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甘英不渡“西海”的“最原始材料”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同步练习-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时训练1.有人把公元前8—2世纪的中国、印度、希腊都称为“轴心时代”。
其中下列最能定义希腊文明特点的是( )A.荷马时代B.古典时代C.城邦时代D.伯里克利时代2.波斯人和希腊人的共同点是( )A.他们有共同的祖先B.他们生活的区域相同C.他们的宗教信仰相同D.《荷马史诗》记录了他们的历史3.马其顿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和治国理念,以下不属于其中的是( )A.君主专制B.君权神授C.行省制D.推广希腊文化4.《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是因为( )A.是第一部成文法典B.有了按律判决和量刑的成文法依据规定C.损害了贵族的私有财产权D.平民和贵族享有平等的权利5.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并成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的是( )A.《查士丁尼法学总论》B.《查士丁尼新敕》C.《查士丁尼学说汇纂》D.查士丁尼法典6.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AllRoadsLeadtoRome)说明( )A.西方陆路交通十分发达,罗马是欧洲的中心B.罗马帝国强大繁荣,罗马是帝国的中心C.罗马于欧洲各地的陆上交通十分方便D.意大利富庶、繁荣,是欧洲的文化中心7.下列疆域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8.基督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人人都有来世,并为现世的恶人与善人建构了不同的彼岸世界—地狱与天堂。
基督教一方面承认人有原罪,另一方面指出任何人都不是因为原罪而是因为自己作恶而坠入地狱的。
这说明基督教( )A.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B.形成了因信称义的观点C.具有劝善抑恶的社会功能D.严重束缚人们个性发展9.“腓尼基商人和工匠从美索不达米亚人和埃及人那里学来了书写符号并把它作为记账和立法的工具。
在此基础上,这些城市居民发明了一种更加简单的书写系统。
这些字母文字成为以后希腊和拉丁字母的基础。
东汉班勇《西域诸国记》所载甘英出使大秦若干史实考论

东汉班勇《西域诸国记》所载甘英出使大秦若干史实考论作者:颜世明来源:《荆楚学刊》2020年第04期摘要:中高等教育歷史教材所写“甘英”,其官职为“副使”,出使时间为永元九年(97),没有到达大秦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安息人阻挠,恐误。
当为:“甘英”中的“英”应作“菟”,系在古代书籍传写过程中产生的别字;甘英的官职是西域都护班超辖属的掾;出使大秦无功而返的主要原因在于:从塔里木盆地到大秦所用的时间过长,路途遥远,与大秦联盟不现实。
关键词:中高等教育历史教材;甘英;官职;出使时间;无功而返中图分类号:K2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0)04-0012-04东汉和帝之时,西域都护班超派遣甘英使往大秦国(罗马帝国),是中西交流史和东西方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开拓了当时汉民族国家的世界视野,也促进了早期西方文明与东方华夏文明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鉴于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现今国家提出加强与中亚、西亚地区国家交流、合作的“一带一路”战略计划后,甘英西使大秦的有关内容,在中高等教育历史教材中屡见书写。
中学历史教材,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载:“公元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
甘英行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
”[1]高等教育历史教科书,例如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云:“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达到条支国(今波斯湾北头),临海欲渡,为安息人所阻而还。
这是中国使节远至波斯湾的最早记载。
”[2]再如,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有类似叙述:“永元九年(97),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的东部地区。
