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烟风系统流场设计问题分析及改造实例(华中所王磊)

合集下载

对火力发电厂锅炉设备检修及改造问题分析 王磊

对火力发电厂锅炉设备检修及改造问题分析 王磊

对火力发电厂锅炉设备检修及改造问题分析王磊摘要:当前,电力系统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获得了极其高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充分提升的同时,对于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国电厂所面临的生产任务也愈发艰巨。

现如今,我国电力系统最为主要的发电方式为火力发电,电厂若想对产能质量与数量予以保证,就必须让发电机组有更加稳定与安全的运行状态。

在火力发电厂中,锅炉设备极为重要,发电厂的正常电力生产会因锅炉故障而受到严重的影响。

所以,在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对锅炉的检修与改造工作,提高电厂锅炉改造水平,以对发电厂锅炉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予以保证,使发电厂的整体运行更为稳定与安全。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锅炉设备;检修;改造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用电量日益增加,为了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使企业健康有效的进行下去,就要对发电厂进行有效管理,目前,火力发电是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电厂首选的发电方式之一,而锅炉则是火力发电的核心,因此,火力发电对锅炉的改造与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火力发电厂中锅炉设备的改造与改造作出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希望对锅炉设备的改造有所启发。

1锅炉检修及改造的主要内容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阶段火力发电厂从根本上探索出一条不仅能够满足现阶段社会与国民日渐提升的供电需求,更能够推动自身快速发展的进程的道路来,就要将锅炉检测与改造工作贯彻落实到工作实处。

而锅炉主要检修及改造工作主要包括:锅炉内外部构造的检修与在改造、水压测试等。

具体来说,对锅炉的内部检修与改造是基于锅炉停止运行的前期下,观察并及时处理过锅炉内部是否有结构变形或是裂缝等病害的发生,以有效规避因锅炉内部故障对火力发电厂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出现;对锅炉外部进行检修以及改造主要是针对锅炉表面以及锅炉外部辅助锅炉运行的其他设备是否存在漏水、漏气、设备运行时的不稳定性等问题的出现,从而根本上保障锅炉运行的安全性;水压测试主要是针对锅炉结构中承压部分运行情况进行的检测,而此种手段不仅为火力发电厂自身节省了许多购买其他检测设备所需要的经费,跟提升了其检修与改造过程中的高效性与实效性。

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量控制装置故障解析及改进

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量控制装置故障解析及改进

电力工程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量控制装置故障解析及改进煤秆石发电公司佟达蒋昇摘要针对煤秆石发电公司一次风量控制装置发生的故障进行解析,并提出具体改进实施方案,保证了一次风量控制装置调节风量的准确、可靠、安全,确保了锅炉燃烧系统的稳定安全。

关键词控制装置解析改进1前言煤肝石发电公司2x300MW机组,锅炉采用为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在引进、吸收法国ALSTOM公司CFB锅炉先进技术基础上而设计、制造的单锅筒自然循环锅炉。

锅炉型号SG-1065/17.5-M804,锅炉型式: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除渣紧身封闭布置、全钢架悬吊结构,双布风板CFB燃煤锅炉。

与其他的300MW CFB锅炉不同,双布风板CFB锅炉一次风量调节必须要考虑炉膛床温波动较大、易翻床等因素11,因此对锅炉一次风量自动调节有着严格的要求。

2017年10月,2号机组正常运行,锅炉又一次风量控制挡板关闭,热工人员接到运行值班员电话后,及时到达2号炉四层挡板处,与锅炉专业人员共同配合,对一次风挡板开度进行固定,保证了2号机组安全运行。

随后对2号炉右侧风量控制装置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其报警记录,参数设置,DCS手动操作记录、风量及阀门趋势、自动控制回路参数等。

针对风量控制装置进行故障解析,提出和实施改进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2故障解析通过DCS系统离线组态查询,对控制装置的动作及风量进行曲线组态,及控制装置和风量反馈,发现在运行过程中右侧热敏式一次风量计和差压式风量计风量值同时下降,此时阀门仍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下,为保证自动回路被调量等于其给定值,控制装置指令不断增大,控制装置反馈在指令作用下不断增大,自动调节作用正常。

