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 物理

合集下载

高一上册物理1月月考考试总结整理

高一上册物理1月月考考试总结整理

高一上册物理1月月考考试总结整理一、选择题1.一汽车以36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斑马线上有行人后立即刹车使汽车做匀减速运动。

已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汽车行驶过程中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15m/2s B.18m/2s C.5m/2s D.4.2m/2s2.如图所示,木板B托着木块A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B保持相对静止.a、b、c、d四个位置分别是运动过程中的最右边、最高点、最左边和最低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在a点A对B的压力最大B.在b点A对B的压力最小C.在c点A受B的摩擦力最大D.在d点A受B的摩擦力向右3.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同的石子,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速度大的先落地B.两个石子同时落地C.质量大的先落地D.无法判断4.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他的重力为零D.物体在完全失重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所以它的惯性也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C.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向上的推力D.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6.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A.40 N B.102N C.202N D.10N7.关于曲线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力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D.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物体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8.对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落地时间和落地时的速度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B.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方向变化的曲线运动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增量都是相等的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都是相同的9.如图所示,小明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轻绳拉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绳中拉力为F,则木箱所受合力大小为( )A.FsinθB.F C.FcosθD.010.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A.往复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直线运动D.不能确定物体运动情况1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有()A.路程B.时间C.加速度D.质量12.如图所示,在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小明站在一个台秤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秤的压力与秤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秤对人的支持力与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秤对人的支持力等于人对秤的压力D.人处于失重状态13.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在丙图中,小孩用大小为90N水平力推动木箱匀速运动.则()A.甲图木箱没有受到摩擦力B.乙图木箱没有受到摩擦力C.丙图木箱受到摩擦力D.上述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100N14.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古典诗词是优秀文化的代表.从物理角度看古诗词会发现别有一番韵味.下面四句诗词中涉及惯性知识的是A.毛泽东的《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唐朝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C.宋代陈与义的《襄邑道中》中“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D.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15.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减小C.不断变大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16.如图所示,细线a和b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系一个静止在空气中的氢气球,细线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a、b受到拉力分别为Ta和T b,氢气球受到浮力为F,不计氢气球的重力,则A.Ta <T bB.Ta >T bC.F=TaD.F<T b17.小明回老家过年时恰逢亲成家建房,工人正在给房屋上梁只见工人用铁锤竖直向上连续敲击木楔,木楔缓慢地将横梁抬起,如图所示开始时绳子与墙壁的夹角α小于木楔的尖角β,若不考虑横梁与木楔之间的摩擦,在α还未超过β的过程中()A.绳子拉力变大,墙壁与木楔的摩擦力变大 B.绳子拉力变大,墙壁与木楔的摩擦力不变C.绳子拉力变小,墙壁与木楔的摩擦力变小 D.绳子拉力变小,墙壁与木楔的摩擦力变大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力F的作用后仍静止,则()A.物体所受摩擦力大于F,所以物体没被拉动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C.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FsinθD.物体受的合力为零19.一物体放在升降机地板上,当升降机作变速运动时,物体相对升降机静止。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的科学家是()A.安培B.奥斯特C.欧姆D.焦耳2.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B.小朋友坐滑梯,臀部的温度升高C.在阳光照射下,石凳的温度升高D.把饮料放进冰箱,饮料的温度降低3.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在螺线管附近,闭合开关S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通电螺线管外A点的磁场方向向右B.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C.小磁针一直保持静止D.小磁针N极向左转动4.汽车发动机之一是汽油机,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王同学阅读了某汽车发动机的说明书后,将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制成如图所示,下列回答正确的是()A.该内燃机的效率为70%B.1kg的汽油燃烧一定能够释放4.6×10 7 J的能量C.利用废气的能量及减小摩擦是提高热机效率的有效途径D.汽油机压缩冲程把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取火时,不断地摩擦木头B.烧水时,用火焰给水加热C.打气时,气筒一端明显发热D.敲打铁钉时,铁钉温度升高6.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A.现象: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变红;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C.现象:破镜不能重圆;推测:分子之间斥力太大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7.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表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B.乙图中试管中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瓶口的白雾是水蒸气C.丙图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小D.丁图中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涉及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8.商场和超市出口处的报警器由检测天线、检测门、检测器构成。

