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熔化和凝固

合集下载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堂十分钟训练(包含答案)—— 2.3 熔化和凝固——实验探究类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堂十分钟训练(包含答案)—— 2.3  熔化和凝固——实验探究类

2.3 熔化和凝固——实验探究类1.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特征可判断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加热到第10min时,该物质的状态为______(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2.在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萘的颗粒___一点好(选填“大”或“小”),加热过程中,用搅拌器不断搅拌,目的是使萘各处的___趋于一致。

3.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其物质的熔化过程需要___min。

4.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_____;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图乙中,该物质在t1时具有的内能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t2时的内能.5.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性质制成的;(2)该实验应选用____(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3)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6.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时间/min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温度/℃4 2 0-2-4-6-6 -6 -6 -6-8温度计温度计热水甲乙乙温度/℃1205时间/min801240t1 t2甲温度计水固体正确的是____(选填“A”、“B”或“C”),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____℃;(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___℃,当实验进行到17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____态;(3)由上表可知此混合液属于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在水中掺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选填“高”或“低”).由以上分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___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7.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32熔化和凝固

32熔化和凝固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盖盖灭(不能用嘴吹)
搅拌器的作用 水浴加热的目的 石棉网的作用
均匀受热
加热的固体有:海波或石蜡
想想议议: A B C的固定顺序
C 如何? 从下往上
③最后固定温度计的高
B度,要让温度计的玻璃
泡全部没入固体 ②再固定试管的高度,
A 要让装有固体的部分全
部没入水中。
①先根据酒精灯的火焰 固定石棉网的高度。
阅读思考一些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钨 纯铁 钢 灰铸铁 铜 金
3410 1535 1515 1177 1083 1064
铝 铅 锡 萘 海波 冰
660 328 232 80.5 48
0
固态水银 固态甲苯 固态酒精 固态氮 固态氧 固态氢
-39 -95 -117 -210 -218 -259
非晶体熔化特点:
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认识非晶体熔化曲线:
时间/min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 度,整个过程是吸收热量,温度不 断升高。
温度
海波
吸热熔化 放热凝固
熔点
凝固点
时间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 同
晶体的凝固
有确定的 凝固温度
凝固过程 中放热, 但温度保 持不变。
非晶体的凝固
没有确定的凝固 温度
3、 在气温-20℃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
温度是_-__2_0_℃,冰的下表面温度是__0_℃
4、 如图所示,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
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然后对烧杯底
部缓缓加热,当烧杯内的冰块熔化一半
时,试管里的冰块将( B)
A.全部熔化
B.不熔化
C.熔化一半
D.开始熔化

《2.3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2.3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2.3 熔化和凝固
物质三气态
气态
固态
液态
本节课内容
铁“水”
1、熔化——物质从 固态变成液态的过 程。
冰山
2、凝固——物质从 液态变成固态的过 程。
【问题】
1、你认为固体怎样才能变成液体? 2、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温度会怎样变化
? 3、该实验需要你认为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实验总结:
冰熔化时,温度 不变,需要
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将固体工业原料制成生活、生产所需成品:
把塑料颗粒做成塑料盆
把原料二氧化硅颗粒作成玻璃板
小结:
共同 点
熔化
都需吸热
晶 不体
同 点非
晶 体
在熔化时温度不 变,即有固定的熔 化温度——熔点
在熔化时温度改 变,即没有熔点
凝固
都需放热
在凝固时温度不变, 即有固定的凝固温 度——凝固点
在凝固时温度改 变,即没有凝固点
1.5 2
2.5 3
3.5 4
时间
4.5 5/min
6、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7、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而非晶体 同样也没有凝固点。
8、晶体凝固的条件:(1)、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几种常见晶体 几种常见非晶体
雪花的形状
熔化、凝固的应用
熔化吸热降温的应用:
冷冻食品保鲜
5、锡的熔点是232℃,232℃的锡一定是(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都有可能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5

