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件: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合集下载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2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

4.下列细胞中不会发生基因突变的有( )
①人的成熟红细胞 ②神经细胞
③种子中的胚细胞 ④皮肤生长层细胞
⑤根尖分生区细胞 ⑥癌细胞
A.① ②
B.④ ⑥
C.③ ⑤
D.① ② ③ ⑤
5.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根 本原因是( ) A.基因突变频率高 B.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 C.后代出现性状重组 D.环境影响增大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变异的概念: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 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 的差异。
生 不可遗传的变异
物 环境影响,生物 体内遗传物质没
的 变 异
有改变
可遗传的变异
生殖细胞内遗传 物质改变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正常型红细胞
镰刀型红细胞
病因分析:
二、基因重组的类型
基因工程表达载体的构建
二、基因重组的意义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 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 重要的意义。
1.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玉米由于水肥充足而长得穗大粒足; B.人由于晒太阳而皮肤变黑; C.无子番茄没有种子;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血红蛋白分子的部分氨基酸顺序
病因分析:
蛋白质
正常
氨基酸 谷氨酸
异常
缬氨酸 直接原因
mRNA DNA
G AA
GUA
CTT 突变 CAT
GAA
GTA 根本原因
思考:
DNA的碱基有可能发生什么的变化?
A AT C C G C T TA G G C G
A T C C G C 缺失 TAGGCG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课件 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

直接 原因
易破裂,使人 患溶血性贫血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思考】在我们所学的内容中,还有哪些是因为基因中碱基发生改 变使性状发生改变的实例?
【2】豌豆的皱粒
【3】囊性纤维病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囊性纤维病
二、基因突变的概念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豌豆的皱粒 【3】囊性纤维病
碱基对的替换
碱基对的增添 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多害少利性
5.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有害,但有些基因突变,可使生物
获得新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有些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益。
六、基因突变的意义
1. ___新___基__因______产生的途径; 2. ___生__物__变__异_____的根本来源; 3. 提供生物进化的__原__材___料_______。
➢ 改变生物性状的原因:
➢ 不改变生物性状的原因:
①肽链中氨基酸种类发生改变; ①密码子简并性;); ③突变部位的基因位于非编码区;
④肽链缩短(终止密码子提前)。 ④改变个别氨基酸但不影响蛋白 质功能。
三、基因突变的结果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
(2016全国III,32节选)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 (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 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 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一___ 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二_____代中能观察 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三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 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__二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响插入位 大
置后的序列
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缺失位 大
易破裂,使人 患溶血性贫血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思考】在我们所学的内容中,还有哪些是因为基因中碱基发生改 变使性状发生改变的实例?
【2】豌豆的皱粒
【3】囊性纤维病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囊性纤维病
二、基因突变的概念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豌豆的皱粒 【3】囊性纤维病
碱基对的替换
碱基对的增添 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多害少利性
5.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有害,但有些基因突变,可使生物
获得新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有些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益。
六、基因突变的意义
1. ___新___基__因______产生的途径; 2. ___生__物__变__异_____的根本来源; 3. 提供生物进化的__原__材___料_______。
➢ 改变生物性状的原因:
➢ 不改变生物性状的原因:
①肽链中氨基酸种类发生改变; ①密码子简并性;); ③突变部位的基因位于非编码区;
④肽链缩短(终止密码子提前)。 ④改变个别氨基酸但不影响蛋白 质功能。
三、基因突变的结果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
(2016全国III,32节选)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 (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 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 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一___ 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二_____代中能观察 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三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 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__二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响插入位 大
置后的序列
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缺失位 大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2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类型交 自叉 由互 组换 合— —— —减 减数 数第 第一 一次 次分 分裂 裂
前期 后期
