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理计算综合检测(附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综合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综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南美洲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集团?A. 美国B. 英国C. 巴西D. 法国3.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4.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多的火山?A. 印度尼西亚B. 日本C. 菲律宾D. 墨西哥5.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A. 40,000公里B. 20,000公里C. 30,000公里D. 10,000公里6.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A. 沙特阿拉伯B. 俄罗斯C. 伊朗D. 委内瑞拉7.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24小时B. 48小时C. 36小时D. 12小时8.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A. 中国B. 澳大利亚C. 南非D. 加拿大9.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1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A. 印度B. 中国C. 美国D. 俄罗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
2.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位于______。
3.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
4.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______。
5.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
6.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______。
7.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______。
8.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9.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______。
10.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地球的五带划分及其特点。
2. 描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3. 解释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并讨论其重要性。
4. 讨论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四、综合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分析全球变暖对极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可能的应对措施。
2. 讨论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检测(含答案)

必修科目测试地理学科一.单选题(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共40题,每题1.5分)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A.①为地壳B.②为岩石圈C.③为软流层D.④为下地幔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美国航天局2015年9月28日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为在火星上寻找生命提供了新线索。
据此回答3-5题。
3.下列关于火星的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巨行星B.位于地球与水星之间C.属于河外星系D.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4.液态水在生命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表现在A.是生命的摇篮B.形成包围行星的大气层C.保护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D.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5.该日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B.北半球昼长夜短C.北极圈附近出现极夜现象D.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读右图“我国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单位:小时/年)”,完成6-7题。
6.图中标注的四个城市光照资源最丰富的是A.武汉 B.贵阳C.昆明 D.成都7.图中阴影区域,发展温室蔬菜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A.气温低 B.日照少C.水源不足 D.地形崎岖第二十届世界杯于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举行。
总决赛于当地时间7月13日16:00(区时)在城市里约热内卢(23°S,43°W)开始。
据此回答8-9题。
8.中国球迷收看在里约热内卢(西三区)举行的总决赛直播应在北京时间A.7月13日 16:00 B.7月14日 16:00C.7月14日3:00 D.7月13日 3:009.在巴西世界杯举行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再向南移B.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C.里约热内卢正值其最炎热的季节D.里约热内卢昼长夜短读右图,完成10-11题。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全册综合测试基错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全册综合测试基础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黄河流域图,完成1~2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C )A.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C.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解析:流域是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是利用单一指标划分的,C对;不是按行政区划分的,A错;只有一个指标,B错;虽与气候和地形有关,但不是依气候区和地形区划分的,D错。
2.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 )A.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B.气候干旱、洪涝灾难、生物多样性削减C.酸雨、水土流失、赤潮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解析:乙地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丙地为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丁地为渤海,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为海洋污染,A对。
兰州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之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
读兰州新区位置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属于兰州新区特点的是( D )A.有肯定的区域界线,但界线是模糊的B.新区发展与白银具有相像性C.与周边地区相比,区域特色与优势不明显D.新区受兰州、白银等地区的辐射影响解析: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故D项正确。
4.兰州新区与其他国家级新区相比,具有的优势主要是( B )A.政策B.生产成本低C.交通便利D.资源丰富解析:兰州新区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劳动力和土地价格都较低,因而生产成本低。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状况,读图回答5~7题。
