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吓人!别再喝奶了— 一个奶业工人的良心话

合集下载

乳业新国标出炉

乳业新国标出炉

乳业新国标出炉乳业新国标出炉:喝牛奶不如喝白开水?引导语:细菌总数放宽了4倍,蛋白质含量标准降低——近期,中国奶业标准“世界最低”引发公众质疑。

据悉,这一生乳“新国标”是有关部门2010年出台的。

蛋白质含量由原标准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标准却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了200万,比美国、欧盟10万的标准高出20倍!。

为何在食品安全之弦越绷越紧的今天,乳品质量标准却不升反降?为何多年来中国奶业一直问题屡出,从无宁日?2009年,全国有29.4万名婴幼儿因食用问题奶粉患泌尿系统结石,并有婴儿患病死亡出现。

而三鹿起初竟不承认奶粉问题。

直到9月,才承认700吨奶粉受污染,卫生部提醒停止使用该品种奶粉。

三聚氰胺事件以三鹿倒闭、,生产、销售含有三聚氰胺的“蛋白粉”的被告人高俊杰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死缓,被告人张彦章、薛建忠以同样罪名被判处无期徒刑。

其他15名被告人各获二年至十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暂时告一段落。

但是,“三鹿不过是挤破了中国奶粉业内的脓包”。

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专项检查。

对其余109家企业进行了排查,共检验了这些企业的491批次产品。

阶段性检查结果显示,有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已经成为奶业的潜规则。

更为可怕的是,之后不断有新闻报道各地仍有三聚氰胺奶粉出现。

牛奶国标全世界最低按照2010年发布的最新奶业安全标准,蛋白质含量由原标准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标准却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了200万,比美国、欧盟10万的标准高出20倍!。

难怪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在业内会议上炮轰该标准为“全球最差,是全球乳业的耻辱,喝低标牛奶不如喝白开水”,并称“中国生乳标准被个别生产常温奶的大企业绑架”。

辉山乳业硫氰酸钠有毒事件真相还原:牛奶本身就有

辉山乳业硫氰酸钠有毒事件真相还原:牛奶本身就有

辉山乳业硫氰酸钠有毒事件真相还原:牛奶本身就有国庆节前,网上疯传最厉害的食品安全事件就是“辉山牛奶”了,“硫氰酸钠”这个以前不被人们知晓的专业化学名词,几天来出镜率颇高。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之后,“氰”这个字似乎看着就有毒。

那么,“辉山牛奶”里的硫氰酸钠到底是个什么鬼?“十一”长假一过,我们赶紧给大家“解毒”一下吧。

事件回放9月24日河北食药监局通报,辉山乳业7月10日生产的高钙牛奶(240毫升灭菌奶)被河北省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检出硫氰酸钠含量达15.2mg/kg(最高限定值≤10mg/kg)。

硫氰酸钠是毒害品,被禁止在牛奶中人为添加,就此,有关方面发布了食品销售安全警示。

9月28日辉山乳业多名员工聚集在厂区,拉出“彻查真相”、“严惩帮凶”、“还我清白”的条幅,直接向河北食药监局叫板,抗议河北食药监局此前的行为。

9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表了情况说明,表示河北省食药监局决定撤销9月24日发出的销售安全警示。

9月30日中国乳制品协会发表声明,力挺辉山乳业,要求河北省局公开道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乳制品中硫氰酸钠风险监测情况的通报》,还了辉山乳业一个清白,事情算是有了个了结。

为了让读者更放心,我们查文献、访专家,现在就把答案告诉大家。

牛奶本身就含有硫氰酸钠硫氰酸钠本来就有,哪来的呢?饲料里。

那饲料是违法的、有毒的吗?也不是。

许多植物,尤其是十字花科类植物(包括花椰菜、卷心菜)中,含有大量的硫代葡萄糖苷,在植物组织遭破坏后,硫代葡萄糖苷可被葡萄糖硫苷酶水解产生硫氰酸盐。

而十字花科类植物常用作奶牛的蛋白补充饲料,也就成了原料乳中硫氰酸钠的来源之一(至于硫氰酸盐和硫氰酸钠的关系,不再细说,姑且认为是一个东西吧)。

除了饲料之外,奶牛的品种、生活环境、生长阶段、个体差异,都会导致原料乳中硫氰酸盐浓度的差异。

不止牛,其实人体中也本来就有硫氰酸钠,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0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对全国各地原奶中硫氰酸钠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发现下图结果。