甘英抵达条支海滨(今波斯湾),临大海欲渡,为安息西界船人以海行艰难,‘数有死亡者’所阻拦。
”[3]又如,作为高校中使用范围最广的中国古代史教材,朱绍侯等学者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亦存相似内容:“班超在出使西域期间,于永元九年(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中国汉朝历史人物故事五则

中国汉朝历史人物故事五则汉朝历史人物故事(一)暴胜之——人们都誉他像伯乐识别千里马一样识别人才暴胜之:(生卒年待考),字公子。
著名西汉大臣。
暴胜之在汉武帝末年任直指使者。
能干而心胸广阔,治理地方很有办法。
当时郡国盗贼蜂起,十分猖獗,他身穿绣衣,手持斧头,追捕盗贼,威震州郡。
绣衣御史暴胜之根据地方官上交朝廷以供军用的多寡进行处置,诛杀两千石以下不听从命令的官吏。
暴胜之巡查到被阳,要斩王诉,王诉已被解开衣服,身子伏在铡刀上面的砧板上,王诉仰起头对暴胜之说:“使君长官生杀权柄,威震郡国,现在再杀一个王诉,不能够增加您的威风,不如根据情况有所宽缓,以显明您的恩德仁恕,让我尽死力报答您。
”暴胜之佩服他的话,就赦免了他。
因此与王诉结为厚交。
暴胜之完成使命回京,向皇上推荐了王诉。
胜之荐人从不疑人,有知人之誉,人们都誉他像伯乐识别千里马一样,识别人才。
又负责监督考核郡国官员。
后官至御史大夫。
戾太子谋反兵败,南逃到长安城覆盎门。
司直田仁正率兵把守城门,因觉得太子与皇上是父子关系,不愿逼迫太急,所以使太子得以逃出城外。
丞相刘屈牦要杀田仁,御史大夫暴胜之对丞相说:“司直为朝廷二千石大员,理应先行奏请,怎能擅自斩杀呢!”于是丞相将田仁释放。
汉武帝听说后大发雷霆,将暴胜之逮捕治罪,责问他道:“司直放走谋反的人,丞相杀他,是执行国家的法律,你为什么要擅加阻止?”暴胜之惶恐不安,自杀而死。
汉朝历史人物故事(二)陈娇——西汉开国功臣堂邑侯陈婴之裔侯门贵女楚汉战争时期,陈婴曾随项羽征战,后降刘邦,并在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1800户(《汉书》云600户)堂邑侯。
汉文帝三年,陈婴之孙陈午袭堂邑侯,随后娶窦皇后之女馆陶长《美人心计》贡米饰公主刘嫖为妻。
生二男一女:长子陈季须(陈须),次子陈蟜,女即孝武陈皇后(名未见载于史籍)。
汉景帝前四年(前153年),立长子刘荣为太子。
长公主想将自己的女儿嫁予太子为妃。
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善妒,而后宫诸多受天子宠幸而得到显贵的美人皆因长公主之故,这些美人所受到的尊宠超过了栗姬,栗姬日益愤怒并且怨恨长公主刘嫖。
甘英:丝路拓疆远行人

甘英:丝路拓疆远行人德国诗人亨利希·海涅有一首关于海妖的著名诗歌《罗雷莱》:不知是什么道理,我是这样的忧愁。
一段古老的神话,老萦系在我的心头。
莱茵河静静地流着,暮色昏暗,微风清凉。
在傍晚的斜阳里,山峰闪耀着霞光。
一位绝色的女郎,神奇地坐在山顶上。
她梳着金黄的秀发,金首饰发出金光,她一面用金梳梳头,一面送出了歌声,那调子非常奇妙,而且非常感人。
坐在小船里的船夫,勾引起无限忧伤,他不看前面的暗礁,他只向着高处仰望。
我想那小舟和舟子,结局部在波中葬身。
这是罗雷莱女妖,用她的歌声造成。
这首诗歌,记述了源自希腊的“一段古老的神话”,据说在波斯湾的一个海岛上,居住着一群海妖,这些海妖样子像鸟,却有女人一般的妩媚和风韵。
一旦有船只经过海岛,她们就会展示自己的歌喉和美丽的身材,歌声能使船员着迷,船员们会不由自主地上岸听她们唱歌,听着听着,就会迷醉而死。
神话中的女妖以美妙的歌声诱惑船人葬身海中!海妖形象和海妖故事在包括地中海东部沿岸在内的希腊世界广泛流传,经过罗马帝国的传播,流传到了整个欧洲,成为欧洲各国至今仍十分熟悉的文化内容。
在流传中经过再创造、加工、演绎,更加成熟、充实,也更加脍炙人口。
关于这,如果仅仅是个神话,仅仪是个民间故事,作为一种传承,则有着它醇厚的文化意蕴。
可是,就是这则故事,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对中国与西方的直接交流带来了无尽的损失!在张骞通西域、班超平西域之后,甘英成为官方派遣开拓丝路第一位走得最远的使臣,是首次到达地中海东岸(现在的希腊附近)的中国人。
可让人扼腕叹惜的是,甘英因为“海妖的神话”而却步止行,没能到达目的地,当然也就投能实现与罗马进行直接接触,酿成了千古憾事。
这在《后汉书·西域传·安息传》里有“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的说法,书中有专门的记载:“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
抵条支。
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日:‘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
历史趣谈:着名的外交家甘英出使大秦最远到了哪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着名的外交家甘英出使大秦最远到了哪里?
