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知识点复习概要:阅读.doc

合集下载

小学阅读基础知识点总结

小学阅读基础知识点总结

小学阅读基础知识点总结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学习阅读的起始阶段,掌握基础知识点对于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小学阅读基础知识点的总结:一、认识汉字- 学习基本的汉字笔画和结构,如横、竖、撇、捺等。

- 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和基本意义。

二、拼音学习- 学习汉语拼音,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

- 通过拼音辅助认识和记忆汉字。

三、词汇积累- 学习并记忆常用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 理解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四、句子结构- 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如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等。

- 学习使用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问号等。

五、阅读理解- 学习阅读简单的句子和段落,理解其基本意义。

- 通过提问和讨论,提高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朗读技巧- 学习正确的朗读技巧,包括语速、语调和停顿。

- 通过朗读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

七、文本分析- 学习如何分析文本的结构和内容,包括主题、背景、人物、情节等。

- 培养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和进行推理的能力。

八、写作基础- 学习如何写简单的句子和段落。

- 练习写作日记、小故事等,培养写作兴趣和习惯。

九、阅读习惯- 培养每日阅读的习惯,选择适合年龄段的读物。

- 通过阅读,拓宽知识面,提高语言素养。

十、阅读策略- 学习有效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概括、推理等。

- 运用这些策略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以上这些基础知识点的学习,孩子们可以逐步建立起扎实的阅读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家长和教师应鼓励孩子们多读书,多思考,培养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和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知识点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知识点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知识点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的知识点包括:
1. 词汇理解:学生需要理解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对于不熟悉的词语可以使用上
下文推测其含义。

2. 阅读理解: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来理解作者的意图、推理文章中隐含的信息、解
答问题等。

3. 掌握文言文基本阅读技巧:小学语文阅读训练中也会涉及一些简单的文言文阅读,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如辨析古代字词的意义。

4. 主题和段落结构: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主题,并能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把握段落
之间的关系。

5. 文字语义理解:学生需要理解文章中表达的含义,如比喻、夸张、讽刺等修辞手法。

6. 推理判断:学生需要通过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找出隐含的信息或推测
作者的意图。

7. 文章的写作风格和修辞手法: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文章的写作风格和修辞手法,如记叙、描写、议论等。

8. 归纳总结: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整篇文章,归纳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以上是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的一些常见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训练,可以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小学阅读知识点归纳

小学阅读知识点归纳

小学阅读知识点归纳一、阅读的目的和方式:了解故事情节、情感价值和思想含义,培养审美能力;分析、解读和评价文学作品;从中获取知识、信息和乐趣。

二、阅读的基本技巧:1.熟悉书本结构和内容:标题、封面、目录等。

2.飞快翻阅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和结构。

3.确定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5.发现和记住关键词和关键句,帮助理解文章。

6.善于利用上下文的暗示和线索。

7.辨别事实和观点,区分主旨和细节。

8.通过描写、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加深理解。

9.善于提炼文章的要点和重点。

10.学会通过问题、笔记、图表等方式整理和记录所读书籍的信息。

三、阅读策略:1.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信息,能够正确预测故事发展。

2.善于使用上下文的线索和暗示,帮助理解文章。

3.通过翻阅目录、插图、标题等找到相关信息。

4.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

5.善于用细节和举例来解释和支持观点。

6.抓住问题词进行解题,如“为什么”、“怎样”、“如何”等。

7.学会用自己的话复述和总结文章的内容。

8.通过思维导图、纲要等整理文章结构和要点。

9.运用逻辑和推理分析文章的发展和结构。

10.根据文章的情感表达和描写判断文中人物的性格。

四、阅读态度和习惯:1.保持阅读的兴趣和好奇心,不断学习新知识。

2.培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3.改进阅读能力和技巧,勤于思考和分析。

4.比较、分析和评价不同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5.学会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6.记住阅读的收获和感受,培养记忆力。

7.根据个人的理解和想法去创作相关作品。

8.参加阅读俱乐部和活动,交流和分享阅读经验。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点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点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点篇一: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汉语拼音一、复习要点。

1、正确认读声母、韵母,记住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26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

3、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4、掌握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5、读准声调,按汉语拼写规则给音节标声调。

二、知识平台。

1、掌握汉语拼音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zc s y w(2)韵母:?①单韵母(6个):a oeiu ?②复韵母(9个):ai ei ui ao ou iu ie ?e er(特殊韵母)③鼻韵母(9个):an en in un ?n ang eng ing ong(3)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按顺序背诵和默写26个大小写字母。

