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珠海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1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1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香洲区2021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历史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题1图中的一组文物可用于探究炭化稻粒猪纹陶钵骨耜人面鱼纹盆题1图A.原始农耕时的生产生活B.早期国家的经济制度C.夏商周时期的礼乐文化D.春秋战国的农业生产2.秀美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三星堆”文化。

题2图中属于这一文化的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纵目面具D.毛公鼎题2图3.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据此,以下决定中国古代文化走向的是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重文轻武4.秦朝重视法治,在现今出土的“岳麓秦简”、“云梦秦简”和“里耶秦简”中可以看到律名相当、内容相关的法律条文。

据此可知A.秦朝已经实现了音律统一B.不同地区的秦简可以互证C.秦朝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D.秦朝的法律条文名目繁多5.“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而藩国自析。

2024年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4年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6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相应选项。

1. 在距今约4000年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城垣构成,城内密布宫殿建筑等遗迹。

下列与其文化特征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A. 北京人遗址B. 良渚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半坡遗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距今约4000年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城垣构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与题干所述遗址较为相近,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河姆渡距今约7000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C项;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选B项。

2. “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后逐渐演化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这种华夏认同观念()A. 扩大了战争规模B. 产生了阶级分化C. 促进了民族交融D. 巩固了分封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后逐渐演化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五)(附答案详解)

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五)(附答案详解)

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五)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2021·广东省·模拟题)如图是在半坡遗址发现的骨质鱼钩,部分鱼钩的钩尖还有倒刺。

据此推断合理的是()A. 渔猎依然存在半坡人的生产中B. 鱼钩是半坡人的主要捕鱼方式C. 半坡人使用的工具主要是骨器D. 鱼开始进入半坡人的饮食范围2.(2021·广东省·模拟题)春秋时期的战争奉行“不违农时、不伤国君”,“不加丧、不因凶”,“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等战争准则观念,但战国时期的战争却变成以消灭敌国为目的的杀戮战争。

这种变化表明()A. 周朝礼制趋于崩溃B. 战争阻碍农业的发展和进步C. 分封制已荡然无存D. 兵法和诡道开始在战争中盛行3.(2021·广东省·模拟题)“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

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

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

”这主要表明秦朝()A. 等级制度日趋固化B. 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 郡国并行体制终结D. 政治管理体系严密4.(2021·广东省·模拟题)如表为“东汉时期皇后地域来源统计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皇后郭圣通阴丽华马皇后窦皇后阴皇后邓绥窦皇后阎皇后梁皇后梁皇后邓猛窦皇后何皇后地域真定南阳扶风扶风南阳南阳扶风荥阳安定安定南阳扶风南阳A. 扶风地域的皇后数量最多B. 南阳外戚存在于整个东汉时期C. 反映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D. 王莽结束何氏外戚家族的专权5.(2021·广东省·模拟题)据现代科学研究,五禽戏要求舌抵上颚,相当于有氧耐力练习,每戏结束时都有意念放松,能起到间接按摩心脏的作用;五禽戏的各个动作都有不同的加强脏腑的练习,如鹿抵重在按压肾脏。

材料意在说明五禽戏的()A. 养生机理B. 历史悠久C. 活动姿态D. 影响深远6.(2021·广东省·模拟题)《齐民要术》记载了桑椹等救荒备饥食物,“椹熟时,多收,曝干之,凶年粟少,可以当食……今自河以北,大家收百石,少者尚数十斛。

2021年广东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2021年广东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机密★启用前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者发现,殷墟各遗址出土的商代人骨普遍有明显跪坐姿势形成的痕迹,且年龄越大越明显。

甲骨文中亦有众多和跪坐姿势相关的文字(题1图)。

据此推测,这种跪坐姿势是A.礼仪规范的结果B.狩猎生活的需要C.战斗训练的要求D.刑罚残酷的表现【答案】A2.《史记》记载,胡亥是赵高和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而立,但北京大学收藏的西汉书竹书《赵正书》却记载,胡亥是秦始皇临终前亲自认可的继承人。

