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地层
标准地层土石代 说明

53
3
53
4
54
1
54
2
54
3
54
4
55
1
55
2
55
3
55
4
56
1
56
2
56
3
56
4
61
1
61
2
参考承载力(kPa)
300 250 180 150 50~100 200 180 150 120 100 100 60 150 120 100 100 60 150 120 100 100 60 180 150 120 100 60 180 150 120 100 60 200 180 150 120 80
W1
W4
W3
W2
W1
W4
W3
W2
W1
W4
W3
W2
W1
W4
下第三系 W3 、白垩系 W2
W1
W4
其它地层
W3
W2
W1
W4
下第三系 W3 、白垩系 W2
W1
W4
其它地层
W3
W2
W1
W4
下第三系 W3 、白垩系 W2
W1
W4
其它地层
W3
W2
W1
W4
W3
W2
W1
W4
W3
W2
W1
W4
W3
W2
W1
W4
W3
W2
W1
20 3
20 2
20 1
21 4
参考承载力(kPa)
200 300 400 600 250
岩土施工工 程分级
标准地层表

公安寨组
K2-E1gz
白垩系-古近系岩层
(5-2-1)泥岩
褐黄色、灰绿色,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主要分布于汉阳南部、武昌西局部及汉口西北部
(5-2-2)砂岩
棕红色、灰绿色,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5-2-3)砂砾岩
杂色,泥砂质胶结,局部地区灰岩胶结具有溶蚀现象,可能发育有溶洞,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志留系岩层
(5-7-1)泥岩
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状粉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汉口南部、汉阳西部及武昌南部
(5-7-2)砂岩
灰色、灰绿色,薄层细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5-8-1)玄武岩
属侵入岩,沿湘广断裂分布
主要分布武湖附近
(5-8-2)凝灰岩
属侵入岩,沿湘广断裂分布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编制
(3-3-2)残坡积土
主要表现为红土碎石层
下更新统
东西湖组
Qp1d
(3-4)
(3-4-1)黏性土
Q1al+pl
棕红色,硬塑
(3-4-2)黏性土夹碎石
棕红色,含碎石,含量多少不一,局部表现为碎石土
阳逻组
Qp1ydl
(3-5)
(3-5-1)含砾黏土
棕红色,偶夹砂层
(3-5-2)中粗砂砾石
浅灰色,局部夹细砂及粉质黏土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龙潭组
P3l
(5-4-2)粉砂质泥岩
灰黄色,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夹炭质页岩,偶夹杂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中统
孤峰组
P2g
(5-4-3)硅质岩
灰、浅灰色,薄层状,夹硅质泥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地层学名词解释

地层学名词解释地层学名词解释:1、第一地层系指覆盖于上奥陶统之上的泥盆系地层,由老到新分别为:①上泥盆统,②下泥盆统,③中泥盆统,④上石炭统,⑤中石炭统。
2、白云岩( white shale)指其内部多含石膏而外部富铝质,二氧化硅成分很高, Al2O3和SiO2含量达99%以上,其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和粘土矿物等的岩石,如方解石白云岩、白云质大理岩、白云质灰岩等。
3、老红砂砾岩或石英砂岩。
4、煤层( coal bed)是指开采后能直接作为工业燃料或动力燃料的煤层。
它是有足够厚度的、发热量较高的、含挥发分较少的、变质程度低的或未变质的可采煤层。
也称煤线。
5、含燧石结核的燧石层。
6、含炭碎屑沉积。
7、含有孔虫,珊瑚,海百合茎等生物化石的石灰岩。
8、夹灰岩或灰岩中含石膏或硬石膏的薄层。
9、砂岩或砾岩。
10、粗砂岩( fine sand)或砂质砾岩( coarse sand),又称机制砂岩。
11、灰白色岩石( grey rocks)。
12、含有明显脉状或环带状构造的花岗岩。
13、碳酸盐岩( glacial rocks)。
14、岩浆岩( igneous rocks)。
15、角砾状灰岩。
16、灰岩( kers):又称生物灰岩。
它是一种常见的酸性火山熔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下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固结成的火成岩,它几乎全由火山灰、火山碎屑物质和火山玻璃构成。
17、胶结物( admixture):又称胶结物矿物。
它是指赋存于胶结物中的、晶粒尺寸大于0.2毫米的非金属矿物质。
18、基质( matrix):又称残积物,它是堆积地壳内某一部分而不再运动的沉积物。
19、标准层:又称标准层系,它是用一定的分类单位把地层划分为若干个等级。
20、标准组:又称标准组系,它是根据化石来对地层进行分类的标准组,即根据有无牙形刺、有无三叶虫等特征划分的。
21、变质岩( metatherm):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岩石,也叫变质矿石或变质矿床。
地层用色标准

