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

合集下载

传热的基本概念及三种基本方式特点、区别和联系。

传热的基本概念及三种基本方式特点、区别和联系。

传热的基本概念及三种基本方式特点、区别和联系。

摘要:一、传热基本概念二、传热三种基本方式特点三、传热三种基本方式区别四、传热三种基本方式联系正文:传热是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异而发生的能量传递现象。

在工程、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传热现象无处不在。

根据热力学原理,传热主要有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一、传热基本概念1.热传导:热传导是指在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由于分子内能的碰撞和传递,使热量从高温端传递到低温端的过程。

热传导通常发生在固体中,尤其是金属材料。

2.热对流:热对流是指在流体(如气体和液体)中,因温度差异产生的密度差导致流体发生运动,从而实现热量传递的过程。

热对流主要包括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

3.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在较高温度下,由于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传播的过程。

热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无需介质。

二、传热三种基本方式特点1.热传导:速度快,能量损失小,适用于固体材料之间的热量传递。

2.热对流:速度较快,能量损失较大,适用于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

3.热辐射:速度最快,能量损失较大,适用于真空中的热量传递。

三、传热三种基本方式区别1.传播介质:热传导和热对流需要介质,而热辐射无需介质,可在真空中进行。

2.温度差异:热传导和热对流需要温度差异,而热辐射可以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发生。

3.能量损失:热传导和热对流能量损失较小,热辐射能量损失较大。

四、传热三种基本方式联系1.联合传热:在实际工程和自然界中,传热过程往往是多种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太阳能热水器中,太阳辐射与热传导、热对流共同完成热量传递。

2.转换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一种传热方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传热方式。

如在热机中,热辐射转换为热传导,进而转换为热对流。

传热的三种方式

传热的三种方式

第6章传热1、传热过程有哪三种基本方式?答:(1)间接换热,(2)直接换热,(3)蓄热式换热。

2、传热按机理分为哪几种?答:(1)热传导,(2)热对流,(3)热辐射。

3、物体的导热系数与哪些主要因素有关?答:与物体材料的组成、结构、温度、湿度、压强及聚集状态等因素有关。

4、流体流动对传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儿?答:流体在垂直于传热方向上的流动,可以增加传热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尤其是湍流时,使得传热方向上的温度梯度仅存在于流动边界层内,故温度梯度数值有很大的增加,根据傅立叶热传导定律可知,在温度梯度方向上的传热速率有了很大增加。

流体在平行于传热方向上的同向流动对于传热的作用是明显的,流体的质点运动携带了热量,使得传热速率可有很大增加。

5、自然对流中的加热面与冷却面的位置应如何放才有利于充分传热?答:将加热面水平方向置于底部,加热面水平方向置于顶部,有利于自然环流。

6、液体沸腾的必要条件有哪两个?答:(1)达到一定的过热度,(2)有利于形成较多的气泡核心。

7、工业沸腾装置应在什么沸腾状态下操作?为什么?答:应在什么核状沸腾状态下操作,因为此状态下,对流传热系数大,操作状态安全稳定。

8、沸腾给热的强化可以从哪两方面着手?答:(1)加热表面,易于形成更多的汽化核心,(2)沸腾液体,在液体中加入少量的添加剂改变沸腾液体的表面张力。

9、蒸汽冷凝时为什么要定期排放不凝性气体?答:在冷凝液膜表面上的不凝性气体膜,导热系数很小,热阻值大,直接影响蒸汽冷凝传热速率,故应定期排放不凝性气体。

10、为什么低温时热辐射往往可以忽略,而高温时热辐射则往往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答:根据斯蒂芬-波尔茨曼定律,物体对外辐射能量的总能力E与其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故在物体处于低温时热辐射往往可以忽略,而高温时热辐射则往往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

