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群中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血尿酸关系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型糖 尿 病 患者 血 尿酸 、 尿微 量 白蛋 白水 பைடு நூலகம் 与视 网膜病变 的相关性研 究
康俏玲 , 符艳
【 摘要】 目的 方法
断 DR的 临床 价 值 。
险 因素 采 用 L o g i s t i c 回 归分 析 。 P< 0 . 0 5 所有 患者清 晨 空 腹抽 为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险 因素及 血 尿 酸与 尿 微量 白蛋 白对 于诊 脂 蛋 白( } { ] ) L ) 、 低 密 度脂 蛋 白( L D L ) 、 血尿 2 . 1 患病 率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尿 白蛋白排泄率( u A E R ) 及血尿酸( U A) 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 R ) 的关系。
本研 究 人群 中 D R的患 病 率 为 4 0 . 4 1 %( 1 7 9 / 4 4 3 ) , N P DR
4 4 3例 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眼底结果分为无 DR组【 N DR ) 、 非增殖期 D R组( NP D R ) 及增殖期 D R组( P D R ) ,
【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7 4 . 1 : R 5 8 7 . 1 【 文献 标 志 码 】 A
【 文 章编 号 】 1 6 7 1 - 0 8 0 0 ( 2 0 1 3 ) 1 0 - 1 1 5 0 - 0 3
近年 来 随着 经 济发 展 和居 民生活 方 免 疫性 疾 病或 急性 感染 性疾 病 ; ( 4 ) 严 重 眼 科 医 师进 行 眼 底 检 查 并 分为 无 D R组 式 的 改变 , 我 国糖 尿 病 患病 率 不 断增加 , 心 脑 血 管疾 病 ; ( 5 ) 无 糖 皮质 激 素 、 免 疫 ( N D R ) 、 非 增殖 期 D R组( N P D R ) 及 增 殖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学 处理 。计量 资料 ±S 表示 , 用 t 验 。相关 性 采 检 分 析采用 P asn相关 统计 , ero 回归 分析为 多元线 性逐
步 回归 。 以 P . 5为有统计 学差 异 。 ≤0 0
2 结 果
对 照组为 同期在 本 院进 行健康 体检 者 8 2例 , 中男 其
13 统计 学 方 法 .
应用 SS 60软 件进 行 统 计 P S1.
冠 心病 4 9例 , 张性 心脏 病 8例 , 膜 性 心脏 病 1 扩 瓣 1 例, 高血 压心脏 病 5例 , 先天 性心脏 病 4例 。排 除包
括 痛风 、 肿瘤 、 肾脏损 害 、 糖尿 病 、 液 系统疾病 以及 血 应 用噻 嗪类 利 尿 剂 等 可 引起 u 水平 升 高 的情 况 。 A
患者血管 内皮功能 的影响。方法 检测 7 例 C F患者和 { 7 H ; 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 U A和尿 m l Ab水平 , 并进行相关性分 与对照组 比较 , 病例组血清 U A和尿 m l Ab水平均升高( < 1 。单因素分析中, J Q0 ) P 血清 U A水平与尿 m l Ab水
山东 医药 2 1 0 1年第 5 1卷第 8期
慢性 心力 衰竭 患 者 血 清尿 酸与 尿微 量 白蛋 白的关 系
王学 东 , 佴 静, 汪 钰, 王婷姝 , 郑红 晓 , 京峰 刘
( 京市和 平里 医院 , 京 10 1 ) 北 北 00 3
摘要 : 目的 析。结果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 ( I 患者血清尿酸 ( A 与尿微量白蛋 白( Ab 水平的关 系, C- W) U ) m l) 探讨 u A对 C F H
尿m l Ab水平呈正相关 r 044 P< . 1 , = I9 , 00 ) 且该相关
正常体质量人群脂质蓄积指数与高尿酸血症相关性

正常体质量人群脂质蓄积指数与高尿酸血症相关性作者:李玲张兰予刘兴振于静静来源:《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在正常体质量人群中简易内脏肥胖评估指标脂质蓄积指数(LAP)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76 375例体质量指数(BMI)在正常范围内的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偏相关分析对LAP与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进行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LAP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正常体质量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比例仍高达16.2%。
LAP在男性组及女性组中均与U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51、0.257,P[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肥胖,腹部;脂质蓄积指数;数据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58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5532(2021)02-0218-04[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 (LAP),a simple evaluation index for visceral obesity, with hyperuricemia in the population with normal body weight.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the clinical data of 76 375 individuals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had a body mass index (BMI)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A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AP and uric acid (UA) level, and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AP and hyperuricemia.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hyperuricemia reached 16.2% in the population with normal body weight. LAP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UA level in both men and women (r=0.251,0.257;P<0.001). The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sk of hyperuricemia in the men with the highest tertile of LAP was 2.96 times that in those with the lowest tertile of LAP (OR=2.96,95%CI=2.78-3.15,P<0.001), and the risk of hyperuricemia in women with the highest tertile of LAP was 3.15 times that in those with the lowest tertile of LAP (OR=3.15,95%CI=2.95-3.35,P<0.001).Conclusion LAP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hyperuricemia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with normal body weight and can be used as a monitoring indicator for weight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KEY WORDS]hyperuricemia; obesity, abdominal; lipid accumulation index; correlation of data肥胖是高尿酸血癥及其他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1. 