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密度总结
密度实验心得体会

密度实验心得体会密度实验心得体会1这是第一次来做开放实验,我事看了实验的ppt,了解了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加上这次的实验步骤又不复杂,所以做起来相当顺手。
第一次之所以选如此简单的实验,是想先熟悉一下开放实验的流程,之后再去选择一些感兴趣的实验。
转平时的实验来讲,开放实验的设备是足够的,不用两人之组或更多,实验气氛也是比较轻松的,自己可以在那里慢慢摸索,从独自的摸索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实验技巧。
这次实验是长度、密度的测量,只用测得几个简单的实验数据即可,实验虽然较简单,但我们也需仔细的按实验步骤进行,不管多简单的实验,一路做下来,也是会有一些收获的。
实验中需反复测量后再取平均值,这样的做法无非是减小误差,在许多其他的实验中也是需要这样的.,我们要把实验的误差同样考虑到其他的实验中去。
实验中h1的测量不是很方便,为了减小误差,我在土形金属的顶端平放一张卡片,再用游标卡尺测卡片上表面到土形金属第二个圆柱底端的高度,再用此高度减去h2及卡片的厚度,即得h1。
所以,实验中我们应该想办法测出真实的值,而不能凭眼睛估计而得出数据。
密度实验心得体会2水泥密度实验是工程实践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实验。
我们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探究水泥材料的密度特性,以期获得与水泥相关的物理量参数。
实验的步骤相对简单,首先,我们需要称取一定量的水泥样本,并记录其质量;然后,在一个容器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以保持实验的精度稳定;接下来,将先前称取的水泥样本渐渐地加入到水中,直到容器内液位上升至预定高度;最后,我们称量整个系统的质量,用来计算实验的结果。
一、实验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各类现象。
首先,当水泥样本逐渐加入到水中时,我们发现水的液位会逐步上升,并且周围的水会发生颜色变化;其次,我们还发现水泥颗粒会在水中悬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颗粒会逐渐下沉;最后,当我们称量整个系统的质量时,我们发现其数值与实验的初始质量之和相等,这也说明了实验过程中没有质量损失。
初中物理密度、浮力测量方法总结(通用版精华版)

初中物理密度测量方法总汇一、 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1. 固体:m 0V 1V 2表达式:2. 液体 1V 2 表达式:二、 有天平,无量筒(等体积替代法)1. 固体 m 0m 1m 2 表达式: 2. 液体01m 2 表达式:012m V V ρ=-12m m Vρ-=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1)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0m(2)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1V(3)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取示数2V 器材:待测液体、量筒、烧杯、天平和砝码(1) 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质量1m(2) 把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取示数V (3) 用天平测得烧杯中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2m 0120012m m m m m m m ρρ+-=+-水水m =仪器:石块、烧杯、天平和砝码、足够多的水、足够长的细线(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0m(2) 将烧杯中盛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质量1m (3) 用细线系住石块,使其浸没在烧杯中,待液体溢出后,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总质量2m 102010m m m m m m ρρ--=-水水m =仪器:烧杯、足够多的水,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 (1) 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0m(2) 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质量为1m (3) 将烧杯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测得此时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2m器材:天平、待测试管,足够多的水(1) 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读取示数1V(2) 将试管开口向上放入量筒,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量筒示数2V(3) 使试管沉底,没入水中,读取量筒示数3V器材:水槽、烧杯、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石块、笔或橡皮筋 (1)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放入烧杯内,然后烧杯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用笔在烧杯上标记出液面(2) 取出塑料盒内的固体,往里缓慢倒入水,直到量筒内液面达到标记的高度(3) 将烧杯内水倒入量筒内,读取示数为1V(4) 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示数为2V ,然后通过细线将固体放入液体内,测得此时示数为3V 器材:量筒、足够的水、待测液体、密度较小的固体(1) 量筒内装有体积为1V 的水(2) 将一密度较小的固体放入水中,测得体积为2V (3) 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液体,测得体积为3V (4) 再将固体放入该液体内,测得体积为4V 三、 有量筒,无天平1. 固体a 、一漂一沉法 V1V 2V3表达式: b 、(曹冲称象法)123 表达式:c 、 V 2V 3 公式: 3. 液体a 、等浮力法1234 公式:212131V V V V V V ρρρ--=-水水m=()2131V V V V ρρ-=-水43212143V V V V V V V V ρρρρ---=-液水水g()=g()132V V V ρρ=-水器材:量筒、待测固体、足够的水和细线、木块或塑料盒(1) 将一木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测得体积为1V(2) 将待测固体放在木块上,测得量筒示数为2V(3) 然后通过细线将固体也放入量筒内,此时量筒示数为3Vb、(曹冲称象法)12表达式:四、只有弹簧测力计1.固体(双提法)GF表达式:2.液体(三提法)GF1F2表达式:五、只有刻度尺1.