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数字“一”相关的中韩四字成语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中韩成语的异同比较

中韩成语的异同比较
处 ,体 现 了 中 国文 化 对 汉 文化 固的 深 刻 影 响 。 关 键 词 :汉 语 韩语 成 语 比 较
成语是古代汉语词 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 相沿 习用、含义丰富 、具 有 书 面 语 色彩 的 固定 短 语 。成 语 在 表 意上 与一 般 固定 短 语 不 同 ,它 不
是其构成成分意 义的简单相加 ,而是往往 隐含于字 面意 义中 ,具有意 义的整体性。它结构紧密 ,一般不能任意变 动词序 ,抽换 或增 减其 中 的成分 ,具有结构 的凝 固性 。成语通常来 自古代 文献 ,如神话 寓言 、 历史故事、诗 文语句 ,其语体风格庄重 、典雅 ,与惯用语 、歇后语通 俗平易的风格不 同。例如来 自神话 寓言中的精卫填海 (《 山海经 ・ 北 山经》 ) 、愚公移山 ( 《 列子 ・ 汤问》 ) ,来源于历史 典籍 中的完璧归赵 (《 史记 ・ 廉颇 蔺相如列传》) 、四面楚歌 (《 史记 ・ 项羽本纪》) ,来 源于诗 文语句 中的学而不厌 ( 《 论语 ・ 述而》 ) ,老骥伏枥 ( 曹操 《 龟 虽寿》 )等 。 朝鲜半 岛自古以来就 与中国一衣带 水 ,交流 密切 ,政治 、文 化 、 社会生 活的方方 面面无不受 到 中国的影 响 ,其 语言生 活 自然也 不例 外 。公元前 ] 9 4年卫满朝鲜时期汉字传人朝鲜半岛 ,而后 随着公 元前 1 0 8年汉武帝设 立汉 四郡 ,汉字便在朝鲜半 岛广泛 传播了。直到 1 4 4 6 年李氏朝鲜时期 的世宗大王颁布 《 训 民正音》 之前 ,汉字都是作为唯 的书面语言而被各朝各代 的统治 阶级使用 。[李 氏朝鲜 时期 ,即便 是韩文 出现 以后 ( 即 《 训 民正音》 颁布后 ) ,汉文作为只有统 治阶级 才 能掌握 的官方书面语言 , 其 正统性和统治地位仍然不可 动摇 。韩文 则被人看作是给百姓扫盲用 的替代性语 言。 ]在 这个 过程 中,传播 汉 文 的载体 自然就是 中国浩如 烟海 的典籍 文献 。伴 随着 中 国书籍 的传 播 ,中国人的思想及语言文字也就流传进入朝鲜半岛并产生 了深 远的

中韩网络词语的比较研究

中韩网络词语的比较研究

中韩网络词语的比较研究1 序论1.1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也发生这日新月异的变化。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一种鲜明的特色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正在逐渐形成,进入并影响这我们的交际生活。

可以说,网络语言正以自己的崭新面貌和风格开始为部分社会成员所接受与使用,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讲,网络语言对固有语言体系的渗透也为人类语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添加了新的活力,也造成了一些干扰。

网络语言的发展本身为语言工作这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视野,提出来新的课题,如网络语言的形式与特点、规范与发展等。

单双在引起关注的同时,有些网络学家对网络语言也表现出来质疑的态度,认为网络语言是对现有语言体系的一种污染,是小部分人为了交流方便而自己创造出来的不登大雅之堂的语言,他们对此采取回避无视的态度。

我们不赞成这种逃避显示的态度,因为在网络日益普及、网络语言日益为社会所接受的今天,有学术责任感的语言学家应该面对现实,用理论解释具体的语言现象,用学术引导它们健康发展。