《2.3熔化和凝固》教案二:材料熔化凝固的应用

《2.3熔化和凝固》教案二:材料熔化凝固的应用

《2.3熔化和凝固》教案二:材料熔化凝固的应用。

一、熔化和凝固的特征及原因熔化是指物质从固体状态转变为液体状态的过程,凝固则是从液体状态到固体状态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

熔化和凝固的物理机制是相同的,都是因为存在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当物质能克服相互作用力时,它将变为液体状;当相互作用力增强时,物质将转化为固态。

这些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平衡是相对稳定的,并且对温度敏感。

当温度满足一定条件时,液态物质会融化并变为固态。

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物理原理。

二、材熔化凝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熔化和凝固的机制,使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工业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1.电助焊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基本原理被电助焊的技术中广泛应用。

在电助焊中,高速电弧传导的热量被用于加热并熔化金属。

金属便可以填充到需要焊接的位置上。

当冷却后,金属便会凝固成为具有强度的焊接接头。

2.造型蜡的制造人们通过加热和融化蜡来制作出各种造型蜡。

当蜡冷却时,它会凝固成为具有硬度的形态。

接着,蜡模可以被用来制造各种零件以及雕塑。

3.轧钢轧钢中也有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通过以高温加热钢坯,钢便可以熔化。

接着,将熔液注入模具,待冷却后便会形成各种型号的钢板。

4.制造纤维纤维的制造是另一个材料熔化凝固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聚合物被加热并融化,接着它便会被拉伸、旋转、扯或压成纤维。

5.加工塑料塑料加工工艺中也运用到了熔化和凝固的原理。

当塑料加热时,它会融化,并且可以用来制造各种不同的产品。

这也是目前塑料加工工艺的主要方法之一。

三、熔化和凝固的潜在应用除了上述应用之外,熔化和凝固还有许多潜在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例子:1.电子制造电子元件的制造中,需要进行精密的合金熔化与凝固工艺,这需要非常高的精确度和温度控制。

熔化和凝固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电子制造的质量和效率。

2.制造金属结晶体金属结晶体的制造需要精细的技术和生产过程。

熔化和凝固技术可用于金属固相反应的分析和金属晶粒的制造,以及新型纳米晶体材料的研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和凝固 说课稿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和凝固 说课稿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和凝固说课稿1. 课程背景与教学目标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状态,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探究其中的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理解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变化;•发现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特点。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特征;•教学难点:探究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特点。

3. 教学过程与方法(1)导入与引入通过观察一个冰棒的融化过程,引导学生回忆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并与融化冰棒的现象联系起来。

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融化和凝固的现象。

(2)探究熔点和凝固点让学生自主观察和感受一片冰块的变化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当冰块升温到一定温度时,开始融化,即熔化。

让学生记录下这个温度,并称之为熔点。

随着升温继续,让学生观察到水的凝固过程,并记录下这个温度,称之为凝固点。

(3)归纳总结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记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以下规律:•物质熔点为固体转化为液体的温度;•物质凝固点为液体转化为固体的温度;•熔点和凝固点的数值相等。

(4)例题练习提供几个物质的熔点或凝固点的数值,让学生判断该物质是属于熔化还是凝固过程。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对于不同物质来说,熔点和凝固点是否相同。

带领学生探究熔点和凝固点与物质的种类和性质有关的问题。

(6)小结与反思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并引导他们思考熔化和凝固对于物质的意义和应用。

4. 教学资源准备•冰块•温度计5. 板书设计•熔化:固体转化为液体的过程;•凝固:液体转化为固体的过程;•熔点和凝固点: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

6. 参考教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3熔化和凝固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熔化和凝固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教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在寒冷的冬天,我们经常会看到水管冻裂的现象,这是由于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冰,体积膨胀导致的。

同样,在夏天,我们吃冰淇淋时,冰淇淋会在嘴里熔化成液态。

这些现象都是物态变化中熔化和凝固的体现。

那么,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熔化和凝固现象的理解。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定义,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以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知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2. 能够观察和描述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现象。

3. 能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难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讲解熔化的概念,指出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

(2)讲解凝固的概念,指出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并继续放热。

(3)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现象。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配备实验器材,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熔化和凝固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2. 难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有关熔化和凝固的拓展延伸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包含答案)——2.3 熔化和凝固—熔化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包含答案)——2.3  熔化和凝固—熔化

