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石墨减磨钢的研究

含硫石墨减磨钢的研究
含硫石墨减磨钢的研究

含硫石墨减磨钢的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张彬2010131030

指导教师:张长军教授

摘要

含硫石墨减磨钢是一种新型自润滑剂与钢复合的减磨材料,含硫石墨减磨钢可替代青铜、黄铜做磨擦件,与硬度HRC40-50的45号钢匹配,可使滑动磨擦部件寿命提高两倍以上。本文论述了含硫石墨减磨钢的设计原理、减磨机制、化学元素的作用、材料的焙炼、铸造、热处理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情况,阐明开发含硫石墨减磨钢的重要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含硫石墨、减磨钢、减磨材料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有色金属价格,尤其是铜的价格不断土涨和供应状况日益紧张,因此,世界各国争相在各个领域内开发用廉价的黑色金属代替昂贵的有色金属的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全世界每年要用大量的铜合金作磨擦的材料,铜合金成本高,消耗量大,在经济和资源上造成极大的浪费。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在用黑色金属材料代替铜合金磨擦材料方而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开发的含硫石墨减磨钢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磨性优越等特点。用这种新材料作轴瓦、螺母、蜗轮等,寿命高于铜合金。而且,该材料价格低廉开发和推广含硫石墨减磨钢,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开辟用黑色金属代替有色金属的领域,前途广阔,意义深远。

二、减磨机理

众所周知,耐磨材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抗磨材料,像高锰钢。这种钢是在含碳过饱和的奥氏体组织状态下使用的。两物体相互磨擦时,由于应力的作用而发生滑移,形成马氏体而导致表层硬化;一类是轴承钢,轴承钢的使用状态则是回火马氏基体上均匀分布细粒碳化物,这种组织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所以,耐磨性好。总之,这些钢的良好的耐磨性都是由材料表面的高硬度,高强度引起的。但在有些条件下,对价格昂贵或更换不方便的磨件,不仅不能损坏,而且还应尽量提高那些磨件的寿命。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高硬度的抗磨材料显然就不合适了。以前,一般都采用在青铜或黄铜材料加上适当的润滑剂以提高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尽管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并且也能较好地保护磨件免受破坏,但成本高,寿命短,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我们受到在生产中人们给机械磨擦件加机油、黄油、石墨粉、硫化物粉等物质作润滑剂的启发,研制了含硫石墨减磨钢。该钢基体上分布着大量的游离石墨和硫化物(如图一所示)。

这些游离的石墨与硫化物一方面隔离了两个相互磨擦的物体间的直接接触;另一方面,也改善了润滑性能。同时,游离石墨形成的微孔,在磨擦中带入大量的外加润滑剂,其作用与含油轴承极为相似。

我们在试验中发现,在一定压力下,用含硫石墨减磨钢作磨擦件时,接触表面有足够的润滑剂带入,润滑条件良好。而且青铜、黄铜作磨擦件时,由于接触表面无微孔,不能带入足够的润滑剂,结果接触面发干,零件发热。这充分说明了含硫石墨减磨钢无论在自润滑,还是在改善润滑条件方面都比黄铜、青铜的好。

在碳钢中,珠光体的耐磨性比铁素体的好,其耐磨性一般随着珠光体的体积百分数的增加而提高(如图二所示),

并且在相同条件下,含碳量相同时,片状珠光体组织的耐磨性比粒化组织的好。为了提高材料耐磨性,我们应尽可能多地保证基体组织为片状珠光体,铁素体含量要严格控制在5%以下。

三、化学元素的作用

碳:碳是材料获得强度和耐磨性的重要元素,是石墨的组织材料和强烈的促进石墨化元素。其含量的一部份组成珠光体基体;另一部份组成游离石墨作固体润滑剂,起减磨作用。碳含量高时,形成渗碳体组织珠光体,并且,增加了石墨的晶粒数,在热处理过程中,获得较多的退火石墨,有利于减磨,但机械性能有所下降。碳含量较低时,难于得到退火石墨,减磨效果降低,而且铸造性能恶化。所以,含碳量的多少是耐磨材料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

硅:硅是强烈的促进石墨化元素,其作用为硅进入奥氏体中使晶核扭曲,削弱了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加快铁原子的自扩散的速度。同时,硅使共晶和共析点向上向左移动,这样就降低了碳在固溶体和液体的溶解度,促进石墨化。一般讲,石墨量随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如图三所示)。石墨形状逐渐从细小变为粗大,石墨化所需要时间也逐渐缩短。硅含量在1.0-2.0%范围时,促进石墨化程度已相当强烈。硅促进石墨化,缩短石墨化时间比碳更强烈,但过高的硅使石墨分枝增加,机械性能下降。

硫和锰:硫一般来讲是一个有害元素,在渗碳体周围形成FeS或硫共晶体薄膜,阻碍渗碳体析出,阻碍石墨化。其作用一般随冷却速度的提高,含硫量、含碳量的降低而增加。硫还使析出石墨粗大,钢水中存在大量硫化物,使钢锭液浑浊,降低

钢锭液流动性、并妨碍气体析出,严重影响铸造性能,降低铸件韧性,并延长退火时间。

锰:由于锰和硫的亲合力很强,加入锰,使之一部份形成MnS或(MnFe) S,这样不仅消除了硫阻碍石墨化等有害作用,而且MnS或(MnFe) S作为固体润滑剂分布在珠光体上有利于材料的减磨;另一部份锰溶入珠光体基体中,细化珠光体,增强珠光体中铁素体强度,对提高材料强度和耐磨性有利。同时,锰还能提高珠光体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硫和锰形成高熔点的MnS存在于基体中充当石墨化时的非自发晶粒,也有一定的促进石墨化作用。但锰又是一种较弱的阻碍石墨化元素,只有含量超过1.5-2.0%时,才有显著表现。锰和硫要按一定比例加入。

