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紫石中学八年级物理 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宇宙探秘学案苏科版

A.原子一原子核一质子一夸克,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B.原子一原子核一质子-夸克,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C.原子核内没有电荷D.原子核内所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数相等
11.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汽车驶过,卷起一股尘烟B把一小勺糖放入一杯水中,过些时候整杯水都会变甜
A.托勒密B.哥白尼C.哈勃D.多普勒
2.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天,柳絮纷飞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D.冬天,雪花飘飘
3.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破镜不能重圆
东台苏东双语学校
师生学习案
年级:初二学科:物理分课时:时间:星期:
课题:宇宙探秘课型:自学+交流+检查
学习目标:
1.了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以及不同时期主要的观点和理论。
2.知道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
3.知道恒星是运动的,太空有无数的星系组成的,了解大爆炸宇宙模型及基本知识。
学习重点:
1.知了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以及不同时期主要的观点和理论。
4.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于结构模型与下列哪个图最相似?()
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会变小
B.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会黏在一起
C.空气比冰块更容易压缩
D.பைடு நூலகம்餐厅门口就能闻到美味佳肴的香气
八年级物理下册《7.4 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苏科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八年级物理下册《7.4 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八年级物理下册《7.4 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八年级物理下册《7.4 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7。
4 宇宙探秘【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科学历程,初步理解宇宙起源和正确认识宇宙整体膨胀的科学理论.(2)知道谱线红移现象和实质.(3)知道光年物理含义和数值。
【学习重点】初步认识宇宙结构模型,知道谱线红移现象和实质。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宇宙整体膨胀的科学理论。
…………【预习作业】……………………………1、西方科学家对于宇宙的认识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宇宙大爆炸说,针对每个时期,他们提出的理论都受限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和观测能力,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是的。
2、尝试按直径长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地球太阳月球分子银河系太阳系电子原子3、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宇宙是起始于“原始火球"——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
4、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红光波)方向偏离,称之为 .这一现象说明 .5、什么叫天文单位? ;什么叫光年?。
1 l.y = m 1 AU = m…………【学习探索】……………………………【要点1】人类探索宇宙的艰难历程〖活动〗根据教材图7-25概貌了解和讨论我们的宇宙。
指导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宇宙,并简要介绍银河系、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最新苏科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7.4宇宙探秘》word教案 (1)

7.4 宇宙探秘基本环节基本内容学习效果评价知识梳理一、教学目标:1. 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 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3. 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二、教材分析人的一生相对于浩淼的宇宙是极其渺小和短暂的,但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宇宙有多大?宇宙有限还是无限?宇宙有没有中心?如有,宇宙的中心在哪里?宇宙如何变化?宇宙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等等。
这一章节,涉及到很多的天文知识,容量极大,而学生可能对于这方面的了解比教师多,因此可尽量地让学生发表看法、问题,激起他们的兴趣,教师起到引导、过渡作用。
智慧碰撞1、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 B.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C.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 D.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2、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C.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D.电子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大3、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把1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毫升拓展延伸1、科学家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的光,可以看到它的光谱。
上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线移”。
这一现象说明宇宙在膨胀,即另的星系在与我们()A、逐渐靠近B、逐渐远离C、距离不变D、无法判断2、我们知道,当一列火车迎面开来时,我们听到的汽笛声音调升高,当它离我们远去时音调就明显降低,这叫多普勒效应,光同样有多普勒效应,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光波的频率在变情感升华1.天文学上“光年”是 ( )A.速度单位 B.长度单位 C.时间单位 D.能量单位2.首先创立“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 )A.托勒密 B.哥白尼 C.牛顿 D.布鲁诺3.晴朗的夜空,天上高悬的月亮,从人们对天体的分类上说月亮属于 ( ) A.恒星类 B.星系类 C.卫星类 D.行星类4.在我国航天史上,第一次载人升空并安全返回的宇宙飞船是 ( )A.“神舟三号” B.“神舟四号”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5.关于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古代的人们认为,地球是平坦的、并不太大的土地,天空似乎是一个固定的圆形屋顶和周围的地面融为一体B.古代的人们靠肉眼观察太阳、月球、行星等天体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建立了地球中心的学说C.16世纪后,哥白尼等发动了天文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创立了“日心说”D.现在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万年的一次大爆炸6.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流传着“牛郎织女”的美丽故事,牛郎星位于天鹰座,织女星位于天琴座,对照星座图,找出这两颗星,科学家们测定牛郎、织女两星之间相距约12光年,试计算出这两颗星之间约为多少m?认识与收获上课时间:年月日。
八年级物理下册《宇宙探秘》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与调整
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
“15分钟温故、自学、群学”环节
1.古代人利用_________来观察星空,绘制星图,并命名了许多星座,说出
你知道的三个星座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教学难点
宇宙大爆炸理论
教学设计
预习
作业
检查
1.你知道“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的故事吗?请你谈一谈这两个故事的梗概.
