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翻译法
英汉互译翻译技巧

• They, not surprisingly, did not respond at all.
• 他们根本没有答复,这是不足为奇的。
• 短语的分译即将英语的某个短语单独拿出 来译成一个独立成份、从句或并列句。如:
• 例1:We tried in vain to persuade him to give up his wrong belief.
• He told me such experience as I had never heard of before.
• 他给我讲述了他的经历,那些经历是我以 前从未听说过的。
• He did not remember his father who died when he was three years old.
• The time was 10:30, and traffic on the street was light.
• 10点30分的时候,街上来往的车辆稀少了。
英汉翻译中常用的各种技巧
• 一、词类的转换 •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习惯上存在差
异,在描述同一事物时,两种语言会使用 不同的词性。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有时 需要变换原词的词性,以有效的传达原文 的信息。常见的词类转换有一下几种。
5.英语副词→汉语名词
• It was officially announced that Paris is invited to the meeting.
• 官方宣布, 巴黎应邀出席会议。
二、词类的增减
• 1. 增词:
• 增词法按照汉语的习惯,在中文译文中适 当添加英语中所没有的词语,以便满足汉 语语法修辞的需要或更明确的表达原文的 含义。如:
英语翻译中有什么方法

英语翻译中有什么方法英语学习者一般愿做英译汉题目,怕做汉译英题目。
由于历史和文化上的差异,汉英词语之间存在着或显或隐的翻译上的陷阱,导致汉译英远比英译汉易于出错。
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英语翻译中有什么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英语翻译中有什么方法1.直译法----就是按照文字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过来,例如汉语中的“纸老虎”直译成“paper tiger”,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是传神,所以现已成为正式的英美民族语言。
另外,我们口中的“丢脸”也被直译为“lose face”,“走狗”译成为“running dog”.由于中国热而大为外国人欢迎的“功夫”音译成“kung fu”等也算是直译法的一种。
2.同义习语借用法——两种语言中有些同义习语无论在内容、形式和色彩上都有相符合,它们不但相同的意思或隐义,面且有相同的或极相似的形象或比喻。
翻译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直载了当地互相借用。
比方说汉语中有一句习语是“隔墙有耳“,英语中却有”walls have ears”,两句话字、义两合,无懈可击。
我们说“火上加油”,英国人则说”to add fuel to the flame”,两者也完全一样。
3.意译法——有些习语无法直译,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则只好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对待.例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用来表示被打得大败之意,译成英文便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
“乌烟瘴气“形容情形混乱不堪,可用“chaos”来表达。
4.省略法—汉语中有一种情况,就是习语中有的是对偶词不达意组,前后含意重复。
偶到这种情况时可用省略法来处理,以免产生画蛇添足之感。
例如“铜墙铁壁”可译成“wall of bronzl” 已经足够,实在无须说成”wall of copper and iron”.”街谈巷议“在意义上也是重复的,所以译成”street gossip”便可以了。
5.增添法—为了要更清楚地表达原意,有时要结合上下文的需要,在译文中增添一些说明。
英汉互译增译法及省译法

Translating Techniques增译法&省译法u增词法就是在翻译时根据意义上或修辞上或句法上的需要增加原文中虽无其词但有其义的一些词。
u增词绝不是无中生有,不是随意增加原文没有的意义。
u Some metals are easy to machine; others are not.一些金属容易加工,而另一些却。
south.u你也许感到好奇,为什么磁铁的极指向南北呢?u增译的原则:不可添意,适可而止u You may wonder why the magnet's poles point north an1.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an exact man.2.We don’t regret, we never have and never will.3.After the basketball, he still has an important conference.1.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读书充实,讨论机智,笔记(写作)使人准确。
2. We don’t regret, we never have and never will.我们不会后悔,我们从来没有,我们将来也不会。
3. After the basketball, he still has an important conference.看完篮球比赛之后,他还有一个重要会议。
1.With what enthusiasm the Chinese people are building socialism!2.The crowds melted away.3.As he sat down and began talking, words poured out.4.She lingered long over his letter.With what enthusiasm the Chinese people are building socialism! 中国人民正以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啊!The crowds melted away.人群散开了。
英译汉翻译的基本程序