铜:铜能稳定珠光体,强化固溶体,促进珠光体的形成和增加珠光体的弥散度,有一定的促进石墨化作用,但作用较弱,仅为硅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同时,铜也能提高铸件在酸性介质中的耐蚀性。

铬和钒:这些是强烈的阻碍石墨化元素,强烈地阻碍碳原子在奥氏休中的扩散,并形成合金碳化物或复合碳化物,在高温下极其稳定。所以,我们必须严格加以控制(铬与钒之和在0.01%以下)。

四、材料的熔炼、铸造及热处理

为获得合格的化学成份,对原材料需采取严格管理,对每种原材料必须有明确的生产厂家,要有一定化学成份,一定的块度和清洁度。

材料的熔炼一般在中频电炉(或电弧炉)上进行。生铁、废钢、硅铁、锰铁等经烘烤后按需量依次加入。硫可采用冲包法加入。严格禁止钒、铬等元素混入。

含硫石墨减磨钢铸造性能良好,比普通碳素钢有更好的流动性,但收缩率较大,易产生中间缩孔,所以加大冒口或采取保温冒口,才能得到致密铸件。上注法浇注温度为1400℃左右,底注法的浇注温度为1450℃左右,浇注后铸件的冷却速度需要严格控制在工艺规定的范围。

铸造成型的减磨材料,其金相实际上呈网状渗碳体及珠光体组织(如图四所示),其宏观断口呈白色,材质硬度高(HB>500),且很脆,其组织是不稳定的。通过石墨化退火,使网状渗碳体分解,得到珠光体基体加均匀分布团絮状石墨和硫化锰组织(如图五所示),对基休剖裂作用小。热处理时还能消除了铸件的铸造应力,因此,

该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抗断裂,抗冲击能力(5σ≥500MPa,αk≥15J/cm2),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HB200~250)、铸造工艺性能及优良的耐磨性。

为确保材料的优良性能,金相组织中不允许有条状石墨和二次渗碳体存在,铁素体含量不大于5%。

五、材料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

含硫石墨减磨材料为珠光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团絮状石墨及硫化物组织,具有较高的强度、冲击韧性和良好的耐磨性,替代铸造青铜、黄铜作蜗轮、螺母等耐磨件,不仅有效,而且价格低廉。

机械性能含硫石墨减磨材料抗拉强度高,有一定的冲击韧性(如表一所列)

同时,还有耐磨性:磨损对比试验在M S3B往复式耐磨试验机上进行。润滑条件为30号机油;溜板往复运动距离为172mm;溜板每秒钟往复次数为57次,上试样为试验件,下试样为45号钢淬火件,硬度为HRC50;试验压强为1216KPa运转6万次的试样失重情况如表二所列:较好的耐热性,减振性,低的缺口敏感性,易于切削加工等优点。

从上述试验中可以着到,含硫石墨减磨钢有很好的耐磨性,在试验中发现含硫石墨减磨钢有很好的自润滑效果。

六、材料实际使用情况及经济效益分析

含硫石墨减磨钢制成蜗轮在杭州罐头食品厂、杭州松木场煤饼厂、杭州印铁温度表厂现场试用,寿命比黄铜蜗轮提高两三倍;制成螺母在诸暨铅锌矿、ZY24凿岩机上替代锡磷青铜螺母试用,也有良好效果。含硫石墨减磨钢铸件每吨8900元,比铸造青铜或黄铜(每吨18000元)下降50%左右。每年使用蜗轮以1000吨计算,仅此项即可节约资金900余万元,节约有色金属。加上使用寿命提高,则年经济效益在1800万元以上,若向全国推广,效益更为显著。

七、结论

1.含硫石墨减磨钢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良好的减磨性,可以替代铸造青制造蜗轮,螺母等,实际使用寿命提高两倍以上。

2.含硫石墨减磨钢的生产原料为常用金属,来源广,价格低,仅为青铜、黄铜的二分之一,在减磨件上使用可节约大量的有色金属。

3.含硫石墨减磨钢生产工艺简单,热处理工艺可行,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4.本研究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90108452.2。

参考文献

1.西·伊·鲁德尤克和符·伊·法古拉,俄刊《铸造生产》1981,(1):11一12

2.藤田秀雄,福田昌弘、特许公报,昭和63一61371,67一70

3.《铸铁热处理》,姜振雄编。

4.《铸铁与铸钢》,日本钢铁协会编。

石墨烯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作业 学生姓名 年级专业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目录 第一部分文献查阅练习 (1) 第二部分文献总结练习 (7) 第三部分科技论文图表练习 (8) 第四部分心得体会 (11)

第一部分文献查阅练习 1、黄毅,陈永胜.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相关应用.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9年第39卷第9期:887-896 摘要:石墨烯是2004年才被发现的一种新型二维平面纳米材料,其特殊的单原子层结构决定了它具有丰富而新奇的物理性质.过去几年中,石墨烯已经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国际前沿和热点.在石墨烯的研究和应用中,为了充分发挥其优良性质,并改善其成型加工性(如分散性和溶解性等),必须对石墨烯进行功能化,研究人员也在这方面开展了积极而有效的工作.但是,关于石墨烯的功能化方面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对各种功能化的方法和效果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对石墨烯进行预期和可控的功能化是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重点阐述了石墨烯的共价键和非共价键功能化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功能化石墨烯的应用作了介绍,最后对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功能化应用 2、胡耀娟,金娟.石墨烯的制备、功能化及在化学中的应用. 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Acta Phys.-Chim.Sin.,2010,26(8):2073-2086 摘要:石墨烯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碳纳米材料,它的特殊单原子层结构使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石墨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当前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本文仅就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功能化方法以及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重点阐述石墨烯应用于化学修饰电极、化学电源、催化剂和药物载体以及气体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石墨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制备功能化应用. 3、杨永岗,陈成猛,温月芳.新型炭材料.第23卷第3期 2008年9月:193-200 摘要:石墨烯是单原子厚度的二维碳原子晶体,也是性能优异的新型纳米复合填料。近三年来,石墨烯从概念上的二维材料变成现实材料,在化学和物理学界均引起轰动。通过述评氧化石墨及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结构、改性及其与聚合物的复合,展望了石墨烯及其复合

