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蝎子无冬眠养殖技术(全套)
蝎子养殖 方案

蝎子养殖方案蝎子养殖方案引言:蝎子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动物,其身体结构独特,行动敏捷,且能适应各种环境。
因此,蝎子养殖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养殖方式。
本文将从蝎子养殖的选择、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为蝎子养殖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一、选择合适的蝎子品种在蝎子养殖中,选择合适的蝎子品种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蝎子品种有金蝎、黑蝎、白蝎等。
在选择蝎子品种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养殖环境和自身技术实力等因素。
同时,还要注意选择健康、活跃的蝎子种群,以确保养殖的成功。
二、搭建适宜的养殖环境蝎子对环境要求较高,因此搭建适宜的养殖环境是保证养殖成功的关键。
首先,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应避免高温、潮湿、通风不良的地方。
其次,搭建蝎子养殖箱,箱体应具备一定的通风性能,并且容易清洁和消毒。
此外,还需要提供充足的光照和适当的温度,以模拟蝎子的自然生活环境。
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蝎子的饲养管理是确保养殖成果的关键。
首先,要注意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其次,要合理配饲,给予蝎子高蛋白、低脂肪的饲料,例如小型昆虫、蝶类幼虫等。
此外,还要定期清理养殖箱,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同时,要定期观察蝎子的活动情况和饲料摄食量,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四、疾病防治与应急措施在蝎子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定期消毒养殖箱,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其次,要注意观察蝎子的行为和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如分离患病蝎子、调整饲养管理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绿色环保的防治措施,如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制剂等,以减少对蝎子的伤害。
结语:蝎子养殖是一项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养殖方式,它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可以为养殖者带来可观的收益。
但是,蝎子养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养殖者具备一定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选择合适的蝎子品种、搭建适宜的养殖环境、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措施,可以提高蝎子养殖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蝎子养殖方案范文

蝎子养殖方案范文一、项目概述蝎子养殖是一种新兴的养殖业,随着人们对蝎子药用价值的认识逐渐加深,市场需求正逐步增加。
本方案旨在介绍如何进行蝎子养殖,并对产业链进行全面分析和规划。
二、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药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蝎子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市场需求量大。
2.竞争分析:目前蝎子养殖行业竞争较小,市场上供不应求。
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竞争也将逐渐加剧。
三、技术要点1.繁育技术:蝎子繁殖主要依靠人工授精和模式化的繁殖管理。
需要建立科学的繁殖计划,定期检查和管理蝎子的健康情况。
2.饲养技术:蝎子可以吃活的和死的昆虫,比如蚊子、苍蝇等。