5.由图推断,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 C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读图可知,四个时期中,③阶段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最大,说明工业化程度最低。
6.依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时期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①阶段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最小,其次、三产业就业比重较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
阶段验收评价———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地理必修一综合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17-浙江4月选考)2015年2月11日,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枚人造天体。
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
下图为该人造天体的空间位置示意图。
完成下题。
人造举150 万kin1.对该人造天体运行特征及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绕地球运行,能观测地球上的极光现象B.绕太阳运行,可提前获知太阳风的强度C.绕地球运行,可以监测到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周期D.绕太阳运行,能拍到金星和火星从日面经过的照片解析:选B 由“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可知,其绕太阳运行, 排除A、C项。
太阳与火星在该天体的两侧,故不能拍到火星从日面经过的照片,D项错误。
人造天体更接近太阳,故可提前获知太阳风的强度。
B项正确。
北京时间2016年7月5日,已在太空飞行4年11个月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成功进入木星轨道。
据此完成2~3题。
2.为飞行中的木星探测器提供能量的是()A.太阳辐射B.太阳黑子C.耀斑D.太阳风3.木星与地球最相似的是()A.公转方向B.质量C.体积D.与日距离解析:2.A 3.A第2题,飞行器位于大气层外部,宇宙空间。
为其提供能量的是太阳辐射能。
故A正确。
第3题,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由此可知木星与地球最相似的是公转方向,故A正确。
4. (2017・浙江11月选考)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形成约573 km2的人工湖。
关于库区小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云雾天数增多8.气温日较差增大C.降水天数减少D.气温年较差增大解析:选A 考查的是改造地理环境的影响。
该地人工湖建成后蒸发增加,空气中水汽增多,云雾天数增多,气温日较差会减小,降水天数增加,气温年较差减小。
2015年并称北半球三大流星雨象限仪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将会准时赴约。
高中地理 综合评估测试题(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中必修1地理试题

综合评估测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天文学家是在研究22光年外的一颗矮星时发现“超级地球”的,它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4.5倍,绕矮星公转,周期为28.15天。
“超级地球”的表面温度与地球相近,可能存在液态水。
据此回答1~2题。
1.“超级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C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解析:银河系平均半径约5万光年,“超级地球”距地球22光年,在太阳系之外,所以所在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C对。
距离超出了太阳系,不可能属于地月系、太阳系,A、B 错。
距离没有超出银河系,不可能属于河外星系,D错。
2.“超级地球”可能适宜生命生存的主要依据是( A )A.该行星上可能有液态水B.该行星质量适中C.该行星公转周期适中D.该行星存在大气层解析:“超级地球”可能适宜生命生存的主要依据是“超级地球”的表面温度与地球相近,该行星上可能有液态水,A对。
2017年5月24日,中国科学家针对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宜良红石崖虫的一项研究表明,三叶虫与节肢动物门有颚类的亲缘关系更近。
据此回答3~4题。
3.三叶虫属于( D )A.原始鱼类B.古老的两栖类C.爬行动物D.无脊椎动物解析:三叶虫与节肢动物门有颚类的亲缘关系更近,三叶虫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属无脊椎动物。
选项D正确。
4.三叶虫灭绝的地质年代为( B )A.元古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C.古生代早期D.新生代早期解析:三叶虫是距今5.41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至2.521 7亿年前的二叠纪完全灭绝,没有进入中生代。
选B正确。
2017年9月4日至9月11日,太阳表面爆发黑子群。
下图为某校某同学在天文台望远镜中观测黑子后绘制的黑子位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5~7题。
5.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是太阳的( A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风层解析:观测到的为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选A。
高中地理:地理计算综合检测(附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地理计算综合检测(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仅从地形考虑,从刘家坪到李家坳的四条路线中,最容易到达的是( )A.①B.②C.③D.④2、若刘家坪至李家坳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图上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A.1∶500000B.1∶2000000C.1∶50000D.1∶2000003、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指挥官在比例尺为1"600 000的军用地图上量得我军指挥部与敌军指挥部之间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则敌我两军指挥部的实地距离为( ) A.36厘米B.3.6千米C.36千米D.360千米读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5题。
4、A处与D处的相对高度是()A.100米B.300米C.500米D.700米5、若B处气温为10°C,则C地气温为()A.11.2°CB.8.2°CC.9°CD.10°C读右图,完成6~7题。
6、图示岛屿南北端的直线距离约为(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0千米)A.220千米B.330千米C.440千米D.550千米7、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岛是我国台湾岛B.位于北温带C.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读下列表格,完成8、9题。
某研究性小组在室外测得一日内的气温如下表时刻2点8点14点20点气温(°C) 5 7 15 138、根据上述材料推算,该地日平均气温是()A.8°CB.9°CC.10°CD.12°C9、请你计算出该地的气温日较差是()A.2°CB.6°CC.8°CD.10°CC.O.47%D.1.83%16、有一幅破损的地图,标注比例尺的地方被撕掉了,有一位聪明的同学选了图上两个城市量了一下图上的距离是2.5厘米,又在网上查了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 0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大约是 ( )A.1∶400 000B.1∶4 000 000C.1∶40 000 000D.2.5∶1 000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上一天B.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C.由西1 2区过日界线进人东1 2区,日期要减一天D.由东1 2区过日界线进入西1 2区,日期要加一天二、综合题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模块综合检测卷-附答案和解析