古新统E1
252,202,77
中生界Kz
1,170,177
白垩系K
142,196,85
上白垩统K2
170,208,107
下白垩统K1
155,202,96
侏罗系J
0,159,215
上侏罗统J3
135,189,225
中侏罗统J2
96,179,223
下侏罗统J1
33,173,222
三叠系T
地层用色标准RGB值
新生界Cz
248,212,128
第四系Q
236,229,125
全新统QH
255,242,174
更新统QP
245,235,148
新近系N
235,205,107
上新统N2
235,219,82
中新统N1
235,212,96
古近系E
249,192,59
渐新统E3
254,221,106
始新统E2
192,221,163
下志留统S1
179,215,153
奥陶系O
0,134,153
上奥陶统O3
70,187,181
中奥陶统O2
18,167,173
下奥陶统O1
19,152,157
寒武系∈
120,150,64
上寒武统∈3
157,183,92中寒武 Nhomakorabea∈2145,171,82
下寒武统∈1
132,161,71
上石炭统C2
220,220,220
下石炭统C1
201,201,201
泥盆系D
200,150,77
上泥盆统D3
222,184,113
地层能量评价标准

地层能量评价标准摘要:一、地层能量概念1.地层能量定义2.地层能量来源二、地层能量评价标准1.地层能量评价方法a.地层岩性分析b.地层孔隙度分析c.地层渗透性分析2.地层能量评价指标a.地层厚度b.地层岩相c.地层温度d.地层压力3.地层能量评价等级a.优秀b.良好c.一般d.较差三、地层能量评价在能源开发中的应用1.地层能量评价在石油天然气开发中的应用2.地层能量评价在煤炭开发中的应用3.地层能量评价在地下热水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四、地层能量评价的发展趋势1.地层能量评价技术的发展2.地层能量评价在新能源开发中的应用3.地层能量评价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正文:地层能量评价标准是衡量地层中能源资源潜力的重要依据。
地层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和地球表层的太阳能,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形成丰富的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地层能量评价标准的建立,有助于科学评估能源资源的开发潜力,为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地层能量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地层能量评价方法、地层能量评价指标和地层能量评价等级。
地层能量评价方法主要有地层岩性分析、地层孔隙度分析、地层渗透性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地层能量的潜力。
地层能量评价指标包括地层厚度、地层岩相、地层温度、地层压力等。
这些指标是衡量地层能量潜力的重要参数。
地层能量评价等级根据各项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
地层能量评价在能源开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石油天然气开发中,地层能量评价可以指导钻井选址、储层评价等工作,提高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在煤炭开发中,地层能量评价可以预测煤炭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可采性。
在地下热水资源开发中,地层能量评价可以评估地下热水资源的温度、压力等特性,指导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地层能量评价在新能源开发中的应用将越来越重要。
例如,地层能量评价可以指导地热能、干热岩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同时,地层能量评价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
标准地层对比法

标准地层对比法是地质勘探中常用的一种地层对比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测区内已知的标准地层剖面与测区内未知的地层剖面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未知地层的时代、岩性、厚度等特征。
标准地层通常是指已知的地层,其时代、岩性、厚度等特征已经经过详细研究和测定,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
在进行标准地层对比时,需要选取与未知地层相似或相同的标准地层剖面进行对比,通常选择的标准地层剖面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标准地层对比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1.收集测区内已知的标准地层剖面,并对其进行详细研究和测定,确定其时代、岩性、厚度等特征。
2.在测区内选择与已知地层相似或相同的标准地层剖面,并进行详细研究和测定,确定其时代、岩性、厚度等特征。
3.将测区内未知地层的岩芯或露头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确定其时代、岩性、厚度等特征。
4.将测区内未知地层的特征与已知地层进行对比,确定其时代、岩性、厚度等特征。
5.对对比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未知地层的地质意义和勘探方向。
标准地层对比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是地质勘探中常用的一种地层对比方法。
标准地层表

上统
皇家蹬组
D3h
泥盆系岩层
(5-6-2)砂岩
灰色,中厚层状,局部含赤铁矿,局部夹石英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云台观组
D2-3y
(5-6-1)石英砂岩
灰黄、浅灰白色,油脂光泽,强度高,局部底部含砾石,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志留系S
下统
坟头组
S1f
古新统-上统
公安寨组
K2-E1gz
白垩系-古近系岩层
(5-2-1)泥岩
褐黄色、灰绿色,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主要分布于汉阳南部、武昌西局部及汉口西北部
(5-2-2)砂岩
棕红色、灰绿色,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5-2-3)砂砾岩
杂色,泥砂质胶结,局部地区灰岩胶结具有溶蚀现象,可能发育有溶洞,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龙潭组
P3l
(5-4-2)粉砂质泥岩
灰黄色,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夹炭质页岩,偶夹杂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中统
孤峰组
P2g
(5-4-3)硅质岩
灰、浅灰色,薄层状,夹硅质泥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栖霞组
P2q
(5-4-4)灰岩
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燧石结核灰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侏罗系
下统
王龙滩组
T3J1w
侏罗系岩层
(5-2a)砂岩
厚层状不等粒和中细粒石英杂砂岩、含炭泥质粉砂岩
中生界
三叠系T
下统
蒲圻组
T2p
三叠系岩层
(5-3-1)粉砂岩
标准地层表

