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问题论坛:水利水电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摘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大力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但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如何平衡这一矛盾成了现在的水利水电工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宏观意义上,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环境方面的主要影响包括:移民,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水体,水生物以及生物物种,其次,在文物,景观河人群健康等方面也有不小的影响。

本篇文章认为对水利水电工程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眼光长远,对整个生态环境负责;因地制宜适当开发;做好移民,能使移民长期的享受水利水电工程的效益。

关键词:水利;水电;生态环境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在投入建设,这些项目确实能够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然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对于生态环境也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如果控制与治理不当,很可能会形成很大的环境污染,这种对于环境的破坏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确定性,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范围十分广,且层次多、因素多、目标多,并且会经历不同的阶段,而且涉及的领域也较多,这很大程度深化了这种影响的不确定性。

尽管在较短的时间段或者较小范围内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是看得到的,但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工期长,影响深远,所以从长期角度来看,这其中隐含的非确定性动态系统转化机制是很难被预见的。

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1对气候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控制,但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使局部地表空气变得更加湿润,对局部小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

(1)降雨量增加:这是由于修建水库形成了大面积蓄水,在阳光辐射下蒸发量增加引起的。

(2)降雨分布发生改变: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使降雨分布发生改变,一般库区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湿润。

实测资料表明,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外围区降雨则有所增加,一般来说,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

浅析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析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析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水利建设是指在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们用水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而生态环境保护则是指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共同的目标,即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和保护环境的需求。

水利建设通过建设水库、堤坝、水闸等设施,调节水资源的供给和分配,提供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水资源。

水利工程也能够进行洪涝灾害的防治和干旱地区的水源调配,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环境保护则通过保护水源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减少水污染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水利建设如果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过度开发和使用水资源,可能会导致水资源的枯竭与流失,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环境保护如果不考虑水利建设,限制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需求,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水利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要充分考虑到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制定合理的保护政策和举措。

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需要综合施策,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问题。

水利建设中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推进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中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水环境监管和治理,培育水资源保护意识,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doc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doc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我国关涉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环保标准和要求越来越严格规范。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1.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导致水文地质被破坏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顺利进行。

由于工程项目过大,需要大量的填方和挖方,极易导致施工地区沿线的地质地貌发生改变。

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经常会出现塌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动土开挖,对当地植被的影响也很大,特别是砍伐或者毁坏树木,导致山体裸露土壤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河流渠道上升、湖泊淤积引发洪涝灾害等现象的出现。

大型的机械设备参与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由于其体重过高,长期对沿线的土壤进行碾压,会导致土壤硬化,土壤的透水能力也进一步退化,从而影响了该地区土壤的肥力和吸水性,不利于周围地区农作物的生长。

1.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导致生态和景观破坏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项目都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来建设基础场地,这样可能会影响到周围自然、文物和景观,造成景观的破坏,从而破坏了地区的整体环境。

大坝的建设多为山岭地区,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现象很严重,造成沿线河流、水域的沉积物不断增多,水文环境较差,影响水生生物的栖息,特别是一些稀有水生生物的生存;还有可能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现象的出现。

在平原地带建设大坝则要综合考虑工程占用农田耕地的问题,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取土从何而来,破坏的农田和耕地该如何回复利用等等。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影响水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项巨大工程,它足以改变沿线的地域水文特征。

浅议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浅议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浅议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要让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需要先行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深入调查做好环境评价工作,进而设计出合理的保护方案,并提出有效的策略以进行保护。

鉴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标签: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一、水利工程建设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1、负面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带来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

(1)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库将会引发流域上游淹没的情况,进而不可避免地要开展居民转移工作,同时还会导致泥沙淤积,甚至会影响到附近区域的水体以及生物的多样性。

