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化工基本问题的发展与研究
绿色化学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和应用

绿色化学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和应用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化学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绿色化学技术(Green Chemistry)是指在尊重环境的前提下,通过设计和开发无毒、无害、低能耗和高效率的化学过程,来生产化学产品。
绿色化学技术的出现,不仅为环保事业作出了贡献,同时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人类对环境的认识。
绿色化学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对环境友好,还具有可持续性,可以应用于制造多种化学产品。
其中,绿色合成、绿色催化、新型溶剂和新型反应条件是主流的绿色化学技术方向之一。
首先,绿色合成是一种基于绿色原则研制新型化合物的策略,该策略能够在无毒、低污染和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化生产。
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医药、石油化工和食品加工业都可以应用绿色合成技术。
以化妆品行业为例,很多品牌都在使用绿色化学技术,利用植物提取物来生产化妆品,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绿色催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化学合成方法。
与传统催化技术相比,绿色催化技术可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实现高效催化反应。
在很多反应中,催化剂的使用量大大减少,并且催化剂具有高效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推广绿色催化技术的应用,绿色催化剂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此外,新型溶剂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化学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筛选无毒、可降解、低成本的溶剂,避免了传统有机溶剂对环境的破坏。
例如,以乙二醇为溶剂来制备淀粉磷酸钠,避免了有害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最后,新型反应条件是绿色化学技术领域中另一种主流。
例如,利用微波合成技术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反应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反应副产物的产生和处理成本。
使用微波包埋技术,可以使反应发生的温度明显降低,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绿色化学技术在环保领域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浅析绿色化工化学发展的相关问题

浅析绿色化工化学发展的相关问题绿色化工化学,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概念,它是指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于化学工业,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的污染,提高质量生产的一种化工理念。
由于绿色化工化学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质量生产,因此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然而,由于绿色化工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文将对一些有关问题进行浅析,以期为绿色化工服务。
首先,缺乏绿色化工化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是绿色化工化学发展的一大瓶颈。
绿色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理论上并无太多的可资借鉴的经验,现有的研究也偏向于实践性,而缺乏理论研究。
因此,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绿色化学理论体系,是绿色化工化学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其次,化学原料供应存在问题。
为达到绿色化工的要求,必须以低污染、高质量的原料为前提,而市场上的原料均以单一的高价和低品质的性质,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如何实现低价、高质量的原料供应,是绿色化工化学发展的关键。
再次,缺乏配套的技术支持和设施。
在绿色化工化学中,许多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工艺流程,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技术才能支持。
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比如在设备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技术人才方面,技术人才短缺,缺乏绿色化工化学领域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仍然远未完全跟上绿色化工化学的发展步伐。
最后,资金投入存在问题。
绿色化工化学的开展,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但现在,由于资金投入的问题,大量的绿色化工项目往往因资金匮乏而无法顺利开展,所以在拨款方面,如何给予足够的资金投入,不仅有利于绿色化工化学的发展,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在绿色化工化学发展过程中,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包括缺乏绿色化工化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原料供应问题、缺乏配套的技术支持和设施、资金投入问题等。
伴随着绿色化工化学业的发展,未来这些问题都会在我们的努力下逐步得到解决,实现绿色化工化学实践,为发展和维护环境作出贡献。
绿色化学与化工的原理及应用

绿色化学与化工的原理及应用1. 绿色化学的原理绿色化学是指通过避免或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和生成,同时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的化学研究方法。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原料选择绿色化学中,选择环境友好的原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优先选择可再生资源,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和高能消耗的原料。
例如,可使用天然材料、农业副产品等作为原料,同时减少对稀有资源的依赖。
1.2 绿色反应条件绿色化学注重减少反应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如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采用催化剂等,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1.3 原子经济性绿色化学强调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中的全部原子,以提高反应的原子经济性。
通过合理设计反应路径和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实现更高的产率和选择性,减少废弃物的生成。
2. 绿色化工的应用绿色化工的应用广泛涉及多个行业,以下列举了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2.1 绿色溶剂的开发传统溶剂中常含有有机溶剂,而有机溶剂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绿色溶剂是指可再生、可降解且对环境友好的溶剂。
其应用可以用于涂料、油墨、胶粘剂等多个领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 绿色催化剂的研发绿色催化剂是指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环境友好性的催化剂。
绿色催化剂的研发可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并在有机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2.3 绿色能源的开发绿色能源是指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
绿色化学在绿色能源的开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太阳能电池的制备、生物质能的转化等。