土密度计法表达式:21VVρρ=水ρρρ=水排水GgV=G-F,G-F0120201F Fρρρρ=++=水排液排液水G gV=gVG-FG-F1212h hh hρρρρ-∆=-∆水液液水gh=gh器材:小烧杯、水槽、量筒、待测液体、足够的水(1)在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烧杯放入一个水槽内,标记出液面高度(2)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内测得体积为1V(3)将小烧杯放在大烧杯内,将待测液体缓慢的倒入小烧杯内,直到水槽内液面上升到标记处(4)将小烧杯内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内测得体积为2V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足够的水和细线、石块(1)用细线系住石块,用调整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得石块的重力G(2)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固体,将其完全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内,此时示数为F器材:刻度尺,烧杯、足够的水和待测液体、粗细均匀的塑料棒或木棒,足够的金属丝(1) 取粗细均匀的木棒,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h ,底部缠上足够的金属丝(2) 烧杯中装入足够多的水,将木棒放入烧杯内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量露出水面的高度1h ∆(3) 倒掉烧杯中的水,装入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将木棒放入烧杯内,使其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量露出液面的高度2h ∆2. 等压强法h 2表达式:器材:玻璃管、橡皮膜和细线、烧杯、足够多的水和待测液体、刻度尺 (1) 使用刻度尺测出试管的长度h ,通过细线用橡皮膜将玻璃管一端密封住 (2) 玻璃管内部装有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刻度尺测量液面高度为1h ,缓慢浸入盛有水的烧杯内,直至橡皮膜水平(3) 测得玻璃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 ∆ 11)h h h h ρρρρ-∆=-水液液水gh =g(h一、 测固体密度基本原理:ρ=m/V1. 常规法: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 1,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 2。
测量密度知识点总结

测量密度知识点总结密度是描述物质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它表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测量密度在化学、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验室中,测量密度是一项常见的实验操作。
本文将围绕测量密度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一些帮助。
一、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它是指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密度的公式可以用数学表示为:密度=物质的质量/物质的体积通常以ρ表示,单位是kg/m³。
密度是一个宏观性质,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在空间中所占据的位置,以及物质的紧密程度。
二、密度的测量方法1. 常规测量法常规测量法是最简单的一种密度测量方法,它采用的是利用天平和容积瓶进行测量。
首先将容积瓶称重,然后将容积瓶充满水,再称重,两次称重的差值即为水的质量,再通过水的密度与容积计算出容积瓶的空间质量,最终通过公式计算出密度。
2. 测量平衡法测量平衡法是通过在天平上进行重量的比较,通过测定被测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和在水中的浮力的大小,从而计算出被测物体的密度。
3. 测量悬浮法测量悬浮法是通过将被测物体悬浮在水中,通过测定水的位移量来计算出被测物体的密度。
4. 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通过利用几何学的知识,通过测定物体的形状及尺寸等数据,运用一定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出物体的密度。
三、密度的应用领域测量密度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密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 材料科学领域在材料科学领域,密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紧密程度,从而为我们选择材料提供参考。
2. 土木工程领域在土木工程领域,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从而在建筑设计和构造中提供重要的参考。
3. 化学实验领域在化学实验领域,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影响,对于分析物质的成分和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密度的测量可以用于检测人体内部的病变及异常,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测密度方法总结

测密度方法总结
1、依据原理ρ=m/v,用天平、量筒测密度。
[示例]使用天平和量筒测蜡块的密度。
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蜡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左图所示,蜡块的质量是________;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如右图所示,蜡块的体积是________;计算得到蜡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查表可知蜡的密度是0.9g/cm3,测量值与其存在差异。
如果测量过程中没有错误出现,这种差异叫________。
变化:只用天平,不能用量筒
[示例]给你一架天平、一杯水、一个空瓶子,请你测出一包牛奶的密度,要求写出步骤和表达式。
2、用浮力原理
(1)只用弹簧秤
[示例]1、给你一支弹簧秤、一杯水、一根细线,测出一块矿石的密度。
要求写出步骤和表达式。
2、给你一支弹簧秤、一杯水、一根细线,要测量一块木块的密度。
你还需要什么辅
助工具(不是测量工具)?并写出步骤和表达式。
(2)只用量筒
[示例]1、给你一支量筒、一杯水、一根细线,一根细钢丝,测出一块木块的密度。
要求写出步骤和表达式。
2、给你一支量筒、一杯水、一根细线,要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
你还需要什么辅助
工具(不是测量工具)?并写出步骤和表达式。
(3)运用漂浮原理
[示例]1、给你一支饮料吸管、一块橡皮泥、一把刻度尺,一杯水,测出一杯盐水的密度。
要求写出步骤和表达式。
2、给你一块长方体木块、一把刻度尺,一杯水,请测出木块的密度。
要求写出步骤
和表达式。
八年级测量密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测量密度知识点总结密度是表示物质“致密”程度的物理量,在物理学、化学以及材料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八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测量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为了更好地掌握测量密度的内容,本文将对八年级测量密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密度的概念与计算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ρ 表示。
在实际测量中,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密度:ρ = m/V其中,ρ 表示密度,m 表示物质的质量,V 表示物质的体积。
