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

合集下载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堂练习】
通电 1、在电解水的反应中,2H2O6克氧气,则同时生成 2 ___克氢气。 2、在化学反应SO2+2X H 2S 化学式为_____。 3S+2H2O中,X的
3、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并计算粒子的个数比和各物质的质量比。 (P-31,O-16)
•设 •写 •标 •列 •解 •答
10t
100×10t =18t x= 56 答:需要碳酸钙18t。
反应物
可算 可算
生成物
小结:只要知道反应中一种物质的 质量,便可求出其它任何一种物质 的质量。
常见的错误类型:
1、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化学式没有写对、没有 配平化学方程式;
2、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计算错误; 3、解答过程中找不准物质的对应关系,列比 例式不正确; 4、数学计算错误。
3、加热31.6g高锰酸钾,当得到3g氧气时 停止加热,此时剩余固体成分为( D ) A.K2MnO4和MnO2 B.KMnO4和MnO2 C. KMnO4 和 K2MnO4 D. K2MnO4、MnO2 和KMnO4
4、用13克某正2价金属M与足量的 稀硫酸反应,可生成0.4克氢气, 65 求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内容 例题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 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 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 相对原子质量Ca ~ 40 O ~ 16 C ~ 12 )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100 x 100
高温
x
=
CaO + CO2↑ 56 10t 56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2Kg。
思路2: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式进行计算求解。
如:加热完全分解3.16g高锰酸钾, 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

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通电
H2↑+g 2 x 4g 18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

分 课 时
学 师 活
流 动
程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环 节 与时间

答:可得到 4 克氢气 丙同学[解]设可得氢气的质量是 x。
重 点 难 点 课 前 准 备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及化学计算设答与物理、数学的区别
多媒体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

分 课 时
学 师 活
一生板演其他人在 练习本上书写计算 过程
△使学生再练习 中正确规范地解 题
讨论
阅读 讨论:不行,因为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 质的质量比是指不 含杂质的纯物质之 间的质量比 观看解题过程 分析存在的问题
△培养学生自学 获取知识的能力, 进一步巩固化学 方程式的计算格 式
甲不对 启示:化学式书写 要准确
HO2

题 学 目 校 教 者


年 级

总课时 学 科
1
课题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星火一中 刘占国

化学
设计来源
教 材 分 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本课题上承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 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的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极 为重要。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神 舟 五 号” 升 空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习目标
1、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掌握 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掌握化学方 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同时培养、提高思 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白色的比赛场地构成。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在雄浑的l场上,让洒满金辉的l场在纯蓝色的天空和淡红色的云朵映衬下越发怪异夺目……l场四周悬浮着十几处色彩造型 各不相同的看台,看台上坐满了将近四十亿前来观看的师生,他门都穿着节日的盛装,远远看去就像一片片不断变幻色彩的云海……所有前来观看的师生都带着一只备 有压缩彩屏的三维,虽然只有拇指大小,但彩屏展开后最大面积却可达到只十英寸,使用时只要把插到座席前的折叠桌上,就可以从各种角度和距离观看现场所有的超 清晰立体景像。这毕竟是几十年都难得一见的盛大表演!虽然宇宙之大无奇不有,但敢拿万倍学资玩跳级的学生并不多见!所以整个l场的气氛显得十分热烈高涨…… 在场地中央悬浮着一片几乎透明的巨大碟形草坪,草坪上盛长着厚羊绒般柔软而富有弹力的暗黑色的桃毛雾冰草和墨黑色的枣眼夜柔花,还有亮黑色的梅腿霞嫩草…… 远远看去,整个场地中央的花草被修剪得如锦缎一样光华美丽……微风吹来,三种细软柔滑的花草,就像三种梦幻的湖波漪涟向八方漾去。放眼看去,l场东南方的看 台之间暗黑色的小胸谷和浅红色的圣心桃,其中还有片片亮黑色的梅腿霞嫩草,就像仙女绚丽的长裙在风中飘舞。再看场地西南方的看台之间,那里生种植橙白色的雄 胆桐和深橙色的松泪樱,中间还夹杂着纯黑色的豺臂藤,从远处看去就像一幅美妙的立体油画在波动。l场的西北向,那里生长着暗黑色的小胸谷和浓黑色的桑头神丝 花,另外还有一些纯黑色的豺臂藤,给人的感觉犹如一片宁静而神奇的海洋。再看l场的东南方,那里生种植墨黑色的晨脸麦和纯黑色的蟹筋榕,还有浅灰色的狼耳蕉 ,其间各种美丽的动物和鸟儿时隐时现,那里真的美如一片天然的园林。在场地中央矗立着一座辉煌夺目、高耸入云的巨硕烟状塔体,这个巨硕烟状塔体由四个仙人球 形的高低错落的深橙色 和一座高达三百多米的,深绿色的双球心形的骨架构成。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在雄浑的巨硕烟状塔体上,让洒满金辉的巨硕烟状塔在淡紫色的 天空和白象牙色的云朵映衬下越发怪异夺目。远远看去。巨硕烟状塔的底部,九十根墨灰色的狗眉桐和很多粗大的橙白色弯月形龙骨将巨硕烟状塔高高托起,巨硕烟状 塔周围浪瓣球形的祖光水晶雕塑闪着美丽的奇光。巨硕烟状塔中部的耍体,全部用透出一种奇异的缕缕清香并能发出美妙歌声的,土黄色飞弧蛋形的夜闪绿翡翠镶嵌。 而豪华气派的框架则采用了好像晶莹剔透闪着珍珠光泽水珠的亿景水滴形的雷闪纯金制成。巨硕烟状塔顶部是一个超大的,火橙色的千球仙人球形的亿光纯金宝石体。 那是用能

