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体字作偏旁部首的变化规律
部首查字法的规则

部首查字法的规则1、查左不查右。
左右结构的字,如果左右两部分都是部首,一般查左旁。
2、查上不查下。
上下结构的字,如果上下两部分都是部首,一般查上头。
3、查外不查内。
内外结构的字,如果内外两部分都是部首,一般查外框。
4、查中坐不查附件。
由两个以上部件或零件交叉起来构成的字,中坐和附着在中坐上的部件都是部首,一般查中坐。
如:坐查土、巫查工。
5、查合不查分。
构字间架上是“分合式”的字,“分”与“合”都是部首,查合旁。
如:驾查马、楚查疋。
6、查先不查后。
“田”字形间架的字,部首一般在字角,有时几个角的部件都是部首,可以按写字顺序的先后,先写到哪个部首,就查哪个部首。
如:赣查立、舒查人。
7、查形不查声。
形声字,有时形旁和声旁都是部首,一般查形旁。
如:赏查贝、衷查衣。
8、查多不查少。
一个笔画多的部首里包含有其它笔画少的部首,一般确定笔画多的部首。
如:磨不查广、木,而查麻、韵不查立或日,而查音。
9、查复不查单。
每个字中都有一个单笔部首(起笔部首),但要尽力分析复笔部首(两画以上的部首),只要含有复笔部首,就确定复笔部首。
如;曲查曰、东查木。
10、自成部首查本身。
有不少字,本身就是一个部首,如果这些字还可分析出其它部首,一般不取其它部首,就查自己本身。
如:音查音、里查里。
在学习中,同学们遇到不认识的字,常常要请教字典,用部首查字法查出这个字用部首查字法,还有一些规律呢。
掌握了这些规律,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现将这些规律总结如下:1、上下都是部首的字,查“上”不查“下”。
如:笔查“竹”;岚查“山”。
2、左右都是部首的字,查“左”不查“右”。
如:码查“石”;科查“禾”。
3、内外都是部首的字,查“外”不查“内”。
如:因查“口”;匠查“【”4、可做偏旁部首的独体字,查整体,不查“部分”。
如:王查“王”,业查“业”。
5、分不清部首的独体字,查“起笔”,不查“落笔”。
如:之查“、”;千查“︿”。
6、笔画中藏有部首的独体字,查“部首“不查”起笔“。
偏旁部首结构说明

食字旁:撇又竖又直。
横钩很短,位置稍微偏下。
竖提不和横钩相连上,位置要偏左,提比较竖,它的末端和横钩基本对齐。
写这个偏旁不要太宽。
“饥”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饶”右边上下结构,上下比例各占一半。
“饰”左窄右宽,右方竖稍长。
三点水旁:三笔作扇面散开。
先写上点,中点比上点稍微左,在中点下部、比上两点间距较大处起笔写斜提,斜提收笔与上点收笔在一垂线上。
“汉”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又”撇收捺放。
“江”,左窄右宽,右部上低下高上横短下横长,字形稍扁。
弓字旁:整体比较窄长,稍微向右倾斜。
三个横部都左低右高,第二个最短。
三个竖部都向右倾斜,第三个最长而且稍弯。
“强”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右边“虽”是上下结构,上占三分之一,下占三分之二。
“张”左窄右宽,竖提比偏旁稍长点,捺伸展。
双人旁:两撇成平行,下撇稍长;竖为垂露竖,从撇的中间开始。
整体看,要注意重心,要站住,不斜,不倒。
“行”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部竖钩长与左竖。
“街”左中右结构,各占三分之一,中间高,两边低。
口字旁:左边的竖稍斜;横折的横右边要向上一些;下边的横右边向上,略呈提势。
整体看,与独体字“口”不同。
“吸”左右结构,左边偏旁稍高稍小,右边“及”稍宽、撇捺伸展。
“啊”左中右结构,要写得紧一些。
日字旁:“日”作偏旁变窄。
左边的竖要直;横折的横忌平,折要直,中间的横呈连左竖不连右竖,左竖短,右竖稍长。
“明”左右结构,左短右长,右边“月”撇稍竖,里面两小横稍高,连左不连右竖,竖钩要直略长与撇。
“晰”左中右结构,各占三分之一,左中高,右部低。
月字旁:独体字“月”作偏旁变窄。
左边的撇是竖撇;右边的折钩要直,中间的横稍短一些,呈斜势。
“朋”左右结构,左右相等,左稍小,右稍大。
“腰”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为上下结构,各占一半。
竖心旁:先写左点,再写右点,最后写竖。
左点比较挺立,稍长一些,写在竖的中点的左边,不和竖连上。
右点比左点平、短,并且偏上,和竖脸上。
