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测试23-种群和生物群落练习

合集下载

(完整版)种群和群落测试题

(完整版)种群和群落测试题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A.①③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⑤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8年,河北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04%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3、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黑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4.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 )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5.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Ⅰ和Ⅱ都为7~10岁时期B.种群Ⅰ和Ⅱ都为1~10岁的全部时期C.种群Ⅰ为0~1岁时期,种群Ⅱ为6~7岁时期D.种群Ⅰ为1岁以后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6.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害虫的种群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食物减少 B.出生率下降 C.死亡率增大 D.天敌增加7.按照一对夫妇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年高考生物-种群和群落-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年高考生物-种群和群落-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种群和群落1.近年来,我省南京、苏州等城市的人口数量明显增加,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年龄组成B.性别比例C.个体寿命D.迁入率与迁出率2.“单独二胎”是根据我国人口状况所制定的一项调整性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A.降低出生率B.调整年龄组成C.降低人口密度D.改变性别比例3.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是()A B C D7.郊外的荒山被开发成森林公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植物的数量呈“J”型增长B.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人类活动可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D.公园里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8.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现象,属于生物群落的()A.水平结构B.垂直结构C.初生演替D.次生演替Ⅰ真题演练1.研究种群的特征有助于有害生物的防治和濒危物种的保护,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物种丰富度D.出生率和死亡率2.森林中腿足强劲的鸟类一般在地表活动,而一些敏捷的飞行者在树冠层捕食昆虫。

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A.水平结构B.垂直结构C.初生演替D.次生演替3.下列有关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J”型增长的种群都有K值B.“J”型增长的种群生存条件是有限的C.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型增长D.“J”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一定不断增加4.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物群落的演替B.条件适宜时弃耕农田会演替出森林C.丘陵地带地震后会发生初生演替D.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5.下列4个种群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表示衰退型种群的是()A BC DⅡ模拟过关1.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者研究该地区藏羚羊的数量变化和繁殖情况,他们的研究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2.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及演替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类的活动不能使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B.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与植被的垂直分布无关C.火灾后,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D.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S”型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C.“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食物有关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4.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5.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进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t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及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下图甲所示曲线。

高三生物练习题及答案:种群和群落

高三生物练习题及答案:种群和群落

【导语】以下是为⼤家推荐的有关⾼三⽣物练习题:种群和群落,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持! ⼀、选择题 1.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

结合下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草履⾍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 B.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时机应选择在d点 C.若图⽰蝗⾍种群增长曲线,则⾍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K值是环境容纳量,⼀般不随环境的变化⽽改变 [答案]A [解析]e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增长速率为0;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时机是K/2处,即c点;防治⾍害应在b点;环境容纳量随环境变化⽽变化。

2.如图表⽰某种鱼类在有环境阻⼒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B.⽓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时环境阻⼒开始影响种群增长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c点以保持的增长率 [答案]A [解析]由于⾷物和空间等条件有限,种群密度越⼤,种内⽃争越激烈,因此,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环境容纳量即K值,受到环境条件(包括⽓候条件)的影响;环境阻⼒在d点之前就已经开始影响种群增长;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b点(对应K/2值),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快速恢复。

3.下图表⽰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若图①所⽰为草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肯定增加了营养供应 C.图③中c点后发⽣的变化表明⽣态系统崩溃 D.图④表⽰海洋⽣态系统中的某种鱼,d点表明捕捞过度 [答案]A [解析]图②中发酵罐菌种数量的K值与空间、营养、氧⽓等环境因素有关,K值增⼤不⼀定是增加了营养供应的结果;图③中c点后该种群灭绝,但该⽣态系统不⼀定崩溃;图④中d点捕捞后没有低于K2,所以不属于捕捞过度。

