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摘要】安罗替尼是一种靶向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晚期胰腺癌。

本研究旨在观察安罗替尼在晚期胰腺癌患者中的疗效。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安罗替尼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存率。

研究对象为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安罗替尼治疗并记录观察指标。

结果显示,安罗替尼的主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和腹泻。

安罗替尼在治疗晚期胰腺癌中的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未来需进一步探索安罗替尼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安罗替尼、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作用机制、研究方法、观察指标、临床疗效分析、副作用、临床研究、治疗作用、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导致的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

晚期胰腺癌的治疗难度较大,常规治疗效果有限,患者生存期较短。

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迫在眉睫。

安罗替尼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其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备受关注,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观察安罗替尼在治疗晚期胰腺癌中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副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一批胰腺癌患者的长期随访观察,分析安罗替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

背景介绍完毕,我们将继续探讨本研究的目的和对象。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安罗替尼在治疗晚期胰腺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常在晚期被诊断,预后较差。

安罗替尼是一种多靶点抑制剂,已被证实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中具有一定效果。

对于晚期胰腺癌的治疗,安罗替尼的疗效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晚期胰腺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晚期胰腺癌患者,他们通常已经经历了手术、化疗以及放射治疗等传统治疗方式,但病情仍未得到控制或出现了复发的情况。

kras诱导的pdac模型原理

kras诱导的pdac模型原理

kras诱导的pdac模型原理背景介绍: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癌症类型,常常表现出晚期发现和不良预后的特点。

在肿瘤发展中,基因突变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KRAS基因的突变在PDA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一、PDAC的概述PDAC是最常见的胰腺癌类型,由胰腺导管细胞发生恶性肿瘤所导致。

该疾病的致死率很高,主要原因是其发展进程中的早期侵袭性和难以发现性。

PDAC的治疗常常具有挑战性,因此研究其发病机理和相关模型非常重要。

二、KRAS基因的突变与PDACKRAS基因是人类细胞中广泛表达的一个重要信号传导基因。

在正常情况下,KRAS基因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

然而,在PDAC中,KRAS基因突变是最为普遍的遗传异常。

这些突变使KRAS 基因产生激活型的RAS蛋白,进而促进肿瘤的发展和转移。

三、KRAS诱导的PDAC模型为了深入研究KRAS突变对PDAC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系列的实验模型。

其中最常用的是小鼠模型。

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KRAS基因突变导入小鼠体内,可以模拟PDAC的发展过程,并观察其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四、小鼠模型的建立在建立KRAS诱导的PDAC小鼠模型时,科研人员通常采用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

这种技术允许研究者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组织中靶向敲除KRAS基因,以模拟PDAC的发展过程。

同时,通过携带荧光标记的基因序列,可以进行肿瘤成像和异常细胞潜在源的追踪。

五、模型应用与结果解读利用KRAS诱导的PDAC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深入研究KRAS基因突变对肿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从而寻找新的治疗策略。

通过观察模型中肿瘤的生长速率、转移能力、细胞凋亡等指标,可以评估治疗方法的疗效,并进一步解读肿瘤发展的潜在机制。

六、模型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尽管KRAS诱导的PDAC小鼠模型具有很多优势,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细胞信号传递的机理和调控

细胞信号传递的机理和调控

细胞信号传递的机理和调控细胞信号传递是指生物体内部细胞与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时所涉及的一系列分子事件和生化反应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信号分子的结合和配对反应,调控蛋白质激活和分子信号传导的途径,从而实现对细胞功能和生理状态的调控和控制。

本文将从信号分子的产生和释放、受体的识别和结合、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和调控等多个方面,介绍细胞信号传递的机理和调控。

一、信号分子的产生和释放信号分子是实现细胞信号传递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产生和释放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常见的信号分子包括生长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

它们一般由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分泌系统所调节,通过胞内小分子媒介、释放囊泡等方式,被释放到细胞外部。

部分信号分子需要通过另外的分解酶等介入修饰才能发挥生物学功能。

例如,激素类分子通常需要甲基转移酶等介入修饰后才能在细胞内结合受体并产生作用。

信号分子的释放和传递,除了依靠正常的分泌途径外,也往往受到神经轴突的反应、快速的双向反向调控以及其他多种生化反应的制约。

二、受体的识别和结合在信号分子与靶细胞发生交互之前,它需要先与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启动信号传递的下一步。