2.你知道《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吗?请你谈一谈对这个片段中的场景的体会.
3.你知道意大利学者布鲁诺是怎么宁死不屈,最后被活活烧死的吗?
15.宇宙大爆炸的结果是()
A.宇宙毁灭B.宇宙诞生
C.人类毁灭D.宇宙被破坏,并且收缩
16.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恒星和行星、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
B.星系团、星系、超星系团、恒星和行星
C.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恒星和行星
D.星系、星系团、恒星和行星、超星系团
课后
作业
教后
反思
5.天文学中,用到几个特殊的长度单位,取到的平均距离为一天文单位(AU);光在真空中行进所经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l.y.).
6.多普勒效应指的是当声源向着听者或远离听者运动时,听者听到的声音的会发生变化.
7.经过科学观察,发现宇宙中的星系都在向我们的方向运动.
8.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年的一次大爆炸。宇宙起始于一个“原始火球”,在这个“原始火球”里,温度和密度都.
7.4宇宙探秘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7.4宇宙探秘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1. 宇宙的组成:介绍宇宙的基本组成,如恒星、行星、星系等,并解释宇宙的膨胀现象。
2. 黑洞:介绍黑洞的概念、特点以及黑洞的吸积现象。
3. 宇宙的起源:讲解大爆炸理论,探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4. 探索宇宙:介绍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如伽利略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基本组成,认识恒星、行星、星系等概念。
2. 理解宇宙的膨胀现象,掌握宇宙速度与距离的关系。
3. 掌握黑洞的概念、特点以及吸积现象。
4. 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5.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黑洞的吸积现象、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2. 教学重点:宇宙的基本组成、宇宙的膨胀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宇宙探秘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宇宙的浩瀚和神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宇宙的基本组成,如恒星、行星、星系等。
(2)讲解宇宙的膨胀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宇宙速度与距离的关系。
(3)讲解黑洞的概念、特点以及吸积现象。
(4)介绍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黑洞的吸积现象,如恒星被黑洞吞噬的过程。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宇宙膨胀、黑洞吸积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当场解答。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宇宙起源、人类探索宇宙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宇宙探秘1. 宇宙的基本组成:恒星、行星、星系等。
2. 宇宙的膨胀现象:速度与距离的关系。
3. 黑洞:概念、特点、吸积现象。
4. 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
七、作业设计1. 描述宇宙的基本组成,并说明恒星、行星、星系之间的关系。
2. 解释宇宙的膨胀现象,用公式表示速度与距离的关系。
江苏省南通市紫石中学八年级物理 探索更小的微粒1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江苏省南通市紫石中学八年级物理探索更小的微粒1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1。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原子核的组成及各微观粒子的组成。
2。
通过搜索并阅读相关的资料,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了解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知道这种探究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学习重点】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及各部分组成,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预习案1.阅读教材中“原子的梳式结构模型”部分,写出你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认识:2. 阅读下列短文,请大家完成学案上的表格填空并讨论。
在探究微小粒子的历程中,1897年,汤姆逊借助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后来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1964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的猜想,科学家又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微粒构成的。
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均证实了这些说法的合理性。
小结:探究案3.结构特征: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构成,原子核位于,核外电子受原子核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
4.微观粒子的大小关系.把从原子到夸克这些微观粒子,由大到排列。
训练案5.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和构成的。
6.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其中质子带电,中子电。
7.19世纪末,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内部结构的模型。
你认为结构最接近原子内部结构的是下列的()A.西瓜B.熟鸡蛋C.面包D.太阳系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汤姆生首先发现了电子B.卢瑟福首先发现了电子C.牛顿首先发现了电子D.以上说法都不对9.通常情况下的原子和组成它的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 )A.质子、中子 B.整个原子、原子核C.整个原子、中子 D.整个原子、质子。
八下物理宇宙探秘导学案苏科

宇宙探秘学习目标:1.通过看书学习,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在载人航天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体现我国综合国力及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性。
[活动方案]活动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1、人们观察太空的方法有什么样历史进程?2、人们对太空图景是怎么发展变化的?3、“地心说”“日心说”分别是以什么为参照物描述太空的?哪个更简单?活动二、星空世界1、什么是恒星?恒星是不是静止的?2、在晴朗的夜空中,我们看到的银河系是什么样的?3、宇宙有多大?“宇宙从何而来”?[检测反馈]1、( )关于宇宙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银河系的中心是宇宙的中心D.宇宙找不到中心2、()关于宇宙起源,根据大多数宇宙科学家的认定,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①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②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③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④宇宙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星、行星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巩固提升]1、()所谓“超级月亮”是指运行到距离地球最近时的月亮.月亮在太阳系中属于A.卫星 B.恒星 C.行星 D.流星2、()关于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 B.宇宙就是指天体中的银河系C.宇宙只包括太阳系和银河系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3、 ( )下列关于“光年”的说法正确的是A. 1光年是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B. 光年是时间单位C. 1光年就是一个天文单位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 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 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A.2次 B.4次 C.8次 D.16次5、宇宙在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原始火球”的大爆炸。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7.4 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7.4宇宙探秘【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以及不同时期主要的观点和理论。