生物必修3第四章种群和群落测试题

生物必修3第四章种群和群落测试题

生物必修3第四章种群和群落测试题模块三《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推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以后动态的信息要紧来自于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3.下列决定动物种群增长的参数中,最重要的是A.出生率和食物供应 B.死亡率和迁移C.死亡率和种群占据的地域面积 D.出生率和死亡率4.在什么情形下,种群中个体数目会呈指数增长?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B.当开始环境适合于这一个物种,但后来却不适合时C.只有当捕猎者不存在时D.只有在实验室中的理想条件下5.农业上应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专门多雌性个体不能正常交配,致使种群密度A.明显下降 B.保持稳固 C.迅速增长 D.越来越大6.有一位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研究的对象从生态学水平看属于A.生态系统 B.群落 C.个体 D.种群7.下列哪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最猛烈:A.狮子和斑马B.羊和狼C.小麦与杂草 D.蛇和蛙8.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

当环境中的乳酸积存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同种个体的增殖,整个过程发生着: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C.种间竞争 D.A~C三项9.高山上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

决定这种分布的要紧因素是:A.阳光B.水分 C.温度D.海拔高度10.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样步骤是A.观看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依照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看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B.观看并提出问题→依照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实验或观看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C.观看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依照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D.提出合理假设→依照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看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11.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

种群与群落测试题

种群与群落测试题

高二生物 种群和生物群落测试题一、选择题(1~15每题2分,16~21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B .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C .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D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3.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A .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B .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C .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D .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4.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 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

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

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 .50只 B .42只 C .92只 D .160只5.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据调查在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19个省市频频发现。

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3A .在豚草等植物的调查中应该采取样方法 B .在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C .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在减少D .可以推测该地区动物的丰富度将会增加 6.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增长型种群的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一定能不断增加B .在环境条件没有剧烈变化时,种群数量增长趋势总呈现S 型C .农业生产中利用性引诱剂可以直接明显降低种群数量D .种群数量与该种群个体大小有关,而与种群所处的环境条件无关 7.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练习题.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练习题.docx

一、选择题2、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C 的环境中,其 最适生长温度为2°C 。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

自1975年以来, 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 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 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得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3. 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耍是互利共生C. 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 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4. 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屮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草原类型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数/米s ) 20 18 10 平均产里(千克干重/公顷)2 000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知25.049.17&0A. 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5、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屮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 “S”型增长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A. 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 “J”型增长B. 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 值C. 试管III 内种群的K 值与试管II 不同D. 试管IV 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II 开始下降6. 下图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① a 、b 、c 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倍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② 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之比是a>b>c ③三个种群的出生率之比是a>b>c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之比是a>b>cA. 只有①③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③④D.只有②③④ 7. 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测试题

生物种群和群落测试题、单选题(2分X 33=66分)1下列各组生物可能是一个种群的是 ()A.元谋人、山顶洞人 B.大熊猫、小熊猫 C.大鲈鱼、小鲈鱼D.大草履虫、小草履虫2、在一个水池中长期生长着藻类、水蚤、虾、鲫鱼、蚌等,这些生物可看作是一个()A .种群B .群落C .生物圈D .生态环境3•按一对夫妇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 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 .种群数量和密度B .种群年龄结构C .种群性别比例D .出生率和死亡率4.决定种群个体 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① 种群密度和出生率、死亡率?②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③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④迁出和迁 入数量A .①②???B .②③??C .③④?? ? ?D .①④5•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A .种群密度B .年龄组成C .性别比例6.右图表示某种群年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种群一定是生活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B. 该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C. 该种群一定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D .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7.图是依据我国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其中完全正确的描述是()A.图(1)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B.图(1)、图(2)、图(3)都是衰 退型C.图(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D.图(1)、图(2)、图(3)都是稳 定型&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① 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 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 2的样方② 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 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③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老年牛悴敷幼年出生率9(1)1953 醐 2)1 弼4A .①③B .①④C.②③ D .②④9. 下列有关种群“ S”型增长曲线的正确说法是()A .“ 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 .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10. 从理论上分析,草原灭鼠应注意避免鼠群增长曲线处于“ S型曲线的()A .即将增长的水平B . 1/4K的水平C . 1/2K的水平D . K的水平11. 生态学家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出种群的存活曲线。