受体一般被细胞膜或内质网表面、细胞内蛋白质或其他有机物质所包裹,可与各种不同的信号分子相交互。

受体表面一般有特定结合位点,可以和信号分子中和配对,从而引发后继的反应。

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后,可处于激活、抑制、功能调控等多种状态。

受体与信号分子交互时的选择性往往决定于受体的特异性结构和信号分子的空间结构、亲和性匹配等特征。

对于一个特定的信号分子而言,要实现对靶细胞的选择性调控,则一定需要存在匹配的特异性受体。

三、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和调控信号分子经受体激活后,会通过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引发各种细胞功能和生理状态的改变,如蛋白质激活、基因表达、离子通道调控等。

下游信号通路包括多种传递和调控机制。

最重要的是多重酶催化和转移过程。

这些酶催化和转移过程包括级联反应、交联反应、反应速率调节、分解反应等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激酶、磷酸酶、蛋白激酶等多种不同类型的酶催化系统。

靶向KRAS下游信号通路或细胞内一碳代谢途径抗胰腺癌的活性及机制研究

靶向KRAS下游信号通路或细胞内一碳代谢途径抗胰腺癌的活性及机制研究

靶向KRAS下游信号通路或细胞内一碳代谢途径抗胰腺癌的活性及机制研究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中90%为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

在美国,胰腺癌患者死亡人数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死亡率为99%。

大多数病人诊断时即为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8%。

因此,研究新的治疗方案,以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已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我们从绝大多数胰腺癌具有KRAS突变的这一特征为出发点,探寻强效的治疗胰腺癌药物联用方案,从而达到提高胰腺癌治愈率的目的。

RAS信号可以影响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代谢和自噬。

在超过90%的胰腺癌中,致癌基因KRAS发生突变。

尽管KRAS及其突变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但是靶向KRAS治疗胰腺癌尚未获得成功,因此开发靶向KRAS下游效应分子的抑制剂已成为研究热点。

KRAS的下游PI3K/m TOR信号通路在细胞的增殖、迁移、生长和存活中具有关键作用,而KRAS的突变将会导致该信号通路异常激活。

第一种PI3K/m TOR信号传导途径的抑制剂是雷帕霉素及雷帕霉素类似物,其靶向m TOR,但由于药物诱导的反馈激活导致雷帕霉素表现出有限的临床效果。

PI3K/m TOR双靶点抑制剂则可以克服由m TOR抑制引起的PI3K的反馈激活。

然而,细胞依旧可以通过激活其它途径阻碍药物治疗功效。

KRAS的另一个主要下游信号通路MEK/ERK通路对于细胞的存活也至关重要。

PI3K/AKT和MEK/ERK信号通路曾一度被认为是线性信号传导途径,但进一步的研究提示两者之间存在交叉对话。

ERK活化可导致m TOR激活,PI3K可通过AKT调节ERK信号。

MEK抑制剂可通过旁路引起ERK活化进而引起耐药,并引起PI3K/AKT信号通路的持续活化。

m TOR参与负反馈环路调节ERK。

因此,同时靶向这两个信号途径可能是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方法。

KLF9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KLF9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目的:人类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Krüppel 样因子9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

但是KLF9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本课题拟研究KLF9对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使用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检测胰腺肿瘤标本中KLF9的表达情况;胰腺癌细胞系中过表达或用RNAi敲低KLF9表达,MTT、结晶紫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KLF9对细胞恶性增殖的影响;报告基因筛查KLF9可能的作用信号通路;启动子突变及删失试验验证KLF9的结合位点;裸鼠移植瘤试验研究KLF9对胰腺癌细胞活体成瘤的影响。

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KLF9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过表达KLF9后,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沉默KLF9的表达促进了BxPC3胰腺癌细胞的生长。

KLF9可以抑制间质样细胞标记的表达,促进上皮样标志物的表达。

提示其可以抑制通过可以逆转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EMT),阻断干细胞样特征的表达抑制肿瘤恶性表型。

报告基因筛查显示,KLF9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发挥作用。

随后在Frizzled-5的启动子区域鉴定出了KLF9结合位点(BTE),其是Wnt/β-catenin信号传导的受体,并且发现Frizzled-5是KLF9的转录下游基因。