这表明A.《赵正书》缺乏史料价值B.出土文献更可信C.《史记》仅仅是一家之言D.秦始皇刚愎自用【答案】C3.东晋初期,大量避乱南迁的北方贵族定居浙东,他们主要参与制造业、商业和运输业等经济活动,很少涉足大土地农业经营。

这表明北方贵族A.缺乏生产工具和技术B.可支配的劳动力不足C.难以获得广阔的田地D.排斥南方的本地贵族【答案】C4.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2021-2022年珠海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年珠海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下表中信息能够直接佐证的是近代欧洲城市人口数量表(部分)城市1800年左右1850年左右伦敦近100万人236万人巴黎近55万人100万人以上维也纳约25万人44万多人柏林约17万人42万人A.人口数量越来越多B.城市规模越来越大C.城市环境越来越好D.贫富差距不断加大2.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

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A.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革命的镜子——《高老头》D.达尔文——近代生物学的莫基者——《物种起源》3.如图为英,美等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据此推知A.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发展迅速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英国的实力C.英美两国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垄断组织4.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域市人口和农村人()A.新航路的开辟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工业革命的发展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5.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

与之相关的理论是( )A.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B.亚里土多德的逻辑学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的光学分析6.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发明内燃机C.改良蒸汽机D.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7.对于神学来说,这是一次致命的危机,他不仅仅否定了上帝造人造万物,而且彻底否定了神学的神圣性。

引发材料中“致命的危机”的理论来自于A.马克思B.牛顿C.达尔文D.巴尔扎克8.下列世界文化名人与成就配搭正确的是A.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达尔文﹣﹣《人间喜剧》C.巴尔扎克﹣﹣《英雄交响曲》D.贝多芬﹣﹣《物种起源》9.某历史学家认为“19 世纪 80 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

2021年广东中考历史试卷

2021年广东中考历史试卷

2021年广东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商朝历史之所以成为“信史”(“信史”意指较为详实可信的历史),其依据是()A.河南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B.后世流传着众多商王的故事与传说C.《史记》记载商王的世系情况D.甲骨文和考古、文献资料的多重印证【答案】D【考点】甲骨文【解析】【分析】A.河南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不符合题意;B.后世流传着众多商王的故事与传说,不符合题意;C.《史记》记载商王的世系情况,不符合题意;D.商朝历史之所以成为信史是因为有考古发现的确切的文字记载,这些文字也就是甲骨文,有甲骨文和考古、文献资料的多重印证,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

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2.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如姬姓的随、唐等国到达了汉水以东地区,建都于蓟(今北京)的燕国更延伸到了东北遥远的地方,改封到今江苏丹徒一带的宜侯更是延仲到了东南遥远的地方”。

这说明分封制的推行()A.有利于安抚宗亲贵族功臣B.推动了边远地区的开发C.确保了周朝统治的长治久安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B【考点】西周的分封制【解析】【分析】A.有利于安抚宗亲贵族功臣,不符合题意;B.题干中涉及的分封的随、唐、燕国、宜候都扩大了区域。

体现分封制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故选项B符合题意;C.确保了周朝统治的长治久安,不符合题意;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

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扣着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3.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核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答案】C【考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解析】【分析】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不符合题意;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题意;C.依据题干信息“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核之徒”,可以看出,题中材料主要强调西汉初君臣的出身,故C符合题意;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21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观察以下遗址分布图,根据图中信息确定分布图的名称A.图一《占人类遗址分布图》图二《传说时代遗址分布图》B图一《原始农耕时代遗址分布图》图二《传说时代遗址分布图》C.图一《部落联盟遗址分布图》图二《传说时代遗址分布图》D.图一《占人类遗址分布图》图二《原始农耕时代遗址分布图》2.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面年代尺反映的阶段特征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宋代历史}才收集到以下两组材料,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宋代的政治特点是A.武将都山文官担任B.重文轻武C.加强中央集权D.科举制发展4.某校九年级(3)班的同学准备出一期黑板报,下面是他们收集的材料,请你根据现有材料帮他们挑选符合这期板报主题的内容是A.郑和七下西洋B.李自成率军攻如北京C.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D.雍正帝为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5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