“情”左窄右宽,右边上下结构,各占二分之一,横画等距,竖画垂直,左竖短右边钩长。
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规律趣谈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规律趣谈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
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
当今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信息,而信息的获得又主要依靠阅读来实现。
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
因此,识字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规律性的认识与做法。
一、学习基本笔画的写法和认识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组成的,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认识笔画和写好笔画是识字、写字的基础。
认识和掌握“点、横、竖、撇、捺、提”几种基本笔画又是基础之中的基础。
这几种笔画的写法规律是:“点”要顿,“横”要平,“竖”要直,“撇”出尖,“捺”尾大,“提”向上。
除此之外,写这些笔画时,不同的笔画下笔和起笔的轻重力度也不同等。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将这些规律贯穿于整个识字、写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去熟悉、理解和掌握它。
二、掌握几种常见偏旁部首的变化规律汉字的偏旁部首多数是由独体字构成,如禾、木、火、米、又、失、王、牛、几、竹、羊等。
这些偏旁部首看起来很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们之中的规律,就会由复杂变得简单。
具体如下:1.部分独体字做偏旁时,最后一笔要由“捺”变“点”,如“禾、木、火、米、又、失”等。
2.有的独体字做偏旁时,不但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而且笔顺也要发生变化,“王、牛、车、土、子、正、马、工、里”等。
其中“牛、车”做偏旁时,不但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而且第三笔还变成了最后一笔。
3.“几、月”在汉字中处于不同位置时,笔画有变化,如果“几”在汉字的上半部时,第二笔是“横折弯”,如“沿、没”。
如果它在汉字的下半部时,那原来的笔画就不变,如“亮、抗、坑”。
“月”字在汉字中处于左右结构时其笔画没有变化,如“朋、肚、肝”。
而处于汉字的下半部时,它的第一笔由“撇”变成“竖”。
如何练字基础教程

第一课:汉字结构汉字的结字对书写者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掌握了汉字的结字规律,才能把字写得美观,才能提高写字效率。
汉字的结字是有其自身规律的。
通过对汉字的分析,大体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种规律:1.横画和竖画在汉字中使用频率较高,要求在结字时横平竖直,平稳端正。
但横的平是相对的平,并不能写成水平,应右部稍高取斜式,上仰的角度在3。
至5“之间,而有的字其横画斜度更大,约在25。
至35“之间,如“尧、浇”等字;出现多横画时,其横画要有长有短,有平有仰,如“奉、正”等字;当横画用作主笔或在最下边时,往往写成长横且横略波浪或略拱状,如“女、事”等字;当字中的被包围部分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短横时,要长度相仿,基本平行,且与右竖相离,这样写才有透气性,才精神,如“直、青”等字;当字中只有一竖而且居中时,竖必须写得垂直,如“中、申”等字;当字左右有对应的两条短竖时,两竖要上开下合,成“开肩”状,如“四、里”等字;当字中有相对应的两条长竖或左竖右钩或左右都是钩时,要基本平行向下,并注意写得左略短而右略长,如“林、同、持”等字,但有少数左右都是竖钩的字例外,如“射、谢、躬”等字,需左钩长右钩短。
