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doc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西师大版一、知识点梳理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用笔算的方法来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1. 数学符号在本节课中,我们需要用到以下数学符号:•乘号(×):表示两个数相乘。
•等于号(=):表示两边的值相等。
2. 数位的概念在本节课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数位的概念:•个位:一个数的最后一位是个位。
•十位:一个数的倒数第二位是十位。
•百位:一个数的倒数第三位是百位。
•千位:一个数的倒数第四位是千位。
3.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竖式乘法我们可以用一种叫做“竖式乘法”的方法来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这种方法也叫做“笔算”。
竖式乘法的方法是:先将两个数的各位数分别相乘,然后将相乘的结果相加,最后得到相乘的结果。
例如:计算324×56324×56———00000016202592———18144(2)横式乘法横式乘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适合计算较大的数字乘法。
例如:计算324×56324×56———14400016001200———18144二、课堂练习1. 计算题请计算以下数学题:(1)187×43(2)642×38(3)529×792. 列竖式乘法题请将以下数字列成竖式乘法题并计算出结果:(1)132×57(2)476×25(3)389×84三、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中的计算题和列竖式乘法题。
2.自选五个三位数和两个两位数进行笔算乘法计算,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3.向家人介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4.1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

4.1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1.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2.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难点1. 正确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
2. 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应用于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
-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理解。
2. 新课导入- 介绍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 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具体的计算步骤。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练习。
- 老师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小结- 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 强调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1. 复习- 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2. 实际应用- 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实际应用练习。
- 老师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小结- 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实际应用。
- 强调注意事项。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检查学生的练习题,评估他们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感受。
八、教学反思1.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优点和不足。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导学案】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导学案西师大版一、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地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概念;2.能够灵活使用竖式计算方法,解决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课前预习1. 三位数乘两位数请仔细阅读教材第 12 页,理解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2. 竖式计算方法请复习课堂讲授的竖式计算方法,了解其在三位数乘两位数运算中的应用。
三、课堂学习1. 导入请听老师讲述关于海底捞的故事。
海底捞是一家著名的火锅餐厅,由于菜品味道的好,服务态度的优秀,吸引了很多顾客前来消费。
假设海底捞一晚上的营业额为 5300 元,每桌顾客的平均消费为 420 元,请问海底捞当晚为多少桌顾客提供了服务?2. 学习重点请听老师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结合海底捞的例子,教授如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3. 训练请同学们结合课堂讲授和教材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题目一某超市在一天内共卖出 387 件商品,每件商品的售价为 154 元。
请计算这家超市当天的营业额。
题目二某小学一年级共有 8 个班,每个班级有 35 名学生。
请问这所学校共有多少名一年级学生。
题目三某家餐厅在一天内共制作 218 盘蒸鱼,每盘蒸鱼的用料为 465 克。
请问这家餐厅在当天用料共计多少克。
4. 小结总结请同学们对刚才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并练习对相关考题的解答方法。
同时,也可以对未能理解的内容进行提问。
四、课后扩展请同学们课后自行查找相关乘法运算的知识和应用实例,并在下节课时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三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行程问题,题中每小时行70千米、每分钟行225米,这样的在一个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用的4小时、10分钟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280千米、2250米,这样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
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学习方法
合作交流
学具准备
学
习
流
程
(一)导入新授
1.口算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40×72= 40×72= 40×72=
20×20= 40×90= 502× 7=
@小学个性化导学案
第四单元教材简析
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整数乘法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回顾与整理。结合梳理进一步学会在整数乘法运算中采用估算的方法,初步确定结果的大致孙焕林围。二是研究“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总结梳理基于乘法运算的数量关系,充分体验运用相应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进一步学习乘法运算作准备。
(三)巩固发散
1.P47做一做
134×12 176×47 425×36 237×82
322×24 145×27 679×13 286×35
(四)评价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个性修改
板
书
设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导学案第【1】篇〗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第47页的例1【课程标准描述】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学习目标】1通过对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理解并说出每一步算理,提高类比迁移能力。
2.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算理。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说每一步的算理,和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的道理,以及改错练习,评价目标1。
2.通过自主尝试竖式计算以及学习检测,评价目标2。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出示问题:李叔叔在哈尔滨工作,过中秋节了,他很想念家中的亲人,决定在中秋与国庆双节期间回北京老家一趟,他买了12斤月饼,每斤45元,请同学们算一算李叔叔买月饼一共花了多少钱?(1)引导理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3)全班列式计算,然后指名板演并说说其计算过程。
1 2× 4 56 04 85 4 0提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思考:这里的48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二、导入新知出示问题:在回老家的时侯,李叔叔为了节约钱,决定不坐飞机,坐火车,当他到家时,他算了算,从哈尔滨到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
那你们帮李叔叔算一算从哈尔滨到北京有多少千米?(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45×12)(2)学生说说怎么计算(揭示课题,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三、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估算提问:那你认为哈尔滨距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现在同学们来估算一下。
人教版《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导学案

