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问题:“民工荒”与“返乡潮”——一个出口导向增长模式的视角

合集下载

农民工就业问题论文

农民工就业问题论文

农民工就业问题论文农民工就业问题论文农民工是我国处于初级阶段的必然现象,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农民工就业问题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农民工就业问题论文一“农民工”这个词汇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张雨林教授1983年提出的,随后被大量地引用。

近年来,农民工这个群体因其本身的特点,成为中国整个社会的焦点。

身为一名大学生,之所以选择了农民工这一社会热点加以调查研究,是因为我家就住在农村,对农民兄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有着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朴实无华和安分守己的优良传统,在有些方面起着城市劳动力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选择了走访这一形式,是为了让自己的调研结果更加接近真实,期望能用自己的调研成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力量。

此次调研在我家所在的**满族自治县石湖沟乡上长阴子村范围内开展,该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而且务工人员的从业范围较广,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基本可反映**县的普遍情况。

一、上长阴子村农民工基本情况上长阴子村全村总人口1346人,农业人口占98%,全村外出务工人数为326人,其中在县外务工106人,在本村附近厂矿务工190人,在县城务工及其他乡镇的有30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中女性占30%。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今年春天,全村返乡回流约140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40%,其中青年农民工返乡有36人,所占比例是25%。

而在返乡农民工中有60%是受金融风暴企业停产、倒闭或减员影响。

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也以矿业上班为主,主要分布在**铁矿(30人),集安理石矿(20人),**铁矿(30人)。

此外在餐饮、娱乐、零售等服务行业务工的有近30人。

通过调查得到的普遍结果是大部分矿工厌倦了体力劳动,希望从事工矿企业的技术工种,那样工作相对能“轻快”一些,收入也能够提高;而服务行业的打工人员也认为从事的行业虽然不累,可收入相对较少,也希望掌握一些技术,为将来的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

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初探

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初探

金融危机而降低太多 ”
人 力 资 源 市 场 负 责 人 表 示 : 鉴 于 “ 前 年 的 金 融 危 机 影 响 和 地 区发 展 差 异 . 返 乡 农 民 工 还 是 应 适 当 降 低 对 薪 资 的
异, 也深 刻影 响着农 民工 的心 态 . 目前
在 农 村 出 现 了 一 批 观 望 型 、 短 工 型 人
本地消化掉 . 意味着本 地要提供相应 的
就 业 岗 位 . 时 还 意味 着 政 府在 农 民 工 同
就 业方面要 搞好 指导 . 搞好 规划 . 助 帮 农 民工实现就业 农 民工找工作面临哪 些新难题?金融危机对他们 的生计会 有
多 大 冲 击 ?政 府 如何 解 决 农 民工 返 乡 就 业 问 题 ?带 着 这 些 问题 , 者 深 人 农 民 笔 工 群 体 进 行 走 访 和调 查 . 了解 到 一 些 农 民 工 就业 的 新 情 况
他说 的没找到好工作 . 是指没有找 到能
挣 钱 的工 作 , 好 在 家 过清 苦 日子 。 只 农 村 中像 岳 州 这 样 的 “ 龄 ” 乡 大 返
怕干 了活领不 到工 资 . 三怕工资低 落不
着 钱 ” 农 民工 不 再 出 去 打 工 . 是 在 家 乡 而 求 发 展 . 就 意 味 着农 村 劳 动 力 需 要 在 这
在 城 市 里 找 到 自己 的 天 地 . 迫 回到 农 被
村 后 容 易 心 态 失衡 ,如果 不 及 时 疏 导 ,
重 换 一 家 单 位 。虽 然 他 也知 道 频 繁 跳槽
组 装女工 , 报名 者只有 8人 . 中有 但 其 几个还嫌待遇低。厂家反映 :因为不少 “
农 民工 还 在 观望 期 . 业 预 期 并 没 有 因 就

对当前农民工提前返乡潮的思考与对策(一)

对当前农民工提前返乡潮的思考与对策(一)