山东省德州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2014/10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H:1 O:16 N:14 Cl:35.5 He: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的科学家是()A.波义耳B.拉瓦锡C.道尔顿D.门捷列夫2.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这是由于它们含有或能生成()A.氯气 B.次氯酸 C.次氯酸根 D.氯化氢3.氯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A.褪色 B.变成红色C.先褪色后变红 D.先变红后褪色4. 钠块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最终产物是()A. Na2O B. NaOH C. Na2CO3D. Na2O25. 0.5 mol H2 含有()A.0.5 mol 个氢气分子B. 6.02×1023 个氢气分子C. 3.01×1023 个氢气分子D. 3.01×1023 个电子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0.1N A个HCl分子的体积为2.24LB.标准状况下,22.4L 氖气含有2N A个原子C. 1L 0.2mol/L 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SO42-离子数目为0.2 N AD. 1 mol氖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7. .关于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制的氯水呈浅黄绿色,久置的氯水无色B.新制的氯水漂白作用强,久置的氯水漂白作用很弱或消失C.新制的氯水中没有氯离子,久置的氯水中才含有氯离子D.新制的氯水中含氯气多,久置的氯水中含有极少量的氯气或不含氯气8.漂白粉的有效成分()A. CaCl2B. Ca(OH)2 C. Ca(ClO)2D.CaCO39. 0.5L的Fe2(SO4)3溶液中Fe3+的浓度为0.2mol/L,与0.2L0.5mol/L的Na2SO4溶液中SO42-的浓度之比是()A.3:2 B.2:5 C.3:5 D.5:310. 在同温同压下,容器甲中盛有H2,容器乙中盛有NH3,若使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相等,则这两个容器的体积之比是()A. 2︰1 B. 1︰2 C. 2︰3 D. 1︰31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A.将40 g NaOH溶于1 L 水所得的溶液B.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 加热蒸发掉50 g水所得的溶液C.将23 g Na 溶于1 L水并配成溶液D.含K+为2 mol·L—1的K2SO4溶液12.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四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

2020-2021学年山东省六校学情联考高一(下)月考物理试卷(6月份)

2020-2021学年山东省六校学情联考高一(下)月考物理试卷(6月份)

2020-2021学年山东省六校学情联考高一(下)月考物理试卷(6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第1-8题每题3分,第9-12题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3分)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B.密立根最早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C.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富兰克林通过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2.(3分)关于静电场,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点电荷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通常体积小的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点电荷B.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即为试探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C.电场强度是矢量,运算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D.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3.(3分)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半径不一样,它们边缘有三个点A、B、C,如图所示。

当大齿轮匀速转动时()A.A、B、C的线速度v A>v B>v CB.A、B、C的角速度ωC>ωB=ωAC.A、B、C的运动周期T C>T B>T AD.A、B、C的向心加速度a C>a B>a A4.(3分)高速公路某弯道处,该段公路宽度为16m,内外侧的高度差为2m(无侧滑趋势)。

已知角度较小时,角的正切值可近似等于正弦值2。

该车道的转弯半径为()A.500m B.720m C.700m D.520m5.(3分)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kg的物体,在五个恒定的水平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4N和2N的两个水平力而其余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物体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m/s2B.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4m/s2C.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6m/s2D.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6.(3分)如图所示,是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个试探电荷(只受电场力),在B点的加速度大于在C点的加速度B.若将一正试探电荷由A点移到C点,电场做负功C.若将一负试探电荷由B点移到C点,电势能增大D.将正试探电荷或负试探电荷由A点移到C点,电势能均减小7.(3分)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从阳台边缘以相同的速率v0分别把三个质量相同的球竖直向上抛出、水平抛出,竖直向下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竖直上抛小球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最多B.竖直下抛小球落地瞬间动能最大C.三球落地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D.三球落地瞬间机械能相同8.(3分)升降机底板上放一质量为20kg的物体,物体随升降机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向上移动3m时速度达到4m/s,则此过程中(g取10m/s2)()B.升降机对物体做功160J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760JD.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160J9.(4分)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