石墨烯(论文)

石墨烯的制备,特征,性能及应用的研究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徐涛 010051 摘要: 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的二维自由态原子晶体, 它是构筑零维富勒烯、一维碳纳米管、三维体相石墨等sp2 杂化碳的基本结构单元, 具有很多奇异的电子及机械性能。因而吸引了化学、材料等其他领域科学家的高度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几年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包括石墨烯的合成、去氧化、化学修饰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内容。石墨烯由于其特殊的电学、热学、力学等性质以及在纳米电子器件、储能材料、光电材料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引起了科学界新一轮的碳! 热潮。分析了近1 年来发表在Science、Nature 等期刊上的关于石墨烯的论文, 对石墨烯制备、表征及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对各种制备技术及表征手段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字: 石墨烯, 制备, 表征, 应用, 石墨烯氧化石墨烯(GO) 功能化石墨烯传感器 碳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有着独特的性质,是所有地球生命的基础。纯碳能以截然不同的形式存在,可以是坚硬的钻石,也可以是柔软的石墨。碳材料是一种地球上较普遍而特殊的材料, 它可以形成硬度较大的金刚石, 也可以形成较软的石墨. 近20 年来, 碳纳米材料一直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 1985 年发现的富勒烯[1]和1991 年

发现的碳纳米管(CNTs)[2]均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兴起了研究热潮. 2004 年, Manchester 大学的Geim 小组[3]首次用机械剥离法获得 了单层或薄层的新型二维原子晶体——石墨烯. 石墨烯的发现, 充 实了碳材料家族,形成了从零维的富勒烯、一维的CNTs、二维的石墨 烯到三维的金刚石和石墨的完整体系.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sp2 杂 化连接的单原子层构成的, 其基本结构单元为有机材料中最稳定的 苯六元环, 其理论厚度仅为0.35 nm, 是目前所发现的最薄的二维材料[3]. 石墨烯是构成其它石墨材料的基本单元, 可以翘曲变成零维 的富勒烯, 卷曲形成一维的CNTs[4-5]或者堆垛成三维的石墨(图1). 这种特殊结构蕴含了丰富而奇特的物理现象, 使石墨烯表现出许多 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 如石墨烯的强度是已测试材料中最高的, 达130 GPa[6], 是钢的100 多倍; 其载流子迁移率达1.5×104 cm2〃V-1〃s-1 [7], 是目前已知的具有最高迁移率的锑化铟材料的2 倍, 超过商用硅片迁移率的10 倍, 在特定条件下(如低温骤冷等), 其迁移率甚至可高达2.5×105 石墨烯的热导率可达5×103W〃m-1〃K-1, 是金刚石的3 倍[. 另外, 石墨烯还具有室温量子霍尔效应(Hall effect)[10]及室温铁磁性[11]等特殊性质. 石墨烯的这些优异性引 起科技界新一轮的“碳”研究热潮, 已有一些综述性文章从不同方面对石墨烯的性质进行了报道.,本文仅根据现有的文献报道对石墨烯 的制备方法、功能化以及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石墨化碳和活性碳的不同

活性炭属于无定型碳,在结构上微晶碳是不规则排列,在交叉连接之间有细孔,在活化时会产生碳组织缺陷,是一种多孔碳,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 石墨化碳黑(GCB)是碳黑在惰性气体(通常为氩气)保护下加热到2700 ℃左右生成的一种碳材料。石墨化碳(Carb)由微弱的范德华力结合,排列松驰的网状层面组成的球状质点-胶体单元所组成,属于较低石墨化程度的碳素物质在高温条件下,碳黑内部和表面的大空隙结构被破坏,表面生成光滑、无孔的石墨晶型结构。因此GCB表面的碳原子之间都是SP2杂化,有单电子对和活泼离子,并具有六边形的微观结构。与碳黑和活性炭等材料不同,GCB表面总体表现为憎水性,可以吸附非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其次表面存在一些极性位点,使它能吸附极性化合物或做阴离子交换剂,因此,它既可以吸附非极性和弱极性的化合物又可以吸附极性化合物,对化合物表现出很广的吸附谱。GCB表面的这种特殊的六边形结构,使它对化合物的吸附和解吸附作用与化合物的几何结构密切相关。例如,GCB最初用做GC的固定相分离同分异构体或同系物的立体异构体。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将GCB开发成固相萃取柱的填料,用来分离化合物和去除色素。 活性炭和石墨化炭黑的不同点: 1、结构上比较,活性炭含有大量微孔,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500m2/g或更高,吸附的化合物的种类多,吸附的容量大。石墨化碳黑经过高温高压煅烧,去除了活性炭表面的杂原子,表面形成最致密的排列和刚性结构,无孔,比表面积大致在100m2/g。 2、吸附模式上,活性炭的多孔结构决定了它是多分子层吸收,而石墨化碳黑是单分子层吸收的模式,恒温时,当压力增大到一定值,单分子层吸附饱和以后开始多分子层吸收。吸收模式上的区别导致石墨化碳黑的吸附容量(载样量)远小于活性炭。 3、作用力上,活性炭含有杂原子,多孔结构,表面活性大,分布不均匀,对化合物产生的作用力的类型远多于石墨化碳黑,发生化学吸附和反应的可能性更高。石墨化碳黑表面六边形结构使得它对于平面分子或者含有平面芳香环的分子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 4、活性炭是多孔的,石墨化碳是非多孔的,在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中,用活性碳吸附的话,好多农药是无非洗脱的,应用上,活性炭的工业用途相当广泛,但是在色谱领域(包括SPE),石墨化碳黑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因为化合物在石墨化碳黑上吸附和洗脱的规律容易掌握。石墨化碳黑对色素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只要样品在经过GCB处理之后肉眼还能辨别出有色素,就可以判断样品中农残的回收率不会受到显著的影响,这也是GCB在农残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相比活性炭,由于活性位点多、作用力复杂,想要得到好的回收率就要难得多了。

