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母细胞瘤X线与质子适形放射治疗计划比较

合集下载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习重点+答案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习重点+答案

源皮距SSD: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体模表面的距离。

源瘤距STD: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肿瘤中心的距离。

源轴距SAD:射线源到机器等中心点的距离。

机器等中心点:机架的旋转中心、准直器的旋转中心及治疗床的旋转中心在空间的交点。

PDD:百分深度剂量:体模内射线中心轴上某一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Dd与参考深度d0处吸收剂量D0之比的百分数,是描述沿射线中心轴不同深度处相对剂量分布的物理量。

等效方野:如果使用的矩形野火不规则野在其照射野中心轴上的百分深度剂量与某一方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相同时,该方形野叫做所使用的矩形或不规则照射野的等效方野。

MLC:多叶准直器:相邻叶片沿宽度方向平行排列,构成叶片组,两个相对叶片组组合在一起,构成MLC。

Bolus:等效组织填充物:包括石蜡、聚乙烯、薄膜塑料水袋、凡士林、纱布及其他组织等效材料。

在皮肤表面及组织欠缺的位置填入组织等效物,达到改善剂量分布的效果。

剂量建成效应:百分深度剂量在体模内存在吸收剂量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剂量建成效应。

GTV:肿瘤区:是可以明显触诊或可以肉眼分辨和断定的恶性病变位置和范围。

'CTV:临床靶区:包括了可以断定的GTV和(或)显微镜下可见的亚临床恶性病变的组织体积,是必须去除的病变。

ITV:内靶区:包括CTV加上一个内边界范围构成的体积。

PTV:计划靶区:是一个几何概念:包括ITV边界(ICRU62号报告)、附加的摆位不确定度边界、机器的容许误差范围和治疗中的变化。

确定性效应:是指受照剂量超过一定阈值后必然发生的辐射效应。

随机效应:发生概率与受照射的剂量成正比,但其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主要表现为有法远期效应,包括恶性肿瘤和遗传效应。

TD5/5: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

TD50/5: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0%。

4Rs:是指,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周期内细胞的再分布;氧效应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合以及再群体化。

肿瘤放射治疗基本方法及原则

肿瘤放射治疗基本方法及原则
目前,肿瘤放射治疗已经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局部控制和缓 解症状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肿瘤放射治疗的重要性
肿瘤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对于一些对化疗 不敏感的肿瘤类型,如软组织肉瘤、骨肉瘤等,放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手 段。
肿瘤放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 于一些早期肿瘤,放疗甚至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03
个体化放疗与其他治 疗手段的联合应用
探索个体化放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 合应用,如手术、化疗、免疫治疗等 ,以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复发风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照射,实现对肿瘤的精确打击。
强度调节放疗
03
通过动态调整放疗剂量和照射野的大小,实现个体化治疗,降
低正常组织的损伤风险。
个体化放疗的发展
01
基因组学在放疗中的 应用
研究基因组学在放疗中的指导作用, 根据患者的基因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2
个体化放疗剂量和照 射野的设计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类型,设 计个体化的放疗剂量和照射野,以最 大程度地保护正常组织并提高肿瘤控 制率。
适形与剂量适形放疗的优点
提高肿瘤照射剂量,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肿瘤控制率和生存率。
剂量分割与分次放疗
剂量分割放疗
是指将总剂量分成若干个小剂量,分多次照 射,以提高肿瘤的控制率和生存率。
分次放疗
是指将总剂量分成若干次照射,每次照射后给予一 定的时间间隔,以减轻放疗反应和恢复正常组织功 能。
剂量分割与分次放疗的优 点
对于早期发现的肿瘤,放 射治疗是有效的局部治疗 方法,可以控制肿瘤生长, 提高治愈率。
局部晚期肿瘤

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介绍和比较

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介绍和比较

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介绍一、质子治疗质子治疗:氢原子核中的质子通过粒子加速器释放高能量射线的治疗。