(1)大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2)小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3、掌握拼读方法,能够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1)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g?u zào láng bai qū gǎn hèng q?构造狼狈驱赶红旗(2)三拼法:声轻介快韵母亮,三音连读很便当。

Piào liang qiǎo miào xiǎo jiàngbiün jiüng 漂亮巧妙小将边疆4、读准声调。

字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声调,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重要,有区别字义的作用。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点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点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点语文是小学生学习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科目之一,而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阅读的知识点。

1. 识字与拼音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小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拼音来掌握汉字的发音和拼写。

在阅读中,正确理解词语的读音和含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2. 理解段落文章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讲述一个主题或观点。

学生在阅读时需要学会分析和理解每个段落的内容,并能够准确总结出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3. 识别主旨文章中的主旨是指文章的核心思想或中心论点。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全文,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概括出来。

4. 掌握语言表达技巧语言表达技巧对于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和隐喻等语言技巧,并理解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义。

5. 推理和解释在阅读中,学生需要通过推理和解释来理解或思考文章中的隐含意义或作者的用心。

通过自己的推理和解释,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6. 分析作者意图学生需要学会分析作者的意图,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和写作背景。

通过分析作者的意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7. 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小学生需要培养一定的阅读速度,同时保证对文章内容的准确理解。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8. 阅读策略学习有效的阅读策略对于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预测、快速浏览、记笔记和复述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识字与拼音、理解段落、识别主旨、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推理和解释、分析作者意图、培养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以及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阅读材料,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的不断努力和老师的正确引导,相信通过积极学习与实践,学生一定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知识要点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知识要点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知识要点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还能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都有哪些知识要点呢?一、字词理解字词是阅读理解的基础。

孩子们需要掌握常见的生字、生词,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学会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同时,对于多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也要能够准确区分和理解。

例如,“骄傲”这个词,在“他是我们的骄傲”中表示自豪,在“他太骄傲了,所以这次考试没考好”中则表示自满。

理解字词的意思,需要结合上下文来进行,不能孤立地去看。

二、句子理解理解句子是读懂文章的关键。

要学会分析句子的结构,如主谓宾、定状补等,明白句子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同时,还要注意句子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这些修辞手法能够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比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这就是一个比喻句,把月亮比作小船,让人很容易想象出月亮的形状。

三、段落理解段落是文章的组成部分。

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中心意思,孩子们要学会概括段落的大意。

可以通过找段落中的关键句,或者自己总结的方式来实现。

段落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四、文章主旨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是阅读理解的核心目标。

主旨可能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观点,也可能是通过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要从整体上理解文章,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想要告诉读者什么。

有时候,文章的主旨会在开头或结尾直接点明;有时候,则需要读者自己通过对内容的分析来总结。

五、阅读技巧1、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文章之前,可以先看一下后面的问题,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提高阅读效率。

2、边读边做标记遇到关键的信息、优美的语句或者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做上标记,方便之后回顾和思考。

3、多读多练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要多读各种类型的文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点整理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下面对一些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常见的阅读要素1.主题思想: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即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意思。

2.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文章发展的线索,通过故事情节可以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并能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人物形象:人物是故事的中心,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可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和内心感受。

4.意象描写:作者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故事情节中的事物和情感。

5.背景设定:文章的背景设定是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条件等,它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阅读技巧与方法1.找准重点:通过快速阅读文章,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

2.逻辑推理:通过分析文章中的事实和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理解文章的意义和作者的观点。

3.准确把握词义:遇到生词和词义不明的词语时,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提示和其他线索来推测词义。

4.精确度量单位:当文章中出现具体的度量单位时,要准确理解其含义,并正确转换单位。

5.理解句子结构:注意理解复杂句子的句子结构,掌握主谓宾等基本句型的构成和功能。

三、阅读材料类型与技巧1.散文阅读:散文是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文体,通常有记叙、描写和议论等不同的形式。

阅读时要注重抓住作者的观点和主旨,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诗歌阅读:诗歌是一种以韵律和节奏为特征的文学形式,要注意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感情色彩,体会作者通过诗歌表达的内涵和情感。

3.童话阅读:童话是给孩子们讲述的故事,需要注意理解形象生动的描写,获得对人性和世界的深入认识。

4.人物传记阅读:人物传记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背景,通过对人物的生平和事迹的描写,来传递思想、道德和人生哲理。

