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中全方位的建筑节能措施

合集下载

谈居住建筑中的节能措施

谈居住建筑中的节能措施
太 阳起 到遮 挡作 用 . 而 使 太 阳 能直 接 进 入 到室 内 以降 低 采 暖 的 能 耗 。 过 从 通
当 程 度 的新 技 术 新 材 料 的初 期投 入 而言 . 通 过 构 思 巧 妙 的 建 筑 手 段 .充 分 利 用 自然
条 件 中风 、光 热 的 传递 规 律 .达 到 在满 足


而 采 用 的 方 法也 多种 多样 ,将 节 能 的 思 想应 贯 彻 在 方 案 建 筑 师 的科 学 计 算 、 妙 构 思 . 过 低 成 本 手 段 来 达 其 巧 通 到能 源 减耗 的 目的 。 在建 筑 层 面 上对 节 能 问 题 的思 考和 积 极 地 寻 求 简便 有 效 的
目标 与 设 计原 则 与 规 划理 念 设 计 思想 作 取 建 筑 措 施 。建 筑 师在 考 虑 方 案 过 程 中 .节 能减 耗 均 为 其 重 要 的设 计 目的 之
为 同一 层 面 上 的指 导 思 想来 开 展 设计 工 作 . 在 更 多 的层 面 与 角度 上 将 “ 能 ” 为一 个 节 作 终 极 目的 去追 求
和类型 、 下垫 面状 况 、 员情 况 和 各 种 排热 状 况 等 因素 综 合 考 虑 在 内 , 人 获得 温
减 少 建 筑 能 源需 求 。 最 大 程 度利 用再 生 资 源 。 度 场 分 布参 数 的输 出结 果 , 此 基 础 上 . 小 区热 岛效 应 和 绿 化 、 景 等 园 林 在 对 水
外 凸结构 的遮阳方式
欧洲住宅的遮阳装置效 果
对 窗高 与外 凸结 构 出挑 长 度 比值 的计 算 , 比较 地 区 太 阳高 度 角 一年 中 的变 化规
律 .即 可通 过 制 定 出 一个 合理 的 出挑 长 度 确 定 让 阳 光进 入 室 内 的时 间 段 。 而 在欧 洲 住 宅 外 立 面 上 .经 常 采 用 的 遮 阳 支 架 .同 样 以 简 洁 的 成 本 实现 不 同季 节对 不 同 日照 要 求 的 控 制 , 同时 对 建 筑 外 立 面也 形 成 丰 富生 动 的 效 果 。 第三 ,对 热桥 的控 制 。 出入 口 、楼 梯 间 和结 构 突 出物 均 为 北方 地 区建 筑 常见 的热 桥 .在 这几 个 位 置 的 特 殊处 理 ,对 降低 冬季 热 量 散 失 .减少 能源 需求 意 义 重 大 。 建 筑 出入 口处 因 为 经 常 开 启 的 门扇 造 成 冬 季 热量 的流 失 ,风 幕 等 装置 和

建筑工程节能措施

建筑工程节能措施

建筑工程节能措施
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日益关注,建筑工程节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各种节能措施被广泛采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工程节能措施:
1. 外墙保温:通过在外墙表面添加保温材料,减少墙体传热,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2. 高效隔热材料的使用:在建筑工程中使用高效隔热材料,如岩棉、聚苯乙烯等,能够显著减少建筑物的散热,提高整体能效。

3. 玻璃幕墙:通过选择高性能的隔热玻璃,减少建筑物与外界的能量交换,达到节能效果。

4. 太阳能利用: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如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板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5. LED照明:采用高效节能的LED照明设备,可以显著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延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

6. 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的建筑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设备和照明系统的精确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7. 采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工程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
能、水能等,以替代传统能源。