2.3 熔化和凝固—熔化1.物质从________变为________叫作熔化,熔化需要________;物质从________变为________叫作凝固,凝固需要________.2.下列物质不属于晶体的是( )A.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的物质B.冰、海波C.烛蜡D.某物质熔化时固态物质逐渐减少,液态物质逐渐增加3. 在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萘的颗粒(填“大”或“小”)一点好,加热过程中,用搅拌器不断搅拌,目的是使萘各处的趋于一致.4.下列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 )A.萘、冰、石英B.冰、石英、玻璃C.铁、食盐、松香D.金、海波、石蜡5.2018·赤峰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A.蜡、玻璃、沥青B.蜡、铝、玻璃C.冰、铁、铝D.冰、铁、沥青6. 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图像可知,在第7 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 min后,海波的熔化将(填“继续”或“停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7.在“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______在固体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2)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3)图乙和图丙是小林绘制的冰和蜡的熔化图像,则图________是蜡的熔化图像,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小林同学发现冰的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现象.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她一种延长冰熔化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如图所示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9. 两盆水里面都有未熔化的冰块,一盆在阳光下,一盆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A. 阴凉处的水温度较高B. 阳光下的水温度较高C. 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D. 无法确定10.曾经曝光的黄金造假案例中,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 ℃,铱的熔点是2443.0 ℃,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A.加热至1064.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B.加热至1065.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C.加热至2444.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D.加热至3507.6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11.纯铁的熔点为1535 ℃,如果液态铁中有固态铁块,则此时( ) A.液态铁和固态铁的温度都是1535 ℃B.液态铁的温度高于1535 ℃C.液态铁的温度低于1535 ℃D.固态铁的温度低于液态铁的温度12. 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质一定是晶体B.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 90 ℃C. 甲物质在 12~20 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 乙物质在 12~20 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13.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0 ℃的碎冰,装有0 ℃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接触烧杯底),缓缓加热,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冰将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熔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min.( )B.这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像C.该物质熔化过程历时6 minD.该物质的熔点是48 ℃16.图甲是“探究萘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每隔5 min记链接例2实验点拨时间温度/℃(2)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绘制出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在15 min时,萘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4)30 min后继续加热,萘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答案1.固态液态吸热液态固态放热2.C3. 小温度4. A5.C6. 固液共存态停止海波不能继续吸热7. (1)全部浸没(2)44(3)丙蜡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4)增加冰的质量或将酒精灯火焰调小(合理即可)8.D9. C10. B11.A12. C13.不会烧杯中的碎冰在温度达到熔点后不能继续从周围吸热14.晶体80 1515. C固液共存(4)升高。

2.3熔化和凝固

2.3熔化和凝固

2.3熔化和凝固
一、转化图
二、图像
1、晶体熔化规律:
2、非晶体熔化规律:
OA :熔化前,固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OA :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AB :熔化时,固液共存,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BC :熔化后,液态,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晶体凝固规律:
CD :凝固前,液态,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
DE :凝固时,固液共存,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EF :凝固后,固态,再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

晶体: 熔化吸热
三、固体 固体熔化都要吸热
非晶体:熔化吸热
四、相关知识点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看有无固定的熔化温度,即是否有固定的熔点。

达到熔点
2、晶体熔化条件
继续吸热
达到凝固点
3、晶体凝固条件
继续放热
4、吸放热的条件:要有温度差
5、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为0℃
6、不同种类的晶体熔点一般不同,所以可根据熔点鉴别晶体种类。

7、温度与物质的状态(见右图)
温度低于熔点时,物质为固态; 温度高于熔点而低于沸点是,物质为液态;
温度高于沸点时,物质一般为气态。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固
液 温度/℃ 时间/min 晶体 温度/℃ /min 非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3 页
【第二章 物态变化】
§2.3.1 熔化和凝固
制作人 曾林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任务分析
1、 叫熔化,熔化要 热(填“吸”或“放”)
2、晶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非晶体。