11、影响辐射传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高温物体绝对温度的4次方与低温物体绝对温度的4次方之差,(2)高温物体的黑度值及低温物体的黑度值,(3)高温物体与低温物体的位置关系。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实际传热过程:几种传热方式可同时存在。
2021/10/24
强制对流 用机械能(泵、风机、搅拌等)使流体发生 对流而传热。
自然对流 由于流体各部分温度的不均匀分布,形成 密度的差异,在浮升力的作用下,流体发 生对流而传热
2021/10/24
3、辐射
物体受热引起内部原子激发,将热能转变为辐射能以电磁波 形式向周围发射,当遇到另一个能吸收辐射能的物体时,辐 射能部分或全部被吸收又重新变为热能。 物体受热而发出辐射能的过程称为热辐射 特点:热辐射不需要任何介质作媒介,即可在真空中传播。 物体温度↑,热辐射能力↑。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Nhomakorabea1、热传导
热量从物体内部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或者传递到与之相接触的温度、较低的另一物体的过程称 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特点:物质间没有宏观位移,只发生在静止物质内的一种 传热方式。 微观机理因物态而异
2021/10/24
2、热对流
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对流 对流只能发生在流体中。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返回
式中
q Q A
A──总传热面积
二、定态与非定态传热
非定态传热 Q,q, t f x, y, z,
定态传热 Q,q, t f x, y, z
t 0

返回
三、冷、热流体通过间壁的传热过程
T1
t2
(1)热流体 Q1(对 流) 管壁内侧
对流 导 对流
返回
4.1.3 冷、热流体的接触方式
一、直接接触式
板式塔
返回
填料塔
返回
凉水塔
返回
二、蓄热式
低温流体
优点: • 结构较简单 • 耐高温
高温流体
缺点: • 设备体积大 • 有一定程度的混合
t2
冷流体t1
T2
传热面为内管的表面积
返回
(2)列管换热器
热流体T1
返回
二、对流 流体内部质点发生相对位移的热量传递过程。 • 自然对流:由于流体内温度不同造成的浮升力
引起的流动。 • 强制对流:流体受外力作用而引起的流动。
对流传热: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过程。
三、热辐射 物体因热的原因发出辐射能的过程称为热辐射。
• 能量转移、能量形式的转化 • 不需要任何物质作媒介
返回
4.1.2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一、热传导 热量从物体内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
分,或传递到与之接触的另一物体的过程称为热传导。 特点:没有物质的宏观位移
• 气体 分子做不规则热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 • 固体 导电体:自由电子在晶格间的运动
非导电体:通过晶格结构的振动实现 • 液体 机理复杂
Q

(2)管壁内侧Q2( 热传导) 管壁外侧

4.1 传热概述及热传导

4.1 传热概述及热传导

保温杯内胆与瓶身中间处于真空,
无气体分子,不导热。
27
4.2.1 傅立叶定律(Fourier's Law)
1.固体的导热系数
导热性能与导电性能密切相关,一般而言,良好的导电体必然是良好的导热体,
反之亦然。在所有固体中,金属的导热性能最好。 大多数金属的导热系数与金属温度和纯度有关,即
t , λ
t 0
t 0
非稳态(非定常)传热:间歇生产过程,开、停车阶段。
Q , q, t f x , y , z
本章只讨论稳定传热
17
4.1.3 传热过程 热载体及其选择
选择原则
①载热体的温度易调节控制;
②载热体的饱和蒸气压较低,加热时不易分解; ③载热体的毒性小,不易燃、易爆,不易腐蚀设备;
《化工原理》
第4章 传热
4.1 传热概述及热传导
新课导入
热传递3种方式
热 传 导
热 对 流
热 辐 射
热量传递可以依靠其中的一种方式或几种方式同时进行,净的热流方向总是 从高温处向低温处流动。
2
4.1.1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
若物体各部分之间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 传递热量的过程为热传导(又称导热)。
物质种类
气体
液体
非导固体
金属
绝热材料
W/(m﹒oC) 0.006~0.6 0.07~0.7
0.2~3.0
15~420
﹤0.25
26
4.2.1傅立叶定律(Fourier's Law)
从导热系数的角度分析一下,泡沫箱和保温杯的保温原理。
泡沫箱中存在大量微孔,填充
了大量空气,同时其自身为绝