化学人教九上分层优化测试: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试

化学人教九上分层优化测试: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试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本核心知识点精讲知识点1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2.基本依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特别提醒: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是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计算时不要漏掉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例1: (2022天津河西期中)在反应A+2B=3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2:17,当6.4gA 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9.6gC,则生成D的质量为( )A.0.2gB.1.8gC.3.6gD.4.4g答案:C解析: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2∶17,则设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2a、17a,设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x。

A + 2B=3C + 2D32a 34a6.4g x32a 6.4g =34ax,解得x=6.8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D的质量为6.4g+6.8g-9.6g=3.6g.知识点2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可概括为:“设、方、关、比、算、答”。

(1)设未知量,一般情况下,求什么设什么,未知量通常不带单位;(2)准确完整地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题目所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关物质化学式的正下方;(4)依据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5)算出未知数;(6)简明扼要地写出答案。

特别提醒: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把握“三个要领”:步骤要完整,格式要规范,计算要准确;(2)抓住“三个关键”:准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要配平,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3)注意“两个事项”:质量单位要统一,参与计算的质量必须为纯净物的质量。

例2: (2022辽宁大石桥期末)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求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秋季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 新人教版

(秋季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 新人教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答案:(1)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成正比例 (2)设未知量 (3)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4)列出比例式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①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②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①设未知量。

一般情况下,求什么就设什么。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包括相对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把与解题有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出来,标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⑤简明写出答案。

⑥回顾检查。

辨误区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①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②只找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列式时,单位要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③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一定要计算准确。

当已知量是体积或混合物的质量时,该如何处理?应先将体积换算成质量,不纯物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因为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是质量,而且是纯净物的质量,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例1】计算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解:(1)设未知量: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设(2)写出化学方程式:2H 2O=====通电2H 2↑+O 2↑…………………写(3)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2H 2O=====通电2H 2↑+O 2↑2×18 2×218 kg x ……………………标(4)列比例式求解:2×182×2=18 kg x …………………列 x =18 kg×2×22×18=2 kg……………算 (5)简写出答案:答: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2 kg…答(6)回顾检查:①方程式是否正确;②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关系是否正确;③单位是否正确;④数值大小是否合理;⑤有效数字是否正确。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答案:(1)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成正比例 (2)设未知量 (3)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 (4)列出比例式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①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②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①设未知量。

