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在师范兼非师范属性专业中的效能分析

合集下载

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探讨

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探讨

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摘要】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微观教学形式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深度挖掘。

本文主要探讨了微格教学的定义与特点,以及在师范类专业中的应用情况。

也指出了微格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如何提升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效果的建议。

展望未来,微格教学将在师范类专业中发展迅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培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有望成为师范教育领域的重要教学方法。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更多关于微格教学的讨论和研究,为师范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微格教学、师范类专业、现状、问题、探讨、定义、特点、应用情况、挑战、效果、提升、发展趋势、结论、展望、前景1. 引言1.1 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探讨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和实践操作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的提升。

目前,在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已逐渐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

教师通过微格教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教师在实施微格教学时可能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可能对微格教学模式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微格教学需要较多的教学资源和时间投入,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提升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加强对微格教学的理解和掌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学校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微格教学的支持和投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

展望未来,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微格教学将为师范类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成长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微格教学的定义与特点微格教学是一种以微观化为特点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微格教学现已成为各高校师范生训练教学技能的主要方式,但在微格教学训练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以重庆文理学院为研究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微格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学生的主体性和指导教师的主导性方面给予具体建议,探究提高微格教学的使用效果和培养师范生微格教学技能的方法。

关键词:微格教学;师范生;问题与对策微格教学作为一种较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它运用先进的多媒体对学生应掌握的教学方法,技巧等进行选择性模拟,使学生能够在短时期内强化、巩固理论知识,有助于思政专业师范生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微格教学法的应用意识,同时提高并巩固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

重庆文理学院自2017年3月对师范专业学生开展系统的微格教学训练。

在本人参与指导两届师范专业学生微格教学实训的时间里,发现微格训练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微格教学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将从学生主体性和指导教师主导性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师范生缺乏主体意识微格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微格教学的主体,来检验师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能力、多媒体运用技能等,因此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主体性。

在实际的微格训练中,不少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微格教学认识不清晰我校实行微格教学的时间比较晚,有些学生不了解微格教学的理论知识,比如对微格教学的定义比较模糊,不清楚具体流程,不会操作微格教室中的设备等。

在微格教学的环境下,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的设置和教学技能的选择等方面认识不清晰。

部分思政师范生没有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在微格教学训练过程中出现知识性错误,影响微格教学的开展。

(二)微格教案编写不合理微格教学教案和一般的课程教案的不同在于它突出对教学目标、教学技能、学生行为的预见性估计和时间的分配,要求学生熟悉教学技能,选择教学技能并有效运用,突出体现微格教学以教学技能培养为中心的宗旨。

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探讨

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探讨

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摘要】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本文从师范类专业微格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结论指出,微格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未来,师范类专业微格教学应更加注重实践性、个性化和专业化,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这一研究启示对提高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和培养高质量教师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师范类专业、微格教学、现状、问题、挑战、对策、建议、发展方向、结论、展望未来、研究启示、背景介绍、研究意义、概念、特点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部分将重点介绍师范类专业微格教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解释为什么微格教学在当今教育领域备受瞩目。

还将探讨微格教学对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微格教学在师范类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深入分析师范类专业微格教学的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教师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部分的内容将有助于引出后续对于师范类专业微格教学的概念和特点、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的探讨。

1.2 研究意义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进教师专业素养:微格教学是一种通过视频录制和反思的方式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

研究微格教学对于师范生来说,可以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

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

研究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的意义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贡献力量。

希望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能够进一步挖掘出更多有益的启示,推动师范类专业中微格教学的发展与应用。

2. 正文2.1 师范类专业微格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师范类专业微格教学是一种基于微观教学情境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特点包括:1.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微格教学成为了当今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微型视频来展示和分享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通过微格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中,微格教学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实践中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对策,才能更好地发挥微格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就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师范生在教学技能训练中,往往缺乏使用微格教学相关技术的经验和能力。

他们可能对录制视频、剪辑视频、上传视频等操作流程不甚了解,导致无法顺利完成微格教学的准备工作。

2. 教学设计能力不足师范生在进行微格教学时,缺乏对教学设计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实践,往往只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通过微型视频呈现出来,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创新。

3. 教学内容不够生动及互动性不足师范生在微格教学中,很可能忽视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对视频内容的接受程度不高,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4. 视频制作和后期编辑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学校和师范生来说,进行微格教学所需的视频制作和后期编辑成本可能较高,这对于一些薄弱学校或师范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对策建议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技术培训课程,帮助师范生掌握微格教学相关技术,如视频录制、视频剪辑、视频上传等操作技能。

