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武汉市中考化学逼真模拟试题(一)(word版)

合集下载

13年中考化学模拟(1)Word 文档

13年中考化学模拟(1)Word 文档

201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一1 C一12 O一16 Na—23 Ca一40Cu一64 Cl一35.5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15题单选,16~20题有一个或两个答案)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固体碘受热后变成紫红色碘蒸气B.打开浓盐酸瓶盖,从瓶口涌出白雾C.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中后液面产生了一层白膜D.通常状况下的氧气通过低温加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先预热B.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里,并用玻璃棒搅拌C.气体发生装置在盛装药品前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直径小,富含大量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

下列情况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A.露天焚烧秸秆 B.利用太阳能发电 C.汽车排放尾气 D.直接用煤作燃料4、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B.稀盐酸能与金属反应,用于去除铁锈C.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5、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B.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6()7、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棉花B.塑料C.玻璃钢D.蚕丝8、人误服重金属盐中毒后.为了减轻毒性.可服用下列物质中的()A.水B.食盐水C.鸡蛋清D.肥皂水9、不含有害物质的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

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O2N)。

201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201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201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考试时间:70分钟总分: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B.刻舟求剑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2.下列各项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①静置沉淀②吸附沉淀③过滤④蒸馏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3.金属钛(Ti)是重要的航空航天材料。

它可用TiO2与Si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Si SiO2+Ti。

你认为该反应的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无法确定4.下列某小组同学设计的四组试剂中,能用来验证活动性锌>铜>银的是()①锌、银、硝酸铜溶液②银、硝酸锌溶液、硝酸铜溶液③铜、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④锌片、铜片、稀盐酸、硝酸银溶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④5.右上图是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将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C.此反应是置换反应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6.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③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为Fe;④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Cu。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7.科学饮食是健康的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维生素和无机盐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2)豆腐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3)锌、硒等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4)骨头汤中含有钙元素,青少年应经常食用以防患佝偻病(5)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A.(1)(2)(4)B.(2)(4)(5)C.(1)(3)(4)D.(1)(2)(4)(5)8.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9.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温度大于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D.t2℃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液降温到t1℃时,两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的分数一定相等10.下列4个图像分别代表对应的4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1)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1)

二○一三年鸡东二中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六道大题,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a--23. C--12. O--16. Fe--56. Cl--35.5 . N--14. H--1. Al--27. Mg--24 . Zn--65一、选择题 (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一定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大理石作房屋的装修材料B.用沼气做燃料C.用活性炭吸附二氧化氮气体D.用石墨作干电池的电极2.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蒸馏法提纯乙醇B.稀释浓硫酸C.用干冰人工降雨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 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4. 以下是我们熟悉的几种气体,其中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是(省略了铁 架台等仪器) ( )①H 2 ②O 2 ③CO 2 ④SO 2 ⑤CH 4A.①②B.③④C.①⑤D.①②⑤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核分人 得分得分评卷人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就会变成离子6.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 H2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 NaOH溶液Ba(OH)2溶液先加入CuSO4溶液、过滤C CO气体CO2气体通过灼热的CuOD Cu(OH)2固体CuCl2加入适量的稀盐酸7.新鲜的蜂蜜可直接食用,也可配成水溶液,但不可用开水或用高温蒸煮。

由生活常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蜂蜜水溶液无色、无味B.开水会使蜂蜜结晶析出C.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D.蜂蜜营养丰富,适宜所有人群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含义最少的是()A.Zn2+B.Al C.N2D.2O9.下列有关H2、CH4、CO三种气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具有还原性,其组成元素的原子都易失去电子B.与空气混合遇火易爆炸,点燃前都要检查纯度C.燃烧时火焰颜色相同,燃烧产物相同D.都是常见的可燃性气体,地壳中大量存在10.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11.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Na2CO3→NaOHB. Zn→AgC. CaCl2→CaCO3 D . Cu→Cu(OH)212.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盐酸,调节天平至平衡。

2013年武汉市中考物理化学模拟试题09--10.

2013年武汉市中考物理化学模拟试题09--10.