8. 水资源利用:在建筑工程中使用低流量水龙头、厕所冲洗器等设备,减少用水量,降低能源消耗。

9. 高效空调系统:采用节能型空调设备和空调控制系统,合理利用风冷却和换热器等技术,降低空调设备的功耗。

10. 建筑节能监测系统:安装建筑节能监测系统,监测和分析建筑能耗数据,实时调整能源使用策略,提高节能效果。

这些节能措施虽然在建筑工程中会带来一定的投资成本,但长期来看,不仅能够为建筑物节省能源费用,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升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一、室外环境与能源规划1.1 室外环境设计应注重自然通风、采光和降低能耗,合理规划绿地、水系、道路等设施。

1.2 能源规划应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回收及节能措施,以降低建筑能耗。

二、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升2.1 对围护结构进行保温隔热改造,提高其热工性能,以降低热量传递。

2.2 采用高性能保温材料、隔热涂料等,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三、门窗节能改造3.1 采用高效节能门窗,如断桥铝合金门窗、中空玻璃门窗等,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3.2 合理设计门窗开启方式,以保证通风和采光的同时,降低能耗。

四、空调及供暖系统节能改造4.1 采用高效节能空调及供暖设备,如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

4.2 优化空调及供暖系统的控制策略,实现智能化控制,以降低能耗。

五、照明与电器设备能效提升5.1 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和LED灯具,减少照明能耗。

5.2 选用高效节能电器设备,如一级能效的家用电器等。

六、可再生能源利用与改造6.1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建筑提供电力和热水等。

6.2 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设备。

6.3 将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七、水资源利用与节水改造7.1 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如节水马桶、节水淋浴设施等。

7.2 合理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后用于冲厕、绿化等用途。

7.3 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确保用水安全。

八、建筑智能化与控制系统升级8.1 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如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等。

实现对建筑设备的智能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2 建立能源管理平台,实现能源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3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智能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九、室内环境质量与舒适度提升:提升室内环境质量和人体舒适度;优化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噪音污染;提高室内光照度和减少眩光;采用环保材料和无毒涂料等措施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是当前社会热点话题之一,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资源紧张的形势,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的居住建筑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在过去的建筑设计中,往往忽视了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导致了能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研究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问题和对策,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还能够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建筑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1.2 研究意义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已经成为建筑设计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而居住建筑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其节能设计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能源费用,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居住环境质量,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舒适度。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

节能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的能耗,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节能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建筑性能,提升建筑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增加用户的满意度,提高建筑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节能设计还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推动技术的进步,为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意义,对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1. 设计理念滞后:许多建筑设计师仍停留在传统设计理念上,缺乏对节能理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导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忽视了节能措施的重要性,造成能源浪费和不必要的运营成本。

2. 能源利用率低:当前许多居住建筑在能源利用率方面存在问题,无法最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施,导致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新型建筑技术,旨在利用严格的节能设计帮助社会改善环境状况。

这种技术的本质就是使用尽可能有效的节能措施以改善建筑和家庭的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碳排放。

通过这种技术,建筑物可以更有效地使用能源,从而减少浪费和污染。

针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有几种重要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能源效率。

首先,可以采用适当的玻璃材料和窗户,并使用反光膜,以减少太阳辐射所产生的可再生热量。

另外,通过采用节能照明系统可以减少可再生的能源使用。

其他的节能技术包括,使用单系统供暖,采用节能设备,以及采用低温机制来控制空调等。

此外,还有一些建筑节能设计技术可以帮助节省能源,比如可以通过水和空气能量交换器,太阳能和风能来帮助减少供热和冷量消耗。

此外,室内空气的质量也非常重要,因此应定期检查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和微生物活性。

总之,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旨在利用有效的技术和设备来减少浪费和污染,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节能设计的核心技术包括,使用适当的玻璃和窗户材料,采用反光膜,使用节能照明系统和节能设备,采用水和空气能量交换器,太阳能和风能系统,以及定期检查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和微生物活性等。