“每天一斤奶 强壮中国人”之反讽

“每天一斤奶 强壮中国人”之反讽

“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之反讽作者:任悦来源:《新财经》2008年第10期时下,全世界都在忙着救市。

中国人不仅要忙着救市,还要忙着救人。

一个化学名词——三聚氰胺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地球人都知道了。

小小的三聚氰胺掀起了一场大风暴,从地方到中央有关责任部门的官员或辞职、或免职,共和国总理面对民众真诚道歉。

著名广告语“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已成为这一事件的反讽,甚至有情绪激动的网友把此广告语改成了“每天一斤奶,害死中国人”。

商人的唯利是图,部分官员的麻木不仁,质量监管部门的渎职,终于酿成了今日之灾,终于害死了我们的孩子。

中国百姓对中国食品的信心跌至崩溃的边缘。

我们不知道还能相信什么。

年年“3?15”,年年有爆料。

以至于几年前,就有专家发问:我们还能吃什么,我们还能喝什么?但如此让人撕心裂肺的发问,并没有真正唤醒无良商人和麻木不仁官员的良心。

原始的造假掺假,升级为今天以先进的科技手段直接转化为生产能力以此图财害命。

无辜百姓在食用“高科技”食品过程中,知道了很多陌生的化学原料——这种不经意间的全民化学知识大普及令人心惊肉跳!近日,许多专家、行业管理者聚在一起,探讨乳品行业何以出现这样的问题。

高谈阔论,情绪激动。

但看来看去却总觉得他们的讨论过于“技术”,什么先找奶源还是先扩张,诸如此类。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当下的中国企业,凡是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所面临的最根本问题既非资金技术,也非人力资源,而是良心道德!从两三年前的“大头娃娃”,到今天吃死了孩子的三聚氰胺,生产者但凡有起码的职业道德和商业诚信,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

抛开生产者,假若相关监管部门能真正从内心遵从中央“以人为本”的国策,真正视民生为头等大事,无论乳品行业生产布局如何不合理,也不会出现今日之灾。

灾难如此深重,原因相当简单。

故作深奥的探讨,不过是变相的文过饰非。

商人的无良或许会遭到市场的惩罚,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员,市场恐怕难以惩罚得了他们。

蒙牛三聚氰胺事件

蒙牛三聚氰胺事件

蒙牛相关产品
蒙牛历年发展状况



1999年刚创立时,蒙牛一文不名,名列中国乳业的第 1116位 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2.47亿元,同业排名第11位 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7.24亿元,同业排名第5位 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16.68亿元,同业排名第4位 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40.71亿元,同业排名第3位 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72.14亿元,同业排名第2位 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 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62亿元 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13亿元 2008年,据相关部门估计销售收入在190亿到200亿元之间 2009年,据相关部门预计销售收入在220亿元左右

第三,企业家的品牌形象和企业的品牌形象要有机协调和 管理。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作为乳品行业中最具代表性的蒙牛, 顿时被推到风口浪尖,而蒙牛的董事长牛根生,也一直是 社会公众人物,在事件发生后,牛根生随即抛出了大品牌 要有大责任的豪言壮语,并表态:“如果这件事情处理得 不好,我这个董事长将引咎辞职。”而在经过蒙牛几个月 试图恢复消费者信心的工作之后,牛根生的万言书再次让 他成为了焦点。但是此时的公众心目中的牛根生的形象已 经开始变得破碎,并且有很多人因为这个企业而去质疑这 个企业家的道德和人格问题。企业家和企业的品牌如果捆 绑得过于严密,或者过于突出企业家形象,在面对危机的 时候,企业也常常会被置于一个极其不利的位置。因为消 费者对于人的关注要大于对于企业实体的关注,王石引发 的风波也同样说明企业家的品牌形象过于突出一旦出现问 题对于企业品牌的损失,这说明,企业家和企业品牌的形 象如何协调,也将成为企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管理问题。