2.4 绿色废弃物处理技术绿色废弃物处理技术是指利用环境友好的方法处理废弃物,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例如,利用生物降解技术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5 绿色纳米材料的合成绿色纳米材料的合成是指利用环境友好的方法合成纳米材料。
通过绿色合成方法,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和生成,并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如催化、传感和能量领域。
绿色化学与化工

绿色化学与化工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近十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 “新化学婴儿”。
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广泛。
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一、现代化学发展面临挑战:化学的发展在不断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在客观上使环境污染成为可能,但是起决定性的是人的因素,最终要靠人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些著名的环境事件多数与化学有关,诸如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体富营养化等;另一方面把所有的环境问题都归结为化学的原因,显然是不公平的,比如森林锐减、沙尘暴和煤的燃烧等。
这当然与化学没有树立好自己的品牌有关系,在最早的化学工艺流程里面,根本没有把废气和废渣的处理纳入考虑范围,因此很多化学工艺都是会带来环境污染的。
现在,有些人把化学和化工当成了污染源。
人们开始厌恶化学,进而对化学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结果造成凡是有“人工添加剂”的食品都不受欢迎,有些化妆品厂家也反复强调本产品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
事实上,这些是对化学的偏见、监测、分析和治理环境的却恰恰是化学家。
2、绿色化学产生背景:1. 环境危机 2. 能源危机。
环境保护运动呼唤绿色化学: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1、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成灾(PH 值<5.6的雨水就称为酸雨)5、森林锐减6、土地沙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污染9、海洋污染 10、垃圾围城——最严重的城市病这些问题等着这绿色化学的解决。
3、绿色化学的特点:①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②从经济观点看,绿色化学为我们提供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持续发展的原理和方法。
③从环境观点看,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新科学和新技术方法。
绿色化工产品发展现状与展望

绿色化工产品发展现状与展望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
其中,化工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化工生产的成本控制,将绿色化工技术应用到其中,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使化工生产中的能耗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促进化工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为发挥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作用,本文针对绿色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希望能为化工生产提供一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绿色化工技术;精细化工;应用引言绿色发展理念下,要求建立一个新型的生态产业机构,实现绿色生产,加强对绿色技术的使用及推广,大力生产绿色化工产品,用新的绿色生产方式来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只有深入设计和研究各种绿色化工产品,探讨绿色化工和绿色化工技术,追溯到每一个问题发生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设计研究环保型、经济效益高的绿色产品,就要不断创新和升级绿色化工技术,从理论源头上解决绿色发展可行性,从原材料和能源上实现绿色化,大力推广宣传绿色化工产品。
俞伟樑总结了绿色化工行业总体发展趋势。
刘丽分析了绿色化工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
柴委阐述了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王烁等解释了绿色化工与环保的关系。
郑卫东研究了贵金属催化剂在绿色化工中的应用。
以上研究只是就绿色化工在某一方面的应用,没有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来阐述绿色化工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绿色化工的定义和技术现状、绿色化工产品分类和现状、绿色化工产品的市场等多个方面,对绿色化工及绿色化工产品进行研究概括,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研究对公众了解绿色化工,促进绿色化工行业的发展有一定助力作用。
1绿色化工的定义绿色化工技术指在化工的源头上通过绿色环保的理念,实施资源化、废物循环利用以及源消减,使得优化生产的过程,大大降低了成本的消耗,同时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废弃或对人身体有害的污染物,以及对生态环境有污染的有害物质。
绿色化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绿色化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近年来,绿色化学教育研究在国内外方兴未艾。
准确理解绿色化学理念和绿色化学教育的概率,针对绿色化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各类化学教育之中,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凸显,绿色化学研究在国内外逐渐引起重视,绿色化学进入化学教育领域也被视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绿色化学理念概念界定绿色化学又译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化学。
一般意义上,绿色化学强调利用化学方法减少或消除化学对人类和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和副产物,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绿色化学主张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改革化学,从根本上切断污染源,实现“零排放”,使环境治理思路从指标转换为治本。
绿色化学除了要求在过程末端控制废物的产生,还强调控制化学过程中废物产生的减少。
二、绿色化学教育的发展简况1991年美国化学会提出“绿色化学”口号,1997年成立绿色化学协会。
1999年以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创办国际性《绿色化学》杂志为标志,绿色化学作为新兴学科确立。
1996年美国Scranton大学把绿色化学引入环境化学课程,2000年把绿色化学作为一门单独课程。
2006年7月,中国化学会绿色化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1996年中国科技大学开设了一门独立的绿色化学课程,之后,我国部分高校相继开设《绿色化学》课程。
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绿色化学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可以说,绿色化学教育是我国化学教育的新挑战,是素质教育亟需加强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绿色化学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就笔者的观察和分析,目前,我国绿色化学教育发展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绿色化学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2 课程设置方面绿色化学教育在一些大学和中学并不单独设课,而是将其渗透于基础化学教育之中,认为绿色化学是一种思想,关键是意识的培养,忽视现行教科书中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内容尚有不足之处,而这些不足之处恰恰可以通过绿色化学知识和理念来补充。