本文就中韩两个国家网络语言中的词语差异做出了比较研究。

1.2 研究现状中韩两国网络词语的研究现状分别为:中国贺刚在《网络词语浅谈》中把网络词语分为汉字新词、表意数字、字母缩写和情状符号四种情形。

中南民族大学的何干俊在《网络词语面面观》中,从词语的衍生特征、词语的意义变化、词形变化、外来词等角度对网络词语的特点进行了论述。

而韩国关于网络语言研究的论文也很多。

李政福在《对网络语言的理解》中针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原因、功能、特点等,对电子邮件用语、网络聊天用语和电子广告用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就网络语言的社会形式研究方面拥有国内最全面的资料。

2.网络词语2.1 什么是网络词语?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指在网络语境中进行交际和思维的语言。

网络词语是网民在聊天室与BBS上的常用词语与符号,如“暗了”、“楼主”、“大虾”等。

中韩四字成语的对比研究

中韩四字成语的对比研究

中韩四字成语的对比研究
韩国很长一段历史中官方语言都是汉语,现在他们绝大多数估计都是汉语,上面有汉语的对联等,以前的人也学习汉语,韩语只是一种民族语。

到现在韩国民族主义作祟,摒弃汉语学习,可是很多历史著作和遗迹都是汉语,以至于有笑话说,韩国人游览自己的历史古迹,竟然看不懂石碑上的字。

他们使用中国成语很正常。

大概就在前不久,韩国在世的十多位总理联名提议恢复汉语学习,文件说韩国不应该否定汉语,自己的文化属于汉语文化圈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但由于韩国摒弃汉语,致使现在韩国很多文献理解上出现问题,因为文献都是用汉语写的,也就是汉语的文言文。

而由于语种的原因,韩国语在理解成语上出现了问题。

我给你举个例子:韩语翻译“谈古论今”后,其说法和“谈股论金”是一样的。

成语一般的形式为四个字一组,(也有六个或者八个字的)
成语和俗语的差别在于:
1:成语在社会中形成了一种常识,有很多的事情只需要一个或者两个成语就可以概括的很清楚,而不需要浪费很多的时间来解释;
2:俗语就是生活中的日常用词,含义跟英语的口语差不多。

3:谚语的性质就处于成语和俗语之间。

中国虽然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但成语包含的面毕竟不是很广,所以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上把有些含义深奥的成语简化成谚语。

谚语的含义比成语简单,但又比俗语深奥,充满意味,需要设身处地的思考才能理解它里面包含的真正意义。

不过,一般的谚语后面都会——(破折号—)带一个后缀,这个后缀就是这个谚语的真正含义。

这只是我的一点愚见,难免有点一篇概全,请慎重选择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探中韩成语形式对比研究

初探中韩成语形式对比研究

0 zX 0oI硼 t t t tt
,州 星[ 斟 昌 I I
o 苦是 ,03 I 2 0
[ ]古汉 语常 用字字 典 ” 3‘ ‘ 编写组 . 汉语 常用 字字 典 [ . : 印 书馆 ,98 古 M] 北京 商务 19 . [] 4 马在淮 . 成语 词典 [ . : 大 学出版社 ,0 5 汉语 M] 吉林 延边 20 . [] 5 林从纲 . 国语词 汇学 [ . 滨 : 龙 江人 民出版 社 ,9 8 韩 M] 哈尔 黑 19 .
韩国成语从 其形 态上 可分为 四字成 语和多字成语两类。
其中 四字 成Biblioteka 可 以分 为无形态变化成 语与形态 发生变化成 语两类。形态变化成语 可以分 为改 变字 序成语、 替换单词成 语及 【多字成语缩略 而成 的四字成语。 { {