第二,子品牌的建立可以分散企业风险。 三鹿、伊利、蒙牛都是公司品牌,或者是母品牌, 这些乳品公司在品牌建设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那 就是强调母品牌,没有突出的子品牌,尽管蒙牛 有类似特仑苏这样的高端品牌,但是特仑苏和蒙 牛之间的关联度非常高不可能淡化蒙牛印象,这 样的品牌架构的缺陷在于,当母品牌出现危机的 时候,整个企业的产品就将面临瘫痪,例如三鹿 奶粉出了问题,消费者会认为三鹿所有的产品都 有问题。如果企业有更具影响力的子品牌区隔, 在出现危机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控制品牌风险。

谈诚信初三议论文

谈诚信初三议论文

谈诚信初三议论文谈诚信初三议论文1有人说:“诚信像雨,洗净人们心灵上的尘埃。

”也有人说:“诚信像雷,震撼人的灵魂。

”我觉得诚信像根,深深扎在成功这一片土地上。

教育家孔子以往说过:“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他将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

每一个人都有自我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不管你走到哪里,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小孩,不管你在什么样的情景下,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应当诚实守信!不能背叛诚信!我看过这样几则关于诚信的故事: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最终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仅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貌,最终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

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

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诚信是一朵兰花,它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诚信是一道劲歌,它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准则。

你不可能再喝牛奶

你不可能再喝牛奶

你不可能再喝牛奶你不可能再喝牛奶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段並不新鮮的新聞:科學家終於找到牛奶致癌的確實證據。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最近的研究發現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島素的生長因數就是牛奶內的主要致癌物質。

加拿大的腫瘤專家建議:除了那些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和營養不良的成人,一般人並不需要喝太多牛奶。

我把該新聞轉發給一些朋友看。

奶牛為什麼會一直產奶奶牛為什麼會一直產奶??我 想測試一下人們對牛奶的認識,遂問:“你知道奶牛為什麼會一直產奶?”她的回答很典型:“不常產奶能叫奶牛嗎?”我問:“請問你是否常產奶呢?”“怎麼可能?”我笑了,說:“人是只有懷了小孩才會產奶的。

但牛跟人一樣都是哺乳動物。

哺乳的意思就是為了哺育下一代才有乳汁。

所以奶牛一直產奶只有一個原 因……”“不停地懷孕生小牛?”她吐吐舌頭,說:“怎麼可能呢?”我說:“確實是這樣的。

但並不是所有奶牛在任何時候都能懷上孕。

現代農場的解決方法是給奶牛打高劑量的荷爾蒙,讓其不自然泌乳——那段新聞所說的 “各種激素” 就是這樣來的 !現代奶牛從兩歲開始就有9個月的時間用於懷孕。

小牛出生後就會被關進小木箱並餵以毫無營養的飼料,不能動彈,以保證人們餐桌上小牛肉的精瘦嫩滑。

而牛媽媽就被千方百計擠出一頭小牛所需的10倍以上的奶量。

所以超過三分之一的奶牛都患有乳腺炎。

我常想起BBC 製作的一個畜牧業的專輯:奶牛在鏡頭前走過,一步三跛,好像 所有關節插了一根針。

我想,人們即使是心如鐵石,認為那些動物如何受苦跟自己毫無關係,但希望自己能從這些病態的牛只體內吸收到什麼營養和健康,那已非緣木求魚,而是飲鳩止渴了。

當然,在商業廣告中,你會被告知飲鳩的各種好處。

許多人認為牛奶能補鈣,但眾多實驗和資料顯示,牛奶內含有鈣,但人體是很難 吸收的。

喝牛奶,往往還會讓體內的鈣質流失得更快。

其實許多蔬菜的鈣含量比牛奶高得多,如黃花菜、蘿蔔纓、莧菜、雪裡紅、薺菜、香菜(芫荽)。

不必等春暖 花開,就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更關心蔬菜和糧食吧!牛奶的謊言在中國還要維持多久 牛奶的謊言在中國還要維持多久 ??????資訊技術已非常發達的今天,中國人得悉事實的真相是並不困難的,但真相一旦傷及勢力強大的利益集團,問題則絕非簡單。