引言高尿酸血症,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尿酸的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血尿酸水平就会升高,引发高尿酸血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临床上,高尿酸血症不仅可导致痛风,还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对其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与风险因素2.1 遗传因素高尿酸血症的遗传因素在病因中占有重要位置。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有高尿酸血症家族史的个体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目前已知的遗传性疾病,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过度活跃症、Lesch-Nyhan综合症等,都会导致尿酸生成或排泄的异常。
2.2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影响血尿酸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合理饮食,如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过多(如海鲜、肉类、啤酒等),会增加血尿酸的产生。
此外,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也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导致了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上升。
2.3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也是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因素。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患者往往伴有高尿酸血症。
这是因为这些疾病状态下,机体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同时,长期使用利尿剂、免疫抑制剂、抗结核药物等,也可能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综合以上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与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遗传、生活方式和慢性疾病等多个层面。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
3. 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1 临床表现3.1.1 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往往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疲乏无力 - 关节疼痛或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 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肾脏结石或痛风结节3.1.2 体征•关节炎患者可见关节肿胀、变形、触痛明显•有肾脏损害的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水肿等体征•长期高尿酸血症可能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肾脏等部位,形成痛风石或痛风结节3.2 诊断方法3.2.1 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测定: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男性)或360μmol/L(女性)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 ] 徐天 ,臧潞 ,谢静远 ,等 .腹 腔镜下腹 膜透 析置管 2 术 的疗效及安 全性 [ ] J .肾脏病 与透析 肾移植杂 志 ,
2 1 ,1 ( ) 3 -3 . 0 0 9 5 :4 04 4
[ ] 窦献蕊 ,胡海棠 ,刘秀英 ,等 .微 型腹 腔镜技术 在 3
放置 腹 膜 透 析 管 中 的 应 用 [ ] J .实 用 医 学 杂 志 ,
例 如大 面 积 黏
后仍可行腹膜透析并达到透 忻充分 , 但本研究入组 的病 例较 少 ,仍需 加大 样本量 进 一步研 究证 实 。
[ 考文献 ] 参
[ ] 张国华 ,侯凡 凡 .腹膜透 析治疗慢性 肾衰竭 的临床 1
价值 [ ] J .新医学 ,2 0 04,3 ( 2 :7779 5 1 ) 1—1.
[ ] 葛建章 ,周巧玲 ,宁建平 ,等 .腹腔镜 在腹膜透 析 5
管置入术 中的临床 应用 [ ] J .中 国内镜杂 志 ,2 1 00,
1 ( 1 :1 6 - 16 6 1 ) 1416 .
[ ] 陈学瑜 ,王 明亮 .腹腔镜技术在 腹透置 管术 中的应 6 用 [] 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 0 ,1 ( ) 8 -8 . 09 4 6 :6 1 3 6
或 损 伤 其 他 器 官 ,影 响 腹 膜 透 析 效 果 。 因 而 , 腹 部手 术史 既往 是腹 膜 透析 的相 对禁 忌证 。本 研究 中 ,笔 者通 过 对 曾行 腹 部 手 术 的患 者 行 腹 腔 镜 探 查 ,发现腹 部 手术 大 小 与 腹 腔 黏连 并不 完 全 相 关 ,
( ) 4 —4 . 7 :9 394
到 成功 置管 ,并 减少 以后并 发症 的 目的 。另外 ,在 行 松解 黏连 手术 后 ,笔者 常对 手术 后 的腹膜 适 当处 理 ,比如将 松解 后 的腹膜 返折 ,其 目的是 为 了让 手 术 创 面远离 透析 管 ,进一 步减 少 透析管 包裹 及 移位 等 并发 症发 生 。本研 究显 示 ,经微 型腹 腔镜 下 置管 术 后 l 患 者 行 常 规 C P 治疗 的 K / 9例 AD T V值 均 超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肽类激素 , 它可能通过参与胰岛素抵抗过程而成为 肥胖和 2型糖尿病的连接点。 但抵抗素对 2 型糖尿 病患者微量 白蛋 白尿的形成是否有影响 , 临床报道
甚少 。 本研究检测不同尿白蛋 白排泄率( A R) 2 UE 的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 , 并探讨 U E A R与血 清抵抗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维普资讯
-
6 0・
皇里堕 雯 堡苤查 ! 旦 旦 3鲞筮 塑 笙 0
i 旦 n
!