饲养环境需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通风状态。
1.投资规模:初期投入主要包括蝎子交配产卵及养殖场地建设等。
根据市场需求和预期产量,合理规划资金投入。
五、选址与场地建设1.选址:应选择气候适宜、空气新鲜、无污染的地方建设养殖场。
同时,要考虑交通便利和市场接近程度。
2.场地建设:场地建设要根据养殖规模确定。
主要包括室内设施(饲养舱、育苗舱等)和室外环境(运动场、采光、排水等)。
六、销售与推广1.销售渠道:可通过与中药厂商、药店、在线商城等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同时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2.推广方式: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和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推广,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风险与挑战1.市场风险:需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合理制定生产计划,避免库存过多或供应不足问题。
2.饲养环境风险:需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措施,防止疾病感染和恶劣天气的影响。
八、经济效益分析1.成本与收益:根据养殖规模,计算投入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2.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蝎子药用价值的认识提高,蝎子养殖行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经过合理管理和生产,有望获得可观的收益。
九、可行性分析蝎子养殖行业前景广阔,市场需求量大。
蝎子养殖技术

蝎子养殖技术一、蝎子的养殖设备及养殖形式(一)、盆养:选内壁光滑的瓷盆或塑料盆,在盆底垫有1至2寸厚的土,拌水压平、压实,然后在土上面用砖块或瓦片或土坯垒成留有许多缝隙的假山供蝎子栖息。
(二)、箱养、没有放过化学农药的废旧包装箱均可使用,大小不限,养殖方法与盆养一样,不同的是箱内壁四周钉有2寸宽的塑料布,以防蝎子逃跑,凡是光滑面,蝎子爬不动,跑不了。
(三)、池养、用砖池或水泥池都能养殖(室外养殖要搭棚盖,以防雨水),规格视引种数量而定,一般池长1米,宽06米,高0.5米,在池底垫有1至2寸土拌水压实,压平。
在压实的土上面又垒有蝎窝,池口四周边缘钉上条宽为2寸左右的塑料薄膜条。
(四)、坑养、坑养形式在北方较为普遍,建坑深度为1米,面积大小视投养蝎多少而定,挖好坑后,也要用瓦片和碎石垒于坑内,供蝎子活动,防逃方法参照池养防逃措施。
坑养的优点是利用坑内适度的潮湿的空气,满足蝎子对空气湿度的要求。
(五)、架养、居住条件比较紧张的养殖户,可利用空间,饲养管理也比较方便。
制造养殖架可采取任何木材作框架,规格大小根据空间位置而定,一般长3米左右,宽为0.5米,每层高0.5米,其它同池养方法一样。
(六)、墙养、房养,散养缸养参看尾面图。
(七)加温养殖(1)、加温设备,用煤炉、火墙、电暖气、水暖气等,无论结采用那种加温方式,温度和温度都要达到要求,同时加温方式和规模取决于饲养数量,要求薄膜布封窗,不能有漏洞和缝隙,职用煤炉加温,要通过铁皮做成烟道排出烟气,为了使热量最大限度地散发在室内,管道宜长些,尽量多拐几个湾,如果饲养量大,可采用透明塑料大棚养殖,棚内用瓦片土坯等垒假山,棚体规模和构造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了加强保温,棚外可加设风障,薄膜加盖蒲帘,整个棚体要严密,蝎子对恒温要求不高,一般昼夜温差范围为5℃-8℃,根据外界气温变化及温室内的温度情况适时调节火候,增温或降温,一般白天开炉增温,晚上加足燃料即可,恒温温度在35℃-38℃,空气相对温度60%-75%(在北方加温时间长些120天-150天,在南方有的一些地方无须加温)采用加温方法,就可以打破蝎子冬眠的习性,一年四季照常生育繁殖,8-10个月仔蝎便可以长成蝎,母蝎在一年之中便可以繁殖。
蝎子养殖技术完整版

后腹部又称末体或尾部,由5节组成,呈橙色,俗名叫“全蝎尾巴”或“毒子”。各节呈棱柱状,细且长,能向上、左右方向倦曲活动,不但向下弯曲。各节从背面道腹部有多条齿脊线,背面有中沟。第5节最长,深褐色,其腹面后绝节向膜上有一开口,为肛门,从肛门排出白色的液体粪便。第5节之后为一袋状的尾节,内有1对白色毒腺,外液一层肌肉,呈袋状构造,浅黄色,毒腺后方为毒针,进末端靠近上部两侧各有一个针眼状来口,与毒腺管相通,能释放出毒液,可用来攻击敌害和捕食,它是蝎子自卫的武器。
1、运功系统
运动洗头是动物在长期适应摄取食物、逃避敌人和寻找异性,以维持个体生命和种族延续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蝎子运动系统由外骨骼和肌肉组成。