绿色化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绿色化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飞快进步。
化学化工是生产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点和环节。
在运作过程中间,由于材料特性和工艺水准的限制。
无法避免的造成污染和有害物质的产生。
而人们面临的巨大危机便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发展也被环境所影响。
怎样实现化学的绿色化,怎样在生产过程中减小对环境的影响,是绿色化学发展的重点方向。
本文叙述了现如今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
关键词:绿色化学;发展趋势;污染防治绿色化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引言化学在为我们创造出有用价值的时候,给我们也带来严重的危害。
每一种科学的发展都是充满曲折的,我们必须在曲折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但是每一门的科学都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尤其是化学,化学领域的专家偶然情况下肯定会合成出不确定的物质,这些不确定的物质必须经过长期的应用和实验才能了解它们的性质,而这时这些新的物质可能已经对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1]。
绿色化学关注的是削弱对我们人类有着坏的影响的化学反应的过程,主张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充足的利用各个原子,不浪费,所以绿色化学对我们有效的资源有很好的利用,而且还很好的控制了污染。
这种绿色的化学理念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达到的目标。
我们生产的时候,就应该把这种理论变为实际,变为实际后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把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实践强大的结合在一起,使得不同的操作不同的工艺得到不同的产品,实现了原料的最大化利用,节省了原料,防止了污染。
扼杀污染源是处理污染最好的方式,化工厂的生产要符合绿色化学的基本要求。
2.国际上绿色化学活动1989开始,人们最先留意到能够经由化学的方法,削减化学造成的污染,这类方法很快的就在美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中推行开来。
1984年的时候,EPA就提出了废物尽可能少的思想[2],废物尽可能少的思想是有一定的约束性,这个主要是围绕有害的废物展开的,但是在将来我们必须把中心思想围绕生产上来。
1989年EPA又在之前的思想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思想,这便是“污染预防”。
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章绿色化学合成技术的概述绿色化学合成技术是一种注重环境友好、资源高效利用的化学合成策略。
它强调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生成和使用,降低废物排放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原则。
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极大地推动了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绿色溶剂的应用研究传统的化工合成过程中常使用的溶剂往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绿色溶剂的应用研究成果丰硕,例如超临界流体技术、水作为溶剂的研究等。
这些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章绿色催化剂的应用研究绿色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合成过程中能够高效催化反应,同时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的催化剂。
传统催化剂中常使用的是贵金属等昂贵或稀缺的材料,导致成本高昂。
绿色催化剂的研究致力于发展价格低廉且高效催化的材料,例如非金属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等。
这些催化剂的广泛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合成过程中的能耗和废物排放。
第四章绿色合成反应的应用研究绿色合成反应是指采用环境友好的反应条件、高选择性反应的方法进行化学合成。
例如基于微波加热、超声波辅助、电化学反应等技术的研究,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和时间,提高产物纯度。
此外,废物利用也是绿色合成反应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将废物转化为有用化合物,实现化工过程的循环利用。
第五章绿色药物合成的应用研究药物合成一直是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但传统的药物合成过程中常涉及使用有害物质,产生大量废物。
绿色药物合成技术的发展使得药物合成更加环境友好。
例如,通过生物催化合成、可持续原料的利用等研究,提高了药物合成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第六章绿色化工流程的应用研究绿色化工流程是指利用环保型的工艺方法和系统实现化工过程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工流程的研究方向包括废气净化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这些研究方向的发展,不仅降低了化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第26卷第5期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605·化工进展绿色化学化工基本问题的发展与研究纪红兵1,佘远斌2(1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北京工业大学绿色化学与精细化工研究所,北京100022)摘要:对绿色化学化工的定义、原则、绿色度的定量化以及绿色化学研究中出现的“绿色非绿”等基本问题的发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在此基础上,对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是否需要做必要的补充、绿色化学是否应该单独成为一门学科,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定量描述和评价产品的绿色度(绿色化学)和制造过程的绿色度(绿色化工)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研究结果认为:绿色化学的十二原则仍然是今后绿色化学化工研究的指导原则,但应增加设计并制备可回收并反复使用的物质,如催化剂、手性试剂等,以及使用过程强化及集成方法,改进原有化工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能耗等两条原则;绿色化学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加以深入的研究和发展;绿色化学中的绿色度是可以量化的,但要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参数和方法;同时要特别注意研究和克服离子液体等绿色化学研究中出现的“绿色非绿”问题。
关键词: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化工;绿色度定量化;绿色非绿中图分类号:O 6; TQ 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07)05–0605–10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n basic issues of green chemistry andchemical technologyJI Hongbing1,SHE Yuanbin2(1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Guangdong,China;2Institute of Green Chemistry and Fine Chemicals,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22,China) Abstract:The paper first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basic issues,such as definition and principles of gree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as well as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greenness and “non-green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f gree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and secondly explores and studies the questions,such