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答辩

合集下载

数控机床的结构

数控机床的结构

电主轴
数控回转 工作台
目录页
第15页共65页 返回 退出
第六章 数控机床的结构 6.2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一、主传动装置
1.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特点 1转速高、功率大 2调速范围宽 3主轴能自动实现无级变速;转速变换迅速可靠 4数控机床的主轴组件具有较大的刚度、较高的精度 和耐磨性能 5在加工中心上;还具有安装刀具和刀具交换所需的自 动夹紧装置;以及主轴定向准停装置;以保证刀具和主 轴、刀库、机械手的准确动作& 6为了扩大机床功能;一些数控机床的主轴能实现C轴 功能主轴回转角度的控制
目录页
第4页共65页 返回 退出
第六章 数控机床的结构
6.1 数控机床结构概述
一、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的主要组成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6.1 概述
1机床的基础部件;包括床身、底座、立柱、横梁、
6.2 数控机床的 主传动系统
滑座和工作台等& 2主传动系统包括主轴部件&
6.3 数控机床的 进给传动系统
刚度&床身导轨倾斜角度有45°、60°和75°;但倾斜角度
太大会影响导轨的导向性及受力情况&
大型数控车床常采用立式床身布局&立式床身的排 屑性能最好;但受自重的影响最大;有时需要加平衡机 构来消除&
第8页共65页 返回 退出
第六章 数控机床的结构
2.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布局特点
• 1卧式数控镗铣床加工中心的常用布局型式
(b)倾斜床身
(c)立式床身
数控车床常见的布局型式
第7页共65页 返回 退出
第六章 数控机床的结构
水平床身数控车床常用于经济型、普及型数控车床

第6章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第6章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1.滚珠丝杠的结构组成
滚珠丝杠由丝杠、螺母、滚珠和滚珠返回装置四 部分组成。按照滚珠的循环方式,滚珠丝杠螺母副分 内循环方式和外循环方式两大类。 内循环方式指在循环过程中滚珠始终保持和丝杠 接触,如图6.16所示。

图6.16 滚珠丝杠内循环方式 1-丝杠;2-反向器;3-滚珠;4-螺母


2)减少各运动零件的惯量
传动件的惯量对进给系统的启动和制动特性都有 影响,尤其是高速运转的零件,其惯量的影响更大。 3)减少运动件的摩擦阻力 机械传动结构的摩擦阻力,主要来自丝杠螺母副 和导轨。 4)响应速度快 快速响应是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反映了系统的 跟踪精度。它是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工作台在规定的 速度范围内灵敏而精确地跟踪指令,且不出现丢步现 象。
1-主轴 2-同步齿形带 3-主轴电机 4-永久磁铁 5-磁传感器 图6.11 加工中心主轴准停装置
4.主轴部件的结构
(1)数控车床主轴部件的结构 数控车床的主传动系
统一般采用交流无级调速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带 动主轴旋转。 图 6.12为数控车床主轴外观图。图 6.13 为数控车床主轴部件的典型结构图。主轴电动机通过 带轮15把运动传给主轴7。
1. 齿轮变速的主传动方式
如图6.6(a)所示,主轴电机经过二级齿轮变速, 使主轴获得低速和高速两种转速系列,这种分段无级 变速,确保低速时的大扭矩,满足机床对扭矩特性的 要求,是大中型数控机床采用较多的一种配置方式。
2. 带传动主传动方式
如图6.6(b)所示,主轴电机经带传动传递给主轴, 带传动主要采用 V型带或齿形带传动,可以避免齿轮 传动时引起的振动与噪声,且其结构简单、安装调试 方便,应用广泛。
1.主轴部件的支承与润滑 根据主轴部件的工作精度、刚度、温升和结构的