基因工程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提醒 (1)受精过程中未进行基因重组。
(2)亲子代之间差异主要是基因重组造成的。
(3)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和重组性状,不能产生新基
因和新性状。
1.教材第 81 页[思考与讨论]中,明确该病的直接原因—— 血红蛋白异常,根本原因—— ==AT===替换成==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直接原因: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根本原因:控 制血红蛋白的基因由==AT===突变成==AT===,发生了碱基对替换。
(2)能。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异在显微镜下是可以观察到 的;基因突变无法在显微镜下观察,但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红 细胞形态改变,因而可以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是否发生变化, 进而判断是否发生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发生时间
DNA复制时,如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的间期
意义
①_新__基__因___产生的途径;②生物变异的根本来 源;③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判一判] 1.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 【答案】√ 2.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 【答案】× 3.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 【答案】× 【解析】突变一般是有害的。 4.不同基因突变的概率是相同的( ) 【答案】× 【解析】不同基因突变率有差异,但都是低频性。
【考点剖析】 1.变异的概念 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及同一亲代所生的各子代之间,均有或 多或少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变异。 提醒 变异强调亲子代之间或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 性,而遗传强调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
2021年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第七单元第21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非等位基因 非姐妹染色单体
生物变异 生物进化
生物多样性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基因结构 新基因
不定向 生物进化
生物
生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异
控制不同性状
生物多样性
√ ×
√ ×
√ ×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2021年高考生物人教版 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 分第七单元第21讲基因
突变与基因重组
2020/9/10
GUA 替换、增添和缺失
DNA复制时
普遍 随机
低频 不定向
多害少利
等位基因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减Ⅰ后 减Ⅰ前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复习指导: 1.变异分为哪两大类?可遗传变异有哪几种来源?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怎样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3.基因突变的概念 ?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什么? 4.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原因?基因突变有何意义? 5.基因突变作为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有哪些特点? 6.什么是诱发突变?它与自然突变的区别?什么是人工 诱变?人工诱变在育种上有何应用? 7.什么叫基因重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果是? 8.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生物的变异
基因突变 & 基因重组
知识点:①不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的区别
②基因重组的原因与实质 ③基因突变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实质 ④基因突变的意义及应用
重点: ①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的概念
②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特点
难点: 基因突变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题型: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近年随基因工程、纳 米技术、基因治疗等研究的深入,本节内容在高考 中有增加的趋势,且占分值也较高。
基因的组合.减Ⅰ后期
例子
②基因的互换: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体之间
发生局部互换.四分体时期 例子
③基因工程,即:重组DNA技术
3、特点:两个体杂合程度越高,遗传物质的差距越大, 后代重组类型越多,变异越大
4、意义: 通过有性生殖实现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 其丰富的来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生物进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
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 倒转:
┯┷┯┷┯┷┯┷┯┷┯┷┯┷┯┷┷┷ ATGTGTGC TACACACG
基因突变的结果: 形成新的基因,即:等位基因
(1)多数基因突变并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①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的“突变”不引起性状改 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PPT课件

• 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基因型(改变)
表现型(改变)
知识点一表格
第12页/共94页
7、基因突变的应用
——人工诱变育种
(1)原理: 运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提高突变率,诱 发基因突变,获得优良品种.
(2)人工诱导基因突变常用方法: 物理因素:包括X射线、紫外线、激光等; 化学因素:有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1)染色体组的概念
细胞中的一组_非__同__源___染色体,它们在形__态___ 和_功__能___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生物生 长发育的_全__部__信__息__,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 做一个染色体组。
第52页/共94页
(2)染色体组的确认方法
①据“染色体形态”判断——细胞内同种形态 染色体有几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
第60页/共94页
多倍体育种方法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
染色体数目加倍 发育
多倍体植株 细胞融合也可得到多倍体
如二倍体如何培育得到三倍体植株?