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级化学科试题

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级化学科试题

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级化学科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佛山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多,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下列不属于...汽车尾气中所含主要化合物的是A.碳氧化合物 B.碳氢化合物 C.氟氯烃 D.氮氧化合物2.下列主要成分不是SiO2的材料为..A.光纤 B.玛瑙 C.石英 D.太阳能电池板3.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保存在用塑料塞的玻璃瓶中 B.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用玻璃塞的玻璃瓶中C.氯水贮存于棕色玻璃瓶中 D.硅酸钠溶液密封保存在玻璃塞的玻璃瓶中4.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的是A.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5.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不能发生化学反应,静置后混合液分成两层,溴水层几乎无色的是A.酒精 B.己烯 C.苯 D.碘化钾溶液6.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C.Y的能量一定高于N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7.下列各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A.KCl B.NaBr C.LiI D.KF8.右图为某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由铜极流向锌极 B.铜极质量增加C.锌极上有气泡产生 D.锌极上发生氧化反应9.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应采用的简便方法是A.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C.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D.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10.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则通入气体可能是A.CO2 B.NH3 C.NO2 D.Cl211.如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

高一物理月考总结与反思(三篇)

高一物理月考总结与反思(三篇)

高一物理月考总结与反思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方法。

2、隔离法: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别以每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分别列出方程,再联立求解的方法。

3、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

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

4、受力分析的判断依据:①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施力物体;②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原因;③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高一物理月考总结与反思(二)这次期中考试,我校高一备课组自行命题。

范围是《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题型是选择题10题共____分,实验题2题共____分,计算题4题共____分.考虑到这是升上高中后的第一次大型考试,试题相对较容易,平均分期望值为____分左右.但由于我们复习时间比较紧张,学生基础薄弱,考试结果年段平均分为52.7,没有达到了我们的要求,需要我们继续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答卷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不透彻不少学生还没有顺利地实现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学习方法还用初中的那一套,死记硬背公式,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上,似懂非懂.从选择题的答题情况分析,可看出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不透彻,胡乱猜选答案;从计算题第8,9,13题的答题看出学生对匀变速运动的基本公式理解不清,运用不熟练,解题时乱套公式;从计算题第10题的答题看出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没真正理解,第16小题对追击问题不熟练,不懂得抓住关键点来计算.今后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一些初中的过时的学习方法要敢于抛弃,探索适合于自己高中学习的正确的学习方法.特别是要不断对学生强调学物理重在理解,不要把物理变成"无理".2实验题做得不理想实验题中一道是根据纸带分析运动性质并求速度,另一道是考查打点计时器测定加速度的实验器材,两题都较低.今后我们的实验课教学要讲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讲清实验原理,步骤,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争取把每个实验课堂过关,提高实验能力.____分析物理过程的能力较差这次考试发现学生对运动过程的分析比较混乱.例如计算题第14题空降兵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5题是研究竖直上抛运动特点;第16题刚好相遇的临界点是刚要追上时两车速度相同.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分析以上三题的运动过程.今后解运动学问题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明确物理图景,画出物理过程示意图,再运用所学过的运动学公式解题.4解题不够规范第13,14,15,16题计算题,解答时没有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有的学生甚至连"解"字都没写.我们今后教学中解题规范要常抓不懈,减少考试中不必要的失分.5班级之间不够平衡班与班之间平均分分与最低分相差约____分.科任老师对弱班要特别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热情,要做好分层教学,偏爱后进生,针对性辅导和布置作业.通过这次考试,我们要把以前好的做法要继续坚持,继续加强集体备课,深入研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开好每周一次的"物理研究课",课后认真评课;编写出较高质量的适用于我校学生的自编练习;注重落实,特别是学生的作业这一块.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老师的教法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老师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情况,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物理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物理试题

