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你拿到的这份试卷总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完成答题。
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祝你成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35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天地无私,草木有情。
看“(1),(2)”的飘洒明丽(温庭筠《商山早行》),“(3),(4)”的孤旷空寂(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5),(6)”的茂盛青翠(范仲淹《岳阳楼记》);听“(7),(8)”的荒芜沧桑(许浑《咸阳城东楼》),悟“(9),(10)”的新旧更迭之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清晨,薄雾还没有完全散去,太阳便升起来了,横卧在山坡上的小山村,在金色的朝晖里醒来了,雄鸡嘹亮的报晓声,“吱呀”打开大门声,小孩追逐(xī)闹声,大人互相问候声,都依次地响起。
随着袅袅的炊.烟渐渐散去,小山村里飘来饭菜的香味和大人吆喝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
之后,勤劳的老农戴着斗笠,牵着(wēn)顺的老牛,在熹微的晨光中走向广袤.的田野,开始一天的劳作。
他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着美好的未来。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xī()闹②wēn()顺(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炊.烟②广袤.(3)文段中的“熹”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部,再查画。
(2分)(4)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袅袅”作形容词的三个义项。
文段中“袅袅的炊烟”的“袅袅”意思是(2分)【袅袅】niǎo niǎo形①形容烟气缭绕上升:炊烟~|~腾腾的烟雾。
②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垂杨~。
③形容声音绵长不绝:余音~。
3.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6分)①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
他如今犯了迷天之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文言诗文。
(37分)1.默写。
(1),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2)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4)有孙母未去,。
(杜甫《石壕吏》)(5)崔颢《黄鹤楼》中,。
两句从神话传说落笔,表达了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之感慨。
2.阅读课内外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丙】后汉书•范滂传(有删改)范滂①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
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
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太守宗资闻其名,请署功曹③,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
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
显荐异节,抽拔幽陋④。
【注释】①范滂:东汉时期大臣、名士。
②厉:同“砺”,磨砺。
③功曹:古代官职,官名。
④抽拔幽陋:指提拔出身微贱、不为人知却很有才能的人。
(1)【甲】诗作者刘禹锡是朝的诗人,【乙】文作者是北宋的(人名)。
(2)【乙】文中的“巴陵郡”是滕子京被贬之地,【甲】诗作者被贬之地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字。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沧桑(cāng cāng)沉默(mò mò)惊愕(jīng è)B. 琴瑟(qín sè)琳琅满目(lín láng mǎn mù)狼藉(láng jí)C. 跃然纸上(yuè rán zhǐ shàng)潇洒(xiāo sǎ)炽热(chì rè)D.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油然而生(yóu rán ér shē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地,急忙上前去搀扶她。
B. 学校的运动会即将举行,同学们都积极参加训练,争取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总是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银盘,挂在天空。
B.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C. 那座山就像一座巍峨的巨人,屹立在远方。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4. 下列词语中,与“腾飞”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繁荣B. 崭新C. 蓬勃D. 悠闲5. 下列句子中,句式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B. 虽然他学习成绩优秀,但他总是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
C. 那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地,急忙上前去搀扶她。
6.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正确的一项是()A. 小明喜欢看书,尤其喜欢阅读科幻小说。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带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逞.能/锃.亮归省./不省.人事B.喷薄./微薄.撩.逗/眼花缭.乱C.解.元/解.数爵.士/味同嚼.蜡D.镌.刻/隽.永连翘./翘.首以待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绚丽根深蒂固褴缕自吹自擂B.娉婷思贤如渴蠃弱坦荡如坻C.赦免如雷贯耳燥热接踵而至D.广袤郑重其是狼藉销声匿迹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幸福时光,魅力羊城”,美不胜收的广州国际灯光节____。
花城广场、海心沙亚运公园,灯光璀璨,令人_____。
五花八门的灯光造型,让人______。
人们陶醉在城市绽放的刹那芳华之中。
A.如期而至目眩神迷流连忘返B.如期而至目不暇接趋之若鹜C.纷至沓来目眩神迷流连忘返D.纷至沓来目不暇接趋之若鹜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各类景区要提高5G的覆盖水平,加快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引导标语系统的智能化。
B.5000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最根本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C.近来,不少综艺节目以不同形式再现书信魅力,引起广大观众对传统书信的关注。
