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通用2019年中考地理一轮练习 专题1地球与地图1.1地球与地球仪检测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地球和地球仪 练习(含答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 地球和地球仪 练习(含答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1地球和地球仪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地球形状即人类的认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是一个圆形B. 在古代,人们已经知道了地球的准确形状C. 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D.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地球卫星照片②“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根据太阳、月亮推测地球是球体A. ②④①③B. ②③④①C. ②④③①D. ②①④③3、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的依据是()A. “天圆地方”B. 对地球是个球体的推测C. 地球的照片D. 之前环球航行成功的先例4、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是()A. 登高望远B. 月食C. 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D.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5、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是()A. 登高望远B. 月食C. 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D.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6、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表面大致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那么海洋在地球表面所占的面积大约是()A. 3.6亿平方千米B. 5.1亿平方千米C. 1.5亿平方千米D. 4.1亿平方千米7、如果一个人在地球表面的A点,朝地心沿着直线挖洞,穿过地心后,继续沿原方向挖,直到挖到地球表面的B点。

那么A、B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接近于()A. 4万千米B. 2平方千米C. 6371千米D. 12742千米8、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仪就是真实的地球B. 地球仪上的地轴不是真实存在的C. 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是真实存在D. 地球仪上对着北极星的是南极9、学习了赤道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 小红:“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B. 小刚:“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 小燕:“赤道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

”D. 小峰:“赤道属于中纬度地区。

”10、假设一位飞行员驾驶飞机,紧贴地球表面飞行,绕地球一周的最长航程接近于()A. 4万千米B. 2平方千米C. 6371千米D. 12742千米1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纬线的形状都是圆圈,经线的形状是半圆B. 纬线只有赤道能够把地球平分,经线都能将地球平分C. 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经线长度都是相等的D.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12、北京位于北半球,从北京到南极,纬度的变化情况是()A. 逐渐变大B. 先变小再变大C. 逐渐变小D. 先变大再变小13、看到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后,小刚说:“我怎么在地面上没有见到这些网格呢?”对此问题的合理解释是()A. 经纬网不是真实存在的B. 经纬网太稀少C. 经纬网是透明的D. 经纬网只在地球仪上有用二、综合题14、读右侧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新课标)2019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_同步测试卷一 地球和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

(新课标)2019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_同步测试卷一 地球和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

同步测试卷地理(一)(地球和地图)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图中虚线是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之间在纬线上的距离是2220 km。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④点的经度是( B )A.140°EB.120°EC.40°WD.60°W【解析】①处经度为160°E,两条经线之间距离2220千米,在60°N处经度差为40°,所以④处经度为120°E。

2.要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2倍,若其图幅不变,则其表示的范围( )AA.为原图的1/4B.为原图的 3/4C.为原图的1/9D.为原图的 8/9【解析】比例尺扩大为原图2倍后,同样图幅表示的范围只有原图的1/4。

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的三角洲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图乙中三角洲的( B )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解析】根据两图的地理位置,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90°W,30° N)附近;图乙河流三角洲位于(31°E,31°N)附近,故判断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图乙中的西南方。

故选B。

4.一架飞机由A地飞往B地,其最短航线的航向是( B )A.先向正北再向正南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C.先向西北再向西南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解析】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

A地大约在90°W附近,B地大约在32°E,A地在B地的西面,两地都位于北半球,所以飞行方向为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读下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B )A.①>②B.②>③C.①=③D.无法比较【解析】根据纬线长度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小,经线长度均相等的规律,可知①=②>③,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6.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③区域海面距地心距离比①稍长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图中①②③区域都位于低纬度地区【解析】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纬度更高的③区域平均海平面距地心距离比①稍短;相对方向要用劣弧定向法,经度相隔不能超过180°,故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故③区域位于西半球;①②区域位于低纬度地区,③区域位于中纬度地区。

人教版地理中考一轮复习题

人教版地理中考一轮复习题

人教版地理中考一轮复习题人教版地理中考一轮复习题涵盖了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以下是一些复习题的内容:一、地球与地图1. 描述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2. 解释经纬度系统,并说明如何使用经纬度确定地球上的位置。

3. 描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4. 举例说明地形图的阅读方法。

二、世界地理概况1. 列举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 描述板块构造学说,并解释它对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影响。

3. 简述世界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4. 说明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三、中国的自然环境1. 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

2. 列举中国的地形特征及其分布。

3. 描述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系统。

4. 简述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四、中国的自然资源1. 列举中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2. 描述中国的水资源状况及其利用。

3. 说明中国的森林资源及其保护措施。

4. 讨论中国的能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五、中国的人口与城市1. 描述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列举中国的主要城市及其特色。

3. 讨论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六、中国的经济发展1. 描述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