二、测量密度的方法1. 直接法直接法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可以通过一般的实验器材进行。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然后测量物质的体积,最后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得出物质的密度。
2. 浸没法浸没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需要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然后将其浸没于已知密度的液体中,通过对液面升高的测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3. 容积法容积法是一种精确的测量密度的方法,通常需要使用一些比较特殊的实验器材。
在实验中,先要进行器材的校准,然后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通过精确测量器材的体积,再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得出物质的密度。
三、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在实际生活中也常用克每毫升(g/mL)来表示。
四、常见物质的密度1. 一般固体:金属的密度一般较大,如铁的密度为7.8g/cm³,铜的密度为8.96g/cm³。
氧化物的密度一般较小,如氧化钠的密度为2.27g/cm³。
2. 一般液体:水的密度是1.0g/cm³,酒精的密度为0.79g/cm³。
3. 一般气体:空气的密度为1.22kg/m³,氧气的密度为1.43kg/m³。
五、注意事项在测量密度之前,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前需要清洁实验器材,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
2. 测量时需要保持实验器材的稳定,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完整版)初中物理测密度方法总结

初中物理密度测量方法总汇一、 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1. 固体:m 0V 1V 2 表达式:2. 液体 1V 2表达式:测固体体积: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密度比水小:针压法、捆绑法溶于水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整型法 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长方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吸 水 如木块,可使其吸饱水例1: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沙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沙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
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1)测量的主要步骤及所测的物理量。
(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解:方案一(直接测量):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宽、厚,算出其体积,再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糖块的密度。
方案二(埋沙法):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m ,再把糖块放入量筒里,倒入适量白沙糖埋住方糖,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和方糖的总体积V 1,用镊子取出方糖,再次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的体积V 2,则ρ=21V V m - 方案三(饱和溶液法):用天平测出3块方糖的质量m ,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并放入白沙糖,用玻璃棒搅动制成白沙糖的饱和溶液,记下饱和溶液的体积V 1,再把3块方糖放入饱和溶液中,012m V V ρ=-12m m V ρ-=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1)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0m(2)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1V(3)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取示数2V 器材:待测液体、量筒、烧杯、天平和砝码(1) 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质量1m(2) 把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取示数V (3) 用天平测得烧杯中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2m器材:天平、待测试管,足够多的水(1) 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读取示数1V(2) 将试管开口向上放入量筒,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量筒示数2V (3) 使试管沉底,没入水中,读取量筒示数3V器材:水槽、烧杯、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石块、笔或橡皮筋 (1)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放入烧杯内,然后烧杯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用笔在烧杯上标记出液面(2) 取出塑料盒内的固体,往里缓慢倒入水,直到量筒内液面达到标记的高度(3) 将烧杯内水倒入量筒内,读取示数为1V(4) 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示数为2V ,然后通过细线将固体放入液体内,测得此时示数为3V记下饱和溶液和方糖的总体积V 2,则密度12V V m -=ρ。
初中物理测密度方法总结