2.把握好字竖中线和横中线,书写时要安排好相对称的一些字的笔画在字形中的位置,如“中、永、事、命、亭、非、型、首、善”等字,在书写时则应考虑以上点为中线标准、以中竖为中线标准、以撇捺交叉点为中线标准,还是以两笔画部件中间为中线标准;两侧笔画则以横中线为标准。
3.笔画构成汉字时,相对平行排列的笔画之间,如横距、竖距、撇距、点距以及整体笔画距离要匀称,如“慧、量、重、册、面、影、家、杰、海、漆、需、事、直、集、涯”等字。
4.注意字的偏旁部首以及笔画的呼应、相背、避让、穿插关系,如“教、妙、物、施、乳、兆、好、改、林、众、兢、政、地、更、夷、爪、爽、鹅、犯、鸽等字。
5.把握好字的主笔和重心。
写一个字时要分析是竖为主笔、长横为主笔、撇为主笔、捺为主笔、折为主笔还是钩为主笔。
确定部首的规律

确定部首的规律1、独体字查自己,不是部首查起笔。
2、形声字查形旁3、特殊字(册查一,半查丨,坐查土,巫查工,兆查儿,夷查大等)什么是部首汉语字典里根据不同偏旁划分的部目。
东汉许慎首创。
他在《说文解字》中把形旁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称为部,每部把共同所从的形旁字列在开头,这个字就称为部首。
如木、杜、李等字都属木部,木就是部首。
自许慎创立以形旁编排文字的方法以后,这种方法千百年来一直为编纂字书的人所采用,只是分部的多寡有所不同。
如《说文解字》分为540部,《康熙字典》分为214部,《新华字典》分为189部。
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部首是给同一偏旁的汉字所立的类目。
有两种性质不同的部首:一种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它严格依照六书体系,只有同一意符的字才可隶属同一部首。
另一种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它按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位,作为查字依据,分部排列,其相同部位称部首。
如“甥”,“舅”二字,《说文解字》根据六书体系,都归“男”部;《康熙字典》则依检字法原则,以“甥”入“生”部,“舅”入“臼”部。
☆☆本条目含有Unicode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新版字体。
如果你的电脑不支援,有关字元会显示错误成空格、问号或者方格等。
参看Unicode扩展汉字。
☆☆部首是将汉字里共通可见的相同偏旁,拿为作为分类汉字的基准。
所有汉字势必分类在某个部首中。
部首的概念由东汉许慎所著之《说文解字》(纪元100年/永元12年)所创,从此字书使用部首作为汉字的检字方式成为一般的习惯。
部首分类的诞生历史第一个采用部首作为汉字分类的是《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将小篆的汉字分类在540个部首里,并将这些汉字的造字原理归类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的原理加以说明。
《说文解字》的部首分类最大原则是部首必须对此汉字之结构有所意义,因此,「杀」与「放」等形声字也被订定成部首。
独体字的结构

在汉字中,有独体字结构和合体字结构。
独体字,是由几个基本笔画构成的,这类字既没有偏旁又没有部首和其它结构。
如上、中、下、大、小、本、木、日、月、勿、田、用、成等等,都是独体字。
独体字一般笔画比较少,但笔画越少越比较难写好。
有的要疏密得当,有的要长短适宜,有的要搭配相宜,有的要掌握重心。
一、要疏密得当。
比如写“东”字,上边的“一”笔画比较松散,中间的笔划比较密,要想把字写好,笔画要稍瘦一些,下边的宜肥一些,这样看才比较得体。
还有“身”字,“身”上边要写得密集一些,下边的一撇要写得疏一些,这样才显得得体。
二、要安排匀称。
匀称,就是要照顾笔画间的距离,不要顾此失彼。
比如写“生”字,这个字的第一笔“丿”与“三”和“丨”安排匀称了,写出来才自然得体。
“王”字和“三”也是一样。
“三”第一笔横要长于第二笔的横,第三笔的横要长于第二笔的横,而三笔的横间距相等,写出来才比较好看;如果写成前两横与后一横间距不一样,或上横与中横间距大,都不好看。
“正”、“川”、“亚”、“田”、“日”、“甘”等字,都属于这类字。
三、要搭配好。
这类字一般指左右带有撇、捺和斜钩的字。
如“人”、“太”、“来”、“尺”等字。
属于左撇右捺的字要搭配好,一要呼应,二要匀称。
如最简单的“人”字,写了第一笔“丿”以后,右笔的“■”搭配好就美。