现代碳材料

现代碳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化学13-1 王倩 22 摘要:现代碳材料就是由传统的碳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而制的一种新型材料。现代碳材料主要有活性炭、碳纤维、石墨烯、石墨、碳纳米管、金刚石、富勒烯、其他新型碳材料。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碳纳米管,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是单层或多层石墨片围绕中心轴按一定的螺旋角卷曲而成的无缝纳米级管,每层的C是sp2杂化,形成六边形平面的圆柱面。富勒烯是由任何由碳一种元素组成,以球状,椭圆状,或管状结构存在的物质。 关键词: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现代碳材料应用 碳材料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材料,既有古老的产品也有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所创新的产品,而现代碳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大、刚性好、耐高温、抗化学腐蚀、抗辐射、抗疲劳、高导电、高导热、耐烧蚀、热膨胀小、生理相容性好登一系列优异的特性,是军民两用的新材料,被称为是第四类工业材料。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汽车、医疗、环保、建筑日常生活等领域。特别是航天和核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工程结构材料。现代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对提高军事实力和工业产品是竞争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军事和经济实力是标志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石墨烯、富勒烯、碳纳米管的结构特征以及应用。 一、石墨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状晶格的平面薄膜,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二维材料。如图1.1所示,石墨烯的原胞由晶格矢量a1和a2定义每个原胞内有两个原子,分别位于A和B的晶格上。C原子外层3个电子通过sp2杂化形成强σ键(蓝),相邻两个键之间的夹角120°,第4个电子为公共,形成弱π键(紫)。石墨烯的碳-碳键长约为0.142nm,每个晶格内有三个σ键,所有碳原子的p轨道均与sp2杂化平面垂直,且以肩并肩的方式形成一个离域π键,其贯穿整个石墨烯。 石墨烯是富勒烯(0维)、碳纳米管(1维)、石墨(3维)的基本组成单元,

机械密封用碳石墨环现状与展望_朱斌

收稿日期: 2012-02-27 修稿日期: 2012-03-03 文章编号: 1005-0329(2012)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殐 殐 殐 殐 03-0040-04 技术进展 机械密封用碳石墨环现状与展望 朱 斌,朱 路,林建华,涂丽婵 (福建省闽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泉州362000) 摘 要: 介绍了碳石墨材料的分类、特点以及国内外碳石墨材料的生产概况,结合旋转接头用碳石墨环制造应用,提出 了对现行机械密封用碳石墨环技术标准的补充修订建议,针对国内碳石墨材料存在问题的现状,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了攻关愿望,结合国内碳石墨材料的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关键词: 碳石墨;机械密封;旋转接头;生产概况;展望 中图分类号: TH136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5-0329.2012.03.009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Carbon Graphite Ring for Mechanical Seal ZHU Bin ,ZHU Lu ,LIN Jian-hua ,TU Li-chan (Fujian Minxuan Technology Co.,Ltd ,Quanzhou 362000,China ) Abstract : The classification ,feature and production overview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of carbon graphite material were intro- duced ,combineing with the manufacturing application of carbon graphite ring in rotary joints ,it was propose supplement and a-mendment to the current standard of specification for carbon graphite ring for mechanical seals ,in the light of current situation that in domestic carbon graphite material exist problems ,it was propose to industry department to research ,look ahead the technic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urrent carbon graphite material.Key words : carbon graphite ;mechanical seal ;rotary joint ;production overview ;prospect 1 前言 碳石墨环因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自润滑性、 低摩擦系数、耐磨损性、耐化学介质腐蚀性和良好的导热性、热膨胀系数小、对高低温交变性能的适应性以及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作为机械密封应用领域中的关键部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医药、军工等各工业部门 [1,2] 。由于材料性能优良,制造原材料又多来源于炼油化工副产品,所以价格适宜,应用行业广泛,因此碳石墨制品制造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从1956年前苏联援建哈尔滨电碳厂、1966年四川自贡东新电碳厂成立等几家企业,发展到目前的300多家电碳制造相关企业,不仅有了高等院校 和科研单位,而且也有了行业管理机构和相关产 品的技术标准,促进了碳制品生产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但由于资金,设备,体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高性能碳制品质量,较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2 机械密封用碳石墨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碳石墨材料的生产,是按照骨料粒径,配方组成与内部结构不同分类的,基本上可分为毫米级(1 10mm )、忽米级(0.1 1mm )、丝米级(0.01 0.1mm )和微米级(0.001 0.01mm )4类,通称为粗、中粗、细、超细结构碳石墨制品。其制造和性能特点分别为: (1)毫米级结构碳石墨制品,通常用2