数控答辩PPT

数控答辩PPT

镗孔刀
1200
100
0.25 自动
编制
审核
批准
共2页
第1页
(工厂)
数控加工工序卡
产品名称或代号 零件名称
材料
零件图号
螺纹轴
45钢
工序号 四
程序编号 O0002
夹具名称
夹具编号
表1-4 加工工序卡2 三爪卡盘
使用设备 数控车床
车间
工步 号
工步内容
刀具 号
刀具 规格/
mm
主轴 转速 /(r /min )
通过做毕业设计的 这个过程,对我以 后参加实际工作一 定有很好的锻炼意 义和指导作用。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镗孔刀
T0303 φ12mm
硬质合金 镗孔 1
外圆切槽刀 T0404 3mm刀宽 硬质合金 车外槽
1
外螺纹刀 T0505 60°刀尖 硬质合金 车外螺纹 1
选择刀具
“对刀点"就是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 时,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起点,是用 于确定工件坐标系,系中位置的基准点, 换刀点"是指刀架转位换刀时的位置.
进给 速度/ (mm/m in)
背吃 刀量 /mm
备注
1
粗车端面、车φ30 T020 外圆 mm外圆、倒斜角 2 车刀
800
120
1.5 自动
2
精车端面、车φ30 T020 外圆 mm外圆、倒斜角 2 车刀
3
切螺纹退刀槽4x3
T040 切槽 4刀
4 车外螺纹M30x2
T050 螺纹 5刀
编制
审核
批准
引言
在CNC车床生产实践中加工阶梯轴是实习的基本课题之一。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阶梯 轴时,经常发生精度偏差较大的现象,阶梯式轴工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床。另一方 面,许多操作人员无法快速消除大的粗偏差,机加工余量和过量会导致加工速度慢 或刮削工件。了解数控车削可以更好地利用车削加工来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完 全熟悉车削加工技术的特点,能够为零件生产合格零件,提高加工质量提供正确的 加工路线。数控机床上零件的加工与普通机床不同。不仅需要考虑诸如夹具,工具 和切割量等传统技术的选择,在配制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轴的技术要求,还要考虑 表面,键槽等的粗糙度。和位置要求,还要考虑刀点,程序点等设置,在保证质量 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等。

数控机床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答辩资料

数控机床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答辩资料

01 课程设计任务书
四、完成的工作量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课程设计目的,本人的设计任 务,设计步骤,结论,心得体会; 2、上交加工程序及加工零件。
01 课程设计任务书 五、进度安排
按教学计划的规定,本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
方案确定
约占20%
坐标点的计算
约占10%
程序的编制
约占20%
程序的仿真、效验和调试 约占20%
02 零件的加工方案
N270 G32 Z-45 F1; N280 G00 X50; N290 Z50; N300 M30
退刀 快速返回换刀点 程序结束,返回程序头
02 零件的加工方案
成品展示
03
心得体会
03 心得体会
我们这次所做的课程设计的零件属于回转体类零件,由圆弧、圆 锥面、倒角、外螺纹、退刀槽等几部分组成。在繁忙的的日子里,曾 经为解决课程设计上的问题,而去翻我所学专业的书籍,请教高老师 及其他同学。经过这段时间我真正体会到很多。
%0001;
N10 M03 S1000 T0101;
主轴正转 n=1000r/min 换外圆车刀
N20 G00 X22 Z2;
快速点定位
N30 G71 U-4 R-1 P40 Q120 U-0.5 W0 F100; 外径加工循环
N40 G00 X0;
外径加工路线N40~N120
02 零件的加工方案
感谢本次课程设计中,机电学院所有老师对我学习上的帮助和生 活上的关怀,正是您们的辛勤工作,使得我们本次课程设计取得圆满 成功。
最后,再次感谢高启明老师的悉心指导!
THANK YOU
数控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答辩
答辩人: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数控机床结构与维护 习题及答案 (韩鸿鸾第2版 ) 第5--7章