由此可以看出在故障的过程中,阀门实际确实关闭,导致一次风量下降,自动控制下,为保证被调量等于其给定值,阀门自动增大开度。

通过历史记录及操作记录查询,运行人员在此次故障过程中未进行操作,排除人为、DCS控制回路、控制装置指令信号等原因造成装置关闭。

炼厂烟气轮机故障原因分析浅析及处理措施

炼厂烟气轮机故障原因分析浅析及处理措施
Dong Yan, Zhang Da-lei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257061) Abstract: The phenomena of frequently vibration alarm shutdown often occurred on a flue gas expander which in a refinery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FCC) unit. Three fault reasons were analyzed from catalyst, cyclone separator and process operation. Some reasonable treatment measures were also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blades of flue gas expander scaling and abrasion condition. Keywords: flue gas expander, vibration alarm, cyclone separator, scaling
望大家能够进行思考、讨论,共同形成能够指导
压力容器检验工作的一致意见。
参考文献
[1]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2]《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4] TSG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化工装备
问题与对策
炼厂烟气轮机故障原因分析浅析及处理措施

关于锅炉烟风管道的优化设计相关阐述

关于锅炉烟风管道的优化设计相关阐述

关于锅炉烟风管道的优化设计相关阐述发布时间:2022-05-07T03:55:17.395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5期作者:王梅[导读] 笔者将会对关于锅炉烟风管道的优化设计展开研究,希望可以从理论的角度对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帮助。

南京泽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锅炉烟风管道的优化设计展开研究,先提出烟风管道设计问题分析,然后对锅炉烟风管道的优化设计要点进行阐述,主要包括烟风道壁厚的优化、内撑杆优化、积灰荷载优化,最后对锅炉烟风管道的优化设计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旨在确保锅炉烟风管道优化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从而将锅炉烟风管道的内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锅炉;烟风管道;优化设计在火力发电过程中,锅炉设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可转换能量的设备之一,在锅炉的使用方面,必须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锅炉设备的使用效率,从而将锅炉的效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与此同时,在火电厂锅炉中,烟风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锅炉内部燃烧系统中,为冷空气的升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加热后,空气管道与送风机可以实现向燃烧器与磨煤机设备处的顺利输送,在炉膛中抽出燃烧产物后,为净化处理的开展奠定基础。

笔者将会对关于锅炉烟风管道的优化设计展开研究,希望可以从理论的角度对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帮助。

一、烟风管道设计问题分析为了不断提高烟风管道的设计水平,应对相关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将规范性与合理性积极渗透到整个设计过程之中,将所有环节的设计工作落实下去。

其中,应准确确认管道壁厚,对各种管道造成影响的荷载进行准确计算,从烟风管道系统的具体情况出发,仔细筛选内撑杆和加固肋等关键构件,保证其应用规格的重点分析。

对于1000t/h型锅炉,圆形的烟风管道明显更为适用,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圆形管道也非常适用于600MW及以上的大规模火力发电厂,而如果锅炉设备在1000t/h以下,矩形形状的管道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比分析,圆形管道的制作过程具有较强的简单性,如果烟道所用的是大型锅炉机组,应对其中的防爆压力数值进行深入分析,而对于圆形管道来说,可以使防爆压力的设计需求得到满足,再加上低廉化的设计成本,可以将材料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锅炉引风机及后烟道优化改造解析