如两笔搭配不好,写得不呼应而又不匀称,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还有左竖和右斜钩的字,如“九”字,第二笔的“■”要与第一笔的“丿”相呼应,又不显得偏斜。
四、要掌握重心。
人之所以能走、能跑,是因为掌握了重心,才不会跌倒。
字,也是一样,比如写“方”字,写横下笔要左轻右重,从左向右上方,呈5度左右角,在点与横的交点处起笔,以45度的角度撇去。
横折钩与撇的搭配合理才会使整个字重心平稳。
横折钩要偏向右一些,然后再向左上方挑上去,就比较好看。
“戈”、“式”、“户”、“少”、“厂”等字也是一样,每个字都有每个字的重心。
特别是偏、斜比例失调的字,写好了,就跟人们看体操和杂技一样,惊险而俊美。
确认独体字部首的小窍门

确认独体字部首的小窍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确认独体字部首是学习汉字的基础,也是汉字学习的重要部分。
在我们日常的写作和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或者不认识的字,这时候就需要用到部首知识来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字的读音和意思。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繁体字的存在或者字形相似度高,我们有时候很难确认一个字到底是不是独体字,这就需要一些小窍门来帮助我们确认独体字部首。
要了解什么是独体字和部首。
独体字是指一个字的全部构成部分都呈现在一个字内,而部首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图形和意义单位。
部首通常出现在字的左边、右边、上边或者下边,起到辅助理解和记忆字形和意义的作用。
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式来确认独体字部首。
现在有很多在线的汉字字典和手机软件,我们可以通过输入生字的拼音或者部首来快速查找字的意思和部首信息。
在查字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字的结构和部首的位置,从而判断这个字到底是不是独体字。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字形和部首的关系来确认独体字部首。
部首在汉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常代表着这个字的含义或者读音。
有些独体字的部首和字形是有关联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字形和部首的关系来判断这个字是不是独体字。
比如“木”、“林”、“桃”等字都包含有“木”这个部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字的同根部首来确认独体字部首。
可以通过记忆一些常用的独体字部首来帮助我们确认部首信息。
有些常用的部首如“亻”、“口”、“木”、“火”等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我们可以通过记忆这些部首的位置和形状来帮助我们更快地确认独体字的部首信息。
确认独体字部首是学习汉字的一项重要技能,通过学习一些小窍门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快地辨认字形和部首的关系,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希望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应用汉字知识,提高汉字识字能力。
【2000字】第二篇示例:确认独体字部首是学习汉字的基础,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部首可以帮助快速准确地识别并记忆汉字。
独体字的结构要点

在汉字中,有独体字结构与合体字结构。
独体字,就是由几个基本笔画构成得,这类字既没有偏旁又没有部首与其它结构。
如上、中、下、大、小、本、木、日、月、勿、田、用、成等等,都就是独体字。
独体字一般笔画比较少,但笔画越少越比较难写好。
有得要疏密得当,有得要长短适宜,有得要搭配相宜,有得要掌握重心。
一、要疏密得当。
比如写“东”字,上边得“一”笔画比较松散,中间得笔划比较密,要想把字写好,笔画要稍瘦一些,下边得宜肥一些,这样瞧才比较得体。
