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鉴赏方法
戏剧鉴赏与解读技巧

戏剧鉴赏与解读技巧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现方式,而鉴赏与解读戏剧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戏剧鉴赏与解读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作品。
一、准备工作与背景了解在鉴赏与解读戏剧之前,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是必要的。
首先,了解戏剧的背景和创作背景,包括剧作家、时代背景、上演地点等。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戏剧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其次,查阅戏剧作品的相关资料,包括剧本、演出资讯、戏曲脸谱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戏剧的情节发展和角色塑造。
二、人物角色的理解与分析在鉴赏与解读戏剧时,人物角色的理解与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读者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等进行分析,去领悟人物角色的深层含义。
其次,读者可以通过分析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动、冲突与变化,揭示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内在动力。
在分析人物角色时,不仅要注重个体的塑造,还要关注人物之间的关系与互动。
例如,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友谊与背叛等情感纠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戏剧的主题和情节。
三、解读与分析剧情结构剧情结构是戏剧的核心,解读与分析剧情结构是鉴赏戏剧的关键。
首先,读者可以通过剧情的起伏与发展,分析戏剧的主线和支线故事。
其次,读者可以对剧情中的高潮、转折和叙事手法进行分析,揭示剧作家的表达意图和艺术技巧。
除了分析剧情结构,读者还可以关注戏剧的主题和寓意。
通过解读剧作家的思想观点、人生哲理等,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解读戏剧作品。
四、形式与表现艺术的欣赏戏剧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与表现艺术的欣赏也是不可忽视的。
读者可以通过观赏演出、分析舞台布景、音乐伴奏等,深入体验戏剧作品的视觉、听觉等感受。
同时,读者还可以关注演员的表演技巧与表演手法。
演员的表演方式、声音语调、动作形态等,都能带给观众不同的戏剧享受和感受。
五、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了解戏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了解对于鉴赏与解读戏剧也是必不可少的。
读者可以通过研究戏剧的流派、历史演变、演出传统等,更好地理解戏剧作品的文化内涵和传统韵味。
戏剧和戏曲鉴赏方法

戏剧和戏曲鉴赏方法一.戏剧的鉴赏方法:1.了解剧本所展示的矛盾冲突,看看冲突是怎样造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从而完整地把握剧本的情节。
什么是戏剧的矛盾冲突?是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
剧中人物由于性格不同,文化修养等不同,对社会的认识和采取的态度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
例如最近热播的《粉红女郎》,由于剧中人物性格迥异,就会产生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认识,对金钱的不同认识、对爱情的不同认识、对婚姻的不同认识;因此,矛盾冲突因认识的不同而产生。
再如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金粉世家》,从金燕西和冷清秋两个人的爱情婚姻发展历程来看,由于两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的差异以及价值观的不同取向,剧中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最后分道扬镳也是必然。
2.鉴赏戏剧的语言。
(1)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因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大家都喜爱看的《铁齿铜牙纪晓岚》,剧中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化,大家都能体会到和珅语言的特色,其谄媚式的语调,只挑好的说的语言风格,充分体现出了和绅作为一个大贪官的丑恶嘴脸。
(2)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
如许多同学可能看过的《刘老根》,塑造了一个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农民企业家形象,其中刘老根这个人物经常会有这样一个动作:拖下鞋子扔向二奎或丁香,不管当时是在开会还是别的什么严肃场合。
我们更多的时候不会觉得伤大雅,而是滑稽可笑,甚至有时能感觉到刘老根这个人物的可爱之处,细想来,这正是他表达自己内心情绪的一种方式。
这正是动作性语言的魅力所在。
(3)品味人物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
潜台词,就是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一种深层意义或言外之意。
如大型电视连续剧《大宅门》,该剧播出后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京腔京韵式的语言让许多人充分体会了“京片子”的魅力,北京城是我中华集几千年文化积淀之宝地,中国人语言的含蓄在这部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剧中人物白景琦经常会有一句戏词:“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我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这正是面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日帝国侵华时、三叔白颖宇舍生取义时,他的悲愤之辞脱口而出,这句戏词之后,是白景琦下定决心,不做亡国奴,要与侵略者抗争到底的决心,也许他想说:“来吧,我候着呢!我不怕!”3.欣赏戏剧人物形象。
戏剧鉴赏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主题的基础和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戏剧艺术中的集中而概括的反映。
牢牢把握戏剧冲突,是鉴赏戏剧的关键。
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充分认识戏剧冲突的主要特征概括地说,有四个主要特点:1.尖锐激烈。