在异种裸鼠移植瘤模型中下调BxPC3细胞中的KLF9表达抑制了这些细胞的干性特征和成瘤能力。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胰腺癌中,KLF9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其可以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的胞浆配体Frizzled-5抑制胰腺癌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KLF9,胰腺导管腺癌,Frizzled-5,增殖,Wnt/β-cateninKLF9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研究AbstractObjective: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in human being is the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diagnosed cancer worldwide.Human Krüppel-like factor(KLF9) gene has been implicated in mediating a diverse range of biological processes.The role of the KLF9is uncovered in PDAC.Methods:We evaluated the expression of KLF9in pancreatic tumor tissue and matched normal samples used IHC,western blot,RT-PCR;overexpression or RNAi knockdown of KLF9in pancreatic cancer cell lines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ffect of KLF9on cell proliferation.Report gene was used to screen the possible action signal pathway of KLF9;Promoter mutation and deletion test was used to confirme the binding site of KLF9.The effect of KLF9on the tumorigenesis of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was detected in nude mice.Results:Expression of KLF9effectively forced expression or knockdown with RNAi in pancreatic cancer lines were determined in cell growth and xneograft.In this study, we confirm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KLF9was lower in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tissue compared to normal tissue.Upon KLF9overexpression,the aggressive behaviors were reduced by obliterating interlinking pathobiological events such as reversing the 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blocking the expression of stem-cell-like traits.In contrast,silencing the expression of KLF9 augmented EMT and stemness features in relatively less aggressive BxPC3pancreatic cancer cells.Furthermore,we identified a KLF9-binding site(BTE)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Frizzled-5,which is a receptor of Wnt/β-catenin signaling,and found that Frizzled-5was a transcriptional target of ing a xenograft model we demonstrated that KLF9silencing in BxPC3cells reverses the stemness features and tumor initiating potency of these cells.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onclusions:Taken together,our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KLF9inhibited pancreatic cancer by suppressing the Frizzled-5,a plasma ligand of Wnt/β-catenin signaling and acted as tumor suppressor in PDAC.Key words:KLF9,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Frizzled-5,proliferation, Wnt/β-cateninKLF9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研究目录引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材料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1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1.1主要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1.2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2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2.1肿瘤组织Total RNA的抽提、纯化及鉴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2.2以Total 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2.3.RT-PCR检测KLF9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2.4细胞总蛋白的抽提及定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2.5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蛋白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2.6免疫组化鉴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2.7KLF9过表达质粒构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1.2.8细胞MTT增殖抑制率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1.2.9克隆形成试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1.2.10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1.2.11报告基因筛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2.12裸鼠移植瘤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3统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综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致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缩略词表缩略词英文全称中文全称KLF9Krüppel–like factor Krüppel样因子IHC Immunohistochemistry免疫组织化学PDAC Pancreatic ductal adneocarcinoma胰腺导管腺癌FBS Fetal bovine serum胎牛血清HC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细胞肝癌ECM extracellular matrix细胞外基质PR progesterone receptor孕激素受体RNAi RNA Interference,RNA干扰siRNAs small interfering RNAs小干扰RNAER estrogen receptor雌激素受体EMT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上皮-间质转化BTE binding Transcription element转录结合原件PBS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磷酸盐缓冲液CHIP Chromatin immunocoprecipitation染色质免疫共沉淀MTT 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PCDP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RT-PCR Real time PCR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TNM Tumor-node-metastasis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HDAC3Histone Deacetylase3组蛋白脱乙酰酶3 DMSO dimethyl sulfoxide二甲基亚砜引言在美国每年的癌症新发病例中,胰腺导管腺癌占2%-3%[1],是美国和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五大主要原因。

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及治疗

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及治疗

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及治疗第一章引言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对肿瘤疾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信号传导是肿瘤细胞生长与转化的关键。

本文将重点讨论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及其治疗。

第二章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机制2.1细胞外信号分子细胞外信号分子主要包括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激素等。

它们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与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结合,引起细胞内信号转导级联反应。

这些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核内特定基因的转录与翻译,引起肿瘤的增长和转移。

2.2细胞内信号转导细胞内信号转导由信号受体、信号分子和信号酶组成。

当细胞外信号分子与信号受体结合时,信号受体通过激活信号分子的能力,引起一系列的级联反应,终上引起细胞内的信号酶被激活,改变基因表达和调节细胞增殖、凋亡和生存。

第三章肿瘤细胞信号通路的分类3.1 Wnt 信号通路Wnt 是一类细胞外信号分子,它们与 Wnt 受体和 LRP 受体相关蛋白结合,引发核糖体蛋白分解酶(β-catenin)的降解和核转运。

