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厦门园博园”社会实践活动和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园博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园博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园博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园博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一、引言园博园是一个以展示园艺、示范农业、展览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园博园进行社会实践,这不仅有助于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我参加园博园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园博园对社会的重要意义,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二、对园博园的认识和了解园博园位于市中心附近,占地面积广,设施完善,是一个具有极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公园。

园博园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园艺展览,还有文化展览、农业示范区等,以及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

园博园的建设不仅是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向人们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三、社会实践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1. 加强团队合作在园博园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践的。

在小组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无论是分工合作,还是互相帮助,都需要团队的协作和配合。

只有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2. 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园博园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实践技能,比如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需要动手搭建展台,组织观众参观参展,与观众交流互动等。

这些实践技能的掌握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3. 增长见识园博园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园艺、文化和农业资源,它们不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态的传承和展示方式。

通过参观园博园,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园艺和农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4. 培养社会责任感园博园不仅提供娱乐、欣赏的场所,还致力于推动农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参与园博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让我们懂得要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园博园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作用园博园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对个人的锻炼,更是对社会的贡献。

园博园的收获与感悟100字

园博园的收获与感悟100字

园博园的收获与感悟100字
参观园博园让我获得了许多收获与感悟。

首先,园博园展示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植物种类,让我深刻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奇迹。

我意识到要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的恩赐。

其次,园博园里的建筑设计和艺术展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学到了关于建筑艺术和园林设计的知识,欣赏到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奇妙之处。

另外,园博园举办的展览和活动让我了解到了不同地域和文化的多样性。

我学到了许多关于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并且对于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重要的是,园博园的参观也让我意识到了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传承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而言之,园博园的参观给我带来了知识、美感和责任感,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多彩的世界。

学生参观园博园心得体会

学生参观园博园心得体会

学生参观园博园心得体会学生参观园博园心得体会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参观园博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参观园博园心得体会1在10月14日我们五年级终于盼来了去园博园的日子。

微风轻轻地吹着,我已经早早地来到了学校。

过了一小会儿,李校长对我们说清楚了注意事项之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上了车。

大概过了两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园博园。

一进门,我就看到了:成片的小花、被修剪成凤凰的树……我们首先去的是苏州园。

苏州园位于园博园传统展园景区,定位是展示江南古典园林,着重体现私家园林的韵味,是一座融合苏州古典园林和金陵园林特色的集锦园。

江苏园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过去,苏州园林是大户人家的私家园林。

进入大门后首先是门厅,这是起轿落轿的地方。

这里的门厅是仿造苏州留园的.门厅而建,门厅有一片大照壁,门厅里种植有松、竹、梅这“岁寒三友”。

之后我们去了锦绣谷。

锦绣谷原为永定河河床的一部分,曾作为采砂场,后成为建筑垃圾填埋场,至园博会筹建仍留有一个面积为10公顷,深达30米的大沙坑。

设计师利用既有地形,将现状垃圾填埋场改造为下沉式景观花园,取传统的“燕京八景”之精髓,内设有燕台大观、风篁清听、云台叠翠、云飞霞起、绿屿花洲、林天霞影、采芳云径等景区和大型山石叠水、花卉瀑布等景观。

最后我们去了北京园。

这个依山而建、占地1.3公顷的北京园,由三进庭院组成,融汇了皇家园林的精华,包括幽雅的宫廷园、富丽大气的山水园、含蓄内敛的山地园,处处彰显了皇家园林富丽典雅的气质。

这次游园博园活动,我受益匪浅!学生参观园博园心得体会2今天,我和同学们去了郑州园博园。

五月的园博园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湛蓝的天空,澄澈的河流,金色的太阳笼罩着大地,一片片绿色的草地,一切都是那么清新,那么生机勃勃。