蝎子的体壁仅包括一层上皮组织,整齐地排列在基膜之上,由上皮细胞向外分泌坚实的表皮层,覆盖整个身体,起着保护及支持作用,这就是它的外骨骼。由于身体是分节的,外骨骼也是按节形成的,在每个体节内,外骨骼分割成独立的骨板(包括1个背板、2个侧板及1个膜板),以易于体内节内的运功,分离的骨板可愈合而使界限消失。在节与节之间有节间膜相连,关节膜外表皮层极薄,易于弯曲,不运动时折叠在前一体内。蝎子体壁的表皮细胞向体内折叠,并向内分泌角质层而形成内突,它是肌肉的附着点,其作用与脊椎动物的骨骼很相似,因而称为外骨骼。
5、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输,一方面把从消化系统吸收来的营养物质和书肺吸进的氧运送到全省各器官、组织、细胞,供其生理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把器官、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和尿酸等,运送到书肺、马氏管排出体外。体内各种分泌组织所产生的激素也通过血液运送到全身,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作用。另外,血液中还含有一些抗体。蝎子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血窦及血液。
蝎子养殖技术完整版
恒温(无休眠)养蝎技术

恒温(无休眠)养蝎技术在过去,人们错误地认为恒温养殖蝎和常温养殖蝎似乎是一回事,其实不然,从常温养殖蝎到恒温养殖蝎,要有一个演化过程。
通过解剖发现,同龄期的蝎子在蜕变前的填充期,恒温养殖蝎贮存营养积蓄的盲囊比常温养殖蝎的大,周围细胞组织发达,这是恒温养殖蝎生长快的重要原因,它也是通过多代恒温养殖演化过来的。
在分清和掌握好各自的饲养特点后,要根据各自的饲养形式选择其品种,这对提高人工养殖蝎子的产量,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恒温养殖,是指采用人工加温的方法,使养殖空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蝎子正常生长繁殖的范围内,而不受外界环境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因而又称为“冬养”、“速成养殖”和“无休眠养殖”。
恒温养殖,由于改变了环境条件(主要是低温)的变化对蝎子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不利影响,即打破了在自然状态下由于冬季低温引起的休眠,从而可以使蝎子在一年四季内都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
同时又由于是在相对“恒温”(而不是时高时低的“变温”)条件下养殖,能使蝎子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生活周期缩短,即由在常温下需要3—4年才能发育为成蝎,缩短为只需8个月左右即可发育为成蝎;成龄母蝎也由在自然温度条件下的每年只产仔1次,增加为每年可达到稳产仔2次。
所以,恒温养蝎比常温下养蝎可望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恒温养蝎与常温养蝎相比,在养殖方式上并无多大差别,主要有池养、架养、盆养、箱养等;在养殖规模上也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等,这些均可因地制宜。
但在养殖设备方面,则必须具有在低温季节加温的措施,这是恒温养殖最重要的技术关键。
恒温养殖蝎,是经过多次换代、筛选、杂交,获得的适应性强的速生蝎。
其体内细胞组织发达,生理机能加快,长期处于高循环状态。
在饲养过程中,完全改变了蝎子随季节而生长的依赖性,而是根据各龄蝎在生长时所需的必要条件而进行人工培育。
恒温条件下养殖的蝎子,对温度的依赖性强,对声响、振动和光反应较平稳。
再从外形看,恒温养殖蝎附肢和末体黄而似透明,躯体黑中带黄而光亮,腹宽而肥胖,比野生蝎宽2—4毫米,性情较温和。
蝎子养殖技术

蝎子养殖技术蝎子作为一类特殊的动物,拥有独特的生态习性和经济价值,因此养殖蝎子成为了一项受到关注的养殖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蝎子的养殖技术,包括养殖环境、饲养管理以及繁殖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一、养殖环境蝎子适应性强,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生存,但在养殖过程中,为了保证蝎子的生长和繁殖,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1. 温度:蝎子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区间,一般要求保持在25℃~30℃之间。