一、英译汉翻译的基本程序1.通读并透彻理解原文。
翻译之前仔细研读原文,解决好“翻译什么”的问题。
边读边琢磨,确切理解原文所述事物本身的含义与之相关的外延联想,如原句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有没有褒贬义或寓意,对其中的修饰语的把握等。
2. 组织语言。
考生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手段。
3. 表达。
考生要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来考虑译文,尤其注意不能扭曲原意,不能错译或漏译。
4. 审校。
这是英汉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考生将自己的译文与原文进行对照,看看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是否通顺易懂,是否符合汉语规范。
二、英汉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与意译直译指基本保留原有句子结构,照字面意思翻译;意译是在不损害原文内容和精神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的需要,对原文做相应的调整。
如:Good marriage doesn’t just happen. They take a lot of love and a lot of work.直译:好的婚姻不会仅仅发生—它们需要大量的爱和大量的工作。
意译:幸福的婚姻不是凭空发生的---它需要你为它付出大量的爱和做大量的工作。
或:美满的婚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你必须为它付出大量的爱,做大量的工作。
很显然,本句话的意译要比直译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当然,一句话并不限于一种译法,要根据具体需要而定。
一般来说,在英汉翻译考试中,如果直译能达意就用直译,如果直译效果不好,就应该考虑意译。
只要译文内容忠实,意思明白就行了。
顺译法(又名句型对应法)顾名思义,顺译法(句型对应法)就是按原文句子结构的排列顺序进行翻译,这种译法适合于原文叙述层次与汉语相近的长句翻译,如只含名词性从句的复合句、前置的状语从句或从句在后的长复合句等等。
As an obedient son, I had to accept my parents’ decision that I was to be a doctor ,though the prospect interested in me not at all.作为一个孝顺的儿子,我不得不接收父母的决定,去当大夫,虽然我对这样的前途毫无兴趣。
英汉互译八种技巧

注意事项
保持原文的语义和语法正确
在直译过程中,要确保译文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语义和语法,避 免出现歧义或误解。
尊重原文的文化特色
直译法要尊重原文的文化特色,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避免 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
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尽管直译法强调保持原文的形式,但译文仍需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 习惯,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注意事项
准确理解原文
在运用直译与意译结合法时,首 先要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避免
因理解错误而导致翻译错误。
灵活调整词序
在直译与意译结合的过程中,需 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灵活调整 英文原句的词序,使译文更加自
然流畅。
保持原文风格
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文 的风格和语言特色,如比喻、修 辞等,以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
注意事项
加注应当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规范,避免出现 语法错误或表达不当的情况。
加注应当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解释和说明,以免影 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加注应当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信息和意义,避免出现 信息丢失或误解的情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文的含义。
符合目标语言习惯
意译法要求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 达习惯和语法规则,避免出现生硬 或不符合规范的语言表达。
保持原意不变
意译法的核心是保持原文意思不变,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 原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 信息的遗漏或误解。
04
音意结合法
定义
• 音意结合法是指在进行英汉互译 时,将英文的发音和汉语的意义 结合起来,以达到准确传达原文 意思的目的。
和文化背景。
适用范围
当源语言与目标语言存在较大 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结构差异时, 归化法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常用十大英汉互译翻译技巧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3)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增译名词)(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英译汉的方法和技巧