2. 列举中国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概况。

3. 讨论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

七、中国的区域差异1. 描述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

2. 讨论中国的民族分布及其文化特点。

3. 描述中国的行政区划及其功能。

八、中国的环境保护1. 列举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3. 描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九、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外交1. 描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2. 列举中国的主要外交政策和国际合作。

3. 讨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角色和责任。

以上复习题涵盖了人教版初中地理的主要知识点,学生应通过这些题目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在复习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9年中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跟踪训练: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2019年中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跟踪训练: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选择题1. 在标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一般指向()A. 正东B. 正北C. 正西D. 正南2. 实现了首次环球航行成功的伟大航海家是:A. 哥白尼B. 郑和C. 麦哲伦D. 魏格纳3. 读下图,判断教学楼位于大门的什么方向()A. 西南方B. 西北方C. 东南方D. 东北方4. 关于经纬线指示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 经线的形状为圆形5. 周围高,中间低的地表形态是()A. 平原B. 丘陵C. 山谷D. 盆地6.下图为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这颗“蓝色弹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照片显示的星球是()A. 火星B. 土星C. 地球D. 金星(2)这颗“蓝色弹珠”’形似圆球,但实际上是一个()A. 圆柱体B. 不规则的球体C. 圆锥体D. 葫芦体7. “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A. 0°纬线B. 极地C. 0°经线D. 地轴8. 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朝向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A. 北极点B. 南极点C. 赤道D. 北回归线9. 二班王绪鑫站在180度经线上,伸开双臂,其双臂指向的经度()A. 度数越来越大B. 度数越来越小C. 度数不变D. 向东增大,向西减小10. 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他们将考察的区域画出了如下所示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回答。

同学们测得甲村12时的气温是16℃,则乙村此时的气温有可能为()A. 19℃B. 16℃C. 13℃D. 10℃11. 在1:300000的地图上,图上3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是()A. 10千米B. 100千米C. 9千米D. 900千米1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代表的是()A. 海拔B. 平均高度C. 相对高度D. 绝对高度13. 乙、丙两村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地距离约为2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B. 1:100 000C. 1:10 000D.14. 某人自赤道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0米,最后他将位于出发点的()A. 正北方B. 正南方C. 正东方D. 正西方15. 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A. 1:1000B. 1/4000000C. 图上1厘米代表30千米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16. 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二、综合题1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读出下列地点的海拔高度:A________米;B________米.(2)A点相对于B点的高度为________米.(3)图中各点位于山谷的是________,处于鞍部的是________.(4)如果从G点向山下走,经过F点的路比较________(危险/安全).18.读图回答:(1)在图上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用斜线表示出黑夜的部分。

2019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练:地球和地图(含答案)

2019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练:地球和地图(含答案)

地球和地图一、选择题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从西到东B. 自东向西C. 自西向东D. 从东到西2. 地球上0°经线是()A. 北极圈B. 北回归线C. 赤道D. 本初子午线3.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的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 8844米B. 9244米C. 12844米D. 8444米4. 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A. 哥伦布到美洲大陆B. 麦哲伦环球航行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 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运用5. 某地图比例尺为1:2000000量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A. 3千米B. 30千米C. 6千米D. 60千米6. 阅读下图,选择正确答案。

科学家经过精确测量,得到有关地球的数据是( )A.赤道半径是6371千米B.极半径是6371千米C.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D.地球陆地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7. 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A. 6371千米B. 6375千米C. 6378千米D. 6336千米8.世界万物都在不断运动着,其中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它的周期是()A. 12小时B. 24小时C. 36小时D. 一年9.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B. 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C.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D. 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300米10. 读图,图中小河的流向是()A. 由南向北流B. 由东向西流C. 由北向南流D. 由西向东流1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A. 60°E,30°NB. 30°W,60°SC. 60°W,30°ND. 30°E,60°S (2)B点位于A点的什么方向()A. 西南B. 东北C. 西北D. 东南12.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地均位于大西洋两岸的陆地,则②大洲是()A. 欧洲B. 南美洲C. 非洲D. 北美洲(2)20°W穿过的大洋是()A. 太平洋、印度洋B. 印度洋、大西洋C. 印度洋、北冰洋D. 大西洋、北冰洋13. 下列纬线圈最长的是()A. 10°SB. 20°SC. 45°ND. 66.5°N14. 徐建中学地理小组准备在一张A4规格(295mm×210mm)的纸上为学校绘制一幅平面图。

人教通用2019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专题1地球与地图1.1地球与地球仪讲义含解析

人教通用2019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专题1地球与地图1.1地球与地球仪讲义含解析

1.1 地球和地球仪考点1:地球仪与经纬网1.地球的形状: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2.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3.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椭球体:(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