2013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09科目:物理、化学命题人:李洋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以及“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全卷共12页,两大题,满分13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得答在“试卷” 上。

4.第Ⅱ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 – 1 O –16 S – 32 Cl – 35.5 Mn – 55 Cu – 63.5 Zn – 65 可能用物理量:ρ海水≈1×103kg/m3g=10N/kg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初中常见实验操作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2.1 996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种由氢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表示为H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种物质为氢气 B.H3是一种氢的化合物C.这种物质属于单质 D.H3和H2混在一起,属于纯净物3.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4、集气瓶被誉为“万能瓶”,如下图装置是其中的一种。

当被收集的气体从a 口进人时,瓶内空气从b 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现若将被收集的气体从b 口进入,则它可收集的气体为:①H 2 ②CH 4 ③CO 2A .只有①B .只有①和②C .只有③D .①②③均可5.一天,小影惊奇的发现妈妈蒸馒头时用的不是纯碱,而是小苏打,她好奇的问:“为什么不用纯碱而用小苏打?”妈妈说“面团没发酵,不能用纯碱”。

通过查阅资料小影发现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 3,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加热可转化为纯碱。

2013年武汉市中考化学卷word版

2013年武汉市中考化学卷word版

2013年武汉市中考化学卷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B.冰雪融化C.蜡烛熔化D.灯泡发光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3.下列图示的操作正确的是()4.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质中含有铁元素,缺铁会引起人体贫血B.回收废弃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C.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D.汽油着火可以用水来扑灭5.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2X+Cl2↑其中X的化学式为()A.H2O B.H2O2C.HClO D.O26.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

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试管内物质胶头滴管内物质A 氢氧化钠固体水B 氧化铁稀盐酸C 氯化钡溶液稀硫酸D 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7.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加热条件下,氨气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 N2+ 3Cu+3H2O,如下图所示,挤压鼓气球把空气鼓如盛有浓氨水的集气瓶中,使氨气进入试管,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既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关于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①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试管内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反应结束后,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免液体倒流;④装置没有对为其进行处理,会污染环境。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只有①②8.现有一种固体粉末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

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没有明显变化。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②向该样品中加入稀硫酸一定有气体生成,且液体颜色不变;③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④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⑤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铁。

2013年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2013年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塑料降解 C.玻璃破碎 D.动物呼吸2、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3、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烧杯的是①过滤②稀释浓硫酸③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④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4.某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信息:2Na+C12点燃2NaCl 2Mg+CO2点燃2MgO+C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可利用钠与氯气的反应原理生产大量食盐,②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④使用CO2灭火应有所选择。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5、科学饮食是健康的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维生素和无机盐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2)豆腐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3)锌、硒等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4)骨头汤中含有钙元素,青少年应经常食用以防患佝偻病(5)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A.(1)(2)(4)B.(2)(4)(5)C.(1)(3)(4)D.(1)(2)(4)(5)6、已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被称为氨水。

在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

实验室现有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的实验装置及连接顺序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⑤7、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足量) 操作方法A CO 2(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B NaCl(Na 2CO 3) 硫酸 加入足量硫酸、蒸发、结晶C MnO 2(NaCl) 水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Cu (CuO )氧气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8、向Cu(NO 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溶液中有Fe 2+、Cu 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Fe 2+、Cu 2+、不溶物为Fe ;③溶液中只有Cu 2+、不溶物为Fe ;④溶液中只有Fe 2+’不溶物为Fe 、Cu 。

2013化学模拟试卷2-e

2013化学模拟试卷2-e

201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3)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I 卷(选择题共32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

全卷共80分。

考试时间为8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S :32 Cu :64 Zn :65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海水晒盐B .酒精挥发C .打磨玉器D .大米霉变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3. 在2013年春夏之际,我国部分省市出现了H7N9“禽流感”疫情。

“高温灭杀禽流感、经常洗手可预防”。

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A .糖类B .蛋白质C .油脂D .维生素4.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许,四川雅安发生7级地震。

,给广大灾区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灾区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

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 ②消毒 ③过滤 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A. ③①②④B. ④①③②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5.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 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B .该粒子为阴离子C .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D .该粒子为Na +6. 在节假日去郊游野炊能让人身心愉悦。

