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1000型雕铣机系统厂商手册-R12.06

合集下载

雕铣机操作规程

雕铣机操作规程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雕铣机操作规程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雕铣机操作规程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雕铣机操作规程(大纲)一、雕铣机操作准备1.1操作前检查1.1.1检查设备状态1.1.2检查刀具和夹具1.2操作环境准备1.2.1环境清洁1.2.2安全防护措施二、雕铣机操作流程2.1开机操作2.1.1开启电源2.1.2设备自检2.2装夹工件2.2.1工件摆放2.2.2工件装夹2.3程序输入与编辑2.3.1选择加工程序2.3.2程序编辑与修改2.4雕铣加工2.4.1设定加工参数2.4.2开始加工2.5加工监控2.5.1观察设备运行状态2.5.2检查加工质量三、雕铣机操作注意事项3.1设备操作安全3.1.1遵守操作规程3.1.2防止误操作3.2保养与维护3.2.1定期保养3.2.2故障排除四、雕铣机操作结束流程4.1加工完成检查4.1.1检查加工质量4.1.2松开装夹4.2关闭设备4.2.1停止设备运行4.2.2切断电源4.3工作现场整理4.3.1清理设备4.3.2清理工作现场五、应急预案5.1设备故障处理5.1.1常见故障排除5.1.2重大故障处理5.2事故处理5.2.1触电事故处理5.2.2机械伤害事故处理5.3消防安全5.3.1消防器材使用5.3.2火灾应急处理流程一、雕铣机操作准备【雕铣机操作规程】1. 操作前检查1.1 检查设备状态在开始操作雕铣机之前,必须仔细检查设备的一般状态。

MCS1000试验机测控系统说明书V1.2

MCS1000试验机测控系统说明书V1.2

MCS1000试验机测控系统说明书(V1.2)目录1、系统外观及尺寸 (1)2、系统性能 (2)2.1、系统资源 (2)2.2、系统指标 (2)2.2.1、负荷、变形通道 (2)2.2.2、位移、大延伸通道 (2)2.2.3、DA通道 (2)2.2.4、变频(PWM)输出通道 (3)2.2.5、数字量输出 (3)2.2.6、数字量输入 (3)2.2.7、闭环控制 (3)3、系统接口 (3)3.1、电源及开关 (3)3.2、通信接口 (4)3.3、负荷接口 (4)3.3.1、接口编号 (4)3.3.2、管脚信号定义 (4)3.3.3、接线图 (4)3.4、变形接口 (4)3.4.1、接口编号 (4)3.4.2、管脚信号定义 (4)3.4.3、接线图 (5)3.5、AD3、AD4接口 (5)3.5.1、接口编号 (5)3.5.2、管脚信号定义 (5)3.5.3、接线图 (5)3.6、位移接口 (6)3.6.1、接口编号 (6)3.6.2、管脚信号定义 (6)3.6.3、接线图 (7)3.7、大延伸接口 (7)3.7.1、接口编号 (7)3.7.2、管脚信号定义 (7)3.7.3、接线图 (8)3.8、控制接口 (8)3.8.1、接口编号 (8)3.8.2、管脚信号定义 (8)3.8.3、接线图 (9)3.9、输入输出IO接口 (11)3.9.1、接口编号 (11)3.9.2、管脚信号定义 (11)3.9.3、接线图 (12)4、系统软件 (13)4.1、系统调试软件MCSxxxx Debug (13)4.2、通信动态库 (14)4.3、试验软件 (14)MCS1000(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是一款为静态实验机设计的测量控制系统。

该测控系统硬件主要由ARM7+FPGA实现,软件采用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该测控系统的控制方式多样:伺服速度环全闭环控制,伺服速度环开环控制,伺服位置环全闭环控制、伺服位置环开环控制,该系统接口资源丰富,功能强大。

SmartNC说明手册

SmartNC说明手册

SmartNC 数控切割控制系统用户手册(Ve r.1.0)昆山乾坤机器制造有限公司2010-07目 录第一部分 引言 (1)1.1 标识 (1)1.2 系统概述 (1)1.3 文档概述 (1)第二部分 软件应用 (2)2.1 软件应用 (2)2.2 软件环境 (2)2.3 软件组织和操作概述 ........................................................................ . 2 第三部分访问软件 (4)3.1 软件的首次用户 (4)3.2 启动过程 (4)3.3 停止和挂起过程 (4)第四部分 软件使用指南 (5)4.1 系统视窗使用层次 (5)4.2 系统主界面 (7)4.3 功能键介绍 (9)4.3.1 F1 文件 (9)4.3.2 F2 机床 (34)4.3.3 F3 切割 (43)4.3.4 F4 参数设置 ............................................................................ (49)4.3.5 F5 系统设置........................................................................... .. (68)4.3.6 F6 切割模式 (79)4.3.7 F7 作业 (84)4.3.8 F8 观察板料 (88)附录一 编程说明 (89)附录二 常见问题解决途径 (93)第一部分 引言1.1 标识:此说明书适用于在Windows2000/XP系统下,为SmartNC8轴数控软件,版本号:Version.1.0。