二、重离子治疗重离子,是指重于2号元素氦并被电离的粒子。

所谓重离子就是比电子重的粒子。

应用于放射线治疗的重离子通常是指碳素离子。

利用重离子加速器将碳离子加速到光速的70%左右,再利用形成的碳离子束流进行照射。

三、粒子(质子、重离子)治疗的优势a. X射线进入人体时在皮肤附近释放的能量最高,进入人体后则会逐步降低能量,所以到达肿瘤时就不一定是能量最高杀伤力最强的时刻,达不到充分的治疗效果;而且射线会在穿透肿瘤后继续释放能量,损害周围的正常组织。

而粒子,可以进行调节,达到我们的期盼:在皮肤附近以及到达肿瘤之前抑制能量的释放,一旦到达肿瘤时便会瞬间释放大剂量的能量,经过肿瘤后又马上停止释放能量(布拉格峰,Bragg 峰)。

简而言之,就是射线在体内的分布较传统射线更集中,更优质。

减少毒副反应,减少第二原发肿瘤。

b. 重离子和质子有足够的放射剂量能到达体内更深部位的肿瘤。

四、粒子(质子、重离子)治疗的适应症没有远处转移,(原则上)没有淋巴结转移,局限在某一部位的肿瘤,适合进行质子重离子治疗。

黑色素瘤、骨和软组织肉瘤、脊索瘤、高危前列腺癌、胰腺癌和术后复发的直肠癌,重离子放疗显示了很好的疗效。

血液内的肿瘤、空腔脏器内如胃、肠等肿瘤以及乳腺肿瘤等不适合质子重离子治疗。

五、质子治疗和重离子治疗的区别重离子在生物学效应方面优于质子。

因为重离子能够对肿瘤细胞DNA 产生直接作用,使DNA 的双链同时受到损伤,且不受氧浓度的影响,使正常癌细胞或乏氧癌细胞产生不可修复的致死性损伤,从而彻底杀死癌细胞。

而质子在对癌细胞DNA 损伤的程度不如重离子。

因此,这一点上,重离子比质子具有更强的杀灭抵抗放射肿瘤细胞的能力。

但是在重离子放射线照射过程中,产生的离子碎片对肿瘤前部和形成的末端小尾巴对治疗的影响, 尤其是对末端横向散射的影响, 以及如何进行有效评估等问题的研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放射治疗基本流程

放射治疗基本流程

放射治疗基本流程放射治疗是一种利用放射性物质或放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的基本流程可以总结为预治疗评估、治疗规划、治疗实施和后治疗评估四个步骤。

一、预治疗评估:预治疗评估是放射治疗的第一步,目的是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放射治疗,并为后续的治疗规划提供必要的信息。

预治疗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临床评估:包括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肿瘤的特点。

1.2影像学评估:通过CT、MRI、PE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周围组织的情况,以辅助治疗规划。

1.3骨髓评估:对于患有血液肿瘤或需要放射治疗的部位骨髓的情况进行评估,以评估患者的造血功能。

1.4心脏评估:对于需要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患者,需要评估其心脏的功能状况,以确定放射剂量。

二、治疗规划:治疗规划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目标,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治疗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靶区划定:根据临床和影像学信息,确定肿瘤区域以及需要加大放射剂量的区域,以确定放射治疗的靶区。

2.2器械模拟:通过模拟装置,对患者进行定位,以确定放射治疗的位置和方向,并在模拟过程中制作定位标记。

2.3剂量计算:根据靶区的大小、位置和患者的个体情况,使用放射物理学的计算方法,确定放射剂量和照射计划。

2.4器械设计:根据治疗计划,设计用于发射放射线或放射性粒子束的装置,如放射线治疗机或质子治疗装置等。

三、治疗实施:治疗实施是将治疗计划转化为实际的治疗过程。

治疗实施的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定位和定标:根据模拟过程中制作的定位标记,对患者进行定位,确保放射线或粒子束准确照射到靶区。

3.2治疗装置校准:对一些放射治疗机或质子治疗装置等进行校准,确保放射剂量的准确性。

3.3治疗会话:根据治疗计划,将放射线或粒子束照射到患者的肿瘤区域,每次照射时间通常较短,可以在多个会话中完成治疗。

四、后治疗评估:治疗结束后,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后治疗评估。

适形调强放疗,放疗技术的“宠儿”

适形调强放疗,放疗技术的“宠儿”