锅炉引风机及后烟道优化改造解析
- 22 - 2016 年 9 月
率一项约增加 0.02—0.03%;同时锅炉低负荷过大的风量,对锅炉
稳燃亦造成负面影响,威胁燃烧安全。
2 其他影响
工程改造后,因引风机未进行同步改造,除出现引风机在低负
荷失速现象外,引风机在长期运行时,电机承力侧轴承会周期性出
现保持架磨损故障,风机被迫停运检修,机组运行可靠性受到威
科学中国人
锅炉引风机及后烟道优化改造解析
赵建华 华能长春热电厂
一、工程概述 华能长春热电厂位于吉林省长春市西北部。现安装两台 35 万千瓦超临界供热发电机组,机组为国产首台 35 万千瓦超临界燃 褐煤供热发电机组。工程是吉林省“十一五”期间第一批“上大压 小”项目,于 2008 年 6 月开工,2009 年 12 月首台机组投产,2010 年 4 月全部投产。主设备由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机厂、哈尔滨电 机厂制造。该厂主要承担市区西北现有和发展供热所需的热源, 并为经济发展提供电力。以下是机组概况。 1. 锅炉概述 本工程装设两台 350MW 超临界燃煤汽轮发电机组,锅炉为超 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紧身封 闭、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 Π 型锅炉。 2. 主要技术规范 锅炉容量和主要参数: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的压力、温度、流量 等要求与汽轮机的参数相匹配,主蒸汽温度按 571℃,最大连续蒸 发量(BMCR)1110t/h。锅炉型号:HG-1110/25.4-HM。 二、改造的必要性 1. 运行状态分析 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排放、节能降耗相关政策,该厂对锅炉实施 了相关环保改造,主要有:将原有脱硫增压风机拆除,实施引增合 一改造;锅炉尾部受热面加装低低温省煤器系统,降低烟气温度, 提高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增加一层脱硝催化剂,降低 NOx 排放。 上述改造后,原有引风机不能正常运行,在低负荷时出现抢风失速 现象,风机失速时运行参数:静叶开度在 36%附近,就地静叶角度 在-55°~-60°左右,引风机电流在 148—150A,DCS 表计全压在 2100Pa—2300Pa,烟 气 密 度 按 0.8kg/m3 折 算 ,风 机 全 压 约 在 2750Pa。 通过参数分析,造成引发风机在低负荷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 原因:因锅炉烟气系统阻力变化,使得引风机原有管道阻力特性发 生变化,工况点发生移动,上述工况点在风机性能曲线所示为红点 位置(图一),可见与理论失速线非常接近,当工况稍有变化即进入 失速区域发生失速。

烟风系统运行分析与优化对策

烟风系统运行分析与优化对策

烟风系统运行分析与优化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对杨电三期锅炉烟风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系统及运行方式改进情况,并对烟风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进行了比较。

一、系统设备概况杨电三期工程为2×300MW燃煤机组,锅炉为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直吹式制粉系统、双燃烧室(W火焰)、100%飞灰复燃、液态排渣、紧身封闭、塔式直流炉,烟风系统装有两台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两台静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两台离心式一次风机,两台三分仓容克式空气预热器,送风机采用室外、室内进风方式,一次风机吸进口与送风机出口风道相连接,两侧空预器出口一、二次风道连通,两侧引风机进口烟道未连通,空预器进口风道上分别设有一、二次风热风器。

送风机选用上海鼓风机厂生产的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风机型号FAF20-10.6-1,设计流量138.1m3/s,设计风压4617Pa(最大工况6618Pa),配套电机功率1800KW,电机转速1492rpm,轴承采用润滑油强制冷却方式。

一次风机由上海鼓风机厂生产,风机型号1888B/112,进气方向90°,出气方向60°,设计工况下,风机进口流量63m3/s,系统阻力15015Pa,驱动电机功率1250KW,转速1480rpm,采用进口导叶调节。

引风机选用成都电力机械厂生产的静叶可调轴流式风机,风机型号AN28e6,风量205.4m3/s,全压4090Pa(设计工况4090Pa),风机转速745rpm,驱动电机功率1600KW,设有两台冷却风机用于冷却风机轴承。

空预器采用三分仓转子回转式预热器,型号LCVZT28.6/2350,换热面积65200m2,一次风/二次风/烟气截面比20:30:50,烟气侧压力损失-0.99KPa,一次风侧压力损失0.95KPa,二次风侧压力损失0.93KPa。