阅读时要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理解人物的成长和经历。

小学语文阅读文必备知识点

小学语文阅读文必备知识点

小学语文阅读文必备知识点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阅读理解是其核心能力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为此,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阅读文必备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一、词语理解1. 同义词与反义词:理解同义词和反义词的意思,能够准确理解段落中出现的相关词语。

2. 近义词与形容词:理解词语的用法和特点,了解形容词修饰名词的规则,并能正确运用。

3. 同音字与异音字:区分同音字和异音字的用法和意义,避免在阅读中出现歧义。

4. 像声词和拟人化:理解和运用像声词和拟人化手法,增加文字的表现力和趣味性。

二、篇章结构1. 开头与结尾:识别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了解开头的作用和结尾的意义。

2. 主题句与细节句:辨别文章中的主题句和细节句,抓住文章的核心思想和具体事实。

3. 段落与目的:掌握段落的组成和目的,准确理解段落中的每一句话。

4. 上下文逻辑关系:理解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抓住文章的脉络。

三、修辞手法1. 比喻与夸张:理解比喻和夸张的含义和作用,能够分辨并运用。

2. 排比与反问:辨别排比和反问手法的运用,领会其修辞效果。

3. 对仗与衬托:了解对仗和衬托手法的运用,分析不同词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4. 描写与抒情:感受和理解描写和抒情的手法,体味文字所传达的情感。

四、逻辑推理1. 因果关系:理解因果关系的逻辑推理,抓住文章中起因和结果的关系。

2. 指代关系:理解指代关系,连接上下文,准确识别代词指代的对象。

3. 推理判断:通过上下文和已知信息进行推理判断,解决文章中的难点问题。

4. 概括和总结:能够概括和总结文章的主旨和要点,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

五、文化背景1. 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理解与之相关的诗词和典故。

2. 当代文化:了解当代社会和文化现象,能够理解与之相关的词语和事件。

3. 民族风俗:了解中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识别文章中涉及的各民族元素。

4. 地方特色:了解各地方的特色和风景,理解相关文章中的描写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知识点复习概要:阅读
小学语文知识点复习概要:阅读
复习概要总结
1、朗读、默读和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

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4、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6、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7、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知识点总结
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

看书报能力是指能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够给课文分段和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认真阅读的习惯主要是指边读边想的习惯。

查字典和运用其它工具书的习惯以及质疑问难的习惯等。

一、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

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

它是作者在表达
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

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

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
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2、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

//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

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这一段前后两部分分别介绍了面对许多读物和一本读物时不同的读书方法。

前后显然是并列并系的。

3、总分式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如《爷爷的芦笛》第1自然段。

在强强的相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

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中,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

更有趣的是,海水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

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
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

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

这一段先总述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再具体描绘周围景色之美、芦笛曲调动听。

再如《夹竹桃》第三个自然段。

先总述我们家常见的花应有尽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儿依次开放的景象,最后总结园子里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盛景。

4、转折式
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折词分开。

例如《灰椋鸟》第一自然段。

“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

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这一段可概括为: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自从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决定去看看。

有时,前后两部分内容间没有转折词,但其中的转折关系仍显而易见。

如《烟台的海》第一个自然段: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

烟台恰是北面临海。

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这一段前后两句问虽无转折词,然转折关系一读便知。

转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转折后的内容概括段意。

上面这段可概括为由于烟台是我国少数北面临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
海上景观。

5、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

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情况。

例如《莫泊桑拜师》第一个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

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

//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这一段段意可概括为莫泊桑早年写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楼拜为师。

以上是先因后果,再举一例先果后因。

《真情的回报》最后一个自然段“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送报快多了。

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下车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

因为我永远记住了: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和爱意。


这一段前面是结果后面说明原因,从而突出了原因,点明了课题的含义。

二、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

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

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

分别举列如下:
1、《夹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没有中心句,可根据主要意思概括为:“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阅览室,与青年学生一起吟诵诗词并谈论古典文学常话。


3、《碧螺春》各段则可以小标题形式概括各段内容。

a、久负盛名;b、名称来历;c、采焙情形;d、品茶之趣;e、茶漾春光。

三、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2、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文章的主要内容;
3、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第二段写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写了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写顶峰歼敌;第五段写英勇跳崖。

把这五段段意连起来,稍加整理,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写了五位壮士接受了上级交给的掩护群众的任务,有计划地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终于把敌人引上绝路,歼敌于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经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