适形调强放疗,放疗技术的“宠儿”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三大主要治疗手段之一,45%的恶性肿瘤可治愈,其中手术治愈约22% ,放射治疗治愈约18%,化疗治愈约5%。

在中国,50%—70%的肿瘤患者在病程中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包括根治性放疗,辅助治疗或姑息治疗。

调强放疗(IMRT)近20年来,放射治疗进人了精确放疗年代,调强放疗(IMRT)即适形调强放疗是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要求辐射野内剂量强度按一定要求进行调节,简称调强放疗。

建立在现代影像诊断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之上,依靠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使照射剂量范围最大限度地适合于肿瘤形状,使肿瘤得到最大照射剂量,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正常组织照射剂量,有效地保护了正常组织,提高肿瘤治疗的增益比。

“调强放疗类型分为:静态调强、动态调强、容积调强、断层调强。

适应症:1、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脑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脑转移瘤、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松果体、脊索瘤、颅内淋巴瘤、脑干肿瘤、脊髓肿瘤等。

2、头颈部肿瘤:包括鼻咽癌、喉癌、上颌窦癌、口腔癌及中耳癌等。

3、胸部肿瘤:包括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及乳腺癌;4、腹部肿瘤:包括胰腺癌、肝癌、胆管癌及肠癌等。

5、泌尿及生殖系统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肾癌及盆腔肿瘤等。

6、骨肿瘤:包括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等。

7、其他血管瘤、恶性肉芽肿等。

”适形调强放疗与普通放疗区别:普通放疗通常进行局部常规的二维照射治疗,副作用大,选择性差。

但调强放疗的选择性强,可单独进行肿瘤靶区照射,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强度更小,使肿瘤的照射更准确,对周围组织的保护更好。

美国瓦里安Trilogy直线加速器或是TOMO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放疗专用设备,不仅可进行常规放疗技术,还具有目前国际最先进精确放疗技术如:图像引导放疗技术(IGRT),快速旋转容积调强技术(Rapid Arc)、动态自适应放疗技术(DART)等。

通过高精度和高稳定的剂量率为肿瘤患者提供全身各部位精确有效的治疗。

放疗部位还会再次长肿瘤吗

放疗部位还会再次长肿瘤吗

放疗部位还会再次长肿瘤吗文章目录*一、放疗部位还会再次长肿瘤吗*二、脑瘤放疗效果好吗*三、肿瘤放化疗之间的区别联系放疗部位还会再次长肿瘤吗1、放疗部位还会再次长肿瘤吗一个新的研究表明,质子束放疗(属于肿瘤放射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即发射线由质子组成)可能会降低肿瘤患者发生另外一种类型肿瘤的风险。

放疗经常被应用于预防肿瘤患者术后复发。

质子束疗法将射线集中于肿瘤部位,从而能有效地减少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损害作用。

不过这并不是一种随处可见的方法。

很多肿瘤病人接受的是其他放射疗法。

研究者根据肿瘤的类型,年龄和其他因素将研究对象进行配对,随后对他们进行了随访,随访的时间至少一年,大部分随访时间是6-7年。

在随访期间,大部分病人没有患上另一种肿瘤,不管他们接受的是何种放射方法。

但是在那些并发了新肿瘤的患者当中,使用质子束治疗的人数远远少于使用其他放射治疗方法的人数(分别是6.4%和12.8%)。

2、放疗对肿瘤有效果吗放疗,是指通过不同设备让放射线进入肿瘤组织从而杀伤肿瘤,主要包括内照射和外照射。

通俗地讲,就是放疗医生以射线作为武器,划定准确的照射区域,像投放炸弹一样分多次剂量把肿瘤“炸掉”.现在对放疗比较有效的癌症有鼻咽癌、宫颈癌、前列腺癌及早期肺癌等。

放疗已不是配角,有些癌症是可以根治的。

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例,相对比较早期的宫颈癌病人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

3、放疗禁忌事项放射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很少,尤其是低姑息性治疗,例如对局部转移灶的止痛大部分有效。