石墨烯外国文献翻译

石墨烯基础材料的光电特性 Inhwa Jung 在这研究报告中,石墨烯基础材料的光电性能被调查,特别是研究具有氧化石墨单层的石墨烯氧化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和它的化学简式与石墨的不同。尽管氧化石墨在一百多年前就被Brodie(在1859年)合成,但直到现在特殊层还没被深入研究,与我们正在研究的石墨烯氧化物比较,物理学家在原始石墨烯(石墨的一个层)发现了卓越的物理输送特性同时也显示石墨烯在纳米电子方面的潜力;这提高我们对包括石墨烯氧化物在内的化学法改变石墨性质的兴趣。 从石墨烯的光学性质方面来看,为了识别和测量石墨烯基底的有效光学性质,由于由硅上的薄介电层组成的基底的作用,一个直截了当的方法被提出。通过这个方法和优化介电层的厚度,获得石墨烯基底独特晶片和基底的的巨大差别。选择合适的光学性能和介电层的厚度,氧化石墨的有效折射率和光学吸收系数可以减少氧化石墨,通过对比预测与实际测量的差别可以获得石墨烯。 椭圆光度法成像是一种为光学成像和表征超薄材料(1nm~)例如特殊化学法改变的石墨烯晶片和少层氧化石墨烯晶片保持电势的方法,单独使用椭圆光度法成像无论能否确定它的光学性质和厚度都是非常有趣的,传统的光谱椭圆光度法也可以应用到比特殊晶片宽数毫米的多层叠加的氧化石墨上。利用两种成像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光学性质的差异。观察热处理过的单体和多层叠加,多层叠加和单层的区别类似氧化石墨(无论是特殊晶片还是多层叠加)的对比结果。分别从轮廓仪和AFM得到厚度,解释厚度和光学性质在热处理时会改变的模型被提出。 电学特征是前面提及的异常原始石墨性能基本的技术领域,通过在真空中加热单层石墨氧化物(沉积于基体)对材料的电阻率进行了监测。通过监测随时间和温度响应的电导率能够表明,导电率的变化可能与一个激活的化学过程有关, 并由此可以获得活化能(势垒高度)。通过高达85 S/m的时间温度曝光可以知道单层的氧化石墨的导电率,其次在真空中加热并与气相肼发生化学还原可以成倍地得到更高的导电率,如原始石墨一样,氧化石墨导电率对电场方向很敏感,伏安测量还表明,氧化石墨的电气性能与石墨烯存在差别。 在特殊气体中对石墨氧化物进行初步的灵敏度的测量,结果表明石墨氧化物可以作为传感器的材料,于是用以测量灵敏度和特殊气体浓度的方案被提出和讨论,该方法建立在光学检测上,因此这篇论文会涉及光学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潜在应用。

石墨化增碳剂详细

产品:石墨化增碳剂 成分含量: 固定碳:≥98.5% 灰分:≤0.5% 挥发分:≤0.5% 硫:≤0.05% 水分:≤0.5% 氮:≤0.03%(300ppm) 生产不同粒度: 0mm-0.5mm 0.5mm-1mm 1mm-5mm 5mm-8mm 不同粒度报价不一样,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粒度 我们工厂采用的是艾奇逊卧式炉锻造,月产量在4000-5000吨 针对的客户: 钢铁冶炼厂,铸造厂,贸易中间商 产品特点: 高固定碳,吸收率高,低硫低氮,并在吸收速度上快于同类石墨化增碳剂,且不吸附炉壁,完全吸收无残留,价格低于同类硫低于0.05以下的石墨化增碳剂,性

价比高。 吸收率高, 根据使用方法吸收率最高能达到90%以上. 吸收速度快,比同类石墨化增碳剂吸收速度快,不吸附炉壁,且无残留,炉中增碳吸收速度优势更加明显. 硫份低,0.05%以下 超高的性价比,综述上述在同类石墨化增碳剂中(硫≤0.05)价格最优优势。效益影响: 石墨增碳剂为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原材料可增加废钢用量,减少生铁用量或不用生铁,有效避免生铁的遗传性对铸件的影响。 含硫低,稳定可靠,有效节约硫在球化和孕育过程中对合金的不利影响,节省合金费用。 由于熔点低,吸收快,不反渣,可以有效保护和延长炉龄,减少炉衬消耗 化学成分纯净:高碳、低硫、微氮,有害杂质少 物理形态:外观洁净、无杂质,多孔隙结构,吸收速度快,吸收率高 微观形态:晶体度质量优,有效提升铸件铸铁牌号和性能 产品性质稳定:增碳效果稳定,吸收效果好,提温效果明显,不返渣 包装: 25千克/袋,编织袋(内里防水膜),可提供吨袋 如需要特殊包装方式等,请致电 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库房内,防止受潮和玷污及踩踏