器材:天平、待测试管,足够多的水(1) 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读取示数1V(2) 将试管开口向上放入量筒,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量筒示数2V(3) 使试管沉底,没入水中,读取量筒示数3V初中物理密度测量方法总汇一、 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1. 2. 二、1. m 001m 2 表达式:三、 有量筒,无天平 1. 固体 a 、一漂一沉法102010m m m m m m ρρ--=-水水m =仪器:烧杯、足够多的水,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1) 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0m (2) 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质量为1m(3) 将烧杯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测得此时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2m器材:水槽、烧杯、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石块、笔或橡皮筋 (1)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放入烧杯内,然后烧杯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用笔在烧杯上标记出液面 (2) 取出塑料盒内的固体,往里缓慢倒入水,直到量筒内液面达到标记的高度 (3) 将烧杯内水倒入量筒内,读取示数为1V (4) 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示数为2V ,然后通过细线将固体放入液体内,测得此时示数为3VV 1V 2V 3 b 、(曹冲称象法) 123表达式:c 、 V 2V 3 公式: 3. 液体a 、等浮力法1234 公式:b 、(曹冲称象法)1表达式:212131V V V V V V ρρρ--=-水水m=()21V V ρρ=水2131V V V V ρρ-=-水4322143V V V V V V V ρρρρ--=-液水水g()=g(132V V V ρρ=-水四、 只有弹簧测力计1. 固体(双提法)G 0F 表达式:2.液体(三提法)G F 1F 2 表达式:五、 只有刻度尺1. 土密度计法表达式:器材:刻度尺,烧杯、足够的水和待测液体、粗细均匀的塑料棒或木棒,足够的金属丝(1) 取粗细均匀的木棒,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h ,底部缠上足够的金属丝(2) 烧杯中装入足够多的水,将木棒放入烧杯内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量露出水面的高度1h ∆(3) 倒掉烧杯中的水,装入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将木棒放入烧杯内,使其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量露出液面的高度2h ∆2. 等压强法h 2表达式:器材:玻璃管、橡皮膜和细线、烧杯、足够多的水和待测液体、刻度尺 (1) 使用刻度尺测出试管的长度h ,通过细线用橡皮膜将玻璃管一端密封住 (2) 玻璃管内部装有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刻度尺测量液面高度为1h ,缓慢浸入盛有水的烧杯内,直至橡皮膜水平(3) 测得玻璃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 ∆ 000ρρρ=水排水G gV =G -F,G -F0120201F F ρρρρ=++=水排液排液水G gV =gV G -F G -F 1212h h h h ρρρρ-∆=-∆水液液水gh =gh1)h ρρ-∆水液gh =g(h 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足够的水和细线、石块(1) 用细线系住石块,用调整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得石块的重力0G(2) 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固体,将其完全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内,此时示数为F3. 浮力法表达式:杠杆法测密度1.小文用一根硬直尺设计出测果汁饮料密度ρ果汁的实验方案。
密度试验环刀法实训报告总结

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密度试验环刀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了解不同土壤密度的测定方法,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二、实训原理密度试验环刀法是一种测定土壤密度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已知质量及容积的环刀,切取一定体积的土样,通过测量土样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土壤的密度。
三、实训步骤1. 准备工作(1)熟悉实验仪器:环刀、天平、测径卡尺、修土刀、凡士林、玻璃板等。
(2)了解实验操作流程,确保实验过程顺利进行。
2. 实验操作(1)测定环刀的质量及体积:用测径卡尺测量环刀的内径及高度,计算得环刀的体积,然后,将环刀置于天平上称得环刀质量m1。
(2)切取土样:在环刀内壁上涂以薄层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样表面上,用修土刀把土样削成略大于环刀的土柱,然后垂直向下轻压环刀,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为止。
先削平严于上端之余土,使土面与环刀边缘齐平,再置于玻板上;然后削环刀刃口一端的余土,使与环刀刃口齐平。
若两面的土有少量剥落,可用切下的碎土轻轻补上。
(3)测定环刀和土样合计质量:擦净环刀外壁,用天平称取环刀及试样合计质量m1,准确至0.1g。
(4)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内,测定其含水量。
(5)计算土壤密度:根据土样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土壤的密度。
3.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环刀质量、土样质量、土样体积、土壤含水量等。
(2)分析实验数据,了解不同土壤的密度特点。
1. 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密度试验环刀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2. 了解了不同土壤密度的测定方法,为今后的工程实践奠定了基础。
3. 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的重要性,如环刀内壁涂凡士林、保持土样表面平整等。
4. 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如环刀切割过程中土样剥落、实验数据误差等,为今后改进实验方法提供参考。
5. 通过本次实训,认识到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对工程实践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测固体密度
1、常规法
写出实验步骤、密度表达式
①仪器:天平(弹簧秤)+量筒+水(测小石块的密度)
②仪器:天平(弹簧秤)+量筒+水+大头针(或细铁丝)(测木块的密度)
③仪器:天平(弹簧秤)+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
2、等体积法 仪器:天平(或弹簧秤)+烧杯+水(测小石块的密度)
3、一漂一沉法
仪器:量筒+水 以橡皮泥为例
仪器:量筒+水+小烧杯
4、一漂一压法(一漂解决质量,一压解决体积)
仪器:量筒+水+大头针(测木块的密度)
5、双提法(一提解决质量。
二题解决体积)
仪器:弹簧秤+水+容器(测小石块的密度)
6、单漂法
仪器:刻度尺+水(ρ物<ρ水且形状规则)
7、杠杆双平衡法
(ρA>ρ水) 杠杆第一次平衡
杠杆第二次平衡
二、测液体密度
1、等体积法
仪器:天平(或弹簧秤)+瓶子(带盖)+水
)
(水物ρρ>)(水物ρρ
<)
(水物ρρ>)
(水物ρρ>)
(水物ρρ>)
(水物ρρ<)
(水物ρρ>)
()(浮221---'=-L G L F G B A )(121----=L G L G B A
2、等压强法
仪器:玻璃管(平底薄壁)+刻度尺+水+大容器
3、双漂法(等浮力)
仪器:均匀的木棒(一端缠细铁丝)+刻度尺+水+烧杯
4、三提法
仪器:弹簧秤、水、
38.(2008西城一)学过浮力知识后,李浩用一根筷子和一些铁丝,自己制作了一
个测量液体密度的“土密度计”,如图24所示。
他把密度计先后放入水和酒精(ρ酒
精=0.8g/cm3)中,“土密度计”均处于漂浮状态。