韩语 属于东亚汉字文化 圈, 是粘着语。韩语 是独立语 , 但
例如 : 7罟目( ① l 临机应变 ) vO^查 ( 人市 虎 ) ② ll - , - l — ③
云会 ( 琴瑟相和) 了舍 ④ } ( 价重连城 ) 等。 等 通过上述几个例子可 以得 出结论 , 在不变化语 义的范畴 下。 用具 有相似意义 的词 替换原有 单词 , 即字 的形态发 生变
物 。上述 多字成语大多来 自于古代祖 先们智慧 的结 晶 。 当代 中韩两 国均 使用 相似的成语 , 可见两 国的语 言是从 同一种文
化起源并发展起来的。 结 论
按照韩语语法缩略成 四字成语 。如下所示 : 了 翌翌量( ① } 苛政 猛虎 )②列刊D ( 溃蚁穴 )③ 犁 毒 ( l 堤 尺短 寸长 ) ④
来源于汉语 , 成语就是其 中之一。 但随着历 史的变迁和社会 的发展 , 韩语成语在使用的过程中, 其形态随之发生 了一定 的改 变。我 以举例 对比的方式, 中国成语和韩 国语 成语 的形态进行 了比较 , 将 并从 中总结 出大致的规律 , 分类进行 论 述。希望此篇论文对汉语及韩语 学习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 关键词】韩国语 ; 成语 ; 形态; 变化 【 中图分类号】G62 4 【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数字成语与日语四字熟语的对比研究

中国数字成语与日语四字熟语的对比研究

中国数字成语与日语四字熟语的对比研究中国数字成语与日语四字熟语都是各自国家语言中的常用表达方式,它们以简练、生动、深刻的方式表达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智慧。

本文将对中国数字成语与日语四字熟语进行对比研究。

中国数字成语以数字为基础,通过数字的组合来表达一种含义。

“一石二鸟”表示一举两得的局面,“三心二意”表示犹豫不决的心态,“四海为家”表示不拘泥于某一地方的精神等等。

这些成语形象具体,言简意赅,凝练精练地表达了某种情况或心态。

相比之下,日语四字熟语则以四个汉字为基础,通过汉字之间的组合来表达一种含义。

“一期一会”表示珍惜与人一段有限的缘分,“知行合一”表示知道与实际行动结合,“自然体”表示自然的态度等等。

这些熟语也是极具表达力和思想性的,能够独立成篇地表达某种含义或理念。

中国数字成语通常可以看作是一种警句或警语,它们用简明扼要的方式教诲人们一些道理或提醒人们应该如何行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告诫人们必须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回报,“十全十美”告诉人们追求完美有时会变得得不偿失等等。

这些成语在平时的交流中常被引用,成为人们共同的认同和信仰。

而日语四字熟语则更多地强调一种信念或理念,通过简洁凝练的方式向人们传达某种智慧或领悟。

“一期一会”引导人们珍惜每一次的相遇和别离,“聞一知十”表示通过触类旁通的方式深刻理解一件事物等等。

这些熟语更多地是用来思考和反思人生或自身的。

中国数字成语和日语四字熟语都是各自国家的语言瑰宝,它们体现了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智慧和见解。

通过对这些成语和熟语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日两国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这也为中日两国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和途径。

汉韩语同形同义成语对比研究

汉韩语同形同义成语对比研究

汉韩语同形同义成语对比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汉韩语同形同义成语对比研究旨在探讨汉语和韩语中存在的相似成语在形式和含义上的异同,深入研究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成语的产生、演变和应用方式。

随着中韩关系的日益密切,汉韩语同形同义成语的研究正在逐渐引起学者和语言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汉韩两国语言具有相似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特点,因此在成语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然而, 由于两国文化、历史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同义成语在具体表达和使用上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汉韩语同形同义成语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两国语言之间的文化共性和差异,有助于促进中韩交流与合作。

本研究将结合汉韩两国成语文化的实际情况,探讨同形同义成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比较,揭示成语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为汉韩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1.2 研究意义研究汉韩语同形同义成语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中韩语言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有助于增进中韩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与沟通。

成语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通过比较中韩语中的同形同义成语,可以揭示两国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也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文化差异。

这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促进语言学和文化学的学术交流,还可以为中韩两国的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通过对汉韩语同形同义成语的深入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研究汉韩语同形同义成语的意义不仅局限于学术领域,更是涉及到人们的语言交流、文化交流以及国际友好合作的方方面面。