第61页/共94页
帕 米
万 山
尔之
高母
原
---
*据统计,帕米尔高原上的植物 65%以上是多倍体。
第63页/共94页
3、单倍体
①定义: 由 配子 发育而成的个体。 ②单倍体植株特点: 弱小,且高度不育
┯┯┯┯
┯┯┯┯
┯┯┯┯
ATGC
ATGC
ATGC
TACG
TACG
TACG
┷┷┷┷
替
┷┷┷┷
增
┷┷┷┷
缺
换
┯┯┯┯
添
┯┯┯┯┯
失
┯┯┯
ACGC
ATAGC
2021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件: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3.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 4.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 √ )
提示:病毒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组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而 且一般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突 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 个新基因。
5.基因突变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 √ )
(3)在细胞分裂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的原因是
细胞分裂的间期进行 DNA 复制,DNA 复制时需要解旋成单链,
单链 DNA 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碱基的改变
。
(4)基因突变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能遗传给
有性生殖的后代,因为
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时,可通过无性生殖传 给后代,但不会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基因突变发生在精子 或卵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时,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
2.基因突变的概念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 基因结构 的改变。
3.发生时间 主要发生于 有丝分裂间期 或 减Ⅰ分裂前的间期 。
4.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连线)
类型
举例
①物理因素 ②化学因素 ③生物因素
a.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b.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c.紫外线、X 射线
引发突变原因
A.基因突变是有利的 B.基因突变是有害的 C.基因突变的有害性是相对的 D.不具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对疟疾的抵抗 力要强
下图为基因突变的机理,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分别是 物理 、 生物 、 化学 。
(2)图中④⑤⑥分别表示基因突变的类型是 增添 、 替换 、 缺失 。
提示:对于生物个体而言,发生自然突变的频率很低。但是, 一个物种往往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就整个物种来看,在漫长的进 化历程中产生的突变还是很多的,其中有不少突变是有利突变,对 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因此,基因突变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 料。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新人教版

(2)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突变型②中链霉素不能与核糖体结合,
另两种突变型中链霉素均能与核糖体结合,可推测位点___②______的
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
2.下图表示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核酸链,c是肽
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a→b→c表示基因的复制和转录 B.图中由于氨基酸没有改变,所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C.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D.除图示情况外,基因突变还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增添
【误区警示】
基因突变的四点提醒
(1)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不一定是基因突变,只有引
起了基因结构变化,才是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如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基因突
变产生的是新基因。
(3)基因突变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
(4)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1.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1)内因:体内异常的代谢物质等导致基因中碱基对
增___添__、__缺__失___或__替__换__。
(2)外因(连线):
5.结果:பைடு நூலகம்产生新的___基__因_____:
(1)发生在配子中:可遗传给后代。
(2)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通过有__性___生__殖__遗传。
6.特点
(1)普遍性:_一__切___生__物____都可以发生。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__任__何__时__期____和DNA分子的任何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另两种突变型中链霉素均能与核糖体结合,可推测位点___②______的
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
2.下图表示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核酸链,c是肽
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a→b→c表示基因的复制和转录 B.图中由于氨基酸没有改变,所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C.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D.除图示情况外,基因突变还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增添
【误区警示】
基因突变的四点提醒
(1)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不一定是基因突变,只有引
起了基因结构变化,才是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如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基因突
变产生的是新基因。
(3)基因突变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
(4)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1.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1)内因:体内异常的代谢物质等导致基因中碱基对
增___添__、__缺__失___或__替__换__。
(2)外因(连线):
5.结果:பைடு நூலகம்产生新的___基__因_____:
(1)发生在配子中:可遗传给后代。
(2)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通过有__性___生__殖__遗传。
6.特点
(1)普遍性:_一__切___生__物____都可以发生。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__任__何__时__期____和DNA分子的任何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有些基因突变,可使生物获得新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
6.基因突变的结果 产生一个以上的 等位基因 。
7.意义 (1) 新基因 产生的途径; (2) 生物变异 的根本来源; (3)提供生物进化的 原始材料 。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 位置。( × ) 2.有丝分裂前期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 ) 提示: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分裂间期。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 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对 DNA 的损伤不仅发生在 间期,而是在各个时期都有;另外,外部因素还可直接损伤 DNA 分子或改变碱基序列,并不是通过 DNA 的复制来改变碱基对, 所以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间期。
(3)在细胞分裂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的原因是
细胞分裂的间期进行 DNA 复制,DNA 复制时需要解旋成单链,
单链 DNA 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碱基的改变
。
(4)基因突变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能遗传给
有性生殖的后代,因为
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时,可通过无性生殖传 给后代,但不会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基因突变发生在精子 或卵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时,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
会影响生物性状
考点1
考点2
课时作业
考点 1
考点 1 基因突变 一、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可遗传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 是否变化
发生变化
不发生变化
遗传情况 可以遗传给后代
变异性状仅
限于当代表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现来源 染色体变异
环境条件改变
联系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可遗传变异为 染色体变异 ,分子
提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这说 明在易患疟疾的地区,镰刀型细胞的突变具有有利于当地人生存的 一面。虽然该突变体的纯合子对生存不利,但其杂合子却有利于当 地人的生存。
2.(必修 2P82“批判性思维”改编)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 大多数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但为何它仍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 材料?