在工程在建设时不可避免地要大动水草,甚至还会影响到河流上游当中的历史遗迹以及自然景观。

(2)水利工程在兴建之时,由于水体的大量集中,很容易诱发附近区域的地壳结构的改变,进而引发地震的可能性。

(3)在水利工程的兴建,大部分均需要开展跨流域或者是跨地域施工,容易导致的地下水位升高以及区域土壤的盐碱化情况的出现。

2、积极影响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其主要作用是将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和高效地应用。

工程建成以后,首先会使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地改善,农业灌溉水会得到合理的应用,增加农业产值。

由于工程具有防洪抗旱的能力,所以可有效地应对一些自然洪涝灾害,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与其他工程相比,水利工程成本较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较低,在关键的位置设立水库可以有效的解决水资源缺乏,以及地区之间跨流域调水难的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便利,但是不能忽略其对环境的破坏。

二、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策略1、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按照“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进行,对于生态补偿的主体和生态补偿的范围进行明确划分。

补偿资金主要来自两个部分,其一是在水利工程的建設初期,就要考虑到后期的补偿问题,合理规划资金的利用。

水利水电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探讨

水利水电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探讨

水利水电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水利水电工程有了多维度、多角度、多价值的需要和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能会造成环境问题,影响自然生态。

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效率,更好地保护环境,重构生态系统是技术人员研究重点。

应创建优质工程,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效率,运用先进技术提升工程生态环境效益,加强工程生态环境发展功能,做好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态自然环境。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引言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已经对人们的生存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基础设施,不仅在民生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各个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水利水电工程的持续,但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的会破坏和影响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所以,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破坏和保护措施研究的力度,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遇到环境的问题1.1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会用到诸多的施工工程机械设备,对这些施工工程机械设备的大量使用,注定要排放很多的有害气体。

当这些有害气体混入大气当中,自会直接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这就会给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附近的人们,带来生存上的威胁。

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还会形成严重的灰尘飘扬,尤其是在使用大量爆破施工手段时,爆破以前的钻孔作业产生的灰尘、爆破以后产生的颗粒物,它们在风力的作用下,同样还会直接污染大气环境。

1.2对地质环境造成的损害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一般都在地表进行建设施工,这就难免要对建设工地原始地表进行破坏。

对地表实施破坏的实质,建设在对地质进行破坏。

假使再发生施工建设工程中的意外情况,或者是未能采取适当的地址保护措施,就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形成对原始地址环境的直接破坏。

1.3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当地水质环境造成的影响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须要围水筑坝囤积大量的水资源。

浅析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析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析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水利建设是指以调水、补水、引水、排水等手段来改善人类生产生活条件的工程建设。

而生态环境保护则是指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一方面,水利建设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善水文条件,为生态系统提供更好的水环境。

修建水库可以平衡水资源的供应,解决旱涝灾害;修建水利工程可以改善水土保持条件,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

水利建设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需要征地、建设厂房、铺设管线等,这些活动会破坏土壤和植被,影响生物多样性;水库蓄水会淹没大片的土地和植被,影响生态系统平衡。

在水利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生态环境保护对水利建设也有积极的影响。

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保护水源地和水生态系统,保证水质的安全和水环境的稳定。

保护水源地可以减少水污染的风险,确保供水的可靠性。

生态环境保护也可以维护地下水资源的稳定,防止地下水位下降和水源的枯竭。

在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中,需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合理选择水源地和水资源的利用方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也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

一方面,水利建设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动用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保留自然湿地、河流和河岸等自然生态系统,限制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在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中,需要在社会、经济和环境利益之间进行权衡和取舍。

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水利建设可以为生态环境提供更好的水资源和水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而生态环境保护也可以保证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安全利用。

在具体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利益,寻求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论水利建设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

论水利建设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

论水利建设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摘要:近年来,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范围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水利工程不仅可以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有效连接,还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及农牧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但与此同时,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断完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体系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消除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正常进行。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当中,不仅会大大影响生态环境,还会导致生态环境调节降低。

因此,必须加大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

关键词:水利建设;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引言水利建设是改变原生态自然环境结构组成的一种人为行为,其势必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某些影响。