一般情况下,求什么就设什么。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包括相对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把与解题有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出来,标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⑤简明写出答案。

⑥回顾检查。

辨误区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①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②只找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列式时,单位要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③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一定要计算准确。

当已知量是体积或混合物的质量时,该如何处理?应先将体积换算成质量,不纯物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因为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是质量,而且是纯净物的质量,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例1】计算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解:(1)设未知量: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2H 2O=====通电2H 2↑+O 2↑…………………写 (3)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2H 2O=====通电2H 2↑+O 2↑ 2×18 2×218 kg x ……………………标 (4)列比例式求解: 2×182×2=18 kgx…………………列 x =18 kg×2×22×18=2 kg……………算(5)简写出答案:答: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2 kg…答(6)回顾检查:①方程式是否正确;②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关系是否正确;③单位是否正确;④数值大小是否合理;⑤有效数字是否正确。

(完整)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测试题1。

在反应X+2Y====R+2M中,当1。

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23∶9 B.16∶9 C.32∶9 D.46∶92。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A.(A+B—C)克 B.(A-B—C)克 C.(A+B+C)克 D.(A+C)克3。

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44克 B.32克 C.22克 D.12克4。

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 )A.12克 B.44克 C.56克D.100克5。

只含铜和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

0 g,测得铜的质量为8。

0 g。

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B.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的混合物C.固体样品可能是Cu2OD.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4/96.在2A+B====2C的反应中,1.2 g A完全反应生成2 g C,又知B的式量是32,则C的式量为___________.7.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8.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元素。

(填写元素名称)9。

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10。

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其反应方程式为:2CaCO3(粉末) + 2SO2+ O2====2CaSO4+ 2CO2.(1)若100克废气中含6。

第五单元 课题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练习 2

第五单元 课题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练习 2

第五单元课题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练习 2(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答案)1.在A+B=C+2D的反应中,9.8gA和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D的质量是[ ]A.1.8g B.3.6gC.7.2g D.14.4g2.由元素X、Y组成的两种物质经化合生成Z,化学方程式为:3X2+2YX=2Z,则Z的化学式是[ ]A.X3Y2B.XYC.X4Y D.YX43.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 ]A.31∶16∶142B.31∶32∶142C.124∶160∶284D.31∶40∶714.电解9g水时可生成8g氧气,同时可以得到氢气[ ]A.2g B.lg C.4g D.8g5.等质量的锌、铁、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 ] A.Zn>Fe>Mg B.Mg>Fe>ZnC.Fe>Zn>Mg D.Zn=Fe=Mg分析:初中解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即排除法(筛选法),若是计算题为争取时间能估算的估算,能巧算的巧算。

在解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解题方法,通过会解一道题能达到会解同类题的目的。

1.此题学生常犯的错误是误选(A)。

原因是误认为2D的质量是(9.8+8)-14.2,应除以2才是D物质的质量。

这说明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表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即:9.8g+8g=14.2g十D的质量。

因此D物质的质量应为:(9.8g+8g)-14.2=3.6g“选B”。

在什么情况下要除以系数2呢?在求D的相对分子质量时要除以2。

如:若再知道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知道A、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可求)求D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必须除以2。

2.正确的选择是(C)、(D);因为题目并没有明确指出X、y两种元素中,哪种元素为正价,而学生只从习惯出发只考虑X元素为正价而忽略了Y元素为正价的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01 知识管理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理论依据:__________定律。

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积之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________。

(2)写:正确写出反应的__________。

(3)算:写出相关物质的____________与化学式前面的__________的积,以及________和________。

(4)列:列比例式,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注 意:化学方程式计算中代入和求出的量是纯净物的质量,若已知量是体积,应先把体积转化为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

02 基础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 ) A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反应过程
B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
C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D .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各物质的组成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解题的步骤是( )
①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③写已知物和待求物之间的质量比 ④设未知量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
A .①③④②⑤ B.④①③②⑤ C .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③②⑤
3.(邵阳中考)在2A +B===2C 反应中,已知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B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16 g
B .16
C .32 g
D .32
4.2015年9月12日,我国通信技术试验系列卫星的首颗星成功送入太空。