(2)知道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引发了天文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3)知道恒星是运动的,宇宙是由无数个星系构成,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4)了解宇宙大爆炸的学说(5)大致了解我国的航天航空技术进展,体会我国在载人航天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学习难点】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实验器材】小金属粒、气球、打气筒、皮管、图片、多媒体视频材料等【学习过程】一、展示交流:活动一:请同学观察“东方红一号”图片、“神州五号”发射视频、“嫦娥奔月”视频等。
从这些资料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人类认识宇宙经历过怎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科学家的发现、学说是你了解的呢?讨论:口头展示活动二:天圆地方观察敦煌星图,从图片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我国古代的人们认为天地是怎样的?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活动三:从“地心说”到“日心说”阅读书本34页:认为地球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
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这一学说正确吗?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活动四:星空世界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星空世界的相关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恒星是不是静止不动的?(2)银河系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太阳是不是银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
(3)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约有多少个?在天文学中,为什么要用光年作为距离单位?(4)宇宙是怎样的一个天体结构系统?活动五:宇宙从何而来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宇宙从何而来”的相关内容,了解宇宙大爆炸的学说。
活动六:“生活、物理、社会”——中国人奔向太空【学习小结】【效果检测】1.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靠近我们运动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电子和_______组成.而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被称为_______粒子组成.宇宙也是物质构成的,宇宙是一个有_______的天体系统,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起源于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_________.3.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_________及_________的(选填“近”或“远”).人类早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中国古代的_________星图,绘制于约公元705年;16世纪,哥白尼创立了“_________说”.4.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土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它是一颗由浓密大气包裹的液体星球,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它有一个美丽的光环,像一顶巨大的草帽(如图5),土星光环是由石块,冰块和尘埃组成的,其实不仅土星有光环,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光环,只不过比较稀薄而图5已.(1)土星及其他一切星体都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2)组成土星的物质形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通过阅读短文,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说出一条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仙女座河外星系是离银河系比较近的一个星系,它距地球约200万光年,试求地球与仙女座河外星系之间的距离.(一年按365天计算,光速取3×108m/s)(3分)6.在天文学领域,人们总结了日月运动的许多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市紫石中学八年级物理宇宙探秘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学习目标】
1.知道太阳系的组成,了解宇宙起源理论,地心说、日心说和大爆炸理论.2.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
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4.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难点:理解谱线“红移”和大爆炸的关系
预习案
1.收集有关宇宙、星座方面的知识,以及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的成就.
探究案
2.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以 ____ 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其创立者是 ___ .(2)以 ____为宇宙中心的“日心说”,其创立者是 ___ .(3)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
3.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样的星星叫恒星,有什么特点?
(2)在天文学中,常用的长度单位l.y.说说1光年的含义.
4.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宇宙起始于一个“原始火球”.这个“原始火球”最终爆炸时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及、.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
温度则相应.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和行星.
(2)为了现象地说明宇宙大爆炸,课本上将一个黏有小金属颗粒的气球看成宇宙,把看成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小金属粒都离它远去.这里运用的主要思维方法是(等效法/类比法/转换法)5.织女星离地球的距离约24.5光年,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织女星在什么时候发的光()
A.就是现在发的光
B.约24.5小时前发的光
C.约24.5天前发的光
D.约24.5年前发的光
6.据天文学家测算,除太阳外,距我们最近的恒星是4.2光年的比邻星.(1)这里的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 m.
(2)如果宇航员乘坐速度为1000m/s的航天飞机从地球出发,需要年才能到达比邻星(1年按365天计算)
(3)以上的计算结果对你认识宇宙有何启发?(说出一点)
训练案
7.按照物体的尺寸从大到小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地球太阳系宇宙银河系
B.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C.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D.银河系宇宙太阳系地球
8.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
B.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C.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
D.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
9.发动天文学领域的革命,创立“日心说”理论的科学家是()
A.托勒玫 B.哥白尼 C.哈勃 D.多普勒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B.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
D.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靠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