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地下水位不再下降 北京限制工程施工降水

合集下载

工程降水井点施工方案(3篇)

工程降水井点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住宅小区建设,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基坑开挖深度约5米。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位埋深约为地表下2米,土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和砂质粉土,具有较强的透水性。

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降低地下水位,特制定本工程降水井点施工方案。

二、施工目的1. 降低地下水位,保证基坑施工安全;2. 减少基坑开挖过程中因地下水渗流引起的土体失稳现象;3. 提高地基承载力,为后续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三、施工方法1. 井点降水方法选择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本工程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方法。

轻型井点降水方法具有施工简单、设备轻便、降水效果显著等优点,适用于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土层透水性较强的特点。

2. 井点布置(1)井点管布置:根据基坑平面尺寸和地下水位分布,将井点管布置成环形,井点管间距为1.5米,总管间距为3米。

(2)井点管深度:井点管深度根据地下水位埋深和降水深度要求确定,一般深度为3米。

3. 施工步骤(1)施工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工具等。

(2)开挖井点坑:在井点管布置位置开挖井点坑,坑口直径为0.8米,深度为1.0米。

(3)安装井点管:将井点管插入井点坑内,确保井点管垂直。

(4)连接总管:将井点管与总管连接,连接处采用胶带密封。

(5)抽水设备安装:在地面安装抽水设备,连接总管与抽水设备。

(6)试抽水:启动抽水设备,进行试抽水,检查井点降水效果。

(7)观测记录: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观测地下水位变化,记录数据。

四、施工质量控制1. 井点管安装:确保井点管垂直、稳定,连接处密封良好。

2. 总管连接:确保总管与井点管连接紧密,无渗漏。

3. 抽水设备:检查抽水设备运行正常,无异常噪音。

4. 观测记录:准确记录地下水位变化,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五、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品。

2.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过程中,注意观察井点降水效果,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查找原因,采取措施。

建设工程施工降水

建设工程施工降水

建设工程施工降水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区域进行地下水位控制,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的一种技术措施。

在城市建设、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施工降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从施工降水的定义、方法、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施工降水的定义施工降水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区域进行地下水位控制,以降低地下水位至工程底部以下,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的一种技术措施。

施工降水的方法主要包括井点降水、喷射降水、明排水、真空降水等。

二、施工降水的适用范围施工降水适用于下列情况:1. 地下水位较高,可能影响施工安全和进度的情况下;2. 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涌水、涌砂等风险时;3. 施工区域附近有重要的地下管线、建筑物等需要保护时;4. 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基坑开挖、地下室施工等作业时。

三、施工降水的方法1. 井点降水:通过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井点,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抽出,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

井点降水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含水量较大的土层。

2. 喷射降水:利用高压喷射泵将水流喷射到地下土层中,通过水流对土层的冲刷和切割,形成排水通道,使地下水顺利排出。

喷射降水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涌水涌砂严重的土层。

3. 明排水:在施工区域设置排水沟、集水井等设施,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将地下水排出土层。

明排水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含水量较小的土层。

4. 真空降水:利用真空泵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水抽出,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是真空降水。

真空降水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土层渗透性较好的情况。

四、施工降水的注意事项1. 施工降水前,应充分了解地质勘探资料,掌握地下水位、土层分布等条件,制定合理的降水方案;2. 施工降水过程中,应定期观测地下水位,确保降水效果达到预期目标;3. 施工降水设备应选择适合工程要求的设备,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4. 施工降水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周边环境,防止降水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等造成损害;5. 施工降水结束后,应及时拆除降水设备,恢复施工场地。

北京地铁七号线工程对城市区域地下水水位的影响浅析

北京地铁七号线工程对城市区域地下水水位的影响浅析

工程技术北京地铁七号线工程对城市区域地下水水位的影响浅析王婷婷(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环境工程设计研究处,湖北武汉430063)睛要]北京地铁七号线工程将对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珏i.市空间结构规划战略辛抒;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本文在概迷北京地铁七号线工程基本情况及沿线水文地质情况基础上,分析了地铁工程建设对地下水水位壅高的影响,采用推荐模式预测计算工程疏干降水影响范围。

结果表明,北京地铁七号线工程建设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对地下水水位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并相应提出了保护地下水水位的几最对策与建议。