学校也可以建立视频制作和编辑小组,由学生参与,从而提高师范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学校可以设置相关的课程,帮助师范生深入了解教学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教学设计能力。

学校也可以鼓励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和尝试,提高他们的教学设计水平。

学校可以组织师范生进行教学内容的讨论和交流,帮助他们设计更加生动、有趣、有互动性的微格教学内容。

学校也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进行指导,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参考。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微格教学中的课堂管理可能存在问题。

师范生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时,可能会因为缺乏经验而难以有效地管理课堂秩序。

在微格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很高,容易出现课堂嘈杂、学生互相干扰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师范生可以提前制定好课堂管理规则,明确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课堂秩序,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微格教学在学习资源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师范生的教学资源可能有限,无法提供多样化、丰富的学习材料。

这样可能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新鲜感和兴趣,影响其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师范生可以积极寻找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料、实物教材等,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师范生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分享,充分利用学生团队合作的优势。

微格教学中的评价与反馈也可能存在问题。

师范生可能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

同时师范生在给予学生反馈时,可能缺乏具体、明确的指导,无法帮助学生提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师范生可以参考教学指导文件,明确评价标准和评价要求,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同时师范生还可以在给予学生反馈时,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升自己。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存在课堂管理、学习资源、评价与反馈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制定课堂管理规则、丰富学习资源、明确评价标准和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等。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师范生可以更好地运用微格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微格教学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作用及存在问题研究

微格教学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作用及存在问题研究
5、评委根据评分细则进行打分。 6、统计分析,处理分数。

问卷调查法
笔者希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师范生对目前微 格教学培养教学技能的满意度,以及现阶段高等师 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微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 学生反应情况,提出改进意见,使之更加完善。

问卷的编制
小组成员在文献研究和以往参加微格教学亲 身体会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次的问卷。问卷调查 的内容主要包括师范生对目前微格教学的课时设 定、授课模式、评价方式、课程资源的满意度以 及对自身通过微格教学培训后教学技能的评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概念的界定
❖ 微格教学
❖ 李春燕(2006) ❖ 微格教学是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首创
,它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摄像机、录 像机、全场录音系统、视音频摇控系统、视 音频切机对学生进行某项专门训练,使学生 掌握某种技能的小规模教学活动。

教学技能
❖ 教学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 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 为系统。我国孟宪凯等把教学技能分为:导 入技能、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 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 、课堂组织技能。
,1999(1):66-68. [18]田华文,胡安正.微格教学是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J].电化教育研
究,1995(4):54-58. [19]“Microteaching” W·Allen and W·Eve,Theory Into Practice,
Vol.VII, No.5 December,1968. [20]J·Calderhead and P·Gates: Conceptualizing Reflection in
[2]孙立仁.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杨华,陈梅佳.利用微格教学有效提高生物教师教学技能[J].中国科技创

以微见著-浅析微格教学对于师范生师范技能提升的作用

以微见著-浅析微格教学对于师范生师范技能提升的作用

·教学探讨·140以微见著——浅析微格教学对于师范生师范技能提升的作用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孙培蓓 王佳琪【摘要】微格教学是师范类高校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在加强和改进师范技能教学成效,提高师范生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中国教育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基于师范高校微格教学的现状,深入探究建设师范专业微格教学的有效开展模式,以增强微格教学对于师范技能提升的作用。

【关键词】微格教学 师范技能 提高 改进 对策一、高校微格教学现状分析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称微型教学,它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的教学技能,它提供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把综合复杂的课堂教学技能加以分解,逐一训练,然后再将各单项技能综合起来,集中训练,使受多种因素制约的教学能力培养变成有目标、可观察、可描述、可操作的教学技能训练[1]。

作为浙江省的重点师范高校,浙江师范大学的微格课程开设已有一定的历史,并普及各个师范专业学生。

尽管其微格课程教学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一些方面仍有不足。

第一,训练模式单一,缺乏教学创新,容易使学生陷入备课与上课的死循环,长此以往,学生的上课积极性逐渐减退,微格课程效果下降。

第二,微格教学面向的学生数量多,教师工作量大,难以详尽地对每一位讲课的学生作出评价。

第三,微格教学并非真实课堂,难以培养学生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第四,学生本身自评能力局限,缺乏课后反思。

深入分析以上原因,我们会发现微格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师反馈,学生自评能力与积极性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提高空间。