高一物理试题2024.0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物体做圆周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不变B .物体做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C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线速度方向垂直D .向心力一定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2.新华社酒泉2022年11月30日电,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于11月30日清晨入驻“天宫”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空间站的运行轨道视为圆形轨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间站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 .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C .若已知空间站在轨运行周期、环绕速度及引力常量,则可估算出地球的质量D .航天员出舱时,若与空间站连接的安全绳脱落,航天员将做离心运动飞离空间站3.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细线悬挂在O 点,在O 点的正下方2L 处有一光滑的钉子P ,把小球拉到与钉子P 等高的位置,细线被钉子挡住。

如图让小球从静止释放,当小球第一次经过最低点时,细绳离开钉子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1:2B.小球所受合外力之比为2:1C.小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1:2D.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沿着半径为R 的半球形金属壳内壁滑下,半球形金属壳竖直固定放置,开口向上,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 .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到的向心力为mg +mB.受到的摩擦力为μmC.受到的合力方向斜向右上方D.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 +m )5.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 的小球,以另一端O 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是gRB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到的弹力可以等于零C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增大D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减小6.地球的两颗卫星绕地球在同一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环绕方向如图所示。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一物块相对木板向右从板上A点滑至板上B点,木板上A、B两点间距离为5米,同时木板在地面上向左滑行3米,图甲为滑行前,图乙为滑行后,在此过程中物块受到木板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0N,则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做功为()A.-160JB.-100JC.100JD.-40J2、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3、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三条细绳结于0点,一条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P,一条绳连接小球Q,P、Q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绳OA在外力F的作用下处于水平状态。

现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使OA绳逆时针缓慢旋转至竖直方向,在此过程中,P、Q及斜面均保持静止,则()A.斜面对物块P的摩擦力一直减小B.斜面对物块P的支持力一直增大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直减小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一直增大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打气筒的活塞压缩气体很费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在阳光照射下,可以观察到教室空气中飞舞的尘埃作无规则运动,属于布朗运动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其压强一定增大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大5、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处于一个匀强电场中,a、b、c三点分别在x、y、q 的负点电荷从b z轴上,且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均为10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1、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物理学家对应的观点描述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速度的原因
B.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C.笛卡儿认为力是改变惯性的原因
D.牛顿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2、如图所示,一物体置于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B.严格来说,物体的重力大小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C.物体的重力与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有反作用力,但物体的重力没有反作用力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被水平向右的恒力F紧压在竖直墙上,物体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关于物体在下列状态下所受摩擦力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静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F
B. 若物体静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mg
C. 若物体匀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F
D. 若物体匀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mg
4、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AB与固定斜面之间。

设斜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AB的压力大小为N2。

以木板与斜面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AB从图示中的竖直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

不计一切摩擦,在此过程中()
A. N1始终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B. 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C. 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A B
D. N1始终增大,N2始终减小
5、一轻绳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O点,另一端与轻滑轮M相连,另一轻绳绕过滑轮悬挂一重力为G的物体,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其另一端固定于另一竖直墙上的Q点,且此绳的QM段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0,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OM上的拉力大小为G3
B. 绳OM上的拉力大小为G
C. 图中a角的大小为300
D. 图中a角的大小为450
6、如图所示,用一根弹簧将小球A悬挂在天花板上,用细绳将小球B悬挂在A的下面,它们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A、B质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在细线被剪断的瞬间,A与B的加速度大小应是下列哪一种情况()
A. A的加速度大小是0
B. A的加速度大小是g
C. B的加速度大小是0
D. B的加速度大小是g
7、某物体从地面开始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自物体抛出时开始计时,g取10 m/s2.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
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45m
B.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3s
C .物体在5s 末的速度是20m/s
D .物体在前5s 内的位移是25m
8、一重力为450N 的人站在体重计的底板上,在他下蹲的过程中,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计的示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 1.0s 时刻此人下蹲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C. 1.5s 时刻此人处于超重状态
D. 2.0s 时刻此人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
9、质量分别为2kg 和3kg 的物块A 、B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k=800N/m ,如图所示,今对物块A 、B 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 1、F 2,且F 1=20 N 、
F 2=10 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A 的加速度为2m/s 2
B .物体A 的加速度为5m/s 2
C .弹簧被压缩了1cm
D .弹簧被拉伸了2cm
10、一物块以一定的速度滑上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足够长的木板,它们的v-t 图像如图所示。