2. 正文2.1 汉韩语同形同义成语的概念汉韩语同形同义成语是指在汉语和韩语中具有相同形式和相同意义的成语。

这类成语在两种语言中虽然用词相同,但表达的含义却有着共通之处。

汉韩语同形同义成语的存在为汉语和韩语之间的语言交流提供了便利,使得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和有效。

中韩数字成语对比

中韩数字成语对比

中韩数字成语对比作者:王奕达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9期摘要:本论文以含有数字“一”的中韩成语进行分析并对比,包括研究两国数字成语的异同点。

对于成语定义的考察,在以成语为出发点研究的同时,考察其它相关联的语言要素产生的影响也极为重要。

数字成作为是成语的一部分以带有和成语一样的共同特征的同时,也带有数字成语本身的特征,所以形式上的四音节也是数字成语的特征。

本文希望通过中韩两国的数字成语学习,不仅可以对两国的语言学习得到帮助,也可以对两国的文化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一;일;数字;成语一、韩语中“일”相关联的数字成语“일”的基本意义是表示最小的自然数字“하나(一个)”的数量,而“일”派生意义是“최초(最初),가장(最),적다(少),작다(小),완전히(完全),전부(全部),어떤(某个),같다(一样)”等。

所以在数字成语中带有“일”的成语数量是最多的。

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分析。

(1)“일”表示“어떤,어느”的含义的成语韩国语成语“문일지십”是指听到一个就能推断出十个,表示非常聪明的意思(한가지를들으면열가지를미루어안다는뜻으로,지극히총명함을이르는말),此时可以用汉语成语“闻一知十”来对应。

韩国语成语“일인일기”是指这个人有某种技能或是特长(한사람이하나의기술을가지는일),此時可以用汉语成语“一技之长”来对应。

(2)“일”表示“똑같다,서로같다,같다”的含义的成语韩国语成语“언행일치”是指说的话和行为是一致的,表示按照说的话来行动(말과행동이같음,말한대로행동함),此时可以用汉语成语“言行一致”来对应。

韩国语成语“일시동인”是指全部都平等拥有相同的爱,表示无论是谁都无差别对待(모두를평등하게보아똑같이사랑함),此时可以用汉语成语“一视同仁”来对应。

韩国语成语“천편일률”是指许多诗文的格调全部相似且没有自身特点,比喻没有个别的特征全部都是差不多的现象(여러사물이거의비슷비슷하여특색이없음을비유하여이르는말),此时可以用汉语成语“千篇一律”来对应。

中韩四字成语的对比研究

中韩四字成语的对比研究

中韩四字成语的对比研究作者:骆珊珊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7期摘要:中韩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交流频繁。

中国的文字以及儒家文化对韩国的社会占据了重要地位。

成语作为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具有固定的结构和特定的意义。

本文对中韩四字成语从结构和语义上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寻找其中的一些规律,以期对韩语学习者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四字成语;对比;同形异义中韩两国自古以来交流频繁,在儒学、语言文字、天文历法、医学等领域皆有十分密切的交流。

其中,语言文字作为其文化交流的工具,中国的汉字对朝鲜半岛的文字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朝鲜半岛在创造出自己的文字之前一直使用汉字,即便在《训民正音》问世之后,汉字与汉字词还是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而中国的四字成语作为相沿惯用的并具备书面语特性的固定短语,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丰富多彩,且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韩文中大部分的成语都来自汉语,但由于各自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尽相同,韩语中的四字成语在形态和意义上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因此,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四字成语进行对比研究,寻找两者之间的异同,期望对韩语学习者能有一定的帮助和启示。

一、中韩成语的定义(1)汉语中对“成语”的定义1996年12月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成语的定义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见解精辟的定性词组或短句。

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有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

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2)韩语中对“成语”的定义1999年出版的《标准国语大辞典》中对成语的定义为:成语是由中国成语直译而来;成语是古人曾经使用的话;成语是惯用句。

从中韩两国对成语的定义可以得出:首先,中韩两国的成语有很多相同之处,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韩国的成语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的成语。