地理·必修3(中图版)模块综合检测卷(测试时间:60分钟,评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
)区域就是地球表面得空间单位,它就是人们在地理差异得基础上,按一定得指标与方法划分出来得。
由于目得不同,所用得指标与方法也不同。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3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得方法就是()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2.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就是()A.RS B.GPS C.GIS D.实地考察3.图中乙、丙、丁三地得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就是()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解析:第1题,黄河流域就是以黄河得汇水区域范围为指标划分得。
第2题,根据湖泊不同时段得遥感图像,可以判断其面积大小得变化。
第3题,图中乙、丙、丁分别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区、黄土高原区、渤海,其各自面临得主要环境问题就是荒漠化、水土流失与海洋污染。
答案:1、A2、A3、C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4~6题。
4.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得主要原因就是()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不同D.地形不同5.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得一个重要方向就就是要充分发挥()A.气候资源优势B.动物资源优势C.劳动力资源优势D.土地资源优势6.针对甲图所示区域得特点,可知该地区就是全国性得()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牧业基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第4题,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得主要原因就是热量不同。
第5题,甲图中P平原就是我国东北平原,该平原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应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
第6题,甲图所示区域中地势平坦得地区适宜发展商品粮生产;山区适宜发展林业。
高中地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地理必修1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 早的是:A .5月1 日B .7月1 日C .8月1日D .10月1 日2.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A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B .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C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D .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3.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A .春分日至秋分日B .秋分日至春分日C .夏至日至冬至日D .冬至日至夏至日4.当本初子午线与昏线重合时,北京时间为:A .9月24日2时B .6月22日8时C .3月21日0时D .12月22日12时 20XX 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回答5~6题。
5.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A .地壳中B .上地幔中C .下地幔中D .地核中6.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A .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B .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C .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D .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7~9题。
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 .反气旋造成B .气旋造成C .冷锋造成D .暖锋造成8.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 .气流下沉造成 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9.此系统易造成: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读8月份中纬度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P 、K 处分别是:A .冷锋、冷锋B .暖锋、暖 锋C .暖锋、冷锋D .冷锋、暖锋11.该天气系统在1—7处的剖面图正确的是:姓名得分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地理计算综合检测
(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仅从地形考虑,从刘家坪到李家坳的四条路线中,最容易到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刘家坪至李家坳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图上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500000
B.1∶2000000
C.1∶50000
D.1∶200000
3、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指挥官在比例尺为1"600 000的军用地图上量得我军指挥部与敌军指挥部之间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则敌我两军指挥部的实地距离为( ) A.36厘米
B.3.6千米
C.36千米
D.360千米
读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5题。
4、A处与D处的相对高度是()
A.100米
B.300米
C.500米
D.700米
5、若B处气温为10°C,则C地气温为()
A.11.2°C
B.8.2°C
C.9°C
D.10°C
读右图,完成6~7题。
6、图示岛屿南北端的直线距离约为(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0千米)
A.220千米
B.330千米
C.440千米
D.550千米
7、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岛是我国台湾岛
B.位于北温带
C.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读下列表格,完成8、9题。
某研究性小组在室外测得一日内的气温如下表
时刻2点8点14点20点气温(°C) 5 7 15 13
8、根据上述材料推算,该地日平均气温是()
A.8°C
B.9°C
C.10°C
D.12°C
9、请你计算出该地的气温日较差是()
A.2°C
B.6°C
C.8°C
D.10°C
C.O.47%
D.1.83%
16、有一幅破损的地图,标注比例尺的地方被撕掉了,有一位聪明的同学选了图上两个城市量了一下图上的距离是2.5厘米,又在网上查了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 0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大约是 ( )
A.1∶400 000
B.1∶4 000 000
C.1∶40 000 000
D.2.5∶1 000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上一天
B.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
C.由西1 2区过日界线进人东1 2区,日期要减一天
D.由东1 2区过日界线进入西1 2区,日期要加一天
二、综合题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比例尺(大于或小于)B图比例尺。
(2)若用图中比例尺画你学校的平面图合适吗?为什么?
(3)假设你所在学校面积为300米~200米,绘图纸的大小为20 cm~30 cm,你认为选用的比例尺应为多大?