4.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5.地球仪上五条重要的纬线:赤道0°,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

6.经纬线特点。

纬线经线定义: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

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

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纬度经度代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号如何区分1.赤道(0O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2.纬度从0°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从0°向南递增为南纬S。

1.本初子午线(0O经线)向东西划分180°2.经度从0°向东递增为东经E,3.经度从0°向西递增为西经E,半球划分赤道20 O W和160O E判断东西半球的方法:小小为东大大西(小于20°在东半球,大于20°在西半球)其余的后面是E在东半球,后面是W在西半球。

5.纬度的划分人们规定,全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 60°-90°为高纬度地区考向:1.地球的大小 2. 经纬度的判读例题:1..赤道的周长大约是()A. 4万千米B. 8万米C. 6371千米D. 1.8万千米解析:地球的大小可以用三个数字来说明:表面积是 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是4万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专题01 地球和地球仪(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地理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专题01 地球和地球仪(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地理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分项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1 地球和地球仪考点1 地球1.(2019年黑龙江绥化市)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A.球体B.圆形C.椭圆形D.天圆地方【答案】1.A【解析】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地球卫星照片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确凿的证据。

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

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故选A。

2.(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所蕴含的地理知识是①地球的自转②黄河是外流河③地球的形状④地球的公转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答案】2.A【解析】2.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且地球不停在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出现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该地理现象与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形状有关,也反映了黄河是一条外流河;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3.(2019年黑龙江大庆市)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A.4万平方千米B.6371平方千米C.5.1亿平方千米D.960万平方千米【答案】3.C【解析】3.地球的半径分为赤道半径和极半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表面积不仅包括陆地还包括巨大的海洋,所以要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所需的布料大约是5.1亿平方千米,故选C。

考点2 地球仪1.(2019年北京市)在整理地理学习笔记时,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地球仪A.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C.精确测量出山地的海拔D.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答案】1.A【解析】1.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通过地球仪看到这个过程;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无法精准测量山地的海拔,无法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

中考地理一轮优化练习: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含答案解析)

中考地理一轮优化练习: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含答案解析)

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一、单项选择题1.(2019·北京)在整理地理学习笔记时,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地球仪()A.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C.精确测量出山地的海拔D.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2.(2019·大庆)下列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线不等长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3.(2018·临沂)2018年5月12日是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根据下表:2017年9月9日至9月14日“泰利”台风中心位置(台风中心位置的经、纬度保留了整数),判断台风“泰利”移动的大致方向是()时间9月9日9月10日9月11日9月12日9月13日9月14日台风中心位置(15°N,143°E)(17°N,139°E)(20°N,133°E)(23°N,128°E)(26°N,125°E)(27°N,124°E)A.向西北移动B.向东北移动C.向东南移动D.向西南移动(2019·淄博)读某半球经纬网图,完成4—5题。

4.下列地理坐标能正确表示乙地位置的是() A.(60°N,80°E) B.(60°N,80°W) C.(60°S,80°E) D.(60°S,80°W) 5.下列有关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丙地的西南方向B.甲地位于北温带C.甲地位于大西洋中D.甲地比丁地到南极点的距离远6.如图,图中湖北鄂州(30.23°N,114.52°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019·云南)读经纬网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A.(25°N,150°E) B.(25°S,150°W)C.(25°S,150°E) D.(25°N,150°W)8.下列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向B.乙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C.丙点位于高纬度地区D.丁点比丙点先看到日出(2019·株洲)读经纬网图,完成9—10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地球和地球仪
考点1:地球仪与经纬网
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所在经线不等长
B.丙、丁所在纬线圈等长
C.甲、乙两地均位于西半球
D.乙、丙向北能到达北极点
2.关于图中四地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处于高纬,四季分明
B.乙地终年昼夜平分
C.丙地阳光直射,热量充足
D.丁地午夜太阳景色美
3.右图中表示南纬23.5°,东经30°的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同学们,我们迎来了第一次模拟考试,预示着两年的地理学习就要结束了。

那堂课的场景你还记得吗?第一节地理课,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地理学习的工具—地球仪。

利用地球仪的经纬网能帮助我们()
A. 预测某地天气
B. 寻找各种矿藏
C. 确定位置方向
D. 测量地形高度
读下图,完成5—6问题。

5.以下给图中四点标注的经纬度正确的是()
A.①(20°N,20°W)
B.②(60°N,40°W)
C.③(20°S,0°)
D.④(40°N,20°W)
6.图中四点位于西半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能够正确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A.地球是个球体
B.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卫星照片
D.地球平均半径4万千米
8.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行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以北
D.出发点以东
9.下列关于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C.经线的形状为圆
D.沿任何一条纬线西行,均能回到原地
10.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的中心有一根真实存在的轴
B.地球表面有不多经纬线
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D.哥伦布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
考点2:经纬网的应用
1. 2008年汶川地震时,成都军区某部通过“北斗一号”发回信息得知,北川县(105°E,31.5°N)茶坪余震不断,随时可能发生重大洪灾。