as how to complement the present basic principles,i.e.,the twelve principles,whether green chemistry should be separated into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or not,and how to describe and evaluate effectively the greenness of green products (green chemistry) and green processes (green chemical technology). The twelve principles are considered still the guiding principles to study green chemistry,but two new principles could be added,that is,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materials which could be reclaimed and used time after time,such as catalysts,chiral reagents etc.,as well as improvement of former processes and techniques by using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etc. Gree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should be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to be studied more deeply. The greenness of products and processes could be quantitative described,but different parameters and methods must be chosen depending on different objectives. In the same time,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tudying and solving the “non-green problems”,such as research on ionic liquids etc..Key words:green chemistry;green chemistry chemical technology;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green extend;non-green problems in green chemistry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的膨胀、能源和资源的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政府以及人们在享受现代科学与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便利和快乐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人们未来面临的巨大收稿日期 2006–12–19;修改稿日期 2007–02–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576045)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纪红兵(1970—),男,教授,主要从事绿色化学和绿色化工技术的研究。
电话 020–87114136;E–mail cehbji@。
化工进展 2007年第26卷·606·生存危机和困难。
为了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绿色产品和工程的关注,许多诸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品、绿色化学等词汇大量涌现。
尽管“绿色化学”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非常之高,如政府、媒体、工厂、研究机构人员等均将其广泛使用于政府报告、规划、研究论文中。
但是,象使用“纳米”一样,许多人只是更多将其作为一种“时髦”的词在使用,而对其真正含义以及其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却不甚了解,甚至经常将其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循环经济混为一谈。
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了绿色化学概念的滥用和混乱,而且还尚未引起人们,特别是学术界的普遍注意。
基于这种情况,作者认为非常必要对绿色化学与化工的基本问题,诸如其定义、原理、它的本质、特征、研究范围、对象等以及产品和过程绿色度的定量评价等,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而对其存在的问题,如离子液体等研究中出现的“绿色非绿”等问题,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并力争去加以解决。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化工”概念相同,使用“绿色化学化工”是为了强调“绿色化学”与“化工”的关系。
为此,作者结合绿色化学以及绿色化工发展现状及趋势,从绿色化学化工的基本问题出发,从多个角度或多个层面来谈谈绿色化学与化工的基本问题,希望能引起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和讨论,在大家讨论和争论的基础上,最终达到正本清源的效果。
1 绿色化学化工基本问题的发展及研究进展1984年美国环保局首先提出“废物最小化”,初步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
而到1989年美国环保局提出“污染预防”——绿色化学思想才初步形成,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防止污染行动”的法令,将污染的防止确立为国策之后,才第一次出现“绿色化学”这个词汇。
尽管这个词出现至今已近17年,但其含义,也即其定义却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刚出现时,它更多的是代表一种理念、一种愿望。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本身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逐步趋于实际应用,且其发展与化工密切相关。
绿色化学倡导人,原美国绿色化学研究所所长,现耶鲁大学教授P. T. Anastas教授在1992年提出的“绿色化学”定义是:“The design of chemical products and processes that reduce or eliminate the use and genera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从这个定义上看,绿色化学的基础应该是化学,而其应用和实施则更像是化工。
实际上,绿色化学代表了化学和化工学科的共同发展趋势和目标之一,即无论是化学还是化工,不仅要面对社会发展对环境、健康和能源等方面日益严格的要求,而且还要面临来自其他新兴学科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绿色化学在连接化学与化工中所起的桥梁作用就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绿色化学含义的这种变化不仅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而且也使它所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广,越来越丰富。
从它现在代表的意思来看,还可用环境友好化学、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等词汇来描述。
但是,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词汇有密切的联系,但却不是等同的概念。
比如,与其最接近的清洁生产的概念指的是:清洁技术、废物最小化、源控制、污染预防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环境规划中心(UNEPIE/PAC)在1989年提出清洁生产这一术语时指出:“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与环境的风险”。
而《中国21世纪议程》中对清洁生产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生产方法和措施。
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源消费最小的人类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由此可见,清洁生产的概念不仅含有技术上的可行性,还包括经济上的可盈利性,体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值得注意的是,清洁生产的概念还具有相对性,是与现行的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
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在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