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课时训练试题

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课时训练试题

种群和群落一、选择题1.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2.下列说法属于种群的是( )A.东钱湖中所有的鱼B.一个农民种的全部水稻C.宁波地区的全部青年男女D.湖北神农架地区的所有的金丝猴3.在下列4种群落类型中,以一年生植物占优势的群落类型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极地苔原D.荒漠4.乔木以云杉、冷杉为主的生态系统是( )A.热带雨林B.落叶阔叶林C.荒漠D.北方针叶林5.农业生产中常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之不能与雌性个体交尾,致使害虫的种群密度( )A.明显下降B.保持稳定C.迅速增长D.缓慢增长6.有人把水葫芦引入了一个热带国家,现已阻塞了航道,成了在河流和湖泊中行船的主要障碍。

一株水葫芦可以在50天产生1 000个后代,其原因可能是( )A.没有天敌B.气候适宜C.繁殖快D.以上答案全正确7.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6只,第二次捕获24只,其中有标记兔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A.46只B.24只C.12只D.92只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一致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结构B.高山长草,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C.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D.沙漠上只有极少的生物,不构成生物群落9.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A.有效避免竞争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D.以上都正确10.在决定鲸的捕捞量时,研究得到如图结果,该图表示了鲸的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曲线1代表死亡率,P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②曲线2代表死亡率,P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③曲线1代表出生率,P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④曲线2代表出生率,P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2015学考)如图表示某动物种群的数量在一定条件下的增长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和生物群落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一个水池中长期生长着藻类、水蚤、虾、鲫鱼、蚌等,这些生物可看作是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物圈 D.生态环境
2.一个种群中如果幼年个体较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那么这个种群密度会( )
A.越来越大 B.保持稳定 C.越来越小 D.无法预料
3.下列哪一项不是种群的特征(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空间配置为水平结构
4.预测某地区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是( )
A.现有人口数量 B.现在性别比例
C.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和迁出率 D.目前的年龄组成
5.与种群密度有关的非种群特征是( )
A.年龄组成 B.施用农药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单位
B.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
C.种群和群落没有任何关系
D.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都与生态因素密切相关
7.某地三年前新办一个养兔厂,由原来不到50只兔,繁殖到现在的上万只,在这三年内,
种群数变化的曲线符合( )
A.“J”型曲线 B.“S”型曲线 C.直线上升 D.抛物线
8.一片草原上全部黄羊和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分别属于生物的( )
A.群落和种群 B.种群和生态系统 C.种群和群落 D.群落和生态系统
9.能影响种群密度的是( )
A.年龄组成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死亡率 D.以上都是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固定不变的
B.群体的增长可以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
C.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D.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增长和减少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2分)
11.下图是种群年龄组成三种类型,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属于________型,这样的种群正处于_______时期。
(2)B属于_______型,这类种群的种群密度会_______。
(3)C属于____________型,这类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
体数目____________。
(4)假设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大量诱杀稻田内某种害
虫的雄性个体,就会破坏害虫种群的正常
_______________,从而导致该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
率降低,达到明显降低害虫种群____________的目的,使害虫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图中的
____________类型。
(5)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鱼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这将会使捕捞鱼的年龄组成为
图____________所示的类型。
12.在对某地麻雀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了50只麻雀,将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
志环并放掉。数日后,又捕获麻雀40只,其中有标志环的为10只,请计算,该地约有__
____________只麻雀。
13.图8-11为种群的两种存活曲线。请回答:
(1)如果第Ⅰ类是养牛场的牛群,则表示牧场经
营很正常,它属于____________型,其特点是
__________的个体很多,而______________个体
很少,则种群的____________会越来越大。
(2)如果Ⅱ类是养鸡场的鸡群,则表示这个养鸡
场已陷入危机。经营者必须采取的措施是:留下
______________鸡;要保持_________________的
性别比例;购入或孵化出大量________。加以良
好的饲养管理,提高鸡的________,让年龄组成
转化为__________。

答 题 表
班级: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2分)

11.(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2.(1)_____________
13.(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D B C A C D C
11.(1)增长,发展 (2)衰退、越来越小 (3)稳定,比例适中 (4)性别比例,出
生,密度,B (5)、A
12.200
13.(1)增长 中幼年 老年 密度
(2)①育龄 ②雌多雄少 ③雏鸡 存活率 增长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