如果温度过低,蝎子的新陈代谢会减慢,影响生长发育;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蝎子热应激甚至死亡。
因此,要根据不同蝎子的习性和品种,合理调节养殖环境的温度。
2. 湿度:蝎子对湿度要求较高,一般保持在50%~80%之间。
过低的湿度会导致蝎子体内水分流失过快,影响代谢和正常生长;而过高的湿度则可能导致腐败菌滋生,引发腐败病。
因此,要经常检测和调节养殖环境的湿度。
3. 光照:蝎子喜欢光照较强的环境,但过强的光照会对蝎子产生刺激,影响活动和觅食。
因此,可以在蝎子养殖场设置适当的遮光措施,保证蝎子获得适宜的光照。
二、饲养管理1. 饲料选择:蝎子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宜的饲料,如苍蝇、蟑螂、蛹等,尽量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
同时,可以通过营养配方饲料的添加,提高蝎子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2. 饲料喂养:蝎子的进食量与其体重和环境温度有关。
一般每天喂食一次,每只蝎子的饵料量控制在其体重的1%~2%之间。
要避免过量喂食,以免引发消化问题和传染病。
3. 饲养设施:在蝎子养殖场,要配置适宜的饲养设施,如蝎子箱、温湿度调控设备等。
蝎子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容器,并配备适宜的底材和避暑、避寒设施,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繁殖疾病防控1. 繁殖:蝎子的繁殖主要通过交配产卵来完成。
在交配过程中,要注意蝎子的大小、生理状态和饲养环境,选择合适的个体进行配对。
另外,注意及时将交配后的雌蝎子分开,防止雄蝎子发起攻击,影响孵化率和存活率。
蝎子养殖技术 (2)

蝎子养殖技术引言蝎子养殖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养殖行业。
蝎子被广泛用于中药材制备、实验室研究、毒液提取等领域。
蝎子养殖技术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为农民增加了一种利润丰厚的收入来源。
本文将介绍蝎子养殖技术的基本知识、饲养环境的搭建、蝎子的选种与繁殖等方面的内容。
蝎子养殖的基本知识1.蝎子的品种:常见的蝎子有亚洲金蝎、巨钳蝎、蓝钳蝎等。
其中,亚洲金蝎是目前市场需求较大的品种。
2.蝎子的特点:蝎子是冷血动物,对温度较为敏感。
它们属于孤独性动物,所以在饲养时需要独立的空间。
3.蝎子的生命周期:蝎子的生命周期包括孵化、蜕皮、成长和繁殖等阶段。
饲养环境的搭建1.容器选择:蝎子的饲养容器可以选择玻璃、塑料或金属制品。
容器应具备透明度和透气性。
2.温度控制:蝎子喜欢温暖的环境,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6-30摄氏度。
3.光照管理:蝎子对光照敏感,但不需要强烈的阳光直射。
应提供适宜的光线,如自然光或人工照明。
4.湿度控制:蝎子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应保持饲养环境的湿度在40-70%之间。
5.底层基质:蝎子喜欢居住在石块、沙子或纸屑等基质上。
这些基质应保持干燥和清洁。
蝎子的选种与繁殖1.选种:选择健康、体型完整的蝎子作为种蝎。
种蝎应有较好的遗传基因和良好的生产性能。
2.配对:通过人工控制环境,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温度来促进蝎子的繁殖。
由于蝎子是孤独性动物,繁殖时需要将雌雄蝎放在同一容器中。
3.孵化:蝎子的卵通常在25-35天内孵化。
孵化后的幼蝎应转移到适合它们生长的单独容器中。
4.饲养与管理:幼蝎的饲养与成年蝎子的饲养要求相似。
需要定期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同时也要注意清洁和卫生。
蝎子的营养需求1.食物选择:蝎子主要以昆虫、蜘蛛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建议选择活虫作为蝎子的主要食物,如小蝇、蟑螂和小蟋蟀等。
2.饲养频率:蝎子的饲养频率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来调整。
幼蝎一般每周饲喂2-3次,而成年蝎子可以每隔2周饲喂一次。
常见疾病与预防措施1.蜕皮问题:蝎子蜕皮是正常生长的表现。
蝎子饲养技术