二年级参观园博园我的感受作文

二年级参观园博园我的感受作文

二年级参观园博园我的感受作文今天,我们二年级的同学们一起去了园博园参观。

那可真是个大家伙啊!一进门,我就被眼前的美景给吸引住了。

那里有各种各样的花儿、树木和草地,还有许多奇奇怪怪的建筑物。

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里。

我们先去了花卉区。

那里有红色的玫瑰、黄色的菊花、紫色的薰衣草......我简直不
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些花儿都是那么美丽动人,让人忍不住想要摘一朵带回家。

可是老师告诉我们,不能随便摘花哦,要保护环境。

接着,我们又去了动物区。

那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比如熊猫、长颈鹿、猴子等等。

我最喜欢的是熊猫,它们圆圆的身体和黑白相间的毛发真是太可爱了!我还看到了一只懒洋洋的大象,它正在用长长的鼻子吃东西呢。

不过,我们也不能随便喂食动物哦,要让它们保持健康。

除了花卉区和动物区之外,园博园还有许多其他好玩的地方。

比如水上乐园、游乐园、科技馆等等。

我和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在水上游来游去,一会儿在过山车上尖叫不止。

真是太过瘾了!
不过,参观园博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人太多了,有时候会感到很拥挤;还有一些设施不够完善,需要改进和完善。

但是总的来说,这次参观园博园的经历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忘的。

我会永远珍藏这段美好的回忆!。

园博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简短

园博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简短

园博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简短
社会实践是我大学生活中的一次重要经历,参观园博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园博园展示了园艺文化的魅力。

在园博园的各个展馆中,我见到了各种形态各异的花卉和植物,它们以绚丽多彩的色彩和各自独特的形状令人赞叹。

此外,园博园还展示了许多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技巧,让我对园艺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园博园展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园博园中,我看到了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展览和宣传活动。

这让我认识到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从个人做起,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外,园博园也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在园博园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好。

我看到了许多人们在园中放松身心、感受自然的场景,这让我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园博园的社会实践,我不仅了解了园艺文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还学到了许多与人沟通和团队合作的技巧。

我相信这些经验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所帮助。

我会将这些体验和收获融入到我的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周园博园社会实践报告

一周园博园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园艺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园林园艺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本周我参加了园博园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在园博园一周社会实践的报告。

二、实践背景园博园,全称为中国园林博览会,是我国园林园艺行业的重要盛会。

园博园汇集了全国各地优秀的园林园艺作品,展示了我国园林园艺的发展成果。

此次社会实践旨在让我深入了解园林园艺行业,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内容1. 参观园博园在园博园的参观过程中,我了解了园博园的整体布局、园林园艺作品的设计理念以及园林植物的种类、习性等。

以下是我参观过程中的一些收获:(1)园博园以“绿色、生态、人文、和谐”为主题,充分展示了我国园林园艺的发展方向。

(2)园博园内园林园艺作品风格各异,既有江南园林的婉约,又有北方园林的豪放。

(3)园林植物种类繁多,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观赏体验。

2. 参与园林园艺讲座在园博园期间,我参加了多场园林园艺讲座。

通过讲座,我对园林园艺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参加讲座的一些收获:(1)了解了园林园艺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学习了园林园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掌握了园林植物养护的基本技巧。

3. 实地考察园林园艺项目在园博园的实地考察过程中,我参观了多个园林园艺项目,以下是我考察的一些项目:(1)生态公园:该项目以生态、环保为主题,展示了我国园林园艺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成果。

(2)历史文化园:该项目以历史文化为背景,展示了我国园林园艺在传承文化方面的作用。

(3)现代园林:该项目以现代设计理念为引领,展示了我国园林园艺在创新方面的成就。

四、实践总结1. 提高专业素养通过一周的园博园社会实践,我对园林园艺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我国园林园艺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 培养实践能力在园博园的社会实践中,我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怎么样写园博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怎么样写园博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怎么样写园博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在园博园的社会实践中,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我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园博园的实践活动中,我们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通过这个过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只有团结一致,互相支持,我们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其次,我意识到了沟通的重要性。

