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一题 化学基本常识的总结文档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实验基础一轮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实验基础一轮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实验基础一轮复习资料高考化学实验基础一轮复习资料第1节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3.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考点一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1.用作热源的仪器??酒精灯中的酒精量不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1/4??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3?4?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5?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2.可加热仪器 (1)直接加热仪器?1?加热时用外焰加热(2)垫石棉网加热仪器3.计量仪器(1)?②无“0”刻度,刻度由下而上逐渐增大?③精确度不高于0.1 mL?④选取规格要遵循“大而近”,如量取5.6 mL NaOH? 溶液应选取10 mL量筒,而不能选用50 mL量筒?⑤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用于溶液的稀释①计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2)①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水银球部位应浸入液?? 体内?②测量蒸气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部位置于蒸?? 馏烧瓶支管口处(3)??②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1~2 cm?③加液体用玻璃棒引流,当液面距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液体,至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 度线相切??②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0”刻度在上?③“④精确度为 0.01 mL??⑤要先用待装液润洗再装溶液①仪器名称:A为酸式滴定管,B为碱式滴定管①仪器名称:1 000 mL容量瓶(4)(5)??②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0.1 g?③精确度是④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腐蚀性?? 药品如NaOH等应放在烧杯中称量①称量前先要调节天平平衡规避计量仪器使用的4个失分点(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

(2)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小刻度在下方。

(3)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 mL,0刻度在上方。

(4)托盘天平:m(右盘)+m(砝码)+m(游码)=m(左盘)+m(物体),物体和砝码放反后可依据上述关系求出m(物体)=m(砝码)-m(游码)。

第一、二讲 高考化学最基本的常识

第一、二讲 高考化学最基本的常识

第一、二讲高考化学最基本的常识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_________内部发生的变化)例: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摩擦生热、物态变化、元素衰变等【常见物理性质】颜色、味道、熔点、沸点、压强、密度、温度、溶解性(度)、比能量、电/热导率、挥发性、硬度、耐磨性、焰色……2、化学变化(旧键_______,新键________,有_________产生)例:燃烧、生锈、食物腐败、酸碱中和……【常见化学性质】氧化/还原性、金属/非金属性、酸/碱性、可燃性、稳定性……练:下列过程为物理变化画✔,化学变化画△活性炭脱色浓硫酸使蔗糖变黑溴水中加环己烯振荡使水层褪色高炉炼铁石油分馏石油裂化升华凝华胶体渗析胶体聚沉煤的干馏金属导电明矾净水焰色反应食物腐败溶液导电金属钝化金属腐蚀光合作用高粱酿酒政哥啃玉米石墨变金刚石电灯发光物品爆炸【四馏五色五解二十化】不用背!没事就看看,眼熟就行四馏蒸馏、分馏、精馏、干馏五色焰色、活性炭脱色、显色、变色、褪色五解潮解、电解、分解、水解、裂解二十化熔化、汽化、液化、酸化、氧化、歧化、钝化、催化、水化、风化、裂化、皂化、炭化、酯化、硝化、卤化、氢化、硬化、海水淡化、氨化练:判断正误蛋白质的变性、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用铂丝蘸取Na 2SO 4、Na 2CO 3、NaCl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232Th 转化成233U 是化学变化()Na 2CO 3·10H 2O 的风化是化学变化()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 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可利用液态丙烷的化学性质作制冷剂()可利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漂白纸张()练: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碘的升华、石油的分馏B.NH 4Cl 溶液除铁锈、食盐水导电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 4)2SO 4溶液、蓝色的胆矾在常温下变白D.热的饱和KNO 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2018·北京)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二、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物质的组成(1)宏观: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存在形式,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称为元素的_________态,同种元素,不同组成的单质之间互为____________,(金刚石/石墨,O2/O3,红磷/白磷),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称为元素的_______态,第三周期中,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微观:构成原子的三种基本粒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中多个原子以一个整体参与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称为_______带电的称之为________(),不带电的称之为________2、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和混合物例: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画✔,混合物画△胆矾晶体、冰水混合物、淀粉、纤维素、聚乙烯、有机玻璃、菱铁矿、储氢合金、无水乙醇、蒸馏水、洁净的空气、氨水、天然气(2)酸、碱、盐、氧化物①酸的分类按照可以电离的氢原子数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电离的完全程度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按照是否有氧化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是否含氧元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是否有挥发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例:(2019国一)根据H 3BO 3的解离反应:H 3BO 3+H 2O ⇌H ++B(OH)−4,K a =5.81×10−10,可判断H 3BO 3是________酸纯净物混合物是否有固定组成是否有固定熔沸点②碱的分类按照电离程度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与是否_______无关)③盐的分类按照酸根是否能够继续电离出H+,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阴阳离子的种类分为:__________Cu2(OH)2CO3、________KAl(SO4)2 _________[Cu(NH3)4]SO4、K3[Fe(CN)6]例:已知H3PO2在水中电离后,仅存在一种阴离子,则NaH2PO2称为____盐④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补:酸酐】酸失水的产物例:硫酸(H2SO4)酐____________硝酸(HNO3)酐____________硅酸(H2SiO3)酐____________乙酸(CH3COOH)酐_______________【补:偏某酸】还是酸失水的产物(_________失水)例:原硅酸_____________偏硅酸_____________偏铝酸____________【补:焦酸/重chóng酸】叕是酸失水的产物!例:焦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铬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十个“不一定”】不用背!没事就看看,眼熟就行1、名称中有“酸”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______________2、名称中有“碱”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______________3、酸的元数不一定等于酸分子中的H原子数,如____________________4、无氧酸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如___________5、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_________________6、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_________________7、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_________________9、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10、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____________________例:判断正误(1)人们可以利用先进化学技术,选择适宜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2)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纯净物()(3)用于环境消毒的漂白粉是混合物()(4)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5)纯碱属于碱,硫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6)已知NaH2PO2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则H3PO2属于三元弱酸()练: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①生石灰;②氢氧化钠固体;③变色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作指示剂);④五氧化二磷;⑤无水氯化钙;⑥浓硫酸;⑦碱石灰。