传热

传热
第四章
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概述
一、传热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在有温度差的条件下,热自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现象称 为热量传递过程,简称传热。用于冷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 设备称为换热器或热交换器。 传热过程研究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如何强化传热过程, 以求用较小的传热设备传递较多的热量;二是如何削弱传热 ,以减少热力设备或管道的热损失。 二、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一)热传导 热传导简称导热。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宏观的相对位 移,在相互接触而温度不同的两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温度 不同的各部分,仅由微观粒子位移、转动或震动等热运动而 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
(1)流体在管内作强制对流时的准数关联式
(二)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给热系数 当流体粘度小于两倍常温下水的粘度时
热传导
傅立叶定律指出:当物体内进行的是纯导热时,单位 时间内以导热方式传递的热量Q与温度梯度dt/dx及垂直于 导热方向的导热面积 S 成正比,若过程为一维导热,则有
dt Q S dx
式中 —导热系数,W/(mK)。 (二)导热系数 1、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及数值范围
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为单位温度梯度下的热通量,其 数值表示了物质的导热能力大小,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 。 各种物质导热系数的数值范围很大,一般来说,金属 固体的导热系数最大,非金属固体的次之,液体的较小, 气体的最小。 2、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 (1) 固体的导热系数 纯金属的导热系数一般随温 度升高而减小,随其纯度增加而增大。非金属固体(建筑 材料或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与其结 构紧密程度有关。结构越紧密,导热系数越大。 (2) 液体的导热系数 多数液态金属的导热系数随 温度升高而降低;常见的非金属液体中,除水和甘油以外 ,一般液体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略有减小。

传热

传热
第三章
第一节
传热
概述
导热
一、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根据传热的机理不同,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分为三种: 对流 热辐射
1、热传导(又称导热)
当物体内部或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存在着温差时,由于分 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热量的传递。 热量由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或从高温物体传到与之相接 触的低温物体,直到各部分温度相等为止,这种热量传递过 程称为导热。
ΔT=T1 –Tn+1
5、保温层的临界半径
t1----保温层内表面温度;tf----环境温度 r1、r2----分别为保温层内外壁半径; λ---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α---为对流传热系数;L---为管长
t1 t2
r1 r2
t1 t f r2 1 1 R1 R2 ln 2L r1 2Lr2
2、导热系数

dT A dx
(1)、固体的导热系数
大多数固体的导热系数与温度大致呈线性关系。 λ=λ0(1+αλt)
αλ-------温度系数
(2)液体的导热系数
液态金属:液态金属导热系数比一般液体高 液态金属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其他液体:水的导热系数最大,除水和甘油等几种液体外,大多数 液体λ随温度升高略有减少,纯液体λ比混合液体一般要大一些。
第二节
一、热传导方程 1、傅立叶定律
热传导
T φ T2 x
dT A dx dT q dx
dT dx
T1
T
T+dT
dx
δ
温度梯度,表示热流方向温度变化的强度,温度梯 度越大,说明热流方向单位长度上的温差越大。
负号 表示热流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热量是沿温度 降低的方向传递.

化工原理传热

化工原理传热

化工原理传热
传热是化工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在诸多化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热的目的是将热量从一个物体或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介质中,以实现热量的平衡。

常见的传热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碰撞传递。

当两个物体的接触表面存在温度差异时,热量会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导。

传导的速率取决于物质的导热性能、温度差和物质的厚度及表面积。

对流是指热量通过介质的流动传递。

当液体或气体流经固体表面时,会带走固体表面的热量,然后将其释放到其他地方。

对流的速率取决于介质的流速、流动性质、热交换表面积和温度差。

辐射是指发射和吸收电磁辐射传递热量。

所有物体都会辐射热能,其强度与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特性有关。

辐射的速率取决于温度差、辐射表面的特性和表面积。

在化工过程中,传热通常与反应、分离和加热等操作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传热设备,可以提高化工过程的效率和产量。

例如,在化工反应过程中,提供适当的传热方式和设备,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产品质量。