传统上,Wnt 信号通路参与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目前发现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在不少癌症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3.2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PI3K/Akt/mTOR 信号通路在多种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多种途径调节细胞周期的进程,因此PI3K/Akt/mTOR 信号通路致癌的机制主要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血管新生等。

3.3 MAPK 信号通路MAPK 信号通路是指肿瘤细胞通过 MAPK 酶向下调节一系列受体激酶信号传导分子的一种信号通路。

它参与了细胞生长、分化、凋亡、侵袭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MAPK 信号通路在多种肿瘤类型中得到了证实。

第四章肿瘤细胞信号传导的治疗措施4.1 小分子靶向药物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小分子化学物的高度选择性与特异性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胰腺癌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

胰腺癌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

胰腺癌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胰腺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是目前临床难以治愈的一种癌症。

随着全球范围内胰腺癌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寻找和研究胰腺癌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变得越发重要。

1. 胰腺癌的形成胰腺癌的形成是一个多基因、多环节的过程。

首先,胰腺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形成癌前病变(如胰腺内分泌肿瘤、囊性肿瘤等)。

进一步发展,细胞愈来愈凶猛,形成癌瘤。

最终,癌瘤继续发展并扩散到其他部位,形成远处转移。

2. 胰腺癌的发展与遗传胰腺癌的发展与遗传密切相关。

很多研究表明,有多种基因异常与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例如,PTEN和TP53是常见的抑癌基因缺陷,它们的缺失会导致胰腺细胞分化异常、凋亡抑制等等,从而促进胰腺癌的形成。

此外,K-ras基因的突变也是胰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种基因突变会促进细胞增殖并干扰凋亡信号的传递,从而导致癌细胞的不受控制生长。

3. 胰腺癌的发展与代谢除了基因因素,胰腺癌的发展也受代谢的影响。

研究表明,胰腺癌细胞对于代谢的依赖性较高。

胰腺癌细胞增殖需要能有效提供细胞内代谢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及生长因子,包括糖、氨基酸等等。

胰腺癌细胞还可以通过重新调节细胞内代谢通路来支持癌细胞的持续生长和繁殖。

4. 胰腺癌的发展与免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对于控制胰腺癌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特别是在免疫监视缺失的情况下,胰腺癌更加容易生长和扩散。

由于癌细胞有着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因而它们很难被免疫系统检测到和消灭。

因此,如何提高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除此之外,一些特定的免疫治疗手段也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

5. 结论综合来看,胰腺癌发生与发展有多个分子机制参与。

了解这些机制,对于指导胰腺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未来的研究应该重点关注胰腺癌发生的关键分子,深入研究相关的生理、代谢和免疫通路,从而为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

细胞的信号传导机制

细胞的信号传导机制

细胞的信号传导机制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包括了许多化学反应、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等过程。

这些过程需要细胞内的许多信号传递机制进行调节和控制。

细胞内的信号传递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了细胞膜上的受体、信号转导通路、细胞核内的转录因子等多个部分。

本文将对细胞的信号传导机制进行探讨。

一、受体和信号传递通路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接收外部信号的重要通道。

受体按其性质可分为离子通道型受体和嵌合型受体。

离子通道型受体能够直接传导离子,如神经元上的Na+、K+离子通道。

嵌合型受体则是和细胞内质膜上的信号传递通路相连,起到转导信号的作用。

信号传递通路是细胞传递外部信号的一个网络。

当外部信号分子(如激素)在体外结合到受体上时,会引起受体的构型改变,进而与质膜上的其他蛋白质结合,如酪氨酸激酶等次级信号传递通路,依次传递信号,最终影响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蛋白合成和代谢。

二、线粒体内的信号传递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一个重要器官,它不仅参与能量代谢,还有着自主的信号传递机制。

在细胞应激、代谢需求或与环境适应等情况下,线粒体会释放一系列信号分子,如细胞质色素C,参与调控细胞凋亡、自噬等过程。

线粒体内信号传递的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线粒体膜潜规是线粒体内最重要的电化学变化,它衡量了细胞内能量代谢水平。