暖镶司】地铁工程;地下水水位;影响;对策与建议A nalysi sont heE f fect of:Bei ji ng's Subw ayL i ne∞砌Project ontheG roundw aterLevel of C i tyA r ea W A N G T i ng—t i n旺N V I R O N M E N—TA LEN G I N E ER I N G R王SEA R C H A N D D ESI G N D E pA R T M哐N TC H I N A R A I L W A Y S I Y U A N Sl月R V EY A N D D E SI G N G R O U PC O。

L T D.W uha n,H ubei Pr ovi nce430063Abst r a cr.B e i j i ng’ssubw aybne∽Q刀pr oj e ct w i l l havea ni m por t ant e f f ect a ndst a t t t gont hei m pr ovem ent of ur bant r af l f i cenvi r onm ent andt hepr om ot i onof ur banspaf i al st uct ur e’spl anni ngst r at egym i gr at i or t Thebasesi t uat i onor B ei j i ng’ssubw ayl i ne州o.7)pr oj ect andgeohyd r ol ogi ccondi t i ona l ongt hel i near em a i nl ypr es ent edi nt h i s pape£T heni t ana l ys es t hei nf l uer t c es of bankedH。

如何应对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过低问题

如何应对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过低问题

如何应对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过低问题地下水位较低是施工现场常见的问题之一,它给施工过程和工程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如何应对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过低问题,帮助工程师和工地工作人员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一、了解地下水位过低的原因和影响地下水位过低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降水量少、土地干旱、地下水源外移或被排水工程抽走等。

地下水位过低会对施工带来如下影响:(1)地基沉降:地下水过低会导致土壤的干燥,使地基承载力下降,进而引发地基沉降问题。

(2)施工难度加大:地下水位过低,施工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增湿处理,增加工程的难度和复杂度。

(3)施工质量下降:地下水位过低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土壤变干,严重时会出现龟裂、开裂等问题,影响工程质量。

二、应对地下水位过低的措施1. 水源补给和合理利用当地下水位过低时,可以通过增加水源供给来解决问题。

例如,引入外部水源灌溉周围土壤,使土壤含水量增加,水分得以补充。

此外,还要合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如收集和利用雨水、工地排水等,来满足施工需要。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能有效应对地下水位过低问题。

2. 土壤保湿和增湿措施为了维持土壤含水量,防止出现过度干燥现象,可采取以下措施:(1)覆盖保湿材料:在施工土壤表面覆盖保湿材料,如草帘、苫布等,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湿度。

(2)定期浇水:根据施工需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增加土壤含水量。

(3)施加增湿剂:在工程区域内添加增湿剂,通过化学手段提高土壤持水性能,保持土壤湿润度。

3. 调整施工工艺和选择适合的材料在地下水位过低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调整施工工艺和使用更适合的材料,以应对问题。

(1)调整施工工艺:在地下水位过低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降低施工速度、增加浇水次数、控制施工时间等方式,以减少土壤含水量的流失。

(2)选择适合的材料:针对地下水位过低的施工,可以选用具有良好保水性能的建筑材料,如添加土壤保水剂的砂浆、具有抗龟裂性能的混凝土等,以提高施工质量。

施工现场地下水位降低的施工方法

施工现场地下水位降低的施工方法

施工现场地下水位降低的施工方法在施工工程中,地下水位的降低是一个常见且关键的施工技术。

地下水位的降低对于施工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施工方法来降低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

一、土方开挖法土方开挖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地下水位降低方法。

在进行土方开挖前,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排水措施的规划和设计。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开挖槽或者孔洞的方式将地下水导入到地方排水系统中。

同时,在土方开挖区域周边设置合适的排水设备,保证地下水能够有效地排出。

二、井点抽水法井点抽水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位降低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在施工现场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井点设置,然后通过井点将地下水抽出,从而降低地下水位。

在井点设置上,一般可以根据地下水位的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点位,并在设置时保证井点之间的距离均匀合理,以便有效地抽水降低水位。

三、隔离屏蔽法隔离屏蔽法是一种针对特定区域的地下水位降低方法。

在施工现场,如果只需降低局部区域的地下水位,可以采用隔离屏蔽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设置隔离墙或者隔离帷幕等防水屏蔽物,将施工现场与周围地下水隔离开来,从而实现地下水位的降低。