蝎子饲养技术在我国南方夏季时间长,而且在7~8月气温常在30℃以上,在这样高温高湿季节,不能忽视对蝎子的管理,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蝎子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蝎子饲养技术1、增加饲料投放量全蝎在25℃以上时,随着气温的升高,活动更为频繁,食量也在增加,这时又正值生长发育的旺盛期,消耗大,体内需要大量营养和水分,投料的次数要增加,每3~4天投喂1次,尤其气温升至32℃以上时,应2~3天投放1次。
投喂的饲料不要单一,要多样化,除喂黄粉虫、地鳖虫、洋虫外,还要喂蚯蚓、蛾类幼虫、蝇蛆等,每次投喂量应以当天能吃完吃饱为度,过多则浪费,不足吃不饱,又影响生长发育。
高温会使全蝎体内消耗水分大,应配合喂新鲜西瓜皮、甜瓜皮、嫩玉米等甜质饲料,以补充水分。
2、湿度管理在雨季湿度大的季节,当室内相对湿度在90%左右时,对全蝎生长发育会有影响,因此要采取措施降低饲养池、室内相对湿度和窝土的湿度。
具体的措施是:在晴天9时以后打开门窗通风,降低湿度,或用木炭吸湿,有条件的可用吸潮机吸潮,使饲养池、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下,并经常换窝土,把过湿的的窝土换上无污染、含水量为7%~10%的新土,而且将每天食物盆内残留的饲料清除出室外,保持饲料室和窝土的干爽。
蝎子饲养投喂方法人工饲养时,应该把饲料放入食盆内,不要将饲料直接撒入饲养池地面上或栖息的垛体上,以免剩余的饲料霉变、腐败,导致真菌性疾病的发生与蔓延。
此外,使用食盘投料,不仅方便蝎子取食,而且便于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更换饲料。
食盘可直接用搪资浅盘,或用白铁皮、薄木板、三合板等原料,制成边高5厘米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各种形状的浅盘,然后放在活动场地和饲养池的墙角处。
投喂原则:第一,饲料应做到定时、定点投放,不要任意改变投放时间和地点。
一般在每天下午3时将食盘放入投放点,第二天早晨3时取出食盘,进行清洗晒干。
第二,要控制饲料的用量,具体投喂量视蝎子的大小、数量以及气温度低而自行测定,不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饲料过多造成浪费,过少又往往因饥饿争食而互相残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农书屋本文由网络资料整理合并所得,内容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三农书屋:三农书屋目录一、概论 (1)(一)蝎子的种类及分布 (1)(二)蝎子的用途 (2)1.药用 (2)2.食用 (3)3.开发利用 (4)(三)人工养蝎的前景 (4)二、蝎子的生物学特性 (7)(一)蝎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 (7)1.蝎子的外部形态 (7)3.蝎子的内部构造 (13)(二)蝎子的生活史 (19)(三)蝎子的生活习性 (23)1.栖息环境 (23)2.活动规律 (24)3.捕食习性 (25)4.水分 (26)5.温度 (28)6.湿度 (29)7.种内竞争 (31)8.其他 (32)三、蝎场规划 (32)(一)场址选择 (32)(二)蝎场布局 (33)四、种蝎 (34)(一)种蝎的来源 (35)1.引种 (36)2.育种 (38)(二) 蝎子的提纯复壮 (41)五、常温养蝎技术 (41)(一)引种时间 (42)(二)养殖方式 (42)1.一般蝎池 (43)2.半地下室蝎池 (43)(三)蝎子在一年中的生活方式 (44)1.复苏 (45)2.生长 (45)3.填充 (46)4.休眠 (46)(四)蝎子的四季管理 (47)1.春季管理 (47)2.夏季管理 (49)3.秋季管理 (50)4.冬季管理 (51)六、无冬眠养蝎技术 (52)三农书屋(一)无冬眠养蝎 (52)(二)养殖设施 (54)1.旧房改造 (55)2.日光温室的建造 (56)(三)饲养管理 (61)1.对饲养管理人员的要求 (61)2.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65)3.饲养密度 (66)4.生态因素 (67)5.蝎子的蜕皮 (85)6.蝎子的交配 (87)7.蝎子的产仔 (91)8.蝎子的分龄饲养 (97)七人工养蝎常见的问题 (104)(一)饲料虫品种单一,蝎体营养严重缺乏 (105)(二)生态环境不适宜,影响蝎子生长发育 (108)(三)缺少防御天敌侵袭的有效措施 (109)(四)缺乏防治疾病的知识和手段 (110)八、蝎子的病害、敌害及防治 (111)(一)蝎子的病害及防治 (111)1.黑肚病黑 (111)2.斑霉病 (112)3.腹胀 (113)4.脱水 (114)5.流产 (116)6.死胎 (117)(二)蝎子的天敌及防御 (118)1.壁虎 (118)2.老鼠 (119)3.蚂蚁 (119)4.其他天敌 (121)九、蝎毒 (121)(一)蝎毒的提取和加工 (121)1.人工刺激法 (122)2.电刺激法 (122)(二)人被蝎子蜇伤的处理 (124)十、蝎子的加工 (125)(一)药用成品蝎的加工 (125)1.