野炊完回家时看见路边的农田中种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而且出现了倒伏现象。

你建议农民伯伯施加下列哪一种肥料A .NH 4ClB .K 2CO 3C .KNO 3D .KH 2PO 47.有X 、Y 、Z 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Y 表面有气泡冒出,把X 投入到Z 的硝酸盐溶液中,X 表面有Z 析出,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 Z 、Y 、XB. Y 、X 、ZC. Z 、X 、YD. X 、Z 、Y8.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煤气中毒是指一氧化碳中毒B .棉花、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C .水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D .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含碘量”中的碘是指碘元素9.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NaCl BaCl 2 Na 2CO 3 B .KNO 3 HCl CaCl 2A.取用粉末状药品B.点燃酒精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D.称取氢氧化钠固体C .H 2SO 4 FeCl 3 NaNO 3D .NaOH HNO 3 NH 4NO 3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11.下面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与另外三种金属都能发生反应,该金属是 A .Zn B .AgC .CuD .Mg1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化学中考模拟题1

化学中考模拟题1

201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1.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司马光砸缸B .刻舟求剑C .火烧赤壁D .铁杵磨成针2.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干冰B.氯化钠C.金刚石D.铜3. 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下列措施不当的是 A 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B. 人居社区配置消防设备和设置消防通道( )C. 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D. 加油站、面粉厂附近严禁烟火4. 在太空舱里,为了保持舱内O 2、CO 2气体含量相对稳定,常用NiFe 2O 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 2转化为O 2,NiFe 2O 4中铁为+3价,则Ni 的化合价为 ( )A.+1B. +2C. +3 D .+45. 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右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 处不包括下列各项中的 ( )A.人和动物的呼吸B.植物的呼吸作用C.含碳燃料的燃烧D.用氢气作燃料驱动火箭6. 碳化硅(SiC )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

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 + 2NaOH + 2O 2Na 2SiO 3 + X + H 2O ,下列有关X 物质的化学式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SiO 2B .COC .CO 2D .Na 2CO 37.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①火星大气是纯净物 ②火星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 ③火星上钢铁容易生锈④火星上一定存在生命 ⑤火星上温室效应显着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8.下列各组选项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 合金不锈钢、焊锡、生铁 B 碱类烧碱、纯碱、熟石灰C 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D 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9. 金属钛(Ti )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武汉市中考化学逼真模拟试题(一)
说明:1.本卷共有两大题,14小题。

全卷满分54分.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l—35.5 O—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炼石油净化水蒸发食盐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A B C D
2.如下图向盛水的烧杯中放入一粒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形成红色溶液,此实验能说明()
①分子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②分子大,原子小
③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④分子之间有间隔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3.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下列有关世博会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新能源汽车承担园区内的交通任务
B.中国馆“东方之冠”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很多展馆采用光电转化装置,体现当今“低碳”经济的理念
D.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 x转化为无毒气体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能为人体
5.右图表示CO
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
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
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将增大
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
6.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7.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D.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8
二、填空及计算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0分)
9.(3分)“5.12”汶川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大灾之后防疫工作是抗震救灾中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漂白粉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成分有次氯酸钙【Ca(ClO)2】.氯化钙【CaCl2】,氢氧化钙【Ca(OH)2】等。

试回答:
(1)氢氧化钙的俗名
(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氯化钙的物质类别为(填“酸”.“碱” .“盐”)。

10.(4分)下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 2℃时,A 、B 、C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2)要使接近饱和的B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填一种答案即可)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 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加入Y ,烧杯中的溶液变浑浊.若Y 是硝酸铵固体,则X 为甲图中的
(填“A”、“B”或“C”,下同)物质。

若Y 是氢氧化钠固体,则X 为甲图中的 物质.
11.(6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C 装置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收集装置是_____(填序号)
12.(6分)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 、Na 2SO 4、Na 2CO 3、CuSO 4中的一种或几
种组成。

现做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②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
(1)由实验①可确定原粉末中一定没有 ;
由实验②可确定原粉末中一定没有 。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原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3)为进一步确定原粉末的组成,另取少量粉末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在AgNO 3、
Ba(NO 3)2、BaCl 2溶液中选择两种作为A 、B 试剂,且A 、B 的阳离子不同]
原粉末的成分是 ;试剂A 为 。

(若有多种情况,只需写出其中一种)
13.(5分)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的反应”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①②③
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③。

(3)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客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情况(填序号)是不可能的。

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小红选择了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填化学式),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在同学们的合作下,他们顺利完成探究任务。

14.(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协助老师清理实验储备室时,发现一批存放多年的氢氧化钙。

为检验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取氢氧化钙样品11.4g于锥形瓶中,加入38.6g水,振荡形成悬浊液,放在电子天平上,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14.6%的稀盐酸,振荡后读取质量(如图甲所示)。

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11.4g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

图甲图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