转子采用两台电机驱动。

二、烟风系统运行状况及存在的题目1.烟风系统运行方式概述送风机进口设有室外、室内进风挡板,室内进风口设在炉顶86m标高处,用于改善锅炉主厂房内环境温度;室外进风口设在25m标高处,满足冬季锅炉主厂房全部封闭后进风要求,设计容量2×100%,即室内或室外单独进风均可满足锅炉100%MCR工况。

锅炉烟道系统振动分析及改造研究

锅炉烟道系统振动分析及改造研究

Vi r to a y i n t o tRe e r h b a i n An l ss a d Re r f s a c i f r a Bo l r Fl e S s e 0 i u ytm e
Ku n qu , iLihu , a g We , a a z n a g Zhi n L c n Y n i Y n Xio ho g
内加装弧形板 、 烟道内加装导 向叶片及烟道 系统加 固等技 术措 施改造后 , 其振动 大大 降低 , 各点振动值一般不
超 过 20 m, 到 了改 造 目的 。 2 达
关键词 : 锅炉 ; 烟道 系统 ; 振动分析 ; 改造
中图 分 类 号 : K 2 T 29 文献标识码 : A
(. 1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 限公 司, 湖南 湘潭 4 10 ;. 1 1 12 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学院 , 湖南 长沙 4 0 7 ) 10 6

要: 针对某钢 铁公 司锅炉烟道系统振动很大 的问题 , 通过对机组引风机及烟道系统 的振动测试和分析 , 结
合该机组烟道结构 系统较特殊 的实际情况 , 出烟道 系统振 动的 主要 原 因是 由系统结 构所 引起 的气 流分布 得 不均匀 、 风机 内出现旋转脱流 、 流流过支柱时产生涡流及 烟道系统本 身刚度不够 所造成 的。经采 取在风机 气
t a 01m , c s a s tsa tr e u tf rt e b ie wne . h n 22 x whih i aifc o y r s l h olr o o r
Ke r s b i r f e d c y tm ;vb ain a ay i ;ta so main y wo d : o l ; u u ts se e l i r t n lss r n f r t o o

锅炉烟气再循环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锅炉烟气再循环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锅炉烟气再循环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锅炉烟气再循环系统设计与优化成为了现代工业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这个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对锅炉烟气再循环系统的设计原理、优化方法以及相关技术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在环境保护和能源产业中的应用前景。

锅炉烟气再循环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关键组成部分:烟气再循环装置和烟气处理设备。

烟气再循环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将部分废气重新引入炉膛中,以提高燃烧效率和煤粉燃烧稳定性。

烟气处理设备则主要用于对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以降低大气污染的程度。

在烟气再循环装置的设计中,有几个关键参数需要考虑。

首先是再循环比,即烟气再循环装置中再循环气量与炉膛燃烧气量之比。

再循环比的优化需要考虑到燃烧效率、污染物排放以及系统的经济性等多个因素。

一般来说,再循环比过大会导致燃烧不充分和过剩空气,进而降低热效率。

同时,还需要考虑炉膛的结构和燃烧参数等因素,以保证再循环气能够均匀分布在燃烧区域内。

其次是再循环气质量,主要包括再循环气温度和湿度。

再循环气温度的合理选择可以影响燃烧的稳定性和热效率。

一般来说,较低的再循环气温度可以提高燃烧稳定性,但也会增加锅炉的热负荷。

再循环气湿度则需要根据炉膛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的排放要求加以考虑,以保证污染物的控制效果和烟气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烟气处理设备的设计与优化中,主要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污染物。

常见的烟气处理设备包括除尘器、脱硫装置和脱氮装置等。

除尘器主要用于去除烟气中的悬浮物颗粒,脱硫装置则用于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而脱氮装置则用于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除尘器的设计与优化主要涉及到净化效率和能耗的折中。