英译汉的方法和技巧
1. 哎呀,要做好英译汉,咱得先理解原文啊!就像你要了解一个人,得先知道他的性格一样。
比如说“Love me, love my dog”,可别直接翻成“爱我,爱我的狗”,得理解这是表示“爱屋及乌”呀!
2. 嘿,注意语境可重要啦!就好比说话要看场合,不同的地方说不同的话。
“How are you?”你总不能不管啥场景都翻成“怎么是你”吧!哈哈哈!
3. 哇塞,词性转换得掌握好呀!有时候英语的名词到了汉语可能就得变成动词咯。
像“She has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就得翻成“她精通英语”,这里“command”就从名词变成动词啦。
4. 哟呵,增减词也得会呢!不是所有词都非要直译的哦。
“as busy as a bee”,直接翻成“像蜜蜂一样忙”好像还差那么点意思,咱得加上“非常”,变成“像蜜蜂一样非常忙”才行。
5. 咦,文化差异得考虑到呀!英语和汉语的文化背景不一样,可不能乱翻。
“black tea”可不是黑茶,而是红茶呀!
6. 呐,拆分长句子有技巧哦!就像拆积木一样,得找到关键的连接点。
“The book that I bought yesterday is very interesting”,就可以拆成“我昨天买的那本书,非常有趣”。
7. 哈,翻译也得灵活应变呀!不能死脑筋。
“It rains cats and dogs”,总不能翻成“下猫和狗”吧,那得是“倾盆大雨”呀!
8. 嘿,多积累多练习可不能忘呀!只有这样才能越来越厉害。
就像学骑自行车,多骑骑就会啦!
我觉得呀,英译汉的方法和技巧都掌握了,那翻译起来就能又快又好啦!。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这些事件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八. 分句法, 合句法(运用较多,且非常重要) 1. 分句法: 把原文中的一个单词译成句子, 使原文中的一个句子分
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The Chinese seemed justifiably proud of their economic achievements. 中国人似乎为他们取得的经济成就而感到自豪, 这是合乎情理的. Energy can neither be created nor destroyed, a universally accepted
与之相比. 2) 溶合法(把原文中的主语和定语从句溶合在一起, 译成一个独
立的句子, there be结构汉译时, 以及在科技英语中常用)
There is a man downstairs who wants to see you. 楼下有人要见你.
There are some metals which posses the great power of conduct electricity.
他想给他们增加些援助, 增添些武器, 增派些人员.
2. 为了生动(使用四字词组, 重叠, 四字对偶)
But there had been too much publicity about my case.
但我的事情现在已搞得满城风雨, 人人皆知了.
Target priorities were established there.
us in its grip, it is hard for us to recognize what ails (折磨) us. (Book 4, reading course, P67, L.18-20) 它不是突然发生的, 毫无戏剧性可言, 因此它就有了一个极大的优 势, 它悄悄地一点一点地吞噬我们的心灵,一旦被它完全控制, 我们 甚至很难看出是什么在折磨我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译汉中的反译法
在英译汉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原词所表达的并不是其字面意义,而是其字面意义的反义,或者说是对其字面意义的否定,可这种否定又往往不出现否定词,这种情况并不很少,给翻译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下面是常见的两个词组,请注意它们的汉语意思:
①riot police防暴警察(即anti-riot police,而不是暴乱的警察)
②crisis law反危机法案(即anti-crisis law)
这两个词组的翻译采用的就是反译法,译文都是其字面意辽的否定或反义,这样既表达了原文的真正含义,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使人一看就懂。
另外,英文报刊文章标题的翻译有时也采用反译法。
如《中国日报》China Daily)1995年1月16日头版刊登一则新闻,题目是Inflation is target of bank’s new policy,主要说的是银行在1995年将来取有力措施制止通货膨胀。
但题目的字面意思恰恰相反。
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必须把inflation看成是anti-inflation,使之文题一致。
这样的标题在英文报刊中比较常见,目的是为简练及醒目,我们在翻译时要格外注意,切勿望文生义。
再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1)Sidney Simon called the college grading system“archaic,prescientific,bureaucratic invention,",and“about as accurate as police estimates of crowds of peace marches.”
如果按字面翻译,这句话是这样的:
西德尼·西蒙称这种大学评级制度“是过时的,缺乏科学验证”,而且还是“官僚主义的产物”而且“简直同警察估计和平示威人数一样准确。
”
既然前面已说了这个评级制度“过时无用,缺乏科学验证”,而且还是“官僚主义的产物”,后面又怎么能说它“准确”呢?这显然自相矛盾,西蒙所表达的真正含义绝非如此。
以上译文,忽略了说话人的语气。
其实,西蒙是在抨击大学评级制度。
他说话时,前面直接用了archaic,prescientific和bureaucratic几个贬义词,而后面的褒义词accurate实际上是一个反语。
因为我们知道,警察在估计示威人数时只能说出大概,往往和实际人数出入很大,极不准确。
所以说话人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是not accurate,或inaccurate。
这样,可理解成about as inaccurate,as police estimates of crowds of peace marches,译成汉语就是:“简直同警察估计和平示威人数一样不准确。
”也就是把accurate反过来译,即反译。
以上例句是通过分析说话人的语气来采用反译法正确表达语义的。
有的句子前面所表达的意思是否定的,但根据这个意思得出来的结论却是肯定的。
为了使其真正含义不至于前后矛盾,我们也采取反译后面结论的方法。
(2)This sort of situation highlights a critical weakness in the ANC leadership:accountability.
如按字面则译成:
这种情况突出了非国大领导层方面的极为严重的弱点:有责任心。
“有责任心”怎么能是“弱点”呢?这种译文显然是错误的。
作者在句尾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其实和前面提到的“弱点”是一致的,即可理解成unaccountability。
那么全句应译成:这种情况突出了非国大领导层方面的极为严重的弱点,玩忽职守(无责任心)。
还有一些句子则通过正确理解上下文,仔细推敲关键同的实际含义,再相应采取反译法进行翻译。
(3)In fact,the willingness to experiment is 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s,and it seems to be rooted in confidence rather than security.
实际上,乐于进行试验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它来源于信心,而不是出于不稳定感。
综上所述,所谓反译法即把原文中个别词语(大多为名词或形容词)否定或取其反义之后再翻译成汉语,以便译文和原文所表达的真正含义相一致。
这就要求我们能正确理解原文,弄清作者所抱的思想感情和运用的语气,同时又要熟知汉语已有的习惯表达方式。
而这些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翻译实践才能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