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比分

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比分

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比分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比分析2011年04月04日一、《建筑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1)人工砂①《建筑用砂》人工砂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

混合砂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②《混凝土用砂石》人工砂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混合砂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建筑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

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2)公称粒径①《建筑用砂》含泥量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砂中原粒径大于 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600μm的颗粒含量。

石粉含量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②《混凝土用砂石》含泥量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颗粒的含量。

石粉含量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建筑用砂》将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3)适用范围①《建筑用砂》类别适用范围Ⅰ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宜用于强度等级C60~C3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Ⅲ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②《混凝土用砂石》类别适用范围Ⅰ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

宜用于强度等级C55~C30的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而混凝土中的砂石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标准。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砂石应符合一定的物理性能指标,包括颗粒分布、含泥量、含水量、坚固度等。

这些指标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因此在选材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筛选和检验。

其次,对于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检验方法,我们需要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

在进行砂石的检验时,需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以及实验室测试的操作规范和数据处理方法。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才能确保砂石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在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的砂石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品,确保施工过程中砂石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对于建筑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确保砂石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目前砂石标准实施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1、《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砂、石产品标准来实施,《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作为应用性规X来实施。

2、混凝土搅拌站和部分预制构件厂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来进行质量控制,而砂、石供应商则采用《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交货检验依据。

3、在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设计、施工、监理基本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一、《建设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1)人工砂①《建筑用砂》人工砂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小于 4.75mm的岩石颗粒。

混合砂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②《混凝土用砂石》人工砂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混合砂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建筑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

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2)公称粒径①《建筑用砂》含泥量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砂中原粒径大于 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600μm的颗粒含量。

石粉含量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②《混凝土用砂石》含泥量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 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颗粒的含量。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目前砂石标准实施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1、《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砂、石产品标准来实施,《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作为应用性规范来实施。

2、混凝土搅拌站和部分预制构件厂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来进行质量控制,而砂、石供应商则采用《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交货检验依据。

3、在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设计、施工、监理基本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一、《建设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1)人工砂① 《建筑用砂》② 《混凝土用砂石》《建筑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

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2)公称粒径① 《建筑用砂》② 《混凝土用砂石》《建筑用砂》将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3)适用范围① 《建筑用砂》② 《混凝土用砂石》《建筑用砂》按技术要求将砂分为Ⅰ、Ⅱ、Ⅲ类,而《混凝土用砂石》在质量要求中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将砂分为三种情况。

《建筑用砂》将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而《混凝土用砂石》将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

2、质量指标不一致1)规格等级① 《建筑用砂》② 《混凝土用砂石》《建筑用砂》将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未涉及特细砂的质量要求,而《混凝土用砂石》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标准。

砂石作为混凝土的骨料,
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应符合国家标准
GB/T 14684《混凝土用砂石》中的相关规定。

该标准规定了砂石的物理性能、化
学性能、颗粒形状和含泥量等指标,以及相应的检验方法和评定要求。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砂石才能用于混凝土的配制。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检验方法。

对砂石的质量进行检验是
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砂石的检验时,需要对其进行颗粒分析、含泥量测定、坚固度检验、吸水率测定等一系列检测项目。

这些检测项目可以有效地评定砂石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搅拌站和施工
现场,需要建立健全的砂石质量控制体系,对砂石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

这包括对原材料的来源、运输、储存等环节进行监控,确保砂石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要求。

总之,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混凝土工
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和可靠,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对砂石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为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的工程作出贡献。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验报告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验报告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验报告普通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砂、骨料和水按照一定的配比,经过搅拌、浇筑、凝固、硬化等工艺制成的建筑材料。

其中,砂是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它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使用砂料之前,需要进行砂的检验,以确保砂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本次检验的砂料采样来自建筑工地,在实验室中对该砂料进行了详细的检验和分析。

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砂质含量、粒度分析、含泥量、含碳酸盐量和含有机物量等方面。

首先进行了砂质含量的检验。

该项检测结果显示,砂的质量占比为62.3%,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说明该砂具备了良好的材料性能。