在戏剧中,一些平淡的矛盾往往被组织成有声有色、触目惊心的冲突,犹如一对山羊抵角,两只蟋蟀格斗,没有调和的余地。
由于矛盾的双方都有足够的冲击力,冲突的最后爆发是格外强烈的。
如《雷雨》中所有的人物都卷入了戏剧冲突,虽然未动刀枪,但人物之间的交锋却是惊心动魄的,最后矛盾达到一定程度终于总爆发。
2.高度集中。
戏剧要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社会矛盾,必须巧妙地把事件和人物集中组织在一起,使戏剧冲突鲜明突出。
如《雷雨》中30年来两代人的矛盾纠葛,集中在十七八个小时内展开,剧中场景凝聚在周家客厅和鲁家两处,犹如两军对垒。
周家客厅中的旧家具勾联起30年前鲁侍萍与周朴园的纠葛,“闹鬼”一事又关联着繁漪与周萍的往事。
鲁侍萍与周朴园的纠葛在前,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冲突在后,集中概括了这场冲突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茶馆》纵贯几十年,将六七十个人物之间的冲突,六七十个人物与时代的冲突,全放在茶馆中进行,可谓高度集中。
3.进展紧张。
戏剧冲突必须扣人心弦,波澜起伏,使观众一直处于紧张和期待之中。
如《窦娥冤》中的矛盾层层推进,先是蔡婆讨债被害,张氏父子趁势要挟,蔡婆的屈从引起窦娥强烈反对;接着张驴儿误毒死张老头,却嫁祸窦娥,窦娥临危不惧;再接着县官严刑,窦娥为了蔡婆而招承,法场呼冤;最后窦娥鬼魂托梦,终于沉冤昭雪。
在紧张的情节中,窦娥与蔡婆的冲突、窦娥与县官的冲突、窦娥与“天命”的冲突,都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4.曲折多变。
戏剧冲突往往是曲折复杂、变化多姿的。
如《西厢记》虽然情节并不复杂,但戏剧冲突却表现得委婉曲折、跌宕多姿。
在张、崔婚姻问题上,忽而由喜转悲,忽而由悲转喜,多次显露转机,却又戛然而止,因此曲折多变,绝无平淡之感。
戏剧人物鉴赏方法有三种

戏剧人物鉴赏方法有三种戏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其人物形象是戏剧作品的灵魂所在。
在戏剧欣赏过程中,对戏剧人物的鉴赏是至关重要的。
而要准确地鉴赏戏剧人物,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戏剧人物鉴赏的三种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戏剧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戏剧人物鉴赏的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对话语言的分析。
戏剧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通过他们的对话语言来表现出来。
因此,通过对戏剧人物的对话语言进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性格、思想和情感。
例如,当我们分析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哈姆雷特》时,可以通过哈姆雷特的独白和与其他人物的对话来揭示他的矛盾心理和复杂性格,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人物形象。
其次,戏剧人物鉴赏的第二种方法是通过行为动作的观察。
戏剧人物的行为动作往往能够直观地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通过观察戏剧人物的行为动作,可以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在莫里哀的喜剧《布鲁斯与布鲁克》中,通过主人公布鲁斯的滑稽行为和荒谬举动,可以深刻理解他的愚蠢和幼稚,从而更好地品味这部喜剧作品的幽默与讽刺。
最后,戏剧人物鉴赏的第三种方法是通过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来观察。
戏剧人物往往是在与其他人物的互动中展现出其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的。
通过观察戏剧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性格和行为。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喜剧《第十二夜》中,通过主人公维奥拉与奥利维亚、奥利维亚与奥西诺的情感纠葛,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这些人物的爱恨情仇和心路历程,从而更好地领略这部喜剧作品的魅力。
综上所述,戏剧人物鉴赏的方法有三种,通过对话语言的分析、通过行为动作的观察、通过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来观察。
通过运用这三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戏剧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戏剧作品。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够对广大戏剧爱好者有所帮助,让大家在戏剧欣赏中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和感受戏剧人物的魅力。
戏剧文学鉴赏方法举隅

戏剧文学鉴赏方法举隅戏剧文学鉴赏方法举隅王小军一般意义上的戏剧文学,指供表演使用的剧本。
这里所说的戏剧的鉴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欣赏戏剧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戏剧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只有冲突才能推动剧情的发展。
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
剧中人物由于性格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对社会的认识和采取的态度也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
把握住了戏剧冲突,就等于抓住了总纲。
如何理清戏剧冲突呢?首先,要了解戏剧冲突发生的背景。
如《窦娥冤》,只有了解了当时贪官污吏贪赃枉法,流氓无赖敲诈勒索,贫苦百姓听天由命的黑暗现实,我们才能明白窦娥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申的悲愤,才能懂得窦娥三桩感天动地的誓愿。
其次,要分清戏剧冲突的主次,明确构成冲突的基本内容。
任何一个剧本的冲突都不可能是单一的,有些甚至很复杂。
如《哈姆莱特》,有哈姆莱特与乔特鲁德之间的母子冲突,有他与好友雷欧提斯之间的冲突,有他与情人奥菲利娅的冲突,但主要是哈姆莱特与新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仔细研人物起辅助作用。
如《雷雨》第二幕开头的舞台说明:“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
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一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氛围,奠定了悲剧情调,烘托出入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思想情绪,也为下文雷雨声中矛盾冲突总爆发作好了铺垫。