在选择隔离屏蔽物时,需要考虑其密封性、稳定性等因素,保证效果的同时还要避免对施工工程的影响。

四、地下水渗透法地下水渗透法是一种将地下水导入到其他区域的地下水位降低方法。

在施工现场,可以通过打孔或者设置渗透管等方式,将地下水引导至其他地方,从而实现地下水位的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地下水渗透时,要选择适合的渗透介质,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地下水位的降低是施工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进行施工现场地下水位降低时,可以选择土方开挖法、井点抽水法、隔离屏蔽法或者地下水渗透法等合适的施工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为适用的方法,以确保施工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北京市水务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机井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北京市水务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机井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北京市水务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机井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2.03.28•【字号】京水务地〔2022〕8号•【施行日期】2022.03.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北京市水务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机井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京水务地〔2022〕8 号各区人民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进一步推进地下水精细化管理,落实机井建管用责任,我局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机井管理的暂行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北京市水务局2022年3月28日进一步加强机井管理的暂行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本市机井管理,推进地下水资源精细化管控,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机井,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利用动力机械驱动水泵抽取地下水用于城乡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园林绿化等的水井,含取用地热水、矿泉水的水井。

第三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机井管理的统一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拟订、编制机井管理政策、标准并监督、组织实施。

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机井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机井所有权人或者管理单位为机井运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做好所属机井建设、运行管理、取水计量、污染防控、数据报送、报废处置等工作。

第五条开凿机井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开凿机井的,申请人应当自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编制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或者填写登记表。

(一)年取水量大于或者等于 5 万立方米的新凿机井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水影响评价报告书;(二)年取水量小于 5 万立方米的新凿机井或者取水许可量需增加的更新机井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水影响评价报告表;(三)取水许可水量不需增加的更新机井应当填写水影响评价登记表。

基坑开挖施工中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

基坑开挖施工中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

基坑开挖施工中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基坑的开挖施工,无论是采用支护体系的垂直开挖还是放坡抛物线大点开挖,如果施工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都将涉及改扩建地下水对基坑改建工程的影响这一问题。

当开挖施工的开挖开挖面于水土流失时,土块的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将会从坑外或坑底不断地渗入基坑内,另外在基坑开挖期间由于下雨或其他原因,可能会桩基在基坑内造成滞留水。

对于采用垂直支护体系的垂直浇筑,坑内被动区土体由于含水量增加导致强度、刚度降低,对控制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强度和变形都是十分不利的;对于放坡开挖来讲,亦增加了边坡失稳和产生流砂的可能性。

在地下水位以下成功进行开挖,坑内滞留水既增加了土方开挖施工的难度,亦使地下地下街结构的施工难以顺利进行。

而且在水的浸泡下所,地基土的强度大为降低,亦影响到了其承载力。

因此,为可以保证深基坑工程开挖、地下主体结构施工的正常进行以及地基土的强度免遭损失,当浇筑面低于地下水位时,需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并填埋在基坑开挖期间东北侧内需采取排水措施以排除坑内滞留水,使基坑处于干燥的状态,以利施工。

在基坑开挖施工中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为∶1、防止基坑坡面和基底下陷的渗水,保持坑底干燥,便利施工。

2、缩减边坡和坡底的稳定性,防止边坡上或基底的土层颗粒上流失。

这是因为基坑开挖至地下水位以下时,周围地下水会向坑内渗流,从而产生渗流力,对边坡组合而成和基底稳定构成不利影响,此时采用井点降水的方法可以把基坑周围的地下水开挖面以下,不仅保持坑底干燥、便利施工,而且消除了渗流力的影响,防止流砂产生,增加了边坡和基底的稳定性。

3、减少土体含水量,有效提高土体物理精准力学性能指标。

对于放坡开挖而言可提高边坡稳定度;对于支护开挖可钢管增加被动区土抗力,减少主动区土体侧压力,从而提高支护体系的稳定度和强度保证,减少支护体系的变形。

4、提高回火固结程度,增加地基抗剪强度。

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体含水量从而提高回火固结程度,减少土中孔隙水财务压力,增加土中行之有效应力,相应的土体抗剪强度也可得到高速增长,因而降低地下水位加厚则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