这些技术是有效促进和改善建筑节能设计的有力工具。

分析全方位建筑节能设计

分析全方位建筑节能设计
在推行 节能理念 的同时, 眼睛不仅要“ 向外看 ” 引进和 学习 ,
国外先进节能理念 , 而且要学会“ 向内看 ” 从传统建筑模 式、 , 风 格 中学 习节能办法。 强调中国节能建筑发展的 民族性、 地域性应
该是设计师们的共同理念 。中国传 统民居都是在 与周边生态环
31墙体节能 .
墙体 是建筑 外围护结构的主体 , 功能作用是 承重 、 其 防水 、 防潮 、 隔热、 保温等。 节能建筑设计 的关键, 就在于承重结构设计
面充分合理 的利用 当地气候资源 , 寻求人 、 建筑 、 环境 与经济 、 节 能之间的最佳结合 , 以提 高建筑 的整体效益 。
2 对采暖 系统及空调 系统的节能要求 .
采暖 、空调的节能步伐必须与建筑 围护结构 的节能 同步进 行。 居住 建筑 的重要特征是供人们居住使用 , 而且一般都是昼夜
设置于北墙或 东西墙 , 这样可 以减 少保温 费用 , 在构造上也容 易
过于不使用制冷或通 风设备 即可 降低室 内温度 ,如抑制在室 内
做得比较简单 。 外墙保温采用各朝向不均匀分布 的原则 , 浅 且用
Hale Waihona Puke ・7・ 1 2 建材发展导向 2 1 年 o 月 00 7 色饰面 , 这样才能选出最佳方案 , 获得最佳 的节能效果。
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 以必须加强建筑节能方面的学习 。 所
1 与 各专 业通 力合 作 . 2
建筑节 能设计必须依赖各专业 的通 力合作 ,使建筑科 学技 术各学科通力协作, 相互支持、 配合 , 创作既符合建筑学原理 , 又
符合节能原则的优秀建筑 。
1 学 习建 筑节 能新 “ . 3 理念 ”
园林 、 建筑 、 规划 与结构设计

浅谈居住建筑的节能措施

浅谈居住建筑的节能措施
寒冷 地 区 。
积 ( 之 比, V) 体型系 数的大小 直接影 响着建筑 物的能耗 多少 。 建筑物 的体积 相同时 , 型系数越大 , 体 则单位 建筑空 间就有 越
大 的热散失面积 。 因此 , 想要降低建筑物能耗 , 则要将体型系数 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同时 , 建筑物体型设计也要根据当地 实际
技 术 与市 场
第 1 卷第8 0 8 期2 1 年 1
技 术 研 发
浅谈居住建筑 的节 能措施
欧立 富
( 京世 纪 千府 国际 工程设 计有 限公 司( 林 分公 司 ) 广 西 桂 林 北 桂 ,

510 ) 4 10
要: 建筑 节 能 对 于提 高 能 源利 用 率 , 进 循 环 经 济发 展 , 设 资 源节 约 型社 会 , 促 建 实现 社 会 可持 续 发展 , 着 不容 忽视 的 起
在我 国 , 建筑 能耗 占到了全 国总能耗 的3%, 0 建筑物 往往 具有隔热性差 、 功能系统效率低 的缺点 , 为此 , 在达到人们所需
的满 意度 的同时 ,单 位面积 的能 耗却 比发达 国家高 出了3 5 -
进行充分合理地绿化 。
3 改 善 居 住 建 筑维 护构 件 之 节 能 措 施
作 用 。 文章 介 绍 了居 住 建 筑能 耗 的主 要 组 成 。 述 了节 能 建 筑规 划设 计 , 出 了改善 居 住 建筑 维 护 构件 的 一 些节 能措 施 。 阐 提
关 键 词 : 住 建 筑 ; 能 ; 耗 居 节 能
d i 03 6/i n10 - 542 1.81 3 o 1 . 9 .s.0 6 8 5 .0 0 .1 : 9 js 1
热保温材料 , 从而提高墙体的热工性能。现用得较多 的是玻璃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是指为了提高居住建筑的能源利用效果,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下面是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的介绍。