7 2 间断裂隙 空洞 充填可塑红粘土
7 3 间断裂隙 空洞
1 1 Q4 ml 素填土 填土 杂色,松散~稍密,稍湿,均匀性较差,主要成分由人工回填粘土、碎石及块石组成,其粒径一般为10-150mm。
1 2 Q4 ml 杂填土 填土 杂色,松散~稍密,稍湿,均匀性较差,主要成分由人工回填粘土、碎石及生活垃圾组成。
2 1 Q4 pd 耕土 填土 灰褐色、褐色,其中包含有大量植物根系,含约15%~25%的沙粒,粒径约为2~8mm,分布厚度不均。
5 1 裂隙 空洞 无充填
5 2 裂隙 空洞 充填硬塑红粘土
5 3 裂隙 空洞 充填可塑红粘土
5 4 裂隙 空洞 充填软塑红粘土 红粘土
6 3 溶洞 空洞 充填可塑红粘土
6 4 溶洞 空洞 充填软塑红粘土
3 1 Q4 el+dl 硬塑红粘土 粘土 黄褐色,呈硬塑状态,结构稍密,稍湿,土质均匀,局部含少量风化残积团块,土粒分布不均匀。
3 2 Q4 el+dl 可塑红粘土 粘土 黄褐色,呈可塑状态,结构稍密,稍湿,土质均匀,局部含少量风化残积团块,土粒分布不均匀。
3 3 Q4 el+dl 软塑红粘土 粘土 黄褐色,呈软塑状态,结构稍密,稍湿,土质均匀,局部含少量风化残积团块,土粒分布不均匀。
4 1 T1yn 泥质石灰岩 硬质岩石 强风化 灰白色,中至厚层强风化泥质石灰岩,节理裂发育,岩芯破碎,呈砂状及碎块状。
4 2 T1yn 泥质石灰岩 硬质岩石 中风化 灰白色、灰色、灰黑色,中至厚层中风化泥质石灰岩,节理裂隙发育,见方解石脉充填,见少量节理面被铁质侵染为红色,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块状及少量砂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
软塑
黄褐、灰褐、棕红、灰白等色,(软、可、硬)塑;致密、质纯,含灰白色钙质结核和黑褐、红褐色铁锰质结核,核径一般0.5~5cm,含量2~15%;干强度和韧性高,有光泽反映。
2
可塑
3
硬塑
4
坚硬
④
1
Q3
Q3fgl
粉质粘土
软塑
黄褐、灰褐、棕红、灰白等色,(软、可、硬)塑;致密、质纯,含灰白色钙质结核和黑褐、红褐色铁锰质结核,核径一般0.5~5cm,含量2~15%;干强度和韧性高,有光泽反映。
3
中密
4
密实
⑦
1
∈2-3ls
白云岩
全风化
灰白(灰黑)色,细粒或中粒结构,块状构造。岩芯较完整(破碎),呈柱状(砂)、长(短)柱状,裂隙(极、很、较)发育,岩芯采取率~%,RQD=()。
2
强风化
3
中风化
4
微风化
⑧
O1t
灰岩
全风化
灰白(灰褐)色,细粒或中粒结构,块状构造。岩芯较完整(破碎),呈柱状(砂)、长(短)柱状,裂隙(极、很、较)发育,岩芯采取率~%,RQD=()。
强风化
中风化
微风化
标准地层
主层编号
亚层
编号
地层
时代
地层
成因
岩土
类别
地层描述、可、硬)塑,湿~稍湿。顶部植物根系富集,含铁锰结核,碎石等等。干强度和韧性高,有光泽反映。
②
Q4
Q4ml
填土
杂色,松散~稍密,湿~很湿。顶部主要为建筑垃圾及少量生活垃圾,随着深度的增加粘性土含量有所增大。
③
1
Q3
Q3fgl
2
可塑
3
硬塑
4
坚硬
⑤
1
Q2
Q3fgl
碎石土
稍密
()色,()密,碎石石含量()%,()风化,直一般直径()cm,最大()cm,碎石成分()。含泥量()%,()塑。
2
中密
3
密实
⑥
2
Q2
Q3fgl
卵
石
稍密
()色,()密,因长期风化呈泥包砾状,卵石含量()%,()风化,直一般直径()cm,最大()cm,卵石成分(),呈()接触。含泥量()%,()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