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
人物语言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基本手段。
分析时应从人物语言的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富于动作性三方面人手。
戏剧语言必须高度个性化,不能干篇一律,千口一腔。
例如哈姆莱特拒绝爱情的话:“再会!或者要是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
”他爱着奥菲利娅,爱着一个和他母亲一样的女性。
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母亲的所作所为使得他把婚姻看作是一种丑恶的结合,他的奥菲利娅不也和他的母亲一样吗?于是他拒绝了爱情,却受到主要每一位读者对于戏剧形象,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

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戏剧是一种表演艺术形式,以表演者的肢体动作、语言、情感和行为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是指通过对人物角色的分析和理解,深入挖掘出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创作意图,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戏剧作品。
首先,要从人物角色的外在形象入手进行鉴赏。
观察和理解人物的外貌特征、服装打扮等方面的呈现,可以帮助我们对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背景、性格特点等有初步的了解。
同时,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声音等方面的语言来解读人物的情感表达和行为方式。
例如,一个人物的姿势是否自信、语调是威严还是凶狠等等,都能够帮助我们对人物角色进行判断和理解。
其次,要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状态来进行鉴赏。
一个好的戏剧人物往往拥有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思想,可以在特定场景中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情感。
通过分析和思考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能够深入理解人物的动机、信念、欲望和内心冲突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物在剧情发展中的选择和行为,使得人物角色更加真实和立体。
然后,要通过人物角色的社会关系和互动来进行鉴赏。
戏剧中的人物角色往往是多样化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可以为剧情和人物塑造提供丰富的内容。
观察和理解人物之间的互动行为、语言互动和情感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物角色之间的动机和态度,以及他们在剧情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最后,要通过对人物角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的理解来进行鉴赏。
每个戏剧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创作出来的,这些背景和语境都会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角色定位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和理解人物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人物形象的含义和创作意图。
综上所述,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是一种深入理解和欣赏剧中人物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对人物角色的外在形象、内心世界、社会关系和文化语境的多方面观察和分析,来揭示出人物的特点和创作意图,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作品。
戏剧人物鉴赏方法有三种

戏剧人物鉴赏方法有三种戏剧是一种充满魅力和艺术性的表演形式,而戏剧人物则是戏剧的灵魂所在。
要欣赏一部戏剧作品,我们需要对其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的鉴赏。
而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其中包括角色性格、行为特点和台词表现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戏剧人物鉴赏的三种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从戏剧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进行鉴赏。
每个戏剧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往往会在剧情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观众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与他人的交流以及所处环境中的表现来了解其性格特点。
例如,一个人物可能性格开朗豪爽,而另一个则可能性格内向沉静。
通过对性格特点的鉴赏,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戏剧人物,同时也更容易对其产生共鸣。
其次,戏剧人物的行为特点也是进行鉴赏的重要方面。
人物在剧情中的行为举止往往能够反映其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
观众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所面临的选择和决策,以及对他人的态度来了解其行为特点。
例如,一个人物可能表现出坚毅不屈的性格,而另一个则可能表现出优柔寡断的特点。
通过对行为特点的鉴赏,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从而更好地理解戏剧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最后,戏剧人物的台词表现也是进行鉴赏的重要内容。
人物在剧情中的台词往往能够直接展现其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观众可以通过人物的台词内容、表达方式以及情感表现来了解其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例如,一个人物可能通过台词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而另一个则可能通过台词表现出对命运的不满和抗争。
通过对台词表现的鉴赏,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戏剧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综上所述,戏剧人物鉴赏方法主要包括性格特点、行为特点和台词表现三个方面。