第一,建筑整体设计。

在居住建筑的整体设计中,要根据建筑的朝向、气候条件、地形等因素,合理布局建筑的形状和朝向,以获得最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

同时,要充分利用建筑造型和材料的特点,减少能源损耗。

第二,建筑外墙外保温。

在居住建筑的外墙设计中,要考虑外保温的要求。

采用适当的保温材料和构造,防止热量的散失和漏出,减少对室内空调的依赖。

同时,要注意外墙的防水和防潮措施,避免因水分渗透而引起的能量损失。

第三,建筑窗户和门的设计。

窗户和门是建筑内外热量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因此其设计是节能的重要方面。

要选择高隔热性能的玻璃和窗框材料,减少能量的传导和辐射损失。

同时,要考虑合适的尺寸和布局,以优化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

第四,建筑屋顶设计。

屋顶是建筑中最容易受到太阳辐射和热量影响的部分,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屋顶的隔热性能和防水措施。

选择适当的屋顶材料和层压结构,减少热量的吸收和传导,并增加屋顶的反射性能,降低室内温度。

第五,建筑室内设计。

在居住建筑的室内设计中,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舒适需求,提供合适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

采用节能型照明设备和电器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要注意空气质量的控制,避免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

第六,建筑供暖和制冷系统设计。

在居住建筑的供暖和制冷系统设计中,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温度和人员活动情况,灵活调节供暖和制冷设备的工作状态,节约能源。

综上所述,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是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通过合理的建筑整体设计、外墙保温、窗户和门设计、屋顶设计、室内设计以及供暖和制冷系统设计等方面的优化,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居住建筑的节能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0120014202居住建筑中全方位的建筑节能措施3收稿日期:2008209222 3: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河南省建筑节能的路径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K L 2200822214)作者简介:马彦飞(19812),男,助教,安阳师范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河南安阳 455002徐晓勇(19802),男,助教,安阳师范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河南安阳 455002马彦飞 徐晓勇摘 要:针对我国现阶段居住建筑节能的实际情况,结合居住建筑的特点,从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入手,全方位探讨了居住建筑在建筑设计及围护构件技术等方面的节能措施,以促进我国居住建筑节能的发展。

关键词:居住建筑,建筑节能,建筑设计,技术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1 我国居住建筑节能的现状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构想的提出,建筑节能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居住建筑节能是整个建筑节能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住房面积约有430亿m 2,而能达到节能标准的不到1%,新建的也只有15%达到节能标准,要达到相同舒适水平所消耗的能源是发达国家的3倍~4倍,我国在居住建筑方面的能源浪费巨大。

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年底,我国住房面积将达到700亿m 2。

因此,推广节能型居住建筑意义深远,任重而道远。

节能型居住建筑应结合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按照国家的节能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充分利用建筑材料的性能从建筑的整体方案到建筑的细部构造全方位地进行建筑节能设计。

2 优化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在居住建筑规划设计阶段,要注重考虑建筑的朝向、间距、体型以及绿化设置等因素对建筑节能的影响,努力改善建筑环境,提高建筑节能效果。

2.1 建筑体型在建筑设计中,应对建筑的体型以及建筑群体组合进行合理地设计,以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

在同等条件下,体型系数(即建筑物外表面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越大,单位面积散热量越大,能耗也就越大。

因此应减小建筑物外表面积,适当控制建筑体型系数,减少建筑面宽,加大进深。

建筑体型优先选用简单的长条形,减少体型复杂、凹凸面过多的塔式外观。

2.2 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会对建筑物内部采光、散热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建筑布局应考虑朝向和间距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冬季应有适量的阳光射入室内,避免冷风吹袭;夏季则应当尽量减少太阳的直射,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

可见,从建筑节能和热环境的角度考虑,坐北朝南的居住建筑物能够避免太阳的东照西晒,降低日射影响。

同时,注意建筑间距对建筑节能的影响,使建筑物南墙的太阳辐射面积在冬季不因其他建筑的遮挡而减少。

2.3 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居住建筑平面的巧妙布局常能获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在住宅平面设计中,夏季的穿堂风、冬季的北风将对建筑节能产生重大影响。

