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第一次抽考试题分析

合集下载

2011-2012六年级毕业考试数学试题(A)分析

2011-2012六年级毕业考试数学试题(A)分析

2012年六年级毕业考试数学(A)试题分析一、答题情况:总体来看,学生答题情况基本发挥了自己的真实水平。

此次质量检测,共分七道大题,总分70分。

下面逐题进行分析:第一大题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学生得分在一大半以上,其中大部分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计算,能做到全对,一部分学生缺乏认真计算,出现一点点错误。

第二大题填空题。

学生平均得分在一大半以上,只要细心阅读,认真计算,很多学生都能正确填写,但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主要是因为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不牢或没有认真思考所造成的。

第9、10 11题是属于中难程度的题目,有些学生理解题意不到位,就会出现错误,这三道题是失分最多的题目。

第三大题判断题。

题目都是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学生答题情况很理想。

第四大题选择题。

题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第5题问题是属于技巧性的,如果学生不小心就很容易出现错误。

学生答题情况较为理想。

第五大题神机妙算,灵活处理,细心计算。

这一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个小题中每一个都能简便运算,只是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计算能力差,导致出现失分,大部分学生得分情况较好;第二部分是求未知数的值,3个小题都是比较常见的题目,只有学生认真计算,正确率很高。

这一题总体得分在10分左右,得分情况比较理想。

第六大题实践操作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答题非常理想,能够正确画图并能用数对表示位置,这一题要求学生对位置知识掌握也比较牢固。

第七大题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学生得分在10分左右,主要是由于对所学知识遗忘或理解题意出现偏颇或者解决问题能力差而造成失分。

二、优缺点:优点:试卷题量适度,难易适中,题型多样化,知识分布合理、全面。

缺点:1、条件太隐晦,学生理解起来难。

如填空题的第9和10题。

2、画图不够仔细。

如第七大题的最后一个小题,纵坐标取的单位不够细,学生画起来很难取正确的位置画点。

三、改进措施:通过本次测试,我认为今后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1、继续加大基础知识的训练力度,特别是计算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

2011-2012学年度(2)小学期末语文学科六年测试试卷分析.doc

2011-2012学年度(2)小学期末语文学科六年测试试卷分析.doc

铁力市第四小学六年语文学科测试质量分析对试卷试题总体评价本次考试的命题是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基准点,从基础知识和运用、阅读和作文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考查。

题量适中,学生成绩较好。

能以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为范围,重基础,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包括语文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数学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创新,即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题目类型到全(覆盖面广、题量大)、新(以传统题型为基本,增加一些考查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新型尝试题)、活(考查实际运用能力,杜绝机械记忆背答)学生得失分情况及主要错误表现、原因(一)基础知识:(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此题部分学生将“偎依”一词写成“逶迤”,学生对词义在具体的语境中的运用不当。

(第二题)写出三个出自古代寓言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此题做得很好,说明平时教师注重了学生成语的积累,所以学生答得既工整又准确。

(第三题)根据“故”的不同意思组词并造句。

此题学生丢分较多,学生对词义理解不清,不会灵活运用词语造句。

教师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要多多加强对学生相应的词句练习。

(第四题)名句填空。

部分学生审题不清,题目要求是运用古诗填写句子,部分学生则填成了俗语或是名言。

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理解句子的意境,导致填写错误,这也是学生平时没有真正掌握语文工具性的表现。

(第五题)用修改符号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误。

这是书中原题,由于训练到位,学生答题情况较好。

(第六题)课内外积累。

此题学生答的较好,失分率较低。

(二)阅读理解:总体感觉题量适中,难易适度,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考查,体现了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在阅读的第3小题,作者在第7自然段中对少女提出了怎样的希望,用横线画下来。