所用运载火箭用偏二甲肼(C 2H 8N 2)和四氧化二氮(N 2O 4)作推进剂,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8N 2+2N 2O 4=====点燃
3N 2↑+2CO 2↑+4H 2O↑,参加反应的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的质量比为( )
A .1∶2 B.60∶184 C .60∶92 D.80∶198
5.过氧化氢溶液长期存放会因分解而使溶液质量减轻。

实验室有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共减少8 g ,则该过程共有多少过氧化氢分解( )
A .17 g
B .8 g
C .64 g
D .32 g
6.(崇左中考)在化学反应A +B 2===AB 2中,A 与B 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 gA 和5 gB 2充分反应,则生成AB 2的质量是( )
A .10 g
B .13 g
C .16 g
D .18 g
7.下面是某学生做的一道计算题,请指出他的错误。

题目:3.25 gZn 和足量的盐酸(HCl)反应制取H 2,同时还生成ZnCl 2,求可制得H 2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可制得H 2的质量是x g 。

Zn +HCl===ZnCl 2+H 2↑ 65 1 3.25 g x g 651=3.25 g x
x =211.25 g 答:可制得H 2211.25 g 。

8.(海南中考)高温煅烧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现有10 t 贝壳煅烧后质量减少了2.2 t ,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假设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
03 中档题
9.(梧州中考)在A +2B===3C +2D 的反应中,32 g A 和适量的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 g C 和100 g D ,若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则B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26
B .36
C .52
D .104
10.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5 g ,点燃,使它们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室温,生成4.5 g 的水,关于原混合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可能是2.5 g 氢气和2.5 g 氧气 ②可能是1 g 氢气和4 g 氧气 ③可能是0.5 g 氢气和4.5 g 氧气 ④可能是0.5 g 氢气和4 g 氧气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③正确 C .①②③都正确 D .只有④正确
11.已知:某密闭容器中,12 g A 加热完全分解产生B 和C ,其中B 的质量为2 g ,同时C 又能部分分解产生0.1 g D 和7.9 g E ,则最终该密闭容器中B 和C 的质量比为( )
A .1∶1 B.1∶2 C .1∶4 D.1∶5
12.在反应2A +5B===2C +4D 中,C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 g A 与B 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 D ,则在此反应中B 与D 的质量比为( )
A .4∶9 B.8∶1 C .10∶11 D.31∶44
13.金属单质M 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的反应为2M +S=====△
M 2S 。

甲、乙两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 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

充分反应后,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64 B.56
C.39 D.23
14.(益阳中考)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
请计算: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15.(咸宁中考)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O2,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制取O2的质量是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与硫酸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知识管理
1.质量守恒 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 2.(1)未知数 (2)化学方程式 (3)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计量数 已知量 所求量
基础题
1.C 2.B 3.D 4.B 5.A 6.A 7.(1)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2)H 2的相对分子质量算错。

(3)未知量带单位。

(4)解答x =211.25 g 错误。

8.设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为x 。

CaCO 3=====高温
CaO +CO 2↑ 56 44 x 2.2 t
5644=x 2.2 t
x =2.8 t 答: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2.8 t 。

中档题
9.A 10.B 11.A 12.C 13.A 14.(1)1.6 g
(2)设参加反应的H 2O 2的质量为x 。

2H 2O 2=====MnO 2
2H 2O +O 2↑ 68 32 x 1.6 g
6832=x 1.6 g
x =3.4 g 答: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 g 。

15.(1)19.2
(2)设原混合物中KClO 3的质量为x 。

2KClO 3=====MnO 2
△2KCl +3O 2↑ 245 96 x 19.2 g
24596=x 19.2g
x =49 g 原混合物中KClO 3的质量分数是49 g
60 g ×100%=81.7%
答:原混合物中KClO 3的质量为8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