对当前农民工提前返乡潮的思考与对策金融危机影响下应对农民工返乡潮的思考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正逐步渗入我国实体经济,其负面影响从沿海地区扩散到内地,从出口外向型企业向其他企业蔓延,突如其来的经济寒流,导致沿海局部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企业特别是出口外向型企业被迫处于停产、关闭状态,中国境内出现了规模空前的农民工返乡潮。

二、农民工返乡回流的原因和影响分析经调查分析,农民工返乡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遭遇困难,不得不裁减用工,其中大局部是农民工,由于城市生活费用较高,多数被辞退的农民工只能选择返乡。

二是经过长期高速开展,东部资源紧张,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本钱大幅上升,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转战内陆,东部沿海就业压力升温,迫使农民工返乡就业。

三是国家最近陆续出台了一篮子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和新的土地政策的出台,对农民工返乡极具吸引力。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随着国家新的粮食收购政策的出台,粮食主产区农产品价格应声上涨,使返乡农民工看到了希望。

四是近年来市政府及时出台的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五是正常的年底返乡。

农民工大量返乡,其直接结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囤积,势必会对经济社会开展带来冲击。

其影响突出表现在六方面:(一)就业危机降临据统计,年,全国1.3亿农民工中,有万人因金融危机失业返乡。

如今全国上下工业企业经济萎缩,就业岗位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大幅缩水,农民持续增收将举步维艰。

年市委、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工程中,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排名首位。

当前,重庆大多数区县面临三个突出就业需求,即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安置。

目前,丰都就业岗位供给缺乏,返乡农民工在外打工期间大多从事的是简单、重复、机械的体力劳动,其技术含量低,上升空间小,这局部人是典型的就业弱势群体。

就目前来看,尽管绝大数农民工失业后都选择了返乡,但仍有很多无业农民工愿意滞留在城市里等待观望。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在当前乡村振兴发展的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农民工成为乡村振兴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农民工就业问题需要从人口和资源的视角来理解。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许多村庄出现人口不足的情况,农民工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然而,农民工大多缺乏技能和专业知识,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致使就业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

其次,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农民工就业问题也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密切关系。

在传统农业无法满足经济增长需求的背景下,如何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要想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就必须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动力源,从而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第三,政府在乡村振兴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政府应该通过出台有利于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引导资金和人才向农村倾斜,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工适应新经济形势的能力。

第四,农民工就业问题还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关。

乡村振兴需要一个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电等基本设施的完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只有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跟上,农村经济才能蓬勃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第五,农民工就业问题还需要依靠农村企业和农村合作社的力量。

农村企业和农村合作社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渠道。

政府可以通过扶持和支持这些企业和合作社,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第六,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农民工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找到更多的就业信息,提高就业的机会。

政府和企业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搭建更多的就业平台,帮助农民工实现更好的就业。

第七,教育的发展也对农民工就业问题有积极的影响。

“返乡潮”“民工荒”与农机化

“返乡潮”“民工荒”与农机化
则是工人 , 而不是农 民。 虽然他们 与 机化 密切 相连 的新 型农 民。 手段 , 用诸如保 护| 耕 作技 术 、 采 } 生 现
农村还有千 丝万缕的联 系,返 回农 村 的话 就恢复 了农 民的 身份 。
农机 化 能 留住 回 乡的农 民工 , 代物理农 业工程技术 、设施 农业 工
下的农 民工从 事农业生产 ,鼓励 他
从事农业 生产也是 选择 留在 们 利用工 业化 生产方式 ,让他们 用 走与留, 与我们农机化都大有干系。 农 村 的农 民的一 个重要 的选 项。不 机械化生产模式从事农业生产, 是 农业 生产 离不开人 ,这 些人 留在 农 过 我们 可 以肯 定 , 留下来从 事 农 业 我们 应该做 的工作 。 具体 而言 , 让他
已。 们在 一定程 度上 开始成 为农 为 呢 ! 他
而是心 仪 城 市。 对这 一族人 群 产 方 式 。这使 农机 化 发 展 前 景 广 有一 首 歌 唱 到 : 不是 我 不 明 了 , “
白, 这世界 变化 快 。 现 实 生活确 实 而 言 , 重返 城 市只 是 时 间早 晚 而 阔。如此好事, ” 留下来又何乐而不
地 区又 出现 了“ 民工荒” 。世 态 变化 力 的 减 弱 , 会 造 成 “ 也 民工 荒 ” 这 战 。 主席说 , 的正确 思想不是从 , 毛 人
之快让人有 点瞠 目结舌之感。 说起 来 , 无论是“ 乡潮” 还是 返 ,
都 是重要 的 因素 。
天上掉 下来的 ,是从 生产 实践 中来
核心 问题是 经济 收益 。 事机械 化 程技 术等先进技 术 。 从
“ 乡潮 ” “ 工荒 ” 与 农 村 返 、民 ,
现 在 看来 ,农 民 工返 回农村 , 生 产 可 Hale Waihona Puke 给 农机 手 带 来较 高 的 收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和思考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和思考