常见的除尘器有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电除尘器等。

静电除尘器具有高效除尘效果,但能耗较高;袋式除尘器则具有较低的能耗,但对颗粒物的捕集效率较低。

因此,在设计除尘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和需求加以选择,以达到净化效果和能耗的最佳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风量
热风门开度
7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8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 二次风流量测点失准
直接危害: 风量测点示值偏差大,运行人员无所适从。
间接危害:
风量自动品质差,机组协调控制受影响。
9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52.9% 340t/h
50.2% 284t/h
90.7%
90.3%
色线相比另外两条线,浓度是升高的。1.8m红色线浓度也改变了改造前明显偏低的规律,浓度和底部,上
部相比,大致相当。 脱硝系统导流板改造使飞灰颗粒浓度在烟道断面上的分布规律发生了明显变化,烟道下部飞灰浓度降 低,烟道中部和上部飞灰浓度升高,飞灰颗粒向烟道上部移动。该试验结果与导流板改造的设想及模拟结 果相吻合,实现了导流板改造的目的。
13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危害: 1)处理烟气量较大的除尘器室排放升高,总体降低除尘器除尘效果。尤其在超净排放 的背景下,应引起重视。 2)输灰系统区域性处理负荷加重,在偏差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将导致落灰斗长期高料位, 危害除尘器的安全运行。 3)对于袋式除尘器(电袋),负荷较重的区域会导致寿命降低。
0 1 A侧 4 7 中部 10
1 中部
4
7 B侧
10
A侧脱硝水平烟道飞灰浓度分布 1.8m深度 2.8m深度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B侧脱硝水平烟道飞灰浓度分布 0.8m深度 1.8m深度 2.8m深度
g/Nm3
改造后
g/Nm3
7 中部
10
4 中部
7 B侧
10
从改造后图中看出,A、B侧0.8m蓝色线与另外两条线相比,高值明显减少,浓度明显降低,而2.8m黄
2) SCR催化剂区域磨损问题
SCR烟道转向较多,部分机组电厂存在烟道突扩突缩现象,导致SCR区
域烟气场不均问题。
30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31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改造前烟气场测试(速度)
烟 道 高 度 3600mm
位置:脱硝入口水平烟道
A、B侧烟道宽度11800mm
A侧脱硝入口烟道流速分布 0.45米 25 20 1.35米 2.25米 3.15米
m/s
15 10 5 0 1 2 A侧烟道 3 4 5 6 B侧烟道 7 8
1、经过导流板优化后,脱硝入口烟道水平段烟气流速分布均匀性较好,(在15m/s左右)。 2、改造前后流速均匀性指标相对均方根分别为0.133和0.136,导流装置改造后流速分 布变化不大,其均匀性与改造前基本一致,与模化结果相符。
250.2t/h
234.2%
10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2、 流场不均导致局部磨损问题
1) 烟道和支撑局部磨损严重
磨损
磨损孔洞
11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2) 催化剂局部磨损严重
12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3、 流场设计导致烟气量分配问题
1)除尘器处理烟气量不均
除尘器由于其入口烟道设计问题,经常发现除尘器各室处理烟气量偏差超过20%的 情况,多数是中间的两室处理烟气量偏大。最直观的除灰仓泵出力差异大。
烟气量质量流量占比分别为50.5%、49.5%,
飞灰量分别为19.5t/h,20.5t/h。改造后
比改造前均匀度大幅提高。
39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 均布板局部磨损问题
40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 均布板局部磨损问题
30m/s冲刷磨损
漩涡
除尘器入口弯道
41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42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分析及改造实例
华 中 所 王 磊 2 0 1 6 年 3 月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概述 锅炉烟风系统由于流场设计问题导致流量测点测量失准、
烟道及支撑局部磨损、SCR催化剂区域性磨损、除尘器处理
烟气量偏差大等问题。特别是在优化运行及超净排放改造的 背景下,烟风系统流场设计问题与设备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 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7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 磨煤机入口风道流场改造
改造措施: 1、热风进口增加导流板 2、冷风进口增加导流板 3、混合风道增加整流器
18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测点断面速度场
改前
改后
19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测点断面速度场
改前
改后
20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测点断面温度场
改前
改后
21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改造后
2.进行大量的模拟工况,最终基于两点采取措施: (1)阻止颗粒贴壁富集,(2)水平段颗粒浓度上移。
35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改造后烟气场测试(速度)
位置:脱硝入口水平烟道