1.2系统概述:软件适用于Windows2000/XP系统下运行,为SmartNC8轴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热切割行业,系统功能丰富,操作方便,界面美观,具有丰富的图形库功能,自定义的数据库功能,操作员管理功能,图形编辑套料功能以及日志功能,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CG1000 技术手册(中文版)

CG1000 技术手册(中文版)

CG1000 技术手册目录1.安装结构图与指南----------------------------3 5.3传感器-----------------------------261.1安装气动取样器--------------------4 5.4灯----------------------------------261.2法兰的安装结构-----------------------5 6诊断程序---------------------------------272 NIRG的通讯-----------------------------------6 6.1安装---------------------------------272.1设置电脑的以太网通讯--------------6 6.2调节主反光镜---------------------272.2 RS232通讯-----------------------------6 7修理故障----------------------------------282.3 以太网线的接线----------------------7 7.1LED和测试节点-------------------282.4 线缆装配RS232/485-----------------9 7.2以太网连接问题-------------------30 3仪器的软件设置-------------------------------93.1操作界面-------------------------------103.2设置-------------------------------------103.3设置测量-------------------------------113.3.1 测量方法--------------------123.3.2积分开始位置---------------133.3.3 积分宽度--------------------133.3.4中级过滤---------------------133.3.5平均样品---------------------133.3.6自动增益控制--------------133.3.7自动零位控制--------------133.4设置产品代码------------------------133.4.1常规参数--------------------133.4.2产品特定参数--------------143.4.3过滤--------------------------153.5设置Fieldbus-------------------------163.6设置串口和模拟输出---------------173.7以太网配置---------------------------183.8标定程序------------------------------193.8.1过程--------------------------203.8.2标定数据表-----------------203.8.3标定偏移方法--------------214操作界面/远端数字显示-------------------214.1重装操作系统------------------------214.2 LCD重新校准-----------------------224.3 配置-----------------------------------224.4 电子-----------------------------------224.5 更新软件-----------------------------234.6从因特网上更新软件---------------234.7远程显示值定标---------------------245 更换机械部件--------------------------------245.1主板/处理器/滤光转轮--------------255.1.1更换主板组件---------------255.2电源板----------------------------------26IR-3000 随机打包有2个可拆装的括号形的安装托架,它们可以被安装在不同位置以实现多样的安装方式。

NC-1000、2000

NC-1000、2000

NC-1000引言NC-1100 范围(a) NC分卷的内容是建造2级部件所包含的在材料、设计、制作、检验、试测、超压保护、标志、印记以及证书持有者编写报告等方面所要求的规则。

(b) NC分卷的规则涉及物项强度和承压边界的完整性,其失效会妨碍承压边界。

本分卷的规则只包括载荷造成的应力,并未涉及使用中由于材料的腐蚀、辐照效应或不稳定性而可能引起的退化。

NCA-1130对本分卷规则作了进一步的限定。

(c) NC分卷并未包括2级容器和贮罐的全部建造细节规则。

本分卷未提供的全部细节,将由N证书持有者提出符合本分卷规则的建造细节,经业主或其代理人批准并由检验师认可。

NC-1120 温度限制容器可以采用NC-3300的标准设计方法,或采用NC-3200的替代设计规则来设计,后者允许采用第Ⅱ卷D篇1分篇表2A、2B和表4中所列的较高设计应力强度值来进行分析。

NC-1130 本分卷适用管辖的边界范围NC-1131 部件的边界设计技术规格书应规定部件与所连接的管道或其他部件的边界范围。

容器、储罐、泵或阀门等的边界不应近于下列范围:(a)焊接连接件的第一道环焊缝接头(连接焊缝应认为是管道的一部分);(b)螺栓连接件的第一个法兰面(螺栓应认为是管道的一部分);(c)螺钉连接件的第一个螺纹接头。

NC-1132 部件和附件之间的边界NC-1132.1 附件(a)附件是指与部件承压部分的内部或外部相接触或相连接的元件,附件可以有承压或也可能没有承压功能,以及有结构性或非结构性功能。