! : : !!
・
临 床 论 著 ・
2型糖尿病 患者血清抵 抗 素水平 与尿 白 蛋 白排泄率 的关 系
刘 子 民
【 摘要 】 目的
方法
探讨 2 型糖尿病患者尿 白蛋 白排泄率 ( A R 与血 清抵抗素 水平间 的关 系。 UE)
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6 0例研究对 象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 , 留取 2 4h尿液采用
散色 比浊法测定尿蛋 白,并计算 U E A R。其中 2型糖尿病微量 白蛋 白尿组 2 0例 ; 2型糖尿病 U E AR 正常组 2 例, 0 健康对照组 2 0例。 结果 2型糖尿病微量 白蛋 白尿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 2型糖 尿病 U E A R正常组 ( P<0 5 ;且 2型糖尿病 U E .) 0 A R正常组 的血清抵抗素水平 又高于健 康对照组 ( 00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 P< .5 ; 抵抗素与糖化血红蛋 白、 体重指数 、 腰臀 比、 收缩 压、 舒张压呈显著正 相关 , P均 < . 。 结论 2型糖尿病及其微量 白蛋 白尿 的形成可能与抵抗素相关。 00 5
对 象与 方法
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蛋白尿 诊疗指南

蛋白尿诊疗指南【概述】蛋白尿的定义是尿蛋白排泄量>150mg/24h。
无症状蛋白尿是在无症状的人群中检测到蛋白尿,可能是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病的最初表现,也可能是暂时性的或非进展性的尿检异常。
无症状蛋白尿多在体检时发现,健康人群普查时,蛋白尿的检出率在0.4%~4.9%。
根据蛋白尿的临床特征可分为间断性或持续性、直立性或非直立性、肾病性或非肾病性、孤立性或蛋白尿伴血尿等。
无症状蛋白尿患者的预后差异大,一般功能性、一过性的大多预后良好,进展至肾功能不全的少见;持续性、进展性蛋白尿可发展至终末期肾衰。
因此,应对无症状蛋白尿患者仔细检查蛋白尿原因,进行长期跟踪随访,掌握肾活检时机,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评估预后。
【临床表现】1、孤立性蛋白尿包括一些不同的临床疾病,可进一步分为“良性型”(包括功能性、特发性一过性、特发性间断性和直立性)和“持续型”(包括不同种类的肾脏疾病)。
(1)良性孤立性蛋白尿:这是在发热、剧烈运动、遇寒、精神压力和怀孕时常发生的蛋白尿类型,在一些急性疾病如充血性心衰时也可出现蛋白尿而无肾实质病变,故认为是功能性的。
蛋白尿是由于肾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的。
发热增加了肾小球对血浆蛋白的滤过率,一般在症状控制数天后蛋白尿就消失,与进展性肾病无关。
运动后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和肾小管重吸收降低所致。
26(2)特发性一过性蛋白尿:此型蛋白尿多见于儿童、青春期和年轻成人,是最常见的良性孤立性蛋白尿。
病人无症状,蛋白尿往往在常规筛查、体检时发现。
尿沉渣检查无明显异常,复查时蛋白尿消失,可能是生理性的肾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
对于此型患者需重复进行尿蛋白检测,以确定是一过性、间断性还是持续型的蛋白尿。
(3)特发性间断性蛋白尿:此种类型的蛋白尿约50%与体位有关。
大部分患者年龄小于30 岁,肾功能正常、血压正常。
肾活检发现,约40%为正常或轻微病变;60%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病变;可见这一类型包括了一组不同类型的病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稿号:XXXX文题××××××××××××××××××作者1 作者2 作者3基金项目:XXXXX(基金编号);XXXX(基金编号)作者单位:邮编城市,XXXXX(注意写明每个作者的二级单位,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通信作者:XXX,Email:XXXX请您注意黑体及有下划线的部分,并一一核对您的文章是否具有有待完善的内容。
您的修改情况与论文的刊登时间相关,所以请您务必认真对待,感谢您的支持!-------------------------------------------------------------------------------------------------------------------------提示:1、参考文章:王云,巴特,陈章健,等.纳米二氧化钛对胃溃疡大鼠血象的影响.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8):740-744.2、并确认您是否已经将著作权转让书邮寄给我们(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16室收,邮编100710)请您到以下网址下载:,并有单位盖章与作者签字。
)3、对于文章的修改请用修订模式,并且对于编辑的意见或者专家意见请进行回复,并补充是否进行了修改(在批注内补充即可)。
------------------------------------------------------------------------------------------------------------------------【摘要】目的简短。