数控机床结构与维护 习题及答案 (韩鸿鸾第2版 ) 第5--7章

第五章自动换刀装置装调与维修一、填空题1.经济型数控车床方刀架换刀时的动作顺序是:刀架抬起、刀架转位、刀架定位和夹紧。

2.车削中心动力刀具主要由三局部组成:动力源、变速装置和刀具附件(钻孔附件和铳削附件等)。

3.车削中心加工工件端面或柱面上与工件不同心的外表时,主轴带开工件作分度运动或直接参与插补运动,切削加工主运动由动力刀具来实现。

4.无机械手换刀的方式是利用刀库与机床主轴的相对运动实现刀具交换。

5.刀库一般使用电动机或液压系统来提供转动动力,用刀具运动机构来保证换刀的可靠性,用定位机构来保证更换的每一把刀具或刀套都能可靠地准停。

6.刀库的功能是储存加工工序所需的各种刀具,并按程序指令,把将要用的刀具准确地送到换刀位置,并接受从主轴送来的已用刀具。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空格中)1.代表自动换刀的英文是(B)。

A.APCB.ATCC.PLC2.双齿盘转塔刀架由(C )将转位信号送可编程控制器进行刀位计数。

A.直光栅B.编码器C.圆光栅3.刀库的最大转角为(C ),根据所换刀具的位置决定正转或反转,由控制系统自动判别,以使找刀路径最短。

A.90°B.1200C. 180°4.回转刀架换刀装置常用数控(A )。

A.车床B.铳床C.钻床5,数控机床自动选择刀具中任意选择的方法是采用(C )来选刀换刀。

A.刀具编码B.刀座编码C.计算机跟踪记忆6.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装置由驱动机构、(A )组成。

A,刀库和机械手B.刀库和控制系统C.机械手和控制系统D.控制系统7.圆盘式刀库的安装位置一般在机床的(A )上。

A.立柱B.导轨C.工作台8 .加工中心换刀可与机床加工重合起来,即利用切削时间进行(B )o三、判断题(正确的划“ J”,错误的划“X”)1. (X)数控车床采用刀库形式的自动换刀装置。

2. (义)排刀式刀架一般用于大规格数控车床。

3. (X)无机械手换刀主要用于大型加工中心。

数控课程设计答辩

数控课程设计答辩

数控课程设计答辩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数控设备进行加工操作,并具备一定的数控编程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数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各种数控编程指令;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进行数控编程、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操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先进制造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数控编程、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维护等方面。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介绍数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

2.第二章:数控编程基础,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

3.第三章:数控机床操作,介绍数控机床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

4.第四章:数控加工工艺,讲解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方法和加工参数的选择。

5.第五章:数控编程实例,通过实例讲解数控编程的技巧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数控技术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将用于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数控技术知识,多媒体资料将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设备将用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验证。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占总评的20%。

作业包括编程练习和机床操作练习,占总评的30%。

考试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占总评的50%。

所有评估方式均旨在客观、公正地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共32课时,每周2课时。

教学进度安排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时间主要安排在上课日,地点在数控实验室。

课后习题答案(数控技术)

课后习题答案(数控技术)

章节练习答案第一章绪论1.数控机床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它的工作流程是什么?答:数控机床由输入装置、CNC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的机械部件构成。

2.按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分类,分为哪几类数控机床?各有何特点?答:(1)开环控制的数控机床;其特点:a.驱动元件为步进电机;b.采用脉冲插补法: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c.通常采用降速齿轮;d. 价格低廉,精度及稳定性差。

(2)闭环控制系统;其特点:a. 反馈信号取自于机床的最终运动部件(机床工作台);b. 主要检测机床工作台的位移量;c. 精度高,稳定性难以控制,价格高。

(3)半闭环控制系统:其特点:a. 反馈信号取自于传动链的旋转部位;b. 检测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c. 精度及稳定性较高,价格适中。