救灾指挥部通过“北斗一号”系统定北川正确位置是()
A. A
B.B
C.C
D.D
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问题2—4:
2.试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A的经度为______,纬度为______,C点的纬度为______,经度为______。

3.A、B、C三点中位于热带的有______,位于北半球的有______,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__,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有______。

4.A点位于C点的_______方,B点位于C点的_______方。

经纬网图,回答问题5—8:
5.用粗黑线画出本初子午线.
6.图中A的地理位置是______,B的地理位置是______,C的地理位置是______.
7.A点在B点______方向,C点在D点______方向.
8.A、B、C、D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有______(填字母),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有______(填字母).
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9—13。

9.A点在B点的____________方向。

10.按东西半球划分,B点位于______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B点位于_____半球;按高、中、低纬度划分,B点位于_______纬度。

11.图上A、B、C、D四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_。

12.比较AB、EF两段纬线的长度,是AB_______EF。

(填“<”、“=”、“>”)
13.在地球上,能够“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区位于______________上。

考答案
考点1:地球仪与经纬网
1.D
解析:所有经线都等长,A错;纬线的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最后缩成一个点,B错;甲地在西半球,乙地在东半球,C错;乙、丙两点向北可以到达北极点,D正确。

2.C
解析:甲地为高纬地区,位于寒带,没有明显的四季,A错;乙地只有春分、秋分时昼夜平分,B错;丙地位于赤道,阳光直射,热量充足,C对;丁地没有极昼现象,所以不会有午夜的太阳,D错。

3.C
解析:赤道以南为南纬,0°经线以东为东经,故选C
4.C
5.解析: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W);
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S表示).结合经纬网得知:①点的经纬度(20°E,20°N);②点的经纬度(40°W,60°N);③点的经纬度(0°,20°S);④点的经纬度(20°E,40°N)。

6.解析结合经纬网得知:①的经纬度为(20°E,20°N);②的经纬度(40°W,60°N);
③的经纬度(0°,20°S);④的经纬度(20°E,40°N)。

根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 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0°→160°E为东半球,20°W→180°→160°E为西半球,位于西半球的是②点。

7.解析: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故选B
8.解析: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向南一直到赤道,纬线的长度变长,从赤道向南纬线的长度变短.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向正南走100千米,到达赤道以南60千米,此处的纬线长度比赤道以北40千米处的纬线短,所以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位于出发点以东.故选:D.9.解析: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的长度不相等,经线的形状为半圆,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且自称圆圈,因此沿任何一条纬线西行,均能回到原地,故选D.
10.解析:地轴是一个假象轴,A错;地球仪表面的经纬线有无数条,B错;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D错,故选C
考点2:经纬网的应用
1.A
解析:经度向东逐渐递增为东经,纬度向北逐渐递增为北纬,故选A
2.解析:60°E;20°N;30°S;40°E
3.解析:A;A;A、B、C;B、C
4.解析:东北;西南
5.解析:赤道是0°纬线;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
6.解析:观察图示,A点在赤道以北,在0°经线以西,故A点的地理坐标为20°N,40°W;B点在赤道以南,0°经线以东,故B点的地理坐标为40°S,20°E;C点在赤道以北,在0°经线上,故C点的地理坐标为20°N,0°.
7.解析: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判断,A点在B点西北方向,C点在D点东北方向.
8.解析: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 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0°→160°E为东半球,20°W→180°→160°E为西半球.故位于西半球的有A,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有A、C.
故答案为:(1)
9.解析:从图上的经纬网可以看出,A的经度是位于0°经线的西侧,所以是西经20°,纬度是位于赤道北侧,所以是北纬40°,AB两点处在同一条纬线上,A是位于B的正西方向.
10.解析:从B的经纬度来看,经度是位于0°经线东侧,是东经20°,是位于(20°W-160°E)内,所以是东半球;纬度是位于赤道以北,所以位于北半球;纬度是划分是0°-30°属于低纬度,30°-60°属于中纬度,60°-90°属于高纬度,所以B是属于中纬度.
11.解析:A、B、C、D四点中,只有A点位于西经20°上,处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12.解析:AB和EF两段中,AB处的纬度更高,也就是跨了相同的经度,纬线要更短,而EF 处的纬度更小,跨相同的经度,纬线要更长.
13.解析:能够“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说明这里一天能转四万千米,这样的地方只有赤道处最合适,因为赤道处的周长是四万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