紧接着进行了粒度分析的检验,通过堆积密度和筛分试验,我们得到了该砂料的粒度曲线。

图表显示,该砂的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符合混凝土制备的要求。

然后对砂料进行了含泥量的检测。

结果显示,该砂的含泥量为 2.1%,虽然未达到标准要求的2%以下,但对普通混凝土的制备并无太大影响。

随后进行了含碳酸盐量的检验,结果显示该砂中的碳酸盐含量为0.8%,符合要求。

最后,对砂料中的有机物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有机物含量为0.5%,符合普通混凝土制备的要求。

综上所述,通过对该砂料的检测,我们得出结论:该砂质量良好,符合普通混凝土制备的要求。

然而,希望工地能够在砂料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注意防潮、防雨,并在使用前对砂料进行筛分和洗涤处理,以确保混凝土制备的品质。

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次检验仅对该砂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检测,如需进一步了解该砂的其他性能(如抗压强度、导热系数等),还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测和分析。

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是中国的道路和桥梁行业标准,制定了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砂石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该标准的发布旨在规范混凝土砂石质量的检验与评价,以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该标准规定了普通混凝土用的砂石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以及对原料砂石、细集料、粗集料和人工粗砂的质量进行检验的步骤和方法。

该标准要求原料砂石要符合一定的物理和化学指标。

对于细集料来说,要求其石粉含量不超过15%,饱和表面干燥质量不超过5%,黏结强度要达到要求。

对于粗集料来说,要求其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20%,胶片含量不超过1%。

该标准规定了对砂石质量的检验方法。

根据不同的细集料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如湿筛分、干筛分、洗涤筛分等。

对于粗集料,也有对应的检验方法,如湿筛分、干筛分和筛分组合等。

人工粗砂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细度模数、粒度曲线和胶粘度等。

该标准还规定了砂石质量检验中的常见试验方法,如石粉含量试验、饱和表面干燥质量试验、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等。

这些试验方法旨在通过实验室试验来对砂石的质量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该标准还强调了检验结果的分析和判定。

对于检验结果不合格的砂石,应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标准提供了合格的砂石质量和不合格的砂石质量的定义和判定标准,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

总的来说,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为混凝土工程中所用的砂石提供了明确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通过规范砂石质量的检验,可以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建设安全可靠的道路和桥梁提供保障。

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比分析

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比分析

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比分析2010-02-21 11:54:19| 分类:砼原材料|举报|字号订阅陈尧亮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200002摘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以下简称《混凝土用砂石》)自2007年6月1日实施至今已有两年半时间,它对保证混凝土用砂、石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它与《建筑用砂》(GB/T14684-2001)(以下简称《建筑用砂》)、《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以下简称《建筑用石》)中的术语、质量要求、试验方法等多个方面没有统一,给实际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现将三个标准规范之间主要差异点,以表格形式列出进行对比,以供各位同行参考,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以协调。

一、《建筑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1)人工砂① 《建筑用砂》② 《混凝土用砂石》《建筑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

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2)公称粒径① 《建筑用砂》② 《混凝土用砂石》《建筑用砂》将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3)适用范围① 《建筑用砂》② 《混凝土用砂石》《建筑用砂》按技术要求将砂分为Ⅰ、Ⅱ、Ⅲ类,而《混凝土用砂石》在质量要求中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将砂分为三种情况。

《建筑用砂》将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而《混凝土用砂石》将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

2、质量指标不一致1)规格等级① 《建筑用砂》② 《混凝土用砂石》《建筑用砂》将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未涉及特细砂的质量要求,而《混凝土用砂石》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目前砂石标准实施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1、《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砂、石产品标准来实施,《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作为应用性规范来实施。

2、混凝土搅拌站和部分预制构件厂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来进行质量控制,而砂、石供应商则采用《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交货检验依据。

3、在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设计、施工、监理基本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一、《建设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1)人工砂①《建筑用砂》人工砂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