烟 道 高 度 3600mm
25 20
脱硝导流板优化后水平烟道内流速分布 0.45m 1.35m 2.25m 3.15m
A、B侧烟道宽度11800mm
2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流场不均导致流量测点失准 流场设计导致局部磨损 烟风流场设计导致分配失衡 数值仿真计算分析方法及改造实例 附:主烟风系统节能优化
3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1、 流场不均导致测点失准
1) 一次风流量测点失准 ● 一次风流量测点失准的危害
直接危害:
1)为防止磨煤机堵塞,磨煤机大风量运行,加剧磨煤机磨损、煤粉细度失控及 导致排烟温度升高; 2)失准的一次风量测量,导致无法发现和准确诊断制粉系统问题。
4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间接危害:
对于双进双出磨煤机,容量风量的测量质量直接影响到入炉燃料量的计算,
是决定机组协调品质的重要基础参数之一。
对于中速磨煤机,风量测量品质是磨煤机风量自动的基础,风量煤量增值 匹配是燃料入炉时间计算的保证。也是影响机组协调品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5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6
5、 附:主烟风系统节能优化
43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44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45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46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47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48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49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50
谢谢!
37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3) 除尘器流场设计问题
● 各室处理烟气量和灰量的偏差问题
38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改造前
烟气量质量流量占比分别为54%、46%, 飞灰浓度分别为27.6g/Nm3,26.0g/Nm3, 飞灰量分别为22.7t/h,18.3t/h。
改造后 飞灰浓度分别为25.2g/Nm3,27.2g/Nm3,
36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改造后烟气场测试(灰浓度)
A侧烟道飞灰取样重量曲线
B侧烟道飞灰取样重量曲线
2.8米
位置:脱硝入口水平烟道
g
0.8米 10 8 6 4 2
1.8米
0.8米 14 12 10 8 g 6 4 2 0
1.8米
2.8米
改造前
0.8m深度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A侧 4
14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2)除尘器处理烟气量不均
15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危害: 靠近吸入口处的花板通流 量较大,袋子寿命明显缩短。
16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4、 数值仿真计算分析方法及改造实例
1) 流量测点失准问题
其根本原因在于风道转向而导致的流场不均。对于磨煤机入口风量测点,冷热风 混合导致的温度场不均也有较大影响。 目前采用的解决方法是采用阵列式风量测量原件,虽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流场不 均导致的测量失准,但仍达不到要求。
额定负荷,脱硝入口水平段,四周贴壁位置浓度较高,烟道中部浓度较低,飞灰浓度 分布非常不均匀。0.8m处,浓度偏高,所占比重较大。1.8m处最低。
33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改造前后流场数值模拟(速度)
改造前
改造后
34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改造前后流场数值模拟(灰浓度)
改造前 1.惯性富集、上升段高速携带差的相对偏差
22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 二次风道流场问题
速度 云图
23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压力 云图
24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25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26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27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28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29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改造前烟气场测试(灰浓度)
烟 道 高 度
位置:脱硝入口水平烟道
3600mm
A、B侧烟道宽度11800mm
A侧烟道飞灰取样重量曲线 0.8米 10 8 g 6 4 2 0 1 A侧 4 7 中部 10 1.8米 2.8米
B侧烟道飞灰取样重量曲线 0.8米 14 12 10 8 g 6 4 2 0 1 中部 4 7 B侧 10 1.8米 2.8米
25 20
m/s
B侧脱硝入口烟道流速分布 0.45米 1.35米 2.25米 3.15米
m/s
15 10 5 0 1 2 A侧 3 4 5 6 7 8 中部 9 10
15 10 5 0 1 2 中部 3 4 5 6 7 8 9 B侧 10
流速基本均匀,15m/s扰动,蓝色靠近底部,速度偏高
32
锅炉烟风道流场设计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