部分同学阅读不够充分,不能理解短文所表现的主旨思想,造成理解出现偏差。

这说明我们的语文的工具性学生没有掌握好,教师在这方面也做得不够,今后要重视这方面的训练。

2011-2012第二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2012第二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2012年语文(科目)一模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分值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251.10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错、漏、多1字扣0.5分,扣完该小题为止,无法辨认者以错字论)(1) 1 乱花渐欲迷人眼(2) 2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 1 气蒸云梦泽(4) 2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 4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 4 (1) 倔强(2)追溯(3)粗制滥造(4)忧心忡忡(每小题1分,错一个字该小题不给分)3. 3 D (A应删去“不再”,B应在最后加上“的意识”,C应删去“是否”)4. 4 示例:他病了好几天,一脸的憔悴,既不能像平时那样龙精虎猛地打球,又不能在班级劳动中一马当先,更不用说有什么闲情逸致了。

他只能静静地倚着栏杆,看同学们欢乐、听同学们喧嚷。

(每个词1分,共2分;关联词语、描写、语意连贯2分)5. 4 (1)学生的语言表达(1分)和阅读能力下降。

(1分)(超过字数,包括标点,扣1分)(2)看法:一是学生阅读量少;(1分)二是由于音像制品、漫画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1分)(超过字数,包括标点,扣1分)二、(45分)(一)(12分)6. 3 B (A尚且/将近,B停止/停止,C听说/名声,D认为……有利/利益)7. 3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写诗,他立刻就能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立就”1分、“文理”1分;语意连贯1分)(不能准确译出“自是”、“立就”、“文理”的各扣1分)8. 3 泯然众人(1.5分)受于人(或受之人)(1.5分)9. 3 D (“之”指童年时期的方仲永天资聪颖,有写诗的天赋。

)(二)(10分)10. 3 ①谦逊(或重视他人,或恭敬的习惯和专注地倾听);(1分)②善意、温暖与欣悦;(1分)③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自知的态度。

(1分)11. 3 本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作者先用美容引出自己的中心论点——读书使人优美;(1分)接着从读书使人谦逊、读书使人欢愉、读书使人自知三个方面具体论证中心论点;(1分)最后用一个设问,既呼应开头,又突出了读书使人优美这一中心论点。

2011-2012下六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2011-2012下六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一、对试题的评价:从试卷来看,题型形式多样,内容难易适中,知识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的双基,又考查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非常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没有偏题难题,没有超纲现象,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

考察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课内外阅读能力之外,巧妙地将读与写融为一体,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基本理念。

是一份比较理想的答卷。

二、整体情况分析:1.数据统计分析:2.大体情况整体分析:(1)主要优点:本次测验,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兼顾了过程与方法,体现价值观与情感态度。

从整体看学生发挥的还算理想。

字词句基本过关,大部分学生作文紧扣主题,写的很不错,课外阅读整体上看略有丢分。

(2)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很差。

2、少数同学语言表述不过关,标点不全,语句不通。

3、相当一部分学生审题不清,马虎了事。

二、逐题分析:第一题、读准拼音,读通句子,写好词语。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基础知识中根据拼音写字词,多数学生完成较好,很多优秀的学生得到满分,很多学生“蘸了蘸”不会写。

出错较多的是“乖巧”的“乖”写成了“乘”,“抽噎”的噎写错了。

第二题、按要求做题。

选完全正确的一组错的较多,找比喻句的也有一部分孩子错了,第6小题答的不全面,有的孩子没有写出为什么写的好,只回答了告诉游客什么意思。

第三题、读读记记,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填空。

总体来说不错,但有两处失分。

有的孩子会背不会写,把很多的字写错,文章的出处不加书名号。

还有许多同学对孔子的态度答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其实也是对的,但没有得分。

第四题、判断多数孩子答的不错,就是对“鼎”的结构是什么错了,这是平常“一点通”上就说是“上下结构”。

造成丢分。

第五题、课题、国家、作者、人物连线。

答得最好,因为平常基础扎实,几乎没有失分现象。

策底初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学业测试试卷分析

策底初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学业测试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度秋季学期第二次学业测试试卷分析八年级物理一、试卷特点分析本试卷五大题型,注重对学生物理学科中的观察、判断、分析、理解、综合等各种能力的考查,更注重物理学科的实用性。