则物块与长木板两物体的质量之比及两者之间的摩擦因数分别为(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11小题每空2分,共6分;12小题每问4分,共8
A
B
t/s
30.03
1
.28.031
.28.03.30.03.和和和和D C B A
分,第(1)问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得0分)
11、(6分)(1)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

关于本实验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必须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2)在本实验中,某小组得出如右图所示的图(F与AO共线),图中是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在实验中如果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那么实验结果是否变化?(填“变”或“不变”)
12、(8分)a、b、c、d四位同学使用右图装置装置进行“探究
加速度与外力、质量间的关系”实验,设小车质量和车上砝码质
量之和为M,砂及砂桶的总质量为m,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
的频率为50Hz。

(1)四位同学分别得出如图4-2-8中a、b、c、d四条图线,其中图a、b、c是a—F图线,图d是a—1/M图线,则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b没有把握好实验条件M远大于m
B.c和d没有把握好实验条件M远大于m[大
C.a同学长木板的倾角太大,而b同学长木板倾角太小
D.a、b、c三同学中,c同学较好地完成了平衡摩擦力的操作
(2)实验中某次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A之间的点非常模糊,看不清楚到底有几个点。

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B、C、D、E距O点的距离如图示,由此测得小车的加速度是m/s2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6分。

第13题10分,第14题10分,第15题16分,第(1)问6分,第(2)问10分)
13、(10分)如图所示,粗糙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静止于容器上的P点,已知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

求小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

14、(10分)如图,水平传送带两个转动轴轴心相距20m,正在以v=4.0m/s的速度匀速传动,某物块(可视为质点)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将该物块从传送带左端无初速地轻放在传送带上,则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将到达传送带的右端?(g=10m/s2)
15、(16分)一位滑雪者收起雪杖自由滑行,他以v 0=40m/s 的初速度自雪坡底端O 点沿直线冲上雪坡,速度减到0后仍不用雪仗立即转身又自由滑下(忽略转身时间),已知雪坡足够长,雪坡倾角为θ=370,雪橇与雪坡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从滑雪者刚滑上雪坡O 点开始计时,取g =10 m/s 2,sin37°=0.6,cos37°=0.8。

(1)求人能沿雪坡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2)雪坡上距底端75m 远处有一点P ,求从计时开始人滑到P 点所需时间。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D
A
AC
BD
BC
ABC
AD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11、(共6分,每空2分)
(1) B ;(2) F ’ 、 不变 12、(每问4分,共8分,第(1)问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得0分) (1) BD ;(2) 0.75
θ
P

O

13、解:
分)
(分静5cos )
5(sin θθmg f mg F N ==
14、解:物块放到传送带上后先做匀加速运动,若传送带足够长,匀加速运动到与传送带同速后再与传送带一同向前做匀速运动。

物块匀加速时间g v
a
v t μ==1=4s (3分)
物块匀加速位移2212
1
21gt at s μ==
=8m (3分) ∵20m>8m ∴以后小物块匀速运动 物块匀速运动的时间s m v s s t 348201
2=-=-=
(3分)
∴物块到达传送带又端的时间为:s
t t 721=+(1分)
15、解:(1)滑雪者沿斜面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a 1=g (sin37°+ucos37°)=10m/s 2 (3分)
由ax v 22
0= (2分)
解得:x=80m (1分) (2)滑雪者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总时间为:
由v 0=a 1t 解得:t=4s (2分) 若P 点为沿斜面向上运动时所经过的,则 由2
11102
1t a t v x p -
= 解得:t 1=3s (3分) 若P 点为沿斜面向下运动时所经过的,则 滑雪者沿斜面向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a 1=g (sin37°-ucos37°)=2m/s 2 (2分)
G
N
F 静
f G
N
F 静
f G
N
F 静
f θ
上滑到最高点又回到
p 点所走的位移为:s=x-x p =5m
由2
2
22
1t a s =
解得:52=t s (2分) 则滑雪者下滑经过P 点所用时间为:542+=+=t t T s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