高考化学常识类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常识类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常识类知识点总结现代仪器1. 核磁共振仪:有机物中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种类;2. 红外光谱仪:主要测定有机物中官能团的种类;3. 紫外光谱仪:有机物中的共轭结构(主要指苯环);4. 质谱仪: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测定结构也有一定的帮助;5. 原子吸收(发射)光谱仪:测定物质的的金属元素,也可测定非金属元素;6. 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成分以含量,重点是测反应速率;7. 色谱分析仪: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比的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离,主要分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近的物质,纸层析就是其中的一种;8. 李比希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C、H、O、N、Cl的有无及含量,CO2、H2O、N2、HCl;9. 铜丝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是否含卤素,火焰为绿色说明含有卤素;10. 钠熔法:测定有机物是否含有X、N、S,NaX、Na2S、NaCN;11. 元素分析仪:测定物质中元素的种类;12. 扫面隧道显微镜:观察、操纵物质表面的原子和分子;化学史1. 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2. 汤姆生:在阴极射线实验基础上提出“葡萄干面包式”模型;3.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核+电子”模型;4. 波尔:在量子力学基础上提出轨道模型;5. 舍勒:发现氯气;6. 维勒:人工合成尿素;7.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材料及成分1. 火棉:纤维素与硝酸完全酯化的产物;2. 胶棉:纤维素与硝酸不完全酯化的产物;3. 人造丝、人造毛、人造棉、黏胶纤维、铜氨纤维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4. 醋酸纤维:纤维素与醋酸酐酯化后的产物;5. 光导纤维:成分为SiO2,全反射原理;6. Al2O3:人造刚玉、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7. SiO2:硅石、玻璃、石英、玛瑙、光纤的主要成分;8. 硅酸盐:水泥、陶器、瓷器、琉璃的主要成分;9.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碳化硼陶瓷、光纤等;具有耐高温、强度大的特性,还具有电学特性、光学特性、生物功能;10.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11. 新型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膜、尿不湿、隐形眼镜、人造关节、心脏补片、液晶材料等;12. 三大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能源问题1. 石油: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2. 煤:主要成分是碳煤的干馏、气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3. 生物质能:通过光合作用,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木材、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植物、动物粪便、沼气等;4.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氢能、核能;环境问题与食品安全1. 臭氧层空洞:氟利昂进入平流层导致臭氧减少;2. 温室效应:大气中CO2、CH4增多,造成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 光化学烟雾:NxOy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有毒气体;4. 赤潮:海水富营养化;5. 水华:淡水富营养化;6. 酸雨:pH<5.6;7. 室内污染:HCHO、苯、放射性氡、电磁辐射;8. PM2.5:直径≤2.5μm(2.5×10-6m)能在空中长时间悬浮,颗粒小,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有害有毒物质(如金属、微生物);雾霾天气的形成于部分颗粒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有关9. 非法食品添加剂:吊白块、苏丹红、三聚氰胺、硼酸、荧光增白剂、瘦肉精、工业明胶;10. 腌制食品: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具有致癌性;11. 地沟油:地沟油中有黄曲霉素,具有致癌性;可以制肥皂盒生物柴油;12. 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反应及其过程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一、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