混合砂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②《混凝土用砂石》人工砂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混合砂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建筑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

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2)公称粒径①《建筑用砂》含泥量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600μm的颗粒含量。

石粉含量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②《混凝土用砂石》含泥量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颗粒的含量。

石粉含量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建筑用砂》将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3)适用范围①《建筑用砂》类别适用范围Ⅰ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宜用于强度等级C60~C3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Ⅲ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②《混凝土用砂石》类别适用范围Ⅰ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

Ⅱ宜用于强度等级C55~C30的混凝土。

Ⅲ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5的混凝土。

《建筑用砂》按技术要求将砂分为Ⅰ、Ⅱ、Ⅲ类,而《混凝土用砂石》在质量要求中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将砂分为三种情况。

《建筑用砂》将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而《混凝土用砂石》将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

2、质量指标不一致1)规格等级①《建筑用砂》规格细度模数粗砂 3.7~3.1中砂 3.0~2.3细砂 2.2~1.6②《混凝土用砂石》等级细度模数粗砂 3.7~3.1中砂 3.0~2.3细砂 2.2~1.6特细砂 1.5~0.7《建筑用砂》将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未涉及特细砂的质量要求,而《混凝土用砂石》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

2)天然砂的颗粒级配①《建筑用砂》砂颗粒级配区方孔筛 1 2 34.75mm 10~0 10~0 10~02.36mm 35~5 25~0 15~01.18mm 65~35 50~10 25~0600μm85~71 70~41 40~16300μm95~80 92~70 85~55150μm100~90 100~90 100~90②《混凝土用砂石》公称粒径Ⅰ区Ⅱ区Ⅲ区5.00mm 10~0 10~0 10~02.50mm 35~5 25~0 15~01.25mm 65~35 50~10 25~0630μm85~71 70~41 40~16315μm95~80 92~70 85~55160μm100~90 100~90 100~90《建筑用砂》规定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了4.75mm和600μ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5%),而《混凝土用砂石》规定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的累计筛余相比,除公称粒径为了5.00mm 和630μm的累计筛余外,其余公称粒径的累计筛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超出量不应大于5%(≤5%)。

3)人工砂的颗粒级配①《建筑用砂》方孔筛 1 2 3150μm100~90 100~90 100~901区人工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5。

2区人工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0。

3区人工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75。

②《混凝土用砂石》公称粒径Ⅰ区Ⅱ区Ⅲ区160μm100~90 100~90 100~90《建筑用砂》规定对人工砂三个级配区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适当放宽界限,而《混凝土用砂石》规定人工砂的颗粒级配必须符合要求。

4)含泥量及泥块含量①《建筑用砂》项目质量指标>C60 C60~C30 <C30 含泥量(%)<1.0 <3.0 <5.0泥块含量(%)0 <1.0 <2.0②《普通混凝土用砂石》项目质量指标≥C60C55~C30 ≤25含泥量(%)≤2.0≤3.0≤5.0泥块含量(%)≤0.5≤1.0≤2.0《建筑用砂》中强度等级大于C60混凝土要求砂的含泥量为小于1.0%、泥块含量为0,而《混凝土用砂石》中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混凝土要求砂的含泥量为小于或等于2.0 %、泥块含量为小于或等于0.5%,两者差异甚大。

5)石粉含量①《建筑用砂》项目质量指标(%)>C60 C60~C30 <C30 MB值<1.40(或合格)<3.0 <5.0 <7.0MB值≥1.40(或不合格)<1.0 <3.0 <5.0②《普通混凝土用砂石》项目质量指标≥C60C55~C30 ≤25 MB值<1.4(或合格)≤5.0≤7.0≤10.0MB值≥1.4(或不合格)≤2.0 ≤3.0≤5.0《建筑用砂》中当MB值<1.40(或合格)时,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与《混凝土用砂石》中要求相差2%~3%。