人教版《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导学案♦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导学案文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人教版《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导学案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七册课本P49P50 教学目标:1. 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教学过程:一、激趣定标1、口算:156 =352 = 2330 =3620 =4219 58412、竖式计算: 4226=学生动手完成并思考:用竖式计算乘法你有哪些方法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3、展示学习目标二、自学互动板书: 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 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 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1) 、学生讨论:李叔叔的城市离北京有多远?2)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4512=3) 、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所得. 〕4) 、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李叔叔家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说一说你的想法?〔请同学们大胆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认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5) 、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6) 、教师利用竖式进行讲解。
7) 、小结。
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乘三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三、测评训练。
1、完成做一做习题2、作业。
三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1)教学内容:苏教版四(下)27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活动方案:一、导入新课:师:学习数学离不开计算,计算是否正确快捷,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效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计算。
二、探究新知:(一)、教学活动一:1、学生自主学习例1先独立计算,再思考:你是怎样列竖式进行计算的?2、小组内讨论计算方法。
3、集体展示。
4、教师小结竖式计算方法。
(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二)、教学活动二:1、学生独立完成27页的练一练。
2、集体展示。
3、教师小结。
(1)每次相乘积的末位与乘数的哪一位对齐。
(2)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
(3)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三、检测反馈1、完成练习五的2、3两题。
2、集体讨论。
四、课堂小结:怎样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数?三位数乘两位数(2)教学内容:苏教版四(下)28-29页教学目标:初步掌握总价、数量、单价以及路程、速度、时间这两组常见的数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总价、数量、单价以及路程、速度、时间这两组常见的数量关系式的运用。
活动方案: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练习236×12 427×42一、导入新课:计算练习236×12二、探究新知:(一)教学活动一:1、学生自学28页例2思考:从图中你能找出每种商品的单价和数量吗?先填写28页的表格,再想想总价、数量、单价这三种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展示。
4、教师小结。
(二)教学活动二:1学习课本第28-29页上面的内容,把29页的表格填完整,并思考:路程、速度、时间这三种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组内讨论。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因数中间和末尾没有0)》导学案

列式为:
2.估算 145×12≈
3、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1)1 4 5
× 1 2
……先用( )位上的( )乘( )。
……再用( )位上的( )乘( )。
…… 最后把乘得的积( )。
(2) 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和145相乘,得到的是290个( ),所以得数的
末位应和两位数的( )位对齐;十位上的1和145相乘,得到的是145个( ),所以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 )位对齐。
1 4 5
× 1 2
2 9 0……先用(个)位上的(2)乘(145)。
……再用(十)位上的(1)乘(145)。
1 4 5
……最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教后反思
店上联校学案
年级
四(下)
科目
数学
课型
四环十六字
学习主人
学习时间
课时
4-1
学习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因数中间和末尾没有0)》(例1)
学
习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列竖式明确积的定位。
教法
指导
合作探究法
教具
运用
导
学
流
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在三年级下学期我们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现在我们通过列竖式计算下面的题回忆一下。
15×36 =56×47=
二、自主学习(预习课本第47页的例1,完成检测)。
1.理解题意
列式为:
2.估算 Leabharlann 45×12≈3、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1)1 4 5
× 1 2
……先用( )位上的( )乘(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汾西县第二小学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导学案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间
主备教师师艳艳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和兴趣。
学习重、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资源引用核桃
学具准备题卡课时1课时
课刖小研究1.从课本情境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312千克一共多少钱?
列竖式:
3.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导学流程设计意图预设的师生活动
一、才艺展示,引出课题让学生了解教师根据学
展示内容:介绍家乡的特家乡,热爱家乡,生的介绍导入新
课。
产。
并向大家介绍家
乡的特产。
二、合作探究,同伴互助通过观察,学学生表述获
1.资源应用,新知探究生获取图中的信取的信息,可以
问题1你能计算出8千克息,再根据信息解独立解决问题核桃一共需要多少元吗?决问题,从而激活
学生的思维。
每千克核桃35元
2.小组合作,感悟特征引出新知与学生可以列
问题2如果要买312千克旧知的不同,揭示出算式,并说明
课题。
列式原因。
需要多少元?你是如何列式的?这
个乘法算式与上面列的算式有什
么不同?
三、展示交流,师生互动
问题3可不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计算呢?你是如何计算的?
问题4用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时积的末尾应跟哪一位对齐?为什么?
问题5如何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
利用旧知来
探究新知,使学生
了解新旧知识的
关联处。
让学生学会
思考,了解算理。
让学生养成
检验的好习惯,同
时提高学生的反
分析能力。
可以利用以
前学过的算理完
成计算,但不一
定明白其中的道
理。
通过交流,
学生可以明白其
中的道理。
通过交流,
学生可以较准确
的进行检验。
四、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练一练
358 X 25= 635 X 28=
538X19=
五、归纳知识,总结学法
问题6你能用自己的话说
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吗?
通过练习,
巩固三位数乘两
位数的计算方
法,提高学生的
计算能力。
让学生在交
流、评价中对所
学知识进行再认
识,同时也体会
到了成功的喜
悦。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既总结当课
的教学内容,又
产生悬念,把课
堂延伸到课外,
激励学生在今后
的学习中不断地
探索、发现、创
新。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
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的个位要与前面结果的十位对齐。
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了。
个人见解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