试卷整体难度适中,符合“8:1:1”,但试卷个别题型中含分量过大,例如实验题,每个小题分值过大,造成学生失分过多,但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试卷综合性比较强,特别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联贯及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而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针,没有进行过多的综合训练,这也造成学生对试卷不适应的结果。

二、学生试卷分析(一)总体成绩统计(二)卷面各题分析1、选择题:(30分)答得最差的是第11、14、16题。

选择题整体答题情况很差。

针对学生答题情况,反应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还应教给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关联,尤其是16题、18题,学生答得不理想,因为这道题是理论联系实际非常典型的一道题,也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再加强。

2、填空题:(30分)分析:填空题覆盖知识点比较全面,而且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从得分情况来看,两级分化严重,部分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不求甚解,不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特定条件等,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导致解题时出现判断失误。

3、实验探究题:(20分)不做”的考查,也就是说实验如果是做了的学生,这些题比较简单,但如果这些实验没做,而是教师讲实验的话,可能有些地方就容易被忽略。

所以,造成学生背实验、不会答实验的结果,这次试题加强了这方面的考查,突出了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这对教学起到了一个正导向的作用。

4、综合计算题:(20分)时间做,直接影响了这门学科的成绩。

三、答卷中反映的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平时的学习的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不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特定条件等,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导致解题时出现判断失误。

2011-2012第一期中分析

2011-2012第一期中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其中试卷分析砖门小学滕爱红打开本次其中语文试卷,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答题要求设计清楚明了。

学生还未动笔便有了成功的信心,本应该紧张的考试却能让人轻松愉悦的开始。

所以我认为:这次试卷出得妙。

为了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解放教学思想,扩大教学成果,现就本次语文期末检测情况作如下分析:一、对试卷总的印象。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试卷中这两点得到充分体现,难易、分量适中,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试卷题目给以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试卷设计,凸现双基要求,强调积累运用,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

着力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打牢"双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1.体现重点: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拼音""汉字""词语"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语文大厦"的构建离不开这一砖一瓦。

在试卷第一、二、三题中就直接检测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写句子、写作文也能影射出学生的基础是不是很扎实,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怎能写出象样的作文来?没有砖瓦怎么能建成辉煌的大厦?2.体现实践性,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如选择朗读语气、选择哪组词语书写正确、仿写句子。

3.试题体现开放性。

习作题开放了选择材料的空间,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基本数据统计:应考人数:37 参加考试人数:37平均分:85 优生率:43% 及格率:100%最高分:92 最低分:71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及原因分析:(一)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学生基本上做的不错。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学生也失分不大,就是忽视了对期中考试以前课文的复习,所以有一部分学困生失掉了分数,有点可惜。

课内阅读失分较少。

就每次考试来说,阅读题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学生或多或少有失误,应引起自己最大的重视。

2011年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数学试卷分析

2011年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数学试卷分析

对2011年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数学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测试试题依据《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同时渗透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

试题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考查了小学阶段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考查知识点多,知识覆盖面广,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题型主要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推理计算、操作、应用题等构成。

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为经典的题型,注重对学生的计算技巧、答题表述能力和熟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能力考查,难易程度中等偏上。

第一题填空题,分值22分,综合性较强、贴近生活实际,注重方法、概念检测。

如数的变化规律、概率、比例分配与简单分数应用题等。

第二题“判断题”,每小题1分,分值5分,题量适中,分值合理。

第三题“选择题”,分值12分。

该题注重对学生的观测、分析、判断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的培养的检测,在选择的过程中考查学生对数学实践探索结果、有趣的探索规律和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四题“计算题”,分值28分,旨在考查学生数感和技巧计算能力。

第五题“操作题”,分值15分,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包括运用几何知识计算、确定方位、运用量角器测量角度和直尺测画长度的综合性操作。

第六题“应用题”,分值18分。

该题重分析、计算和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考查。

二、试卷分析:2、试卷中的亮点(1)综合性强。

如第一题“填空题第8题”,分值3分,,涉及面广,有估算,动手操作,圆柱体积计算等融合在一起。

(2)表述规范。

如第五题,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包括运用几何知识计算、确定方位、运用量角器测量角度和直尺测画长度的综合性操作。