应用最普及。

3.什么是点位控制、直线控制、轮廓控制数控机床?三者如何区别?答:(1)点位控制数控机床特点:只与运动速度有关,而与运动轨迹无关。

如:数控钻床、数控镗床和数控冲床等。

(2)直线控制数控机床特点:a.既要控制点与点之间的准确定位,又要控制两相关点之间的位移速度和路线。

b.通常具有刀具半径补偿和长度补偿功能,以及主轴转速控制功能。

如:简易数控车床和简易数控铣床等。

(3)连续控制数控机床(轮廓控制数控机床):对刀具相对工件的位置,刀具的进给速度以及它的运动轨迹严加控制的系统。

具有点位控制系统的全部功能,适用于连续轮廓、曲面加工。

4.数控机床有哪些特点?答:a.加工零件的适用性强,灵活性好;b.加工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c.柔性好;d.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率高;e.减少工人劳动强度;f.生产管理水平提高。

适用范围:零件复杂、产品变化频繁、批量小、加工复杂等第二章数控加工编程基础1.什么是“字地址程序段格式”,为什么现代数控系统常用这种格式?答:字地址程序段的格式:NxxGxxXxxYxxZxxSxxFxxTxxMxx;特点是顺序自由。

2.G41、G42、G43、G44的含义如何?试用图说明。

数控毕业论文(数控机床的加工与操作方法)答辩ppt

数控毕业论文(数控机床的加工与操作方法)答辩ppt
• 通过对课题的任务分析,先把零件图画出来,对零件图进 行分析,确定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画出的零件图编写程 序,对程序进行检验核对,对确定准确好的程序进行加工。
主要内容
• 零件的分析与材料的选择 • 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 零件的加工
零件图
程序的编辑
• 主要用到的是G71、G70、G92
• G71粗车循环
• X轴方向:主轴转起来,让刀慢慢靠近工件, 沿Z轴方向试切工件外圆,沿Z轴方向移出
刀具,主轴停转,测量工件外圆直径,在
图3-5中相应刀号、方向上输入测量值,再
按下测量按钮。
• Z轴方向:主轴转起来,让刀慢慢靠近工件, 沿X轴方向试切工件外圆,沿X轴方向移出 刀具,主轴停转,测量工件外圆直径,在 图3-5中相应刀号、方向上输入测量值,再 按下【测量】按钮。
• (4)加工零件,按下 按钮,进入自动 运行状态,选择单段( )
• 打开冷却液,启动机床( ),单段 进行几次之后,未出现问题,取消单段进 行零件加工,直到零件加工完成。如有问 题则暂停机床,解决问题。
(5)成品图:
总结
• 毕业设计是大学学习阶段一次非常难得的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系统的设计,使我 摆脱了单纯的学理论知识状态,实际设计提高了 我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我查阅文献资料,设计手册, 设计规范以及电脑制图等其他专业能力水平,而 且通过对数控知识整体的掌握,对局部的取舍, 以及对细节的斟酌处理,都使我的能力得到锻炼, 经验得到了丰富,并且意志力和耐力都得到了不 同程度的提升。我想这就是我们进行毕业设计的 目的所在吧。
3.粗镗无螺纹部分内孔 4.精镗无螺纹部分内孔
5.零件调头装夹
6.粗车有螺纹部分外轮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提要本章讨论了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的要求,介绍了提高机床刚度,减少机床的热变形,减少运动副的摩擦,提高传动精度,提高机床寿命和精度保持性的措施,介绍数控机床主运动系统和进给运动系统以及典型机械结构。

学时:4学时
第六章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目标了解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特点;
掌握提高机床刚度,减少机床的热变形,减
少运动副的摩擦的措施;
了解数控机床的主运动系统和进给运动系统以及典型机械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了解提高传动精度,提高机床寿命和精度保
持性的措施;
第六章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建议
了解数控机床对机械结构的要求,掌握提高机床刚度,减少机床的热变形,减少运动副的摩擦,提高传动精度,提高机床寿命和精度保持性的措施,了解数控机床的主运动系统和进给运动系统以及典型机械结构。

