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准备课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共2篇,含反思)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共2篇,含反思)第1单元准备课第1课时数一数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2-P5【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准备】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4~5页1~10的各数实物图。
3、1~l0各数的数字卡片共l 0张。
【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
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
师: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二、新授1、教学“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
(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板书“l”,全班同学读两遍。
)(4)问: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拉单杠?(2个同学)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小结: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看书,2个同学在观看踢足球……它们的数量都是2。
(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
)(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3个小朋友)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小结:3个小朋友踢足球,3条凳子,3个女孩跳绳,它们的数量都是3。
(板书“3”,全班跟读两遍。
)(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7)问: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问: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5朵花)(8)问: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9)师: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
准备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准备课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等数学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认识0-10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2. 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3. 认识时间:学会看时钟,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
4. 学习简单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几何图形的认识、时间的认识、10以内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数的顺序和大小、加减法运算、时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几何图形模型、时钟模型、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数的概念、几何图形、时间、加减法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练习巩固:布置课堂练习,及时反馈,纠正错误。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准备课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分阶段展示板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拓展练习: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创新作业:设计数学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方法。
3. 家长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准备课》(共25张PPT)

总个数。 数数要细心、点数快又准。
-24-
拓
5个人来吃饭 ,能坐下吗?能
·
-25-
第一单元 准备课
第 1 课时 数一数、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1.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学会数数方法建立数感。
·
2. 通过一一对应比较两组事务的多少,知道同样多, 多些,少些的含义。 3.在比较多少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2-
导
说一说这幅图上 都有些什么?还 有什么?
·
-3-
学
数一数
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
·
1
-4-
数一数
·
2
-5-
数一数
·
3
-6-
数一数
·4-7-ຫໍສະໝຸດ 数一数·5
-8-
看一看
1
2 3 ·
4 5
-9-
数一数
·
6
-10-
数一数
·
7
-11-
数一数
·
8
-12-
数一数
女孩有几个?
·
9
-13-
数一数
男孩有几个?
·
10
-14-
想一想
6
7 ·8
9
10
-15-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6-
探
想一想
·
同样多
-17-
想一想
·
少
多
-18-
想一想
·
问题:仔细看图,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呢? 快跟小伙伴说一说吧!
-19-
想一想
·
一年级数学上册《准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鼓励学生探索数字的顺序规律,例如,让学生观察从1到10的数字,发现它们之间的排列规律,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教会家里的弟弟妹妹认识数字,体会教学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家长参与作业:
-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实践作业,并签名确认,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促进家校合作。
2.问题导入: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见到过哪些数字?它们有什么作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数字的意义1.数的概念: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0-10的数字,引导学生观察、认识这些数字,并讲解数字的读写方法。
2.数的顺序:借助数轴,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字的顺序,掌握0-10的数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数数。
2.讨论主题:以“生活中的数字”为主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找到的数字,并讨论它们的作用。
3.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
4.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四)课堂练习
1.个人练习:设计一些基础的数字书写、数数、数量比较等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3.数量关系:利用教具(如小石子、小棒等),进行数量比较,引导学生用“多、少、一样多”等词汇描述数量关系。
4.数学表达:教师示范如何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数量关系,如“我有3个苹果,你有2个苹果,我比你多一个苹果。”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表达。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小组内都有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的准备课“数一数”,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活动,初步认识数的概念,学会数数,理解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认识自然数1-10,学会数数的方法,理解数的组成,以及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他们对数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乐于动手操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初步认识数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识自然数1-10,学会数数的方法,理解数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正确认识自然数1-10,学会数数的方法,理解数的组成。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数的组成,能够用语言表达数的组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我将会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我将会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新课:我会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观察、数数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数1-10,学会数数的方法,理解数的组成。
3.巩固练习: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我会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布置作业:我会布置一些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清晰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包括自然数1-10的认识、数数的方法和数的组成。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准备课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准备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激发学习兴趣。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0~10。
2. 学习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3. 练习数的书写和口头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认识数字0~10,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2. 难点:数的书写和口头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小棒、圆点贴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或讲故事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学习: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0~10。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口头表达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3) 学生分组进行数的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实践操作:1) 教师给出具体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例如:用小棒摆出比5大的数,用圆点贴摆出比10小的数等。
2) 学生互相交流操作结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等。
2. 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数的书写、大小比较等。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开展数学主题活动,如数学故事分享、数学谜语解答等。
2. 引导学生进行家庭数学游戏,如数数比赛、数学拼图等。
一年级准备课教案(通用18篇)

一年级准备课教案(通用18篇)一年级准备课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
教学过程:一、导入1、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明明,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想吃苹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个苹果,也忘了擦手。
等他回来一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已经结束了,他便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
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2、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
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二、教授新课1、安全用电标志(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
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
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4)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1)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
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2)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
3、触电后怎么办(1)触电后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2)迅速拨打电话,你们知道应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吗?(3)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或者断开电源,应该怎么办?三、总结1、我们经常看到电池,你们说摸电池会触电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用电安全知识一年级准备课教案2教学要求精读课文,拓展知识,激发学生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感悟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感悟课文,指导朗读1、学习第二自然段(1)过渡(2)(出示第三幅图)公园到了!你看到了什么?除了图上的颜色,你还见过哪些颜色的菊花?这么多颜色的菊花在一起,用一个词说——(3)你们能用这样的句子说吗:菊花穿着五彩的衣裳,有——……还有——……它们穿得那么漂亮,好像在——……(4)这么多颜色的菊花中,我最喜欢白的和紫红的,你们听!范读。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说课稿)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
教材中包含了数字0~10的认识,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这些内容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来说,既新鲜又充满挑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几乎为零。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非常高,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但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学习能力和习惯也有所不同,教师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数字0~10,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字0~10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数字间的大小顺序,加减法运算的逻辑思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数字乐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基本概念学习: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辅助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数字0~10,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3.实践活动:教师设计各种游戏,如数字接龙、数字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数字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小组合作: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数字间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