导语: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
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
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
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
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还经过了大宛国,大宛国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一带,然后还路过了大月氏国,到了安息,其实就是路过了波斯帕提亚王国,然后到了伊朗的境内。
后来甘英有经过了阿蛮、斯宾、于罗,到达了条支,条支就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了。
之后甘英一行人又抵达了安息西界的西海,也就是今天的波斯湾。
甘英到了波斯湾准备渡河而过,于是当地的船工对他说,这里海域广大,如果顺风的话三个月也就能到,但是是逆风的话,可能就要一二年了,所以你就要准备三年的粮食才行,而且在海上行驶会让人产生对热土的思念,也常常有死的人。
甘英听了之后,就放弃了渡海。
于是甘英就准备返回了,甘英返回的路线也不是原路返回,走了六十天才到安息,然后又路过了木鹿还有吐火罗等。
甘英这次出使虽然没有到达目的地大秦,但是却增加了中国人对亚洲各国的了解,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的深远。
甘英最远到哪里
甘英出使大秦,来到了条支,然后到了安息西边的西海,这里就是今天的波斯湾一带了。
甘英看到了前面的大海,于是就准备横渡而过。
生活常识分享。
甘英,字崇兰,东汉人。曾于汉和帝永元九年(97

甘英,字崇兰,东汉人。
曾于汉和帝永元九年(97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甘英。
甘英。
字崇兰。
东汉人。
曾于汉和帝永元九年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
中文名,甘英。
别名,崇兰。
民族,汉。
职业,旅行家。
推广员。
军事外交。
主要成就,第一个到达波斯湾的中国人。
人物介绍。
甘英为班超的属吏。
随班超转战于西域。
公元97年。
班超遣甘英出使大秦。
甘英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出发。
西行至疏勒。
越葱岭。
经大宛。
大月氏至安息都城和椟城。
后历阿蛮。
斯宾。
于罗。
而抵条支。
到达了安息西界的西海沿岸。
欲渡。
安息西界船人对他说:“海水广大。
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
若遇迟风。
亦有一二岁者。
故入海皆赉三岁粮。
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
数有死亡者。
”安息国王一口咬定说到罗马必须渡海而且正常出海要坐三年船并且各种危险把甘英吓回去。
别忘了当时的人可是认为天圆地方。
在海上跑到头掉下去怎么办?出于大陆民族对海洋的天然畏惧。
甘英信以为真听罢放弃西行。
甘英返回时。
转北而东。
行60余日抵安息。
然后取道木鹿和吐火罗东还。
从西方历史上来看罗马历朝历代和安息之间的战争就没停过。
罗马王朝除了稍后的图拉真皇帝对安息战争中取得局部性胜利。
之前的罗马皇帝对安息国的战争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汉朝出使罗马时期。
算是安息最衰弱最危险的时刻。
安息自身内乱加上汉朝的崛起。
安息对岸罗马也进入五贤帝时期。
安息忧虑罗马联合汉朝发生直接关系。
害怕两个强大的邻居左右夹击自己。
甘英回去不久图拉真就对安息发动战争。
这次出使虽未到达大秦。
但增进了中国人当时对中亚各国的了解。
史书记载。
《后汉书·西域传·安息传》记载:和帝永元九年。
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
抵条支。
临大海欲度。
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
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
若遇迟风。
亦有二岁者。
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
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
数有死亡者。
”英闻之乃止。
安息人当时垄断着丝绸之路。
看到汉朝的甘英出使罗马,。
高中历史必修第2册 中外历史纲要(下) 高分进阶特训1

高分进阶特训(题目较难,有志冲击“双一流”高校的学生选做)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1.原始社会时期,氏族贵族、首领接受氏族成员的献纳或利用特权霸占耕地、产品、战利品等;有的氏族成员贫困破产后,便向氏族里富有者以土地和人身为担保进行抵押借贷,负债到期如果还不起,便成为债主的债务奴隶;部落之间的战争也日益增多,战俘奴隶大量增加。
这些现象表明( )A.奴隶地位极其低下B.阶级剥削日益严重C.阶级分化日益加剧D.贫富分化愈加明显【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氏族成员和战俘等信息可以看出,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分化出现并进一步加剧,故C项正确。