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22高考化学基础知识总结

22高考化学基础知识总结

高考化学基础知识总结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一、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

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高考复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复习课件

高考复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复习课件

典例导析
知识点1:实验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例1. 下列做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 B.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 睛
C.配制浓硫酸与酒精的混合液时,将所需浓硫酸沿烧 杯壁缓慢倒入盛有一定体积的酒精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 D.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投入几片碎瓷片 解析 氢气 ( 或一氧化碳 )等易燃、易爆性气体还原氧化 铜实验中,应先通氢气 ( 或一氧化碳 ) 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 止发生爆炸,所以A存在安全隐患。 答案 A
第5类
第 6类 第 7类 第 8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2.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名师解惑
一、实验安全及防护 1.防爆炸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2)在用H2或CO还原CuO时,应先通入H2或CO,在装置 尾部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若尾部气体已纯,说明装置中的 空气已排尽,这时才可对装置加热。 说明:可燃性气体主要有H2、CO、CH4等。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要进行预热,液 1 体最好不要超过容积的 ,要使试管倾斜一定角 3 度(约45° )。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朝着自己或 有人的方向。
三、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第1类
第 2类 第 3类 第 4类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2 (1)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容积的 。 3
(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加酒精,以免失火。 (3)绝对禁止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4)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去吹。
4.物质加热
(1)给固体加热可用试管、蒸发皿,给液体加 热可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有些仪器如 烧杯、烧瓶等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高考化学第一题常识题

高考化学第一题常识题

高考化学第一题常识题高考化学第一题常识题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考生对于高考化学第一题——常识题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加深。

难度看似不高的常识题,却常常在考场上发挥巨大作用。

为了让广大考生能够顺利应对高考化学第一题,本文将从分子运动论、化学计量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四个方面,为各位考生详细讲解。

分子运动论篇1. 分子运动定理是什么?分子运动定理指的是,同一温度下,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2. 摄氏温度和开氏温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摄氏温度与开氏温度之间的关系是:K = ℃ + 273.15。

化学计量学篇1. 摩尔是什么意思?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它表示的是物质的量。

2. 化学计量学中,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有什么区别?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分子相对于12C的质量比值,而相对原子质量则是指原子相对于12C的质量比值。

化学反应速率篇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什么?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速度与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的关系。

2. 温度变化对于化学反应速率有什么影响?在常温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化学平衡篇1. 化学平衡是什么?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的前进和反向过程同时进行,且反应物和产物浓度在一定时刻保持不变的状态。

2. 内部能量和外部能量对化学平衡有何影响?内部能量的增加促进正向反应,外部能量的增加则促进反向反应。

总结高考化学第一题常识题涉及的知识点综合而广泛,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准确地把握住考点并得到高分。