D.能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是当代中小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条件。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你参加学校组织的“走进南粤,探访广东文物”的活动,了解潮州广济桥,以下是“广济桥”的相关资料,请你结合这些资料完成以下活动。
(1)请你用一句话简要介绍“广济桥”的特点,不超过30字。
(2分)(2)请从下面两副对联中选一副为“广济桥”图片配对联,并说明理由。
(2分)A.此地有崇山峻岭;何时无明月清风。
B.舟锁长桥,乾坤浮一线;阁衔远岭,日月跳千秋。
二、(1小题,8分)6.古诗文默写(8分)(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学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8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学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妖娆./丰饶.瞬间./间.不容发B.娉.婷/驰聘.醒.悟/不省.人事C.撩.逗/眺.望拜谒./怒不可遏.D.栈.桥/肤浅.要塞./顿开茅塞.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斯哑至之不理汲取不攻自破B.浩翰自吹自擂聒噪翻来复去C.惊骇如雷惯耳制裁金弋铁马D.烦琐自暴自弃玄虚纷至沓来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春节期间,到天河公园游玩的人们前仆后继....,大家对这里的景色赞叹不绝。
B.李明的书房挂满名人字画,其实他什么也不懂,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C.在这场辩论会上,反方三辩引经据典....,强词夺理,把正方驳得哑口无言。
D.为了提高本次会议的效率,主持人言不及义....,只是简单介绍了出席嘉宾。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从莫怀戚的《散步》中,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感悟出人生的真谛。
B.特大暴雨发生后,各地纷纷给灾区群众赠送各种救援物资和瓶装水。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以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以及答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试题一、基础知识部分。
(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3分)A、脚踝(huái) 谀(chán)词阴霾(mái) 面面厮觑(qù)B、阔绰(c huò) 亵(xiè)渎汲取(jí) 棱(léng)角分明C、社稷(jì) 禀(bǐng)请拙(chù)病舐(shì)犊之情D、抽噎(yē) 拮据(jū) 夙(sù)夜恃(zhì)才放旷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庸碌缀学睿智豁然贯通B、肥硕陨落商酌无与抡比C、旁骛吹嘘伫立刻骨铭心D、天娇褴褛静谧重蹈覆辙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先付之一笑。
C、地质队员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要为国家找出丰富的矿藏。
D、这次实验眼看就要成功了,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懈怠,如果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①课堂教学对话是平等的对话,是打破了时空________的对话,是心灵的交流与撞击。
②去年,41家大型企业派人专程到西安翻译学院表达了对210名在校大三学生的预聘________。
③_______职业教育能将科学技术与现实生产力结合,使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_______备受重视。
A、界限意向由于/因而B、界限意见因为/从而C、界线意见由于/因而D、界线意向因为/从而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A、能不能获奖,对于我是向来毫不介意的;我是想通过参与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
B、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大约可有一二千朵左右,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汉语中通常表示“马”?A. 马B. 犬C. 羊D. 牛( )2.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诸葛亮B. 司马迁C. 杜甫D. 白居易( )3. 下列哪个词是“形声字”?A. 山B. 水C. 森D. 明( )4.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主要收录了哪个时期的诗歌?A. 春秋B. 战国C. 西周D. 东周( )5.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庖丁解牛B. 刻舟求剑C. 拔苗助长D. 杯弓蛇影( )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亲自撰写的。
( )2. “赋”是古代一种文学体裁,主要特点是骈文。
( )3.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4.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形式,屈原是其代表人物。
( )5.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三个高峰时期。
( )三、填空题1.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主要反映的是______生活。
2.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______撰写。
3. “建安七子”中不包括______。
4. “竹林七贤”中不包括______。
5. “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有______、______,宋代的有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1. 简述《论语》的主要思想。
2. 介绍一首你喜欢的唐诗,并解释为什么喜欢它。
3. 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4. 介绍一位宋代的诗人,并列举其代表作。
5. 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梗概。
五、应用题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论语》中的一句话。
2. 请用古文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的一个朋友。
3. 请解释“成语”的含义,并列举三个你熟悉的成语。
4.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一首唐诗。
5. 请解释“对联”的含义,并列举一副你喜欢的对联。
六、分析题1. 分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并谈谈你对这些思想的看法。
九年级语文(上)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10.阅读材料二,“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实现了哪些突破?