但也要看患者和单位的条件决定,一般来讲,晚期肿瘤患者处于恶病质的情况下,可做为放射绝对禁忌证。

另外食管癌穿孔、肺癌合并大量腔积液也应列为绝对禁忌证。

凡属于放射不敏感的肿瘤,应做为相对禁忌证,如皮肤黑色素瘤、胃癌、小肠癌、软组织肉瘤、骨软骨肉瘤等。

一般行手术治疗后补充术后放疗。

脑瘤放疗效果好吗一些类型的脑瘤对放疗比较敏感,经过放疗后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放疗的指征包括:所有颅内恶性肿瘤,不论切除程度如何;手术未能全切除的肿瘤;CT随访发现增长较快的肿瘤。

髓母细胞瘤分型及治疗综述

髓母细胞瘤分型及治疗综述

髓母细胞瘤分型及治疗综述髓母细胞瘤几乎占所有儿童脑瘤的10%。

这些肿瘤只发生在后窝,并有可能向软脑膜扩散。

治疗包括手术和放射治疗的结合(在3岁的>患者)。

3岁的>患者根据术后残余肿瘤的体积和有无转移分为“标准风险”和“高风险”两类,长期生存率分别约为85%和70%。

结果在婴儿和小于3岁的儿童中较差,除了那些具有MBEN组织学亚型的患者。

髓母细胞瘤的治疗与显著的发病率相关,特别是在年轻的患者。

最近髓母细胞瘤的分子亚分类具有潜在的预后和治疗意义。

未来将分子亚群纳入治疗方案将有希望改善生存结果和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图示:加拿大SickKids髓母细胞瘤分型髓母细胞瘤分型2010年,国际髓母细胞瘤专家组在波士顿召开会议,就髓母细胞瘤的分子亚群达成共识。

临床上髓母细胞瘤分为四个主要亚型:Wingless(WNT)亚型,Sonic Hedgehog(SHH)亚型,第3亚型和第4亚型;每一亚型内部也存在不同的类型。

SHH亚型是髓母细胞瘤中的一个主要亚型。

每个亚组都有一组独特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遗传学和基因表达。

分子亚群的鉴定比组织病理学或临床分期更准确地预测预后和临床行为。

假设这些不同的髓母细胞瘤亚群来自不同的起源细胞。

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髓母细胞瘤在复发和转移时仍保持其亚群联系的观察结果的支持,这一发现将髓母细胞瘤与其他在复发或转移时分子亚类发生变化的癌症区分开来。

这些分子亚型不同于组织学亚型,尽管国际荟萃分析显示,共有550名髓母细胞瘤患者的7项研究的数据表明,这些分子亚型与组织学亚型有很大的重叠。

在这项荟萃分析中,58例Wnt型肿瘤中97%的肿瘤组织学上是典型的髓母细胞瘤亚型,44例婴儿间质干细胞/结节性髓母细胞瘤中89%属于Shh分子亚型。

有趣的是,Perreault等人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根据肿瘤位置和强化模式,在99例回顾性回顾性髓母细胞瘤病例中,65%的病例可以通过神经影像学正确预测分子亚群。

质子治疗——放疗的“金标准”,这些儿童肿瘤适用!

质子治疗——放疗的“金标准”,这些儿童肿瘤适用!

儿童癌症患者经常面临成人患者无需面对的治疗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发育迟缓、激素缺乏和影响骨骼生长等。

但与成人癌症不同,儿童肿瘤治疗及时、治疗措施采取得当,效果显著,某些儿童恶性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

但是,儿童患者也面临着许多显著的长期副作用,比如罹患继发性癌症风险增加、无法恢复的智力障碍等。

患儿虽然存活下来了,但是长期的生存质量并不能得到保障。

而质子治疗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

质子治疗可以限制和减少对健康组织和器官的辐射剂量,同时为癌症病灶提供无进展生存剂量,降低儿童遭受有害的长期副作用的风险。

目前,质子治疗已成为了儿童肿瘤放疗的“金标准”,此前日本放射肿瘤学会(JASTRO)和日本儿童血液/肿瘤学会(JSPHO)共同制定的《儿童、青少年和青年质子治疗:JASTRO和JSPHO指南》,明确表示了质子治疗在儿童肿瘤中的显著优势,包括减少对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降低继发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降低包括心脏病在内的不良预后的风险等。