在化工分离过程中,通过传热可以实现不同组分的分离和纯化。

在加热过程中,传热设备可以提供所需的加热功率和温度控制。

综上所述,传热在化工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设计传热设备,可以提高化工过程的效率和产量,同时实现能量的合理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 0 0
R
0 1 0
D
0 0 1
较接近的实 物
表面粗糙红砖 表面磨光的铜 单原子/对称双 原子气体 一般固、液体
灰体
ɛ
1- ɛ
0
辐射传热定律

1)普朗克定律

辐射能力 E ,[W/m2]

单色辐射能力: 黑体辐射能力:
E
dE d



不同温度下E~λ关系

E

0
E d
P199 图4-29
E0
(1 - )E0
两固体间的辐射传热

Q1-2=C1-2 φ S [(T1/100)4 - (T2/100)4]

角系数φ与总辐射系数C1-2的确定
E1 E2
举例
已知:A=4.5m2 求:1)QR=?
2)炉前0.04m 处放一铝板, Q’R=?
分析:
Q1-2=C1-2 ? [(T1/100)4 - (T2/100)4] 1)直接代入 求解,得:Q1-2=44kW 2)利用Q’1-2=Q1-3= Q3-2,求得:
热传导
1.热传导和傅立叶定律
傅立叶定律 导热系数λ
2.平壁热传导
单层/多层平壁
3.圆筒壁热传导
单层/多层圆筒壁
傅立叶定律(1)
t
t1 t2
x △x
假设:(1) 平壁面积A远大于壁厚, 壁边缘处Q散失=0。 (2) 温度 t只沿着垂直于壁面的x 方向变化,等温面是垂直于x轴的 平面。 (3)壁面两侧的温度t1 、 t2不随 时间而变化。.
i
h

i
5)按指数相同合并得: : 即
Nu k Re Pr Gr 雷诺 普兰特
努塞尔
格拉斯霍夫
几种常用的准数准数名称
准数名称 符号 准数式
l
lu
意义
努塞尔特准数(给热 准数)
Nu
表示对流传热系 数的准数
确定流动状态的 准数
雷诺准数(流型准数) Re

普兰特准数(物性准 数)
3
30960
0 . 023

di
Re
0 .8
Pr
0 .4
0 . 023
0 . 14 0 . 02
30960

0 .8
5 . 79
0 .4
=1272W/(m2· ℃) 若忽略定性温度的变化,当苯的流量增加 一倍时,给热系数为α ′
u u
有一列管式换热器,由38根φ 25mm×2.5mm的无缝钢管组 成。苯在管内流动,由20℃被加热至80℃,苯的流量为 8.32kg/s。外壳中通入水蒸气进行加热。试求管壁对苯 的传热系数。当苯的流量提高一倍,传热系数有何变化。
解:苯在平均温度℃下的物性可由附录查得:
密 度 ρ=860kg/m3; 比 热 容 cp=1.80kJ/( 公 斤 · ) ; 粘 度 ℃ μ=0.45mPa· s;导热系数λ=0.14W/(m· ℃)。
加热管内苯的流速为
8 . 32 u qv

4

d n
2 i
860 0 . 785 0 . 02
2
38
0 . 81
m/s
Pr
cp

d iu

1 . 8 10 0 . 45 10
3
3
5 . 79
0 . 14
Re


0 . 02 0 . 81 860 0 . 45 10
0 (1 at)
热传导-平壁热传导公式推导
由傅立叶定律
Q S
Q dx 1 S dt
0 t1 b1 t2
dt dx
得:
( Q , S 是常数)
Qt2 t3 b2
1 S
Q
2S
t3 t1 t 3 b1 t1 t i 1 或 q Q S t1 t i 1
=381.6W/m2
(b) 保温砖与建筑砖的界面温度t3
因系稳定热传导,所以 q1=q2=q3=q q=λ 2/b2(t2-t3)
381.6=0.15/0.31(946- t3)
解得 t3=157.3℃
(c) 建筑砖外侧温度t4 同理 q=λ 3/b3(t3-t4) 381.6=0.69/0.24(157.3- t4) 解得 t4=24.6℃

(1)定义: 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 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 (2)特征: a. 物体间无相对位移; b.物体间必须相互接触; b.没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2. 热对流(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1)热对流: 流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相对宏观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 递. (2)对流换热: 流体流过与之温度不同的固体壁面时引起的热量传递. (3) 特征: 有相对位移; 一定伴随着流体的导热; 没有能量形式之间的转换; 流体和固体壁面相互接触. (4)牛顿冷却公式
辐射传热定律

2)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黑体的辐射能力E0 E0=C0 (T/100)4,其中C0=5.67 W/(m2K4) 例 1000K黑体的辐射能力E0=?