二、教学、评价同步完善,学生教学反思能力仍需加强 (一)完善课程机制,形成科学教学调研结果反映:现有的微格教学存在缺乏课堂训练时间这一缺陷。

因而,尽快尽好地完善课程机制势在必行。

首先要增加课程受重视程度,增加课时。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师范生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对于如何利用微格教学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缺乏经验和技巧。

现有的培训体系往往缺乏系统性,师范生缺乏完整的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微格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师范生无法及时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难以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师范生在微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发挥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1.2 研究目的通过对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旨在明确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以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同时,通过研究师范生在微格教学中缺乏实际教学经验、缺乏系统性培训和缺乏反馈机制等问题,探讨如何构建更有效的师范培养模式,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为未来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优质的人才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教育发展的进步。

2. 正文2.1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实际教学经验:由于师范生通常只在教育实习中接触真实的教学环境,而微格教学虽然可以模拟一定的教学情境,但与实际课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师范生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真实学生时出现不适应和应对不当的情况。

2.缺乏系统性培训:在使用微格教学进行教学技能训练时,师范生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培训。

他们可能不了解如何有效地利用微格教学进行反思和提升教学技能,导致训练效果不佳。

3.缺乏反馈机制:微格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录制和回放的功能,但师范生往往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他们可能无法及时获取他人或专业人士对教学表现的建议和指导,无法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2.2 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师范生在微格教学中普遍存在缺乏实际教学经验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格教学在师范兼非师范属性专业中的效能分析作者:陈世强左安友胡诚蹇小平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08期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目前教师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也是当今高校师范专业教育改革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微格教学是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和方法的有利工具,解决了教学技能训练中很多“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问题。

本文以湖北民族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两个师范兼非师范专业为背景,分析其现状,探讨微格教学在师范兼非师范属性专业中的科学实施方案,并结合微格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和实验效果分析微格教学发挥的效能。

关键词微格教学教师专业化教学技能效能分析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icroteaching inNormal and Non-Normal ProfessionalCHEN Shiqiang, ZUO Anyou, HU Cheng, JIAN Xiaoping(College of Science, Hubei Minzu University, Enshi, Hubei 445000)Abstract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a core element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he overall trend of China's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education reform teacher professional colleges also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today. Micro-teaching is to cultivate the skills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normal students a powerful tool to solve many of the teaching skills "can only be felt, can not explain in words" problem. In this paper,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Physics, both normal and non-normal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explore the micro-teaching science embodiment of Teachers and Non-Normal property profession, combined with micro-teaching research project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microteaching play.Key words microteach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teaching skills; performance analysis0 引言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目前教师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也是当今高校师范专业教育改革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下基础教育对优质教师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数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高校师范专业提高师范生基本执业素质,尤其是学与教的理论及专业化技能培养是当前和今后师范教育改革的重点,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力,是保障和提高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核心人力和智力基础。

在高校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广泛采用微格教学方式训练和提高师范生综合教学技能和素养。

①微格教学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北京教育学院引进我国,②这种教学方法在我国教育领域经过了盲目兴盛、质疑与沉寂、反思与理性认识等多个阶段。

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普及高水平与多样化的高中教育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微格教学再次受到高校师范专业的关注和研究。

微格教学只是一种方式和形式,是师范生和在岗教师借助这种方式掌握和提升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方法,随着中小学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单一的微格教学载体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师素养培养和提升的需要,必须重新思考和革新微格教学的内涵、特点和拓展。

随着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出台,传统的师范专业可以调整为师范兼非师范属性,给传统师范专业调整与改革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上有足够的灵活性,可以设置师范方向和非师范属性方向,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又不失基本的师范素质。

本文以湖北民族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两个师范兼非师范专业为背景,分析其现状,探讨微格教学在师范兼非师范属性专业中的科学实施方案,并结合微格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和实验效果分析微格教学发挥的效能。

1 地方院校师范专业的现状分析1.1 专业定位非师范倾向突出传统的师范属性专业主要分布在数学、物理、化学、文学等基础性学科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快速进程中,地方性院校都在抢抓改革发展机遇,实现办学规模和专业数量的扩张,学校发展缺乏鲜明、长远、准确的定位与规划,尤其是师范类专业在“师范”与“非师范”的属性上定位模糊,甚至在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上弱化了师范属性,导致地方院校师范专业发展方向出现较大偏失。