2.古埃及王国时期,太阳神“拉”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被说成是“拉”之子,是“拉”的直系后裔。
国王的名字后面都要缀上“拉”的名字。
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开始确立B.宣扬君主至上权威C.官僚机构日益庞大D.王权进一步被神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太阳神‘拉’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被说成是‘拉’之子”等信息可知,为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者极力宣扬君权神授,王权被进一步神化,故D项正确;由材料无法看出君主专制开始确立,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王权的神化,无法看出君主至上权威,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官僚机构的信息,排除C项。
3.“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
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这种制度( ) 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B.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C.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D.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和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可知,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低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故D项正确,B、C两项错误;种姓制度存在严格的等级观念,A 项不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排除。
4.史载,希腊城邦中的土地一般归公民所有;公民们平时务农、经商、做工和从事政治活动,战时应征从军,甚至作战所需马匹、甲胄和盾等武器及给养、随从奴隶等,都需自己准备;而装备一个骑兵或重装步兵的费用相当高昂。
东汉著名外交家甘英为何到了安息西海就返回

东汉著名外交家甘英为何到了安息西海就返回本文导读:图片来源于网络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
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还经过了大宛国,大宛国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一带,然后还路过了大月氏国,到了安息,其实就是路过了波斯帕提亚王国,然后到了伊朗的境内。
后来甘英有经过了阿蛮、斯宾、于罗,到达了条支,条支就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了。
之后甘英一行人又抵达了安息西界的西海,也就是今天的波斯湾。
甘英到了波斯湾准备渡河而过,于是当地的船工对他说,这里海域广大,如果顺风的话三个月也就能到,但是是逆风的话,可能就要一二年了,所以你就要准备三年的粮食才行,而且在海上行驶会让人产生对热土的思念,也常常有死的人。
甘英听了之后,就放弃了渡海。
于是甘英就准备返回了,甘英返回的路线也不是原路返回,走了六十天才到安息,然后又路过了木鹿还有吐火罗等。
甘英这次出使虽然没有到达目的地大秦,但是却增加了中国人对亚洲各国的了解,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的深远。
甘英最远到哪里甘英出使大秦,来到了条支,然后到了安息西边的西海,这里就是今天的波斯湾一带了。
甘英看到了前面的大海,于是就准备横渡而过。
但是当地船厂的工人却告诉甘英,这里海域非常的辽阔,渡海要看风向,如果风好的时候,三个月也就能够到达对岸了,如果风不好就可能要在海上漂一两年了。
所以建议在船上就要准备好三年的粮食,以防万一。
而且海中还有能让人产生思念故土的能力,也常常会有人死在路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甘英听了之后就放弃了渡河的念头,所以安息西界的西海就是甘英出使大秦来到的最远的地方。
这里应该就是波斯湾一带,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亚洲大陆的一个海湾,婕妤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岛之间。
当时安息国是汉朝与大秦交易的一个中转站,是安息将汉朝的丝和丝织品与大秦交易,并且从中牟取一定的利益。
所以当时那里的人将甘英劝回,大致是怕甘英建立了汉朝与大秦之间的联系,这样在贸易上面就不用安息来做这个中转站,安息因此会失去很大的利益,所以他们才吓唬甘英,让甘英望洋兴叹了一番就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后汉 书 ・ 域传 》 《 书 ・四夷 传》 西 和 晋 对甘 英 出使