所以说,水利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一对矛盾体。

近30年来,部分地区的水利建设造成当地的地域水文、地质遗迹、鱼类资源等生态环境受到了影响和破坏。

因此,我们在建设开发水利资源,增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绝不能低估水利工程项目对地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应该明确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关系,实现绿色工程建设开发目标。

水利建设能与生态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时,就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上的双赢。

1当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现状研究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生态能源却在不断减少,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所以,我国开始加大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力度,从根本上对水利资源进行开发,解决水利资源不充足问题。

但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规模不断加大的同时,相应的生态环境也出现的影响,要想从根本上促进水利资源有效开发,必须加大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研究力度,消除其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和影响。

2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2.1水利工程对周边及下游河口土壤环境的影响兴建水利工程往往以保护农田免受淹没冲刷等灾害为前提,筑堤建库、疏通水道,拦截天然径流、调节地表径流有利于补充土壤的水分,改善土壤的养分和热状况。

浅析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析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析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建设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水利建设发展却常常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如水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可持续水利建设的必要前提。

一、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建设一方面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另一方面,若不合理规划、建设和管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

(一) 水文状况改变水利建设工程的开发、建设和运行,往往会改变当地水文状况,如水位下降或上升、水质污染、水流速度变化等。

这些变化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影响鱼类产卵、迁徙、保护湿地等方面。

(二) 生物多样性减少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和扩大,人类越来越多地占据了自然生态系统所占的位置,这导致植被和动物等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水库的建设导致大量的植被、林木和土壤被淹没,湖泊和河流的深入开发对当地鸟类和兽类等野生动物种群造成极大的影响。

同时,土地的改变和开垦也使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三) 河道侵蚀和土壤侵蚀水利建设可能导致河道或水域的侵蚀,改变河床的水动力学属性和沉积过程,进而影响河道和周边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由于大量的土壤被侵蚀,水域、湖泊和河流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了农业生产能力的下降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四) 水质污染在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水污染。

水利工程不当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或废弃物处理不当,会严重危害当地的水质,进而影响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要实现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有序、综合、协同地推进。