淡全蝎的加工 (126)2.咸全蝎的加工 (127)(二)蝎子食用晶的加工 (128)十一、蝎子饲料虫的饲养 (129)(一)黄粉虫的饲养 (129)1.黄粉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理特性 (131)2生活习性 (135)3饲养场所与设备 (137)4.饲养管理 (138)三农书屋5.病虫害的防治 (144)(二)地鳖的饲养 (146)1.地鳖的形态特征 (147)2.地鳖的生活史 (154)4.饲料与投喂 (157)5.饲养方式 (160)7.饲养用土 (162)8.地鳖的蜕皮 (163)9.地鳖的冬眠 (165)10.各个生长阶段的管理 (165)11.病害及其防治 (171)12.天敌的防御 (174)13.地鳖的采收 (176)14.地鳖的加工 (177)(三)舍蝇的饲养 (178)1.舍蝇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 (179)2.成虫饲养 (181)3.幼虫(蝇蛆)的培养 (185)4.舍蝇的利用 (186)三农书屋一、概论(一)蝎子的种类及分布蝎子在我国中药学上称为全蝎或全虫,由于其后腹部的形状和问荆的茎相似,故又称为问荆蝎。
蝎子是已知最古老的陆生节肢动物之一,化石记录可追溯到4.25亿年前的志留纪。
它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全世界共有600多种。
蝎子性喜温热,分布在世界上除寒带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我国有记录的有15种,如东亚钳蝎、斑蝎、藏蝎、辽克尔蝎、十腿蝎等。
斑蝎主要分布于台湾省;藏蝎分布于西藏和四川西部;辽克尔蝎分布于中部各省和台湾省;十腿蝎分布于豫、陕、鄂三省交界地区;东亚钳蝎亦称马氏钳蝎,在我国分布最广,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其中河南、河北、山东最多,福建、台湾等地也有分布。
以下介绍的均指东亚钳蝎。
(二)蝎子的用途1.药用蝎子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我国对蝎子的认识与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诗经》等古籍的记载,我国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蝎子是人类防治疾病的药物,并已经投入到临床应用。
宋《开宝本草》始用“蝎子”的名称,明《本草纲目》将其列在《虫部》之中,对蝎子的形态、用途、炮制方法及蜇伤防治等,均作了详尽的阐述。
全蝎入药有息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攻毒散结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癫痫抽搐、风湿顽痹、半身不遂、中风、瘰疬、三农书屋破伤风、疮疡等症。
目前,以全蝎配伍的汤剂达百余种,用全蝎配成的中成药有60多种,如中国药典方“再造丸”、“大活络丹”、“七珍丹”、“牵正散”、“止痉散”、“中风回春丸”等均以全蝎为主要成分。
世界上有些使用中药的国家,如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药用全蝎主要从我国进口。
据有关部门研究证明,蝎毒中的毒蛋白不仅含量高,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而且还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对性病、癌症等疑难病症均有很好的疗效。
2.食用蝎子不仅可以药用,还可以做为滋补晶食用,如油炸全蝎、蝎子滋补汤、蝎酒等。
以蝎子为原料制做的食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是一种药膳,具有良好的滋补和保健作用。
目前,蝎子食品正在逐渐兴起,已成为宾馆、酒家必备的菜肴,深受中外宾客的青睐。
3.开发利用保健品开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蝎子研究的日渐深入,以蝎子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被开发出来,制成许多成品,如“蝎精口服液”、“蝎粉”、“蝎精胶囊”、“中华蝎补膏”等。
制做工艺品:用蝎子制成的工艺品生动、新颖、奇特,顿受现代青年人的喜爱。
国内有人将其用塑料包埋制成观赏品,在美国有人将其制成圣诞礼品馈赠亲朋好友。
(三)人工养蝎的前景有关资料表明,蝎子资源现有可供市场量仅能达到需求量的30%左右,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这个突出的供需矛盾,一方面三农书屋需要加强保护野生蝎子资源加以缓解,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人工养蝎进行解决。