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鉴赏,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戏剧人物,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戏剧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希望大家在观赏戏剧作品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更加深入地感受戏剧的魅力和艺术性。
高中戏剧分析与鉴赏方法

奥斯克里 巧言诱骗 (宫廷大臣)
老国王
三、分析人物形象
1、欣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首 先要关注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同一个人物的性格是多侧面的,不同的人 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在欣赏人物 形象时,首要的是抓住其主要性格特征。
2、要揣摩人物的语言。
戏剧中人物的语言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 段,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重要载体。
鲁大海 (挣扎) 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
周 萍 (向外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
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
潜台词
如《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责问就寓意深刻 “你来干什么?”其言外பைடு நூலகம்意则是“你是来报复的 吗?是要让我身败名裂吗?还是要拿往事来敲诈我 ”
如《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一一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
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从客观上讲,是由于反动势力的过于强大。哈姆雷特是封建社会内 部出现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他的理想是进步的。他与克劳狄斯为 首的宫廷集团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为实现美好理想 与社会恶势力所进行的斗争。在这样的时代中,恶势力当道,美丑颠 倒,人文主义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先进人物的斗争也必然遭到厄 运。 •从主观上讲,哈姆雷特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人 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人文主义者追求的是个性解 放、个性自由。哈姆雷特的思想局限更突出地表现在他脱离群众,孤 军奋战,只想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改造社会的巨大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了解主要矛盾冲突
理清矛盾冲突的线索(如何产生矛盾冲突——产生了何种性质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发展进程如何),就完整地鉴赏了戏剧文学的主要情节。
二、鉴赏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是构建剧本的基础。
主要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也称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这是人物心理活动与行为动作的外观,由此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质的语言,主要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剧情发展的布景、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能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尽管舞台说明是戏剧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同人物语言相比,它起辅助说明的作用,因此,鉴赏戏剧文学,更要紧的是品味人物语言。
品味人物语言,应关注以下三方面:
1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因为个性化的语言能准确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
戏剧文学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尤其重要。
优秀的戏剧人物语言往往三言两语就能把人物个性展示出来。
2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即戏剧冲突中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或人物内心活动。
我们常说的“行由心指”“言为心声”,就是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必定通过言、行表达出来,这种显示动作性的语言,出自人物内心,因而能展示人物丰富的心理境界。
3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也就是“言外之意”“话外之音”。
这是话语字面意思以外的一种深层意义。
优秀的台词往往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给人以深广的想像空间,能起到一石多鸟之效。
三、在鉴赏戏剧冲突、品味戏剧语言的基础上,不应忽视对戏剧人物形象的鉴赏
1欣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关注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同一个人物的性格是多侧面的,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在欣赏人物形象时,首要的是抓住其主要性格特征。
2要揣摩人物的语言。
戏剧中人物的语言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重要载体。
3要顺着剧情发展的线索,理清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心路历程。
理清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心路历程,才称得上对戏剧人物形象比较全面的鉴赏。
结合事例来分析一下:
(1)理清人物关系,把握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是戏剧的一大要素,矛盾是人物构成的。