如将电梯、楼梯、管道井、机房等布置在建筑物的南侧或西侧,夏季可以有效阻挡日射,有助于形成理想的通风效果;冬季可以有效阻止冷风的入侵,减少住宅的采暖能耗。

如若出于建筑功能的要求,必须将电梯、楼梯等布置在建筑物北侧时,为了避免冬季冷风的侵入,必须在上述构件的出入口处加设门斗或其他避风措施,以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2.4 建筑环境的绿化搞好建筑周围的绿化规划设计,可以改善区域环境微气候,从而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如在居住建筑四周合理安排花草树木,夏季树木可以有效遮挡阳光,降低建筑环境温度;冬季树木落叶后阳光又可以照进建筑物室内。

3 优化居住建筑围护构件的节能技术这种造成施工机械窝工的检测方法是不适应市场发展规律的,同时采用水袋法进行试验,由于试坑的体积较大,对每填层进行质量检测控制不尽合理,故一般用作验证试验,但当验证试验发现路基填筑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采取补救措施困难。

是否可采用在机场、铁路建设中使用的地基系数对巨粒土的填筑质量进行检测还需进一步研究,目前在国内采用的地基系数测试装置主要由加载系统、量测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加载系统大多数是由荷载板、千斤顶、油压表、油泵、油管组成,荷载板直径只有300mm ,对路基填料有一定的要求,对颗粒粒径不大、级配较均匀的填料填筑的路基进行质量检测是完全可行的,建议对荷载板的直径加大用于巨粒土填筑路基的质量检测并进行研究、试验总结。

参考文献:[1] 舒怀珠,朱淑珍.浅议土方填筑与压实工程质量控制[J ].山西建筑,2007,33(7):2222223.Q uality control and detection of the over coarse 2grained f ill subgradeYAO Wen 2hu aAbstrac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fill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over coarse 2grained fill subgrade of the mountainous highway and the quality inspection points ,describes th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uses two control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ompaction features of the over coarse 2grained soil ,confirms the control effect to guarantee the long 2term stability of the whole subgrade structure.K ey w ords :over coarse 2grained ,subgrade ,fill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detection・41・第35卷第1期2009年1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 Vol.35No.1Jan. 2009 外围护结构是建筑传热的介质,增强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增强建筑的热稳定性,降低外围护墙体、门窗及屋面的传热系数,可以提高围护结构的传热阻,达到国家节能设计规范的要求,从而实现居住建筑节能。

3.1 建筑物的门窗建筑物的外门和外窗是冬季冷风侵入、夏季阳光入射的主要通道,其能耗占建筑物总能耗的比例较大。

普通单层玻璃窗的能量损失约占建筑物冬季保暖或夏季降温能耗的50%左右,因此,尽量改善门窗的绝热性能是节能设计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1)控制居住建筑的窗墙比。

居住建筑窗墙比是指住宅窗户洞口面积与住宅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

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等要求的条件下,减小建筑物外门窗洞口的面积,可以有效控制门窗的建筑耗能。

国家建筑节能标准中规定“北向、东向和西向、南向的窗墙比分别不应超过20%,30%,35%”。

从建筑节能角度考虑,目前住宅建筑中流行的大型落地窗的设计应当慎重考虑。

2)选择节能型门窗玻璃。

众所周之,为了改善居住建筑室内采光通风的效果,居住建筑中门窗玻璃面积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据测试,建筑能耗的30%左右是由门窗玻璃散失的,门窗玻璃已成为建筑节能的最大能源漏洞。

因此合理使用节能型玻璃对建筑节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建筑节能玻璃时,必须考虑玻璃的遮阳系数、传热系数。

玻璃的传热系数值越低,玻璃阻隔热传导的性能越好,因此,尽量选择传热系数值低的玻璃产品。

目前较常见的节能玻璃有中空玻璃、镀膜玻璃等。

3)提高居住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减少冷空气渗透。

如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都可以达到良好的建筑节能效果。

但是,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渗透耗能的同时,应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达到基本的卫生要求。