(b)承压功能附件包括如加强件、支管或容器开孔补强件。

(c)非承压功能附件包括如阀门导套、热套管、转动叶片及部件支承载荷路径的物项,如容器鞍座、承件和抗剪吊耳、托架、管夹、耳轴和裙座。

(d)结构性功能附件(结构附件)执行承压功能,或作为部件载荷支承件。

(e)非结构性功能附件(非结构附件)不执行承压功能,也不作为部件支承载荷路径。

非结构性功能附件包括如铭牌、保温层支撑、定位块和起吊用的吊耳。

雕铣机技术参数

雕铣机技术参数

雕铳机技术参数
雕铳机技术参数:单头雕铳机,台面外侧、轨道外侧、Z轴外侧采用2mπι厚不锈钢板防水罩,设备干湿两用,电主轴刀具部位配2路水冷,要求可以根据我公司产品要求,调整设备要求。

技术要求书
技术要求系统品质:
1、采用工控机为主体,使得控制系统更加的稳定。

2、具有精度检查功能,能使加工精度更加精确。

3、具备智能化自动加减速功能。

4、任意行开始加工功能,能使您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高效工作。

5、自动分中功能,让操作简便,且无误。

6、先进的网络连接功能,可以使您的空间无限扩展。

7、设计的彩色液晶界面,简单明了的菜单,可以使操作者快速上手。

机械品质:
1、XYZ三轴均采用研磨级高精密滚珠丝杆及直线导轨,滑块带预紧无间隙;
2、独特的润滑系统,机床精度得到完美保证;
3、高质量铸件一体床身,机器运行平稳;
4、伺服马达、联轴器及精密丝杆、滑块组成直接驱动方式,响应性能高、传动刚性好、加工精度高、速度快;
5、高速电主轴、转速高、震动小,加工面光滑。

安全系统
超限保护、极限限位、安全护罩、电气保护等。

与当前技术的优劣分析
对比手动加工产品精准度大大提高;产量增加;减少对员工伤害。

雕刻机培训手册

雕刻机培训手册

雕刻机培训手册1. 文泰雕刻软件的安装及设置2. DSP手柄驱动程序的安装3. 如何启动手柄“下载应用程序ZHBUSBConnect”4. 文泰雕刻软件的电子文档及常用快捷键5. 雕刻刀具的识别、用途及其建立6. 背雕水晶牌的制作7. 一个完整的雕刻操作过程8. 常用雕刻材料的加工方法9. 拼板的雕刻方法10. 关于切割时如何保护工作台面的解决方法11. DSP手柄刷新及升级操作说明12. 如何查找上次加工原点13. 雕刻机的日常保护(关于更深入的DSP手柄及其有关的软件操作请参考随机的说明书)文泰雕刻软件的安装及设置1、文泰雕刻软件的安装首先将随机软件光碟插入电脑光驱,进入光盘后,找到“文泰雕刻2004版”文件夹,双击打开该文件夹。

双击带电脑图标的“Setup”安装文件,软件默认安装语言为“简体中文”,单击“确定”启动安装程序;单击“下一步”,单击“是(Y)”弹出“选择目标位置”窗口,若直接单击“下一步”软件默认安装在C盘根下,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建议最好更不要装在C盘下,请先单击旁边的“浏览”,将安装路径改为“D:/Artcut6”,马上雕刻软件安装在D盘的“artcut6”文件夹中(当然,你可根据实际把软件装入E盘……),单击“确定”返回,再单击“下一步”弹出“设置类型”窗口,这时请选择“最大安装”选项,单击“下一步”;再次单击“下一步”,开始软件安装进程,当进度条显示100%后,软件安装完成。

2、文泰雕刻软件的设置为了能使雕刻工作顺利进行,启动“文泰雕刻软件”后还务必进行一些必要的设置。

㈠雕刻刀具的识别、刀具库的建立。

请参考后面有关内容。

㈡单击“割”弹出“割字”窗口,确定它们被正确设置如下:刀具补偿三维路径㈢单击“G”图标(在“雕”的右边)弹出“将雕刻结果保成文本文件”窗口(我们以后在文泰中算好的雕刻路径文件将通过此项输出到DSP操纵软件)①“配置文件列表”中选择:标准G代码②抬刀距离:根据雕刻材料、切割方式而定,后面有论述。

雕刻机操作手册

雕刻机操作手册

雕刻机操作手册--------------------------------------------------------------------------------时间:2009-2-8 13:11:00 作者:jcdkj 来源:不详点击数:147雕刻机的用户手册一雕刻机安装前注意事项1.切勿在闪电或打雷时安装此设备,切勿在潮湿的地方安装电源插座,请勿触摸未绝缘的电源线。