还有“身”字,“身”上边要写得密集一些,下边得一撇要写得疏一些,这样才显得得体。
二、要安排匀称。
匀称,就就是要照顾笔画间得距离,不要顾此失彼。
比如写“生”字,这个字得第一笔“丿”与“三”与“丨”安排匀称了,写出来才自然得体。
“王”字与“三”也就是一样。
“三”第一笔横要长于第二笔得横,第三笔得横要长于第二笔得横,而三笔得横间距相等,写出来才比较好瞧;如果写成前两横与后一横间距不一样,或上横与中横间距大,都不好瞧。
“正”、“川”、“亚”、“田”、“日”、“甘”等字,都属于这类字。
三、要搭配好。
这类字一般指左右带有撇、捺与斜钩得字。
如“人”、“太”、“来”、“尺”等字。
属于左撇右捺得字要搭配好,一要呼应,二要匀称。
如最简单得“人”字,写了第一笔“丿”以后,右笔得“■”搭配好就美。
如两笔搭配不好,写得不呼应而又不匀称,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还有左竖与右斜钩得字,如“九”字,第二笔得“■”要与第一笔得“丿”相呼应,又不显得偏斜。
四、要掌握重心。
人之所以能走、能跑,就是因为掌握了重心,才不会跌倒。
字,也就是一样,比如写“方”字,写横下笔要左轻右重,从左向右上方,呈5度左右角,在点与横得交点处起笔,以45度得角度撇去。
横折钩与撇得搭配合理才会使整个字重心平稳。
横折钩要偏向右一些,然后再向左上方挑上去,就比较好瞧。
“戈”、“式”、“户”、“少”、“厂”等字也就是一样,每个字都有每个字得重心。
特别就是偏、斜比例失调得字,写好了,就跟人们瞧体操与杂技一样,惊险而俊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体字作偏旁部首的变化规律
在汉字中,绝大多数独体字可以作合体字的组成部件,成为偏旁部首。
但在其书写时,应该知道独体字单独书写,可以按自身的形体舒展本来的笔画,而独体字作偏旁部首时,情况就有了变化。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同处在一个方块字里,部件与部件之间不可
能不受到同一空间位置和整体美感的制约,同时也受到书写是否便捷的制约。
因此,独体字作偏旁部首在合体字中与其他部件同处在一方块字内的时候,它就不得不引起或多或少字形或某些笔画的变化。
通过对许多合体字的分析,便可以发现独体字作为合体字的组成部件时改变百家乐形体是有缘由的。
其一,是书写的需要。
如合体字“地”左旁是底下带横的独体字“土”,底横须变成提。
当写完最后一提时,书写右边的部件起笔正好又高于此笔末端,书写速度又快又方便。
其二,是结构的需要。
合体字讲究结构要紧凑,“土”作为提土旁时,与横等长的提所占宽度比横所占的宽度要窄,所以整个合体字的左右两部分就搭配紧凑协调了。
再说“雨”作字的上部构字部件时,左边的竖变成点,横折钩变成横钩,这样,与下边的部件搭配才协调自然。
其三,是美观的需要。
有些独体字作合体字的组成部件时,个别笔画稍加改动,则要比原来的字形更美观。
如“送”字中的独体字“关”作为合体字的部件时,右边的捺变为点,整个字更美观。
独体字作合体字的组成部件的变化情况相当复杂,我们总结出大体以下几种规律(每种规律中只举出例字,不包括此规律中的所有汉字)。
1.底横变提。
这类独体字最后一笔是横画,把它们用于字的左边或相
对于右边而言的左边构成合体字时,最底一横变为提。
如:
生:甥一:武或颤
正:政土:地致街
豆:豌马:驰驶验
且:锄王:理玩珠
血:衅车:轼软载
佥:剑止:此些御
业:邺工:功式劲
丘:邱子:孩敦勃
鸟:鸵牛:牡牧物
直:矗立:站靖飒
里:野耳:职取聊
金:鑫.鱼:鲜鲸鲍
这里需要提出的是,“黑”字在合体字左位时,下面的横变成提,如“默”、“黔”、“黯”等字;“女”字在合体字的左位时,上面的横变成提,如“妈”、“她”、“努”等字;“舟”字在合体字的左位时,中间的一横变
成提,如“般”、“船…‘舰”等字,并且“女”和,“舟”的横变提的同时右边不出头。
2.竖弯钩、横折弯钩变成竖提、横折提。
这类独体字用于合体字左旁时(不包括门字框、口字框内的相对左位,如:阅、阉、囵、囤等字)最后一笔竖弯钩、横折弯钩变成竖提、横折提,如:
元:顽匕:顷雌
克:兢几:颓微
屯:顿毛:毳撬
电:鹌己:改凯
七:彻光:辉耀
这里需要一提的是,“匕”字用于左旁时,撇变成横,如“比”。
“创”、“刨”等字的竖弯钩书写例外,原因是考虑其左右两部分结构搭配的空间安排。
3.斜捺变点。
有斜捺笔画的独体字基本上都有撇画与其相对使用,它处于合体字的左位或相对于右边而言的左位时,斜捺变成点。
如:八:颁人:从闪囚
水:颍火:灯烧灼
良: 阆文:刘斑闵
大:因又:劝双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