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根据中国近代史,指出你认为能够印证“以夷制华”和“以华制华”的历史事件A.签订《南京条约》签订《马关条约》B.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C.义和团运动签订《辛丑条约》D.太平天国运动签订《辛丑条约》6. 1463千米,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铁路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

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开天辟地”“工农割据”“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

下列对各阶段的解读正确的是A.开天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力挽狂澜―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C.灯塔指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进京赶考―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7.漫画是一种描绘生活或时事的绘画艺术形式,它通过夸张的艺术形象,往往能直指事件的本质。

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真题(word版,有答案)

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真题(word版,有答案)

广东省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者发现,殷墟各遗址出土的商代人骨普遍有明显跪坐姿势形成的痕迹,且年龄越大越明显。

甲骨文中亦有众多和跪坐姿势相关的文字(题1图)。

据推测,这种跪坐姿势是()A.礼仪规范的结果B.狩猎生活的需要C.战斗训练的要求D.刑罚残酷的表现2.《史记》记载,胡亥是赵高和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而立,但北京大学收藏的西汉竹书《赵正书》却记载,胡亥是秦始皇临终前亲自认可的继承人。

这表明()A.《赵正书》缺乏史料价值B.出土文献更可信C.《史记》仅仅是一家之言D.秦始皇刚愎自用3.东晋初期,大量避乱南迁的北方贵族定居浙东,他们主要参与制造业、商业和运输业等经济活动,很少涉足大土地农业经营。

这表明北方贵族()A.缺乏生产工具和技术B.可支配的劳动力不足C.难以获得广阔的田地D.排斥南方的本地贵族4.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部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才不满千,二郡分领。

”这说明当时()A.分封制度盛行B.全国户口众多C.土地兼并严重D.郡县数量过多5.高士廉等奉命编写《氏族志》时,以山东崔氏为第一等。

唐太宗看后极为不满,要求按当朝官爵重新编定,遂以皇族为第一等,将山东崔氏降为第三等。

这反映唐初()A.贵族等第观念犹存B.君主权威面临挑战C.区域经济发展不均D.科举制度初见成效6.北宋时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专卖收入,经运河运至京师每年达四五百万至一千余万石匹贯,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这反映出()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B.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C.南北方耕作技术差距很大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7.题7图是汉、元两代汉中地区的行政区域图。