水平发生的变异为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只在减数分裂
过程发生的变异为 基因重组 ,真、原核生物和病毒共有的变
异类型为 基因突变 。
二、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图示中 a、b、c 过程分别代表 DNA 复制 、 转录 和 翻译 。突变发生在 a (填字母)过程中。
(2)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 血红蛋白 异常,根本原因是发 生了 基因突变 ,碱基对由==AT===突变成==AT===。
提示: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遗传, 但有些植物可能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如果发生在减数分裂 过程中,可以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
6.由基因 B1 突变的等位基因 B2 可能是由于碱基对替换或碱 基对插入造成的。( √ )
7.若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基因就不会发生突变,基因突变 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 )
2.基因突变的概念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 基因结构 的改变。
3.发生时间 主要发生于 有丝分裂间期 或 减Ⅰ分裂前的间期 。
4.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连线)
类型
举例
①物理因素 ②化学因素 ③生物因素
a.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b.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c.紫外线、X 射线
引发突变原因
Ⅰ.影响宿主细胞 DNA Ⅱ.损伤细胞内 DNA Ⅲ.改变核酸碱基
答案:
5.基因突变的特点
(1) 普遍性 :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 任何时期和部位
。
(3) 低频性 :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4) 不定向性 :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
(5) 多害少利性 :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最新考纲 高频考点
核心素养
1.科学思维——比较与综
1.基因重组及其 基因突变
意义(Ⅱ)
与基因重
2.基因突变的 组的本质
特征和原因(Ⅱ) 与类型源自合: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类 型,育种方法比较;批判性 思维: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2.生命观念——结构与功 能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8.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与用甲基绿和 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分布所用核心技术相同。( × )
9.积聚在甲状腺细胞内的 131I 可能直接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 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 )
1.(必修 2P81“学科交叉”改编)具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并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 因为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并对疟疾具有较 强的抵抗力,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 请根据这一事实探讨突变基因对当地人生存的影响。
3.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 4.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 √ )
提示:病毒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组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而 且一般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突 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 个新基因。
5.基因突变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 √ )
提示:对于生物个体而言,发生自然突变的频率很低。但是, 一个物种往往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就整个物种来看,在漫长的进 化历程中产生的突变还是很多的,其中有不少突变是有利突变,对 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因此,基因突变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 料。
3.(必修 2P84 拓展题 T2 改编)具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 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并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因 为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血红蛋白,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 力。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对此现 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C )
A.基因突变是有利的 B.基因突变是有害的 C.基因突变的有害性是相对的 D.不具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对疟疾的抵抗 力要强
下图为基因突变的机理,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分别是 物理 、 生物 、 化学 。
(2)图中④⑤⑥分别表示基因突变的类型是 增添 、 替换 、 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