关于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和思考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加深,使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区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导致出现了部分农民工返乡的现象。

这一现象既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又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稳定。

农民工就业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强化就业服务,让农民工就业有门路,求职有信息。

一方面,要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推进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

如派出工作组到输入地城市了解企业用工信息,为返乡农民工召开专场招聘会,开展送岗下乡活动。

另一方面,各地要大力开发本地岗位,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结合国家和地方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就业,并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引导返乡农民工到当地企业就业。

二是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

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改进培训方式。

根据返乡农民工生活实际,本着方便于民、注重实效原则,集中与分散结合、短训和常日班交叉,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安排农民工就地就近培训。

根据转移就业需要,结合返乡农民工的特点开设专业和课程,组织返乡农民工开展转岗技能培训、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和实用技术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充分利用再就业培训基地、就业训练中心等培训机构的现有设施,提高培训质量。

加大积极就业政策的普惠力度,认真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

三是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保障农民工求职的合法权益。

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向职业中介机构和求职者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严厉打击以职业中介领域内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取缔“黑中介”,加强对职业中介的监管,规范用人单位招工行为,为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创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有力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在岗农民工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形势稳定。

充分落实政府减负稳岗政策,允许困难企业在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基金不出现缺口的前提下,在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允许困难企业在确保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降低、保证社会保险制度平稳运行、基金不出现缺口的前提下,一定阶段内适当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费率;对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允许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民工潮与民工荒的背后——如何正确看待农民工问题

民工潮与民工荒的背后——如何正确看待农民工问题

一是农民工的工资长期偏低,而 且拖欠现象相当普遍。长期以来,有 些地区农民工工资几乎就没变过 , 即 使有增加,幅度也很小,赶不上物价 的上涨。近年来,尽管各地清欠农民 工工资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拖欠事 件依然屡有发生。据有关部门统计 , 目前,全国农民工工资拖欠仍达到 1000亿元, 其中建筑企业拖欠工资的 比例为72 .2%, 仅有6%的农民工能按 月领取工资。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 “ 民工荒” 的直接起因, 就是企业开出 的薪酬过低。 二是工作条件差, 技术培训少, 职 业病和工伤事故多, 缺乏社会保障。 农 民工在城市所从事的大多为脏、累、 苦、 差的职业, 工作环境状况堪优。 据 统计,我国农民工群体中没有接受过 技术培训的占76 .4%,再加上劳动时 间长、安全条件差,导致农民工伤病 较多。目前农民工养老、 失业、 医疗、 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 别为33 . 7%, 10. 3%, 21.6%, 31. 8% 和 5 . 5%; 而农民工的企业补充保险、 职工互助合作保险、商业保险的参保 率更低, 分别为2 .9%, 3. 1%和5.6%, 农民工一旦出事,很难得到应有的补 偿,生活往往陷人困境。 三是子女上学、 生活居住、 文化需 求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长期以来, 农 民工子女在城市人学的问题一直未得 到很好的解决,城市公办中小学一般 不接受农民工子女上学,而一些适合 普通农民工子女上学、收费低廉的民 办简易学校,在一些地 却
【 党课参考】
“ 民工潮” “ 民工 ,I ‘