其次,中韩两国都认为更大一部分成语是在组成成分意义的基础上或运用其比喻义,或引申义,进而抽象概括得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东亚国家语言中汉字词汇使用现状研究”(12JZD01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娜,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研究方向为韩国语翻译。
40
张 娜:与数字“一”相关的中韩四字成语对比研究
可以说是汉韩数词成语比较研究领域中资料相对丰富, 神话、诗文词句、口头俗语、佛教用语等。《标准国语
表1序号汉语成语韩语成语1一败涂地????一敗塗地2一场春梦????一場春夢3一触即发????一觸卽發4九牛一毛????九牛一毛5九死一生????九死一生6三位一体????三位一体7一箭双雕????一箭雙鵰8一石二鸟????一石二鳥9一举两得????一擧?得10一家眷属????一家眷屬11一目了然????一目瞭然12一视同仁????一視同仁13一网打尽????一網打盡14一望无际????一望無際15一望无涯????一望無涯16一无可取????一無可取17一无所长????一無所長18一朝一夕????一朝一夕19一知半解????一知半解20一字褒贬????一字褒貶21一字千金????一字千?22一字一珠????一字??23一叶知秋????一葉知秋24千篇一律????千篇一律25万无一失????萬無一失26举一反三????舉一反三27沧海一粟????滄海一粟28南柯一梦????南柯一夢29自成一家????自成一家30一衣带水????一衣帶水31始终如一????始終如一32始终一贯????始終一貫33孤注一掷????孤注一擲34言行一致????言行一致35一脉相通????一脈相通36千虑一得????千慮一得37千虑一失????千慮一失38一毛不拔????一毛不拔39一日三秋????一日三秋40百无一失????百無一失41背城借一????背城借一42一曝十寒????一曝十寒43一刻千金????一刻千?44一诺千金????一諾千?45一落千丈????一落千丈46一张一弛????一張一弛47一臂之力????一臂之力48一丝一毫????一絲一毫49一日千里????一日千里50一泻千里????一舉千里51一目十行????一目十行52一劳永逸????一勞永逸53一意孤行????一意孤行54一丘之貉????一丘之舉55一尘不染????一塵?染56一片冰心????一片氷心57一草一木????一草一木58一刀两断????一刀?斷59一气呵成????一氣呵成60一鸣惊人????一鳴驚人61一发千钧????一髮千鈞62一片丹心????一片丹心现代语言学研究张娜
举例叙述了中韩两国数字成语的大体分布情况,说明数 的“故事成语”。
字是文化特征的体现。因论文主题不同,没有对中韩数
字成语进行具体对比研究。而另外一篇题为《与数字“万”
(二)数字“一”在汉语和韩国语中的含义对比
有关的韩中成语对比》(陈婷婷,2015)仅从词形异同
在数字成语中,数字“一”作为构成成语的语素时,
关键词:四字成语;中韩对比;数字“一” 1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948(2018)01-0040-08
汉语对韩国语的语言发展历程起到了至关重要 的 作 用, 韩 国 语 词 汇 中 近 60% 是 汉 字 词( 王 丹, 2012:101)。而韩国语当中的成语大部分源自汉语,在 与韩国语自身系统融合的过程中,有的保留了汉语原有 的形式和意义,有的发生了变化。这就为中国学生的韩 国语学习或者韩国留学生的汉语习得造成了障碍。因此, 有必要对韩中两种语言中的成语进行比较研究,以利于 中韩两国学生在语言习得中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同时, 四字成语中有一部分与数字相关,而对数字有关的韩中 四字成语进行比较研究的先行研究不多,进行此类研究 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教学应用价值。本文拟利用文献研 究、对比研究及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中韩与数字“一” 相关的四字成语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在词形、词义方 面的共性、区别,旨在为中国人的韩国语习得和韩国人 的汉语习得贡献绵薄之力,并为相关教学方法的研究提 供参考。
论证相对全面、系统的一篇论文。当然,因为论文写作 大词典》对于故事成语的释义为:옛이야기에서 유래한 ,
思路的关系,论文没有按照成语中的数字进行归类,未 한자로 이루어진 말。即源于古代故事并以汉字形式流
做一一比较,且论文的着眼点在于让韩国留学生更好地 传下来的语言。对于“故事成语”的释义没有强调固定
关于中韩与数字有关的四字成语对比研究相对较 少,仅检索到三篇文章:《汉韩常用数词成语比较研究》 (朴永熙,2011)是中韩两国第一篇以汉韩数字成语对 比研究为主题的硕士论文,作者从中韩两国数字成语来 源、数字成语中数字的象征意义、数字成语的形态意义、 句法结构等方面系统地了进行比较研究,并大体上提出 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在可查阅到的论文当中,这篇论文
东 2018 年第 1 期 总第 20 期·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与数字“一”相关的中韩四字成语对比研究