线粒体钙离子的释放、线粒体周围一些特定的磷脂、胆固醇等都会影响线粒体功能。

一些线粒体膜内的信号转导蛋白质,如线粒体透过孔开放蛋白(MOMP),则是细胞凋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调节点。

三、细胞核内的信号传递当信号分子影响到细胞核内的蛋白质时,它们通常会影响到转录因子的活性,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

细胞核内的信号传递机制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不仅包括了信号转导蛋白质如一氧化氮等,还包括了一些小分子为基础的药物,如可卡因和天然产物石油酚等。

一些信号转导蛋白质,如JAK/STAT信号通路和TGF-β/SMAD信号通路,则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两类。

JAK/STAT信号通路被认为是Th1类型的免疫反应和增生信号的主要调节因素,例如,白细胞介素2等细胞因子能够通过该通路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胰腺癌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做如下综述。
关键词
胰腺癌
信号通路
传导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0 — 8 1 7 9 . 2 0 1 5 0 6 1 3 Adv a n c e s i n s i g na l i ng pa t hwa y s o f pa nc r e a t i c c a n c e r
D a l u K O NG, Qi a n g L I
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 t o : Qi a n g L I ; E — ma i l : l i q i a n g 4 0 1 6 @y a h o o . c o m. c n De p a r t me n t o f He p a t o b i l i a r y C a r c i n o ma , T i a n j i n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C a n c e r I n s t i t u t e a n d H o s p i t a l , T i a n j i n 3 0 0 0 6 0 , C h i n a
me n t e ic f a c y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c a n c e r h a s b e e n a h i g h l i g h t f o r me d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e r s wo r l d wi d e . I n c r e a s i n g k n o wl e d g e a b o u t t h e mo l e c u l a r
Ke y w or ds : pa n c r e a t i c ca nc e r , s i g na l i ng pa t h wa ys ,t r a ns du c t i on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道肿瘤 , 预后差 , 死 亡率 高 , 这 与 其 复 杂 的 细 胞 生 物 学 特 性 密 切 相
关 。但 是 有 关 胰腺 癌 发病 的确 切分 子 机 制 目前 尚不
明确 。
胰腺小导管 的微小 的乳头型或平坦型非侵润性 的上 皮瘤变 , 直径多< 5 m m 。其典型特征是柱状或立方上
皮 间可 见 不 同程 度 的 黏 蛋 白和 不 典 型 增 生 。P a n l N 分 为 三级 : 早期包括 P a n I N 一 1 A( 平坦型) 和P a n l N 一 1 B
7 2 4
中国肿瘤临床2 0 1 5 年第4 2 卷第1 4 期 C h i n J C l i n O n c o l 2 0 1 5 . V o 1 . 4 2 . N o . 1 4 w w w . c j c 0 . C l 5 年 生存 率不足 5 %。如 何改善 胰腺 恶性肿 瘤的 治疗效 果是 目前 国内外 医学研 究 关注的 焦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o f t h e d i s e a s e h a s s h o wn t h a t g e n i c mu t a t i o n s , s u c h a s o n c o g e n e Kr a s 2 , a n d a n t i — o n c o g e n e s Cd k n 2 a , a n d TP 5 3 , a r e h a l l — ma r k s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c a n c e l T h e r e f o r e , i t i s v i t a l t o d e e p l y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p a t h o g e n e t i c me c h a n i s m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c a n c e r a n d i f n d n e w t h e r a p e u t i c s t r a t e g i e s t o c o v e r i t . I n t h i s r e v i e w, we s u mm a r i z e d t h e r e c e n t a d v a n c e s i n t h e s i g n a l i n g p a t h wa y s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c a n c e r .
点 。随 着对胰腺 癌发 病相 关分子机 制的深入研 究 , 目前 已经证 实基 因突变, 如癌基 因 K R A S 2 , 抑癌基 因C d k n 2 a 、 T P 5 3 等, 是胰腺
癌发 生的重要 标志 。因此进 一步 了解胰腺癌发病 的相关分子机制 , 研 究新 的治疗 策略是 十分重要的 。本 文就近年来 国内、 外针
Ab s t r a c t P a n c r e a t i c c a n c e r h a s a v e r y p o o r p r o g n o s i s . wi t h a i f v e — y e a r s u r v i v a l l e s s t h a n 5 %. No wa d a y s . t o i mp r o v e t h e t r e a 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