在园博园实践中,我们需要与不同的人交流合作,包括其他参观者、志愿者和园区工作人员。

我发现,通过良好的沟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减少误会和冲突,并且能够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另外,园博园的社会实践也让我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参观园区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园博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在园区内设置了很多环保设施和措施,如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发电设备等。

这让我明白到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激发了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

最后,通过园博园的社会实践,我对自己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不足之处。

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提升,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总的来说,园博园的社会实践给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我明白了团队合作、沟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对自己
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次实践经历让我成长了许多,我相信这些经验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

厦门园博园实习心得

厦门园博园实习心得

厦门园博园实习心得举办于厦门岛外的第六届园博会,以“和谐共存·传承发展”为主题.园址占地约 6.76平方公里. 本届园博会以“和谐共存·传承发展”为主题,本着“展园景致景观优美、自然和谐、海峡两岸风情浓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内容涵盖园林花卉、休闲旅游、自然生态、文化艺术和商贸交流,全方位地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和丰富多彩的国际园林风格,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精神。

厦门园博园各景观分区:厦门园博园还是国内首个按园林流派建园的景观园,这里汇聚了国内江南园、岭南园、北方园、闽台园、民族风情园等几大园林流派、各色园林的经典之作。

走进园博园,就能清晰地感受到各地园林艺术的不同风格、不同魅力,领略到古今园林艺术迥异的美感。

北方园区占地面积约5.1公顷。

充分利用山体的景观控制性,紧扣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北方园林意境的精髓,突出皇家园林严谨的视觉控制轴线以及登高远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室气魄。

江南园区占地面积约9.3公顷。

展现江南水乡特色和古镇风韵。

采用江南园林理念设计手法,布局精练,造型轻巧简洁,色彩淡雅,轮廓柔和优美。

建筑沿河沿街,形成集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水乡建筑风格。

岭南园区占地面积约4.45公顷。

设计选取了岭南特色的景观元素,以广东一个典型的古村落为设计借鉴的蓝本,营造出岭南乡土世俗生活场景和氛围。

现代园区占地面积约3.9公顷。

全园以“时代乐章”为主题,通过简洁理性的现代园林设计手法,营造多种空间感受,充分展示现代园林的新潮特性。

民族风情园区占地面积约3.4公顷。

以一个民族风情广场为核心,突出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主题,融合和组织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展区。

国际园区占地面积约4.4公顷。

展示世界各地园林风格。

风景园林师园区占地面积约2.1公顷。

为国内外风景园林师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现自我的空间。

公共园区占地面积约2.45公顷。

展园沿“S”曲线小径布置,简洁生动,为园林企业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厦门“园博园”社会实践活动和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七年8班:陈艺漩
2013年4月18日,我们武汉四中的几位学生有幸来到厦门园博园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和参观学习,虽然时间很短暂,只有1天,但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我在门口参观版面看到了园博园的整体规划,在我的印象中好像看见参观版面上写着“园博园规划片区总面积6.7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03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园博园主展区、生态湿地公园、水景及水上运动、温泉度假村等商业配套设施。

园博园片区规划以半岛、岛屿的形式进行总体布局,由九个岛屿和两个半岛组成。

其中五个为展园岛屿,四个小岛为生态景观岛。

以此为基础,分期规划建设东边的自然原生岛、西侧的杏林苑、中部的教育之园、石文化园和北侧的山林休闲园,形成一片中央公园式的大绿地。


我们这次主要参观了园博岛(主岛)、闽南文化岛(辅岛)和贯穿两岛的园博大道,分别为中国四大园林流派园区(江南园区、北方园区、岭南园区、民族风情园区)、现代园区、国际园区、风景园林师园区和公共园区。

走进园博园能清晰地感受到各地园林艺术不同风格和魅力,领略到古今中外园林艺术迥异的美感。

下面我分别谈谈我对几个主要景点的感受:
1、园博大道:园博园大门是以厦门市鸟白鹭为原型,塑造了“白鹭展翅飞”的优美造型,非常具有动感和地方特色。

园博大道,具有景观交通休闲多种功能,是园博会的主轴,形成了贯穿南北的主要空间轴线。

以“花好月圆为”主题,起点为“花之门”,与之相呼应的终点处放置名为“月光环”的大型景观构筑,设计理念来源于月的阴晴圆缺,它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不由使人联想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期盼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此时、此地、此景,感觉非常协调,境由此生。