11.材料三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2.材料三中“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一句,“当前”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节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4.阅读全文,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保存 泄露 复发B.保留 透露 复发
C.保留 泄露 并发D.保存 透露 并发
5.文章开头前三段从雷雨天爷爷犯病写起,有什么好处?
6.爷爷的事迹感动了后人,人们用哪些方式表达出对爷爷的爱和敬意?
(1)根据拼者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jiè刀()chán杖()冤屈()
(2)文段中含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应改为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
(4)请结合原著回答。
①以上文段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文中A是______,绰号______。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对于勇立潮头的年轻人来说,关键在于找准国家需要和时代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沈阳橡胶院研发中心工程师姚秀超连续奋战36小时设计出样件,用5天时间完成“隔离服”从概念到实物的转变;80后马学杰把种植水稻和农机技术有效结合,用无人机替代人工施化肥、喷农药,解决了农业生产诸多难题……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正激发着青年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专项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共25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框内。
(2分)阳光的影子投向微波重重的溪面,光影跃动交错,像是在pǔ(▲ )写乐章。
抬眼望去,对面的房子有明有暗,鳞次栉.(▲)比,不乏美韵。
那上百年前的古塔在夕阳中显得越发cāng(▲ )桑,因为岁月的磨蚀.(▲ )又夹带着些许从容。
渔船横的斜的停泊着,宛若画卷。
(摘自夏修智《慢慢走,欣赏啊》)2.默写。
(8分)(1)▲,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4)▲,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5)▲,君子好逑。
(《关雎》)(6)愿将腰下剑,▲。
(李白《塞下曲》)(7)▲,千丈见底。
(吴均《与朱元思书》)(8)▲,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3.名著阅读。
(6分)(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如果一只‘耶胡’拥有大量这样贵重的东西,它就可以买到它所需要的一切,比方说,最漂亮的衣服、最华丽的房子、大片的土地、最昂贵的酒类和肉食,他还可以挑选最美的母耶胡”这是格列佛费了半天唇舌解释“钱”的用途时说的话。
B.《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是华子良,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C.格列佛历险到日本,他管它叫飞鸟或浮岛。
岛的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五十码的陷窟,天文学家就从大圆顶洞进入这个陷窟口,这个陷窟口被称为“天文学家之洞”。
D.中共重庆市委委员许云峰联络地下党员,决定出版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刊物,取名《挺进报》。
与此同时,他还领导了一个备用联络站——“沙坪书店”。
(2)阅读《格列佛游记》选段,在横线上补写原文中的相关内容。
(1分)我算是听明白了,原来他们的“▲ ”比赛就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官员选拔制度,谁跳得好,谁就能得到国王的恩宠。
(3)阅读《红岩》选段,回答问题。
(3分)龙光华站在那里,眼圈遽然红了,一眶热泪,突然涌上这豪壮军人的眼帘,他挪开步子,站到病弱的老头子身边,恳求地说:“两天了,大家一点东西不吃!老大哥,身体是我们革命的本钱呀!①两天来大家为什么不吃一点东西?(1分)▲②龙光华这位军人接下来做了怎样“豪壮”的事情?(2分)▲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3分)2015世界华语诗歌大会近日在我市隆重举行,①大会共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地区的近一百余位诗人参加。
②通过开幕式上的诗歌音乐舞蹈史诗“诗韵中华”的演出,让大家充分领略了经典诗歌优美的语言意境。
③来自世界各地的华语诗社代表作了交流发言,通过并讨论了世界华语诗歌联盟成立宣言。
④会议期间,共开办了“大地珍珠”——赛珍珠主题诗书画展暨作品集首发式、诗人原创诗歌作品朗诵会、21世纪世界华语诗歌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全球诗人交流会等活动。
(1)第①处不合逻辑,应删去▲。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删去▲。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与▲互换位置。
(4)第④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6分)【材料一】某中学九年级决定召开一次年级家长会,但邀请信刚发到学生手里,老师就犯难了。
学生甲:“老师,我妈打工去了,不在家。
”学生乙:“老师,我家里只有奶奶,爸妈都打工去了。
”学生丙:“老师,我这一年都是在邻居家住的。
”第二天,按时到校开家长会的人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
【材料二】某记者对90个外出务工人员的随机调查结果:90人中,外出务工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为9人,占被调查者的10%;外出半年至一年的为25人,占27.8%;外出1年以上的为56人,占62.2%。
【材料三】某新闻记者报道:工作忙、生活压力大,是现在很多年轻父母的生活现状。
忙了这头,忙那头,孩子似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呼吁家长们深思:我们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些什么?(1)以上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2分)▲(2)王小明是八年级的一名学生,两年多的初中生活一直由妈妈照顾。
近日,常年在外地打工的爸爸打来电话,说给妈妈找了一份工作,让妈妈把孩子托付给邻居孙阿姨照顾,每月按时寄钱给孙阿姨就行了。
王小明爸爸的做法显然是不妥的。