辐射传热定律
T

T
E1
3)克希霍夫定律





推导 E1 +(1 - )E0 = E0 又: E1 = E0 表达式 A = = E / E0
格拉斯霍夫准数(升 力准数)
Pr
Gr
cp

g tl
3 2
表示物性影响的 准数
表示自然对流影 响的准数

2
使用α 经验关联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a) 应用范围:关联式中Re、Pr、Gr的数值 范围。 b)?特征尺寸:Nu、Re、Gr等准数中如何选 取。 c) 定性温度:各准数中流体的物性应按什 么温度确定。
Am A1 A 2 2

若在热交换器里的一根钢管,管内径是25[毫 米],管壁厚度3.25mm,管长5.0m,管内壁温 度是373K,管外壁温度是371K。己知钢的导热 系数λ =49W/mK,这根钢管传递热量为多少?
解 己知 r1=25/2=12.5mm=0.0125m r2=12.5+3.25=15.75mm=0.01575m b=3.25mm=0.00325m L=5.00m λ =49W/mK t1=373K t2=371K
等温面
Q
t1 t2
Q
t1>t2
Q
t1 t n 1 1 2
n
ln L
i 1
n
rn 1 rn
或 Q
t1 t n 1

n
bi
( 其中 : A m, i
Ai 1 Ai ln Ai 1 Ai
)
i 1
i A m ,i
r2 r1
2
对于的圆筒壁,以算术平均值代替对数平均值导致的 误差<4%。作为工程计算,这一误差可以接受,此时。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1)影响因素 2)因次分析 3)具体应用的简化
无相变 强制对流,自然对流 有相变 蒸汽冷凝,液体沸腾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因次分析
1) 确定相关因素 2) 写成幂指数的形式
α =f(u, L,de, β,λ,μ,ρ,Cp, g △t) α=kua Lb defCph (βg △t)i
q 2 L (t1 t 1
2



)


ln
r2 r1
=
2 3 . 14 5 . 0 49 ( 373 371 ) ln 0 . 01575 0 . 0125


=1.33×104 W
热对流 : 主要内容
1.对流传热分析 2.热对流基本概念 常见类型 速率方程 传热系数α 3.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3) 写出各项的基本量纲式子左右量纲指数相等
[α]=[W/m2/K]=[Nm/s/ m2/K]=[kg/s3/K]
4)式子左右量纲指数相等(公斤,s,t ,m )
L
Lu k C p
a h a
g tL 3 2 2
x
δ
傅立叶定律(2)
温度梯度
grad t lim
n 0
t n

t n

dt dx
( 一维 )
单位时间内通过平板传导的热量dQ与温度梯度 dt/dx及垂直于热流方向的导热面积A正比,即:
dQ/dτ =-λ Sdt/dx
稳定传热时,故上式可写为q=Q/τ =-λ S(dt/dx)
导热系数
物质名称 金属 建筑材料 绝热材料

dQ dS t n
导热系数[W/m.K] 5-420 0.5-2 0.01-04

其他液体 气体
0.6
0.09-0.7 0.007-0.17
导热系数公式
式中 λ —固体在温度t℃时的导热系数, w/(m2℃) λo—固体在温度0℃时的导热系数,w/ (m2•℃) a — 温度系数,1/℃;对于大多数 金属材料为负值,而对大多数非金属材料 为正值。
思路
1)画示意图; 2)判断范围;
t
t1
t2
t3
t4
3)列公式;
4)分析已知-未知关系;
o b b b
5)求解; 6)验算。
图 3-3 多层平壁稳态热传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