(4)若火车以1 2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坐火车从北京到天津需多少时间?(注:两城市图上距离为3 cm)
19、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量算图中甲、乙两山顶的实地距离是。
(2)图中山顶甲的海拔是,与山顶乙的相对高度是。
(3)C处崖壁的垂直高度最大值可能接近。
(4)A处气温为1 8℃时,B处气温大约是。
20、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国家日本巴基斯坦蒙古澳大利亚
面积(万平方千米) 37.7 79.6 1 5 6.6 768
人口(万人) 1.25万 1.4万 236 1 766
(1)在上述四国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2)根据各国的数据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
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
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
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家人口密度(人/km2) 出生率(‰) 死亡率(‰)
X 108 42 18
Y 275 6 7
(1)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X国:,Y国:。
(2)分析数据,关于X国和Y国说法正确的是( )
A.X国可能在北美
B.X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Y国
C.Y国人口稀疏
D.Y国可能在西欧
参考答案
1、2.【解析】1选B,2选B。
第l题,考查对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大小的判断,仔细分析四条路线,只有路线②海拔均在200米以下,坡度很小,距离较近。
第2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直接运用公式:比例尺算即可,注意单位的换算。
3.【解析】选C。
4、5.【解析】4选C,5选A。
第4题,根据等高距判断A地海拔为400米,由相对高度等于两地海拔之差,可计算出A、D相对高度为900米一400米一500米。
第5题,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来计算即可。
6、7.【解析】6选C,7选D。
第6题.根据括号内的提示来计算,陔岛屿南北跨纬度约4。
,所以南北端直线距离约是110×4即440千米。
第7题.由经、纬度范围可判断,该岛是斯里兰卡岛,地处热带,粮食以水稻为主;根据图中河流由中部向四周流的特点可判断其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
8、9.【解析】8选C,9选D
10~12.【解析】lO选D,11选A,12选B。
第lO题,气温年较差一月平均最高气温值一月平均最低气温值=23℃一6℃一17℃。
第11题,年降水量=一年中12个月的降水量之和,计算后可知。
该地年降水量足538毫米约540毫米。
第12豚,分析气候资料可知,该地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因此是地中海气候。
13.【解析】选B。
莫斯科(东2区)位于北京西边,时间上晚6个小时(东8~东2)。
即减去六个小时,20一6=14时。
14、15.【解析】14选A,15选C。
16.【解析】选C。
2.5厘米比1 000千米,统一单位约分后得出比例尺为I:40 000 000。
17.【解析】选A。
东12区.在日界线西侧,西12区在日界线东侧,不论怎样表达,只要过日界线进入东12区,日期就要加一天,过日界线进入西12区,日期就要减一天。
18.【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图比例尺为1:400万,B图比例尺为1:8 000万,比例尺为分数,分母越大,比值就越小,可以判断出A图比例尺大于B图比例尺。
第(2)题,学校范围太小,而网中比例尺又太小,若用此比例尺绘学校平面图,内容就太简单,图幅极小,因此不合适。
答案:(1)大于 (2)不合适;图中比例尺太小,无法表示学校内具体事物。
(3)1:1 000 (4)1小时
19.【解析】第(1)题,用直尺量出图中甲、乙两山直线距离约2.1厘米,根据比例尺计算可知实地距离为2.1×200—420(米)。
第(2)题,甲山顶海拔为273.4米,乙山为268.2米,则其相对高度为273.4米一268.2米=5.2米。
第(3)题,利用公式(n一1)d≤H<(n+1)d,可计算出C陡崖的相对高度为30米≤H<50米,因此,陡崖垂直高度最大值接近50米。
第(4)题,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O.6℃来计算即可。
答案:(1)420米 (2)273.4米 5.2米 (3)50 (4)17.7℃
20.【解析】第(1)题,人口密度一盖合罴,计算可知:四个国家的人口密度分别是331人/平方千米、176人/平方千米、1.5人/平方千米、2.3人/平方千米,其中日本人口密度最大,蒙古人口密度最小;第(2)题,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不能仅取决于人口数量和密度。
答案:(1)日本蒙古(2)D
21.【解析】第(1)题,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计算即可。
第(2)题,分析材料中人口密度可知:X国人口分布较稀疏,Y国人口分布稠密;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可知:X国人口增长快,而Y国出现了负增长,Y国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比较四个选项,只有D项正确。
答案:(1) 24%一1%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