大秦 之事 的记 载 , 不 能算是 “ 当然 最原始 的材料 ” 。 其 实 早 在 东 汉 初 明帝 永 平 年 间 ( 公元 5 8~7 5 年 ) 史 家 们 就 已开始 了东 汉 史 的撰 作 。到 范 哗 之 , 前 已完成 的东汉史 著既 有纪传体 , 也有编 年体 , 量 数 也不 少 , 王先谦 说 : 后汉 著述 , 范前 者 自《 观 汉 “ 在 东
说 甘英 不渡 “ 西海 ’ 最 原始 材 料 ’ ’ 的“ ’
刘 范弟
( 长沙理工大学 学报编辑部 , 湖南 长沙 401 ) 114
[ 摘要] ( 汉书 ・ 《后 西域传) 记载的一段 希腊神话》 文, 一 其结论赖 以成立 的所谓“ 原始的材料”, 实并非是最原 最 其 始的, 本文对此作 了分析 , 由此 而进一步对有 关甘英 出使 大秦的史料使 用问题作 了探讨。 并 [ 关键词] 甘英; 西海 ; 原始材料 [ 中图分类号] 27 K 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62 94 20 0 — 14 0 17 — 3 X(09)3 00 — 3
善使人 思土恋慕 , 有 死亡 者 ” 数 一语 , 推论 甘 英 之 而
所 以未 能到达 大秦 , 因 为 听到 波斯 船 员所 说 的希 是 腊神话 中海妖故 事 , 担心 “ 客死 他 乡 ” 而放 弃 渡海 所 致。 …这是 一 个很 有 意 思 的 解说 , 说 缺 乏 史 料 根 虽 据 , 释也稍嫌 牵强 , 解 但还 能 自圆其 说 。 此篇文章 的作 者 申 明 , 的解 说 是 “ 考 察 最 他 从
Ke r y wo ds: n n Ga Yig;wetr e sen sa;oiia tras rgnlmaei l
光 明 日报史 学版 曾刊 一 文 , 说 东 汉甘 英 奉命 论
撰 , 更 迟 至 唐 贞 观 十 八 年 ( 元 64 年 )以后 。 则 公 4
出使大秦之事 , 引据《 后汉书 ・ 西域传》 所记 “ 中 海
记》以下 无 虑 数 十家 。 2 今 人 整 理 可 以知 晓 者 ”_就
的后 汉著述 , 二十一家 之多 。3 达
原始 的材料 开始 ” , 谓 “ 的 所 最原 始 的材 料 ” 应 该是 ,
记载 某事某 言 的最初 出处 。检 视 其文 , 共 使 用 了 一
这些史 书大 多记 载 了西域 的有关 内容 , 的还 有 专设 有 《 西域传 》, 从 周 天游 先 生 的 《 家后 汉 书 这 八
四段 引文 , 中两 段 出 自《 汉 书 ・ 域 传 》 两段 其 后 西 ,
出自《 晋书 ・ 四夷传》 。然而, 四段引文的出处都 这
不 能算是 “ 原始 的” 最 。 甘英 出使 大 秦 是 在 东 汉 和帝 永 元 九 年 即公 元
辑注》 和吴树平先生 的《 东观汉记 校注》 可以看 出。 其 中一些也记载 了甘英 出使大秦 的内容 , 如西晋 司
On t e “ o tOrgia a e il ” o n Yi g Ne e r s i g “ e tr e ” h M s ii l n M t ra s fGa n v r Ac o sn W sen S a
U Fa d n— i
(ora dt il eatet C a gh n e i c neadTcn l y C agh , ua 1 14 hn ) Junl ir p r n, h nsa U i rt o i c n eh o g , hn sa H n n40 1 ,C i E o aD m v sy fS e o a
马彪 的《 续汉书 》 就有关 于甘英 的记 载 ( 书 已佚 , , 此
9 , 7年 而范晔开始写作《 后汉书》 是在南朝刘宋元 , 嘉元年( 公元 4 4 之后( 宋书 ・ 2 年) 见《 范哗传》 , ) 这
S - al “ h s rgn lmae i s O c le t e mo to i a t ra ”.I a tt e mae il r o h s o g n lT e p e e ta t l f r e t a n y i f t e me — d i l n f c h tras a e n tt e mo t r i a h r s n ri e o e s at xu a a sso h n i c l l
Absr c : eatcee tld “ e kMyhRe od n te ‘ ee do eW et f atrHat s r t a t Th ril nie A Gre t c r e i h L g n ft s t rHit y… camst eetbihd u o h t d h oL e o li b sa l e p nte o s
第2 4卷第 3期
2 09年 9月 0Fra bibliotek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V 】2 o 3 D. 4 N .
J RN L O HA S N V RST F S INC OU A FC NG HA U I E IY O CE E&T C O O Y( O I L S I NC S p.2 00 9 E HN L G S C A CE E) e
t ndtx w i rbn t euizt no ehs r a d t cn e igG nY n'msint teGet i. i e t h epoigi ot ti i fh io c aa ocr n a ig i o r n o e l n h lao t t l i n s s oh 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