有其它名字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初读课文:师范读,要求眼随耳动、听准字音、感受新三字经的节奏美。

4、集中识字:学生借用拼音认读本课词语,词中认字。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神舟谣》教案【三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神舟谣》教案【三篇】

【导语】本课是⼀篇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引导学⽣先将课⽂熟读成诵,然后结合平时搜集的内容和在电视上看到的内容说⼀说祖国的⼭河、民族等内容,联系了学⽣实际,学起来让学⽣有话可说。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认识15个⽣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感受祖国的伟⼤。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形式,感悟丰富的⽂化内涵。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形式感兴趣。

第⼀课时 ⼀、谈话导⼊。

1、神州⼤地,⼭河壮美;中华⽂化,源远流长。

勤劳、勇敢的华夏⼉⼥,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开拓创新。

⼀艘满载着⼤船,正迎着新世纪的⼤潮,扬帆远航。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朋友,我们都爱⾃已的祖国。

今天就让我们⼀起来了解⼀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同学书空。

⼆、⾃主探究,学习⽣字。

1、利⽤拼⾳,⾃由⼩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助。

2、去掉拼⾳读词语。

3、调动同学的⽣活积累识字。

⽐⽅,各地同学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群岛)、峡(三峡、刘家峡)”。

再如,通过“⼈民路、⼈民公园、⼈民⼩学”等⼈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陆,是⼀家”中有五个⽣字,可让同学在读这⼀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同学通过⽣字与熟字⽐较,识记字形。

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

“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川”的⼤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内容⾃编韵语,巩固识字。

如: 神州⼤地,⼭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同学⾃学情况: 换偏旁:伸——神勇――涌减⼀减:写――与 眠――民 加⼀加:夹――峡 猜谜语:海中⼀座⼭鸟⼉好家园 三、写字指导。

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神州谣》

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神州谣》

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神州谣》一、教学目标1.了解神州的形成和历史沿革2.了解文明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勤劳、聪明、勇敢的人民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尊重他人、勤劳好学等良好品质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神州谣》通过叙事手法展现的神州的历史沿革和人民的奋斗历程2.难点: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三、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课前导入与复习5分钟新课《神州谣》的学习15分钟朗读、理解与归纳15分钟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 课前导入与复习教师通过简单的询问与回答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点和学习内容,提前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温故知新的准备。

2. 新课《神州谣》的学习1.教师适当介绍《神州谣》的背景和作者,并重点讲解“神州”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3.教师借助图片、漫画和歌曲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探究和学习。

3. 朗读、理解与归纳1.教师请学生自主或互相朗读全文,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2.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与《神州谣》相关的图片、漫画和小视频等多样化的文献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热情。

3.联系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与总结,自主思考祖先的劳动成果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4.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小结,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进行概括和强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之深刻印入大脑。

2.教师通过简单的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练习、思考,巩固所学知识并为即将到来的知识学习预做准备。

五、教学评估与反思1.评估方式:课堂笔记、口头表达、小组合作以及作业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2.反思:针对学生在听、读、识、记、写等各个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案。

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课堂教学策略,掌握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第【1】篇〗在本次教学中引入各地地图,通过谈话,让学生对“神州”一词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从课题入手,解决“州”字的读写。

在识字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再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取他人之长为己用。

在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同时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学会在小组中主动探究交流,不仅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也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体现学生是教育的主题,在读中问,在问中学,在学中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第【2】篇〗《神州瑶》是一篇短小却内涵丰富的童谣,气势恢宏,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中华儿女期盼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

在讲第一课时时,我注重把识字和感受中国的山川美作为学习的重点。

在识字教学部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在准确掌握生字的基础上给生字找朋友,组词或造句。

在对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每次提问,我的关注点在回答问题的孩子身上,其余的孩子就容易被忽略,长此以往,当听的孩子发现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就会渐渐失去兴趣,导致不同的问题出现,容易开小差,游离到了课堂之外。

而发言的孩子的回答或许精彩,但坐着的孩子,他们会质疑、会认同,他们也会有精彩之处。

我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就一股脑儿地按着设定环节走下去,把与自己设计无关的都排除了。

今后的课堂,我要不断积累教学方法,多一些教育机智,把关注重心移动,关注到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发挥其主体作用。

一节课结束,我感觉本节课的目标是基本达成了,但是在上课过程中却暴露了很多的不足。

比如:语言不够亲切,缺少童趣,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

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州谣》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3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州谣》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3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州谣》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3篇)《神州谣》是内容丰富的歌谣。

歌谣句式整齐,气势恢弘,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

表达了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

为了加深您对于神州谣的写作认知,下面山草香给大家整理了3篇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州谣》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州谣》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识字单元的第一课,通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方块字的独特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善良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本课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

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

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华儿女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三字经的形式已不陌生,但对文中的内容理解得不是很清楚,特别是一些地方,学生可能不知道在哪里。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对文中的内容予以分析,引导学生感悟。

三、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

2、会写“州”“奔”“湾”等9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9个生字的书写2、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

五、教学准备:课件(教师)、预习生字(学生)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你们想听听吗?播放《三字经》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交流以下问题:(1)从课题上看,你知道了什么?(2)你怎么理解课题中的“谣”字?(通过组词,理解“谣”的意思,歌谣)3、齐读课题《神州谣》二、随文识字,初读课文。