要把握矛盾,必须理清人物关系。
例:试举例分析戏剧人物性格
------举例分析《雷雨》中周朴园的性格。
分析:要做好这个题目,必须首先理清戏剧中周、鲁两家人物之间都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雷雨》中有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鲁大海与周萍的矛盾、鲁侍萍与周萍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冲突构成了复杂的戏剧冲突。
在周、鲁两家八个人物之间存在着夫妻、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兄妹和主仆之间的多种关系,这些关系层次交叉,互相牵连,产生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和阶级对立。
这一悲剧深刻反映了社会的阶级剥削、阶级压迫,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阶级对立,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资本家与工人的阶级冲突是最本质的冲突。
这个矛盾的存在、发展,决定了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但是,我们在分析人物时,不能仅仅抓住主要的矛盾说周朴园虚伪、冷酷就万事大吉;因为周朴园与他人存在多种关系,不可能不影响他的思想性格,所有他应该是复杂的,我们在分析时必须注意他的复杂性,才能全面准确地做答。
(2)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戏剧语言是另一大要素,人物性格和关系主要靠语言展现,必须仔细品位。
戏剧人物语言有这些主要特点: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富于动作性。
A、把握个性: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
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
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例:《窦娥冤》中,在押赴刑场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一细节对塑造窦娥形象有什么作用?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
〔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么主意?
〔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
〔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
〔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分析:高明的戏剧家,常常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纵观全剧,作者在刻画窦娥反抗性格的同时,也注意逐一展现人物性格中温顺善良的另一侧面。
这折戏中写她赴刑场时,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的细节,可见在走向死亡的路上、窦娥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
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就越发显出她的冤屈,她的反抗和抗争也就越令人同情。
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其丰满动人,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也更为有力。
B、挖掘深意: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
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
“潜”,是隐藏的意思。
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
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雷雨》中,鲁侍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句台词中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萍(向外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分析:这里鲁侍萍的语言,有言外之意,有未尽之言。
这里三个“ píng”字,各有其含义,“萍”是母亲的呼唤,亲情的体现。
其含义是:你是我的亲儿子,大海的亲哥哥,你不能打自己的同胞兄弟啊……但这时侍萍很快意识到,周萍的地位、周萍所受到的教育,不容周萍承认这样地位低下的母亲,不能说破他们的骨肉关系,也分明感受到了阶级对立的尖锐,于是抑制住痛苦感情,用谐音字来掩饰。
充分表达了鲁侍萍当时痛苦、失望和愤恨的爱憎交织的复杂思想感情。
C、想象补充:动作语言也叫情节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它不是静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的体现。
例:《惊梦》中“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从这段唱词中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特征?
分析:她先是沉思,继而整理饰物,接着侧身斜视,惊讶地发现自己被镜子偷映进去,然后徐步香闺。
这段唱词包含了许多漂亮的表演动作:转身、抖袖、碎步、凝神等。
(3)细读舞台说明,了解戏剧剧情。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
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例:《雷雨》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午饭后,天气很阴沉,更郁热,潮湿的空气,低压着在屋内的人,使人成为烦躁的了。
〔朴园点着一只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
周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鲁妈)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
鲁侍萍:(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
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分析: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
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
不
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这一点跟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