汉代主要依据“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

元代此举目的在于()A.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B.减轻地方财政经济的负担C.配合郡国制度设计的需要D.保护汉中地区的风俗习惯8.徐光启突破了狭隘的文化优越感,主张虚心接受西方科学,并在此基础上会通中西文化,最终超胜西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 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 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 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3.五四运动后,中国舆论界出现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论 争。到 20 世纪 30 年代末,个人主义被边缘化,个人为团体服 务乃至奉献的言论拥有了绝对的权威。出现这个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 C )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国民党钳制言论自由 C.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 D.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
14.毛泽东曾回忆说:“政治上既犯错误,军事上势必犯错误。
17.题 17 图是 1950 年张仃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漫画《纸 老虎》。这幅漫画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B ) A.抗日战争 B.朝鲜战争 C.德国分裂 D.北约成立
题 17 图
18.如题 18 图,导致我国人口比率大幅振荡的主要原因是 (A) A.“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要求 B.三年困难时期的影响 C.八字方针的制约 D.“九一三事件”的冲击
过 1 000 万人次。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是
(A ) A.人民群众的支持
B.解放军战略战术正确
C.解放军作战英勇
D.国民党军队士气低下
16.(原创)夏衍回味当天盛况时说:“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在天 安门冉冉升起的时候,真是感慨万千,泫然欲涕。我们这个有 五千年文化的古国,经历了数不清的苦难,终于像旭日东升一 样,重新站起来了。”夏衍回味的是( B ) A.庆祝北平和平解放 B.举行开国大典 C.欢送志愿军入朝 D.庆祝南京解放
要“把一个壮丽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紫禁城
值得传承的理由是( B )
①气势恢宏的历史建筑 ②瑰丽璀璨的文物国宝 ③明清两
代的政治制度 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若以“市舶司”“十三行”“鸦片战争”“北伐战争”等
史实来介绍一座城市,它是( D )
D.英国人和日本人
12.(原创)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取消了前清规定的种种商业
注册费用。商人承办厂矿企业,“只要资本实业”,“于民生
主义,国计前途,大有裨益”的,政府即予批准,“力为保护”。
上述举措( D )
A.完备了各类民族工业
B.直接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C.改善了民族企业待遇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A.南京
B.武汉
C.上海
D.广州
11.沃斯利在《1860 年对中国战争的行动与述说》中说:“我
们进去的时候,这些花园还像神话故事中描述的那样神奇;而
我们在 10 月 19 日离开的时候,花园已被洗劫一空,一片狼
藉。”材料中的“我们”是( A )
A.英国人和法国人
B.英国人和美国人
C.美国人和俄国人
相时而动,战以为守,攻以为御……单于称臣,稽玄而朝,两
汉之生灵,并受其福。”这表明汉武帝( C )
A.攻守结合巩固了政权
B.建立起大一统王朝
C.为后世安康奠定基础
D.赢得少数民族尊重
5.(原创)题 5 图反映的发展趋势是( C )
A.中央集权制逐渐加强 C.由分裂重新走向统一
题5图 B.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题 18 图
19.题 19 表为 1998—2002 年我国私营、国有和外资企业工
业产值的比较。这三种类型企业产值的变化说明我国( )
私营企业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年份
数值(亿 比重 数值 比重 数值 比重 元) (%) (亿元) (%) (亿元) (%)
2021年广东省珠海市中考历史
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说明:1.全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为 8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 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班级。用 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 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A.夏朝
题2图
B.西周
C.战国
D.秦朝
3.(原创)《战国策·秦策》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
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一年)之后,道不
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这表明变法( C )
A.法令公正且执行严格
B.使社会治安良好
C.使秦国国力得到增强
D.激发了秦军斗志
4.(原创)“武帝雄才大略……于是承累朝之培养,既庶且富,
机构是( A )
A.宣政院
B.北庭都元帅府
C.澎湖巡检司
D.五军都督府
8.题 8 图是两位航海家,与他们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共同意义 是( B ) A.加快了殖民扩张的速度 B.加强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C.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D.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题8图
9.历经六百年岁月变迁,紫禁城历久弥新。故宫负责人表示
1.传说中炎帝教民垦种、制陶、纺织、煮盐,黄帝建造宫室、 挖掘水井、制作衣裳,尧鼓励垦种,禹治水除患。这些远古传 说( A ) A.有一定依据,有待进一步证实 B.有史料依据,不容辩驳的事实 C.无科学依据,后人的任意想象 2 图是一位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 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政权是( B )
没有好久,洋教条来了,他们是主张打大城市的……结果就把
根据地送掉,来了个很好的工作,叫作走路搬家。”这里“走
路搬家”指( B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工农红军被迫长征
C.八路军开展百团大战
D.解放军跃进大别山
15.据资料统计: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共有 96 万
人参军,此外还有民兵 71 万人,承担过运输等任务的民工超
6.(原创)题 6 图为东晋至北宋时期进入各级政府为官的寒门 子弟所占比例。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 A.国家统一的实现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科举制度的推行 D.社会观念的转变
题6图
7.(原创)《元史·百官志》记载,某机构“掌释教僧徒及吐蕃
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