降水回灌技术的应用

降水回灌技术的应用

降水回灌技术一设置回灌系统,形成人为常水头边界:使用井点后,不可避免地造成周围地下水位的下降,从而使该地段的地下建筑和地下构筑物以及地下管线因不均匀沉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尽可能消除这类影响,可采用在保护区设置回灌工程的措施,在基坑降水的同时,向地下含水层注入一定水量,形成一道阻渗水幕,使基坑降水的影响范围不超过回灌工程的范围,阻止地下水向降水区的流失,保持已建筑物所在地原有的水位,土压力仍处于原有平衔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降水的影响,使建筑物的沉降达到最小程度;二回灌方法及适用条件:1 地面入渗法:地面入渗法就是在基坑四周形成渗沟渗渠,依靠良好透水层,将水引入自然渗透补给的方法,如图1所示;当地面覆盖有薄层<3m的弱不透水层时,渗沟渗渠应揭露下卧透水层;地面入渗补给法适用于地表或接近地表饱气带不透水性较好的砂砾卵石层,并且饱气带厚度不大,一般小于10~20m;其优点是施工简单、便于管理、费用低廉;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单位面积的入渗效率低,而且入渗量随时间而逐淅减少;2 井点入渗法:井点注入法即通过回灌井点将水直接注入地下含水层中的方法,如图2所示;根据注水方法的不同,井点注入法可分为三种情况:⑴自由注入法;利用井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之间的压力差,使水通过井壁进入含水层;该方法适用于埋藏较深的潜水含水层或上部具有较厚的弱不透水层的深层承压含水层压力水头不高;⑵ 真空灌注法;真空回灌就是在管路密封装置下,利用真空虹吸原理产生水头差进行回灌;它适用于地下水位埋藏较深静水位埋深在10m 以内,含水层渗透性能良好的地区,并适用滤网结构耐压耐冲强度较差,对回灌量要求不大的深井;⑶ 加压灌注法;利用机械动力设备如离心式水泵进行加压,促使水流较快补给地下水;适用于地下水位埋藏较汪、透水性较差的含水层和滤网强度较强的深井;井点注入法的主要优点是:占地少,不受地形条件限制,也不受地面厚层弱透水层分布和地下水位埋深等条件的限制;但该方法由于水量集中注入,井及其附近含水层中流速较大,因此井管和含水层易被阻塞;还由于补给水直接注入含水层等原因故对水质要求高,常需专门的水处理设备、输配水系统和加压系统,故工程投资和运转时的管理费用较高,且管理比蛟复杂;三 回灌井点的布置:回灌井点一般沿降水井点外围呈均匀等距布置;回灌井点至降水井点距离决定于基坑降水水位下降引起地表变形允许的最小距基坑 边界范围,宜尽可能的远离抽水井点,一般宜大于6m;回灌井点的埋设深度应根据透水层的深度而定,以确俣基坑施工安全和回灌效果为准;回灌井点的结构应有利于注入的水向降水深度内渗透,回灌井点的滤水管工作部分长度应大于抽水井点,最好从自然水面以下直至井点管底部均为过滤器;为使井结构能更好地适适回灌的要求,必须适当增大填砾厚度和加固过滤器;回灌井数决定于基坑回灌量和单井回灌量的大小,可用公式确定: 灌灌q Q n 1.1式中:布设回灌井数——n基坑回灌量一般应等于基坑降水水位降低影响至限定边界时的基坑涌水量,可按井流理论计算;单井回灌量决定于水文地质条件、成井工艺、回灌方法、压力大小等,一般宜在现场进行试验确定;四回灌工程施工:回灌井点的施工要求与降水井点相同,其管路系统的安装如图3所示;各种回灌井点的管路装置都必须达到密封要求;尤其对泵座轴、阀门轴及泵管接头、管路接头等部位,应严格密封,以防进气造成复员种堵塞现象,影响正常回灌;加压回灌还需增加泵管与井管间的密封,其密封方法和适用条件见下表:加压回灌泵管与井管间密封装置类型对比五回灌系统运行管理1 真空系统回灌管理:真空回灌的操作程序为:①关进水闸门,开出水阀门和控制阀门;②开泵回扬至清水;③拉真空停泵,关出水阀门和控制阀门;④不求甚解足进水阀门,再缓慢开控制阀门;⑤调节回灌量,正式回灌;⑥记录回灌量、水温、真空度等;真空回灌过程中必须注意:⑴保证管路系统的密封;⑵定期回扬冲洗,一般一天回扬1~3次,每次10~20分钟;⑶回灌量须由小到大;⑷准确地记录静水位关进水阀门后10~15分钟测定、动水位回扬时测水温、回灌前后的真空度、回灌量和回扬量;⑸保证回灌水的水质标准,严禁各种杂质进行井内;⑹停灌期间要注意对水井的保养管理,一般每7~15天回扬一次,以保证水流畅通,防止井内水质变臭和滤网被堵;2 加压回灌系统管理:用水泵加压回灌的操作程序为:①关离心水泵、进水阀门、回流闸门,开出水阀门;②开泵回扬至水清;③停泵,开出水阀门;④开进水阀门和控制阀门;⑤开水泵灌水、放气,待水溢出,关放气孔,再开回流阀门;控制回灌压力,定期记录;在加压过程中必须注意:⑴遵守上述操作规程;⑵回扬时应详细记录和测定静水位、动水位、压力值、灌水量、出砂量等;⑶坚持定期回扬冲洗,回扬后要放气;⑷放气时先从泵内进水,以排除井内空气,当水从放气孔大量排出后,才可开回流阀门;⑸灌水量与压力要由小到大,逐步调节到适宜压力;⑹离心泵不能断水打空泵,若遇此情况必须停泵,及时回扬处理;六回灌监测与管理:回灌水量应根据实际地下水位的变化及时调节,保持抽、灌平衡;既要防止回灌水量过大而渗入基坑影响施工,又要防止回灌量过小使地下水位失制影响回灌效果;因此,要求在其附近设置必要数量水位观测孔和沉降观测点,定时进行观测和分析,以便及时调整回灌水量;回灌水必须是清水,以防回灌井点过滤器的堵塞,影响回灌渗透能力;深井回灌中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如下表:回灌工程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表工程实例Ⅰ喷射井点一 工程概况及降水要求:基坑工程为φ18m 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深度,设计要求降水深度为-,实际降水深度为s=,降水面积为F=1900m 2;二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在深度20m 范围内的土层主要由亚粘土组成,但在不同深度的亚粘土层内夹有薄层亚砂土和砂层以及粘土层;地面以下为静止地下水位,土的渗透系数K=d,含水层厚度m=三 降水方案设计:依据水文地质的特点及工程要求降水深度,选用型喷射井点深层降水法; 1 