4、你体验一下,用手摸0℃的水和0℃的冰,哪一个更冷一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家长签字:
三、新课学习
(一)、熔化和凝固
得出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熔化: 凝固: 举出生活中发现过哪些熔化和凝固的现象呢? (二)、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 (1)探究冰的熔化实验
观察实验,每隔0.5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杯中冰状态的变化,直到冰全部熔化后为止。

记录实验数据,填表,在书上42页画出冰的温度时间图像
归纳:对照图表,你发现冰熔化时,温度_________,需要_________(吸热/放热) (2)探究烛蜡的熔化实验
观察实验,每隔0.5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杯中烛蜡状态的变化,直到烛蜡全部熔化后为止。

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在书上42页画出烛蜡的温度时间图像
归纳:对照图表,你发现烛蜡熔化时,温度_________,需要_________(吸热/放热) 归纳小结:冰、烛蜡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
有些固体在熔化时,虽然受热,但_________保持不变,即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一类固体叫晶体。

晶体熔化时的_______叫熔点。

另一类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种固体叫做非晶体。

归纳小结:(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晶体:熔化过程________(吸/放)热,温度_________ 非晶体:熔化过程________(吸/放)热,温度_________
(2)晶体熔化条件:①_ _______ ②____ ______。

(三)、介绍几种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常见的晶体有: 常见的非晶体有: (四)、介绍几种物质的熔点: 〖要点归纳〗
1、 物质由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叫熔化。

熔化过程 热(填“吸”或“放”)
2、 晶体有________,非晶体_______(有/没有)熔点。

3、晶体熔化特点:①_______ ______ ②__________ _____。

非晶体熔化特点:①________ _____ ②________ _______。

四、课后巩固
1、物体在固态和液态之间变化需吸、放热,条件与汽化相同的应是 ,此过程物质由 态变为 态。

2、如下图所示,属于晶体的熔化图线的是( )
3、右上图是冰吸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试根据图象回答:
冰的起始温度是 ,刚开始加热最初5min 内冰为 态,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min ,此过程物质的状态是 共存,到达20min 时,冰全部变成 ℃的水。

4、用冰冷却比水好,这是由于( )
A 冰比水冷
B 冰是固体使用方便
C 冰比水传热快
D 冰熔化时要吸热
第 2 页 共 3 页
【第二章 物态变化】
§2.3.2 熔化和凝固
制作人 曾林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任务分析
二、预习任务
1、 叫凝固,凝固要 热(填“吸”或“放”)。

2、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相同/不同)。

3、在寒冷的北方,气温常常在零下50℃,为什么不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4、你知道改变冰的熔点的方法吗?下了雪的路面,为了使雪尽快的熔化,人们在雪地里洒盐,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家长签字:
三、新课学习
(一)、研究凝固过程
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请联系熔化过程的学习来推导凝固过程的特点。

凝固点:
讨论后完成下面的表格:
根据前面对熔化和凝固图像的研究,做出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凝固的特点和条件
(1)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特点
晶体: 非晶体:
(2)晶体凝固条件:
(3)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关系: (二)、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要点归纳〗
1、物质由_______态变为______态叫凝固。

凝固过程 热(填“吸”或“放”)
2、晶体有________,非晶体_______(有/没有)熔点。

3、晶体凝固特点:①______ _______ ②______ _________。

非晶体凝固特点:①___ __________ ②______ _________。

4、 晶体凝固条件:①
______ _______ ②________ _______。

四、课后巩固
1、物体在固态和液态之间变化需吸、放热,条件与液化相同的应是 ,此过程物质由 态变为 态。

2、如图所示,属于晶体的如图所示,属于晶体的凝固图线的是( )
3、焊锡来焊接无线电零件时,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图线应是( )
4、冬天司机把水和酒精的混合物装入发动机的水箱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使水沸点降低容易汽化吸热
B 使水熔点降低不容易熔化
C 使水熔点降低不容易凝固
D 使水的导热性加强容易散热
5、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在 时需要 热而使菜窖里的空气的温度不致 ,使菜冻坏。

第 3 页共3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