2.上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人身安全和机器的安全,并最操作规程来操作电脑雕刻机。

3.电源电压要求210V-230V,若电源电压不稳或周围有大功率的用电设备,请一定要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选择稳压电源。

4.雕刻机,控制柜必须接地线,不可带电插数据电缆线。

5.操作人员切勿戴手套工作,最好戴上防护眼睛。

6.机械本体为钢结构龙门部分航空铝铸件,相对较软,在安装螺钉时(特别是安装雕刻电机时)不要太用力,以防滑丝。

7.刀具一定要装好并夹紧,保持刀具锋利,钝刀将使雕刻质量下降使电机过载。

8.请勿将手指伸进刀具工作范围,切勿将雕刻头拆下来另作它用。

不可加工含石白棉的材料。

9.不要超过机械加工范围,长时不工作时要切断电源,机器移动时,须有专业人员在场指导下进行。

10.如机器出现异常情况,请参阅操作手册故障排队一章或与经销商联系解决;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二,雕刻机的组成及随机附件2040雕刻机的主体是由钢结构及铸造铝完成,它是由雕刻机的微机系统和专用雕刻软件,指令传输器以及机械本体构成。

2040雕刻机装箱清单序号配件数量单位01 雕刻机主件 1 套02 控制柜 1 套03 USB手柄 1 套04 电源线 1 根05 数据线 1 根06 说明书 1 本07 扳手 2 把08 刀夹具7 个09 雕刻刀20 把10 水泵 1 台11 程序光盘 1 张三. 雕刻机技术参数及加工参数台面尺寸(MM)2000x4610 转速:(转/分)24000最大雕刻尺寸(MM)2000x4000 z轴行程(MM)150外型尺寸(MM)2150x4740 x 1250分辩率(MM/脉冲0.001) 刀柄直径12.7\ 8\ 6 \3.175主轴电机功率5000W 手柄USB脱机控制传动部分为丝杠传动,X.Y.Z轴采用伺服电机控制驱动,Y轴为双伺服电机驱动.加工参数(部分)材料加工方式切削深度刀具主轴转速有机玻璃切割/切透5mm 锥形刀<20000RPMPVC发泡板切割/切透2-3mm 锥形刀<20000RPM双色板切割/切透1-2mm 锥形刀<20000RPM1mmABS板切透锥形刀<20000RPM硬铝雕刻0.5mm/次锥形刀<10000RPM紫铜雕刻0.5mm/次锥形刀<10000RPM冷轧钢板雕刻0.4mm/次锥形刀<10000RPM大理石雕刻0.4mm/次锥形刀<10000RPM四机器安装警告:所有的操作须是断电下操作!!!1,机械主体与控制箱的连接,2,将机器主体上的控制数据线端接到控制箱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输与储存 注意
本产品必须按其重量正确运输; 堆放产品不可超过规定数量; 不可在产品上攀爬或站立,也不可在上面放置重物; 不可用与产品相连的电缆或器件对产品进行拖动或搬运; 储存和运输时应注意防潮。
开箱检查 注意
确认是否是您所购买的产品; 检查产品在运输途中是否有损坏; 对照清单,确认各部件、附件是否齐全,有无损伤; 如存在产品不符、缺少附件或运输损坏等情况,请及时与我公司联系。
专业 专心 专注
A3
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hanghai Wei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接线注意事项 注意
参加接线与检查的人员,必须具有完成此项工作的能力。 系统中的强电设备金属外壳(伺服驱动器、变频器、步进驱动器开关电源、电机)可靠接地,实 现主动屏蔽。 数控装置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 4 欧姆。切勿使用中性线代替地线。否则可能会因受干 扰而不能正常地工作。 接线必须正确、牢固,否则可能产生误动作。 任何一个接线插头上的电压值和正负(+/-)极性,必须符合说明书的规定,否则可能发生短路 或设备永久性损坏等故障。 在插拔插头或拨动开关前,手指应保持干燥,以防触电或损坏数控装置。 连接电线不能有破损,不能受挤压,否则可能发生漏电或短路。 不能带电插拔插头或打开数控装置机箱。
运行与调试注意事项 注意
运行前,应先检查参数设置是否正确。错误设定会使机器发生意外动作。 参数的修改必须在参数设置允许的范围内,超过允许的范围可能会导致运转不稳定及损坏机器的 故障。
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
插入电源前,确保开关在断电的位置上,避免偶然起动。 为避免或减少电磁干扰对数控装置的影响,进行电气设计时,请确定电磁兼容性。系统附近如有 其他电子设备,则可能产生电磁干扰,应接入一个低通滤波器以削弱其影响。 不可对系统频繁通、断电。停电或断电后,若需重新通电,推荐的间隔时间至少为 1 分钟。
专业 专心 专注
A1
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hanghai Wei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安装注意事项 注意
该装置必须安装在符合设计要求的电柜中才可使用,电柜的结构必须达到 IP54 防护等级; 在电柜门等接缝处应贴密封条,密封所有缝隙; 电缆入口应密封,在现场应容易再打开; 采用风扇或热交换器等对电柜散热,对流空气; 若采用风扇散热,在进风或出风口必须使用空气过滤网; 灰尘或切削液可能从微小缝隙和风口进入数控装置,因而需注意通风孔侧的环境和空气流向,流 出气体应该朝向污染源。 在数控装置的背面与电柜壁之间留有 100mm 的间隙,以便插接与数控装置相连的电缆,便于电柜 内空气流通和散热。 本产品与其他设备之间必须按规定留出间隙。 产品安装必须牢固,无振动。安装时,不可对产品进行抛掷或敲击,不能对产品有任何撞击或负 载。 应考虑将数控装置安装在易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A2
专业 专心 专注
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hanghai WeiHong Ele、磁场屏蔽、电磁场屏蔽注意事项 注意
强电设备与敏感设备之间距离尽可能远, 一般在电柜内, 强、 弱电设备尽量保持 30cm 以上的距离, 最小距离为 10cm; 高电压、大电流动力线与信号线应分开走线,例如使用独立线槽等,距离尽可能保持在 30cm,以 上最小距离为 5~7.5cm,同时尽量避免平行走线,不能将强电线与信号线捆扎在一起; 强电线如不能与信号线分开走线,则强电线应采用屏蔽线,屏蔽层应可靠接地。 信号线应尽量靠近地线(或接地平板)或者用地线包围它; 减少电磁干扰,使用 50V 以上直流或交流供电的部件,电缆应与数控装置保留 100mm 以上的距 离。 选用高导磁率的材料,如玻莫合金等,并适当增加屏蔽体的壁厚; 被屏蔽的物体不要安排在紧靠屏蔽体的位置上,以尽量减少通过被屏蔽物体体内的磁通; 注意磁屏蔽体的结构设计,对于强磁场的屏蔽可采用双层磁屏蔽体结构; 减少干扰源和敏感电路的环路面积。最好的办法是使用双绞线和屏蔽线,让信号线与接地线(或 载流回线)扭绞在一起,以便使信号与接地(或载流回线)之间的距离最近; 增大线间的距离,使得干扰源与受感应的线路之间的互感尽可能地小; 如有可能,使干扰源的线路与受感应线的线路呈直角(或接近直角)布线,这样可大大降低两线 路间的磁场耦合; 敏感设备应远离干扰源(强电设备、变压器等)布置距离应保持 30cm 以上。
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hanghai Wei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感谢您选择了本公司的产品!