张 娜
(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1)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摘 要:本文利用文献研究、对比研究及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从词形词义的视角对中韩与数字“一”相关的四字成语进行了形态、 意义的对比分析,统计出 65 对同形词、24 对异形同义词,找出了 11 个韩国独创的含“一”四字成语 , 并从成语源流、释义的角度探讨 了同形异义词产生的原因。结论认为:同形词中绝大部分为同形同义词,说明中国语言文化对韩国的影响深远。但在传播过程中受韩国文 化自身的影响,或者只引进本义未引进引申义,或者生成了新的引申义等原因造成了同形异义词的产生。而由于中韩两国语言习惯不同, 数字成语传播到韩国后被本土化改造,产生了异形同义词。受汉语成语影响,韩国语中也存在一些自创的含“一”四字成语,这些成语均 有典故,不能望文生义。
学习汉语中的数词成语,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的选定也 结构和四字形式。可见,中韩两国对于成语的界定是不
与之相应,这就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空间和进一步深入 同的,也表明韩国语中的故事成语和汉语中的成语在语
的可能性。同是硕士论文的《中韩数字文化对比研究》(曲 言形式上是有区别的。本论文研究的数字成语指的是汉
佳音,2014),在第三章第一小节涉及数字成语,作者 语中含有数字“一”的四字成语和韩国语中含有“一”
的角度上对两种语言含有“万”字的成语进行了统计, 其意义也必将影响着成语的意义。下面将探讨数字“一”
没有进行深度分析。
的含义,以期了解数字“一”在成语中的意义。
研究成果颇丰。 然 而, 以 数 字 和 成 语 两 个 关 键 词 进 行 检 索 时, 在
RISS 上检索到相关论文仅 7 篇,其中 6 篇是对汉语中 带有数字的成语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索如何有效习得 汉语中带有数字的成语,并了解中国文化,另有一篇学 位论文论述的主旨是根据中国数字成语设计文化海报作 品。而在中国知网上,以“数”及“成语”为主题,共 检索到近 200 篇文献,其中 28 篇为学位论文。现有文 献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汉语 语言学范畴对数字成语进行研究,揭示数字成语(数词 成语)的结构性特征和语义特征。第二,从对外汉语教 学角度出发研究数字成语,探索教外国人学习数字成语 的方案。第三,从比较语言学或者翻译学的角度出发, 对数字成语进行研究。目前这个领域的论文大多集中在 英汉、俄汉数字成语对比及翻译方法上,有零星几篇论 文涉及汉法、汉日、汉蒙、汉越、汉韩数字成语的对比。 第四,以满足中小学教学要求为目的的数字成语教学法 研究。
一、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根据在韩国教育学术信息网 RISS 和中国知网 CNKI 上的检索结果可知,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研究对 象同时涉及“中韩四字成语”的学术论文共计 语”对比研究为视角, 对两种语言中存在的“四字成语”进行比较分析,有 17 篇论文以韩国语习得或者汉语习得为目的,探索 “四字 成语”的教学方案。可见,在中韩四字成语方面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