除此之外,整个园博大道仿佛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花境的运用使园博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得到了全面的诠释。

沿途不断会开辟供人休息赏景的小空间,放置雕塑小品、坐凳和花架凉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江南园区:参观了以南京、成都、济南为代表的共10个城市展园,采用江
南园林理念设计手法,布局精练,造型轻巧简洁,色彩淡雅,轮廓柔和优美,“粉墙黛瓦”风格展现江南的水乡特色和古镇风韵。

建筑沿河沿街,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

3、北方园区:以北京、天津、河南为代表共有六个城市展园,充分利用了山体的景观控制性,紧扣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北方园林意境的精髓,房山石、垂花门、汉白玉拱桥等园林要素的运用强化突出皇家了园林严谨的视觉控制轴线和庄重的风格,建筑庄严、厚重是这一园区的鲜明特色。

4、民族风情园区:以一个民族风情广场为核心,突出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主题,融合和组织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展区。

有西藏、云南、蒙古、新疆石河子、贵阳、呼和浩特等城市参展,各少数民族地域特色特色鲜明,置身其中仿佛身临其地。

5、现代园区:共参观了上海园、重庆园、烟台“烟景荟园”、合肥“和园”、威海园等9个城市展园。

整个园区以“时代乐章”为主题,设计简洁大方,采用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塑造了丰富的园林空间,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6、国际园区:包括澳大利亚、日本、埃及、墨西哥、美国、新加坡等24个国家的展园。

展示世界各地的园林特色和建筑风格。

如新加坡的“狮身鱼尾”雕塑、非洲草原的“金钱豹追逐羚羊”的雕塑以及荷兰的“大风车”无一不体现着各国的地域特色。

7、闽台园:是集中反映闽台文化的场所,是主办地福建及近邻台湾园林的共同展示区。

意在反映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同属一个中国的思想。

通过为数3个多小时的紧张的游览,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感触颇深:
1、园中园的处理手法。

在园博园主岛上分别布置的北方园区、江南园区、岭南园区、民族风情园区、现代园区、国际园区和风景园林师园区等园区,各园区分处主岛不同方位,与整个园博园不可分割却又自成体系,包括道路系统、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等园林要素的设计运用,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同时与园博大道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游览体系,营造出一个个形散神不散的景观空间。

2、比例和尺度合理宜人。

作为集会、庆典的重要场地,园博广场不仅要满足功能的需要,而且必须满足景观比例和尺度的要求。

在设计手法上设计师采用了“尺度变异”的手法,用夸张的尺度通过巨型花盆改变广场的尺度感,60CM宽的花坛压顶,近3M高的花盆,使之与宽阔的园博广场尺度协调统一。

而在其他小面积的园区内,你就会发现与人的活动尺度相协调的诸多小空间,如小型花架和亭廊等。

3、设计手法形式灵活多样,变化多端,充分发挥了设计师的想象力。

例如:园博广场的设计主题“鹭舞琴韵”,地面铺装以深浅带状形式寓意琴键,“白鹭”造型灯仿佛一群白鹭飞向水面,映衬厦门特色“钢琴之岛”和“鹭城”的美称;以“白鹭展翅”作为设计灵感的门形构架为入口标志;青岛园以青岛啤酒瓶造型设计的坐凳等等,那么自然,那么贴切,使人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想象力。

总之,万变不离其中,园博园各园区的设计是我国传统园林的集大成之作,是对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

通过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参观学习,我更加深了对我国著名园林的理解,感知了各种设计手法的运用,有助于我们不断探索现代园林发展的方向。

以上是我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参观学习园博园后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和共同进步,当然最重要的是感谢双语的领导们给我们同学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和参观学习的机会。

我万分感谢!
2013年4月18日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