牛奶不要喝了

牛奶不要喝了

科學家終於找到牛奶致癌及致糖尿病的確實證據~千万不要把牛奶、酸奶当好东西了!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并不新鲜的新闻: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的确实证据。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最近的研究发现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素就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

加拿大的肿瘤专家建议:除了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和营养不良的成人,一般人并不需要喝太多牛奶。

我把该新闻转发给一些朋友看。

我想测试一下人们对牛奶的认识,遂问:“你知道奶牛为什么会一直产奶?”她的回答很典型:“不常产奶能叫奶牛吗?”我问:“请问你是否常产奶呢?”“怎么可能?”我笑了,说:“人是只有怀了小孩才会产奶的。

但牛跟人一样都是哺乳动物。

哺乳的意思就是为了哺育下一代才有乳汁。

所以奶牛一直产奶只有一个原因……”“不停地怀孕生小牛”她吐吐舌头,说:“怎么可能呢?”我说:“确实是这样的。

但并不是所有奶牛在任何时候都能怀上孕。

现代农场的解决方法是给奶牛打高剂量的荷尔蒙,让其不自然泌乳——那段新闻所说的“各种激素”就是这样来的!现代奶牛从两岁开始就有九个月的时间用于怀孕。

小牛出生后就会被关进小木箱并喂以毫无营养的饲料,不能动弹,以保证人们餐桌上小牛肉的精瘦嫩滑。

而牛妈妈就被千方百计挤出一头小牛所需的十倍以上的奶量。

所以超过三分之一的奶牛都患有乳腺炎。

我常想起BBC制作的一个畜牧业的专辑:奶牛在镜头前走过,一步三跛,好像所有关节插了一根针。

我想,人们即使是心如铁石,认为那些动物如何受苦跟自己毫无关系,但希望自己能从这些病态的牛只体内吸收到什么营养和健康,那已非缘木求鱼,而是饮鸠止渴了。

当然,在商业广告中,你会被告知饮鸠的各种好处。

许多人认为牛奶能补钙,但众多实验和数据显示,牛奶内含有钙,但人体是很难吸收的。

喝牛奶,往往还会让体内的钙质流失得更快。

其实许多蔬菜的钙含量比牛奶高得多,如黄花菜、萝卜缨、苋菜、雪里红、荠菜、香菜(芫荽)。

不必等春暖花开,就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更关心蔬菜和粮食吧!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信息技术已非常发达的今天,中国人得悉事实的真相是并不困难的,但真相一旦伤及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问题则绝非简单。

牛奶=自杀

牛奶=自杀

牛奶=自杀奶品中的化学物质据厂商在包装上赫然明示的就有二十多种:阿斯巴甜、氨赛蜜、库拉索凝胶、FOS|、IMO、卡拉胶、柠檬酸、柠檬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单硬脂酸甘油酯、三聚磷酸钠、纽红、红曲红、苯丙氨酸、活性益生元、低聚糖、乳化剂、水分保持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日落黄、香精等等。

如此之多的人造化学物质,真的能吃吗?现在据奶品厂商宣称他们的牛奶经过1100道工序。

难怪市场上乳制品五花八门:高维高锌奶,高纤高铁奶,高铁高钙奶,高钙高锌奶,高锌高纤奶,“特仑苏奶”,“双蛋白奶”、“舒化奶”,“双核奶”,“儿童奶”,“老人奶”,“女人高钙奶”。

即使是能吃的好东西,经过如此折腾,还能吃吗?!2006年6月蒙牛乳业与中国奶业协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共同发起公益一个行动:“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

即便牛奶没有危害,喝一斤市场出售的牛奶,仅能获取 5克蛋白质,岂不把人饿死,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违抗自然遭天谴,大自然创造万物与生命。

每一种有生命的物种都有天然的生存法则,如果违反,必然衰亡。

各种天然动物都按照自然律进行饮食和生活,所以能够精力充沛地活着,活到自然死亡。

人的自然生命可以活到120至180岁,但是,人总是自作聪明违反自然规则,因而人总是过早死亡,没有活到自然天年。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产奶。