李明在密度计上面记下了两种液体
液面所在的位置a 和b ,但他忘记了刻线跟液体的关系。
请你告诉他,刻线b 对应
的是_________(填:“水”或“酒精”)。
如果把这个“土密度计”放入足够多的密度为
1.2g/cm3的另一种液体中,它将______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
36.(2008门头沟一)小明家买的某种品牌的牛奶喝着感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
知识测量这种牛奶的密度。
他先上网查询了牛奶的密度应改为1.03g/cm3。
然后他找来一根
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段金属丝(体
积不计),做成里了一支“密度计”。
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
请你
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3分)
(1)将一段金属丝绕在木棒的一端,制成“密度计”,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L ;
(2)将“密度计”放入盛水的容器中,使其漂浮在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
高度h 水;
(3) ;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为: 。
35.(2008宣武一)小明同学准备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重锤、两根质量和体积均忽
略不计的细线、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测量一个不规则小木块的密度。
请你帮他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1)用细线系住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 ;
(2)用细线将重锤系在木块下方,将重锤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 1 ;(3)
(4)根据测得数据,计算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 浮= ;
(5)计算出木块的密度ρ木= 。
1、张小清同学捡到一块不知名的金属块,将它放到水中可以沉没,现在,小清同学想测出
它的密度,但身边只有一支弹簧秤、一个烧杯及足量的水,请你帮她想一想,替她设计一
个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过程,写出实验步骤
35.(2008丰台区一)小李把一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石块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
20甲所示,然后慢慢地把石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到烧杯底),石块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
如图20乙所示,则石块所受的浮力是 N ,石块密度是 kg/m3。
(g =10N/kg )
34.(2008东城一)实验桌上有如图27所示的下列器材,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测出小金属
块的密度。
写出实验步骤(用字母表示测出的物理量,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及金属块的
水
液P P =
密度表达式。
实验步骤:
37..(2007怀柔二)小东想估测出金属块B 的密度ρB ,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
小东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
首先找一根直硬棒,
用细线系在O 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金属块B
挂在硬棒左端C 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 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
物A 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
位置为E ,如图25所示。
下面是小东测出ρB 的部分实验步骤,
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3分)
(1)用刻度尺测出OE 的长度L 1;
(2)把金属块B 浸没在水中,把重物A 从E 处移动到D 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3) ;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ρB 的表达式为: 。
36.(2008海淀一)小军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拓展训练时,在湖边捡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他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小军书包里有一个水杯、一把钢尺和一些细线,他利用钢尺、水杯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他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
(1)用一根细线拴好小石块系在钢尺的一端A ,用另一根细线系在钢尺的某一适当位置O ,手提细线使钢尺悬挂,钢尺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小石块浸没在盛有湖水的水杯中,将钢尺的悬挂点向远离A 端移动到另一适当位置O ′,使钢尺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
(3)已知湖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的表达 式为ρ石= 。
35.(2008门头沟2)要测量玻璃密度,现有满足要求的量筒,水和一个玻璃平底试管,实验步骤如下:
(1)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
(2)将平底试管放入量筒中漂浮在水中,记下水面对应量筒的刻度为V2;
(3) ;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玻璃密度的表达式为ρ玻璃= 。
37.(2007中考)小红在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小红利用一架托盘天平、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她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红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1;
(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2;
(3)________,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m 3;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 ρ石的表达式为:ρ石
= 刻度尺 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水槽 小容器 小金属块 细线 图27
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