有关水文参数的确定:抽水影响半径:()m mk s R w 1037.53.13622=⨯⨯==计算引用半径:()m F r o 241416.31900===π井点过滤器半径m r 054.0=,长度m l 5.1=2 水力计算:⑴ 基坑总涌水量计算:⑵ 井点单井抽水量计算:⑶ 井点数目计算:⑷ 基坑周长150m,其井点间距为:⑸ 校核基坑水位降抵值:⑹ 井点埋设深度计算:试验得知,水力坡度61=i ,基坑中心距离最大为L=35m,m L i 83.53561=⨯=⨯,井点外露高度m h 3.0=,中心点基坑最大深度m H 101=,挖掘面至降低水位为,则:二级轻型井点回灌井点回灌施工技术1 回灌井点设备回灌系利用轻型井点降水使用的射流泵机组,略加改造,变抽水为注水,并在原机具上另安装一闸阀和一水表,以控制水流量;注水总管采用直径φ100钢管,分节连接,每节长6m;注水支管为直径φ38mm 钢管,滤管长度;2 回灌井点设计⑴ 井点支管设计按无压非完整井计算,基坑总涌水量Q=1901m 3/d商城大厦在基坑一侧,其所需回灌水量Q 1设计按总涌水量1/4考虑,并考虑补偿系数为2即考虑回灌水量仅有1/2流向商城大厦一侧,则所需回灌水量为:单根井点管的回灌水量:井点管根数:锐角三角函数公式sin α=∠α的对边 / 斜边cos α=∠α的邻边 / 斜边 tan α=∠α的对边 / ∠α的井点降水施工实践探索发布时间:2011-10-27 11:21:40我们认为,井点降水,一是要在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不出现流砂,保证基坑内正常施工作业;二是要防止基坑外的地下水位下降对周围已建建筑物、管线、道路路面所造成的各种危害;根据工程实践经验,长期井点降水时,降水曲面坡度为降水影响半径的1/10,如井点主管埋深为S指地下水位以下,则最大的影响半径可达10S;若已建建筑物、管线、道路路面位于影响半径范围内,而不采取防护措施的话,就会引起不均匀沉陷,造成倾斜、裂缝;为了保证高层建筑深基础的正常施工,减少对周围邻近建筑、管线、路面的不利影响,几年来,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一、确定井点布置的基本原则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应根据基坑的平面形状、大小、要求降水深度、地下水流向和含水层渗透系数等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基坑宽度小于10米,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米时,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当基坑宽度大于10米,土质较差、渗漏系数较大时,可沿基坑两侧各布置一排井点;当基坑面积较大时,采用环形或多边形封闭布置;封闭形井点的转角处在每边不小于5米的范围内加密主管1/3至1/2;井点管距基坑壁不宜小于1.5米,井点主管的滤管应埋至抽吸深度以下0.5-1米处,以免进气;为了充分利用泵的抽吸能力,水泵轴心应与总管保持齐平;二、井点系统使用注意事项1、井点立管埋设完并与卧管及抽水设备接通后,必须先进行试抽水,在无漏水、漏气、淤塞等现象后,才能正常投入使用;2、使用射流泵时,应安装真空表,并经常观测,作好记录,以保证井点系统的真空度,一般应不低于60KPa;当真空度不够时,应及时检查管路或井点管是否漏气、离心泵叶轮有无障碍等,并及时处理;3、井点应保证连续抽水,并应准备双电源;如抽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混,或出现清后又变混等情况,应立即检查处理;如井点管淤塞过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应逐个用高压水反冲洗井点管或拔出重新埋设;4、在地下室施工完毕,通过抗浮稳定验算,符合要求并进行回填后,方可拆除井点系统,所有孔洞均须用砂或土填塞;三、控制井点降水对周边环境危害的措施1、应优先采用挡水作用的支护结构,如深层搅拌桩、钢板桩、砼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等,并尽可能把降水井点立管埋设在支护墙的内侧基坑一侧,井点立管的深度应浅于支护墙的深度;2、合理确定井点立管的深度,控制降水曲线;当基坑附近没有建筑、管线、道路时,坑中井点水位应降至基坑底面以下1米为宜;当邻近有建筑、管线时,井点主管埋深可适当提高,其深度以保证基坑不出现流砂为宜;3、适当控制抽水量或离心泵的真空度;在开挖基坑时,井点降水用最大的抽水量或真空度运行;在垫层、桩承台、地下室底板完成后,可适当调减抽水量或调小真空度,使基坑外的降水曲面尽可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但要在坑内、外设置水位观测井,及时控制水位;4、在降水井管与建筑物、管线、路面间设置回灌井点,持续用水回灌,补充该处的地下水,使降水井点的影响半径不超过回灌井点的范围,防止回灌井点外侧建筑物地下水的流失,使地下水保持基本不变;回灌水宜采用清水,以免阻塞井点,回灌水量和压力大小,均须通过计算,并通过对观测井的观测加以调整,既要保持起隔水屏幕的作用,又要防止回灌水外溢而影响基坑内正常作业;回灌井点的滤管部分,应从地下水位以上0.5米处开始直至井管底部;也可采用与降水井点管相同的构造,但须保证成孔和灌砂的质量;回灌与降水井点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应不少于6米,防止降水、回灌两进“相通”,起动和停止应同步;回灌井点的埋设深度应根据透水层深度来决定,保证基坑的施工安全和回灌效果;在降、灌水区域附近设置一定数量的沉降观测点及水位观测井,定时观测、记录,及时调整降、灌水量,以保持水幕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保地下水位不再下降北京限制工程施工降水
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减少浪费,防止相关地质灾害,北京市建委日前发布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降水管理办法》。