6)人工砂坚固性①《建筑用砂》项目质量指标>C60 C60~C30 <C30 单级最大压碎值(%)<20 <25 <30②《普通混凝土用砂石》项目质量指标≥C60C55~C30 ≤25总压碎值(%)<30《建筑用砂》中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是按混凝土强度等级来划分,且取最大单粒级压碎值作为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而《混凝土用砂石》中人工砂的总压碎值指标不论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低统一规定为小于30%。

7)有害物质含量①《建筑用砂》项目质量指标>C60 C60~C30 <C30 云母(按质量计),% <1.0 <2.0 <2.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0.5②《普通混凝土用砂石》项目质量指标≥C60C55~C30 ≤25云母(按质量计),% ≤2.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1.0《建筑用砂》中砂有害物质含量,特别是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要求与《混凝土用砂石》有较大差异。

8)密度①《建筑用砂》表观密度(kg/m3)松散堆积密度(kg/m3)空隙率(%)>2500 >1350 <47②《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表观密度(kg/m3)堆积密度(kg/m3)空隙率(%)无要求无要求无要求二、《建筑用石》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1)公称粒径①《建筑用石》含泥量卵石、碎石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卵石、碎石中原粒径大于4.75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

②《混凝土用砂石》含泥量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的颗粒的含量。

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的颗粒含量。

《建筑用石》将含泥量、泥块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2)适用范围①《建筑用石》类别适用范围Ⅰ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宜用于强度等级C60~C3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Ⅲ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②《混凝土用砂石》类别适用范围Ⅰ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

Ⅱ宜用于强度等级C55~C30的混凝土。

Ⅲ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5的混凝土。

《建筑用石》按技术要求将石分为Ⅰ、Ⅱ、Ⅲ类,而《混凝土用砂石》在质量要求中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将石分为三种情况。

《建筑用石》将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而《混凝土用砂石》将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

2、质量指标不一致1)含泥量及泥块含量①《建筑用石》质量指标项目>C60 C60~C30 <C30 含泥量(%)<0.5 <1.0 <1.5泥块含量(%)0 <0.5 <0.7②《普通混凝土用砂石》项目质量指标≥C60C55~C30 ≤25含泥量(%)≤0.5≤1.0≤2.0泥块含量(%)≤0.2≤0.5≤0.7《建筑用砂》中强度等级大于C60混凝土的泥块含量为0,而《混凝土用砂石》中强度泥块含量为小于或等于0.2%,两者差异甚大。

2)针片状颗粒含量①《建筑用石》项目质量指标>C60 C60~C30 <C30 针片状颗粒含量<5 <15 <25②《普通混凝土用砂石》项目质量指标≥C60C55~C30 ≤25针片状颗粒含量(%)≤8≤15≤25《建筑用砂》中强度等级大于C60混凝土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为小于5%,而《混凝土用砂石》中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混凝土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为小于或等于8%,两者要求差异甚大。

3)岩石抗压强度①《建筑用石》项目质量指标火成岩变质岩水成岩抗压强度(MPa)≥80≥60≥30②《混凝土用砂石》岩石抗压强度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至少高2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

4)压碎指标①《建筑用石》类别压碎指标(%)卵石碎石Ⅰ类<12 <10Ⅱ类<16 <20Ⅲ类<18 <30②《混凝土用砂石》岩石品种混凝土强度等级压碎指标(%)沉积岩C40~C60 ≤10≤C35 ≤16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C40~C60 ≤12≤C35 ≤20喷出的火成岩C40~C60 ≤13≤C35 ≤305)密度①《建筑用石》表观密度(kg/m3)松散堆积密度(kg/m3)空隙率(%)>2500 >1350 <47②《混凝土用砂石》表观密度(kg/m3)堆积密度(kg/m3)空隙率(%)无要求无要求无要求三、《建筑用石》、《建筑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检验方法的对比1、试样处理不一致标准可不经缩分项目《建筑用石》堆积密度、人工砂坚固性《建筑用砂》堆积密度《混凝土用砂石》含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2、试验条件不一致标准试验条件《建筑用石》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5~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