每种动物的乳汁都是专门用于哺育自己的新生后代,没有一种动物过了哺乳期之后继续饮食乳汁,更没有一种成年动物要喝另外一种动物的奶。

人类婴儿长到两三岁时就应当彻底断奶。

母亲停止分泌乳汁和婴儿体内的乳?彻底消失的生理变化,精确地发生在同一时期,足见这是大自然的安排,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然而,不少人偏偏要违抗自然,并荒唐地要喝另外一种动物(牛或羊)的奶。

因而这些人遭到天谴。

由于人的肠胃缺乏某种酵素,喝下牛奶之后的结果是:不能消化,牛奶的蛋白质残留在人的器官内,成为病菌绝佳的繁殖场所,由这个原因所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的话甚至会剥夺婴幼儿的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起来吓人!别再喝奶了—一个奶业工人的良心话.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

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

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

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

听起来吓人!别再喝奶了—一个奶业工人的良心话.txtゅ你不用一上线看见莪在线,就急着隐身,放心。

莪不会去缠你。

说好的不离不弃现在反而自己却做不到╮我不想再忍了,我所知道的奶业内幕!
我所学的专业是乳品工艺,刚毕业曾在某国内老大级乳业集团工作。

职位——收奶员。

这几天的三鹿事件,沸沸扬扬。

其实在我看来,没什么奇怪的,事情总是要被揭穿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以及是哪一家企业成为那个撞上枪口的倒霉蛋。

三聚氰胺————冰山的一角。

也许这个事件就要告下一个段落,也许仅仅是个序幕的开始……
离职的员工到处去说原来公司的“坏话”,这个员工一定个没有道德的人。

曾经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最近我的想法变了,一个知道内情而不去告诉别人,眼看着别人吃亏上当的人,那才是个彻底道德败坏的人。

离职后,我没喝过一滴奶!
我先讲一下,收奶的过程。

奶农的牛奶由当地附近村镇的奶站化验收集,按品质高低,分等级付给奶农钱。

品质的指标不外乎PH值,蛋白质,干物质这几项。

然后由奶站(当然了奶站是私人老板的)用罐装车混装后运到工厂,然后由工厂取样化验,测算指标同样按品质高低,分等级付给奶站钱。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出来,想没想到这种操作模式会出现什么问题?有人说了,不是“天然牧场”“工业化收集吗”?有,的确有。

但是我只能说:兄弟,你很傻,很天真!
奶农想多赚钱怎么办呢?简单啊,掺水啊。

那掺水指标降低就卖不上好价了怎么办?简单啊掺****啊。

奶站想多赚钱怎么办呢?简单啊……。

奶站的奶是从各个散户收来混装到罐车的,有一家的突然变质了,怎么办啊,全车都倒了吗?几十吨一罐的奶,蛋白质低了怎么办?干物质低了怎么办?PH值低了怎么办?有的牛病了打过抗生素怎么办?有的牛催奶打激素怎么办?
话说回来了,奶农那点小计量能瞒奶站吗?奶站那点小九九能瞒工厂吗?如果我说,奶站不知情,工厂不知情。

都是“不法奶农”干的坏事,全国人民要把矛头指向他们批判。

那我可就真的,很傻,很天真。

我们从来不拒收奶,因为我们知道,一件东西是要充分利用的,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价值,获得最大的利润。

我们分罐储藏。

最好的奶,供到车间做酸奶(发酵型酸奶或搅拌型酸奶),因为不是好奶做不出来。

其次,做纯牛奶,高钙奶之类的。

再差的奶做花色奶即花生奶,早餐奶等。

还有那些发酸的奶怎么办呢,当然不能倒了,做酸性乳饮料,就是广告狂哄乱炸的,女人小孩都喝的***。

这是本公司最大的利润所在,一盒奶的成本,还没有哪个包装盒值钱。

还有那种臭的熏人的奶怎么办呢,简单,做冰激凌味道最好。

还有那些又臭成粘稠状的怎么办呢,做奶粉。

当然这叫工业粉,它有它的用途,不是装袋子就上市场的。

我们有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立体式仓库,媒体都赞扬过,可是你就没想想这快速消费品,
生产出来就要卖的,搞那么大仓库什么用?酸性乳饮料越存放味道越好。