例如:探讨纳米二氧化钛灌胃染毒对胃溃疡大鼠血象的影响。
方法包括内容:1、动物的数量,月龄,雌雄,体重范围 2、采用抽样方法,分组情况,每组多少只,对照暴露组给与的剂量。
3、灌胃/处理方法 4、动物模型的制备/处理方法 5、测量了哪些指标/观察了什么。
例:将24只8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数量、年龄、大鼠级别、性别)按体重用随机数字表法(抽样方法)分为4组,每组6只(分组情况)。
在胃体部与幽门窦交界处注射20%醋酸,建立胃溃疡模型后,每天1次灌胃(动物处理方式),分别给予0(对照组)、10(低剂量组)、50(中剂量组)、200 mg/kg(高剂量组)纳米二氧化钛(染毒剂量),染毒30 d后进行血液常规指标和凝血指标的检测,并分析其变化情况(分析指标)。
结果测量指标的数据。
基本上有统计学意义的都需要列出,依照文章要求进行取舍。
例:纳米二氧化钛为锐钛矿晶型,近球形,平均粒径(75±15)nm。
高剂量纳米二氧化钛染毒组大鼠的白细胞(WBC)计数[(8.48±3.28)×109/L]、淋巴细胞(LYM)计数[(6.85±2.53)×109/L]、单核细胞(MOD)计数[(0.27±0.12)×109/L]、中性粒细胞(GRN)计数 [(1.37±0.86)×109/L]、红细胞(RBC)计数[(8.20±0.49)×109/L]、红细胞压积(HCT)[(45.3±1.44)%],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3±0.34)×109/L、(2.25±0.26)×109/L、(0.05±0.06)×109/L、(0.33±0.26)×109/L、(4.87±2.37)×109/L、(27.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49、-3.825、-3.554、-3.097、-2.972、-2.936,P值均﹤0.05);中剂量组大鼠的WBC [(6.88±3.06)×109/L]、MOD [(0.20±0.07)×109/L]、RBC[(7.79±0.48)×109/L]、HCT [(42.7±2.83)%],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3±0.34)×109/L、(0.05±0.06)×109/L、(4.87±2.37)×109/L、(27.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507、-2.367、-2.605、-2.511,P值均﹤0.05)。
各染毒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其他血常规和凝血相关检测指标未见明显改变。
结论简短,概括出得到的最后结论。
例:较长期经口摄入纳米二氧化钛,可导致胃溃疡大鼠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指标的显著升高,但对血小板和凝血相关指标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英文文题××××××××英文作者1, 英文作者2, 英文作者 3 英文第一作者单位Corresponding author:通信作者, Email: ×××××××【Abstract】 Objective ×××××××××××××××××. Methods ××××××××××××××××××××××××××××××××××. Results×××××××××××××××××××××××××××××××. Conclusions×××××××××××××××××××××××.【Key words】×××××;××××; ×××××; ××××××注:英文摘要切记与中文摘要一致。
前言400字:概括本研究的背景,或者研究意义,或者与本研究相关的学术关键事件。
提示:所有的英文缩写需要在正文内第一次出现时需要注明中文,之后需要全文都采用该缩写。
××××××××××××××[1],××××××××××××××[2-4]。
××××××××××××××××××××××××××××××××××××××××××××××××××××××××××××××××××××××××××××××××××××××××××××××××××。
对象(资料)与方法1.试剂与仪器:包括内容:(1)试剂,给出购自国家、公司名称、纯度;(2)仪器,给出购自国家、公司、仪器型号。
目的是可以重复实验。
例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美国TJA公司IRIS Advantag全谱直读等离子发射光谱议)测定材料纯度,X射线衍射分析仪(荷兰飞利浦公司)表征材料晶体结构,透射电镜(JEM-200CX,日本电子株式会社)表征材料形貌和粒径。
2. 对象:包括内容:研究时间、动物的数量,月龄,雌雄,体重范围。
采用抽样方法,分组情况,每组多少只,对照暴露组给与的剂量。
剂量设定的依据,线索,给出参考文献。
例如:24只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数量、清洁级、性别),8周龄,体重250~300 g (月龄、体重),购买并饲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许可证号:SCXK(京)2011-0012,SYXK(京)2011-0039](饲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