文献综述英文

石墨烯外延生长及其器件应用研究进展 高材1103刘铭2011012074 摘要: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物理和电学性能, 已成为物理和半导体电子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和热点之一. 本文简单介绍了石墨烯的物理及电学特性, 详细评述了在众多制备方法中最有希望实现石墨烯大面积、高质量的外延生长技术, 系统论述了不同SiC 和金属衬底外延生长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并简要概述了石墨烯在场效应晶体管、发光二极管、超级电容器及锂离子电池等光电器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外延生长法已经初步实现了从纳米、微米、厘米量级石墨烯的成功制备, 同时可实现其厚度从单层、双层到少数层的调控, 有望成为高质量、与传统电子工艺兼容、低成本、大面积的石墨烯宏量制备技术, 为其器件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石墨烯、外延生长、器件、进展; 2004年, 英国Manchester大学的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1]通过胶带剥离(亦称微机械力分裂法: Microfolitation)高定向石墨, 首次制备出独立存在的、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二维晶体结构—石墨烯. 它推翻了“完美二维晶体结构无法在非绝对零度下稳定存在”的定论, 开启了一扇基于二维体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大门. 石墨烯因其晶体和电子结构而具有独特的物理现象, 被认为是未来新一代的半导体材料, 在高性能纳电子器件、复合材料、场发射材料、气体传感器及能量存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石墨烯基本特性 Partoens 等[2]研究发现, 当石墨的堆垛原子层数少于10个单原子层时, 石墨层就会具有与普通三维石墨不同的电子结构. 一般将10层以下的石墨结构统称为石墨烯. 单层石墨烯的晶体结构如图1(a)所示[3], 是由碳六元环组成的两维(2D)周期蜂窝状点阵结构, 厚度只有0.335nm, 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200000. 它可以翘曲成零维(0D)的富勒烯(Fullerene)(图1(b)), 卷曲成一维(1D)的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CNT)(图1(c))或者堆垛成三维(3D)的石墨(Graphite)(图1(d)). 因此, 石墨烯被认为是构成其它碳材料的基本单元. 1.1 力学特性 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最薄的材料, 厚度仅有0.335nm. 其C?C 键仅为0.142nm, 石墨烯中的每个碳原子与其它3个碳原子通过强σ键相连[4], C?C键(sp2)使其成为已知最为牢固的材料之一. 它比钻石还坚硬, 强度比钢铁高100 倍. 石墨烯内部的碳原子之间的连接很柔韧, 当施加外力于石墨烯时, 碳原子面会弯曲变形, 使得碳原子不必重排以适应外力, 从而保持结构的高稳定性. 迄今为止, 尚未发现石墨烯中有碳原子缺失的情况, 即六边形晶格中的碳原子均未丢失或发生移位. 稳定的晶格结构还赋予了石墨烯优异的导热性. 石墨烯因其优异的力学特性(石墨烯的力弹性系数为105N/m, 杨氏模量达0.5TPa[4]), 有望解决微型处理器制造过程中所遇到的压力问题, 再加上其出色的电子特性, 有望成为未来制造微型处理器的首选材料[5]. 1.2 电学性质 碳原子有4 个价电子, 其中 3 个电子生成sp2键, 即每个碳原子贡献一个未成键的电子位于pz轨道, 近邻原子的pz轨道与平面成垂直方向形成π键, 为半填满状态, 电子可在二维晶体内自由移动, 因此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6]. 其电子以光速的1/300 移动, 具有相对论粒子特性[7], 并可不通过散射而进行亚微细距离移动, 使得隧道单分子晶体管的设想成为现实. 另外, 其电子在轨道中移动时, 不会因晶格缺陷或引入外来原子而发生散射. 鉴于原子间作用力十分强, 在常温下, 即使周围碳原子发生挤撞, 石墨烯内部电子输运受到的干扰也非常小. 它的电子迁移率在室温下可以超过15000cm2/(V·s)[7], 即使在电场引起

石墨烯和纳米碳材料的导热性能的研究

石墨烯和纳米碳材料的导热性能的研究 Alexander A. Balandin 近年来,在科学领域和工程领域,人们越来越多地去关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散热技术已经成为电子工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话题,低维结构的材料在热传导方面显示出了优异的性能。就导热能力而言,碳的同素异构体及其衍生品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室温下的碳材料的导热系数跨越了一个非常大的围——超过了五个数量级——从导热系数最低的无定型碳到导热系数最高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在这里,我回顾一下以石墨烯碳材料为热点的最近热性能的研究成果,碳纳米管和纳米级的碳材料在研究方面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难题。在二维晶体材料方面,尤其是石墨烯,人们非常关注尺寸对热传导的影响。我也描述了石墨烯和碳材料在电子传热机理上的应用前景。 实际生产应用和基础科学的发展表明了材料热性能研究的重要性。由于功耗散热水平的提高,导热技术已经成为电子工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热点。对导热性能非常好的材料的研究严重影响着下一代集成电路和3D电子产品的设计进程。在光电子和光子设备领域我们也遇到了类似的需要导热处理的问题。另外,电热能量转换技术需要材料具有很强的抑制热扩散的能力。 材料的导热能力由其电子结构决定,所以一种材料热性能原理可以描述另外一种材料的热性能现象。材料热性能的变化只是在纳米尺度上变化。由于声子散射边界的增多或者声子色散的变化,纳米管和大多数晶体将不再传热。同时,对二维和一维晶体的热传导理论的研究解释了材料在优异的热传导性能的原因。二维晶体导热性能的差异意味着不像非晶体那样,它恢复材料的热平衡不能仅仅靠晶体的非简谐振动,因为这不但需要限制系统的尺寸,而且还需要掺杂进非晶体结构,这样才能符合热传导性能的物理意义。这些发现引发了在低维系统中对傅里叶定律的实用性的非议。 碳材料具有非常多的同素异构体,在热性能方面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低位(如图, 1a)。碳材料不同的同素异构体的热传导率跨越了很大的一个围——五个数量级——非晶碳的热导率为0.01W. mK?1,在室温条件下金刚石或者石墨烯的热导率为大约2000W.

石墨烯论文

石墨烯研究进展 雷洪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摘要: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由于碳原子组成的特殊结构使得石墨烯拥有一系类特殊性能,包括特殊的导热性质,电学性质,力学性质等等。特殊的性质使得石墨烯有在很多领域发展的潜力,因此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石墨烯的一些制备方法,性质和应用领域。 关键词:石墨烯制备方法特性应用领域 Advances in graphene research LEI ho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SCETXuzhouJiangsu 221116) Abstract:Graphene is a new material consisting of a single layer of carbon atoms sheet structure,Because of the special structure of carbon atoms makes graphene has a series of special class performance,Including special thermal properties,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etc. Special properties make graphene has the potential in many areas of development,so,it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ome of graphene preparation method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Keywords:graphene preparation methods properties application areas 0引言 自2004年Novoselov,K.S.等使用微机械剥离法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上剥离观测到石墨烯(Graphene)以来,碳元素同素异形体又增加了新的一员.随着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颁给英国曼彻斯特大学51岁的俄裔荷籍教授安德烈.海姆和曾是他的博士生36岁的俄裔英、俄双重国籍的教授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之后,“石墨烯”这一专业名词突然进入人们的眼帘,其独特的性能和优良的性质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掀起了一波石墨烯的研究高潮。碳原子呈六角形网状键合的材料“石墨烯”具有很多出色的电特性、热特性以及机械特