本手册帮助您熟悉本公司的产品,了解系统组成配置等方面的信息。 本资料详细介绍系统设备的安装和操作过程及其各项功能,在使用本软件系统及相关的机床 设备之前,请您详细阅读本手册。这将有助于您更好地使用它。 由于软件、硬件的不断更新,您所收到的软硬件在某些方面可能与本手册的陈述有所出入。 在此谨表歉意。 为了方便您的使用,在此列出公司地址、联系电话和网址,欢迎垂询。 公司名称: 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总部: 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都会路 2338 弄总部一号企业园区 29 号 邮编: 201108 电话: 021-33587550 传真: 021-33587519 主页: E-mail:sales_weihong@ support_weihong@
1.1 1.2 1.3 1.4 安装尺寸 ............................................................................................................................................... 2 综合接线图 ........................................................................................................................................... 2 功能描述 ............................................................................................................................................... 3 进给轴接口 ........................................................................................................................................... 5 1.4.1 接口定义 ..................................................................................................................................... 6 1.4.2 信号说明 ..................................................................................................................................... 6 输入输出接口 ....................................................................................................................................... 7 1.5.1 输入开关量 ................................................................................................................................. 7 1.5.2 输出开关量 ................................................................................................................................. 8 1.5.3 输出模拟量 ............................................................................................................................... 10 1.5.4 电源检测 ................................................................................................................................... 10 手持单元接口 ..................................................................................................................................... 10 1.6.1 手持接口定义 ........................................................................................................................... 10 电源 ..................................................................................................................................................... 11 1.7.1 供电要求 ................................................................................................................................... 11 1.7.2 接地 ........................................................................................................................................... 12 1.7.3 24VDC 电源的详细接法.......................................................................................................... 12 I/O 端子板(选件) ...............................................................................................................................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