(推荐阅读:日本发布最新版《儿童、青少年和青年质子治疗指南》,明确质子治疗癌症的特征与优势)但是,质子治疗并非万能,也有一定的适应症。

对于非实体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肿瘤)、已有多发远处转移且转移灶在3个以上的肿瘤、同一部位1年内接受过放射或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等患者,质子治疗并不一定适合。

质子治疗儿童癌症的类型脑部肿瘤、髓母细胞瘤、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瘤(ATRT)、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S-PNET)、松果体瘤、室管膜瘤、颅咽管瘤、胶质瘤、生殖细胞肿瘤、头颈部肿瘤、腮腺癌、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滑膜肉瘤、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氏肉瘤好医友总结:质子治疗儿童肿瘤的效果胶质瘤:质子治疗不可切除或手术后残留的低级别胶质瘤8 年无进展生存率(PFS) 为82.8%,且与传统放疗相比,质子治疗可保留胶质瘤患儿的阅读能力,降低严重的毒副作用[1];髓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放疗需要进行全脑全脊髓照射(CSI),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包括智力迟钝、身材矮小和听力损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李家敏,刘素文,孙启玉,陈庆,李新平,泮卫红
【摘要】目的对髓母细胞瘤患者用x线和质子适形放射治疗计划进行比较,寻求髓母细胞瘤更好的放射治疗方法。

方法采用eclipse photon光子治疗计划系统和 eclipse proton 7.3.2质子治疗计划系统对5例髓母细胞瘤患者设计放射治疗计划并进行比较。

全脑全脊髓剂量36gy,后颅窝局部加量至54gy。

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

结果 x线与质子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相比,右侧耳蜗90%的体积平均受照剂量分别为后颅窝加量野的39%和1.6%,右颞颌关节90%体积平均受量分别为26.1%和0.4%, 50%心脏平均受照剂量分别为脊髓野处方剂量的63.3%和0.8%,90%甲状腺平均受量分别为72.2%和0.5%。

结论质子适形放射治疗髓母细胞瘤可明显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优于x线适形放射治疗。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质子放射治疗;x线适形放射治疗;比较
随着治疗技术的改进,髓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已由原来的25%提升至目前的65%,同时与治疗相关的毒性并发症如认知障碍、垂体功能不足、心肺功能受损等明显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进一步降低放射剂量对患者正常组织的损伤,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质子放射治疗技术目前已逐渐成熟,因为质子束具有bragg峰,质子束能量在肿瘤后方剂量锐减,肿瘤后方的组织几乎不受任何照射,质子放疗可明显减少正常组织损伤[1]。

笔者应用 varian polaris质子计划系统和eclipse光子计划系统对髓母细胞瘤患者进行治疗计划设计并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5例髓母细胞瘤病例,年龄5~18岁,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髓母细胞瘤。

分别采用varian 公司生产eclipse photon 7.3.2和eclipse proton 7.3.2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对两种计划的剂量分布和dvh进行比较。

1.1 x线适形放射治疗计划
患者俯卧位,头颈部采用热塑面罩固定,体部采表1x线与质子计划后颅窝照射野正常组织部分体积平均受照剂量(处方剂量的百分比)比较
用负压成型垫固定,使患者脊柱尽可能平直。

采用ge公司生产的8排ct进行扫描,头部扫描层厚2.5mm,脊髓扫描层厚5mm,系统可根据需要重建层厚1.25mm的ct图像,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同时显示。

采用6mv x线全脑全脊髓照射36gy,1.8gy/次,常规分割,后颅窝局部加量至54gy。

全脑照射采用两平行相对野等中心水平照射,射野包括整个头颅,下界第4颈椎下缘,制作铅挡将面颅部分挡在射野之外。

脊髓照射野设计1后野单野照射,ctv包括整个椎体,ctv外扩5mm为ptv。

全脑照射和脊髓照射野的衔接处给予1cm空隙并每周移动一次。

后颅窝用110°和250°两个后斜野加15°楔形板适形照射, 90%等剂量线包括靶区并计算剂量。

耳蜗、垂体、下丘脑、颞叶、颞颌关节、甲状腺、心脏、肾脏、肺均作为危及器官(oar)给予勾画。

1.2质子适形放射治疗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