(3)思维活跃。

以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为凭借,分析问题,灵活地用所学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应用题六第30题既考察了学生数学知识又考察学生生活实际能力,既做到了知识的掌握,又充分体现解决方法的灵活性。

3、试卷中存在的问题第六题“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出题意向很好,但30.32题都很灵活,学生在做题中要费很长时间,我认为作为初考试题,类似题目不要出多。

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11-12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11-12第二学期)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抽测分析一、基本情况:本次参加考试307人,总分27555.5分,平均分89.76分,及格人数300人,及格率97.72%,优生人数264人,优生率85.99%,最高100分,最低43.5分,二、题目类型及命题思路:本次六年级课堂教学质量抽测的题目共有七大题,分别是:看清题目,细心计算;认真思考,就能填对;仔细推敲,准确判断;精心选择,慧眼识真;看线段图列式计算;看图数数、算算、填填;巧用知识,解决问题及附加题。

本张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试题既要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答题情况:- 1 -本次考试,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能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基本掌握了小学所学的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初步建立起了空间观念;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从整体上讲,学生对于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

计算题的考试成绩比较理想。

得分优秀率达到90%以上,合格率达到96%以上。

这与教师扎实的计算教学是分不开的,教学中,教师把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从考卷看出,口算题的正确率高,学生不但掌握了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而且计算合理、灵活、简便。

这充分说明:加强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经。

在基础知识题中,除个别小题外,得分优秀率都在85%以上,合格率在93%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第一次抽考试题分析
一、整体分析
从整个年级的成绩状况来看,优秀率为7.55%,优秀率不高,及格率为24.53%,及格率也不容乐观,不及格人数比较多,从而直接导致年级均分也很低,为45.09,综合分为48.33,考试的成绩比较不尽如人意。

二、卷面分析
我个人觉得,这次的抽考试卷总体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它不同于以往的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复现,而是注重考察学生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其中主要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考察,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也是我教学中没有特别注意到的。

首先,对书写来说,第一大题是英语考试的常考题型,错误率不高,学生已经能基本掌握做题方法。

而二题,找出不同累的单词对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掌握的单词量很少,所以不能正确的判断单词的意思,致使这道题的错误比较多,第三四题对书本知识的考查更为灵活,不是简单的写意思,尤其是第三题,在没有掌握很多单词的基础上要写出单词的复数形式,缩写形式都比较困难,第四题的问答训练,它需要学生在认真读题的基础上做一些思维的加工,对学生要求比较高。

那么在以后教学中可以尝试给学生多做一些专项练习,指导其做题方法。

接下来几道题中,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占约80%,还是与课本所学知识紧密相连的。

特别是第六大题的单项选择题和第五大题的情景对话题,所占分值为35分,均是一些简单的情景对话及简单的语法知识,这些是在平时英语教学中基本的知识点。

因此,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同时,从这次试卷来看,还有一大部分题目涉及了三到五年级的单词和句子,学生遗忘快,对以前的知识复习不及时,导致分数也很低,这就提醒我的六年级的英语教学还应该注重以往知识的复习和考查。

在考查过程中,还应采取不同方式,因为有时候学生在这个题目中知道这个单词和短语的意思,换一个就不会。

说明学生根本上对知识的掌握还是不牢固,不能举一反三的应用所学知识。

最后就是试卷上的最后一大常考类型的题目,按要求完成句子。

这相当于知识的拓展,与课本知识相关,又有些超出课本知识。

这类题目是用来区分差距。

这次的完成句子共三道题目却占了15分,大多数学生做起来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错误率比较高。

我想以后除了常规的做法指导外,还可以有意的引导学有余力者去多做这类题型,以提高学生课外知识,有利于优秀率的提高。

三、个人反思
我这次所教的六年级二班的成绩很不理想,我想与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个人努力程度有很大关系。

六年级作为毕业班,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所以日常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为主,让学生不是被逼着学习还是自己想学习。

二班的差生人数比较多,导致及格率的下降,这让我反思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基础学生的学习,保证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课堂所学习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