碳材料科学-知识点总结

1、炭材料的多样性?(广义和狭义定义) 广义上看:金刚石、石墨、咔宾都属于炭材料,这是一个广义的定义,但由于金刚石和咔宾在自然界存在非常少,结构也单一,不像石墨那样具有众多的过渡态中间结构(如焦炭、CF、煤炭、炭黑、木炭等)。 狭义上看:炭材料一般是指类石墨材料,即以SP 杂化轨道为主构成的炭材料,从无定形炭到石墨晶体的所有中间结构物质(过渡态碳),它是由有机化合物炭化制得的人造炭。 补充:新型炭材料: 根据使用的目的,通过原料和工艺的改变,控制所得材料的功能,开发出新用途的炭及其复合材料。大谷杉郎认为:新型炭材料可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强度在100MPa以上,模量在10GPa以上使用时不必后加工的方法制得的新型炭成型物;二是以炭为主要构成要素,与树脂、陶瓷、金属等组成的各种复合材料;三是基本上利用炭结构的特征,由炭或炭化物形成的各种功能材料。 2、炭材料的基本性质? 和金属一样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陶瓷一样耐热、耐腐蚀;和有机高分子一样质量轻,分子结构多样; 另外,还具有比模量、比强度高,震动衰减率小,以及生体适应性好,具滑动性和减速中子等性能。这些都是三大固体材料金属、陶瓷和高分子材料所不具备的。因此,炭及其复合材料被认为是人类必须的第四类原材料。 3、炭材料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自然界中(广义)一切增炭化(富碳)物质的形成过程机理,特别是着重于它(包括原料经历部分炭化的中间产物)多层次的微观结构的形成,以及此结构在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影响下的转变。此外,炭科学还研究炭集合体的各种物理与化学性质。 核心内容:自有机物前驱体出发,通过热处理使有机物转化成具有可被控制的微晶排列的炭固体,这一知识乃是炭材料科学的最核心部分。

石墨烯论文

关于石墨烯的研究 摘要:石墨烯是2004年才发现的新型材料,它是碳原子组成的平面结构。具有单一原子或几个原子的厚度。石墨烯因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最早的二维电子系统。 关键词:石墨烯的制备:石墨烯特性:石墨烯结构:石墨烯应用 0引言: C是最神奇的元素,自然界中碳也是组成物质最多的元素,给人类带来了很多财富石墨也是人类最常见的材料。在科学界最热门的材料就是石墨烯。顾名思义,石墨烯与石墨有紧密的联系。我们知道,石墨是一类层状的材料,它是由一层又一层的二维平面碳原子网络有序堆叠而形成的。由于层间的作用力较弱,因此石墨层间很容易互相剥离,形成薄的石墨片,这也正是铅笔能在纸上留下痕迹的原因。这样的剥离存在一个最小的极限,那就是单层的剥离,即形成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单层石墨,这就是石墨烯。石墨Graphene)是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材料,厚度只有0.335纳米,仅为头发的20万分之一,是构建其它维数碳质材料(如零维富勒烯、一维纳米碳管、三维石墨)的基本单元,具有极好的结晶性、力学性能和电学质量。石墨烯的理论比表面积高达2 600m2Pg ,具有突

出的导热性能( 3 000W·m- 1·K- 1 ) 和力学性能(1 060GPa) , 以及室温下较高的电子迁移率(15 000cm2·V- 1·s - 1 ) 。此外,它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半整数的量子霍尔效应、永不消失的电导率等一系列性质 ,因而备受关注。但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从理论上一直认为这种纯粹的二维晶体材料是无法稳定存在的,一些试图制备石墨烯的工作也均以失败而告终。直到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A. Geim 教授及其合作人员凭借极大的耐心与一点点运气终于如大海捞针般首次发现了石墨烯。他们采取的手段与铅笔写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即通过透明胶带对石墨进行反复的粘贴与撕开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最终通过显微镜在大量的薄片中寻找到了理论厚度只有0.34纳米(约为头发直径的二十万分之一)的石墨烯。 1石墨烯制备 2石墨烯的结构