人工养蝎具有许多便利条件。
主要有:第一,投资可大可小;第二,占地面积小,劳动强度小,城乡男女均可从事养殖;第三,蝎子排粪量小,无臭味,不污染环境;第四,蝎子生命力强,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抗病力强,很少遭受病害;第五,淘汰下来的蝎子仍可入药,不影响利用价值;第六,蝎子繁殖速度快,产仔率高。
人工养蝎,不仅可以保障人民群众医疗用药的需求,还能使这一古老的物种得以延续,避免有4亿多年历史的蝎子灭绝。
同时,由于蝎子市场缺口大,销路畅通,供不应求,价格呈上涨趋势,因而人工养蝎是一项理想的家庭副业生产,可创造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今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蝎子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人工养蝎必将造福十社会、造福于人类。
三农书屋二、蝎子的生物学特性(一)蝎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1.蝎子的外部形态东亚钳蝎的成蝎一般体长4—6厘米,全体13节(一说18节,头胸部为6节合成),背面紫褐色,腹面淡黄色,全身表面有层几丁质化的硬皮。
动物学上,把蝎子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前腹部和后腹部三部分(图1)。
(1)头胸部。
又称前体,较短。
头与胸愈合,前窄后宽呈梯形,背面有坚硬的背甲,密布颗粒状突起。
近中央处的眼丘上有l对中眼,前侧角各有3个侧眼排成一斜列。
中眼和侧眼皆为单图l蝎子的外部形态眼,视力很差,只能感光而不能成像。
蝎子的头胸部由6节组成,故有6对附肢:l对螯肢、l对触肢、4对步足。
螯肢(图2)亦称口钳,位于头晌部最前方,由3节组成,可动指内有锯齿状突起,有助食作用,可将捕获物撕裂、捣碎。
触吱(图3)又称钳肢、脚须,由6节组成:基节、转节、腿节、胫节、掌节(有一不动指和可动指作捕取食物和感触之用)。
4对步足生于两侧,内连神经与肌肉,为行动器官。
步足由了节组成:基节、三农书屋转节、腿节、膝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末端有2爪。
步足后l对均比前l对长,即第l对最短,第4对最长。
步足的基节相互密接,形成了头胸部的大部分腹壁。
第l一2对步足的基节和螯肢及触肢的基节包围成口前腔,口位于口前腔底部。
第3—4对步足的基节间有一略呈五角形的胸板(图4)。
(2)前腹部。
又称中体,较宽,由7节组成。
背板中部有3条纵脊。
第l节腹侧有2片半圆形的生殖厣(生殖腔盖),下面为生殖孔。
第2节腹面两侧各具一栉状器,为短耙状,呈“八”字形排列,上有丰富的末梢神经,是重要的感觉器官。
栉状器有齿,一般为19或21个(雌性为19个,雄性21个)。
第3—7体节腹板较大,在两侧有侧膜与背板相连。
侧膜有伸缩性,因而腹部可舒张或缩小。
第3—6节腹面的左右各有1个圆形书肺孔,分别与相应的书肺相通,是外界与体内气体交换的通道,有呼吸作用。
第7节呈梯形,前宽后窄,连结后腹部。
头胸部和前腹部较宽,合称躯千。
三农书屋(3)后腹部。
又称末体或尾邵。
后腹部细长如尾状,橙黄色,由5节组成,能向上和左右卷曲,但不能向下弯曲。
各节背面有中沟,背面至腹面还有多条齿脊。
第5节最长,深褐色,其腹面后缘节间膜上有一开口,为肛门。
第5节后为一袋状的尾节,内有l对白色的毒腺。
尾节最后方为一尖锐毒针,毒针近末端靠近上部两侧各有1个针眼状开口,与毒腺管相通,能释放毒液(图5)。
蜇刺可以用来攻击天敌和捕获猎物,也是蝎子用来自卫的武器。
2.蝎子雌、雄的区别蝎子雌雄异体,成蝎的两性差别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长、体宽不同。
雄蝎体长4—4.5厘米,体宽0.7一l厘米,雌蝎体长5—6厘米,体宽1一l.5厘米。
(2)触肢的钳不同;雄蝎触肢的钳比较粗短,而雌蝎的则比较细长。
(3)触肢可动指的长度与掌节宽度的比例不同。
雄蝎为2:1,雌蝎为2.5:1。
(4)触肢可动指基部不同:雄蝎该部位的内缘有明显隆起,雌蝎无明显隆起。
(5)躯干宽度与后昵部宽度的比例不同。
雄蝎上述之比不到2,雌蝎的则超过2.5。
(6)胸板下边的宽度不同。
雄蝎的胸板下边较窄,雌蝎的则三农书屋比较宽。
(7)生殖厣软硬程度不同。
雄蝎的较硬,雌蝎的则比较软。
(8)栉状器的齿数不同。
雄蝎一般为21个,雌蝎则为19个。
3.蝎子的内部构造蝎子各体节由背板和瞠板组成。
各节有节间膜相连,能自由伸缩。
体腔内有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神经、感觉器官、生殖等系统和内分泌腺,各有其不同的生理功能(图6)。
(1)消化系统。
蝎子的消化系统主要由消化管和唾液腺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