3.2 建筑物的墙体墙体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其功能主要是承重、保温隔热、防潮防水以及分割空间等。

墙体节能设计的关键在于其所选用材料的保温性能及墙体保温技术的应用。

1)采用新型的墙体隔热材料。

我国目前以实心黏土砖为主要墙体材料,但其保温性能不能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利用新型的隔热砖代替传统的实心黏土砖,可使传热系数降低,从而达到较好的建筑节能效果。

比如空心砖、空心砌块和其他保温隔热性能好的复合墙体,均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2)采用先进的墙体节能技术。

目前墙体节能技术多采用复合墙体节能,复合墙体节能是指在墙体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层或几层复合的绝热保温材料来改善整个墙体的热工性能。

复合墙体节能多采用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及聚乙烯塑料等新型高效保温绝热材料,以有效降低外墙的传热系数。

根据复合材料与主体结构位置的不同,主要分为内保温复合墙体技术、外保温复合墙体技术、夹芯复合墙体技术等。

3.3 建筑物的屋顶受阳光照射的建筑物屋顶,表面温度比其他围护结构高得多。

对此,除必须考虑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作为屋面的保温层措施以外,还可从建筑设计角度综合考虑建筑节能问题。

1)采用高效保温材料。

目前常采用的膨胀珍珠岩保温芯板保温层代替常规的沥青珍珠岩或水泥珍珠岩做法,就克服了传统材料的密度大、吸水率高、使用期限短等缺点,其建筑节能效果显著。

2)设置二次隔热层。

在顶层设置通风隔热层或将顶层作为设备间等,形成二次隔热,减少屋面温度的影响。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还可以采用屋面绿化、屋顶人工蓄水、设计浅色坡屋面等方法进行建筑节能。

3.4 建筑物的地面建筑物的地面节能主要指采暖房间毗邻不采暖房间及室外空间的地面节能工程。

在采暖季节,有效地阻止热量从采暖房间向不采暖房间及室外扩散,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采暖房间的能耗。

因此,在设计阶段选择适宜热阻值的保温材料组合是达到地面节能的基础。

3.5 建筑物的遮阳建筑物外部门窗使用轻便、可调的遮阳设备可以有效地抵御夏季太阳间接或直接辐射对室内气温的影响,可以有效地降低夏季室内温度,从而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因此做好外部门窗的遮阳设计将会对建筑节能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目前常用的遮阳措施有设置遮阳板、窗帘及选用合适的百叶窗等。

4 结语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所追求的目标时,建筑行业也在关注能源以及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我国居住建设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下,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有巨大的潜力。

建筑节能需要通过节能的技术和方法来实现,是建筑功能各个子系统和各种节能技术应用的综合,涉及到建筑行业方方面面的因素,同时又受国情、地域及气候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只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建筑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各种节能技术措施,趋利避害,选择经济合理的节能设计方案,必定可以获得显著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1] 黄振利,陈全良.外墙保温应用技术[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 姚 练.探讨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J ].山西建筑,2006,32(2):31232.[3] 罗 忆,刘忠伟.建筑节能技术与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 刘海燕,陈 涛.外墙外保温技术浅析[J ].山西建筑,2006,32(20):15216.[5] 王 跃,黄诺莹.建筑节能与太阳能的推广应用[M ].上海:上海建设科技出版社,2007.[6] 王美君.建筑节能怎么办[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Omnibearing measures of energy 2saving buildings in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MA Yan 2fei XU Xiao 2yongAbstract :Aiming at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residential energy 2saving buildings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To start with residential energy 2sav 2ing buildings ,the treatise discusses area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other aspects of energy 2saving measures systematically ,which could accel 2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energy 2saving in our country.K ey w ords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energy 2saving buil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technique・51・ 第35卷第1期2009年1月 马彦飞等:居住建筑中全方位的建筑节能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