1、齐读课题,提问:课题中有一个我们本课的生字朋友,它是谁?(州)2、有哪位同学有什么好主意能记住“州”字?给“州”字组词试着造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州、涌”等15 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认识“州、涌”等15 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 个字。

2.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叫什么?(中国)对,我们的祖国又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祖国的儿歌——《神州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

三、学习生字词1. 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2.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猜测“涌、峡”等词语的意思。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3. 教师总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我们祖国的壮丽山河和民族团结。

五、体会情感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热爱自己的祖国?3.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六、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祖国的其他美景。

2. 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心中的祖国。

七、布置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完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和民族团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神州谣-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神州谣-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神州谣-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神话传说的常见人物和故事情节。

2.能够复述并理解《神州谣》中的各种传说故事。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
1.《神州谣》故事集的学习:
–《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后羿射日》
2.此外,还将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技能。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讲师张教师准备好《神州谣》的书籍、图片或视频,并引导学生依次欣赏其中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第二步:复述
学生开始自己复述和讲解神话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并结合图片或视频,展示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想象,教师通过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步: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选择一个神话故事,以小组名义展示自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和想象,并邀请全班同学进行评论和互动。

第四步:展示和分享
通过讨论和展示,学生对神话故事和自已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师借助于组织学生撰写故事散文、朗诵、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展示和分享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口才表达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对《神州谣》故事集的学习,让学生在更好理解古代神话的基础上,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神话故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也为学生后续的文学阅读、文化学习和思想启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通用7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通用7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通用7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通用7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 1《神州谣》是一首篇幅短小却内涵丰富的歌谣,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了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

全文有四个小节。

第1小节概要地写了神州大地山川壮美,风景如画;第2小节列举了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代表性的事物,具体描绘了神州大地之美;第3小节讲了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是不能分割的一家人;第4小节写了各族人民情谊深厚,精诚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儿歌句式整齐,每节四句,每句三字,韵脚a和ong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第1、第3节押a韵,第2、第4节押ong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文中插图有蜿蜒的长城和巍峨的群山,与课文内容互相呼应,既表现了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由于本课是识字课,所以识字教学是本文的重点之一。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如猜字游戏,看字形演变,生字与熟字组词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然后回归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字的音、形、义在学生的头脑中越来越明晰,越来越深刻。

教学中,我还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首先,我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借助语言文字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然后借助启发想象,进一步感受黄河奔腾、长江汹涌、长城蜿蜒、珠峰高耸的壮美。

同时借助歌曲《大中国》《爱我中华》,让学生在激昂的旋律中感受各民族的深厚情谊,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课后拓展时,我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词后又推荐了一些,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 2一曲《神州谣》,以三字经的形式诉说着祖国的山河壮美,激发了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州谣》教学设计、反思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学习重点:学文中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夕、与”等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
1、同学课前收集祖国各地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做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大中国》
师说:是啊,谁不爱自身的祖国呢?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歌。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同学字。

1、同学自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对照下面的拼音读一读,还可以问问同桌,注意把字音对准。

2、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3、多媒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带拼音):神州、山川、长江涌、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民族这些生字放在词语中你能把音读准吗?
4、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已经会认的字?
还没学呢,你是怎么认识的?(同学介绍课外识字方法、途径。

)
5、词卡去拼音检查。

相机纠:州---川鸟---岛与---写族---旅
6、多媒体,读去拼音的词。

7、读通课文。

生先自由练读,在四人合作读并正音。

8、质疑:课文我们读通了,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吗?
三、朗读感悟。

1、师说:我们中国在古代又称神州、华夏,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

想去看看吗?(多媒体)
2、你看到了什么?你到过哪里?
3、边看多媒体边介绍有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知识。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看多媒体介绍台湾。

在我国东南部有一座宝岛—台湾岛。

它虽然远离大陆,但与我们大陆却是一家的。

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但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还没回到祖国的怀抱。

指导朗读第三句。

5、多媒体展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指导朗读第四句。

6、师生交叉朗读全文。

四、读韵语,巩固识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五、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夕、与。

(点名读)
2、观察:这两个字都是我们学过的熟字的一局部,是哪两个?
同学讨论说出“夕、与”的重点笔画。

3、教师范写,同学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去拼音个别读,男女生读,分组读,齐读)
师说: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课文。

那么,你们和生字都交上朋友了吗?
2、认读词语
师说:同学们可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个“读词语登山峰”的游戏。

(出示多媒体)
只有又对又快的把这些词语全部读对,才干胜利的登上珠穆朗玛峰。

同学自由练读、开火车读词
3、有感情齐读课文
师说: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不只有珠峰,还有黄山、黄河、长江等许多秀丽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吧!同学们要边看边想课文。

(放多媒体)
我们的祖国美吗?(美)那我们一起美美的把课文读一读吧!
二、课外拓展,课内外识字相结合
1、小组内展示各自收集的祖国山川名胜图片、资料,并当小老师带读自身做的词语卡。

2、评选出“祖国山河锦绣图”投影展示图片和词语,并作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