会弓 ”
如 何正确 看 待农 民工 问题
农民工. 这一活跃在城镇和乡村中最积极、 最能干、 最可敬的新生力量, 在 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 他们为农村增加了收入, 为城市创造了财富, 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 促进了市场导向、 自主择业、 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 闯 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

农民工返乡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农民工返乡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农民工返乡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农民工返乡工作是指农村务工人员在外打工一段时间后,选择返乡发展。

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农民工返乡工作并不顺利,他们面临着各种困难。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民工返乡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就业困难1.就业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就业岗位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导致农民工返乡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建议: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培育和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农村地区设立工厂或项目,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技能匹配问题:由于农民工在外工作的岗位大多数是体力劳动,技能水平较低,返乡后适应性差,很难找到与自身技能匹配的工作。

建议: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工返乡工作的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帮助他们提升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社会保障问题1.社会保险缺失:许多农民工在外打工期间无法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返乡后缺乏社会保险的保障。

建议: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确保农民工在外打工和返乡工作期间都能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2.养老问题:由于农民工在外工作期间收入较低,很难储存养老基金,返乡后面临养老保障不足的问题。

建议: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民工提供充足的养老保障。

三、创业难题1.创业资金缺乏:由于农村返乡者很难获得创业贷款,缺乏资金无法开展创业项目。

建议:政府应提供相应的创业贷款政策,鼓励银行向返乡农民工提供贷款支持,帮助他们开展创业项目。

2.创业经验不足:许多农民工在外打工期间没有接触过创业经验,返乡后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经营企业。

建议:政府可以设立农村创业孵化基地或引入培训机构,提供相关的创业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民工掌握创业技巧。