假如请你作为班级代表打电话劝阻,你会怎么说?(2分)▲(3)读了以上三则材料后,你最想对那些整日忙于工作的父母说点什么?(2分)▲二、阅读理解(共45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8题。
(共6分)野池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①叶齐。
川口②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注释】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
②川口:河口。
6.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植物▲的景象。
(2分)7.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所描写的景象。
(2分)▲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共13分)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④,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节选自苏轼《方山子传》) 【注】①光、黄:宋代光州、黄州。
②朱家、郭解:人名,此二人均为秦汉之际侠士。
③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
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④矍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⑴因谓.之方山子(▲)⑵余谪.居于黄(▲)⑶适.见焉(▲)⑷余既耸然异.之(▲)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分)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译:▲11.说说陶渊明笔下桃源中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苏轼的朋友陈季常一家居于山中,“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12.从文章第①段中▲ 一词可见方山子归隐的原因;从“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这句话可见方山子▲ 的原因。
(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共10分)择善而读王树华①古今中外,人们的思想、文化、历史通过书籍代代传承,形成的书籍浩如烟海,这其中有很多是开卷有益的,但也有一些书不仅没有多少营养,甚至还有副作用。
读得越多受害越深。
因此,我们读书时,要择善而读。
②要多读经典。
所谓经典,那是经过许多人验证、凝聚着人类智慧和文明精华的著作,其智慧光芒穿越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读经典,可以大大节省甄别时间,方便快捷地登堂入室,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对经典,我们可以静心拜读,日积月累,打开多彩人生的一扇扇窗户。
③要多读业务书籍,也就是干什么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选择工作需要的书籍。
人的价值,体现在他的事业上。
为此,阅读的价值取向,也需要服务、服从于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
比如说,你是一个学生,你的任务就是学习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打好基础,读书的重点也就是围绕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知识的学习来展开。
你是一个工人,你的工作就是做好你所经手的每一个产品,时间最短、用料最少、质量最好,你的重点就应该着眼于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本领。
你是一个农民,你的工作是种好你的“一亩三分地”,合理施肥、科学用药、促进增产、提高品质,你学习的重点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农业生产技能……总之,我们应该利用好时间,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工作能力。
④要结合志趣来选择书籍。
这不仅可以远离喧嚣,提高修养,让生活丰富多彩,同样也是事业和工作的有益补充。
在工作之余,选几本自己喜欢的好书,或历史,或文学……一杯清茶,一把椅子,徜徉在书海中,既增长知识,又愉悦身心,岂不“乐”哉?选一本好书,其实也是选择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⑤当今已是信息时代,人们阅读的载体和方式正在悄然改变,日趋多元和多样,这的确给大众带来了快捷方便,但伴随而生的是,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时刻被无孔不入、五花八门的信息弄得眼花缭乱。
更有甚者,一些人在利益驱动下,出版了一些没有多少实际内容的书,我们如果也去阅读,实在是浪费时间。
值得警惕的是,网络时代的垃圾信息和泡沫书籍偏偏很盛行,导致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更加倾向于快餐文化和浅阅读,长此以往,并不利于人们精神的成长。
宋朝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于“熟读而精思”。
为此,我们必须重视深阅读。
深阅读是伴随思考的阅读,能训练人们分析、概括、判断和联想的能力,使人的各种素养在阅读中得到全面提升。
13.作者认为,我们该如何择善而读?(3分)▲14. 请简析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分)▲15. 第⑤段中作者指出了信息时代人们在阅读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该如何应对?(2分)▲16. 某电视台拟播放公益广告,号召国民多读书、读好书。
请你帮其拟写一句广告词。
(不超过20个字)(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共16分)暗 记 聂鑫森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
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
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扫描..着画的每个细部。
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
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
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原在省城一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
据说因为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师傅。
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