第六章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第一节概述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要求
1、高精度
2、高速度
3、高自动化要求数控机床必须具有很高的强度、刚度和抗振性
因此,数控机床的功能要求和设计要求与普通机床有较大的差异。

数控机床的结构设计要求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1、具有大切削功率,高的静、动刚度和良好的抗振性能;
2、具有较高的几何精度、传动精度、定位精度和热稳定性;
3、具有实现辅助操作自动化的结构部件。

数控机床应具有更高的静、动刚度
刚度:是指支承件在恒定载荷或交变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静刚度)(动刚度)
提高刚度的原因:
①在重载荷的作用下,机床的各部件、构件会受
力变形,引起刀具和工件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②机床刚度差—影响机床抗振性
第二节提高刚度的措施
①合理选择支承件的结构形式
措施1 支承件截面形状尽量选用抗弯的方截面和抗扭的圆截面或采用封闭型床身
封闭整体箱形结构
左图为卧式加工中心的框式立柱结构。

从正面看,立柱截面成封闭框形.轮廓尺寸大,保证以高扭转刚度承受切削扭矩产生的扭转载荷。

从俯视截面看,两个立柱截面形状为矩形,矩形尺寸大的方向正是因切削力作用产生大的弯曲载荷的方向。

这种结构具有很高的刚度。

措施2 合理布置支承件隔板的筋条
隔板的作用是将作用于支承板的局部载荷传递给其它壁板,从而使整个支承件承受载荷,提高支承件的自身刚度。

“T”形隔板连接,主
要提高水平面抗弯刚
度,对提高垂直面抗
弯刚度和抗扭刚度不
显著,多用在刚度要
求不高的床身上。

“W”形隔板,能较大地
提高水平面上的抗弯抗扭刚度,对中心距超过1500mm的长床身,效
果最为显著
“ ”形隔板,在垂直面
和水平面上的抗弯刚度都比较高,铸造性能好,在大中型车床上应用较多
斜向拉筋,床身刚度最高,排屑容易
措施3 增加导轨与支承件的连接部分的刚度连接刚度:支承件在连接处抵抗变形的能力。

措施4 增加机床各部件的接触刚度和承载能力◆采用刮研的方法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接触点
◆在结合面之间施加足够大的预加载荷,增加接触面积
②合理的结构布局
②合理的结构布局
③采用补偿变形的措施
测出受力点的
相对变形的大
小和方向,或
者预知构件的
变形规律,就
可采取补偿变
形的方法消除
受力变形的影