四、社会融入问题1.文化差异:农民工在外工作期间接触到了大城市的先进文化与观念,返乡后面临与传统乡村文化的冲突。

建议: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帮助返乡农民工能够更好地融入乡村社会。

2.人际关系难题:农民工在外工作期间面临孤独和相对封闭的环境,回到乡村后面临社交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村 经济
《 经济师)09 ) 0 年第 6 2 期
型标 准对中国产品所进行 的划分 , 仍然属 于 比较 典型 的劳动 密集型或 低技术 型 的 出口产 品结 构 。这种结构 , 国外需求 比 在 较 稳定 ,国 内农 民工工资 总在低位 运行 时, 尚能支撑一段时间 , 因而对农民工有较 大的需求 , 以至甚至造成 了一定程度的“ 民 工荒 ” ,而 当面临 20 下半年至今的金融 07 危机 , 国外需求萎缩 时, 便经受不了这种打 击, 纷纷裁员甚至关 门 、 破产 , 使得大批农 ●张 志超 民工被迫返乡 , 形成所谓 的“ 返乡潮” 。 三 、 民工 流 动 行 为 分析 农 东南沿海地 区的出 口导 向的经济增 长模 式必须依赖农 民工在地 区 之间的流动来维持 , 但是 , 区之 间劳 动力流动是建立在劳动者对 收益 地 和成本的判断基础上的。 根据我们对不同阶段东南沿海地 区与中西部地 区劳动力 流动现象的考察 , 民工 的流动分析并没有超越托达罗的劳 对农 动力迁移模 型的解释范围 : 劳动力迁移主要是对城乡预期 的收入差距 的 反应 , 而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是城乡收入差异贴现净值的函数 , 即: V【) Q( Yu1一Y (] ̄C【) o=f 1 ( ) ) r) - o te Vo代表迁移者在计划期 内预期城 乡收入 差异的净贴现值 , uI r () Y (Y 】 (分别代表 t t ) 期城市和乡村的实际工资率 , n代表计划范围内的时期数 , r 表示贴现率 , 托达罗把它解释为反映迁移者的时间偏好程度 。C0表示 () 迁移成本 , ( Q1 】 表示一个迁移者在 t 中现代部门获得工作的概率。公式 期 中 QO×Yut ( (表示迁移者在城市 中可能获得的工资 , ) 该贴现值减 去迁移
农 工 业 题:民 荒’ “ 乡 民 就 问 工 ’ 返 “ 与
个 出 口导 向增 长模 式 的视 角
摘 要 :0 4年到 20 20 07年 下半年 , 国东南沿海地区 出现 了“ 我 民工 荒” 时至 20 , 08年 , 变成 了“ 乡潮” 文章认 为, 却 返 , 是我 国出口导 向的增 长模式导致了这一结果 , 靠要 素市场扭 曲、 素成本吸 引外 资, 是依 低要 依 赖低价格保持 市场竞争力的 出口导向经济模式必然 出现的困境。 突破这 种 格 局 的根 本 途 径 是 加 速 国 内 市场 _ 体 化 , 快 产 业 升 级 , 快 该 地 区 加 加 出 口导 向 的 增 长模 式 转 型 等 。 关 键 词 : 融危 机 民工 荒 返 乡潮 出 口导 向 增 长模 式 金 中 圈 分 类 号 : 336 F2 .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0 4-9 42 0 )6 20 0 10 - 1(0 90 — 2 - 2 - 4 20 0 4年到 2 0 0 7年下半 年 ,我国东南 沿海地 区出现 了不同程度 的 “ 民工 荒” 即民工短缺现象 , 时至 2 0 年 , 0 8 相距 不过一年 , 随着金融危机 的蔓延 , 却转变成了“ 乡潮” 大批民工返 回到 自己的家乡 , 么短的时 返 , 这 间, 出现这 么大反差 , 就 是偶然? 是必然? 为一个典型的劳动力无 限供 作 给的发展 中国家 , 国农 民工时而出现短缺 , 我 时而又出现剩余 , 多少令人 感到奇怪 , 这里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 么? 显然 , 民工就业问题 已经 不能作 为一个暂时出现的问题来进行分析 , 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不 仅仅是增长 过 程中的偶然问题 , 而是我 国经济经历了较低 发展 阶段后面临的结构性 矛 盾的体现 。 笔者将从东南沿海地 区的出口导向的增 长模式及其支持条件 出发. 对我 国农村劳动力 的流动行为进行分析 。 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 进入 2 世纪以来 , 国的对外贸易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 l 我 外贸依存 度 从 20 0 0年 的 4 .%上 升到 2 0 39 0 3年 的 6 .% ,0 5年 达 到 6 .l , 01 20 45 % 20 年达到 7 .%。与同期世界上其他 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相 比, 08 0 O 中 国对外 贸易依存度的变化速度 明显快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我 国, 以广东 省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外 贸依存度更是远远高 于全 国平均水平 , 广 东省 2 0 年的外贸依存度 为 10 %。 05 6 。 中国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存在 7 大量的 、 几乎是处于无限供给状 态的剩余劳动力 , 而使 我们能够在较 从 长时期拥有低 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 。因此 , 中国现阶段是在技术缺 口 与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对外经济开放 , 加之 区际贸 易壁 垒的存在 、 要素 市场的扭曲 、 国内市场的不完善 , 与这一基本态势 相吻合的出 口导 向的 增长模式成为必然 。关于东南 沿海地 区的经济增长模式 的性质 , 学术界 并没有明确的结论 , 但从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 该地区外商直接投资 从 与出口贸易之问的紧密相关性 , 从其外 贸依存 度来 看 , 把其视为 出口导 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更接近事实。

成本 c0 即为贴现净值 V0。 V 0 o 则迁移者愿 意流入城市 , (后 ) ( 若 (> , 】 ) 城市 净流人人 口就增加 ; Vo 0则 迁移者不愿意流人城市甚 至从城 市倒 若 f< , 】 流人乡村 , 于是 , 城市净流人人 口就不会增加 , 甚至减少 。由于托达罗假 设的劳动力 市场是要素在城乡之间充分流动的完全市场 , 与我国农 民工 市场的现实有很大距离 , 因此 , 为了进一 步解释 民工短缺现象 , 我们在托 达罗模型中加入表征制度的变量 , 例如用工制 度与环境 、 劳资关系等 , 使 模型更贴近我国真实 的农 民工市场。我们对上述模型进一步修正如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