黑磷与石墨烯的文献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Hybrid Graphene/Phosphorene Nanocomposite Wei Hu,1,2,?Tian Wang,3and Jinlong Yang 2,4,? 1 Computational Research Division,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Berkeley,CA 94720,USA 2 Hefei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Physical Sciences at Microscal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Anhui 230026,China 3 Department of Precision Machinery and Precision Instrumentation,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Anhui 230026,China 4 Synergetic Innovation Center of Quantum Information and Quantum Physics,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Anhui 230026,China (Dated:November 10,2014)Combining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two-dimensional monolayers in ultrathin hybrid nanocom-posites is expected to display new properties beyond their simplex components.Here,?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structural,electron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hybrid graphene and phosphorene nanocomposite.It turns out that weak 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s dominate between graphene and phosphorene with their intrinsic electronic properties preserved.Hybrid graphene and phosphorene nanocomposite shows tunable band gaps at graphene’s Dirac point and a transition from hole doing to electron doing for graphene as the interfacial distance decreases.Charge transfer between graphene to phosphorene induces interfacial electron-hole pairs in hybrid graphene and phosphorene nanocomposite with enhanced visible light response. I. INTRODUCTION Two-dimensional (2D)ultrathin materials,such as graphene,[1,2]silicene,[3,4]hexagonal boron nitride,[5,6]graphitic carbon nitride,[7,8]graphitic zinc oxide,[9,10]molybdenum disulphide,[11,12]have receiv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recently owing to their outstanding prop-ertie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Graphene,[2]a 2D sp 2-hybridized carbon monolayer,is known to have remark-able electronic properties,such as a high carrier mobil-ity,but the absence of a bandgap limits its applications of large-o?current and high on-o?ratio for graphene-based electronic devices.Furthermore,intrinsic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graphene depend sensitively on the substrates due to strong graphene-substrate interactions,such as SiO 2,[13,14]SiC[15,16]and metal[17,18]sur-faces.Therefore,opening a small bandgap and ?nding an ideal substrate for graphene remains challenging in the experiments. 2)[31–33]nanocomposites show much more new properties far beyond their simplex components.Furthermore,most of them are ideal substrates for graphene to preserve the intrinsic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graphene and substrates.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whu@https://www.360docs.net/doc/024314852.html,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jlyang@https://www.360docs.net/doc/024314852.html, Most recently,a new 2D material,namely,black phosphorus monolayer or phosphorene,[34–37]has been isolated in the experiments through mechanical exfo-liation from bulk black phosphorus and has immedi-ately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Phosphorene also shows some remarkable electronic properties superior to graphene.For example,phosphorene is a semiconductor with a direct bandgap of about 1eV ,[35]showing the drain current modulation up to 105and carrier mobil-ity up to 103cm 2/(Vs)in nanoelectronics.[36]Here,an interesting question arise:whether graphene and phos-phorene can form a 2D hybrid G/P nanocomposite with new properties? In the present work,we design a new 2D hybrid graphene and phosphorene nanocomposite and study its electron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with ?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graphene inter-acts overall weakly with phosphorene via van der Waals (vdW)interactions,thus,their intrinsic electronic prop-erties can be preserved in hybrid graphene/phosphorene nanocomposite.Moreover,interlayer interactions in hy-brid graphene/phosphorene nanocomposite can induce tunable band gaps at graphene’s Dirac point,a transi-tion from hole doing to electron doing for graphene and enhanced visible light response. II.THEORETICAL METHODS AND MODELS The lattice parameters of graphene and phosphorene calculated to setup unit cell are a (G)=b (G)=2.47?A ,[19]a (P)=4.62?A and b (P)=3.30?A .[35]We design a new 2D hybrid graphene/phosphorene nanocomposite (40carbon atoms and 28phosphorus atoms)as shown in Figure 1with a small lattice mismatch less than 2%.The vacuum space in the Z direction is about 15?A to separ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neighboring slabs. a r X i v :1411.1781v 1 [c o n d -m a t .m t r l -s c i ] 6 N o v 2014

经典文献阅读 石墨烯

石墨烯的相关应用 本人看的这篇文献题目是: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相关应用。这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B 辑上。这篇文献主要介绍了引言,石墨烯的共价键功能化,石墨烯的非共价键功能化,功能化石墨烯的相关应用。石墨烯的有机小分子功能化,石墨烯的聚合物功能化,基于共价键功 能化的石墨烯杂化材料。石墨烯的共轭键功能化,石墨烯的离子键功能化,石墨烯的氢键功 能化。聚合物复合材料,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生物医药应用,结语及展望。 一、引言 碳材料是地球上最普遍也是最奇妙的一种材料, 它可以形成世界上最硬的金刚石, 也可 以形成最软的石墨. 近20 年来, 碳纳米材料一直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 1985 年发现的富 勒烯[1]和1991 年发现的碳纳米管[2]均引起了巨大的研究热潮. 2004年, 英国科学家发现 了由碳原子以sp2 杂化连接的单原子层构成的新型二维原子晶体-石墨烯(Graphene)[3], 其 基本结构单元为有机材料中最稳定的苯六元环(图1), 是目前最理想的二维纳米材料. 石墨 烯的发现, 充实了碳材料家族, 形成了从零维的富勒烯、一维的碳纳米管、二维的石墨烯到 三维的金刚石和石墨的完整体系, 为新材料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增点.2004 年至今, 关于石墨烯的研究成果已在SCI 检索期刊上发表了超过2000 篇论文,石墨烯开始超越碳 纳米管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国际前沿和热点[4~8]. 图1 石墨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4] 目前, 石墨烯的功能化研究才刚刚开始, 从功能化的方法来看, 主要分为共价键功能化和非 共价键功能化两种. 本文将重点介绍石墨烯功能化的主要进展及其相关应用, 并对今后的研 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石墨烯的共价键功能化 石墨烯的共价键功能化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功能化方法. 尽管石墨烯的主体部分由稳 定的六元环构成, 但其边沿及缺陷部位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可以通过化学氧化的方法制备 石墨烯氧化物(Grapheneoxide). 由于石墨烯氧化物中含有大量的羧基、羟基和环氧键等活性基团, 可以利用多种化学反应对石墨烯进行共价键功能化。 石墨烯的有机小分子功能化 石墨烯氧化物及其功能化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但由于含氧官能团的引入, 破坏了石墨 烯的大π共轭结构,使其导电性及其他性能显著降低. 为了在功能化的同时尽量保持石墨烯 的本征性质, Samulski 等发展了一种新的功能化方法. 他们以石墨烯氧化物为原料, 首先 采用硼氢化钠还原, 然后磺化, 最后再用肼还原的方法, 得到了磺酸基功能化的石墨烯[20]. 该方法通过还原除去了石墨烯氧化物中的多数含氧官能团, 很大程度上恢复了石墨烯的共轭 结构, 其导电性显著提高(1250 S/m), 并且, 由于在石墨烯表面引入磺酸基, 使其可溶于水, 便于进一步的研究及应用. 石墨烯的聚合物功能化 采用不同的有机小分子对石墨烯进行功能化,可以获得具有水溶性或有机可溶的石墨烯. 在 此基础上, Ye 等采用共聚的方法制备了两亲性聚合物功能化的石墨烯[21]. 如图3 所示, 他们首先采用化学氧化和超声剥离的手段, 制备了石墨烯氧化物, 然后用硼氢化钠还原, 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