该“办法”要求,自2008年3月1日起,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新开工的各类工程限制进行施工降水。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采用连续墙、护坡桩+桩间旋喷桩、水泥土桩+型钢等帷幕隔水方法,隔断地下水进入施工区域。

房地产业界专家称,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务实政策。

建设工程施工降水对大众而言是一个陌生的专业性问题,但它实际上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曾任中建地下工程公司及城建集团地铁地基公司总工何庆林告诉《中华工商时报》记者,由于长期以来,建设工程施工降水处于“三不管”状态,建筑基坑浪费污染地下水资源已成为节能减排中的黑洞。

长期以来,建筑企业为保证施工顺利,要在建筑基坑或地铁施工区域周边打几十至上百口竖井,把地下水抽出作业区。

建设工程施工降水周期一般是从基坑开挖到建筑架构基本形成,通常需六至八个月。

若遇到事故、技术难题或烂尾建筑,则时间更长。

虽然建设部曾规定,建设工程施工降水抽出的水应回灌到地下,但由于市场环节缺乏执法监督,企业不愿增加成本,全国无一例进行回灌,几乎全部将其抽出的水排入污水管道。

有专家对北京市长安街某商展大厦的监测数据显示,该工程基坑6千多平方米,深度为16米,每天降水1.80万吨左右,到建筑物重量形成停止排水时,共抽取地下水378万吨。