(一) 科学规划和合理建设科学规划是水利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从整体平衡、资源节约、环保可持续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工程规模和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求预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20年GDP 翻两番,预测电力需求9.2亿kW,估计水电 达2.3亿kW,每年需新增近千万kW。
发展战略:“大力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 积极推进核电,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鼓励 新能源发电”(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水能资源概况
hydropower resources
保护“三江并流”自然遗产、物种基因 库
(生物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独特 自然景观;
水电开发并不 能脱贫致富;
……。
主张开发的主要理由
main reasons for advoc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u River
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 优势资源尚未开发利用: -水电开发是拉动经济、 脱贫致富、保护生态的 有效途径;
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目标;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三、几个热点问题
怒江开发;淮河污染;水体污染防治;水环境 生态修复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的前景
1、水资源特点与水利工程建设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78%水能资源集中于 西部,东部仅6%;
51%用电量在东部。
雅鲁藏布江
西电东送
特点三:江河来水量时间分布不均
Features 3:water quantity of rivers changes over time
年内降雨集中在汛期;
30%
年际间江河来水量变化大。
70%
须建设(年调节、多年 调节)大型水库。
不脱流, 少淹没, 保护自然遗产, 传承民族文化, 珍惜物种资源, 开发旅游资源;
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coordinate development with protection
水电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工程移民带 动生态移民,确保企业获得效益、地 方经济发展、移民脱贫致富、生态逐 步修复;
非汛期 汛期
3、机遇与约束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今后15-20年是水利水电建设的良 好机遇期
防汛抗旱、粮食安全、城乡供水、生态 保源占6%,开发率大于50%; 西部:水能资源占78%,开发率仅8%。
实施“西电东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可 以兼顾。
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coordinate development with protection
以综合规划、创新 理念指导,调整水 电规划,兼顾综合 利用;
人水和谐,适度开 发,不求梯级首尾 衔接,保留部分自 然河道;
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coordinate development with protection
other duties in pollution prevention works of water conservancy department 水功能区管理;
可开发总量世界第一,占世 界总量16.7%。
开发量仅占可开发量1/4, 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平均 水平。
大有可为!
特点二:地区分布不均,与经济发展不匹配
Features 2:uneven space distribution ,imbalance between quantity of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
淮河水污染的原因
causes for water pollution of Huai River 闸坝过多:5000余座!
降低自净能力,加剧水质恶化;若调度 不当,造成污水团集中下泄,引发水污 染事件;
欠帐过多,投入不足;地方保护,治 污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淮委正在开展的污染防治工作
build water diversion projects to enhance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2、能源概况与水电建设
energy situ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
能源(电力)概况
能源结构:“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煤炭为 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新能源全面发展; 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清洁性。
求同存异,分期实施, 尽早启动,开发国际 河流,维护国家利益。
淮河水污染防治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of Huai River
淮河水污染状况
situ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of Huai River 水质状况
干流全线超标!
饮水不安全 “癌症村”?
评价体系和优化原则:包含工程的社会、 生态效益和影响;
设置生态库容或保证生态基流;
分层取水,过鱼设施,生 态河道;
洪水管理,减污调度,末 级电站仿天然来水调度。
几个热点问题
怒江开发与保护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Nu River
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
水利水电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内容提要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前景
水资源特点与水利工程建设;能源状况与水电 建设;机遇与约束。
二、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影响
转变观念,科学规划, 人水和谐,河流健康;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其承 载能力相适应,与经济 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生 态保护相结合;
工程建设服从战略规划。
2、以人为本,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complete settlement of immigrants in the principle of “people first”
水污染事件: 污水团集中下泄。
淮河水污染的原因
causes for water pollution of Huai River 根本原因:排污总量远大于水环境
承载能力(纳污能力);
2004年,入河污废水43.9亿m3,污径 比1:13.6,非汛期1:5.5;
污染物:COD108万吨,氨氮10.7万吨; 2010目标:46.6万吨,9.0万吨; 限排意见:38.2万吨,2.66万吨。
2003 年提交待批, 意见严重分歧;
13梯级(其中2调节 水库、1 引水式), 总装机2132万kW, 静态投资896亿元;
一期开发4个梯级。
反对开发的主要理由
main reasons for obj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u River
保留一条“原生态河流”;
7000
6000
人均占有量
5000
4000
缺水警戒线
3000 2000
2200 1700
1760
1000
0 世界目前人均 我国目前人均 我国2030年人均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必然选择。
establish the water saving society is an evitably choice
特点二:年内年际分配不均,旱涝灾害频繁
Features 2:uneven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during the year
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
30%
常有连续丰水或干旱年。
70%
须建水库增强调控能力。
非汛期 汛期
build reservoirs to enhance regulatory capacity o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negative effects on zoology and enviro水nm质e恶nt化:流速减小,自净能力降低;
引发地质灾害:诱发地震、滑坡;
溃坝威胁。
三峡库区水域纳污能力计算成果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蓄水前 135米 156米 175米
特点三: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
Features 3: uneven space distribution,imbalance of rainfall during the year
年降雨量
水土资源分布
100% 80 81% 60
62%
40
38%
20
19%
0 长江及以南 长江以北

土地
须建调水工程,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电力的要求;
符合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清洁、 优质电能;
《可再生能源法》确认水能为可再生能源;
《京都议定书》: 温室气体减排;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 速,投资环境良好。
生态保护将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的重要制约因素
ecology protection will become a constraint in the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水资源概况
总量: 2.8万亿m3
河川径流 地下水
地表水:
2.7万亿m3
地下水:
1000亿m3
特点一: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
Features 1: un-rich total water resources and low water amount per capita
8m030/0P 7342
对生态与环境的负面影响
negative effects on zoology and env大iro量nm移e民nt;1500万老移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