只有持之以恒地进行系统地学习和不断地整理和总结,才能顺利地应对高考化学第一题的考验。

高考化学高考第一题知识点

高考化学高考第一题知识点

高考化学高考第一题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一场考试,对于考生来说,无论在什么科目上拿到高分都是非常重要的。

化学作为一门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化学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科目,在高考中的地位不可小觑。

在高考的第一题中,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化学知识和思维能力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高考化学高考第一题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首先,第一题通常是选择题,考察的是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首先,我们要熟悉有关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内容。

元素周期表是一种系统地将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其中包含了元素的周期性和周期规律。

高考化学高考第一题中可能会涉及到元素的周期和周期性,例如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特性的变化规律,考生要理解这些特性的变化规律和原因。

其次,酸碱化学是高考化学高考第一题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酸碱化学涉及到溶液的酸碱性质和相关计算。

在高考化学高考第一题中,可能会要求考生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或根据给定数据进行酸碱计算。

考生需要掌握常见酸碱的性质和酸碱反应的特点,能够正确运用酸碱的物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高考化学高考第一题还可能与化学平衡相关。

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高考化学高考第一题中,可能会给出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方程式,或者通过实验数据推断反应的平衡情况。

考生需要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原理,并能够根据给定条件分析反应的平衡状态。

另外,有机化学也是高考化学高考第一题的一部分。

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含有碳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合成和应用。

在高考化学高考第一题中,可能会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和性质。

考生需要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命名规则、结构特点和常见性质。

最后,高考化学高考第一题还可能与化学计算相关。

化学计算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到化学反应的计算、溶液浓度的计算等。

在高考化学高考第一题中,可能会涉及到物质的量的计算、化学反应的计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理综)第一题综合体相关知识点汇总1、熟知元素周期表、空气成分比例、地球元素排名。

2、葡萄糖的检验方法有:(1)在碱性、加热的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

该反应被称为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2)在碱性、加热的的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u2O)。

3、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6O2 6CO2+6H2O。

4、淀粉是一种多糖,分子式(C6H10O5)n,其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其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淀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

5、淀粉的检验:加碘水(I2)变成蓝色。

6、棉花、麻的成分为纤维素,其分子式为(C6H10O5)n,是一种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7、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单位质量提供热量最多的物质。

8、油脂在酸性或酶的作用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油脂的碱性水解又称为皂化反应。

9、氨基酸的通式为,分子中所包含的官能团有氨基(—NH2)和羧基(—COOH)。

10.羊毛、蚕丝属于蛋白质。

鉴别真丝的简单方法: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来源:学科网ZXXK]
11.蛋白质的盐析是指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轻金属盐(如:NaCl、(NH4)2SO4、Na2SO4)后,蛋白质发生凝聚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盐析是一个可逆过程。

利用该反应可以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提纯。

12.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有铜盐、钡盐等,误食重金属离子后应喝大量牛奶解毒。

13.人体有8种氨基酸自身不能合成,称为必需氨基酸。

14.维生素按照其不同的溶解性,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和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

15.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酸性和还原性,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中。

16.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智力元素”之称。

其中一半左右集中在甲状腺内。

在食物中,海带、海鱼等海产品中含碘最多。

加碘盐中添加的是碘酸钾(KIO3)。

17.铁是人体中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

缺铁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内脏、动物全血、肉类、鱼类、蛋类等。

18、食物的酸碱性是按食物代谢产物的酸碱性分类的。

酸性食物所含元素C、N、S、P等非金属元素
举例富含蛋白质的物质如:肉类、蛋类、鱼类
碱性食物K、Na、Ca、Mg等金属元素
举例蔬菜、水果等
19、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的pH总保持弱碱性范围(7。

35~7。

45)。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由于摄入蔬菜水果偏少,一般尿液偏酸性。

20、婴儿食品内不能加入任何着色剂。

21、常用的调味剂有食盐、醋、味精、糖等。

22、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既是防腐剂又是抗氧化剂,还是食品发色剂。

23.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24、青霉素是重要的抗生素即消炎药,在使用之前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皮试),以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