那有人问了,生产日期怎么办?简单啊,提前打一个月,你也许不信吧,因为在你心中那是小黑工厂做的事。

那又有人问了,市场上卖的岂不是过期奶?我就这么告诉你吧,你手中那盒奶就是过期一周了,你喝也没问题。

因为你所卖的奶是UHT超高温灭菌液态奶。

关于UHT超高温灭乳到底有没有营养,我不想再说了,因为这个涉及到某人在某年为中国提出的一个口号,我们正向这个口号迈进,别管你喝的是什么奶,反正是牛奶。

有个广告,中国某企业已经是这种超高温灭菌乳全球产销量第一,难道是那些乳业发达国家真的比不上我们了吗?其实是人家不生产这种乳品了。

这笑话有点冷是吧。

那有人说了,我们以后喝高端奶吧,广告都说想过有品位的生活就和那种奶。

是啊,那奶是贵啊,贵的东西就好啊,那奶蛋白质高啊,高,实在是高,这一点澳大利亚人都服我们啊。

我就不相信地球上的奶牛能挤出那么高蛋白质的奶……
此言一出,某些专家就会来“辟谣”又得列出一套数据理论,来“引导”大家。

是啊,我嘴没人家的大,钱更没人家拿的多……
还有很多关键的还是不说为好,知道了对大家谁都不好。

生活是美好的。

真实案例看三鹿奶粉背后的恐怖的行业潜规则
目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作为一个可能的知情者和懂点化学的人,我也来谈谈我的观点:
1、媒体也好,厂家也好,国*家质量监督也好,还是在忽悠大家,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因为三聚氰氨根本不可能直接加入牛奶中,三聚氰氨的市场售价并不低,奶农不可能不计成本的提高浓度,其次,三聚氰氨水溶性较差,要想完全溶于牛奶比较麻烦;那为什么媒体,厂家,国*家质量监督要异口同声的说是不法之徒加入了三聚氰氨,其实就是为为了掩盖一个更可怕的问题,那就是加入的其他毒性更大的东西,说穿了就是尿素,尿素作为一种便宜的农家化肥,真是经济实惠的“好添加剂”。

2、为什么要加尿素,因为各乳品公司收购鲜奶,测试的标准主要是奶的蛋白质含量,说穿了就是氮的含量,尿素作为一种最普遍的氮肥,由于它独特的分子结构,记得好象是两个氮分子配个什么我忘了,氮的含量当然高了,混入奶中,提高氮浓度,价格自然也卖得高了;
3、尿素怎么转化为三聚氰氨的,很简单,奶粉的生产过程就是将鲜奶放在封闭的环境高温环境下,然后采取喷雾的方式直接转化成粉状就成了奶粉,而尿素在高温下会产生变化,生成三聚氰氨,OK,有毒的奶粉就这样生成了。

最后,我在谈谈我怎么知道这些内幕的,前几年,是01年还是02年,我记不太清楚了,在办理一件带黑社会性质的案件时,他们主要罪状之一就是把持我市某区的牛奶收购市场,长期以次冲好,我们在办案中就了解到,他们在牛奶中加入尿素、少量食用油,然后加大量
水(良心好的加自来水,不好的就直接加池塘或者田里的水),最后用专用的搅拌机进行搅拌,一批蛋白质浓度高的鲜奶诞生了,但最后几个犯罪分子都翻供,说他们这种做法是普遍的,并不是他们发明的,后来我们专门去天友了解,确实如此,他们对牛奶收购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根本没有比较有效的检测措施或者是因为收购站点太多,没有精力和金钱来负担这么大的检测开销,所以对广大奶农的行为基本采取的是默认的态度,而且据在天友的了解,这种现象在全国的乳制品行业是普遍的,只要存在向奶农收购牛奶,就普遍存在次类现象,所以三鹿事件的发生就是必然的,而且这次三鹿出了事,全国其他所有奶制品企业都保持沉默,没有一家跳出来指责,什么原因大家看了我的帖应该心里有数了吧,最后弱弱的问大家一句,这样的牛奶你们敢喝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