这一抽排量相当于北京市市民两天的用水量。

而这在建筑工程中只是一个中小型规模的基坑。

如今,大规模的城镇建设、汽车的普及以及对土地资源的强化利用,要求建筑的基坑越来越深,大型基坑比比皆是,其抽排地下水的数量可想而知。

降水施工造成的是恶性浪费。

何庆林说,建设工程施工降水短时间内抽出的大量地下水往往达几百万吨到几千万吨,难能用于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大多数抽排的地下水通过污水管道被排泄掉,而国家还要对此支付污水处理费,更糟的是这些污水的浓度还不够一般正常污水的1/5,极大地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形成“白处理”。

这种恶性浪费还带来诸多并发症。

一是引发地面不均匀沉降。

每个基坑在排地下水时,由于地质情况不同,其半径在500米到1000米的地下水会流向基坑方向,其流动水带走细沙,使周边的地质为粗沙堆积,于是产生不均匀沉降.而这样地质情况的改变是不可恢复的,由此又引发一系列危害,诸如,引起周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造成大量建筑物开裂,倾斜和下沉;使市政设施遭到破坏。

引起路面大面积下沉、导致地下管道破裂;城市排污管道断裂渗漏的大量滞水在降水过程中流入地下,致使深层地下水受到无法修复的污染。

建设工程施工降水还造成严重的地下水位下降,致使植物根系无法接触到潮湿层,使城市走向荒漠化。

据何庆林介绍,北京的地下水位埋深已从1950
年的3~4米到现在的25米以下,有心人注意到,北京著名的五棵松早已不复存在。

而国内类似情况的城市不胜枚举,很多大中城市经长期超采,地下水亏缺,少则几个亿立方米,多则几十亿立方米,一些沿海城市因大规模建设形成淡水漏斗,海水倒流,已出现“咸水城”。

业界的专家们认为,北京率先出台“建设工程施工降水管理办法”,从招投标环节入手管理,限制条款严格,并有针对市场操作的奖惩措施,其对全国其它城市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建设工程施工降水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在编制招标文件前,就应当确定建设工程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并应在招标文件中列明。

如果因地下结构、地层及地下水、施工条件和技术等原因,使得采用帷幕隔水方法很难实施或者虽能实施,但增加的工程投资明显不合理的,其施工降水方案须经过专家评审并通过后,才可以采用以往管井、井点等方法,在取得城市排水许可证后进行施工降水。

而且,施工单位应当安装抽排水计量设施,并按有关规定缴费。

施工单位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

另外,“管理办法”给出施工现场抽排出的地下水的具体去处,使抽取的大量地下水得到自然回渗。

即降水应优先用于工地钢筋混凝土的养护、降尘、冲厕、工地车辆的洗刷等方面;剩余部分,施工单位应主动与园林、环卫部门和居民社区联系,将其用于周边指定绿地、景观及环境卫生。

“管理办法”还规定,各级节水管理部门负责检查监督降水利用设施运行情况,并纳入施工用水指标管理与节水“三同时”审批体系。

北京市建委及水务局在“管理办法”中明确,要鼓励采用各种帷幕隔水技术和综合利用工地抽排出的地下水。

但对于未经专家评审擅自采用管井、井点等进行施工降水,抽排水计量系统不能有效工作,降水综合利用措施执行不到位以及违反《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行为,均要依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评审专家如作出不合理的评审报告,也将被暂停评审和清出专家库。

帷幕隔水施工法的实施是否会提高建筑成本,这是当前开发企业及终端共同关心的问题。

何庆林介绍,帷幕隔水的施工方法是十分成熟的,具体工艺有多
种,在目前的建筑降水政策条件下,北京市13米上下的基坑,在正常的地层条件和正常的含水条件下,止水帷幕施工工艺工期短,而且质量高,其成本与传统降水施工成本基本持平。

地铁、深基础等建筑,若采用传统的降水施工,其成本会比止水帷幕施工还要高。

如果对传统的建筑降水方式收费,止水帷幕法的优势则更加明显,其在各种情况下都将比传统降水施工成本低。

从这个角度看,政府推动帷幕隔水施工法,符合我国持续发展战略,于国于民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