受高校招生培养方式、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及相关政策、制度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国内外教师队伍出现了明显的非师范专业化动向,③导致高校师范专业技能型教师数量缺乏,严重影响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高校教师队伍结构非师范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会影响师范专业的教育质量、学生的执业技能培养,另一方面也影响整体教师队伍的社会功能及其稳定健康发展。

1.2 “师范性”的课程设置重视不足我国师范院校近年培养的学生其教师职业能力逐年下降,对中小学教育教学造成严重影响。

据调查,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普通化”现象比较明显,师范特色逐渐淡化,首先表现在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上。

④近些年,多数地方院校处在了快速发展期,学校规模扩大,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博士和教授比例大幅度提高,但不少甚至忘记了自己是师范院校,大力度进行综合性院校建设,人才引进偏向或几乎全部注重学术性人才,其师范专业也盲目拔高,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严重倾向学术型和研究型。

部分院校把专业发展和建设集中到了非师范专业上,其师范专业不同程度地被忽视,逐渐成为次要专业,投入不足,课程设置陈旧,有的课程甚至被某些研究性型课程替代,其培养方案严重失去了“师范性”。

根据对部分数学和物理学师范专业进行的调查统计,其师范属性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学数学教学法或中学物理教学法4门课程,课程结构陈旧、体系不完善,缺乏教学综合技能训练教学安排,缺少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培养机制和措施。

因此,高度重视师范专业建设,构建科学与合理的师范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养,已成为各校师范专业刻不容缓的现实需要。

1.3 师范专业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缺乏由于师范专业重视不足,部分学校在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都集中在非师范性专业课程上,师范类课程基本没有专业化的实验室和教学训练场地,少数院校的师范专业建设有微格教室,但数量不足,现代化程度不高,更缺少指导教师的指导。

在才艺素养培养方面,几乎没有专业化的场地和措施。

甚至个别院校校外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也未足够重视,学生没有集中实习的基地,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教育实习走过场或根本没有下去实习。

1.4 师范毕业生综合素质与用人需求存在差距现在各地方基础教育对综合素质高的优质教师资源需求旺盛,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很难招聘到批量的优质师资,再加上高校师范教育的定位模糊、重视不够、培养不力,向社会输送的优质教师资源数量不足、比例不高。

根据我们对毕业生就业跟踪统计来看,现在的中小学校尤其是城镇学校对入口教师的选拔(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完成)要求越来越高,一看学历,二看专业知识,三看教师综合素质(包括教学技能、人文素养和个人才艺等)。

毕业生参加岗位应聘,除了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政治思想素质外,另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教学试讲。

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看,90%以上的学生是完全合格的,但从教学试讲中的教学专业化技能和效果来看,反映出毕业生作为准教师,其基本素质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应聘成功的往往是那些教学基本功比较好的、平时受到过指导培训和锻炼提高的学生。

另外,师范毕业生普遍存在人文素养不高,在传统文化、传统道德教育及艺术修养方面存在缺失,⑤不能满足现代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需要。

我们对理科类师范生综合素质情况调查情况来分析,师范教育问题还很严重:阅读过《论语》、《老子》、《孟子》、《荀子》、《红楼梦》等传统文化著作的不足10%,经常阅读中学教学方法与艺术类书籍的仅20%左右,参加音乐、美术等才艺培训且具备较好才艺的不足5%。

朱忠良、刘成武、黄莉敏等对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襄樊学院和咸宁学院等在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理论素养、教育教学技能和从业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系统分析,⑥结果也表明师范毕业生实践实训环节普遍较弱,课堂教学技巧有待提高,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不足。

因此,高校师范专业必须加强师范生的培养力度,全面改革培养模式,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执业技能的培训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2 微格教学在师范兼非师范属性专业中的科学实施及成效我校以微格教学平台为基础,在广泛调研、深入思考并多次专题讨论,形成了2012版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中加强了师范方向课程设置及对应教学综合技能训练教学安排,出台了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培养机制和措施,从我校2012版本部分理科师范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师范性课程比例得以提高,体系更加完善。

我院依据人才培养方案,高度重视微格教学工作,组织微格教学指导老师形成专门的工作小组,加大对微格教学的学习和研究力度,深入了解微格教学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掌握,课堂教学的灵活处理以及客观科学的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同时安排好微格教学课程,保证教学时间,加强微格教学设备的建设,保证教学需要,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微格教学及与它相关课程的时效性,结合学校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的实际及教学法开设时间,将微格教学课程的开设时间及相关训练安排在大三下学期,从而达到训练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