④合理选用构件的材料
措施1床身、立柱等支承件采用钢板或型钢焊接
——增加刚度、减轻重量、提高抗振性。

铸件:容易获得复杂结构的支承件,铸铁的内摩擦力大,阻
尼系数大,振动的衰减性能好,成本低。

铸件的周期较长,需做木型模,易产生缩孔、气泡等缺陷。

焊接件:钢材的强度比铸铁高,质量可比铸件减轻20%-50%,不需要木模和浇注,生产周期短,不易出现废品。

措施2 采用封砂床身结构
在铸件中不清除
砂心,在焊接件
中灌注混凝土或
砂增加摩擦阻力
措施3 采用混凝土、树脂混凝土或人造花岗岩作支承件的材料
人造大理石床身(混凝土聚合物)
天然大理石床身
第三节减少机床的热变形
(1)产生热变形的原因:
①内外热源的影响
②不能人工修正热变形误差
(2)减少热变形的措施:
①减少发热—将热源从主机中分离出去
措施1 主运动采用直流或交流调速电动机进行无级调速——减少传动轴和传动齿轮数量
——减少主传动箱内的发热量
措施2 采用低摩擦系数的导轨和轴承
——采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或滚动轴承
②控制温升
措施通过散热和冷却方法
③改善机床结构
措施1采用对称原则设计数控机床结构
措施2使机床主轴的热变形发生在刀具切入的垂直方向上措施3采用排屑系统
④进行热变形补偿
冷却风管
主轴
对机床热源进行强制冷却
主轴
冷却风管
对机床热源进行强制冷却
措施1 采用对称原则设计数控机床结构
对称结构立柱
措施2 使机床主轴的热变形发生在刀具切入的垂直方向上
措施3 采用排屑系统
倾斜床身机床排屑系统
措施4 将热源置于易散热的位置
将主传动箱和主电动机放在机床的外面
第四节减少运动副的摩擦,提高传动精度
措施1采用滚动导轨或静压导轨来减少摩擦副之间的摩擦措施2采用滚珠丝杠或无间隙齿轮传动—减小摩擦
滚珠丝杠螺母副+滚动导轨副
第五节提高机床寿命和精度保持性
措施1采用耐磨性好的零部件
措施2机床运动部件间具有良好的润滑
第六节对主传动系统和进给系统的的要求
1、主传动的作用:产生主切削力
2、对主传动的要求
①足够的转速范围
②足够的功率和扭矩
③各零部件应具有足够的精度、强度、刚度和抗振性
④噪声低、运行平稳
3、主传动的配置方式
①主轴电动机直接驱动(一体化主轴,电主轴)
特点:
有效提高主轴部件刚度,但主轴输出扭矩小
电主轴
②、电动机经同步齿形带传动主轴
主轴电动机
③、电动机经齿轮变速传动主轴主轴电动机
4、主轴部件
5、对进给传动系统的要求
(1)、进给传动系统作用
接受数控系统发出的进给脉冲,经放大和转换后
驱动执行元件实现预期的运动。

(2)、传统进给传动系统与数控伺服进给系统的区别
传统进给传动系统:多采用一个电机,执行件之间采用大量的齿轮传动,以实现内外传动链的各种传动比要求。

故传动链很长,结构相当复杂
数控伺服进给系统:每一个运动都由单独的伺服电机驱动,传动链大大缩短,传动件大大减少,有利于减少传动误差,提高传动精度
(3)、对进给传动系统的要求
①减少运动件的摩擦阻力
提高机床进给系统的快速响应性能和运动精度,减少爬行现象
响应性能:是进给伺服系统动态性能的指标,
反映了系统的跟踪精度
运动精度:是机床的主要零、部件在以工作状态
的速度运动时的精度
爬行现象:低速时运动不平衡的现象称为爬行现象
机床爬行现象一般发生在低速度、重载荷的运动情况下
当主传动件1作匀速运动时,工作台3往往会出现明显的速度不均匀,产生跳跃式的时停时走的运动状态,或时快时慢现象。

②提高传动精度和刚度
措施1 保证部件加工精度
措施2 在传动链中加入减速齿轮—减小脉冲当量,提高传动精度
措施3 预紧支撑丝杠的轴承—消除齿轮、蜗轮传动件间隙
措施4 预紧消除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传动间隙
第六节对主传动系统和进给系统的的要求③减小各运动零部件的惯量
④稳定性好,寿命长
稳定性好:保证低速时不产生爬行,外负载变化时不发生振动
寿命:是指数控机床保持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时间的长短,即保持原制造精度的能力
6、滚珠丝杠螺母副
滚珠丝杠螺母副
(1)、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结构
丝杠
滚珠
螺母作用:将回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
(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特点
优点:①传动效率高
②摩擦阻力小
③传动精度高
④有可逆性
⑤使用寿命长
缺点:①制造工艺复杂
②不能实现自锁
第六节对主传动系统和进给系统的的要求(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循环方式
①外循环:滚珠在循环过程中有时与丝杠脱离接触的称为外循环
②内循环:滚珠在循环过程中始终与丝杠保持接触的成为内循环
(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预紧
①预紧的目的:减小轴向间隙
轴向间隙:指丝杠和螺母间无相对转动时,二者之间的最大轴向窜动量
②预紧的方法
双螺母垫片式
双螺母螺纹式
双螺母齿差式
双螺母垫片式
第六节对主传动系统和进给系统的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